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德育案例分析范文
用爱育人 静待花开
——小学班主任德育案例分析
一、教育背景:
心理学家认为:人所有的不幸和悲剧,基本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的家庭影响。而对孩子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父母的离异。国内外的研究都发现,离异家庭的孩子问题行为远远高出正常家庭的孩子,主要表现是情绪低落,压抑,孤独,烦躁,冷漠,而且他们往往学习不好,人际关系差,不守纪律。另外,犯罪行为及心理障碍也较正常为高。
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意识逐渐提升,家校合力,家校共育正在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重视家校合作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探究家校合力的新模式,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达到步调一致,相互补充,形成合力,教育才能成功。
二、案例阐述:
我们班有个同学叫彭某某,我刚接这个班时,他上课时要么坐姿是歪七扭八,要么就是搞小动作,要么是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或者是直接把别的同学的作业本拿来改成自己的名字……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然后,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答应了。一段时间,他依然一如既往,毫无长进。当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别跟自己为难。但是又觉得自己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必须面对现实!
于是我开始从他的家庭入手,我发现他家情况比较复杂,父母离异,母亲是广东人,带着哥哥在广东生活,爸爸在东北打工,这个孩子住在大伯家,和奶奶,大伯一家一起生活,奶奶说孩子母亲从离婚后就再也没有跟孩子联系过,孩子没有了母爱,缺失了温暖,幼小的心灵不能得到认可。再加之之前一直成绩不太好,和同学也不会交流,自己慢慢的孤立自己。他的种种表现都是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提高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位置,以此得到重视和温暖。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我就再一次找他谈话,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让他对我有依赖感。然后从生活小事开始关心他,不断的拉近与他的距离。经常组织孩子们和他一起做游戏,把班级表现好,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孩子安排到他的身边。我还经常和孩子的奶奶、父亲沟通,提醒孩子的父亲多给孩子一些关爱,拳脚教育和放任不管早就不是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有效措施。心理疏导和平等对待才会事半功倍。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开始慢慢的转变自己,也积极主动的和同学交流,课上也变得乖巧了,听讲明显比以前更加认真,还时不时的举手发言。每每这个时候我都会在全班同学的面前表扬他。
学期末的考试中,他终于不再是全班的最后一名了,语文成绩还得到了78分的好成绩。
案例分析:
一,以生为本,树立自信心
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针对彭某某这样的问题学生,他所缺少的是“爱”,只要有了爱,懂得爱别人,知道别人给予的爱,那么就会从根本上改变。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彭某某一直处在内心封闭的状态中,作为老师,我放低姿态,和他用心交流,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和他沟通,让他体会到被平等对待的快感,从内心出发愿意吐露自己的真实想法,这就是成功的第一步。第二步,我把他介绍给班级积极向上,乐子助人的孩子,以孩子们的方式再一次让他的心灵得到净化,体会到被关爱的幸福。第三步,我有意夸大平时他的细微进步,同时把这样的好消息告知家长,和家长联合起来表扬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终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原来的“问题生”成了“进步生”;原来的“淘气鬼”成了“纪律标兵”;原来的“门门不及格”成了“门门飞速升”。
二、因材施教,循循芒诱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
杨某谋的行为表现从根本上说是家庭对他的影响,孩子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得到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正确的引导,从而导致心灵的扭曲,价值观、人生观的偏离。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与他谈心,与他交朋友,使其认识错误,树立做个好学生的念头;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编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同学跟他坐,给予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自己面批面改他的作业,让他感到老师的关心、重视;经常和家长沟通,把孩子细微的变化告诉家长,让孩子回归家庭时也能经常得到家人的肯定……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从而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案例反思:
秦文君说:“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每个孩子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为每个孩子都打开一扇阳光的大门。这个孩子,也让我明白,教育,不仅要有爱,也要得其法:
一、“心如明镜”
作为老师,要对班里每个孩子的各方面情况都有大致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快速正确分析出孩子的优缺点,有针对性的对孩子制定合适的教育方法。
二、“架起桥梁”
学会及时和家长沟通,了解孩子在家表现,和家长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措施,家校携手,让孩子一点点改变。
三、“爱严并济”
对于特殊孩子,要先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善意,来自老师的疼爱、同学的关爱和来自各个方面的爱,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并适当调整他们评价标准,引导孩子一点一点进步,但要求要严格,不能因为标准降低就放松要求,应宽严并济、爱严并济。
四、“静待花开”
教育,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为教师,光有爱心还不够,更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决心、信心。将爱心一直坚持下去,相信孩子、相信自己,相信美好的明天,静待花开。
爱,是我们教育的根基。严,是我们教育的尺度。导,是我们教育的主渠道。孩子是一株幼苗、一棵小树,只有经过我们家长、老师、学校多方面的精心培养,才能硕果飘香,将来成为祖国的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