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误区及对策探析范文
语文教师上得最多的课是阅读课,因为阅读训练在语文教学中最为基本。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用新观念审视反思原有教学行为,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和策略,这是可喜的。但令人担忧的是有些教师走入另一种极端,陷入了新的误区。
语文教师上得最多的课是阅读课,因为阅读训练在语文教学中最为基本,在语文教学计划中所占课时最多,教学份量最大,承担的教学任务最重,在语文教学中居于无可替代的核心地位。通过数量可观的阅读课,不仅能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而且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发展他们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归纳、演绎等能力。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用新观念审视反思原有教学行为,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改革实验中,确实有不少突破创新之处,闪烁着理性的光彩,表现出革新的勇气,充满了创造的活力,取得了不少的经验。
语文教育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的种种误区也不容忽视。众所周知,语言文字既是人们交际的工具,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载体。而“文化”不是别的,正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最主要的标志,是民族内部各类人群不可或缺的粘结剂。著名作家余光中说得好:“中文乃一切中国人心灵之所托。只要中文长在,必然汉魂不朽。”著名教育家于漪则说得更加直白和干脆:“梁衡同志说民族文化是民族之根,我认为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之根,也就是‘根之根’。”明乎此,我们就不难理解:提高中小学生的语**平,确实是关系到一代又一代国民能否具有高素质——牢牢把握民族‘根之根’的重大问题! 遗憾的是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的情况很不理想,可以用四个字加以概括:“高耗低效”。早在1978年,吕叔**先生就大声疾呼改变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现象,他严肃指出:中小学生学了十年语文,花了2700课时,几乎占了全部课时的三分之一,结果语文仍不过关。从那时以后,又过去了许多年,可是语文教学的情况仍未基本改观,1987年5月,国家教委曾委托华东师范大学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语**平的调查,结果表明经过10年教改的阅读教学,基本上没有取得明显进步。有人也许会问:这些年来语文教学不是进行了许多改革吗?不是总结了很多教学经验吗?对此得作具体分析。一方面,语文教育界固然出现了于漪、钱梦龙、宁鸿彬等优秀教师,取得了许多突出的成就,但另方面改革中也不乏形式主义和繁琐哲学的东西,诚如张志公先生所说:“再有,就是这个‘论’那个‘论’,这个‘性’那个‘性’不可胜数。”“现在的问题是,这种‘论’,那种‘性’患多不患少,教师们应接不暇。”张志公先生的本意自然不是反对进行理论研究,而是感到语文教改中不着边际、经不起实践检验的高谈空论太多了,为此,他又恳切地要求大家好好研究:“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往前走?我们喊了多年‘教改’‘教改’,改了些什么?改向何处?”如今尊敬的张志公先生已驾鹤西归,怎样不辜负这位教育前辈的嘱托和期待?看来,只有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下一番正本清源、去伪存真的功夫,才能走出误区——切实改变语文教改中的种种形式主义倾向,进而踏上教学改革的康庄大道。
(一)应注重实效,切忌舍本逐末,片面追求新奇的“教学模式”
近年来,好几位语文教学前辈都提出要反对教学中的形式主义,于漪说:“要把语文课上得实惠一些,朴实一些。”刘国正先生说:“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张志公先生说得更加尖锐:“目前,新花样,新术语,华而不实的玩意儿,患多不患少;新方法,可操作的,行之有效的,患少不患多。要总结出这可操作的,有实效的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凡是成功的“教学模式”,都是优秀教师们长期教学经验的积累和升华,是他们“高素质”、“厚功底”的综合体现。 比如钱梦龙评价李镇西的教学实录时说道:“镇西的课是没法按一般的‘评课标准’分析评价的,他们上得太随意,有太多的‘不期而遇’和‘无法预约’的精彩;只觉得处处可圈可点,却又不知圈点哪一处好。他们就像一道山间的泉水从高处一路自由自在的流泻下来,曲曲折折,琮琮铮铮,随物赋形,无羁无碍。这样的课实在说不上什么‘法’什么‘式’。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悠然,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潇洒。这大概就是《老子》所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境界吧?”
但是李镇西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又是难学的,难就难在它不假雕琢的朴素,这使一切形式上的模仿者都归于徒劳。李镇西老师的同事**智渊老师说过一件事:有位语文老师一心想学李镇西上课,却屡试屡败,过度的焦虑使他患上了精神分裂症,竟至于发了疯。
这就是功力不够而又急于构建新的“教学模式”的典型例子。那么“学不了”怎么办?通常的回答是“提高自己的素质”。这样回答自然没有错,问题是提高素质是漫长的过程,当前怎么办?少数语文教师全面提高素质以后,也许可以成为又一批“教学新星”,但大多数教师怎么办?看到这里,大家也许会感到张志公先生主张多研究“可操作的、有实效的办法”是多么切合实际了。
照我看来,语文教学中求“新”求“异”固然很重要,求“同”或者说得确切一点“同中求异”,也不能缺少。语文学习是有内在规律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往今来,大体如此,这就是“同”。当然,时代发展了,要学习的课程很多,读上“百遍”已不可能,得再研究一下,这就是“异”。又如古代启蒙时学习“对对子”,既生动又有效,可让儿童逐渐了解词性和词义,三味书屋的塾师提出“独角兽”,少年鲁迅立刻对之以“比目鱼”,何等的聪慧机智!对于这种“行之有效”的作法,我们在教学中不也可以作一番“同中求异”的改造和发展吗?
又比如最古老的讲授法,它也是今天广泛采用的一种阅读教学方法,可以说是既古老又年轻了。过去,老师们上课往往过于迷信自己的讲解,认为只要自己讲得系统、完整、生动,学生就一定能理解得透,掌握得牢固。因此就“满堂灌”“唱独角戏”,剥夺了学生思考和练习的机会,唯恐学生读得疙疙瘩瘩,回答问题啰啰嗦嗦,侵占自己讲的时间。这就使得现在人们在非议“满堂灌”这种教学方法时,往往把教师的讲解捆在上面,教师讲就是“灌”,讲得多就是“满堂灌”。“问”才是启发式,问答越多越启发。其实这也是一种误解,必须认真分析,才可见其底蕴。
“满堂灌”的“满”指的是一堂课教师讲解所占时间的多少,是数量的问题,而“灌”才是问题的本质。教师教课如着力于“灌”并且是一堂课从头到尾滔滔不绝的“灌”,把学生作为承受知识的容器,那就压抑了他们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的教学方法当然要不得。以往的旧学堂里,教师们往往天马行空的讲一通,学生如坠云里雾里。人们对这种课医治的办法就是提倡启发式教学,在课内设法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问题。常用的办法是课堂内向学生提问,要学生回答,促使学生动脑子。
那么,课堂上回答多是否就是进行了启发式教学呢?正确的回答不应是笼统的肯定或否定,而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教师教学目的性强,围绕教学目的,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的问题能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己的脑力劳动获取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这当然是启发式教学。如果问题琳琅满目,问问答答十分热闹,但触不到所学知识的实处深处,好像浮萍一般浮游无根,或者教师一按“电钮”问,学生立刻举手成林,不假思索的简单机械的回答,凡此种种,不仅不是启发式,而且是对启发式的歪曲。
讲解是课堂教学的的一种重要方法,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功。教师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用准确明晰的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合乎逻辑的生动活泼的讲述,促使学生紧张的思维,使学生洞开心扉,受到启发,教益,品尝到知识的甘甜。这种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有质量的讲解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讲解绝不是唯一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在什么情况下采用,什么情况下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起来用,什么情况下采用其它一种或几种教学方法,不能凭执教者的好恶,不能主观臆断,而要从实际出发,因学生而异,因教材深浅难易而异,因教学目的的不同而异。学生生疏的或全然无知的事实道理,教师不妨进行讲解,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凡学生自己能理解,或通过提问讨论等方法可寻求正确解答的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完成,教师不应越俎代庖。一个有经验的教师总是要学会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学目的的要求,单打一的方法难以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与其眼睛向上,急于求成,构建“整套”的“全新”的“教学模式”,还不如脚踏实地,逐项进行,围绕一些“可操作的作法”共同研究,彼此揣摩。没有疑问,这种研究和揣摩不是你攻倒我,我否定你,而是“同中求异”——不断的积累、充实、补充。相信这样坚持下去是会有收获的。
(二)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相结合,不可偏废其一
毋庸置疑,人的潜能要依赖于一定的情境,一定的场合才能迸发出火花。对于语言学习,更需要教师创造一个特定的能使学生产生共鸣的学习环境。教学中用画面展现情景,把学生带入所学情境之中。如借助录音﹑录像﹑电视﹑计算机语言﹑实物幻灯片﹑VCD等多种媒体进行教学,创造一定的艺术氛围,这些情景交融的教学情景的创设,使学生的心灵受到熏陶,从而产生爱与恨﹑喜与怒﹑悲与乐等丰富的感情。教师在学生理解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爱憎﹑喜怒等感情进行思考和想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浓厚兴趣,使学生个个精神饱满,兴趣盎然,全神贯注,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
现代化教学手段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学领域,他们是全新的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在语文教学中,适当的引用一些现代化多媒体的手段,可以让学生通过声﹑像﹑画等可感的内容,有效地认识所学知识,增加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习。它可将语言不易表达清楚的那些内容形象的展示出来,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有效地传递教学信息,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而,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中,有的老师从头到尾都是如此操作,表面看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使课堂上的内容显得很充实,实际上产生了一些弊端。它使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产生了冲击,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但同时也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学习能力培养的机会。多媒体课件是对教师单一语言教学的一种补充,而不是全部,它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一种预先设定。过度的依赖,是披着“新课改”外衣的“填鸭”教学。学生很容易满足这种快餐式的接受方式,然而语文学习的意义不仅在于此,它是听﹑说﹑读﹑写等能力的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过多依赖多媒体教学的情况下,有可能遭到削弱。我们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很多学生写不好字,不会朗读课文,就是因为在课堂上接受的信息多,然而学习的能力没有得到足够的培养。
于漪老师指出:“在适应多媒体的同时,千万不要小视课本,轻待课文,乃至把课文撇在一边,而专注与其它问题的讲解与讨论。”她还举例进行了论说,比如学习杜牧的《山行》,一上课老师就打出一幅山林秋色的国画,然后对着这幅画,逐步出示“远上寒山石径斜”的诗句。教师用心良苦,让学生置身于声﹑像﹑色的氛围之中。遗憾的是学生被色彩绚丽的画面所吸引,而诗句所构成的深远意境,对学生想象力的开发,语言的醉人情韵,都被画面框住了。白云缭绕,山路绵长,枫叶流丹,层林如染,富于无限想象余地的活动着的美景,被多媒体制作的一幅静态的画框住,无形中削减了语言的魅力以及审美的教育﹑智力的开发,太可惜了。又比如学习余光中的《乡愁》,画面就是滔滔滚滚的海水;学习他的《乡愁四韵》,就此地出现“长江水”﹑“海棠”﹑“雪花”﹑“腊梅”等多媒体制作的画面。诗人借助具体的物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学生生活经验中也有这些具体的物象,还有没有必要大张旗鼓的展示呢?要咀嚼和品尝的是借助具体物象抒发的乡愁,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绪,不潜心阅读,不反复朗读,不对文字仔细咬嚼,又怎会体会其中一二?再如学习《宝玉挨打》,多媒体展示的是**府﹑荣国府复杂的人际关系的谱系,教师将课文抛在一边,除极个别自然段要求学生看一看外,几乎没有问津。难怪听课时有人不解的问:这是语文课么?
现代化的教学有其优势所在,但是它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随着电脑和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老师们越来越注意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对课件的制作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力求画面吸引人的眼球,而对板书却日益疏远起来,黑板几乎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有的只写一下课题,有的干脆一字不写。点着鼠标或按着遥控器,把预先做好的课件按部就班的演示一遍,把语文课上成场景观摩课。有些学生还没看明白,画面已经跳过去了,想做点笔记更不可能,这就大大影响了课堂效果。长此以往,有的学生可能会产生厌学情绪。原本应该教师板书的内容全由整齐划一的毫无个性的电脑文字展示出来,中国汉子独有的书写中的气韵美没有了,老师在书写中透出的独有的气质美也感受不到了。难怪有人发出异样的声音:语文课堂拒绝多媒体!尽管这种说法有点偏激,但也道出了过分强调课件应用而忽略传统板书的弊端。
让我们来听听学生的心声:“我们更喜欢老师的手写板书,因为它显得人性化。电脑演示的课件总给人一种冰冷疏远的感觉,有时还会影响学习兴趣。比起鼠标点击,看老师一边讲一边板书,更容易理解。”
让我们再来看看专家的意见:“板书是知识的‘梯子’,板书是想象的‘翅膀’,板书是记忆的‘链子’。板书是‘提纯的金,琢成的玉’,既闪闪发光,又匀称晶莹。”好的板书,往往是教师对课文的再创造,能生动体现教者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巧妙处理,显示教者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熠耀出绚丽的智慧之花。
总而言之,板书创造出一种美感盎然的教学情景,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情的陶冶和学识的增长。语文教师应该处理好多媒体运用和传统语文教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