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说课稿范文
《背影》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下午好,结合今天的这堂课,我说一下自己的思路。
《背影》是统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也针对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我们教研组按照四个课段进行了《品读名家散文,领会悠悠情思》的整体教学设计,今天这一堂课就是第一课段中的一部分,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悠悠情思。
新课标对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中强调“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等。这些要求是展开本课教学的依据。
首先谈谈教材,朱自清的《背影》是写人记事散文的典范,它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表现父亲对儿子的深切的爱和父子之间的深情,在祸不单行、阴云笼罩的日子里,父亲看似不经意的爱显得异乎寻常的感人。作者没有平铺直叙的记叙父子间的故事,而是集中表现父亲的背影这一形象,切入点小而寓意深刻。文章的叙述和描写都恰到好处,朴素的语言表达了真挚的情感。从人文内涵的角度来看,《背影》表现永恒的父子之情,感人至深。
结合本单元的学习特点,我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为三个方面: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父子深情;2.通过比较阅读,学习传神的细节描写;3. 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和交流。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说过:“教育不是一种告知与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学生主动性建设的过程。”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要贯彻启发原则,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据此,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法:
以语言品味为主,采用启发点拨法,来完成本课教学。
通过体验式教学,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文中的父子深情。
为解决本文重点,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针对教师对关键语句的提问,学生自主合作,共同研究作答。
初三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去充分感知语言,主要运用了以下学法:
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指导学生根据间接经验学习感受生活。
为了让教法和学法充分运用,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我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 以“一封来信”创设情境导入
展示父亲给朱自清的来信,引导学生假设自己收到了两年不见的父亲寄来的这样一封信,会有怎样的感受,在创设的情境中,引出“背影”,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文本。
(二)朗读并赏析“一个背影”
这个环节中,主要运用体验式学习的方式,让孩子们把课桌当作月台,现场模仿“攀”“缩”“倾”等动作,在体验中体会语言文字的精妙,感受父亲买橘爬月台的艰难,进而体会父亲对儿子浓浓的爱。
(三)探究儿子的“一番转变”
这一环节和上一环节紧紧相扣,通过对语言的品味赏析,理解父亲的背影和父亲的来信对儿子的影响,在一层层的品味中分析作者情感的变化。从起初“暗笑”父亲,体会当时对父亲的不理解,到看见父亲的背影“泪很快留下来”,对父爱有所感动,接着引导学生把握“不相见”的内涵,借助生活中的事例辅助体会,理解“不相见”的主动一方是儿子,进而结合背景资料解剖父子间内在微妙的情感,再到通过讨论交流对文中两个“自然”的品味,感受作者对父亲的理解,最后让学生感受父亲的“不容易”不只在爬月台上,更在生活的艰难上,领会“背影”背后父亲深沉的爱和不容易。
(四)体会“一段深情”
学生在上一环节的层层剖析中体会儿子对父亲情感的转变,感受父子之间关系的转变,进一步体悟到父子之间互相关爱、相互理解的真情。纵使时间流逝,尽管家庭变故,哪怕偶尔争吵,就算暂时分别……这些都统统不能阻断父子之间的感情,让学生感受到父子情深。
(五)“一封回信”写下感悟
创设情境,让学生带着对父子之间深情的感悟,代替那时的朱自清给他的父亲写一封回信。
(六)生活中多“一份理解”
由本节课对父子情深的感悟,引导同学们联想到自己的生活中那些深埋于他们内心的自己父母的背影,一起理解父母,感受世间最美的真情。
整体上来说,本节课教学紧贴文本,学习目标基本完成,在学生形成一定的情感积淀后,也增进与自己父母的沟通、交流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