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华中学2018年秋季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科试卷范文

(作者:蝴蝶的颜色时间:2018-12-15 13:13:03)

远华中学2018年秋季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科试卷

(试卷共四大题34小题 试卷满分值:100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大约生活在距今7020万年之间的我国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2.要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来自(   

A.文献记载              B.口头传说                 C.考古发掘                  D.主观猜测

3.下列对北京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群居生活           B.使用打制石器           C.用火烧烤食物           D.种植水稻

4.日本农学家认为,大约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粟就向东传入日本、朝鲜,向西传入阿拉伯、小亚细亚、俄国等国家和地区。我国最早种植粟的是(   

A.北京人                 B.黄帝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5.决定半坡居民与河姆渡居民建造房屋结构不同的原因是(   

A.使用工具不同      B.种植农作物不同        C.地理位置不同        D.生活年代不同

6.促使半坡居民与河姆渡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A.使用陶器           B.原始农业的发展             C.能建造房屋            D.火的使用

7.“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文中“轩辕”指的是(   

A.黄帝                 B.炎帝                             C.                         D.

8.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   

A.炎帝与黄帝        B.蚩尤                            C.女娲                      D.盘古

9.“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民主精神的是(   

A.私有制              B.等级制                          C.禅让制                   D.世袭制

10.下列人物与禅让的传说无关的是(   

A.黄帝                 B.                                 C.                         D.

1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12.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是(   

A.禹传位给伯益        B.舜传位给禹         C.启继承禹的位置        D.启打败有扈氏

13.我国青铜礼器的出现最早是在(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汉朝

14.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A                          B                              C                        D

15.陕西出土的一件青铜器上铸有“武王伐纣”的铭文。它可能铸造于哪一时期(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东周

16.春秋时期的政治局面是“永乐征伐自诸侯出”,诸侯的出现与什么制度有关(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17.“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说明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A.分割诸侯的兵力  B.保证国家的兵源   C.巩固周王的统治  D.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18.公元纪年是世界通用的纪年方法。公元前390年是(   

A.公元前3世纪初     B.公元前3世纪末     C.公元前4世纪初   D.公元前4世纪末

19.小赵想了解我国已知最早的文字,应该研究(   

A.殷墟出土的商朝龟甲卜辞                             B.湖南出土的四羊方尊

C.四川出土的青铜立人像                                D.西安出土的蓝田丞印

20.春秋时期,社会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下列说法与这个时代不符的是(   

A.铁器牛耕开始出现                                       B.周天子的地位不如强大的诸侯王

C.强大的诸侯王竞相争当霸主                          D.诸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多

21. 《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   )。

A.晋文公称霸            B.齐桓公称霸             C.勾践称霸           D.楚庄王称霸

22.战国时期出现七个主要的诸侯国,其中位于最南端的是(   

A.秦国                       B.魏国                    C.齐国                      D.楚国

23.与“纸上谈兵“相关的战役是(   

A.城濮之战             B.马陵之战                C.桂陵之战                 D.长平之战

24.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从这些成语中能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时代特点(   

A.奴隶制开始形成   B.封建制开始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不断

25.战国时期引发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   

A.各国之间频繁的战争                          B.受法家思想的影响       

C.铁器牛耕的普遍使用                          D.为了统一中国

26.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地方行政影响最深远的是(   

A.奖励耕战            B.承认土地私有        C.统一度量衡              D.建立县制

27.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徭役,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A.当兵立军功                                       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法经商致富                                    D.生产大量粮食和布帛

28.“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这幅对联赞美的是我国古代工程(   

A.长城                  B.都江堰                   C.大运河                   D.赵州桥

29.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讲述诸子百家时,将某一学派的思想主张概括为“构建理想社会:平等、互利、兼爱“。这一学派最有可能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30.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频繁的争霸战争                                  B.各国国君招贤纳士         

C.学术繁荣和思想活跃                            D.社会的大变革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21.传说炎帝教人农耕、制作陶器、种植农业、制作乐器、发明医药。炎帝的这些发明都是真实的历史。你认为这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观点:                                                                                                          

理由: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华阳国志》

(原文大意:不论气候如何变化,人们都能够避免旱涝灾害。所以成都平原没有荒年,人们也没有挨过饿,天下把它称为“天府之国”)

1)材料一是哪一水利工程建成后的情况?(2分)该工程的修建者是谁?(2分)

 

 

2)从材料二图中找出它由哪几部分组成?(3分)

http://www.pep.com.cn/czls/rjbczls/rjczlstp/201009/W020100920565050936345.jpg材料二

3)根据材料一和二总结这一水利工程的兴建有何重大意义。(3分)

 

 

4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它评为世界文化遗产。2200多年来,这一水利工程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对此你有什么感受?(2分)

23.材料一: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40多年。相传他有弟子3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他提出“仁者爱人”,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为政以德”。

1)材料一中的人物指的是谁?(2分)根据材料一指出他的思想主张和政治主张分别是什么?(3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他的历史地位。(2分)

 

 

 

材料二:在春秋战国这一社会转型时期,学术自由,思想空前繁荣,形成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道家崇尚和谐的自然与人生;儒家主张用道德的力量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法家试图用法律的强制构建一套合理的秩序……殊途同归,天下和谐。

2)材料二中“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指的是哪一历史现象?(2分)

 

 

3材料二中的诸子百家中对当时封建统治者最有用的是哪一家?(2分)代表人物是谁?(2分)

 

 

 

四、材料论述题(10分)

商鞅以改革家的胆略和气魄,克服重重阻力,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全面改革,取得巨大成效。秦孝公死后,商鞅最终被车裂而亡,但他制定的新法却继续推行。历史证明,如果没有商鞅变法奠定的基础,就不会有后来的秦始皇统一中国。

1)写出商鞅变法在军事方面进行改革的一项措施。(2分)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楚)(8分)


word该篇远华中学2018年秋季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科试卷范文,全文共有14106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远华中学2018年秋季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科试卷.doc》
远华中学2018年秋季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科试卷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