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范文

(作者:萌妈1391时间:2021-09-23 09:06:18)

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

2016年1月28日,全球调研巨头凯度集团发布的《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显示,已经有超过一半(51%)的中国城市居民成为了社交媒体用户,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群成为社交媒体用户的主体。近年来,以微博、微信、QQ和社交网站等为代表的新型社交媒体迅速发展,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思维表达方式和价值选择,研究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习惯特征及引导策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习惯

为调查当代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习惯和行为方式变化趋势以及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从学习、娱乐、交往、消费、健康、道德等方面编撰《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习惯状况问卷》,对福建部分高校学生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350 份,收回有效问卷 330 份,有效率 94.3%。

(一)社交媒体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方便了大学生的娱乐消费需求

调查显示,100% 学生都使用过至少一种社交媒体,如 QQ、微信、微博、陌陌、人人等,76.2% 学生每天使用社交媒体 1 ~ 3 小时,20.8% 学生使用时间在 3 小时以上。有的学生表示,每天一有空就会开微信,登微博,刷朋友圈,与好友约打游戏,浏览新讯息,以及淘宝购物。有的学生表示,社交媒体为他带来商机,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做微商,卖家乡特产、服装、鞋子等,收入挺好。有的学生甚至坦言“,现在生活要是没有了社交媒体会觉得焦虑,不知道要干什么。”可见,社交媒体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他们休闲娱乐消费的重要工具。

(二)社交媒体改变了大学生的传统阅读与思维表达习惯

在“你最经常选择哪种方式阅读”调查中, 65.3% 学生选择微信公众号等网络阅读方式,只有31.7% 选择纸质阅读。社交媒体上推送的各类知识, 如最新资讯、科普知识、生活常识、心灵鸡汤等,满足了现代大学生快节奏阅读需要。大学生可以通过关注行业先锋等网络大 V 公众号,饮食、星座等生活类公众号,电影、股票等商业类公众号,报纸、电台等传统媒体公众号,以及阅读类公众号获得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也通过社交媒体发布自己的“闲言碎语”,以及在朋友圈转发、点赞。在受访中。有学生坦言,“社交媒体改变了我们的表达方式,无需深思熟虑长篇大论可以随时随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也有学生表示,“每天习惯于刷屏、转发、点赞,几乎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时间了”。

(三)社交媒体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工具的首选,拓宽了交际渠道

在“您与他人进行交流的首选工具”调查中, 46.7% 学生首选“社交媒体”,远超面对面(28.6%)、电话(19.8%)和短信(4.9%)的交流方式。75.3%学生认为使用社交媒体“方便与亲友联络,增进感情”,50.3% 认为其“拓展了自己的人际交往圈,结识了更多的朋友”,37.6% 认为社交媒体“减轻了现实生活中的压力与孤独感”,也有 13.6% 学生觉得自己“过于依赖社交媒体,疏离现实人际交往”。受访中有学生表示,长时间的“键对键”交流已经让自己有点远离现实生活,反而不懂得如何与人“面对面”交流了。

(四)社交媒体衍生校园“宅一族”,对大学生道德行为、身心健康等产生影响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为校园“宅男宅女”。调查显示,62.3% 学生在课余期间“宅”在宿舍上网,25.3% 学生每周户外活动平均少于 3 小时,62.3% 学生觉得自己有颈椎病、鼠标手等症状 ;86.9% 学生看到过不文明的网络信息, 75.3% 学生遇到过网上不文明现象,如受到谩骂和恐吓,也有 32.5% 学生曾在社交媒体上恶意攻击别人和散步虚假信息。可见,“宅”在社交媒体使部分学生不仅身心出现亚健康,也容易受到社交媒体上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的侵袭。

二、社交媒体行为习惯引发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社交媒体方便了大学生的学习娱乐生活,成为学习阅读、生活交际、消费娱乐、就业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社交媒体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冲击和挑战。

(一)碎片化、媒体化阅读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压力

大学生已习惯在社交媒体获取即时信息、阅读公众号推送的短平快文章,这种碎片化、媒体化阅读使学生对长篇文字失去兴趣与耐心,无法体会到之前阅读纸质经典书籍带来的整体阅读感与精神体验,分散了注意力,影响了阅读质量和思维能力。一些学生在碎片化信息中迷乱了双眼,不知道信息的价值何在,为了读而读,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社交平台上消息鱼龙混杂,一些别有用心的传播者故意编撰虚假信息或用渲染夸张的文章标题吸引点击链接,也有一些为吸粉而故意夸大事态、渲染情绪的文章,对一些社会经验少、容易感情用事、解读和批判媒体能力较缺乏的大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引发心理信任危机和人格障碍,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压力。

(二)沉溺于社交媒体,制约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

“宅男宅女”应社交媒体快速发展而衍生,部分学生沉溺于社交媒体,渐渐与现实生活脱节,不愿意甚至不懂得与人“面对面”沟通,逃避和恐惧现实人际交往,淡薄群体观念,疏离群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接受积极向上的思想教育。学生集体观念淡漠“,宅”在社交媒体中,对学校举办的活动置之不理,很少或不参加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

M·米德认为 :“在现代社会中同辈群体的影响甚至大到改变传统的文化传递方式的地步”, 大学生过着集体生活,容易受同辈群体的影响,若 “宅”风气在大学生同辈群体中成为一种文化行为, 不仅影响校园主流文化构建,也不利于思想政治教 育活动开展。

(三)道德行为失范,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社交媒体的虚拟性、隐蔽性和匿名性等特点,使传统的社会道德约束失去作用,致使部分大学生道德观念淡化,道德责任感不强,出现道德行为失范。例如,有的学生发布过激言论,恶意泄露他人隐私,中伤他人;有的在聊天中污言秽语,宣扬暴力色情,“约炮”、“同居”、“堕胎”等现象见怪不怪 ;有 的用大量商业、投票信息等“刷屏”;有的炒作和夸大负面新闻,传播网络病毒,等等。此外,充斥在社交媒体上的如“网上直播自杀”、“南京老人被讹”、“相约烧炭自杀”等事件也冲击着大学生的神经和道德底线,使他们逐渐变得冷漠和偏激,这些都可 能消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

(四)消费主义增加思想政治工作难度

大学生多为90后独生子女,喜欢追求个性、品质、时尚、潮流,而虚拟的社交媒体正好给他们提供了博取关注、自我炫耀的舞台。部分学生攀比心理严重,通过购买高档品牌鞋服等满足畸形的消费欲望 ;有的学生网购无计划,易受物品外观诱惑,出现负债消费,陷入校园网贷泥潭,加重家庭经济负担 ;有的学生网购成瘾,一天不上网买点什么就觉得难受,等等 。

这种从众、攀比的消费异化行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引导大学生社交网络消费合理化、科学化是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三、引导策略

改变人的行为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要从增强行为认知、引导行为自觉到养成行为习惯逐步推进,大致要经历他律和自律、自律和自觉、价值目标实现3 个阶段 。高校思政工作者肩负着了解学生、教育学生的重任,对引导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教育- 认同机制 :线上线下齐心协力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需要经过培养、训练才能形成的。大学生只有首先正确认知社交网络,才有可能自觉形成良好的网络观念和行为,思政工作者必须强化大学生的社交网络认知教育。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交网络文化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交网络文化建设,如在大学生经常登录的搜狐、新浪、淘宝、微信公众号等积极传播主流思想和先进文化,倡导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大学生在日常社交网络活动中接受熏陶和教育。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辩证看待社交网络世界中各种复杂的社会思潮,加强自律意识,自觉抵制消费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侵蚀 。

2.开展社交网络道德和媒介素养教育

创新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加强大学生对社交网络道德的认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将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社交网络事件引入教学,激起学生积极参与思政课堂教学活动的兴趣,在良好互动中引导大学生形成对社交网络道德的认知。

将网络消费教育纳入教育体系,培养大学生合理、科学的网络消费观。通过开设网络购物知识讲座、网络消费课程等加强大学生网络消费道德教育,丰富网络消费知识,了解网络营销手段,树立合理、科学的消费观念,提高选择消费物品和科学理财能力,形成健康的消费行为。

开设专题选修课,加强媒介素养教育,让学生清楚地认知媒介的属性,了解信息制作流程,理性辨别、解读媒介中的负面信息,以及运用媒介满足需求,实现自身的发展,避免沉迷社交媒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增设人际交往技巧等相关课程,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开设相关人际交往技巧课程以及心理健康课程,指导与训练大学生人际交往技能,增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与人交往的信心,逐步改变“宅”在社交媒体的交际习惯。

3.注重主体意识教育,提升网络自律意识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任何他律的规范与教育只有被学生真正接受、信服,才能形成真正的自律意识和行为。注重主体意识教育, 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大学生在学习和自省中提高社交网络道德认识水平和辨是非、知荣辱的判断能力,主动将外在的道德规范要求转化为内在的社交网络道德信念和追求,化他律为自律,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交网络道德行为。

(二)情感- 实践机制 :激发情感共鸣,促发自觉行为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能否将社交网络道德认知转化为具体行为,进而积淀成行为习惯,取决于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中能否激发学生内心情感共鸣,促发学生自觉行为。

1.转变观念,主动“触”网,了解学生微言微语哈贝马斯曾指出,“行为者的规范行为模式不

仅具有一种‘认知情结’,而且还具有一种‘动机情结’,才有可能存在规范的行为”。思政工作者应主动转变思想观念,从“说教者”变成“参与者”,积极运用社交媒体参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从学生在社交媒体的“碎碎念”中准确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思考学生在使用社交媒体时产生失范行为的心理动机,加以个性化指导。或者将一些共同的问题和误区带到主题班会,与学生一起探讨、辨析,利用线上线下教育互动,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打造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校园精品文化活动

第二课堂活动在培养大学生思想品质,进一步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立足学生专业特色,精心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组织开展一系列主题向上、内容丰富、参与性高的校园文化活动,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激发热爱生活、关心集体的热情,引导他们走下网络,走出宿舍,参与集体活动。

3.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

实践体验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超越理性说服、极具感染力的教育。“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倾听学生心声,组织学生喜闻乐见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寒暑假社会实践、社会环境保护、公益慈善、“三创”教育实践活动等,观察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现实生活的魅力,增进社会责任担当。

(三)强化- 约束机制 :建制度、树典型,巩固良好行为

在大学生有了一定自律自觉行为后,政府、社会、学校等还需合力对大学生道德行为进行有效的定向强化与管理,确保良好行为习惯的巩固与发展。

1.完善社交网络相关法律法规,推行社交媒体实名制

制定《隐私权保护法》《信息净化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社交网络秩序,推进网络立法。针对大学生涉世不深、思想单纯、容易受诱惑等特点,加强以大学生为对象的社交网络条例建设,推行社交媒体实名制。这样既能提高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安全性,又能有效规范他们的网上社交行为,防止大学生成为网络暴力、虚假信息的传播者[10]。

2.坚持正面舆论导向,弘扬社会主旋律

社会媒体应充分发挥正面舆论导向功能,弘扬社会正能量,通过电视电影、网络、报刊杂志等生动、形象地宣传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和那些善于创新、敢于创新的网络新人的成功创业案例,如李彦宏、马云、刘强东等。教育引导大学生科学对待网络,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满足自我需要的同时善于通过网络实现人生追求。

3.完善监督管理制度,树典型、明奖惩

打造一支集思政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教师、学生骨干为一体的网络教育管理队伍,有效引导大学生网络社交。制定社交媒体使用制度,健全大学生行为规范监督约束机制,让学生的言行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在反复实践中摈弃不良社交媒体使用习惯。建立树典型、明奖惩的激励制度,对表现出良好行为的学生给予精神肯定与物质奖励,树立学生中的榜样,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加大对学生不良行为的惩处力度,减少或制止学生社交媒体不良行为的发生。

word该篇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范文,全文共有5406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doc》
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