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城乡差距研究范文
摘要:随着我国2015年教育信息化战略的正式开启,全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由于缺乏资金、师资力量不足、重视度不够等诸多因素与城市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从资金的投入、教师的培训、资源的共享等方面入手,提出多项措施,以缩小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城乡差距。
关键字: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城乡差距;措施
一、 背景
“十二五”以来,国家将教育信息化的地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并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推进落实教育信息化工作。在国家政策引导与保障下,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类教育机构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协同合作与共同努力下,我国教育信息化在“十二五”期间取得了很多进展。
首先,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有关教育信息化的政策相继出台,我国在2015年正式开启教育信息化战略[]。其次,宽带网络逐步接入全国校园,截至2015年9月,全国中小学校(除教学点外)互联网接入率达到85%,81%的农村学校实现互联网接入。再次,随着教育部在2013 年开始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开展,研究制定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标准(试行)》[]的施行,全国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普遍得以提高[]。最后,随着我国“互联网+教育”[]在理念、思维、技术、平台和产品的优势中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教育企业呈现出爆发性发展的趋势,在线教育也在大众市场不断加热。
二、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以及城乡经济发展呈现出的不均衡性,农村中小学教育在信息技术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技术教育经费不足
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的严重短缺首先体现在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虽然近几年,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仅占GDP比例的2%,但是这些经费绝大部分都投入到了高等教育和城市中小学教育中,因此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与城市相比严重滞后,甚至即使有些地区配备了设备,一些学校也因为不愿意多缴纳电费、网费等费用而无法展开信息技术教育。
2.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匮乏
教师队伍是制约教育目标实施状况的关键因素。目前,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由于受重视程度、人员编制和教育经费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导致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师资状况存在严重问题。在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 一方面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数量不足,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
3.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度不高
由于应试教育的理念,很多农村中小学的领导依旧以一些年末的升学率、考试合格率等来衡量教学质量,而对教师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教育的创新方面不够重视,长此以往,很多教师不愿在利用PPT等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年轻的教师更加生疏,年级稍大的教师也疲于学习。
4.信息技术教育无法延伸
农村家庭普遍受教育程度低,知识文化水平不高, 家庭电脑普及率极低。就算有些农村学校的老师想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但是学生回到家中,依然没有办法进一步利用互联网进行线上学习、查阅资料等等。
三、 缩小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城乡差距的措施
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中最基本的现状之一,即城乡发展的不均衡,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趋势即重点,就是要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城乡均衡发展。要大力发展我国的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
1.提高对于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投入
(1)政府要以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为重点,教育经费应该向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存在的数字鸿沟,使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促进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要以注重实效、确保教师“够用、好用、实用”为原则,制定不同类型学校信息基础设施、软件资源的建设标准和规范,确定合理的投资比例结构,正确引导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也保证了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2)政府要在政策上解决增加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投资的渠道。现阶段光靠国家的投资很难满足当前农村教育信息化的需求。这就需要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措施,扩大融资渠道;制定相关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教育信息化建设。可以采取以政府为主体与社会捐助的联合投资方式,也可以采取政府或学校与商业机构联合投资的模式,鼓励 IT 企业参与信息化建设。
2.培养和引进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
搞好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教师信息化知识的掌握与教学应用能力的提高,是决定教育信息化推广与应用的关键。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对推进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重大的意义。
(1)扎实做好当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在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要根据农村教育、学校信息化基础和教师的信息能力特征,选择适合于农村教师需要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模式,增强培训内容的实用性;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培养他们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促进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方式的改变;重点解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 ,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如何应用的实际问题,增强教师对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意识能力,注重提高教师把对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渗透到学科日常教学工作中的意识和能力。
(2)搞好信息技术的校本培训发挥学校内部培训的优势和潜力,利用本校的各种资源,制定适合本校教师特征的培训计划和内容,搞好教育技术的校本培训。组织各学科经验丰富、信息素养较高的骨干教师 ,通过优秀案例对教师进行培训,强调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现实教学问题,也可以邀请信息技术教育专家到学校作专题讲座。
3. 提高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
(1)政府及教育部门要多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村中小学校长、教师及学生及其家长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政府及教育部门要多组织开展一些对校长及教师进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培训,使他们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的能力。
(2)通过设立一些教育创新课堂的比赛,提高教师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积极性,同时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
4.加强优质资源建设,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1)以县为单位,建立本学区资源中心。学区资源中心对外负责与上一级资源中心的联系,对内组织本学区资源的征集、引进、开发、研究、评价、交流等工作。在本学区内组织和指导教师以个人或团队协作的方式做好校本资源建设,收集整理经过教学检验,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便于教师应用的优质教学资源;开发主题、专题和学科网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促成区域性的校内外资源的交流与共享。
(2)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制定相应的标准和政策,引导、鼓励企业按照教学需求开发教育教学资源,形成良性的信息资源建设市场机制。相关企业向一线教师提供粒度更小,便于编辑、修改和二次开发的积件式教学资源,方便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和个人的教学风格进行选取和组合,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案。
5.推进传统课程与“互联网”教育的融合
(1)政府及教育部门组织城乡教育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多种帮助形式,通过优秀教师课堂网上直播、录像等形式,实现城乡教育的优秀资源共享,让农村中小学的孩子们也能实时获取城市的优秀教师教育资源。农村中小学可以在平时组织教育教学交流会,与教师们分享一些网络上的在线教育资源,使学生们通过“互联网”不仅可以体验本地区的优秀教育资源,还可以了解到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学生都在学习哪些知识,开阔视野。
(2)在农村中小学开设一门网络学习课或现代学习技术课,每周安排一定的学时让学生在课堂里上网,在教师的指导下检索资料、进行网络学习与探究。教会学生如何搜索、如何选择、如何思考、 如何交流、 如何网络写作这五大网络学习技能,让他们从小养成通过网络学习的意识、习惯与能力。还可以进行课程融合改革,将传统的学科分类进行拆分与重构,充分利用网络的信息技术进行开放性学习。
(3)随着我国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很多农村地区家中虽然仍然没有购置电脑、接入网络,但是基本可以购置智能手机,这就大大可以解决信息技术教育的延展问题,学生回到家中,仍然可以借助手机来获取知识。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手机,向学生家长推送相关的教育材料,使信息技术教育得以延伸。
四、 结语
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与城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设施和师资的配备、教育理念的转变、 与“互联网”教育的融合等多方面,都需要政府和学校的诸多努力。教育助力于经济的发展,但城乡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同时又导致了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所以,我们更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教育上,才能加快缩小城乡差距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