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技术方案范文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依据
一.编制说明
1.1本施工方案是根据业主下发的与工程相关的文件及相关焊接工艺、检测标准和验收规范,结合本工程的施工特点,以“提供科学、优质、高效的服务”为编制原则。
1.2公司对本施工方案的编制高度重视,组织参加过类似工程施工、有丰富管理及施工经验的人员,在仔细研究招标文件,明确工程特点、充分了解施工环境的前提下,成立编制专题小组,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力求本施工检测方案切合施工实际,可操作性强。
二.编制依据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NB/T47013-2015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
《工业γ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GBZ132-2008
《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GBZ117-2006
山东扬石工程检验检测有限公司(简称“扬石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三.检测的依据和标准
NB/T47013.1~5-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
GB 150-2011 《钢制压力容器》
GB150.4 《压力容器-制造、检验和验收》
GB50236-2011《现场设备、工艺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1.1 工程名称
兰州市红古区花庄镇加油加气站项目部---无损检测部分
1.2建设地点
兰州市红谷区花庄镇
1.3工程概况
兰州市红古区花庄镇加油加气站项目部,管线焊接工作已完成,现进行射线检测、渗透检测。
二.检测范围
所有天然气管线全部进行射线检测,检测比例100%,Ⅱ级合格;渗透检测,检测比例100%,Ⅰ级合格
三.工期要求
随施工工期。
四.对检测质量要求
一次交验合格。
第三章项目组织机构
一.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为了完成兰州市红古区花庄镇加油加气站项目部---无损检测部分检测工作,公司组建兰州市红古区花庄镇加油加气站项目部检测项目经理部,建立项目质量、HSE保证体系和工程检测管理系统。检测项目经理部在项目经理的统一领导和组织下,全面履行工程合同规定的所有职责,高标准、高质量、安全顺利地完成所承担的工程检测任务。
二.项目管理人员配置和岗位职责
2.1 项目管理人员配置
为全面履行合同规定的所有职责,高标准、高质量、安全顺利地完成所承担的工程检测任务,项目管理人员配置如下:
项目部设项目经理1人,技术负责人1人,检测人员2人,共计4人。
2.2项目主要人员岗位职责
2.2.1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是公司总经理在项目的代理人,全权代表公司履行已签署的工程项目检测合同,全面完成项目目标,是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经营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主要职责是:
1)参加公司与业主的合同谈判,熟悉合同条款,全面负责履行工程检测合同;
2)贯彻执行国家、上级部门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及公司制定颁发的各项规章制度、标准;
3)主持编制项目总体施工计划,并按施工组织设计和总体计划组织工程检测;
4)主持项目生产、技术、质量、安全例会,参加业主/业主组织的生产协调例会;
5)负责项目经营管理工作,组织编制项目成本控制计划及资金收支计划,组织研究成本降低措施,负责现场签证工作;
6)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成本进行监督、检查、考核,适时向公司总部报告项目情况;
7)组织落实施工生产所需资源,监督、检查项目资源的优化配置情况;
8)负责在项目上建立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并全面负责体系的正常运行;
9)负责工程预、结算工作和内部分配工作。
2.2.2技术负责人
1)在项目经理领导下,负责项目技术和质量工作;
2)负责项目质量体系运行的日常管理工作,指导作业人员按规范、标准工作;负责编汇交竣工技术文件;
3)负责组织对项目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查、验收;
4)负责确定项目质量控制点,提出技术攻关措施,并抓好落实;
5)定期组织召开项目质量例会,检查督促作业人员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和操作规程;
6)负责项目工程质量信息和业主、业主等单位意见的收集、汇总、分析,并及时向项目经理报告,按时上报质量统计报表;
7)参加项目质量事故或不合格品的调查、评审,并对其处理结果进行验证;
8)组织编制器材采购计划,做好项目器材验收、入库、保管及发放工作;
9)负责项目设备仪器的计量管理工作。
2.2.3质量管理人员
1)熟练掌握国家、行业和地方的有关检测方面的标准和法律、法规;
2)负责项目技术和质量工作及项目质量计划的编制工作;
3)指导作业人员按规范、标准工作;
4)填发报告、编汇交竣工技术文件;
5)填发有关报表;
7)落实质量控制点,提出技术攻关措施。
2.2.4检测人员
1)按照标准、规范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开展检测工作;
2)认真填发记录,及时反馈质量信息;
3)保持设施环境,维护设备仪器并保障其正常运行;
4)拒绝不恰当干扰,维护检测结果的真实性。
第四章第三方工程检测总体部署
一.项目施工指导思想
根据业主方对第三方检测要求,我公司针对其特点,将本着“科学准确、优质高效、持续发展、用户满意”的质量方针,充分发扬我公司“团结、拼搏、务实、奉献”的企业精神和特别能吃苦耐劳的光荣传统,充分发挥在人员、技术、机械设备和管理上的雄厚优势,采取科学的管理体系,高速优质地完成本工程的施工检测任务。
二.施工准备
2.1 施工准备工作程序
签定施工合同→项目管理人员进场→机具、人员、临设、方案→开工报告。
2.2 资源准备
2.2.1项目管理人员组织。工程开工前5天组织项目部人员进场,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分工和职责,建立各岗位人员的施工责任制。
2.2.2 检测作业人员准备。根据工程需要,并针对工程检测特点对进场的检测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根据工程进度计划,确定检测人员的进场时间。
2.2.3检测材料准备。开工前项目部组织相关人员对自购材料进行考察订购,签定材料购货合同,明确材料品种、规格及质量要求等,并安排好材料的进场时间、检验、试验和储存等工作。
2.2.4检测设备的准备。根据工程量的大小和特点,确定检测设备及数量,并提前做好设备的维修、检测工作和检测仪器的校准、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性能完好。
2.3技术准备
2.3.1标准准备
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图纸设计要求,拟定有关规范、标准,并予以配齐,以确保现场施工依据的齐全与正确。
2.3.2合同交底
在工程合同签订以后,由公司有关部门就合同条款内容,对项目经理进行有关工期、质量、安全、经济结算进行交底,项目经理对项目成员进行上述内容交底。
2.3.3技术交底
技术负责人应向所有检测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要求细致齐全。并要结合具体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等进行交底。要保证所有检测人员明确检测方案。
2.4 现场准备
进场后,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及时与业主联系,对现场施工平面布置进行科学地的规划,安排好现场临时设施的建造和工具棚的摆放位置,并安排好生活设施。
三.人力资源配备
3.1人力派遣计划
工程正式开工前1天,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全部就位,开始工程检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其中主要包括:
1) 与业主及相关方的衔接和沟通,了解其具体施工部署、基本检测实物数量,合理安排各种资源;
2) 项目生活区、作业区的布置就位,完全达到开工条件;
3) 根据业主的施工网络计划,由项目经理组织编制工程检测周、月计划。
工程正式开工前1日,各类检测人员和检测器材全部就位,开始全面进入各项检测工作的准备,为工程检测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
3.2 检测人员需求计划
根据本标段施工特点,该标段工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施工准备阶段
本阶段主要的工作量为原材料检验及焊工考试等。
第二阶段:施工阶段
本阶段脱硫塔建设工作开始,项目部将配备足够的检测人员,配合施工单位的检测工作。
第三阶段:试运行阶段
本阶段大量的第三方检测工作基本完成,但该阶段仍将配备足够的人力资源,保证试压前后的抽查检测工作。
四.检测装备投入计划
根据所承担工程检测需求,项目主要机具按需求配置并报送业主业主方审核。
第五章检测技术方案
一.总则
1.1 人员资格和职责总要求:
1)从事检测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只有取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检测技术等级证书的人,方可独立从事与该等级相应的检测工作。
2)检测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其校正视力不得低于5.0,并每年检查一次。从事渗透检测人员不得有色盲、色弱。
3)检测人员必须掌握相应的检测基础理论,掌握一定的材料、焊接知识。
4)检测人员应严格执行标准。实事求是,坚决抵制降低工程质量的行为。
5)认真做好仪器的维护保养,延长仪器使用寿命。
6)检测人员应保护好被检设备。
1.2 设备总要求
1)检测组应满足设备(仪器)使用和贮存环境条件要求。
2)检测人员须持有相应检测方法的Ⅰ级或Ⅰ级资格证方能独立操作设备(仪器),并按操作规程操作设备。
3)对设备、仪器、标准试块实行建帐保管。
4)设备(仪器)实行专人负责制,每台设备应有挂牌进行状态标识。
5)操作者每日对运行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对运行中发现问题提交设备员鉴定处理后使用。
6)涉及到计量检定的无损检测仪器设备应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射线设备应有合法的使用许可证。
7)无损检测设备应轻拿轻放,在运输过程中要做好防震、抗震工作。对标准试块应注意防锈、防尘工作。每次使用后,应擦试干净,涂上黄油等防锈剂。
1.3检测流程
无损检测流程图
1.3.1 委托(指令)
项目部应严格按照各类指令卡(委托)的要求进行检测。
1.3.2 接受委托(指令)
项目部由专人接受委托,审核委托是否填写清楚。委托接受人应逐一落实检测部位并进行标识。
1.3.3 准备工作
1)项目技术人员按照每一类检测对象,依据合同文件、委托书、检测标准、通用工艺等技术资料,编制检测工艺卡,确定技术参数,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后,用于指导检测人员开展检测工作。
2)项目执行经理负责依据检测工艺或工艺卡,做好设备、仪器、材料、工具及防护用品的准备和检测人员的配备工作,并负责就现场检测条件(如检测时间、水源、电源、通风、照明、梯架平台等)及工序配合与客户、施工单位等联系,确保检测工作顺利进行。
1.3.4 实施检测
1)无损检测必须在外观质量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在焊接24或36小时后方能进行检测。在实施现场检测前,检测人员应检查焊口表面情况和检测时机,确定其是否符合检测要求。若不符合,立即向现场业主反馈。待处理合格后,方可实施检测。
2)在现场检测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行业标准和工艺文件等,客观、公正地检测。射线透照时,必须按要求办理射线作业审批手续,实施安全防护,保证射线作业安全进行。
3)在检测过程中应注意受检件的保护和做好各种检测记录。
1.3.5 检测结果的评定
1)检测结果应由持有相应项目的Ⅱ级或Ⅱ级以上资格证书的人员进行评定,并有检测责任工程师进行审核,避免缺陷错评或漏评。
2)如判定不合格时,应由评定人员填写焊缝返修通知单交业主通知返修。
3)对于按比例抽查检测时,如果发现不合格时,应按有关法规和标准进行扩探,扩探部位和数量由业主工程师按规定执行。
1.3.6 检测的反馈
1)完成当天委托的检测后于次日17时以前,将无损检测结果以书面的形式通知业主和承包商。
2)焊缝需要返修处理的,应出具返修通知单。通知单应详细注明返修处理位置、缺陷性质等信息。返修完成由业主委托进行复检。
3)如无特殊要求,无损检测结果通知单的格式和内容执行SH3543-2007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技术文件的规定。
1.3.7 检测报告
1)检测报告的格式执行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交工技术文件SH/T3503的规定。报告应由Ⅱ级以上资格的人员编制。
2)检测报告经检测人员、编制人员、审核人员签字,并加盖无损检测专用章后生效。
二.射线检测技术方案
2.1射线检测流程图
2.2 检测器材的选用
1)检测设备的选择
根据被检工件的规格和检件位置选择不同的检测设备。尽可能选用小型号X射线机进行检测。
2)胶片的选择
用X射线检测应不低于T3类的胶片
3)增感屏的选择
选用铅箔增感屏,增感屏厚度应符合下表所示:
辐射源 | 铅箔厚度(mm) | |
前屏 | 后屏 | |
X射线 | 0.03mm | 0.03mm |
γ射线 | 0.1mm | 0.1mm |
2.3主要检测技术
1)透照方式
射线检测从透照方式选择双壁单影法、双壁双影法(倾斜透照和垂直透照、单壁外透法。
2)检测技术等级:一般选择AB级。
3)表面状态要求
焊缝及热影响区的表面质量应经外观检查合格,表面的不规则状态在底片上的图象应不掩盖焊缝中的缺陷或与之相混淆,焊道及其热影响区,表面不允许有裂纹、气孔等缺陷,焊缝外观尺寸符合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渡。否则应做适当修整。
无损检测必须在外观质量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在焊接24小时后方能进行检测。在实施现场检测前,检测人员应检查焊口表面情况和检测时机,确定其是否符合检测要求。若不符合,立即向现场业主反馈。待处理合格后,方可实施检测。
4)标识摆放
①识别标记:被检工件焊缝的底片上均应贴有下列铅字识别标记:
a 产品编号(管线号)、b. 焊缝号(焊口号)、c. 透照厚度、d. 搭接标记、e. 焊工号、f. 透照日期、g. 像质计、h. 检验人员代号、i. 返修标记R1…(扩探标记K)。
②定位标记:采用数字标记(1.2.3…)作为搭接标记,如需要也可放置中心标记(),当局部透照时搭接标记称为有效区域透照标记。
③标记一般应放置在距焊缝边缘至少5mm以外的部位。所有标记的影像不应重叠,且不应干扰有效评定范围内的影像。
底片的标记布置按下图所示:
5)曝光量的选择
①X射线探伤机的曝光参数应根据探伤机曝光曲线图进行选择。当焦距为700mm时,曝光量的推荐值为:AB级射线检测技术不小于15mAmin。当焦距改变时可按平方反比定律对曝光量的推荐值进行换算。
②储罐或球罐使用X射线机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需制作一个用于支撑X射线机的工作架,以便将焦距固定住。球罐本身的直径与壁厚之比值很大,可以按平板焊缝对待。按有效长度的2倍确定焦距为600mm。
6)散射线的防护
①透照场内若存在木块、竹片、砖瓦等物件,它会产生反向散射,散射会随着射线能量降低而愈加强烈,当工件置于地面,应尽可能采用铅皮进行屏蔽。
②为有效防止背散射线,应在暗袋背面放置一块厚1~2mm的铅皮,防止胶片受到杂向散射。
7)一次透照长度的确定
①纵缝透照
纵缝透照一次透照长度可按下式计算:L3=2ftanθ
式中:L3---一次透照长度mm;
f----沿射线束中心测定的工件射线源与受检工件近源侧表面之间的距离mm;
θ---横向裂纹检出角θ=cos-1(1/K);
对AB级:K≤1.03,则L3≤0.5f。
②环缝透照
根据所选用的透照方式和射线检测技术等级,由公式计算或由NB/T47013.2-2015标准附录D查得透照次数。
8)贴片、屏蔽
①用磁性贴片夹或其他工具贴片,尽量保证整个胶片与被检焊缝紧贴(但不得使胶片因受压受折而损坏)。
②应使胶片暗袋的中心对准射源束中心,以保证胶片曝光量均匀。
③当背散射比较严重时应在暗袋背面衬以1~2mm厚的铅皮以阻挡散射线。
④为监测背散射和无用辐射,可适当在每个暗袋后背贴附“B”字的铅标记,该标记影像不得叠加在焊缝影像上,并离焊缝边缘5mm以上。
2.4暗室处理
2.4.1药液
显、定影液宜采用胶片生产厂推荐的配方配制,配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按照配方程序依次将各药品加入,并要等前一种药完全溶解后方可加入其后的药。
2)配制时的水温不宜超过50℃,除非是配方规定要用更高的温度。
3)显、定影液在配制后应存放24小时后方可使用。
2.4.2显影处理
1)显影过程中应不断翻动胶片或摆动洗片架,特别是开始显影的一分钟内。
2)不得用缩短时间来弥补曝光过量或用高温显影来弥补曝光不足。
3)不得采用在红灯下观察来估价底片黑度或控制显影时间。
2.4.3中间水洗
显影完毕后,应将底片放入水中漂洗10秒钟,再放入停显液中摆动20~30秒钟,然后再将底片放入定影液中。
2.4.4定影处理
1) 定影时间为胶片通透时间的2倍。
2) 定影过程中要经常翻动胶片。
3) 定影液温度不宜过低,否则易造成定影不透,但是温度也不宜过高,否则易使乳膜松软脱落,一般应控制在20±2℃。发现定影液陈旧,应及时更换。
2.4.5最终水洗:底片应在流动水中冲洗。
2.4.6干燥
分为自然干燥和热风干燥两种,热风干燥温度应以35℃为宜,最高不允许超过50℃。干燥时悬挂底片要相互隔开。为防止干燥过程中产生水渍,应先将底片上水分滴干后进行干燥,或在水洗后浸入添加表面活性剂的水中,先水溶后再进行干燥。
2.5底片的评定
2.5.1底片质量应满足标准要求方予以评定
1)底片黑度:AB级:2.0≤D≤4.5;
用X射线透照小径管或其他截面厚度变化大的工件时,AB级最低黑度允许降至1.5;
2)影像识别要求
底片上的像质计影像位置正确,定位标记和识别标记齐全,且不掩盖被检焊缝形象,在焊缝影像上,如能清晰地看到长度不小于10mm的像质计指数钢丝影像,就认为是可识别的。
不允许的影像底片有效-评定区域不应有因胶片处理不当引起的缺陷或其它妨碍底片评定的伪缺陷。
3)像质要求
底片的像质计灵敏度应满足标准要求。
2.5.2底片的评定
1)底片评定由评片员负责,复评工作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
2)底片评定标准应按指令要求执行。
3)正确地识别射线底片上的影象,判断影象所代表的缺陷性质。对射线底片上的影象进行分析从以下方面:影象的几何形状、影象的黑度分析和影象的位置等。
2.6出具检测报告
1)检测报告格式执行SH3503标准。报告一式六份,用计算机打印成页,格式不能随意更改。报告编号按项目统一编流水号,返修报告按原报告编号另发“R1”(R2)报告,扩探报告按流水号加“K”标记。
2)报告上的技术数据必须填写完整,准确无误,不得有涂改。
3)检测报告经评定、审核(RT-Ш级人员)后,责任人必须钢笔签名(碳黑或蓝黑),加盖检测专用章后交检测负责人签名确认,监督抽检单位审核。
三.渗透检测方案
3.1基本程序
l 预清洗
l 施加渗透剂
l 清洗多余的渗透剂
l 施加显像剂
l 观察及评定显示迹痕
3.2 渗透检测剂
l 渗透检测剂包括渗透剂、清洗剂和显像剂。
l 渗透检测剂使用喷罐式检测剂,选用苏州美柯达公司DPT-5型。
l 渗透剂,显像剂的质量验收可参照JB/T4730标准执行。
3.3 对比试块
l 对比试块主要用于检验检测剂性能及操作工艺,主要有铝合金试块和镀铬试块。
l 对比试块使用后要进行彻底清洗,清洗时,通常是用丙酮仔细擦洗后,再放入装有丙酮和无水酒精的混合液(混合比为1:1)的密闭容器中保存,或使用其他等效方法保存。
3.4 工件表面准备
l 工件表面不得有铁锈、氧化皮、焊接飞溅、铁屑、毛刺以及各种保护层。
a、检测人员接到检测委托后,确认表面质量合格,方可进行渗透检测 ;
b、检测人员应了解被检工件的材质和焊接工艺等;
c、表面影响检测的受检工件表面应进行打磨,呈金属光泽;
d、打磨范围为焊缝及其两侧30mm范围内;
e、准备检测材料:备有足够量的DPT-5型大铜锣牌合格的溶剂清洗型渗透剂;
f、校验灵敏度:灵敏度校验采用B型试块,试块上三点均应显示,且至少2点显示清晰;校验时的环境与实际检测时环境相同,非标准温度下检测应先进行比对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灵敏度校验和检测实施。
3.5 检测方法
l 预清洗(包括处理):用溶剂清洗受检表面,再用清洗剂洗干净,最后晾干,如工件表面用溶剂或清洗剂不能清洗干净,则应用其它有效方法处理。
l 渗透:工件表面干燥后施加渗透剂。喷涂时渗透剂必须全部湿润受检表面,并保证在整个渗透时间内保持润湿状态,在10-50℃温度条件下,渗透时间不应少于10分钟。
l 擦洗:先用干净不脱毛的布或卫生纸依次擦净表面多余的渗透剂,直到大部分多余的渗透济被清除后,再用蘸有清洗剂的干净不脱毛的布或卫生纸擦试,不得往复擦试,不得用清洗剂直接在被检面冲洗。
l 显像: 自然干燥后,在受检表面上喷涂一层薄而均匀的显像剂;喷嘴距工件表面300mm-400mm,喷洒方向与被检面夹角为30°-40°,显像剂在使用前应充分搅拌均匀,显像剂施加应薄而均匀,不可在同一地点反复多次施加。
l 观察:观察显示迹痕应在显像剂施加后7-60min内进行,观察时工件表面可见光照度应大于500LX,当出现显示迹痕时,必须确定迹痕是真缺陷还是假缺陷,必要时用5-10倍放大镜进行观察或进行复验。
3.6 复验
l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需进行复检,并按上述程序进行。
n 检测结束时,用对比试块验证渗透剂已失效。
n 发现检测过程中操作方法有误或技术条件改变时。
n 合同各方有争议或认为有必要时。
n 经返修后的部位。
3.7 后处理
l 检测结束后,为防止残留的显像剂腐蚀被检工件表面或影响其使用,应清除残余显像剂,清除方法可用刷洗、水洗、布或纸擦除等方法。
3.8 缺陷显示迹痕分类及评定
l 按照NB/T47013.5-2015标准对缺陷显示迹痕进行分类及评定。
2 除确认显示迹痕是由外界因素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之外,其他任何大于或等于0.5mm的显示迹痕均应作为缺陷显示迹痕处理。
2 长度与宽度之比大于3的缺陷显示迹痕,按线性缺陷处理;长度与宽度之比小于或等于3的缺陷显示迹痕,按圆形缺陷处理。
2 缺陷显示迹痕轴方向与工件轴线或母线的夹角大于或等于30°时,按横向缺陷处理,其他按纵向缺陷处理。
2 两条或两条以上缺陷显示迹痕在同一直线上间距小于或等于2mm时,按一条缺陷处理,其长度为显示迹痕长度之和加间距。
l 缺陷显示迹痕等级评定
2 下列缺陷不允许存在:裂纹、任何条形、35mm×100mm评定框内直径不大于1.5mm的圆形缺陷迹痕不得多于1个、任何直径大于2.0mm的圆形缺陷迹痕。
2 焊接接头的渗透检测质量分级见下表:
等级 | 线性缺陷 | 圆形缺陷(评定框尺寸35×100) |
Ⅰ | L≤1.5 | d ≤2.0,且在评定框内少于或等于1个 |
Ⅱ | 大于Ⅰ级 | |
注:L表示线性缺陷显示长度,mm;d为圆形缺陷显示在任何方向上的最大尺寸,mm。 |
第六章检测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一.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1.1公司质量方针
质量方针:质量至上、持续改进,以向客户提供客观公正的检测结果和优质的服务为己任。
1.2公司质量管理目标
l 检测合同履约率100%;
l 法规、标准、规范执行率100%;
l 检测报告准确率100%、一般性差错率≤4%;
l 顾客投诉处理率100%;
l 检测质量、安全事故为0。
1.3项目质量检测目标
l 无损检测指令执行率100%。
l 射线照相底片质量合格率100%,;底片评定一次准确率不低于99.0%(危险性超标缺陷不得错评和漏评);经工程质量监督检测机构抽样复拍,射线检测部位符合率达到100%。
l 超声波检测一次准确率不低于95%。
l 磁粉检测表面处理合格,探伤灵敏度和磁化工艺满足标准要求,磁痕评定与记录符合标准规定。
l 渗透检测表面处理合格,探伤灵敏度和操作工艺满足要求,缺陷显示痕迹等级评定符合标准规定。
l 检测报告符合交工技术文件要求,工程业主单位审查一次合格率达到100%。
1.4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保证措施
l 技术先进——重视信息收集、市场调研和国内外技术交流,确保无损检测设备和仪器仪表处于领先地位,保持本企业的技术处于国内一流水平。
l 质量可靠——遵循技术标准、规范,遵守所在国和地区的法律、法规,确保数据和报告的准确率百分之百。
l 信守合同——履行合同协议,确保工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与各方加强合作,确保项目成功,使顾客、社会和自身均受益。
l 顾客满意——以先进适用的技术,优质周到的服务满足顾客的要求和期望。
l 持续改进——采取必要措施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持续改进。
二.质量保证体系
我们将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按照我公司的《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要求,建立健全项目质量组织机构和质量保证体系,对过程质量进行全面控制管理,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2.1 项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项目部设项目经理1人,技术负责人1人,检测人员2人,共计4人。
2.2 人员职责
2.2.1项目经理:合理组织各项资源,履行合同要求,保证检测任务顺利完成。
2.2.2技术人员:负责本岗位检测任务正确有效的实施。
2.2.3检测操作人员:按照技术文件的要求,开展检测工作,完成检测任务。
三.质量控制程序
3.1 质量控制流程图
3.2质量过程控制
为保证检测工作质量,为国家打造优良工程,检测项目部将对如下检测要素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检测人员
●检测器材
●检测方法和控制环节
●射线底片的处理
●检测数据的处理
●检测记录和报告
●文件管理
3.2.1检测人员的管理
本公司根据本合同的工程项目拟开展的检测工作范围和工作量,有计划地配备适应的、足够的管理人员和检测人员。检测人员的要求还应必须满足业主的有关规定。
3.2.2检测器材的管理
1)检测器材的采购
依据承包合同及相关技术文件、工程施工进度,综合部组织编写器材采购计划,采购计划经项目经理审核,报业主确认后,经公司总部批准实施。
2)器材的验收和存放
l 器材到货后,由综合部组织验收。当器材符合相应标准、规范的要求,外观和数量符合订购合同时,方能入库保存。
l 器材应按品种、性能、状态分类存放,应摆放整齐规范。库房内严禁烟火,并保持清洁、干燥、阴凉。
3)设备的校验
检测设备如:X射线机、黑白密度计等,都应按规定按期校验,经校验合格才能用于检测工作。
4)器材的使用
检测器材的使用将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检测人员在使用检测器材时应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技术负责人应对检测过程中器材的使用进行监督检查,保证检测人员正确使用器材。
3.2.3检测方法和控制环节
3.2.3.1检测方法采用招标文件、合同条款中规定的标准规范,并保证所使用的标准规范现行有效。
3.2.3.2针对不同的检测项目确定控制环节,射线、超声波、渗透和磁粉检测的控制环节和要求如下:
1) 射线检测控制环节:检测工艺、业主指令、现场透照、暗室处理、底片评定、信息反馈。
l 检测工艺:选用具有多年实践经验和理论丰富的无损检测高级人员,根据在该项目实施的检测标准针对被检工件的多方面特点及现场的实际情况优化编制检测工艺,报业主公司及业主批准后实施。
l 业主指令:严格执行业主指令,确保指令与实物的一致性,严格对受检面的检查,确保焊缝表面无影响底片评定的伪缺陷。
l 现场透照:检测人员应严格按照下发的检测工艺及工艺卡、技术交底合理选择透照工艺,保证射线检测的安全性及对周围环境的保护。
l 暗室处理:严格按照暗室管理规定执行,采用自动化洗片机冲洗胶片。应注意根据胶片的类型、环境温度、湿度,精确的控制胶片显影、定影、水洗和干燥等工序的传送速度及药液补充。洗片机应定时清洗,保证底片质量,实行暗室与现场交接制度,保证环节通畅。
l 底片评定:选用实践经验丰富的评片员评定底片,实行二级审核,确保底片的准确性。
l 信息反馈:检测后及时出具检测结果、报告,采用计算机管理,确保信息的快速便捷。
2) 超声波检测控制环节:检测工艺、业主指令、现场超声波、现场记录、信息反馈。
l 检测工艺:选用具有多年实践经验和理论丰富的无损检测高级人员,根据在该项目实施的检测标准针对被检工件的多方面特点及现场的实际情况优化编制检测工艺,报业主公司及业主批准后实施。
l 业主指令:严格执行业主指令,确保指令与实物的一致性,严格对受检面的检查,确保焊缝表面无影响底波评定的伪缺陷。
l 缺陷评定:根据现场所检部位的实际情况,正确区分结构波和缺陷波,依据本工程适用的标准进行结果评定。
l 信息反馈:所有检测结果应采用计算机管理,确保信息的准确便捷、及时反馈。
3) 渗透检测控制环节:检测工艺、业主指令、系统检验、检测面准备、现场渗透检测、缺陷处理、灵敏度复查。
l 检测工艺:选用具有多年实践经验和理论丰富的无损检测高级人员,根据在该项目实施的检测标准针对被检工件的多方面特点及现场的实际情况优化编制检测工艺,报业主公司及业主批准后实施。
l 业主指令:严格执行业主指令,确保指令与实物的一致性。
l 系统校验:按照标准要求对整个系统进行校验并进行记录。
l 检测面准备:按下发的检测工艺及工艺卡对检测面进行检查。
l 现场渗透检测:根据现场温度正确使用镀铬试块,控制渗透参数。
l 缺陷处理:对缺陷进行定性、定量、定位,并作出明显标记以便处理。
l 灵敏度复检:检验结束后,要对灵敏度进行复检,灵敏度不符合要求时,应重新检验或对缺陷重新评定,并加以记录。
4)磁粉检测控制环节:检测工艺、业主指令、系统检验、检测面准备、现场磁粉检测、缺陷处理。
l 检测工艺:选用具有多年实践经验和理论丰富的无损检测高级人员,针对被检工件的多方面特点及现场的实际情况优化编制检测工艺并及时报业主公司及业主批准后下发到检测人员手中,指导现场工作。
l 业主指令:严格执行业主指令,确保指令与实物的一致性。
l 系统校验:按照标准要求对整个系统进行校验并进行记录。
l 检测面准备:按下发的检测工艺及工艺卡对检测面进行检查。
l 现场磁粉检测:根据现场工件表面状况,正确选用灵敏度试片。
l 缺陷处理:对缺陷进行定性、定量、定位,并作出明显标记以便处理。
3.2.3.3检测工艺和方案是正确执行检测方法的质量保障。所有检测项目必须依据设计文件指定的执行标准及特定的技术要求,编制检测工艺和方案。
3.2.3.4检测工艺和方案由作业部门负责人编制,技术负责人审核,并经业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
3.2.3.5作业人员应严格执行检测工艺和方案,技术负责人、作业部门负责人不定期检查检测工艺和方案的执行情况,并作好记录。对违反工艺的检测行为及时制止,并责令检测人员改正,情节严重者停止其工作。
3.2.4射线底片的处理
为保证胶片处理质量,获得表面光洁,性能稳定,象质清晰,黑度合格的底片,应严格按照暗室处理操作程序进行。
3.2.5检测记录、报告
1)检测记录
检测记录是为已完成的检测工作提供客观证据的文件。客观、真实、准确和及时地做好检测记录是全体人员必须遵守的准则。
2)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是提交给顾客的最终证明文件,检测报告应准确、客观地反映检测结果,为工程施工验收提供科学的依据。检测报告内容应包括业主要求的和为说明检测结果的所有信息。
l 检测报告应按照《石油化工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SH3503规定的统一格式填写,不得随意改动。
l 检测报告应具有唯一、规范的编号,作为存档、检索、追踪探伤底片和资料的重要依据。
l 检测报告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和书面语言,保证报告内容清晰、明白、准确,便于业主和其他相关单位理解、使用。
l 检测报告应经相关责任人员审查、签字,并加盖项目部的检测专用章后方为有效。
3.2.6文件管理
为了确保检测工作文件的保密性,准确性、及时性,便于文件的随时调取,针对本工程情况特制定了明确的管理规定。
1)外来文件的管理
项目部应确定适用于本工程检测项目实施和管理所需要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它规定要求,建立获取这些法规和要求的渠道,并将相关信息传达给所有员工。同时项目部应确保使用人员均能得到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防止使用失效或作废的文件,从根本上保证检测工作质量。
l 业主提供的设计规范标准、技术要求、施工图等技术文件,收集后交技术负责人。
l 其他事务性文件交项目经理。
l 文件管理人员负责在收发文件登记表上进行登记,保证使用人员及时获得。
2)检测报告的提交
l 检测报告应按照业主规定的时间、方式和数量提交。
l 未经业主允许,检测人员、管理人员不得向业主指定单位以外的人员透露和评价检测结果。
l 指定专人负责建立检测报告管理台帐。每份检测报告的发放应详细记录在“检测报告发放台帐”中,并有发报人和接收人的签字,随发随签,作为发放检测报告的原始见证和验收检测报告数量的依据。
3)手册和技术文件的管理
本检测公司将为项目配备全套公司质量、HSE管理手册,以指导项目开展各项检测工作。全体员工的工作行为必须符合管理手册的相关规定。
技术文件包括业主/工程业主提供的检测指导资料、检测委托(指令)书和特殊要求技术方案,公司配备的相关标准、规范,各种检测工艺和检测报告等。项目要根据具体要求予以执行和分类管理,保证检测工作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有令可行。
4)文件的归档
l 综合组应将各类技术文件、管理文件分类归档保存,便于查询。
l 检测资料档案管理办法
工程结束后,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档案管理员移交探伤底片和检测资料,检测资料包括工艺卡、业主指令、检测记录、检测报告、图纸等。
Ø 探伤底片在存档以前,应与业主指令进行核对、清点后装入底片袋,底片袋填写内容包括报告编号、建设单位、工程名称(工程编号)、管线编号、焊口号、底片数量、填写人等内容。
Ø 资料员应对归档的检测资料及射线透照底片等逐一核查,确认无误后分类、分项建帐保存。
Ø 各类归档资料应标识清楚,便于调阅。各类台帐应装订整齐,内容与实际相符合。
Ø 档案室环境必须保持干净、整洁,严禁吸烟,并配备防火器具,设专人负责。档案室温度保持在14~24℃,湿度保持在35~55%之间,无关人员禁止进入档案室。
四.质量保证措施
4.1 严格有效的运行质量保证体系
我公司先后取得了CMA计量认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格证书(B级)、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公司的质量保证体系经过几年的运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该工程中,我公司将继续严格按公司制定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工作,持续改进,为业主提供可靠的质量保证。
4.2检测材料质量的保证
为保证无损检测质量,在该工程中,我们将精心选择优质的检测材料,对提供检测材料的供应商进行货比三家,严格执行采购程序,为业主把好材料关,提高检测质量,同时保证我公司在无损检测行业的检测服务信誉。
4.3无损检测人员资质的审查和考核
对直接从事无损检测的人员进行严格审查,对于评定检测结果的检测人员必须具有Ⅱ级或Ⅲ级资格证书,不具备此资格的人员禁止对无损检测结果做出评定,对检测人员资质的审查要做好记录。
4.4对关键工序进行重点控制
针对检测的各关键工序如现场检测、暗室操作和底片评定等关键工序制定操作手册和作业指导书,对各工序的操作要点和应当注意的问题做出规定并在工程初期和中期进行监督审核,确保各关键工序切实按规定运行。
4.5将质量与职工效益挂钩
公司将制定质量考核办法,对每个检测人员进行质量考核,并结合业主及业主单位对职工的评价确定职工的奖金分配,以提高职工的责任心,从而有效提高检测质量。
4.6建立例会制度
对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我们坚持例会制度,分析解决问题,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为其它人员提供经验和教训。对于好的工作方法通过例会制度还可以使其得到推广,好的经验可以得到交流。
4.7建立用户回访制度
在本工程中,我公司将完善用户回访制度,对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职业道德、服务态度征求业主、业主和施工单位的意见和要求,并做好记录。同时将各单位对检测人员的评价纳入对其考核的内容中,对检测过程中出现的严重违章违纪行为给予严肃的处理。
4.8建立质量监督与检查机制
为保证工程无损检测工作正确、顺利、安全的进行,公司将对工程无损检测工作中涉及工作质量、安全、设备、材料方面的内容进行监督与检查。
4.8.1检查与监督检查内容
1) 委托书、工程图纸的接收记录,检验通知书是否保存完整。
2) 检验工作台帐、返修通知单及发放记录、检测报告、图纸填发是否准确、清晰、底片分装、放置是否正确、安全、有序。
3) 底片质量合格率、底片评定准确率、标准执行率、扩探率的执行情况。
4) 检测工艺执行是否正确。
5) 各种质量报表填报是否准确、及时。
4.8.2检查周期:项目领导根据各工程的具体特点、项目工程进展状况、检测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迎接各工程监督管理部门检查或公司领导要求,不定期派出巡检人员进行检查。每季度不得少于一次。
4.8.3检查要求:检查记录及时填写,检查结束后巡检人员应及时写出总结报技术负责人,并质量例会进行讲评。
第七章HSE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一.HSE方针和目标
1.1 公司HSE管理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改善环境,保护健康;科学管理,持续发展。
1.2 公司HSE管理目标
l 重大火灾事故:0;
l 特大交通事故:0;
l 因工死亡事故:0;
l 重大设备事故:0;
l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0;
l 健康保护性支出(元/工时):≥0.20;
l 重大放射事故:0;
l 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0;
l 特种作业人员职业性健康体:100%;
l 废液排放:达标。
1.3 项目HSE管理目标
l 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为零,重大设备事故为零,交通事故为零,人身死亡事故为零;
l 设计责任事故为零,重大施工质量事故为零;
l 保护生态环境,因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事故为零;
l 无传染性疾病流传,无辐射伤害和职业病发生。
二.HSE承诺
项目经理依据HSE管理体系要求,明确提出承诺,通过提供资源、考核和审核,不断改善本项目部的HSE业绩。
HSE承诺内容包括:
l 遵守国家和当地政府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所有检测活动都在安全、环境和健康适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在所有业务领域对HSE的态度始终如一;
l HSE管理的目的是追求最大限度地不发生事故、不损害员工健康、不破坏自然环境;
l 采取科学有效的培训方式,提高员工的HSE意识和技能;
l 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支持,不断改善员工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实现HSE目标;
l 与我们的合作伙伴、承包商、供应商、竞争对手及政府部门一同努力以提高我们的行业标准,创造一流的HSE业绩;
l 对在HSE管理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
三.HSE管理组织机构与职责
3.1 总则
项目建设期间,将按照扬石公司QHSE管理体系文件规定,业主HSE相关规定、山东扬石检测公司企业标准的要求,并结合无损检测工作特点及工程现场等实际情况,严格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开展HSE管理工作,向业主和社会,以及本公司员工提供健康、安全与环境保护保证。
3.1.1为便于HSE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项目部建立HSE管理机构,规定各级各部门和人员的职权和作用,确保按照标准和法规的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HSE管理体系。
3.1.2本项目部实施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级行政领导在所管理的范围内行使HSE管理职责,各级管理人员应做到:
●对所属人员、自身和相关(如在同一场所交叉作业)的其它人员的健康、安全以及环境保护负责;
●了解自己所辖范围内的业务活动对他人健康、安全及环境造成影响所承担的责任,如对公众、业主应承担的责任;
●分析自身行为对HSE管理体系运行效果的影响(正面和负面)。
3.2HSE管理组织机构
项目部设项目经理1人,技术负责人1人,检测人员2人,共计4人。
3.3职责
3.3.1项目经理
l 项目经理是本项目HSE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项目HSE工作负全面责任,项目执行经理负具体责任:
l 贯彻执行国家、地方政府有关HSE管理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
l 负责扬石公司HSE管理体系在本项目的实施,组织开展风险识别与评价,组织制定本项目的HSE管理方案;
l 主持召开本项目HSE工作会议,及时解决HSE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l 为提高本项目HSE管理水平提供必要的资源,并保障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
l 定期对本单位的HSE管理体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解决体系运行中的重大问题,提出持续改进意见;
l 加强员工的HSE培训和教育,定期参加班组每周HSE活动;
l 定期组织HSE检查,及时进行隐患治理,不断改善员工的工作条件;
l 组织一般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并及时上报。
3.3.2技术负责人
l 组织编制、审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和技术交底时,必须确保相应的HSE技术措施得到确定;
l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组织有关部门对工程项目进行风险和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制定控制风险和环境污染技术措施,指导基层施工员进行作业风险识别和控制;
l 贯彻施工技术管理规定,监督、检查施工工艺纪律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l 积极推广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
l 参加与技术、工艺有关上报事故的调查分析,吸取教训,完善施工HSE技术措施。
3.3.3安全监督员
l HSE工作实施、监督和检查;
l 宣传HSE工作,引导和教育员工遵守规章制度;
l 查找事故隐患,不断寻求改进整个项目的HSE管理工作的方法;
l 搞好事故的调查、分析和统计汇报工作;
l 协助项目开展HSE管理评审活动,及时上报各种表格。
3.3.4作业部负责人
l 保证上级各项HSE标准、制度在本班组的贯彻执行,对本班组的HSE工作全面负责;
l 负责组织员工的岗位HSE教育,负责组织班组每周HSE活动,学习有关HSE操作规程;
l 认真做好每日班前讲话,针对当日施工生产任务,交清相应的HSE措施,分析各岗位工作中的危险源,并在工作中确保班组成员执行;
l 负责检查班组内各岗位作业中的HSE执行情况,发现违章和隐患及时处理;
l 做好有关HSE防护设施、防护用品的检查维护工作,使其处于完好状态;
l 发生事故抢救伤者、保护现场,并立即报告,对事故处理予以积极协助。
3.3.5所有员工
l 严格遵守自己的安全承诺,严格遵守上级HSE标准制度及本岗位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对本岗位的HSE工作负直接责任;
l 积极参加班组每周HSE活动及每日班前讲话,自觉接受HSE教育培训,增强自身HSE意识及防护能力;
l 上岗按规定着装,妥善保管、正确使用各种劳动防护用品和消防器材;
l 不具备HSE规定的作业条件,有权拒绝接受任务,有权拒绝违章作业的指令,对他人违章作业有权加以劝阻和制止;
l 正确分析、判断和处理各种事故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发生事故,要果断正确处理,及时向上级报告,并保护现场。
四.现场文明施工
文明施工是衡量企业文化和管理技术水平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标志。创建文明工地、推行文明作业是确保安全生产,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基础性工作,创文明工地就是创安全工地,施工的文明将带来施工的安全。我们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做好现场施工平面规划工作
工程开工前,我们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施工总平面布置进行合理规划,明确办公区、工具棚和生活设施区等地点和用地范围,并做到整齐有序。
4.2建立现场文明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执行经理、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现场管理人员、安全监督员、材料员等均参与的文明施工管理小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明确各成员的职责范围,定期组织检查评比,严格执行奖罚制度,切实将文明施工落实到实处。
4.3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4.3.1 尊重业主代表和现场业主人员,服从安排。
4.3.2 检测人员班前不饮酒,遵守劳动纪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作业,严禁违章施工。
4.3.3 现场作业时必须统一劳保着装。
4.3.4 落实安全防护用具和设备,并作好维护保养工作。
4.3.5 安排施工计划时,要考虑机具设备维修保养时间,确保施工和设备维修,认真填写设备运转记录。
4.3.6 现场用料要做到有计划,不得浪费和随手丢弃,保护好现场环境。
4.3.7 要根据业主或业主批准的施工平面图布置现场。
4.3.8 项目部办公室各种图表要上墙,便于指导工作。
第八章进度控制及保证措施
根据所承担工程的检测实物量、工期等要求,公司总部将有计划地统筹安排各种资源,确保工程各项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项目部在项目经理的统一领导下,按照业主总体工程施工计划,结合工程具体施工进度实际,编制月检测工作计划报业主审批后实施。
1.0 完成一次检测任务指令
项目部在接到业主检测指令后,将在12小时内将检测结果反馈业主工程师,并于24小时内以书面形式通报业主工程师。
序 | 项目 | 0…1…2…3…4…5…6…7…8…9…10…11…12(h) |
1 | 接受指令 | |
2 | 检测准备 | |
3 | 现场操作 | |
4 | 暗室处理 | |
5 | 底片评定 | |
6 | 签发结果 |
完成一次检测任务指令射线检测横道图
2.0工程进度保证措施
我公司历来重合同、守信誉。项目经理部将把保证安装工期目标做为项目无损检测进度的总目标进行控制。鉴于无损检测受各种因素制约,我们将始终坚持按业主指令进行检测,及时完成业主所下达的检测任务,保证工程施工进度的要求。
2.1协调措施及程序
通过业主、业主、总包、安装单位、检测单位的定期协调工作制度,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运行情况,及时调整检测施工计划,实施周滚动计划,根据各施工单位实际所设施工作业面以及其它情况合理调整分配检测力量,保证我方对检测周期的承诺目标实现。
2.2人员保证措施
2.2.1 开工前作好参加本工程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业务培训和安全、环境与健康教育工作。凡计划用于本工程的人员必须全部按计划到岗,不得被随意抽调到其他项目,保证检测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2.2.2若在检测施工过程中遇到特殊情况需要支援时,我公司可及时向项目部增派本标书中所列的备用替换人员,保证人员数量和质量上达到检测施工要求。
2.2.3对于工程施工中业主或业主不满意的施工人员,我们将立即选派不低于其资格的人员代替其工作岗位,且不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
2.3材料设备保证措施
2.3.1凡计划用于本工程的材料、设备,必须全部按计划就位并专用于本工程,其他任何工程不得挪用。
2.3.2施工设备机具的进场就位、转移和转场,均应提前察明路线、环境和障碍,提前作出方案和计划,保证设备机具顺利调遣,作好设备材料运输方案准备工作,避免途中滞留延期。
2.3.3作好进货物资检验工作,确保到达施工现场的物资100%合格,杜绝不合格材料用于本工程中。
2.3.4作好参加本工程施工的设备保养和维修工作,严禁野蛮装卸和使用,保证现场设备完好率100%,一旦现场设备不能满足施工需要,立即把备用设备充实到施工一线。
2.4质量措施
检测过程中将全面地按公司质量体系运行,全面贯彻实施我公司《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严格控制无损检测工作质量控制点,重点提高现场拍片、暗室处理合格率和评片准确率,避免因操作不当而产生的重复检测发生,以检测高质量保证施工高速度。
2.5安全措施
项目部严格运行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体系,为检测施工创造良好的、健康的、安全的环境氛围,保证工程的检测进度。
2.6组织控制措施
2.6.1充分发挥项目部的管理职能,合理安排,统一指挥,对整个检测过程进行综合管理,为检测创造良好的作业条件,抓好各作业间的配合与工序衔接,使工程检测工作紧密而协调进行。
2.6.2合理平衡劳动力及设备、施工机具,充分提高人力及设备的使用效率,减少窝工与浪费。
2.6.3根据工程施工单位的进度计划和业主/业主的计划要求排出详细合理的检测工作计划,并随时了解掌握施工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及时调整安排,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
2.7经济控制措施
2.7.1落实承包责任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承包办法,充分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确保施工控制点按期完成。
2.7.2组织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推动工期的顺利进行。
2.8其它措施
2.2.8.1做好特殊季节的检测准备工作。
2.8.2充分发挥我公司的技术优势,积极推广新工艺,新经验,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2.8.3搞好后勤保障工作,给职工创良好的生活及休息环境,使其以饱满的精力投入到施工中。
2.8.4雨季检测时,项目设置专人负责,在项目部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相应的防雨、防雷电小组,领导防雨、防雷电工作及雨季检测施工;
2.8.5项目部组织好防雨、防雷电材料,并保证措施用料准备到位,合理存放,便于使用;
2.8.6所有器材的使用和存放要考虑施工季节的影响,严格执行公司《项目管理手册》的有关规定。
第九章技术资料管理
1.0竣工文件的编制
1.1项目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竣工技术文件的编制。
1.2完全按所执行的标准、规范要求进行。具体检测工作中,各管理、检测人员将认真做好原始记录的填写,确保检测结果真实、有效,为竣工文件的编制奠定坚实基础。
1.3一切检测原始记录工程结束后,均由我方按有关规定的保存期限自行保存。
1.4在业主/工程业主规定的期限内,全力完成竣工文件的编制。文件的内容保证与工程检测实际情况相符,并做到分类科学、规格统一、便于查找、字迹清晰、图形规整、尺寸统一、签字/签章齐全,文字一律用计算机打印。
2.0文件的归档
2.1综合部应将各类技术文件、管理文件分类归档保存,便于查询。
2.2检测资料档案管理办法
2.2.1项目部应根据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在检测过程中,组织检测人员认真填写检测原始记录,并在交工前由技术负责人负责归集整理。
2.2.2交工文件内容应保证与工程实际情况相符。整理时做到分类科学、规格统一、便于查找、字迹清晰、图形规整、尺寸齐全、签字、签章齐全,一律用不易退色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和绘制。
2.2.3交工技术文件由项目部汇总,并统一编制成册,交业主公司和业主审查。
2.2.4所有原始记录及有关资料和底片均由项目部整理后交公司保存,其保存期限7年。
2.2.5工程结束后,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档案管理员移交探伤底片和检测资料,检测资料包括工艺卡、业主指令、检测记录、检测报告、图纸等。
1)探伤底片在存档以前,应与业主指令进行核对、清点后装入底片袋,底片袋填写内容包括报告编号、建设单位、工程名称(工程编号)、管线编号、焊口号、底片数量、填写人等内容。
2)资料员应对归档的检测资料及射线透照底片等逐一核查,确认无误后分类、分项建帐保存。
3)各类归档资料应标识清楚,便于调阅。各类台帐应装订整齐,内容与实际相符合。
4)档案室环境必须保持干净、整洁,严禁吸烟,并配备防火器具,设专人负责。档案室温度保持在14~24℃,湿度保持在35~55%之间,无关人员禁止进入档案室。
2.3归档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l 无损检测操作程序;
l 无损检测指令及检测记录;
l 无损检测报告及射线底片;
l 经业主单位认可的探伤评定表;
l 标明探伤焊缝和施焊焊工的施工图纸;
l 返修报告及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