创新教育论文多篇范文

(作者:Diky时间:2023-10-27 10:40:50)

【引言】创新教育论文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创新教育论文多篇

创新教育论文 篇一

高职生源普遍基础知识较薄弱,理解能力较差,自学能力不强,学习缺乏主动性。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在讲台上讲授、学生坐在下面听,“填鸭式”的理论知识灌输,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通过灵活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前提。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坐一圈,是很好的课堂组织形式之一。分组围坐的模式,有利于小组成员间面对面地互相探讨、辩论、取长补短。每组选定一名小组长,一名记录员。小组长是小组的总负责人,协调小组成员开展讨论,对培养其积极性、责任性有积极的作用。记录员负责将讨论内容的要点记录下来,不仅能培养学生勤做记录、形成书面材料的良好习惯,也便于讨论结果的总结、整理。每次课程更换小组长和记录员,使得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小组的成果展示及小组间的答辩、打分。每组请两名学生上讲台,通过幻灯片、白板等将本组的成果展示给大家,进行必要的阐述,并由其他小组成员提问,类似于答辩过程。学生自我阐述、自我评价的课堂组织形式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及思维的敏捷性,而且能理清思路、开阔眼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组与组之间的辩论、评价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学生用活页材料是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形式综合开发用于引导学生开展课堂学习的文本材料,让学生记录各教学环节中的主要内容,如思考过程、讨论结果、重要知识点、操作体会及相关内容。学生用活页材料的应用,不仅能培养学生勤做记录、形成书面材料的良好习惯,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用活页材料,有助于增强课堂学习的目标性,并能对课堂学习过程起到很好的引导性,增强课堂学习的条理性。课堂结束,学生看到自己写得满满的活页材料,满足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这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内适当运用趣味性的小游戏,对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锦上添花的作用。具有启发意义的小游戏更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启发式教学的灵活运用是开展创新教育成败的关键

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指导思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启发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启发、诱导、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指导思想,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1.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自身应牢固树立启发式教学的指导思想,这是启发式教学是否能真正落实到具体教学的各个环节的前提。随时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提出富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树立终身教育思想,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提高终身学习的自觉性,积极参加各项科学研究项目、教学改革项目,通过培训、继续教育以及顶岗实践,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形成基础文化知识宽广、专业知识扎实,又具备一定的职教理念的复合型人才,才能使自己始终站在科学发展的最前沿,真正承担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

2.教学内容应及时更新。

根据课程相关新技术、新产品、新领域的发展,根据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师要及时根据择优原则、择新原则、适用原则、先评后选原则选择合适的教材。对未及时编入教材的新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讲义、图片、实验册等纸质材料,设备、模型等实物资源,光盘、课件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在课堂内外作为课程的补充和扩展,使学生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

3.课堂内开展启发式教学。

在课堂内,教师应围绕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明确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理清思路,有目的性地在学生重难点知识上设置问题,启发学生,并注意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为学生打开思路,通过班上学生集体讨论,相互补充,使学生水到渠成地掌握知识。

4.注重创新型实训环节的开展。

重视和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既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主要标志。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能力的需要,构建科学的实训教学方案,形成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提高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前提。在实践教学体系中,教师应减少为了巩固理论知识而进行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环节,如认知性、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应增加具体运用专业知识、技能于实践,并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专业知识,增加使职业技能熟练化的实践环节,如模拟性、操作性的实训类型。教师应特别注重创新型实训环节的开展。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主动创新为主体是创新型实训教学环节的主要特征。

三、案例分析

以高职《液压传动》课程《绪论》内容为例对创新教育的课堂实施作进一步阐述。不管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近几年较为流行的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在高职《液压传动》课程中通常会安排约两个学时来介绍液压传动的基本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场合,即课程的绪论。在《液压传动》绪论的讲解中,大多数教师选取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千斤顶为例,借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讲解帕斯卡原理,通过计算、推导,分析为什么人们可以通过较小的力举起较大的重物。其实,以启发式教学为指导思想,这部分内容完全可以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课前,教师设计一份用于《液压传动》绪论教学的活页材料,明确本次课程的学习目的、需要完成的内容。课前,每小组桌上摆放一个实际生活、工程中使用的千斤顶。两课时的课堂教学由以下四个环节组成。

1.教学环节一:引入案例。

结合生活常识,由学生举手发言,表述日常生活中千斤顶的用处,并说出自己最大的感受,并记录到活页材料中。教师播放千斤顶在生活及工程中实际应用的图片和视频。此环节通过引入来自生活的案例“千斤顶”,使课程内容变得通俗、易于接受,“问题式”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每人分发一份活页材料,使学生有很强的新鲜感。

2.教学环节二:趣味性游戏。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趣味性游戏。一人站立于千斤顶之上,另一人摇动手柄将其顶起,轮换操作,并将体会记录到活页材料中。游戏中,教师提醒小组成员间互相配合。趣味性游戏,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动手操作”环节,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动手操作”,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小组成员间的协同操作,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合作意识。在此环节中,教师提醒平时不愿动手、不愿参与的学生积极投入到游戏中去,明确告诉他们你才是学习的主体,这种真正“以生为本”的教学细节,能慢慢地消除他们排斥学习的消极心理。

3.教学环节三:自主探索。

此环节是核心内容,根据对千斤顶的初步认识,结合已学的课程知识,请学生亲手绘制千斤顶的工作原理简图。此环节难度较大,可分步进行。根据学生实际绘制情况,分阶段播放帕斯卡原理的视频和千斤顶内部结构的视频,逐步引导学生。在没有提示时,很多学生几乎没有头绪,基础较好的学生也只能表示出已学过的几类机械传动的模式,但是观看帕斯卡原理的视频后,不少学生试着将大小油缸表达到示意图中,但是对如何进油、如何复位等细节还是表达不清。观看了千斤顶的内部结构视频后,几乎每个组都能总结出一幅工作原理基本合理的示意图。教师请学生将小组讨论、总结后的工作示意图画到黑板上,向同学讲解其工作原理,并接受同学的提问。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记录讨论过程,总结讨论结果,展示讨论成果,都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在教师巡视过程中,教师关心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肯定他们的可取之处,鼓励他们敢想敢做。每一位学生都会为自己取得的进步和成果感到自豪。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4.教学环节四:真实环境体验。

创新教育论文 篇二

高职生源普遍基础知识较薄弱,理解能力较差,自学能力不强,学习缺乏主动性。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在讲台上讲授、学生坐在下面听,“填鸭式”的理论知识灌输,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通过灵活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前提。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坐一圈,是很好的课堂组织形式之一。分组围坐的模式,有利于小组成员间面对面地互相探讨、辩论、取长补短。每组选定一名小组长,一名记录员。小组长是小组的总负责人,协调小组成员开展讨论,对培养其积极性、责任性有积极的作用。记录员负责将讨论内容的要点记录下来,不仅能培养学生勤做记录、形成书面材料的良好习惯,也便于讨论结果的总结、整理。每次课程更换小组长和记录员,使得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小组的成果展示及小组间的答辩、打分。每组请两名学生上讲台,通过幻灯片、白板等将本组的成果展示给大家,进行必要的阐述,并由其他小组成员提问,类似于答辩过程。学生自我阐述、自我评价的课堂组织形式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及思维的敏捷性,而且能理清思路、开阔眼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组与组之间的辩论、评价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学生用活页材料是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形式综合开发用于引导学生开展课堂学习的文本材料,让学生记录各教学环节中的主要内容,如思考过程、讨论结果、重要知识点、操作体会及相关内容。学生用活页材料的应用,不仅能培养学生勤做记录、形成书面材料的良好习惯,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用活页材料,有助于增强课堂学习的目标性,并能对课堂学习过程起到很好的引导性,增强课堂学习的条理性。课堂结束,学生看到自己写得满满的活页材料,满足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这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内适当运用趣味性的小游戏,对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锦上添花的作用。具有启发意义的小游戏更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启发式教学的灵活运用是开展创新教育成败的关键

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指导思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启发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启发、诱导、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指导思想,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1.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自身应牢固树立启发式教学的指导思想,这是启发式教学是否能真正落实到具体教学的各个环节的前提。随时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提出富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树立终身教育思想,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提高终身学习的自觉性,积极参加各项科学研究项目、教学改革项目,通过培训、继续教育以及顶岗实践,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形成基础文化知识宽广、专业知识扎实,又具备一定的职教理念的复合型人才,才能使自己始终站在科学发展的最前沿,真正承担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

2.教学内容应及时更新。

根据课程相关新技术、新产品、新领域的发展,根据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师要及时根据择优原则、择新原则、适用原则、先评后选原则选择合适的教材。对未及时编入教材的新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讲义、图片、实验册等纸质材料,设备、模型等实物资源,光盘、课件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在课堂内外作为课程的补充和扩展,使学生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

3.课堂内开展启发式教学。

在课堂内,教师应围绕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明确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理清思路,有目的性地在学生重难点知识上设置问题,启发学生,并注意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为学生打开思路,通过班上学生集体讨论,相互补充,使学生水到渠成地掌握知识。

4.注重创新型实训环节的开展。

重视和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既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主要标志。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能力的需要,构建科学的实训教学方案,形成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提高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前提。在实践教学体系中,教师应减少为了巩固理论知识而进行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环节,如认知性、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应增加具体运用专业知识、技能于实践,并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专业知识,增加使职业技能熟练化的实践环节,如模拟性、操作性的实训类型。教师应特别注重创新型实训环节的开展。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主动创新为主体是创新型实训教学环节的主要特征。

三、案例分析

以高职《液压传动》课程《绪论》内容为例对创新教育的课堂实施作进一步阐述。不管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近几年较为流行的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在高职《液压传动》课程中通常会安排约两个学时来介绍液压传动的基本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场合,即课程的绪论。在《液压传动》绪论的讲解中,大多数教师选取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千斤顶为例,借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讲解帕斯卡原理,通过计算、推导,分析为什么人们可以通过较小的力举起较大的重物。其实,以启发式教学为指导思想,这部分内容完全可以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课前,教师设计一份用于《液压传动》绪论教学的活页材料,明确本次课程的学习目的、需要完成的内容。课前,每小组桌上摆放一个实际生活、工程中使用的千斤顶。两课时的课堂教学由以下四个环节组成。

1.教学环节一:引入案例。

结合生活常识,由学生举手发言,表述日常生活中千斤顶的用处,并说出自己最大的感受,并记录到活页材料中。教师播放千斤顶在生活及工程中实际应用的图片和视频。此环节通过引入来自生活的案例“千斤顶”,使课程内容变得通俗、易于接受,“问题式”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每人分发一份活页材料,使学生有很强的新鲜感。

2.教学环节二:趣味性游戏。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趣味性游戏。一人站立于千斤顶之上,另一人摇动手柄将其顶起,轮换操作,并将体会记录到活页材料中。游戏中,教师提醒小组成员间互相配合。趣味性游戏,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动手操作”环节,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动手操作”,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小组成员间的协同操作,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合作意识。在此环节中,教师提醒平时不愿动手、不愿参与的学生积极投入到游戏中去,明确告诉他们你才是学习的主体,这种真正“以生为本”的教学细节,能慢慢地消除他们排斥学习的消极心理。

3.教学环节三:自主探索。

此环节是核心内容,根据对千斤顶的初步认识,结合已学的课程知识,请学生亲手绘制千斤顶的工作原理简图。此环节难度较大,可分步进行。根据学生实际绘制情况,分阶段播放帕斯卡原理的视频和千斤顶内部结构的视频,逐步引导学生。在没有提示时,很多学生几乎没有头绪,基础较好的学生也只能表示出已学过的几类机械传动的模式,但是观看帕斯卡原理的视频后,不少学生试着将大小油缸表达到示意图中,但是对如何进油、如何复位等细节还是表达不清。观看了千斤顶的内部结构视频后,几乎每个组都能总结出一幅工作原理基本合理的示意图。教师请学生将小组讨论、总结后的工作示意图画到黑板上,向同学讲解其工作原理,并接受同学的提问。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记录讨论过程,总结讨论结果,展示讨论成果,都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在教师巡视过程中,教师关心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肯定他们的可取之处,鼓励他们敢想敢做。每一位学生都会为自己取得的进步和成果感到自豪。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4.教学环节四:真实环境体验。

教师安排学生观摩实训室组装完成的液压缸系统和液压马达系统,并思考实际液压系统和千斤顶的区别、液压系统的工作方式、液压系统的组成部分等问题。此环节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真实环境的体验,不仅增强了对液压系统的感性认识,同时更加明确了课程的学习对象和学习目标,对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有很大帮助。通过和千斤顶系统的对比,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对液压系统工作原理的理解,同时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都大有帮助。教师通过多种课堂的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结合“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指导思想,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实现高职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创新教育论文 篇三

对于我国当前高校健美操的教学而言,所存在的主要为问题就是教学方式传统落后,教学内容守旧单一。虽然,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几度改革,高校健美操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其教学质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改革的程度还是比较有限,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解决。

1.1学生对健美操缺乏兴趣

健美操是一个包含很广泛的项目,它具体包含了大众健美操、搏击操、拉丁健美操、健身操等不同种类的健美操。依照教学理论,在教学过程中,这些不同种类的健美操应该被独立分开,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教学,但是在我国高校健美操的实际教学中,这些都统称为健美操,这就让学生对于健美操没有一个准确概念,缺乏对健美操进行学习的兴趣。另外,由于一直以来高校对健美操的教学都不够重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应付教学,没有起到实质的教学效果,这更让学生觉得健美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教学内容,而对健美操的学习不够重视,严重影响了高校健美操教学的正常进行。

1.2创新教育的应用程度有限

虽然在高校体育的教学中早就倡导创新教育,但是由于以往高校体育教学只注重竞技类体育项目的教学,而不注重健美操等的教学,所以就形成了一种固定的体育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示范,学生照做,然后教师再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讲解,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了一个死板、固定的套路,没有任何的灵活性可言。这种教育方式,在传统的竞技类体育教学中应用尚可,但是在灵活性要求更高的健美操的教学过程中,该教学方式就满足不了健美操对于教学的要求,如果教师不先对健美操的教学内容进行详细讲解,然后便讲解,便引导学生去学习,学生很难理解健美操的动作,也无法对健美操的学习形成正确认识,影响学习效率。

1.3没有系统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的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方式,以高校竞技类体育项目的教学来说,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情况都有一个系统的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这个评价,掌握学生的第一手信息。但是在高校健美操的教学中,却没有建立系统的教学评价,现存的教学评价不仅缺乏系统性和应用性,并且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考核的过程中极为敷衍,没有任何的含金量可言,根本发挥不会教学评价应用的作用。

2高校健美操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

2.1优化健美操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健美操的学习拥有足够的兴趣,才能够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健美操的学习中,才能够学好健美操。当前高校健美操的教学,之所以对学生没有吸引力,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主要的原因就在于高校健美操的教学内容落后枯燥,没有活力。因此,在进行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各高校应该对健美操的内容进行优化,剔除落后枯燥的教学内容,选取新颖、鲜活,富有热情和激情,具有较强动感和时代感,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内容,以此来提升学生对健美操学习的兴趣,为提升高校健美操教学效率打下坚实基础。

2.2创新教育,在学生在欢乐中学习

通过已有的创新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只有教学模式从单纯的模仿变为自由创新,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学习甚至是对健美操创新内容进行改编的时候,学生才会于教学模式的创新给予肯定,因为在该创新模式中不仅学生的地位和价值都得到了肯定,其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挥,这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得到了欢乐。所以,在这种创新教育模式中,学生可以在欢乐中进行学习,并充分发挥自身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能力,不断提升学习效率,使高校健美操的教学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

2.3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合作学习,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升学习效率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因此,在创新教育中,该学习方法被广泛应用,高校健美操的教学,同样如此。在高校健美操的创新教学模式中,除了优化教学内容之外,还应该促进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并通过合作的方式来活跃健美操教学的课堂氛围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对所学的内容进行交流和沟通,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3创新教育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实践所具有的优势

3.1有利于学生对健美操进行全面掌握

健美操是一项集教学功能、审美功能以及健身功能于一体的特殊教学项目,对学生各方面都有着比较高的要求,也使得学生很难对其进行全面掌握。而创新教育却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助学生对健美操进行全面掌握。在高校健美操的教学中应用创新教学,不仅能够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等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加强对健美操的理解。并且在创新教育中,学生还能够在学习的基础上尝试编排自己的健美操,而在尝试编排健美操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不断加强自身对健美操的理解,对健美操进行全面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够成功编排出健美操。

3.2帮助大学生确立自信心

在高校健美操的教学过程中应用创新教育,不仅能够大幅度提升高校健美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帮助大学生确立自信心,这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利用创新教育对高校健美操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会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也会得到充分发挥。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对所学进行融会贯通,编排属于自己的健美操,并且如果所编排出来的健美操能够得到师生认可的话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表演的舞台。例如,在学生举行的活动或者是学生之间自己举行的活动中进行表演等。这样,就能够使学生的成果得到认可,使学生的价值得到肯定,进而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

4结语

健美操教学一直是高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教学问题之一,不仅教师的教学效率低,学生对健美操的学习也缺乏应有的兴趣,学习效率低。因此,为了能够同时提升高校健美操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各高校开始尝试在健美操的教学中应用创新教育,并取得了不错的应用效果。

创新教育论文 篇四

关键词:初中生;体育;创新

新课改提出初中教育要侧重素质教育,体育教育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更需要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体育与其他学科不同,具有极为鲜明的自身特性,能够给予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以及广阔的活动环境,这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初中体育教师必须要具有创新精神,不断改进体育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本文将从师生关系、情境教育、现代化技术、拓展实践和教学方式五个方面具体阐述初中体育创新教育策略,希望为体育教学提供帮助。

一、积极开展体育教学互动,确保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发展

在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以体育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从属的现象。这样的教学使体育课堂变得单调和枯燥,也使学生丧失了对体育的学习兴趣,甚至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改善师生关系也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焦点问题之一,新课标提出:体育教学应该把初中生作为课堂的主人,体育教师应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尊重学生的想法,在平等互信的原则下开展课堂教学,通过互动交流实现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从而达到共同进步。每次体育课我都会给学生留出充足的自由锻炼时间,并且积极参与到学生之中,与他们一起进行体育锻炼。在给学生讲篮球规则的时候,我会带领学生到篮球场进行实地演练,在学生实践中进行动作和规则的讲解说明,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

二、创设高效的情境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努力创设开放、高效的体育课堂情境,使初中生在体育课堂上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掌握体育知识,已经成为广大体育教师普遍关注的新课题。创设课堂情境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调在学生身体锻炼过程中进行素质教育训练。比如在对初中生进行耐力跑的训练时,为了使学生尽快融入到体育课堂中并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我创设了趣味性的课堂情境,例如“重走长征之路”的长跑比赛,不仅激发了初中生的积极性,而且能使学生从心理上提高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

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促进体育教学内容的协调发展

社会发展越来越倾向信息化和现代化,便捷的科技给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初中体育教学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地弥补了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实现了体育教学效率的最大化。比如在体操教学中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可以轻松地把高难度动作分解学习,也能够让初中生加强对体操动作的掌握。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必须积极掌握当前课改的发展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体育教学中还可以通过欣赏各种比赛场景,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体育运动的魅力所在,从而产生积极参与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注重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

初中体育新课程理念强调“体育教学中运动是手段、健康是目的”和“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体育教师要不断完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思路,增强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通过教技术使学生掌握健身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最终达到育体和育心的目的。为了激发初中生的创新精神,提高综合实践能力,我进行了大胆的创新,针对雨天雪天学生无法正常做课间操,增加了室内操项目。初中体育还要拓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比如体育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爬山,提高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和实践性,在爬山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初中生的耐力,还可以锻炼初中生的肺活量以及腿部肌肉等。

五、改进传统体育教学方式,为学生树立创新的学习理念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初中体育课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副科”,得不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这就需要体育教师积极改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差异,因材施教,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教师要注重示范在教学中的作用,将示范动作做到标准规范,这样才会有利于初中生了解动作的要领和方法,从而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技术动作概念。比如在教学生前滚翻的时候,我会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四方砖和足球滚动时的不同用力情况,让学生明白前翻滚时要尽量减少阻力,使自己的身躯紧缩成一个圆形。接着我再给学生进行正确地示范,并让学生去尝试各种方法的前滚翻,总结出正确的前滚翻方法。

作者:吕有宏 单位:甘肃省山丹育才中学

参考文献:

[1]韩明建。试论初中体育创新教育[J].读写算:教研版,2013(17).

创新教育论文 篇五

语文教师要多组织课外活动,以多样化的、有效的方式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创新教育需要与学生的班会活动和团队活动相联系。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活动来提高创新能力。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文章有新的理解,产生新的想法。语文课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其群众性、实践性和趣味性等特点决定了它对青少年学生具有极强的吸引力。由于课外活动内容新颖、形式活泼,又是独立自主地开展,因此它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活动课中,学生能够逐渐加深对生活的认识,逐步学会运用语文知识。如在诗歌朗诵、作品讨论、艺术演出、影视欣赏等活动中,他们主动体验种种情感,认识各种生活现象,提高了审美能力和欣赏文艺作品的能力。此外,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掌握许多再现美与创造美的方法,充分发挥潜在的创造才能。再如,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学生辩论会等,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教师及其他外请人员地位平等,大家随意交流、热烈辩论,这种自由宽松的思想交流氛围,常使学生超越教师,对某些问题提出新观点和想法,即使有些观点和想法还显得幼稚,但对他们来说已属难能可贵。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能拓宽思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能够产生创新的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二、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创新意识

(一)转变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师的“一言堂”变成“师生共同活动”的场所。为了有效地实施开放性的课堂教学,语文教师需根据现有条件组织课外实践活动,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比如,教师可根据时节组织不同的活动,春天让学生去郊外踏青,冬天下雪的时候,让学生去打雪仗、堆雪人。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与情感体验以后再去学习课文,思维会更加活跃,理解将更加深刻。此外,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引进具有时代性与教育意义的时事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有益于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可以使学生享受创造之美,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积极评价,激励创新

学生的知识、技能需要得到表现与认可,从而体验成就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或者学习活动作出评价,或指导学生相互评价。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教师主要就学生的心理品质与个性发展给予评价。教师尤其需要注意学生具有创新性的成果与活动,并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表扬,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与标新立异。教师的肯定与赞扬对学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能增强学生创新的决心。如此,学生的创新能力将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与提高。

三、结语

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实施创新教育,使学生学到应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论文 篇六

教师要学会全面分析每一位孩子的表现,结合他们的特点对其给出全面的、正确的、客观的评价。然后在教学中从这些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出来采取一些适宜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独特思维能力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思想结晶。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个性并且得到相应的发展。记得有一次,我运用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音符图片来装饰了我们的教室,第二天学生来到班级中就特别兴奋的谈论了起来,有的孩子说像蝌蚪、有的说像像气球、还有的说像勺子等,我听后感到特别的惊讶,因为在我们的隐形和思维中这些音符就像是豆芽,再也想象不出其他的物品。就是这件事情启示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不再固定幼儿的思维,要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有意识地培养这些孩子的创新意识,并且要对孩子做出的回答给予相应的肯定和鼓励,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有效地保护好幼儿刚刚萌发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正确看待幼儿教育工作的职业和角色,运用现代教学手段顺利完成教育工作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要把自己掌握的已有的知识全部都无私地传授给学生,因此我们总是会说教师是世界上最无私的职业。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快速变化,教师的责任和工作不再是简单的进行知识的传播,而是要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扮演着很多角色。如教师要做一名出色的组织者,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教师还要是一名出色的管理者,管理学生有序地进行探索和学习活动;同时教师还是协调者、决策者和激励者等。为此现代社会中的教师应该让自己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确保自己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多种身份和角色融于一身,为幼儿教育开展创新教育提供最有利的保证。也就是说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不一定有知识、学历高的教师就一定能够胜任或是说很出色的完成任务。在幼儿园中顺利的开展教学活动,不仅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和教学技能,还需要拥有足够的耐力和高尚的道德精神,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想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要为学生做出榜样。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真实的行动来感染和打动学生,为此幼儿教师必须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热爱自己的事业,对自己的言行有责任感,对待学生要有足够的爱心,并且尊重幼儿们看似很离奇的想法,运用各种教学方式逐渐引导和培养学生,让幼儿们能够建立敢于创新和探索的精神,对自己充满信心。

三、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让幼儿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幸福

幼儿园中的孩子年龄都十分小,他们没有很强的判断能力。在幼儿园中能否可以开心快乐的学习和生活大部分都是凭借着自己对周边环境的感受和喜爱程度。如果孩子能够在比较自由和欢快的环境中学习和玩耍就会十分喜欢,反之如果教师的限制太多,氛围十分沉闷,孩子就会特别想要摆脱,不愿意在这里学习和生活。由此可见,周围环境对幼儿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的影响之大,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特别关注自己班集体中的环境和氛围,用尽自己的所有办法来为学生创造一种比较宽松、自由和友善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让学生能够在班集体的生活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给幼儿们建立一种信任、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有效地激励幼儿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学习活动中来。

四、敢于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模式并不是一层不变的,虽然那些传统的教学模式也有它自己的优势和特点,但是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前进,那些“古老”的模式也就无法再吸引学生的眼球,无法顺利地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作为教育工作第一线的教师们,就要放开自己的胆子,在新的教学理念和思想的指导下,敢于探索和创新出新型的教学模式,将新的科学技术和科技产物适宜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以这种新颖、有趣的模式和形式来激励学生,增大幼儿学习的动力。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游戏式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幼儿探索知识、获取知识的兴趣;通过动手操作的形式来增强幼儿的体验和情感;通过讨论的方式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等。从而力争在教学中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幼儿。

五、总结

创新教育论文 篇七

[关键词]中职院校;舞蹈教学;创新教育

舞蹈作为一种肢体语言的情感表达,有提升身体素质、塑造形体、陶冶情操的作用。近年来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作用下,更多学生加入舞蹈专业的学习中,通过肢体形态的塑造达到品格的陶冶与自身气质的提升。中职传统教学模式,更多的是以专业技能的培养作为学生的发展目标,舞蹈教学方面也是如此,使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动力与创新力,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其今后的学习成长十分不利。因此,中职学校舞蹈教学的改革十分必要。

一、中职舞蹈教学的现状

中职学生的舞蹈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活跃度差,对教学内容的兴趣程度也很低。究其原因,主要是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教师的教学方法也都较为传统。导致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对学习的积极性很低,师生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教师更加注重学习技巧的教授,没有正确认识到舞蹈教学的内涵。因此,中职学校的舞蹈教学效果一直以来都不很理想,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有待端正。

二、中职院校舞蹈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更新舞蹈教学的教学观念。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各大院校对舞蹈教学也更加关注。中职教育中的舞蹈教学,不仅担负着对学生动作技巧的传授,还包含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改善传统的教学观念,使用多媒体技术增加课堂内容,对舞蹈教学整体目标的提升有着现实意义。重视舞蹈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认识到舞蹈教学的素质教育意义。在当前素质教学的环境下,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另外,教师应在关心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通过舞蹈动作抒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达到身心舒缓放松的目的。(二)完善中职舞蹈教学内容。中职教育之所以效率较低,不仅是因为守旧的教学方式,过于单调乏味的教学内容也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升。所以,在中职院校的舞蹈教学中,教师在开展舞蹈展示动作和肢体动作的同时,也可以应用多元化的形式丰富课堂内容,例如芭蕾舞、民族舞等学生更加感兴趣的教学。或是通过播放名家的舞蹈视频,让学生在观看中体会舞蹈意境表达的情感,感受不一样的舞蹈韵律。通过欣赏名家舞蹈动作,激发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向往热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新意识,增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三)改革中职舞蹈教学模式。首先,教师应对学生的舞蹈学习基础充分进行了解,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避免学生因自身基础过差跟不上教学进度情况的发生。另外,对于舞蹈基础十分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使用由浅入深的教学方法,从基本的舞蹈动作入手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再逐步提升难度提升。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耐心指点,也可以运用幽默的语言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在较为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完成舞蹈动作的学习,并积极投入课堂教学的训练中。其次,学生熟练地掌握舞蹈动作之后,教师再对具体动作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完成一系列的连贯动作记忆。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舞蹈进行大胆的想象创新,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动作的掌握程度,也能帮助学生树立舞蹈学习的信心。最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舞蹈教学。由于在舞蹈教学中,每一肢体动作都需要教师进行分析指点,因此仅仅依靠教师自己给学生展示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将动作慢放、回放、详细地展示每个动作,让学生进行反复的对比观看,对技术要点、面部表情进行深入分析,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而不断规范提高自己的舞蹈动作。

总之,作为中职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舞蹈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保持教学目标和创新教学的互相配合,进而不断调整更新教学策略,与时俱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让学生发展成为多方位发展的优秀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者:叶秋红 单位: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王赛。中职舞蹈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策略研究[J].戏剧之家,2016(14):200.

[2]王筱涵。探究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校园(阅读版),2016(2).

创新教育论文 篇八

一、突出主体,激发学生创新活力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将学生视为教学的附属,被动的参与者,机械的记忆者,使得学生只是在一味地接受知识,根本没有独立思考与思维的机会,也没有真正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这导致学生主体地位缺失,被束缚在固定的思维模式之中,使得学生失去了自身的个性与活力,其巨大的创新潜能被压制。要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必须要确立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创新的活力。这样,学生才能展开一系列积极而主动的思维活动,从而去发现、去创造。

1.建立平等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而在以往的教学中,将教师与学生置于对立面上,学生处于被压制、被管理之中,没有丝毫的自主权与选择权,一切都是在按照教师的主观意愿展开,学生并没有真正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何谈创新。为此,教师必须改变对立的师生关系,建立平等、和谐而融洽的师生关系,不因学生小而全权代替,而是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与学生成为平等的学习者,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展开教学,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全面参与到探究中来。这样,学生才有了创新的基础。

2.营造民主教学氛围。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到教学中来,还要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让学生不要迷信书本与教师,而是能够勇敢地提出不同的见解与感受。民主的教学氛围才能让学生产生一种无拘束、不畏缩、畅所欲言的健康而积极的学习心理,将学生从种种束缚中解脱出来,解放学生的双手与大脑,激发学生的灵感。这样,学生才能有所创新。

二、强调个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他们有着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与思考方式,有着鲜明的个性,在教学中经常会提出许多看似与教学无关的问题或是不寻常的观点。这些在以往的教学中被视为与正常无关而备受教师

的压制,使得学生的个性受到抹杀,只能让学生成为机器。素质教育非常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

1.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向往与好奇。只有当学生心中产生困惑引发认知冲突时,才能在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动下展开主动的思维认知与积极的探究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钻研教材,巧妙运用提问艺术,以问题为切入点,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具体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以问题来诱发学生探究动机,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可使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中展开主动探究,使学生勤于观察、善于发现,并能培养学生不盲从、不唯上的良好品质,增强学生的批判意识。

2.训练学生求异思维。

学生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在思考问题时角度不同自然也会得到更多不同观点。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每一个教学契机,小到一个标点大到篇章分析,都要引导学生进行多向思维,让学生各抒己见,不求观点一致,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这样才能实现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注重实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1.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

我们要充分利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为学生提供更多亲身实践的机会。如可利用课前的几分钟进行自由会话与演讲,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来开展学生主体活动,如朗读、讨论、表演等,也可以进行专题讨论,还可以开展比较性阅读等。以丰富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2.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传统教学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这样容易禁锢学生的思维。只有将教学延伸到宽广的生活空间,加强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不断地接触外界新鲜事物,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见闻,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更活跃,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开展社会调查、报告会、访问等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这样更能培养学生勇于开拓与拼搏的精神,让学生关注社会、思考人生。这样才能在促进学生夯实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使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意识得到增强,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从而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整体提高。

四、总结

总之,我们要将创新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末,以创新观念来指导教学实践,引导学生勇于创新,善于发现,引导学生富有创造性地展开学习,从而使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作者:孔爱花 单位:河北省宁晋县实验初级中学

第二篇:初中体育教学创新教育分析

一、创新教育在初中教育中的社会性作用

“创新”对于体育教学来讲,有深刻的发展意义,一方面,体育运动模式、行为内容不改变的话,怎样追求“更高、更快、更强”,培养优秀素质的体育人才,是创新教育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另一方面,初中教育中体育教学的影响力不是很强,如何让体育教学被学生青睐与喜欢,也是广大初中体育教师要突破的工作难题。现阶段,学生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会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到学习中,而忽视体能训练,甚至于有的学生会放弃掉自己所有活动的时间,躲在教室里学习。这一学习趋势,让初中学生的体能素质严重下降。为解决“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与不足问题,初中学校纷纷将关注点集中于体育教学的创新发展上,希望凭借体育教学的影响力,把学生的目光转移到体育活动、锻炼上,并通过科学、优质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体能素质,达到强健学生体魄、运动能力的教学目标。

二、落实、推进初中体育教育的对策与办法

1.丰富教学资源

初中体育理论知识并不多,所以在软件方面,体育教育的资源并不丰富,要想让初中教育变得耳目一新,展现创新特质,丰富教学资源是必要前提。一方面,依靠网络资源优势,结合国内外、示范学校教育模板等先进资料,总结、提升、优化自身教学资源,如:安排体育教师到外学习,购买、收集具有创新教育思想的教材与资料,按照不同年级和学期,把教学资源转变成以学生学习心态、能力、素质为基准的教学课程,而不是为教育而教学。另一方面,教师也可带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挖掘体育运动中的创新元素,如:让学生动手制作乒乓球拍、足球、跳绳等运动器材,并运用各自的工具进行体育比赛,把并不是专业的体育器材带到教育中,虽然会影响教学效果,但却能够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学生的参与性。总之,教学资源的丰富体现在方方面面,只要有利于吸引、延展学生目光,任何有关于体育运动的教学资源都可以被合理应用,这需要学校、体育教师协作努力,构建教学平台、创造教育条件。

2.创建营造新的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会改变学生学习心态和运动能力,为此,教师应设置特殊情境,把体育教学的课堂变成一个具有新奇创意、体育激情的活动现场。首先,尽可能选择户外运动,即便在理论知识教学时,也要采用半课堂、半活动的方式,因为学生在室内坐着学习久了,会渴望到室外活动,如一如既往的在室内教学,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乐趣;其次,教育环境要有局限性,为保持整个学生团队的整体性和统一性,要摒弃“自由活动”模式的教学,采取以比赛、情景表演、运动技能训练等为主的活动方式,把学生圈定在固定体育学习框架内,并依靠教学要求和任务,促使其团结、协作,如此一来,学生不但可以在教师的控制范围内活动,还能有范围意识,时刻注意到自己身在体育训练、活动中,要保持步调一致,不能轻易掉队,从而更加专注、认真的参与活动。一系列环境设置手段,虽然不能直观的表现教育环境的影响作用,但却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体育教学从量变与质变的教育影响。

3.发扬学生体育个性

不同学生爱好的体育项目、活动不同,如男生喜欢球类运动,足球、篮球等,女生喜好行为不激烈的运动,乒乓球、羽毛球等,也可能不存在“普遍性”。为此,在创新教育时,可引入“针对性”教学策略,在教育之初,便将学生分好“队”,让学生们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以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之差别分类,打乱以班级、年级为单位的学生队伍,使其根据自身爱好学习,充分发扬学生的体育个性。在兴趣的促进作用下,学生能够快乐的学习、积极的参与活动,教师亦可将更深层、更系统的体育技能传授给学生,实现“一专多能”的体育素质培养计划。

三、总结

总而言之,创新教育的思想趋向是科学的,它不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还能拓宽培养体育人才的有效路径。教育改革不是目的,改革后让教育充分发挥其社会影响作用是关键,为此,广大体育教师都应遵循创新原则,把人才培养当做己任。

作者:章昆 单位:古县渡中学

第三篇:初中体育创新教育模式分析

一、初中体育的教育现状分析

(一)学校及教师忽视体育教育

虽然已施行教育改革,但是应试教育的思想依然占主导,为了追求更高的升学率,学校及教师对体育教育不够重视,甚至剥夺了学生上体育课的机会,布置了更多的学科任务,学生为了完成文化课的课程,不得不占用更多的体育课时间来学习。有的初中学校虽然设置了体育课程,但是由于师资力量的短缺,体育课已演变为“自由课”,体育教师本身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使得体育教学质量日趋下降。

(二)教师无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目前的体育教学依旧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集合—示范—模仿—解散。传统的程序化教学使得学生得不到重视,硬性地跟随教师的教学流程,使得学生被动地接受,而不是主动学习。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为了配合应试教育,体育自然也是采取考试考什么,体育教师叫什么的情况,体育教师没有创新性。不仅阻碍了初中体育创新模式的开展,达不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同时也抑制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创新体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积极改变教学模式

创新体育教育模式就必须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转换教学方法。首先是对教材的有效利用。对于体育教学来说,教材是辅助教学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的知识,有效的结合各种外界资源,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要结合实际的训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其次要从教学内容上要有所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看上去很丰富,技术性也很强,可以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创新体育教育模式要求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从了解学生需求的角度出发“投其所好”,教学内容上更多地融入一些初中生喜欢的内容,只有抓住学生的喜好,才能更好地展开创新教育模式。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不应过度地灌输理论知识,要采取劳逸结合的教育方式,通过一些创新性教学内容的融入,使学生更愿意学习。最后教学方式至关重要,很多时候学生是喜欢教师的教学方式才会喜欢一门学科,体育教学更是如此。教师教学思路力求大胆、创新,灵活多样,富有创造力的课堂会使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因此,改变教学模式对实现创新体育教育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有效利用周边资源

创新教育相对于传统教育有更多的优势,合理利用有效的物质资源能够更好地开展创新教育。开展创新教育离不开对体育器械及周边资源的运用,比如说要训练学生的灵活性及反应能力,组织一些跨栏比赛,摇绳跑圈比赛。不定时安排一些球类训练或比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及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三)巧妙运用“游戏”教学法

初中生的天性就是爱玩,单纯的讲授理论知识显得枯燥乏味,不能有效展开创新教育,教师可以利用初中学生爱玩的天性,教学过程中更多地融入游戏法,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也能让学生在玩时吸收知识,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乐于学。例如,学生喜欢玩篮球,在风和日丽的周末组织一场篮球比赛,教师先将篮球的基本技巧及方法传授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再打比赛的时候运用刚刚讲授的技术。评分规则:由投篮分数和技巧分数两部分组成,比赛过程中运用课堂讲授技巧次数多的可以加分。学生通过比赛不仅能满足他们玩的需求,而且很快能将篮球的技能掌握。丰富的体育游戏模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保证锻炼身体的同时完成教学内容,进而有效地开展创新体育教育。

(四)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力为根本

有效展开创新体育教育需要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对一件事情有兴趣时,总是能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是从内心里想要去了解,而不是被动的学习,达到的学习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教师通过对学生的鼓励,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加以优化,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体能测试中,初一(3)班的谢同学,在体育课上表现非常积极勤奋,主动参与教学,并且通过不懈的努力已经有所进步,但是由于自身肥胖原因,1000测试时还是没有达到考核标准。我并没有直接批评他或指责他,因为我看到了该学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并不能因为自身肥胖而打击他勤奋向上的态度。我同样给予他及格的分数以兹鼓励,不仅能够保持该学生积极的态度,也能让他更加发奋图强。在展开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很重要,适当给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配合创造性的教学氛围,对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的提升有重要的意义。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观点,不要遏制学生大胆的想法,要加以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受到重视和尊重,在体育锻炼中实现创造性的突破。

三、总结

创新教育论文 篇九

1.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创新氛围可分为课内和课外

课堂教学是科学教学的渠道,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机会。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针对某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师生共同探讨。既可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又可以让学生始终在一种积极的情绪之中,主动、活泼地参与教学内容。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体验到创造性学习的乐趣。课外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在课内产生的一些问题,能够在课外解决,如实验室在课外活动时为学生开放,或组织一些课外发明小组等。

2.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

正确的教学方法不应让学生不伸手即可摘到桃子,而应让他们只有跳起来才能摘到桃子,让学生的身心发展从现有水平提高到最高阶段,让他们的潜能发挥出来例如,在讲“滑轮”一课时,在讲完定、动滑轮的优、缺点后,让学生组装一个既省力又能使工作方便的轮滑,从而让学生的创造“火种”燃烧起来,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二、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创新精神

1.质疑问题的精神

自然科学包罗万象,丰富多彩,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探索自然的奥秘,发展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生疑”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探索性思维。如,在讲“电磁铁”时,学习电磁铁性质,有的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时说自己制作的电磁铁能吸起四个大头针,有的能吸七个……这是为什么?教师这时引导他们比较各组的电磁铁构造有何不同,实验的方法有什么不同,有的同学说可能和电池的数量有关,有的说可能和线圈匝数有关,然后教师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验证,从而也把内容引申到电磁铁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自己动脑提出问题,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2.开拓求实精神

人在实践活动中,必须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例如,在讲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学生只有持着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能测出水的准确温度。在讲“雷电”这一课时,美国科学有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捕捉天空中的电,体现了科学家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增强了学生寻找自然规律的信心。通过实践发现,培养创新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意识,训练创新意识,训练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大的限度参与到学习之中,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中,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创新教育论文 篇十

一、加强目标设计,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每堂课上都要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当有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情感与价值、过程与方法。新课改后,小学高年级语文在目标设计上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方法指导,以及要对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进行正确引导,从而使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通过语文课本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应当注意对应用语文课本中内容的感染作用。例如在《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中,可以设计以下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要能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会读,会写,并且要会对生字进行简单的应用,对课文的含义能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2)能力目标:学生要学会正确使用课文中的生词。(3)情感目标:使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使学生意识到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保护地球的重要意义。《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情感目标,小学生正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一篇课文让孩子意识到环保、保护地球的重要意义,远比第一个知识目标的意义更大。所以,教师应当认真分析“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这句话,让学生意识到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是不可再生的,提高学生保护地球的意识。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精细设计实现教学目标。

二、以人为本,注重实践,张扬个性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在创新上的意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了一种定性思维,创新意识经常被牢牢的压死。创新教育的实施,必须使这种被动教学方式被打破,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挖掘学生的潜在能量,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师的培养下,能够得到提升。而这一切开展都需要教师具有创新意识,因为许多时候,学生的创新意识来源于教师的创新意识。在创新教育中,还需注重实践。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合理的转换为创新能力。如果没有实践,学生的创新精神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彰显自我的才能,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视野得到开阔,而且可以充实学生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例如通过《养花》一课,学生将会懂得一些关于养花的知识,但是如果没有实践,那么不久后学生将会将掌握的知识都忘掉,因此,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养自己喜欢的花,这样不就增加了学生的课外生活,而且使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书本中的知识,通过实践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张扬个性,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个性会影响人的内隐活动和外显行为。个性也被人们称为心理行为上的动力源泉。在小学生阶段,个性能够使学生沿着一个积极的目标进取,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够快速的转变为创新能力。

三、拓展知识,创新解疑

语文课本毕竟只是一个语文教学的示范本,如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仅仅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学习,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显然存在很多不足。在进行课本学习结束后,应当让学生对类似的文章阅读进行扩展。类似的文章的选取应当符合学生的理解能力,一些高深的文章并不适合小学生阅读,同时拓展的文章和课文之间应当具有相同点,便于学生对文章中的知识进行理解。这样,一方面使学生的学习知识得到了巩固,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量。例如,在完成《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的教学后,教师可以相应的让学生阅读一些优美的童话故事。在对文章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阅读《灰姑娘》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对文章进行大声阅读,更深一层的了解童话故事的含义。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需要提高学生的自动探究能力,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生字、字义等,教师应当提醒学生在自我研究过程中,如果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应当进行标注,然后会有“亲友团”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应当留有7-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在黑板上提出自己在自行探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由学生进行分组探讨,作为遇到困难学生的“亲友团”,帮助遇到困难的学生解决问题,如果存在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再对问题进行解决,这样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结束语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创新教育工作要在多个方面体现,合理的教学目标,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加上适当的知识拓展,可以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保护学生创新思维的不流失,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抒发自身的情感,实现语文创新教育。

作者:刘庆海 单位: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冶力关镇池沟小学

第二篇: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教育

1确立教学目标

要达到创新教育目标,就必须制定一个明确的、具体的教学目标。确立这种教学目标的策略,主要是着眼于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个性、技能以及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说,主要是使教学具有以下三种性质:

1.1发展性

发展性教学的宗旨,是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它重视学习过程,尤其是思维过程和语言实践,扩大学生的思维范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2主体性

主体的发展只有通过主体的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因此,主张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三维学习方式,并要在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的同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识能力安排教学程序。它也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条件和根本保证;但它同时认为,“主导”不是“主宰”,反对像传统教学那样,教师完全以权威者的身份和冷冰冰的面孔对待学生,要求师生平等、教学民主,营造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

2发展学生的个性

我们少数民族地区忽视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学生的创新求变、灵活多样、具有个性化恰恰是滋生创造力的土壤。“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的根本目的,是使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身需要,并使之得以充分的发展和展现。为此,必须采取以下两种策略来发展学生的个性:

2.1培养创造性个性倾向

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好奇、进取、探究、专注、自信、坚韧、自制、敢于挑战和冒险心理品质,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础和前提。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奉献精神、服务精神。

2.2采用个性化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应注重学生的不同认知方式和个性特征,由此从适应学生的不同认知方式和个性特征来调整教师自己的教学策略,将正确的知识和观念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系统和观念系统。为此,教学要求既要有统一性,又要有灵活性,这种灵活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教学目标分层、课堂训练分层、作业练习分层、个别辅导分层、学习评价分层。这种分层教学,既有效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让学生充分地披露灵性,展现个性,发挥主体作用。

3激励学生思维

应试教育下的课堂教学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常规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提供新颖的、有价值的成果的思维。因此,素质教育下的课堂教学应当在培养学生常规性思维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也是创新教育的目标之一。为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激励学生的思维:

3.1培养批判精神

人的思维是受观念支配的。在美国,各个学院乃至整个社会最忌讳因循守旧,崇尚标新立异的创新精神。而我国小学生的传统教育是被动性的教育,“唯书”、“唯师”成了提倡和奖励的标准,他们缺乏批判质疑的精神。学会批判是学会创新的前提,没有对现有知识的批判,便没有知识的创新。因此,教师一方面要保护和鼓励学生的批判精神;一方面要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鉴别知识,将批判精神有机地融合到知识的传授过程之中,这样才有可能将知识变成创新的源泉;一方面还应当让学生学会将批判精神建立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之上,不故弄玄虚。

3.2引导质疑问难

问题是创造之源,疑问是创造之母。教师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鼓励学生主动地质疑问难,引导学生或于平淡无奇之处生疑,或于深层蕴意之处生疑,或于新旧比较之处生疑……“真正做到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朱熹语)。教师要以学生的问题来组织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问、乐问和善问,在提问和答问的过程中迸放出思维的火花。

3.3鼓励标新立异

标新立异是一种创新,它蕴藏着灵性和创造。而传统的教育思想则要求学生中规中矩,服从教师,服从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的一般是求同思维的训练。为此,教师应该教育和鼓励学生破除“唯书”、“唯师”的传统观念,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使学生善于标新立异。

4开放课堂教学

要实现创新教育,就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所形成的“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状态,实行开放性教学,使学生主动和谐、生动活泼的发展。制定开放性教学的策略,主要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4.1更新教育观念

教师必须明确,教育需要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根本目的,以能否有效地培养创新能力为衡量教育成败的最高标准。针对“三个中心”,教师要有现代的教育观念,实行由“以书本为中心”向“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中心”的观念转变,由“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中心”的观念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观念转变,牢固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学生观和教师观。

4.2开拓教学内容

现今的语文教学,有的教师是“教教材”,就课文讲课文,而不是“用教材教”,教学缺乏应有的广度和深度,这样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的教学是要凭借教材,但又不能限于教材,而应该超越教材。以“超越教材”的方式来开拓教学内容。主要的方式有以下三种:将课外读物与教材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将相关学科与教材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将社会生活与教材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

4.3拓宽教学空间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但不是惟一的阵地。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求知领域的广泛性、社会生活的多彩性要求我们必须拓宽教学空间,创设开放的、多维互动的教学空间,为创新教育提供“硬环境”。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从一个封闭的空间走进一个令人大开眼界的领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5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策略是实现创新教育目标的关键。以上从“确立教学目标”、“发展学生个性”、“激励学生思维”、“开放课堂教学”这四个方面论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教育策略,旨在从改变教师观念、发展学生个性和改革教学方式等方面来解决目前课堂教学实现创新教育所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从而将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落到实处。

作者:蒋力森·库斯马地尔 单位:精河县大河沿子镇第一小学

第三篇:小学音乐教学创新教育

一、营造音乐学习氛围

一个好的音乐教学氛围要靠老师主体把握,所以说老师要做好带动作用。在课前认真做好备案,知道自己在课上要讲什么,这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哪些东西。课上尽量用幽默的语言授课,使学生愿意听,自己也乐意讲。在课堂上要与学生互动起来,尊重学生对某一知识的看法、观点,对学生多加鼓励。同时可以进行一些音乐小游戏来带动课堂的学习氛围。

二、将音乐教学与其他文化相联系

艺术是相通的,它不仅局限于某一门学科。音乐作为艺术的具体体现,它与许多文化相关联。音乐的音符是跳动的数字,音乐中的歌词是优美的语言,音乐的创作背景、深层内涵更是对历史的表达。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不能因为是音乐学科就只单单进行音乐教育,这样的教学只能是枯燥乏味的,一定要在教学中把其他学科的文化知识融入进来,这样既增添了趣味性,又充实了学生的文化知识。

三、将器乐融入教学实践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创新教育论文多篇范文。

word该篇创新教育论文多篇范文,全文共有26807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创新教育论文多篇.doc》
创新教育论文多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