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一单元《春》《雨的四季》联读范文
解构例文,学会写景
——七上第一单元《春》《雨的四季》联读
一、设计意图: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题是“四时之景”,共有《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三篇写景散文,天然适合组文联读。初中生虽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但长期被学业和电子产品所牵制,很少能有时间、心境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写作选择时,常常避开写景类型。再加上考试题目往往是写人或叙事,缺少训练,即使面对美景,情动于中,也往往无从下手。但从大自然中汲取能量,获得审美体验是身而为人必不可少的素养,学会写景是学生应学、必学之技能。故借助教材,解构例文,训练学生学会写景。
二、学习目标
1. 朗读《春》《雨的四季》,根据课文内容绘制思维导图,解构例文写景顺序秘密;
2. 选读《春》《雨的四季》开头和结尾,朗读赏析,解构例文首尾秘密;
3. 美段美读,聚焦细节,解构例文绘景秘密,并尝试创作。
三、课堂实录
(一)导入
师:四时美景,各有不同。今天我们就随朱自清、刘湛秋两位散文家一起感受作者笔下的自然风光。请同学们齐读作者相关信息:
屏显:
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景》《欧游杂记》《你我》等。
刘湛秋:当代散文家,诗人。
师:请同学们在课下注释中圈画批注,齐读。
(二)活动一:绘导图,学顺序
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两篇课文,遇到不会的字词,参考导学案资料,批注掌握,然后划分段落,完成课文内容结构图。
生自主朗读,完成绘图,师巡视指导
师:请同学们向同桌说明你的绘图,在交流中补充完善。
生交流,师巡视指导
师:来吧,请同学们在两篇课文中任选其一,对全班同学说明你的成果。
生1:我选择《春》,朱自清的《春》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前两段“盼春”,3-7段“绘春”,最后三段“颂春”。
师:谢谢你的回答,段落划分非常好。谁能把“绘春”部分再具体细分一下?
生2:“绘春”部分可以分为“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春人图”。
师:请同学们再思考,为什么要按照这个顺序编排呢?能不能把这几幅图换一下顺序?
生3:不可以,由脚下的春草,想到春花;有吹在身上的春风联想到春雨,最后是人。
生4:老师,我也觉得不可以,但我的理由和他不太一样。我认为是由低到高,最后聚焦到人身上。
师:同学们能从不同角度分析作者行文构思,特别好。第一个同学重逻辑分析,第二个同学从空间位置出发,都有理有据。
师:写景就像我们朋友圈的九宫格图,哪个图放在哪个位置是有讲究的。我们接下来分析《雨的四季》。请同学们说说你对《雨的四季》的结构划分。
生1:《雨的四季》属于总分总结构。开头总起作者对四季的雨的喜爱,结尾再次抒发自己对四季的雨的喜爱之情。中间分别写春雨、夏雨、秋雨、冬雨。
师:不同于《春》,《雨的四季》明晃晃的告诉我们它就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作者开头结尾都在表达对四季的雨的喜爱,那题目应该改为“四季的雨”吧?同学们先思考,再讨论。
生2:我觉得题目应该是《四季的雨》,因为作者全篇都在写雨,通过描写不同季节的雨表达对雨的喜爱。
师:有思考,敢质疑,非常好!
生3:我不认同,我觉得应该师《雨的四季》作者开头结尾只是引出和总结,主体部分在强调不同季节雨的不同特点,强调的是雨在四季的不同。
师:两个同学分析的都非常好。作者不但写四季的雨,更写雨带给四季的不同。另外,雨怎么会有四季呢?这是什么手法?
生:拟人!
师:对,《雨的四季》更灵动,更有情趣和意境。
师:那我们现在来总结一下通过这两篇文章我们发现写景作文构思的秘密。
生七嘴八舌的说:总分总结构,按照一定顺序。
师:是的,写景有绝招,我们齐读。
屏显:
总起总结有首尾。
分段描写有顺序。
(三)活动二:读首尾,学抒情
师:现在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这两篇文章的首尾,我们先来大声朗读。
屏显:
《春》
开头——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结尾——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家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雨的四季》
开头——
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结尾——
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但在北方干燥的城市,我们的相逢是多么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
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生大声朗读一遍
师:请同学们再有感情的朗读一遍,说说你发现的秘密。
生1:我发现开头和结尾作者都写得很有感情。
师:谢谢,《春》营造意境,发挥联想,把我们带到作者得情感中;《雨的四季》直接抒情,情味很浓。
生2:我发现结尾比开头字数更多,篇幅更长。
师:文字背后是作者浓烈的情感,结尾的情感浓度远远高于开头。现在请同学们再次朗读结尾,反复品味,学习怎么强烈表达自己对景物的喜爱赞美。
师:好,我们先来分析《春》
生3:《春》结尾连用三个比喻,反复强调春的美好。
师:三个比喻句也是三个层次,三个角度,形成排比,全面深刻的表达春之新、春之美、春之力。
生4:这三句还有拟人手法,还有动词,春天好像就来到我们身边。
师:你品读的非常细致,结尾处“我们”二字很容易就把我们带入作者创设的意境。第一人称抒情浓郁。
生5:老师我想说《雨的四季》。《雨的四季》也是第一人称,拟人手法,还连用三个“你给我……”带来,形成排比句。
师:这和《春》有异曲同工之妙。
生6:《雨的四季》中有非常多的叹词,像“啊”,“我爱恋的雨啊”,“使人爱恋的雨啊”。
师:还有感叹号,强烈的直接抒情。
生7:《雨的四季》结尾处还有对比手法。用北方天气的干燥、雨的稀少表达雨的珍贵,让我们更加强烈感受到作者对雨的渴望。
师:强烈的感情不仅在对比中,还在“只有……才……”这样的关联词中呢!
师:我们在聚焦首尾段中有了新发现,请同学们读——
屏显:
表白利器
语气助词+第一人称+比喻拟人+反复排比+对比衬托+多角度多层次=浓情蜜意
师:情同学们再次大声诵读这两篇课文的首尾两段,感受作者的抒情之妙。
(四)活动三:读美段,学绘景
师:请同学们认真品读作者绘景的段落,鉴赏批注,诵读积累。
生诵读、批注、积累,师巡视。
师:来吧,分享一下你们的发现。
生1:我发现作者虽然在每一段都围绕一个中心,但写的东西却很丰富。比如由草到人;由花到果,由果到蜂蜜。写风也是,由风到母亲的手,到泥土气息,到鸟儿和牧童。
师:你的观察真敏锐,我们请其他同学接着你的话往下说,行不行?
生2:由雨到灯,到人,到草屋。
生3:由风筝到孩子,由孩子到大人,由城市到乡下。
生4:由雨到树枝、树叶、花苞、小草、果子。
生5:由雨到人到大地到荷叶到蝉声蛙鼓。
生6:由雨到人们的情思。
生7:雪是先远远的写,再近近的写。
师:是的,同学们发现的非常好。作者在每个段落中都以一个图景为中心缓缓展开,由眼前景想到心中景,由此物想到彼物。在综合多感官的描写中充分展现景物之美。现在就请同学拿起笔,写下你心中的美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