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供应链管理论文(多篇)范文
导读:物流供应链管理论文(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供应链管理论文 篇一
[摘 要]供应链管理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本文针对目前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若干改革建议。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1 引 言
供应链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一个非常时髦的词汇,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已经从企业的内部延伸到企业的外部,覆盖面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最终客户,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社会生产、物资流通、商品交易及其管理方式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革命。因此在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中,供应链管理是一门核心课程。课程不仅包括供应链系统的构建和优化,还涵盖仓储管理、生产计划管理、营销管理、物流和采购管理等大量内容。这些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少,学习时往往比较抽象难懂,学习难度大。
2 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中明确指出,供应链管理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不仅包括供应链系统的构建和优化,还涵盖库存管理、生产计划管理、营销管理、物流管理、采购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等内容。
供应链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学科,课程对于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及基于供应链的现代物流经营与管理职业能力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目前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 1 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
传统课堂教学中,一般都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讲授多、讨论少。而供应链管理课程是一门知识面宽、实用性很强、实践性强的交叉学科,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很难适应。目前一部分高校由于课时限制,教师讲课时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缺乏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些高校虽然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但该环节在整个课时安排中所占比重却相对偏少,而且所安排的实践课都从属于理论课,基本上属于验证性实验课。
3. 2 教材陈旧,缺乏连贯性
目前高校在供应链管理课程中所使用的大多数教材,往往内容比较陈旧、缺乏连贯性。一方面,由于知识点之间缺乏连贯性,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松散,难以把握兴趣点,影响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供应链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技巧,每天都在不断发展和更新,教材中的知识更新速度较慢,教学内容往往落后于实际发展情况,不能及时地体现出供应链管理的最新动态,缺乏与现代供应链管理和物流业发展的同步。
3. 3 教学案例过于简单
大多数供应链管理教材中的案例过于简单,基本上只有文字介绍。很多案例仅仅局限于世界500 强的成功案例,分析过程局限于表面,缺乏对案例背景资料、发展过程及因果关系的深入探讨,缺乏失败案例以及国内供应链管理案例。虽然学生通过阅读能看懂,但不能进一步的深入理解。
3. 4 实践教学难以开展
供应链管理所涉及的管理原理和方法是对前人工作的总结和归纳,并用一定的经济学理论来进行解释。策略和模型等抽象性知识偏多,其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抽象性,无法在课堂上用实验来验证,学生也不可能为一门课程的学习在企业长时间进行实习,因此实践性学习较差。
3. 5 课程考核方法单一
课程的考试常常沿用传统方式,采用期末闭卷考试,有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简答题和案例题等,考核学生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种方式难以有效地对能力进行考核,不仅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学习的全貌,而且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程教学效果。
4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的改进
4. 1 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
在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中,应该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可以使用的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法、游戏教学法、观看影像资料法以及企业实训法等。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课前收集和精选供应链案例,案例资料应该完整、贴近实际,然后将案例交予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游戏教学法,则要求教师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引导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进行体验。例如:反映“牛鞭效应”的“啤酒游戏”,让学生扮演供应链中的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物流公司和最终客户等角色,来熟悉供应链的运作过程;企业实训法,是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现场学习或调研,让学生加深对各种理论知识的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拓展学生视野。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学习效率。
4. 2 转变观念,明确教学目标
要明确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得学生掌握供应链的构建方法,选择合理的供应链合作伙伴,掌握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生产与营销技能,帮助企业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而不是空泛的纸上谈兵。因此为了解决教材和实践的脱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补充与学习各类供应链管理的`前沿知识及最新动态,掌握最新的理念,做到与时俱进。
4. 3 提高教师素质
师资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师对现代企业和供应链管理的实际运作方式了解较少,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必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多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高教师素质。
走出去,是指可以让一些优秀的教师到国内外物流专业办得成功的院校进行学习和观摩,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同时学校要多支持和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通过实际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来提高实践教学能力,还可以创造条件支持专业教师进行现场调研活动和参加各种物流培训等物流实践活动。请进来,是指学校可以跟企业合作,聘请企业有经验的生产第一线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或实践指导教师,负责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现场实习与实训教学。这些企业人员拥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可以很好的指导学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培养学生熟练的动手能力。学校专职教师也可以通过这种“传、帮、带”的方式,从企业兼职教师那里学到许多实践技能,使得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4. 4 精选课程内容
“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涉及面非常广泛,一定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教学内容要体现出现代企业对专门人才的需要,要密切结合现实变化和国内外供应链管理领域的新知识。从对我国高校“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的分析来看,精选后的课程内容一般可以包括供应链管理概述、供应链构建、供应链业务外包、供应链合作伙伴、供应链采购管理、供应链物流管理、供应链生产计划与控制、供应链库存管理、供应链信息管理、供应链业务流程重组、供应链管理方法和供应链绩效管理等12 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基本涵盖了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知识。
对于不同章节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合理安排顺序。目前绝大部分供应链管理教材的章节都是按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的工作流程进行安排的。这种章节的编排方式,对于系统地学习和研究供应链管理是有必要的。但是目前很多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存在着一定的重复性,例如: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供应链管理课程之前,基本已经学习了物流管理、库存管理等内容。再重复讲解这些内容,会让学生感到厌烦,产生厌学情绪,从而使教学效果不理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和章节进行必要的变更,突出教学重点,构建教学主线。例如:在实际教学中,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我们可以按照:供应链管理概述→供应链设计→合作伙伴关系的选择→供应链系统运作流程分析→供应链管理主要技术介绍(MRPII、ERP、JIT 、CRM 、DM、QR等)→供应链绩效分析的顺序来安排教学章节,避免知识的重复性,使各章节具有了一定的承接性和关联性。
4. 5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必须要纠正观念,认识到在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中,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新时期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就是其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则能够迅速适应岗位要求,并且将理论知识应用于指导实践活动,这也是应用型人才所应当具备的素质。为了使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将所学知识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学校提供适应于应用型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为供应链管理课程建立相关的实训基地。学校可以通过与校外超市、物流企业、生产制造企业签订学生实训协议,通过校企之间的有效沟通,帮助学生进行课程实践。
4. 6 改革课程考核方法
采用多种方式来考核教学效果,检查学生能力。课程考核不应该仅仅是一张试卷,而应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应该改革传统的以笔试形式考核学生成绩的方式,注重职业能力的考核。例如:可以通过平时的小组作业、案例讲演、课堂讨论等情况来考核学生,将平时的上课、作业参与度情况纳入考核内容。还可以根据学生平时完成实训报告的情况,把理论考试和实训技能考核相结合。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只是单纯地死记硬背理论知识,而会更加注重对实际能力的培养。
5 结 论
综上所述,供应链管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实践让学生在学习各种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使用理论指导实践工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转化为实际的工作能力和职业能力。
供应链管理论文3600字 篇二
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顾客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加上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得整个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为了提高竞争力,采取了许多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管理方法。影响现代企业物流的一个着重因素——物流供应链管理应运而生。
一、物流管理内涵
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我国《物流术语》中对物流管理的表述为:“为以合适的物流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物流管理是由以下活动或职能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综合管理工作:采购、仓储、运输、物料搬运、用户服务、通讯联络、废物利用和处理,环境控制,其中运输与库存决策、供应和分配及其渠道一体化、用户服务等是现代物流管理的重要内容,系统化和集成化是现代物流突出的特点。
二、供应链管理内涵
我国2001年8月正式施行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把供应链定义为:“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在这个网络中,每个贸易伙伴既是其客户的供应商,又是其供应商的客户。他们既向其上游的贸易伙伴订购产品或服务,又向其下游的贸易伙伴供应产品或服务。供应链强调的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是一种新的管理体制策略,其主要思路是通过将具有供需关系(包括服务供需、物料供需和资金供需)的不同企业集成起来以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注重企业之间的合作把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最高。
《物流术语》中规定供应链管理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从本质上看,供应链管理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掌握了供应链各环节的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利用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激励职能,对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各个环节所涉及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以及业务流进行的合理调控,以其达到最佳组合,发挥最大的效率,迅速以最小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最大的附加值的产品或服务。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通过“链”上各个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分工,致力于整个“链”上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合理化,从而提高整条“链”的竞争能力。
三、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第一,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的联系。物流贯穿于整个供应链,它连接供应链的各个企业,是企业间相互合作的纽带。从时间上看物流管理的产生早于供应链管理,现代物流管理也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在纵向上要求企业将提供产品或运输服务等供货商和用户纳入管理范围,并作为物流管理的一项中心内容在横向上通过同一行业中多个企业在物流方面的合作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和物流效率;同时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与生产企业和物流企业之间形成多方位、互相渗透的协作有机体即实现垂直一体化、水平一体化和网络化。从某方面来看,供应链管理正是物流垂直一体化管理的扩展和延伸,但是供应链的范围更为广泛,它涵盖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业务流等,而且它的目标是将多个具有供需关系的企业通过合作协调机制集成一个共同对应市场的有机整体,这种供需关系不仅涉及到产品需求,可能还有服务需求、资金需求甚至信息需求。总之,供应链管理比物流管理涉及的内容更复杂、范围更广、层次更高。
第二,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的区别。一般而言,供应链管理涉及制造问题和物流问题两个方面,物流管理涉及的是企业的非制造领域问题。两者的主要区别表现在:一方面,物流涉及原材料、零部件在企业之间的流动,而不涉及生产制造过程的活动。供应链管理则包括物流活动和制造活动。另一方面,供应链管理涉及从原材料到产品交付给最终用户的整个物流增值过程。物流涉及企业之间的价值流过程,是企业之间的衔接管理活动。另外,供应链管理注重结果,物流管理注重过程;物流管理对物流的各个环节都要实时跟踪、监控,而供应链管理更注重各节点企业自身情况,对各节点企业之间如何运作不太关心。基于以上,供应链管理更偏向管理,而物流管理更偏向技术。
四、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企业物流管理
第一,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物流管理特点。物流供应管理是以物流为对象的供应链管理,它致力于所有物流活动一体化管理的整个供应链。物流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根据物流在整个供应链体系中的重要性,降低整个物流成本和物流费用水平,降低库存,通过供应链中各种资源运作效率的提供,赋予经营者更大的能力来适应市场变化并作出及时反应,从而做到物尽其用,货畅其流。
物流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的物料控制及储运管理有很大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将供应链看成一个整体;二是要求并最终依靠对整个供应链进行战略决策;三是供应链管理对库存有不同看法,从某种角度来看,库存不一定是必需的,它只是起平衡作用的最后的工具;四是供应链管理要求采用系统化、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综合化、一体化、全球化、多功能化、集成化的管理方法来统筹整个供应链的各个功能。
供应链管理环境中,企业物流管理有了很大的改进。企业物流管理特点包括:
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的流量增加了,信息的传递网络化。通过网络信息共享,供应链上任何结点的企业都能及时地掌握市场的需求信息和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情况,每个环节的物流信息都能透明地与其他环节进行交流与共享,从而避免了需求信息的失真现象。
库存总量减少,供应链环境下,成员企业通过信息共享,加强了相互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有助于集成化管理,这样就可以减少链上每个成员企业的不确定性,减少了每个成员的安全库存量。
物流系统快速反应能力极强,供应链管理通过Internet作为技术支撑,其成员企业能及时获得并处理信息,加速了物流作业流程重组能力,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对客户物品需求快速有效反应的能力。
物流系统无缝连接,这是使供应链获得协调运作的前提条件,因为如果没有物流系统的无缝连接,运输的货物逾期未到,顾客的需要不能得到及时满足,采购物资中途受阻,这都会使供应链的合作性大打折扣。 用户的满意度提高,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可以尽快地把握真实的用户需求(一般性产品及服务、个性化产品与特殊服务)和准确的需求量,使企业的供应活动建立在真实的市场需求上。在供应链环境下,物流通畅,企业能比竞争对手更快、更经济地将产品供应给用户,极大地提高了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第二,供应链管理模式中企业物流管理的措施。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对物流的要求更高了。为了提高效率,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物流管理。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高度依赖于对大量数据、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和及时更新。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如:EDI(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条形码技术、电子商务等使得一切变得简单、迅速而准确。利用EDI 等信息技术可以快速获得信息,提供更好的用户服务和加强客户联系,可以提高供应链企业运行状况的跟踪能力,直至提高整体竞争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物流的竞争已成为物流信息的竞争。
建立科学、合理、优化的配送网络和配送中心。产品能否通过供应链快速到达目的地,这取决于物流配送网络的健全程度。缺乏健全的配送网络,电子商务也只是纸上谈兵,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利用第三方物流。利用专业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运作能力,可以获得其专有人才优势、技术优势与信息优势,可以快速获得更为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方式,从而达到物流合理化。并且,企业通过将非不专长的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能够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建立供应链企业绩效评价机制。为了科学、客观地反映供应链的运营情况,应该考虑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并确定相应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反映供应链绩效的评价指标有其自身的特点,其内容比现行的企业评价指标更为广泛,它不仅仅代替会计数据,同时还提出一些方法来测定供应链的上游企业是否有能力及时满足下游企业或市场的需求。在实际操作上,为了建立能有效评价供应链绩效的指标体系,应遵循如下原则:
应突出重点,要对关键绩效指标进行重点分析;
应采用能反映供应链业务流程的绩效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要能反映整个供应链的运营情况,而不是仅仅反映单个节点企业的运营情况;
应尽可能采用实时分析与评价的方法,要把绩效度量范围扩大到能反映供应链实时运营的信息上去,因为这要比仅做事后分析要有价值得多。
五、结语
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思想就是要通过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有效合作,建立一种低成本、高效率、响应性好、具有敏捷性的企业经营机制,产生一种超常的竞争优势;就是要使企业从成本、质量、时间、服务、灵活性等方面显著提高竞争优势,加快企业产品进入市场的速度。这种战略思想的实现需要供应链物流系统从企业战略的高度去规划与运筹,并把供应链管理战略通过物流战略的贯彻实施得以落实。
(作者单位:北京首荣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关于供应链管理论文 篇三
供应链管理
摘要:从供应链的合作伙伴选择入手,探讨了供应库存管理和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策略方法,论述了信息技术为供应链有效管理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 成本管理 准时采购
1供应链的合作伙伴选择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在于构建灵活有效的供应链,实现物流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双赢,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物流企业要寻找到能够长期合作的伙伴。因为一个理想的供应商不仅可以帮助物流企业降低物料成本、购买成本、运输成本、生产成本以及存货成本,还能减少产品抵达市场的时间、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顾客满意度。
2供应链库存管理
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简称VMI)系统,是指供应商在客户的允许下来管理客户的库存,由供应商决定每种产品的库存水平和维持这些库存水平的策略。在采用VMI的情况下,虽然零售商的商品库存决策主导由供应商把握,但其他方面的决策仍由零售商自己主导。
经研究可知,VMI作为一种建立在零售商—供应商伙伴关系基础上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方法,不仅可以降低供应链的库存水平、减少成本,还能为客户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加速资金和物资周转,使供需双方能共享利益,实现多赢。其特点是:一方面信息共享,零售商帮助供应商更有效地做出计划,供应商从零售商处获得销售活动;另一方面供应商完全管理和拥有库存,直到零售商将其售出为止,但是零售商对库存有看管义务,并对库存物品的损坏负责。
联合库存管理是一种风险分担的库存管理模式。它着重强调双方共同制定库存控制计划,使库存管理成为供需双方连接的纽带和桥梁。
总之,实行联合库存管理,构建一体化的物流系统不仅能使经销商的库存更低,使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更低,而且还能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更有效地运输物品。这是因为经销商比制造商更接近客户,能更好地对客户要求作出更快地响应,并为购买产品安排融资和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从而使制造商能集中精力,搞好生产,提高产品质量。
3供应链成本管理
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物流企业的竞争已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各企业所在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由于供应链成本流的特性会直接影响到供应链管理的盈利能力,故而最有竞争力的供应链不仅要提供最优的服务,还要使产品以最合理的成本进入市场。供应链成本管理正是物流企业通过整合外部资源,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反应能力、改善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
显然,通过实施供应链成本管理,物流企业可以有效地减少成员之间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建立共享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这样就能减少库存量和资金占用,让库存成本大大降低。并且,供应链通过各物流企业的优化组合,成为最快速、最敏捷的流通渠道。它除去中间不必要的环节,有效地减少了流通费用,使供应链的流程简单化、高效化和低成本华。
4信息技术:供应链有效管理的必要条件
4.1信息技术是供应链管理的有力保证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以计算机和信息为特征的知识信息时代。为了在市场中获得更有利的竞争地位,物流企业必须重视信息在物流生产经营中的巨大作用。物流企业是一个多层次系统的有机结构,为了实现物流发展的目标,物流企业必须通过信息的不断传递,一方面进行纵向的上下级信息传递,把不同层次的经济行为协调起来:另一方面进行横向的信息传递,把各部门、各岗位的经济行为协调起来,通过信息技术处理人、财、物和产、供、销之间的复杂关系。尤其是在当今这个由网络信息系统组成的知识信息社会里,物流企业还需通过网络,捕捉最能创造价值的经营方式、方法和技术,创建网络化的物流运作模式。
4.2通过信息共享减小需求放大效应
减小需求放大效应的有效方法是在供应链内部为每一个成员企业提供有关客户实际需求的全部资料,供应链的每个成员便可以使用客户的实际需求数据来进行更加准确的预测,而不是仅仅依据相邻下游企业发出的订单来预测。
4.3通过信息集成改进生产计划和控制
借助信息技术,供应链成员企业可将生产计划和实时的生产进度信息传递给全体合作伙伴共享,以此改善物流生产的计划和控制。
显然,通过供应链合作伙伴的信息共享,供应链上游企业便可清晰了解下游企业的生产和调拨物资,实现准时供应:而下游企业就可避免不必要的库存,同时柔性调节自己的生产计划。
总之,通过及时共享信息,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便能紧密衔接在一起,从而避免供应链出现供需脱节的现象,确保供应链的整体利益。
4.4通过信息集成实现准时采购
要实现准时采购,供需双方必须围绕订单进行同步运作。当采购部门产生一个订单时,供应商就应开始着手进行物资的准备工作。而与此同时,采购部门应编制详细的采购计划,对方的制造部门也应开始生产的准备工作。这样,一旦采购部门把详细的采购订单提供给供应商时,供应商就能迅速地组织生产。而当客户需求发生改变时,采购订单又驱动制造订单发生改变,这是一种快速的改变过程。
由于采购部门的主要工作事沟通供应与制造部门之间的联系,使供应链系统得以准时响应客户的需求,从而降低库存成本,提高物流的速度和库存周转率,所以这种准时化订单驱动的方式大大简化了采购工作流程。
参考文献:
【1】卢燕铭。供应链管理的新趋势【J】创新物流,2008(3)。
【2】高本河,缪新,沐朝。供应链管理【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4.
【3】秦小艳。我国降低存货持有成本以及物流行政管理成本的途径【J】中外物流,2006(8)。
【4】张长青。采购供应链上的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8(1)
【5】(英)马丁·克里斯托弗。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姬杨(1977),女,汉族,吉林建筑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的论文 篇四
摘要:
有效的供应链管理要求对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有较清楚的认识,本文认为供应链管理在过去数年间发生了五方面重大变化,即从注重企业内部功能的协调到注重企业间资源的协调,由注重有形成本到注重市场媒介成本,由关注供应到关注需求,从信息保留到信息共享,从“大量供应”到“大批量定制”供应等。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转变
供应链是相互间通过原材料、零部件、产品、技术、服务的厂家、供应商、零售商等构成的价值网络。所谓供应链管理,是指对包括从最初的原材料开始,经过若干环节直至最终使用者手中的全过程的货物的流动、转化和相关的信息流的整合,通过改善供应链关系来取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但供应链管理并非固定不变的,伴随着市场营销观念的发展,信息系统基础的完善,战略管理思想的深化,供应链管理在其观念、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变化。经济全球化使得众多的中国企业成为全球供应链中的成员,中国企业必须与时俱进,充分认识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以便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作出明智的判断和选择。
一、从注重企业内部功能的协调到注重企业间资源的。协调
传统的供应链管理中企业总是试图最大限度地协调企业内部资源,通过对企业内部现有的信息、物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和控制,从而增强产品竞争力。随着生产的社会化与专业化,企业逐渐认识到不能仅靠自身而必须联合行业中其他上下游企业,建立一条经济利益相连、业务关系紧密的行业供应链,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外伸企业、虚拟企业的出现使得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延伸和发展为面向全行业的产业链管理,管理的资源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了外部。把多个企业纳入一个整体的管理下实现协作经营和协调运作后,大大增强该供应链大市场环境中的整体优势,同时也使每个企业均可实现以最小的个别成本和转换成本来获得成本优势。企业集成从原来的内部业务流程重组上升到企业间的协作,这是一种更高级别的企业集成模式。这种模式不是固定的,可以是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的传统模式,也可能是生产商——零售商或是其他模式,模式的决定取决于如何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核心竞争力及取得最大的竞争优势。必须重点指出的是,除少数垄断性大公司外,大部分企业不可能拥有独一无二的供应链企业间合作模式,在相同模式下,竞争力仍然差别很大,关键在于必须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相同的企业价值观、战略思想、互相信任,有各自可利用的核心竞争优势等)以及对矛盾与冲突的及时协调。
二、供应链成本管理由注重有形成本到注重市场媒介成本
有形成本指在具体产品的供应中产生的成本包括制造、运输和储存成本。市场媒介成本指使供应能够在数量和种类上满足需求而产生的成本,包括设计、安全库存、减价、价格保护、销售退回、服务等等。在需求相对可预测的行业中,有形成本是主要的,在变化发展很快的行业和需求不能预测的行业中,市场媒介成本占了主要地位。供应链管理要求企业必须在上述两个方面都加强管理,但越来越多的企业越来越注重对市场媒介成本的管理,原因有:有形成本更容易被管理者看见;有形成本相对来讲更容易在行业内部得到统一;很多创新型的企业在创新初期往往只注重技术创新而忽略把产品推向市场的成本。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生产成本在企业产品成本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而与产品相关的设计、销售、服务等引起的成本不断上升,其数额甚至超过生产成本,企业对市场媒介成本的关注正是对这一趋势的反映。供应链管理从关注供应到关注需求
传统供应链中的主导者是制造商,但随着市场营销观念的深入人心,企业营销部门已把需求作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关注需求要求企业致力于需求信息的获得和反馈,需求数据的取得应当尽可能在靠近消费的时间和地点,如在零售业中,消费点就是POS机扫描货物条形码的地方。医疗卫生业的消费点,不应是仓库而应是诊室或手术室,唯此才能获得真正的需求信息,并能够以此为据迅速调整供应的品种、质量、数量以更好的满足市场需要,降低“牛鞭效应”,在这里,需求预测的技术与水平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库存投资成本和客户服务水平。关注需求还要求企业必须加强需求管理,相应的需求管理工具(如价格政策)应与供应链管理很好结合起来,关注需求并不意味着企业无条件地满足市场需求,而是可以包括通过价格改变来刺激需求或改变需求,尤其是对于那些刚刚问世不久尚无法预测其销量的高技术产品,这种方法被戴尔公司称为“卖你有的东西”。
三、供应链管理从信息保留到信息共享
随着企业竞争形态演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信息保留已不再适应时代要求,信息流动、信息共享越来越受到重视。虽然供应链企业间信息共享仍存在一些障碍如部分企业内部的信息工作基础薄弱,数据不完整,信息安全问题、相关产品构架及互操作标准的欠完善等。但借助计算机网络及信息技术,沟通企业内外部信息联系,实现信息共享,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最有力手段。在某种程度上说,信息共享的水平决定了供应链的竞争力水平。企业应切实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网上协同作业体系。此外,传统的面对面的交流,虽然渐渐被人们遗忘,但它仍是供应链信息共享的一条重要途径,只有将传统的方式与现代技术相融合才能得到完整、有效的信息系统。
四、从“大量供应”到“大批量定制”式的供应
“大量供应”强调规模经济以降低单位产品负担的固定成本,增加收入。“大批量定制”式供应强调满足众多不同顾客个性化需求,它适应了当今市场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变化趋势,在强调收入增长的同时,注重培养顾客忠诚,大批量定制方式最关键的是要能建成一个敏捷供应链系统,敏捷供应链系统的关键是贯穿供应链全过程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价值流及业务流的协调与同步化问题。供应链各环节的协调表现在订单管理,计划管理、质量管理、营销管理、供货管理、库存管理等各个方面,对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的整合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至于同步化方面,可以采取:尽量使零部件标准化;采用并行工程的产品开发过程;采取延迟差异化策略等措施来解决。
参考文献:
1、廖春良,程发新。《供应链企业间战略合作关系探讨》。经济管理,2002(24)
2、王凤彬,张秀萍。《供应链信息共享问题研究》。经济管理,2004(2)
3、马士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供应链管理的论文 篇五
供应链办理的观点与危险以及对策上了一学期的课,对供应链办理也有了一些观点与知道。()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协作,会由于信息不对称、信息扭曲、商场不确定性以及其他政治、经济、法令等要素的变化,而导致各种危险的存在。供应链办理作为一种新的办理形式与办法,在新的竞赛环境下,在给企业带来价值与竞赛力的一起也添加了供应链上企业的危险。因而,对供应链危险办理的研讨在新形势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什么是供应链办理
所谓供应链,其实就是由供货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途径商等构成的物流网络。它包括原材料出产、零部件加工、产品安装、分销、零售到终究消费等进程。供应链是一个环绕中心企业的供货商、供货商的供货商、分销商、零售商、终究客户组成的网链结构。每一个企业都在整个供应链中扮演着不同的人物,都是有着一个或几个固定的特色。比如,在某个供应链中,同一企业或许既在制造商、仓库节点,又在配送中心节点等占有方位。供应链办理是用于有效集成供货商、制造商、仓库与商店的一系列办法,经过这些办法,使出产出来的产品能以恰当的数量,在恰当的时间,被送往恰当的地址,然后完成在满意服务水平要求的一起使体系的本钱最小化。它是一种先进的理念和主意,经过履行供应链中从供货商到终究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操控等功能。从某一个的企业角度来看,是指企业经过统筹改进和促进整条供应链联系,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取得企业的竞赛优势。供应链办理经过优化企业在战略和战术上对企业整个作业流程而对企业的有效性办理。供应链办理整兼并优化了供货商、制造商、零售商的事务功率,使产品以正确的数量、正确的品质、在正确的地址、以正确的时间、最佳的本钱进行出产和销售。而供应链的特征有一下几点:1杂乱性2动态性3面向用户需求4交叉性
二、什么是供应链危险
企业运营中存在许多的比如需求不确定、信息不对称以及供货商不安稳等要素,并且供应链网络上的企业之间是相互依赖的,任何企业出现问题都有或许波及和影响其他企业,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转,甚而导致供应链的决裂和失利。因而,供应链危险由于这些不确定要素应运而生。供应链危险是一种潜在的影响,它会利用供应链体系的软弱性对供应链体系形成破坏,给上下流企业以及整个供应链带来危害和丢失。供应链危险办理是经过辨认、估计供应链危险,并在这个基础上有效操控供应链危险,经过用最经济合理的办法来统筹处理供应链危险,并对供应链危险的处理树立监控与反应机制的一整套体系而科学的办理办法,其方针包含丢失前的办理方针和丢失后的办理方针。丢失前的办理方针是防止或缩小丢失的发作;丢失后的办理方针则是及时恢复到丢失前的状况,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供应链危险办理的完好方针。
三、关于供应链危险辨认
危险辨认是危险办理的首要环节,供应链危险辨认是有效进行供应链危险办理的首要阶段。危险辨认是发现隐藏危险,剖析供应链的每个环节、一切参与主体及其所处在的环境,找出或许影响供应链的危险要素,把握危险特征,确定危险来源及其相互联系的进程。
供应链危险的表现形式很多,任何对供应链的运转有潜在影响的要素都可以看做其表现。从一般的供应链运作的危险动身,供应链危险首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榜首,供应链体系的信息传输过错。这是由于人为或其他客观要素导致的危险,如IT技能的缺点、网络传输速度、服务器的安稳性和运转速度、软件设计中的缺点以及信息传递方面的问题。随着信息技能的日益成熟,互联网规划越渐扩展,供应链已成为广大企业的运作形式,而不再是具有强壮资金实力的少数大型企业的专利。并且供应链规划越大,结构越趋杂乱,供应链上发作信息过错的机会也就越多。
第二,供应链成员的自私性和利益分配的不确定性。供应链体系作为一个巨大的利益共同体,每个成员企业都有其共同的布景与各自所要谋求的利益,都有寻求本身利益最大化的本能;各企业在技能水平、办理水平、人员素质等方面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差异,这些或多或少的差异在不同程度上决议着各个协作企业可以获利多少,这中心的平衡影响着供应链的安稳与否。各成员的互相和谐才干树立抱负的供应链,各成员之间彼此信赖才干完成共同盈利。但由于各个企业的优势是独立的,它们没有从属联系,有的企业不得不依赖某个或某些共同的企业,因而实践的运转并不是如此,企业在运作中会都极力保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因而这种软弱的协作的联系随时会被打破。供应链全体赢利是以各企业赢利为基础的,在全体赢利一定条件下,各企业都想取得最大的利益,这就导致了各企业赢利分配的此消彼长。某个优势水平弱的企业获利水平较小就会导致其要么回绝协作,要么消极协作,而这些都影响甚至不利于供应链的高效运转。例如,供应链上某一垄断企业改变了出产办法,独自决议本企业的运转,使得从前的约好和合同失效,商洽机制破坏,这样就会对整个供应链的运作发作巨大的“蝴蝶效应”,一旦出现该情况,整条供应链就会溃散。
第三,供应链成员企业文明差异方面的不确定性。供应链为了得到高额赢利,供应链中的各成员在地理方位上跨度很大,其通常不会局限于某一区域,它们往往会统筹策划。供应链是一个动态的战略全体联盟,其往往差异于某个单个的企业文明,但是其又受到单个企业共同的文明影响,因而这就导致了整个供应链上企业的文明具有迟滞性。在企业经营理念和文明制度上和在员工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等方面都具有着明显的迟滞性。不同的企业文明会导致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观点,然后采纳有差异的处理手法,最后发作不同的结果。各企业的办理理念、价值观、企业方针、员工素质等各有特色,全球供应链还存在区域和文明布景的差异。这些要素都不利于供应链方针的完成,是潜在的危险之一。
第四,信息的不对称性。在供应链中,从上游到下流节点企业数目很多,要使供应链可以担负起对终究用户需求的快速反应,前提条件是供应链有必要树立起一条贯穿一切节点企业的信息高速公路。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把与供应链运作有关的信息实时传送到信息高速公路上,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的总集成,使节点企业在任何状况下都知晓与自己有关的信息,一起进行快速反应。但实践供应链的节点企业往往从本身利益动身,将相关信息当作商业秘密加以关闭,不肯与上、下流企业同享,结果导致整个供应链的信息不能顺利流通,信息不对称与信息流阻塞就会客观存在,信息危险也会随之发作。例如,关于供应链办理来说,由于上下流企业信息的不对称性,上游企业往往存储比下流企业需求量大的货物,这样需求量的逐级扩大就会发作“牛鞭效应”。库存量的过多是供应链的潜在危险之一,也是危险办理的。
四、应对策略
为了保证供应链的安稳和正常运转,企业有必要针对供应链运作的环境、成员之间的协作联系等,剖析和找出或许存在的任何危险,并对各种危险及其特征及时进行剖析,采纳不同的防备策略,保证供应链运转状况时间处于被有效的监控状况,防止危险的发作。针对埋伏的危险拟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一旦有灾难发作,尽量是丢失约束在最小范围内。
(一)柔性化的防备策略
柔性化策略是消除有外界环境发作的不确定性的一种重要手法。供应链协作中需求和供应方面的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假如企业或供应链成员特别是首要成员选用这种策略,可以将由不确定要素引起的危险约束到最小。首要,经过设备转移来下降不确定性引起的危险。如,在设计供应链时,考虑利用当地的工厂或具有不同优势的配送中心等,一旦外部环境又不确定性要素发作,这些具有柔性的工厂或配送中心的利用或放弃,就可以起到很好的屏蔽危险的作用。其次,是产品的转移。由于柔性化策略使工厂散布在世界各地,可以根据出产环境将某些本钱高、收益低的产品转移到本钱和收益有更大优势的工厂去。
(二)与供应链成员树立战略协作联系
为了保证供应链中供应途径或产品供应的安稳,企业需要尽力与供货商结成战略伙伴联系,树立一种信赖、协作、开放性沟通的供应链长时间联系,加强与伙伴之间的信息互动和同享,完成利益同享、危险共担。为了防备危险,企业还需要发展多种供应办法、多地域的供应途径,加强对供货商的供货情况进行跟踪与评价,一旦发现供应链途径出现问题,可及时调整供应链战略,以防备或许发作的危险。
(三)拟定多发时间应急预案
供应链是多环节、多通道的杂乱体系,它的危险防备和应急作业也是一项杂乱的作业进程,有必要从多方面、多层次上加以考虑。在平常的供应链运作中,企业就需要预先拟定处理突发事件的对策和紧迫处理办法,关于一些偶发但破坏性大的危险,可预先拟定应变措施,防止临渴掘井,手忙脚乱,削减甚至防止灾难给供应链及其成员带来严重后果。这样,在预警体系宣布预警后,企业可以对突发事件的发作有所准备,经过预先拟定的策略和步骤来化解危险和削减突发事件形成的丢失。
(四)防备信息危险
防备信息危险需要供应链企业间树立多种信息传递途径,完成供应链成员间的实时信息沟通和同享。由于全球化的供应链网络结构以及链上成员间的事务联系都变得越来越杂乱,这就要求支持信息传递的计算机体系、网络基础设备和通信手法等,能保证供应链上的数据完好、可靠、安全和快速地传递,并得到处理;需要有搞可靠性能的供应链办理信息体系来加强各成员间沟通和同享,消除信息的失真,优化决议计划进程,然后下降不确定性应诉的搅扰,达到下降危险的意图。
(五)选用外包策略分散危险
将出产事务交于外包商,一起将或许发作的危险也分散开来一样,选用事务外包的办法可以下降委托方的经营危险。但这种危险并不是从根本上消除了,而是原封不动地转移给了外包商,使外包商的危险程度因而而相应添加,他们相同需要去躲避这些危险。
(六)加强日常危险办理
为了削减危险的发作,企业有必要在日常事务中加强对危险的防备,并锲而不舍。要树立有效地危险防备体系,就有必要树立一套预警评价目标体系,将或许会发作的危险要素都放进该体系中,选用预订的办法和手法对他们尽心监控。在危险发作之前,预警体系可以及时、可靠地宣布预警信号。在正常事务流程运作进程中,假如预警体系中的某项目标违背正常水平并超过特定的“临界值”,宣布预警信号,企业则按照预先拟定的防备措施对事件进行处理和补救。
在供应链办理下应该削减以上几种危险,把危险做到最低,这样才干够把供应链办理做好。现在供应链办理越来越重要,它可以完成最佳事务绩效,然后增强整个公司事务的表现。高效的供应链设计、供应成员之间的信息分享、库存的可见性和出产的良好和谐会使库存水平下降、运送作业更为有效,并改进订单完成率及其它一些关键的事务功能。所以假如一个企业可以把供应链办理的很好,那么这个企业就可以使得利益最大化。在供应链办理下应该削减以上几种危险,把危险做到最低,这样才干够把供应链办理做好。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物流供应链管理论文(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