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篇)2024年区政府工作报告范文
[前言](多篇)2024年区政府工作报告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2024年区政府工作报告汇编(10篇)
目录
1.2024年XX区政府工作报告................... 2
2.2024年XX区政府工作报告.................. 25
3.2024年XX区政府工作报告.................. 44
4.2024年XX区政府工作报告.................. 66
5.2024年XX区政府工作报告.................. 92
6.2024年XX区政府工作报告................. 115
7.2024年XX区政府工作报告................. 136
8.2024年XX区政府工作报告................. 161
9.2024年XX区政府工作报告................. 179
10.2024年XX区政府工作报告................ 198
2024年XX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抓好“一三五”中心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突破性的新成绩。经济总量实现新跨越,据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有望突破千亿大关。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健康美丽新城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首捧“大禹鼎”金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水利设施建设、乡村振兴领域工作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十大奉优”幸福民生品牌持续升级,省市区三级民生实事工程完成率均超过100%,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其中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XX万元和XX万元。
(一)聚焦产业提能,实体经济稳中见韧。工业经济量质齐升。预计实现二产增加值XX亿元左右,区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新能源产业产值首破百亿、增长30%,汽车零部件、关键基础件(气动)产业产值增长15%和10%。工信部关键零部件创新成果产业化服务平台完成验收,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新入选数全市第一,新增国内首台套产品2个。产值亿元以上企业突破150家,其中亚德客超五十亿元,比亚迪XX工厂超三十亿元,罗蒙获评国家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麦博韦尔、恒基永昕入选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百琪达完成上市申报。工业土地全域治理纵深推进,4个低效区块完成改造,新建改建工业厂房90万平方米。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力。都市经济专项提能行动扎实推进,服务业发展促进中心组建运行,预计实现服务业增加值XX亿元左右,新增规上(限上)服务业企业80家、税收亿元以上楼宇3栋。开展五轮促消费活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零售业销售额增长20%。旅游经济复苏向好,旅游总收入达到XX亿元,徐凫岩户外运动基地入选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现代农业稳步发展。通过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区复评,创成省综合性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预计实现一产增加值XX亿元、增长4.5%。省级农业“标准地”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完成永农集中连片整治近4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XX亿斤、创近十年新高。市战略性蔬菜保供基地、数字渔港经济区开工建设,数字海洋(渔业)、数智农业产业园竣工运营。水蜜桃新品种研发项目荣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市农科院博士创新站落地尚田,海上鲜入选中国农业企业500强。
(二)聚焦动能提档,改革创新活力迸发。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全面落实降本减负一揽子政策,出台提信心扩需求增动能71条,兑付惠企政策资金XX亿元,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XX亿元。稳企助企专项服务行动深入实施,“法护营商”十二策创新推出,开通12309企业法律服务统一平台,搭建“工链圈”帮助企业入链找链,政务服务高质量“一网通办”率全省第一。“财政+金融”惠企扶持力度持续加大,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长21%、增速全市第一,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6.9%。改革成效不断拓展。新增国字号改革试点3个、省级改革试点9个。创新实施建筑工程项目竣工验收“一类事”改革,实现建筑工程12个工作日内、工业项目8个工作日内验收办结。入围全国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区,经济智治平台获评省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优秀案例,“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顺利推进。区属国企完成战略性重组,资产总额增长20.4%。创新动力显著增强。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9家、数量创历史新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2.9%。新增省级众创空间3家、企业研发机构1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16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支出增长7%,松科磁材获评省科技小巨人企业。市知识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在XX揭牌运营,哈雷换热、亿太诺等12家企业入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地瓜经济稳步壮大。实现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XX亿元,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80%。服装产业基地入选省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新邦科技、爱伊美等6家企业获评省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东西部协作、山海协作、对口支援、对口合作等工作扎实推进。
(三)聚焦投资提质,项目建设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加力提速。“1245”统筹推进机制迭代实施,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XX亿元左右,其中交通投资增长25%,水利投资增长23%,民间制造业投资增长15%,省“千项万亿”工程项目投资完成率达到158%。XX生命健康产业基地、中烟工程中心、亚德客扩建二期等32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开工建设,滨海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专业园、茗山科创中心、中交壹里科创云廊一期等竣工验收。葛岙水库、区体育中心正式投用,柏坑水库扩容、市水库群东西线联通等工程建设提速,中心城区保障性租赁住房开工建设。平台能级聚力提升。开发区产业集优成势,安佳智慧电器、坤升新能源等投产见效,云科时尚主体结顶。宁南新城加速融入宁波枢纽建设,宁波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二期、市康养疗护中心、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方桥段等建成完工,宁南工业孵化基地、蔚泱云城商业综合体等开工建设。世界佛教论坛配套项目扎实推进,弥勒圣坛开放运营,雪窦山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正式启用,雪窦山健康产业发展大会成功举办。宁波湾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加快,游客服务中心竣工验收,避风锚地南堤水闸工程顺利完工,中国家庭帆船赛首站顺利扬帆。双招双引精准发力。驻外站点四大片区优化重塑,到位市外内资XX亿元,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6个、十亿元以上项目3个,新希望鲜生活、星源卓镁等优质项目签约落地。“1+4+X”人才政策重磅推出,“凤麓菁英”计划启动实施,浙江创新中心凤麓中心挂牌运行,人才公寓建成投用。获批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1家,自主培养入选国家级人才19人,数量超历年总和、增速全市第一,博士数量较设区前翻了三番,青年大学生数量较设区前翻了两番。
(四)聚焦品质提升,城乡面貌加速蝶变。城市框架持续完善。区级国土空间总规编制完成,镇(街道)总规编制和3个重点片区国土空间设计工作有序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三大片区协同联动,2个“万亩方”、3个“千亩方”加快建设,完成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1335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2232亩。交通路网专项提升行动稳步实施,甬金铁路贯通运行,溪口火车站建成投用,XX火车站扩建工程主体完工。宝化路东延一期、恒兴东路(滨江路至方浦路)建成通车,四明快速路(锦奉大道至方欣路)、连山快速路二期等开工建设,6号线南延、9号线列入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城区更新持续加力。四大城市更新先行片区系统开建,3个老旧小区、18个城中村完成改造,岳林惠政二号一期、锦屏桑园新村二期等21个区块签约清零,完成征收拆迁105万平方米。明山剡水、西坞—莼湖“魅力乡野”创成省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金钟、南溪上榜省首批现代社区,迎恩、长汀、青云获评省未来社区。建成绿地33.1公顷、绿道10.8公里,新增智慧灯杆5公里,城市生态廊道一期启动实施。美丽乡村持续扮靓。蝉联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工作优胜区,萧王庙荣获省和美乡村示范乡镇,大堰以榜首成绩通过省首批低(零)碳乡镇赛马评估。新建农房10万平方米,全国首个乡村环境学习中心在箭岭揭牌,长岭、缪家、蒋家池头村创成省未来乡村,章胡村上榜省美丽宜居优秀示范村,大岙、东山、蒋葭浦村等7个村获评省特色精品村。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1.8公里,欢乐桃马共富示范带、蓝色海湾风景线新装亮相,甬临新韵展示线、浪漫岁月寻芳线等4条精品线路改造完成。生态优势持续彰显。荣膺中国最美绿水青山生态名城、全市唯一的省四星级“无废城市”,完成森林提质8000亩,建成海塘安澜工程9.5公里。循环经济园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建成完工,龙潭美丽田园入选省“五水共治”实践窗口。新增光伏装机容量6.8万千瓦,裘村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开工建设。
(五)聚焦民生提优,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共富实践亮点纷呈。就业优先战略持续实施,全省唯一的省级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园落户XX,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登记失业率保持2.09%低位。入选省首批百万家庭奔富行动培育区,全省人防疏散场所建设助力共同富裕现场会在XX召开。“共富舱”村企民共富模式全省推广,2家共富工坊入选省首批示范名单,集体经营性收入40万元以下行政村全面清零。公共服务精准提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通过国家级评估,杭师大附属凤鸣未来学校建成投用,锦屏小学改造完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XX校区二期开工建设,中国美院与江口中学开启合作办学。健康浙江考核获全省第二,高分获评省健康区,区中医院通过三甲评审,区妇幼保健院启动改扩建,上海市红房子妇产科医院XX“四大中心”揭牌开诊,长期护理保险实现全覆盖。聚力推进“一老一小”工作,新建改建标准化老年食堂20家,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900个、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865个。文体魅力加速释放。奉籍运动员在亚运会上勇夺7金1银1铜、金牌数排名全市第一,区少体校入选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XX布龙亮相亚残运会开幕式,出品首部票房破亿电影《我经过风暴》,林家村获评省首批“百村争鸣”文化艺术村,东汉青瓷绳索纹罐、民国木雕船鼓上榜省首批百大镇馆之宝。雪窦山弥勒文化节、水蜜桃文化节等品牌节庆精彩呈现,桃花马拉松、江南百英里雪窦山越野赛、区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等体育赛事成功举办。社会大局安定有序。平安护航亚运任务圆满完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训班、省市两级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现场会在XX举办,桐照村获评全国反走私综合治理普法教育示范点。风险隐患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实施,“1234”基层矛盾调解模式数字应用上线运行,全区各类警情、案件实现双下降,电诈发案量、损失额全市最少。瓶装燃气“胶改金”实现全覆盖。房地产领域“保交楼、稳民生”行动扎实开展。
一年来,区政府扎实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系统开展“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综合评估工作,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政府系统干部效能专项比晒行动深入实施,健全经济运行旬周调度、挂联协调服务、常态化向上对接等工作机制,3个案例被市政府通报表扬,政府门户网站(区县级)综合评分全省第一。“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联镇街入村社、走企业访群众”等行动扎实推进,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56件、政协委员提案179件,转化运用调查研究成果54项,有效解决基层、企业、群众反映问题1.3万余个。坚守公共财政的“人民属性”,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XX亿元,民生支出占比提升至76.8%。
同时,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民族宗教、审计统计、海防打私、海关、气象、史志档案、外事侨务、港澳台、新XX人服务、信访等工作扎实推进,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老龄、慈善、红十字、残疾人、关心下一代、经促贸促等事业都取得了新进步。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一年,成之艰辛、来之不易,核心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根本在于区委的正确领导,关键在于全区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在这里,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体XX人和新XX人,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各驻奉单位、驻奉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消防救援队伍,向所有关心支持XX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思危方能居安,知忧才能克难。我们清醒地认识到,XX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稳增长压力较大,新产业新动能新爆点亟需挖潜,企业生产经营面临不少困难;民生领域优质资源布局仍不均衡,家门口的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少数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法治意识、担当意识仍需加强,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今后还将加力改进和解决。
二、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区委要求在“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征程中增创XX特色、彰显XX担当。区政府将继续坚定“争速争进争一流”的工作主基调,全面兴起新一轮干事创业热潮,推动XX再跨越、再赶超。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央决策、省市部署和区委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切实扛起“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担当,聚焦聚力“三大跨越”,大力实施“1246”计划,奋力开创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健康美丽新城区建设新局面。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建议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继续缩小;完成固定资产投资XX亿元以上,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房地产)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保持全国占比份额;城镇新增就业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能源和环境指标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目标。
新时代新征程,区政府创特色、树标杆,抓落实、争新局,必须把握和处理好速度与质量、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时刻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创新引领、系统重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第一动力”“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我们必须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在长三角一体化、宁波都市圈建设等上位布局中,科学谋定全域功能框架和产业发展导向,积极谋划用好牵引性、撬动性强的工作抓手,更加坚定推动XX破浪前行、再攀高峰。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实效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我们必须直面XX发展“成长的烦恼”“转型的阵痛”,先立后破,紧盯不放。从实体经济基本盘着手,通盘谋划有XX辨识度的标志性产业集群,协同发力服务业提量、制造业提质“二轮驱动”,加速实现动力换挡、活力释放、实力跃升。三是坚持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国家新一轮稳增长政策、万亿级城中村改造等战略部署加速落地,机遇不能错过。我们必须抢抓时机,看准就干,能快就快,创新性拼经济、抓项目、惠民生,全力以赴定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不断提升XX对高端要素的承载力、吸引力、集聚力。四是坚持争先进位、争创一流。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浙江“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我们必须紧紧围绕“竞跑竞绩、进位进阶”主线,咬牙坚持、冲刺竞速,切实凝聚起全体XX人民团结奋斗的干劲拼劲,共同迈上一个个新台阶、实现一个个新跨越。
各位代表,展望新一年,谱写新篇章,区政府将奋楫扬帆、赓续前行,重点在以下十个方面争新局:
(一)在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上争新局。加速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改革效能、提升开放能级,撬动关键领域、重点环节突破先行,增创更多引领性、标志性新优势。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示范区。更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从企业具体诉求出发,创新推出一批增值服务事项,始终同市场主体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注重政策承接、执行、储备和问效协同联动,推动惠企资金直达快享、无感兑现,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20亿元以上。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牵引,建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全面推广应用企业码,新增市场经营主体5%以上。持续完善“法护营商”十二策,畅通政企恳谈等亲清互动机制,高质量推进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发挥商会协会优势专长,加力支持本土企业发展,让企业家预期更稳、信心更足、活力更强!塑造创新发展优势。以3号青创大走廊引领全域创新联动,加快创建新能源动力装备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打造茗山智创小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家。支持组建创新联合体攻关前沿技术,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支出增长15%,新增省级企业研发机构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释放市知识产权交易服务中心效能,知识产权交易额增长20%,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区。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迭代应用审批“一类事”等集成服务特色场景,攻坚提效市场准入、要素获取、中介服务、权益保护等重点领域。以“亩均论英雄”改革撬动全要素市场化配置,拓展产业数据价值化改革,挖掘旅游、渔业等行业数据要素市场化应用场景。深化财政资金“拨改投”,推动60%以上政府产业基金投向赛道宽、有未来的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7%。引导国企整合提质、瘦身健体、市场化经营,区属国企资产总额突破XX亿元。提高开放协作水平。以“地瓜经济”赋能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双循环,打好“稳拓调”组合拳,加快构建“奉联世界”新格局。支持企业开拓“一带一路”沿线、中东欧国家等市场,发展数字贸易、离岸贸易、转口贸易等形态,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增长2%,服务贸易额增长13%。实施外贸主体培育计划,新增亿元以上外贸企业7家,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12%。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引导外资投向实体经济和重大项目,实际利用外资XX亿美元。抓牢甬金铁路开通契机,推动奉新嵊合作取得新成果,持续做好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工作。
(二)在现代服务业跨越式发展上争新局。实施服务业攻坚行动,以超常规的措施推动增量做大、存量做优,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在标志性项目上取得突破。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宁南省级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建圈成链,推动贸易物流园区向空港物流、冷链物流基地转型升级,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大力发展平台经济、现代金融、管理咨询等业态,引育法律会计、证券资管、文化传媒等专业服务机构6家,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8%。壮大新型商贸、数字服务、研发设计等规模,培育服务业名企、名品,新增规上(限上)服务业企业80家。做大做强楼宇经济。以大成东路、南山路、3号线两侧、宁南新城为重点,高质量布局“城轨+楼宇”经济形态,建成投用宁南商务中心一期、万达以南金融大厦,新增专业楼宇2栋。探索建立楼宇产业准入指导目录,大力招引专业化楼宇运营机构,引育服务业楼宇项目10个以上。聚力打造宁波都市圈消费新高地。大力发展在省内市内有特色、有规模的“首店经济”“夜市经济”,力争金茂广场等新兴商圈开业运营、出圈走红,联动金钟广场、惠政老街等特色街区提质升级、创新发展,限上餐饮、住宿营业额分别增长30%和15%。丰富新型消费、镇村消费供给,升级节庆、赛事、服务、低碳等消费体验,做热“棒集”等特色IP,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增长25%。
(三)在制造业集群发展上争新局。找准融入宁波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创建的着力点,实施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行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长6%,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上市及过会企业2家。培强“一大一高两新”产业。深度对接市“361”万千亿级产业集群,“一产业一政策”塑造竞争优势。加速推动浙东药谷起势成势,全力塑造“3+2”大健康产业体系,生命健康产业产值增长10%。高质量运营滨海新区等高端装备专业园,大力发展功能膜、低碳新材料等,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5%和10%。积极融入宁波新能源汽车之城建设,新能源产业产值突破120亿元。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能级。持续增强国家气动产业集群示范基地、中国服装之乡等品牌效应,支持优势产品整体成套、价值跃升,鼓励优势产线延链增值、智造转型。关键基础件(气动)、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纺织服装产业产值分别突破180亿元、135亿元、115亿元和65亿元。积极推进消费品工业变革,拓展“工链圈”服务内涵,建成一站式场景应用展销中心,新产品产值增长10%。推动工业空间优化提质。深化“2+7+N”工业集聚区建设,拓展宁波卷烟厂西侧地块等产业空间。统筹推进工业用地“退二优二”“退二进三”“退二还一”,大力支持工业上楼,加快岳林东郊、西坞西宁路两侧等工业区块改造,建成亚茂电子、申山新材料一期等专业园区。整治提升低效工业企业350家,区属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增长5%。
(四)在项目投资提质增效上争新局。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全力挖掘规模扩量、结构优化、质效升级空间,以投资大突破支撑发展大提升。推进重点领域投资。常态落实产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制造业投资增长15%。加大科技领域投资力度,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0%。加快“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设施投资增长16%,交通投资增长15%。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光伏、储能等新基建领域建设,项目民间投资增长10%。紧抓项目建设进度。发挥“红蓝榜”等晾晒机制作用,跟踪服务项目建设,精准优化项目周期,努力形成更多投资量、工作量、实物量。全面建成市战略性蔬菜保供基地先导区、XX火车站扩建工程、琎琳邻里中心等,加快建设中烟工程中心、永耀智能电力产业园、亚德客扩建二期等产业项目,开工新建鲍斯能源扩建、祥晋汽车一期、中交金融岛北公园等项目。加强资源要素供给。发挥“1245”统筹推进机制,滚动充实项目库、政策库和要素库,争取纳入省市重大项目30个以上。前置推进用地、用能、用工等各类保障,实行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力争供应产业用地1100亩。完善政银企常态化、全周期对接服务机制,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长35%、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28%。
(五)在双招双引联动发力上争新局。大力实施重大项目突破年,加快落地一批“绿新高、好快大”项目。构建招大引强新格局。坚定缺什么、引什么,主动出击盯引头部企业和优质项目,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6个、十亿元以上项目5个,全力突破五十亿级标志性项目。提升驻外招商靶向度,深耕长三角、瞄准大湾区,引进内资XX亿元。健全招商项目全周期服务体系,设立重特大项目攻坚小分队,完善评估论证、跟踪问效等机制,严把投资强度、亩均贡献、投产周期等关键关口。抢滩未来产业新赛道。聚焦未来海洋、未来能源、未来诊疗等蓝海市场、细分赛道,建立目标企业库、专项政策包,全力招引龙头型、链主型、平台型企业。发挥数字经济促进会作用,深化企业“数转智改”,支持元宇宙、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创新应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突破135亿元,技改投资增长15%。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坚持企业、产业需求导向,大力实施引才强企计划,建立人才市场价格发现机制,“奖、投、贷”联动帮助企业留才育才,新增高层次人才600名、高端创新创业团队30个。做大做强人才发展基金,实体运营人才发展公司,吸引更多城市合伙人、奋斗共同体,新增特优和领军人才10名、高校毕业生1万人。
(六)在宁波都市圈核心区建设上争新局。锚定XX在全市的坐标定位,实施品质提升行动,提升区域承载力,涵养“创新创造、共生共盛”的城市气质。建强市域平台。推动宁南新城强配套、提品质、聚人气,深层次融入全市生命健康板块建设,提升宁波生命科学城、XX生命健康产业基地等效能,建成投用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健康医养中心,力争宁大医学部方桥校区开工建设。加快开发区提能和产城融合发展,推动利安科技滨海基地、云科时尚等25个项目竣工投产,星源卓镁、帕瓦莱斯、比亚迪扩建等开工建设。丰富宁波湾省级旅游度假区发展内涵,投用宁波湾文体中心,启动公共船艇码头、旅游专线景观工程、通源医院二期等项目建设。强化片区协同。深度参与宁波枢纽、自贸区、国际海洋中心城市等发展战略,积极承接市级以上公建项目,高标准打造宁波辐射浙西南的重要门户。提升同城路网通达性,建成通车203省道XX段二期,加快建设甬台温高速改扩建XX段、沿海中线拓宽工程等项目,有序推进宁波大道XX段、环象山港大通道北线工程等前期工作,实质性推动轨道交通6号线南延、9号线前期研究。开展控规全覆盖行动,统筹“一体两翼”组团联动和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滨海新区、方桥、溪口新发展用地的拓展研究工作。落实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规划,以全要素统筹、全产业协同理念,深化先行片区塑特色、出亮点,完成萧王庙、西坞、大堰等村庄整治退建35个,盘活存量建设用地2000亩以上。提升城区风貌。实施城中村包容性改造,建成省级未来社区2个、城乡风貌样板区1个、现代化美丽城镇1个,完成征收拆迁100万平方米。贯通长汀路东延、前方路(新丰路至金钟路),确保203省道XX段与四明路东延实现连通,金海路、金钟路等完成改造提升。提速建设四明快速路、连山快速路等,开工新建西环线南延、奉南路拓宽、顺浦路(汇诚路至东江路)等工程,加快奉莼二通道、宝化快速路、长汀路西延等前期工作。高质量建设城市生态廊道,新增海绵城市4平方公里、绿地30公顷,建设改造各类市政管网43公里。
(七)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上争新局。深入实施新时代“千万工程”,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做强现代农业。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抓好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品种研育,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3亿斤以上。持续深化国家级限额捕捞、省级农业“标准地”等改革,争创国家级渔港经济区。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组建农业产业研究院,打响“欢喜奉礼”优特品牌和区域农产品品牌。加快打造竹产业园、水蜜桃文化博览园、浙贝母种源基地试验区,建成数字农业工厂3家。提升村居品质。坚持“可持续、能滚动”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进农房改造,建成省未来乡村5个、特色精品村6个,和美乡村覆盖率达到40%。实施全域建设幸福河湖行动计划,区控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再捧“大禹鼎”金鼎。持续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高品质打造环同山和美乡村示范带、生态绿谷风景线,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5公里,争创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区。做活富农文章。“一村一策”提速集体经济发展,提升强村公司联村带农致富能力,集体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行政村占比提高到85%以上。以党建联建牵引“共富工坊”建设,谋划打造共富舱产业示范园,新发展林下经济2000亩,新增共富舱300个、来料加工从业家庭3500户,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17%以上。
(八)在推进文旅融合上争新局。以“我们的家园”引领新时代文明实践,丰富“开明开拓、和谐和乐”的新时期XX精神,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创新,加快打造一批标志性文旅融合成果。全力办好世界佛教论坛。高标准推进雪窦名山建设,实施溪口城乡风貌提升工程,优化升级弥勒圣坛、浙江佛学院等地标性建筑功能,全面提升雪窦山“中国佛教五大名山”影响力。精益求精抓好筹备工作,持续放大雪窦山弥勒文化节、智库论坛等精品活动效应,创新两岸交流新载体,打造世界级佛教文化交流中心。提升文体惠民指数。赓续奉城文脉,传承红色基因,更高水平打造松岙、大堰红色教育基地。讲好“三布文化”故事,做好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提升桃花马拉松、蜜桃音乐节等综合效益。大力发展文体产业,丰富高品质文体供给,开展惠民文体活动500场,争创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推动文旅“二次创业”。重塑全域旅游体系,完善旅游发展规划,精耕山海城、农文旅体联动文章,提升应梦名山、滨海蓝湾等竞争力。高品质开发旅游新载体、新产品,丰富品牌式节会、沉浸式夜游、体验式研学等旅游业态,旅游综合收入增长5%以上。
(九)在共富特色先行上争新局。实施全龄友好行动,精心推进“十大奉优”,悉心关怀“一老一小一新”,办成更多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让共同富裕特色区的底色更亮、成色更足。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持续擦亮“乐业XX”名片,组建就业创业服务联盟,加强青年、新XX人、灵活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服务,新建零工市场(驿站)8家,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2500人。深化新时代XX工匠引育,扩大“一人一技”覆盖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5000人。努力办好优质教育。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建立学生拔尖创新培育机制,用心实施“育苗沐心”和课后服务提质工程,推进义务段公办学校城乡教共体全覆盖。引育“凤麓名师”100名,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000个,争创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投用江口中学,新建宁南汇诚实验学校,扩建实验小学、龙津实验学校。深化健康XX建设。纵深推进“医学高峰”攀登行动,持续释放合作办医成效。加快区人民医院迁建,“一院一特色”强化专科建设。着力提升基层卫生所(室)和山区医药点服务水平,新建改建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10家。深化“医育结合”模式,新建区托育中心,新增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400个,致力打造15分钟托育服务圈。夯实社会保障基础。持续推进社会保障精准扩面,力争实现“天一甬宁保”全覆盖。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巩固无欠薪治理成效,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新增3A级居家养老服务站、标准化老年食堂各10家,实现镇(街道)康养联合体、村(社区)助餐配送餐服务全覆盖。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更好满足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需求,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800套。
(十)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上争新局。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扎实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本质安全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争创省“二星平安金鼎”。筑牢城乡安全防线。完善“应急一张图”,持续做好“八张风险清单”研判治理,扎实推进12个重点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全面提升抵御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实施新一轮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滚动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风险排查整治,强化市政设施安全运维,全力遏重大、降较大、提本质。守住生态安全底线,推进生态修复提升工程,创建绿色低碳工厂40家,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在338天以上,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新社会治理机制。持续深化“1234”基层矛盾调解模式、“360”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模式,让群众诉求解决更高效。纵深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提升协同高效执法指数。实施双雁争鸣行动,持续推动村社组织、社会组织、物业服务、调解志愿力量等深度融入网格,建成四星级以上现代社区5个。营造平安稳定环境。持续推进“164N”警务体系改革,深化“奉护”系列警务品牌和片区共治特色警务创建,精准打击涉黑涉恶、电信网络诈骗、涉企涉众犯罪等违法行为。有效防范化解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
各位代表,经过前期广泛征求意见、充分研究论证,我们向本次大会提交了12项民生实事候选项目,请各位代表审议并票决。下步,区政府将办实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以善作善成破解群众“急难愁盼”,以善始善终赢得群众“高分点赞”!
三、政府自身建设
开启新的征程、迎接新的挑战、肩负新的使命,我们将以更强韧劲、更足拼劲、更大干劲,持之以恒强职能,争先创优提效能,努力打造务实高效清廉的现代服务型政府。
(一)政治引领铸忠诚。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推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坚决扛起“示范引领”的光荣使命,用心续写“八八战略”的XX实践,以“总书记有号令、上级和区委有部署,政府见行动、走在前”的实际行动和实效业绩,彰显对党绝对忠诚。
(二)实干担当强执行。实施双增双强行动,拿出拼尽全力必有机会的干劲,以行动力坚定自信心,推动全过程落实、闭环式见效,用政府的“实干指数”换发展的“绩效指数”和群众的“幸福指数”。加强向上对接,深化调查研究,强化减负增效,努力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抢机遇、谋发展、抓落实。扎实推进“中梗阻”等问题专项整治,让政府运转更高效、更务实。
(三)践行初心惠民生。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以省市区民生实事项目为牵引,办好事关人民切身利益的头等大事,办实涉及群众日常生活的关键小事,让人民群众在高质量发展中共享高品质生活。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企业受益为第一目标,深入开展“三服务”,当好企服“店小二”,做到无事不扰、有事必帮。
(四)依法行政善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用好电视问政、81890专线等渠道,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监察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全面建设法治政府,始终把公平性、高效性、主动性、全民性的治理思维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实体化运行区合法性审查中心,高频度开展“八五”普法宣传教育,织密公平正义的社会法治网。
(五)清正廉洁守底线。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厚植廉洁文化建设根基,以钉钉子精神纠“四风”、树新风,持续涵养清朗政风社风。以绩效观念推进公共财政开源、节流、减压,用政府更紧日子换企业和群众更好日子。加快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探索建立腐败预警惩治联动机制,加强重点领域制度建设,紧盯巡视、巡察、审计等问题整改见效。
各位代表!路虽远,行则必达;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XX实践的崭新局面!
2024年XX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区政府紧紧围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推动“党建领航、经济领跑、民生领先”行动部署,深入开展“九大专项”“项目攻坚增效年”等行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XX亿元,增长2.5%;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XX亿元,增长31.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XX亿元,增长18.2%;固定资产投资XX亿元,增长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X亿元,增长2.5%;进出口总额XX亿元,增长1.8%;实际利用外资XX亿美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元,增长2.8%。获得“全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区”“全国首届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等荣誉。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发展环境持续向好。出台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制定40条扶持措施,深入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等专项行动,落实“企业家接待日”“一企一议”机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问题810个。新增市场主体2.28万户,总量达17.21万户、居全市
第1。落实政务服务入驻事项“负面清单”,新增290项业务入驻区政务服务中心,智能产业园政务服务代办点揭牌启用,145项园区事实现园区办,营商环境指数居全市前列。举办“烟山鹊桥荟”等政金企对接活动8场,帮助19家企业获得授信资金XX亿元。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完成清偿XX亿元。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机制改革,全区累计办理赋权行政执法案件2212件,排名全市第1。依托大数据建设智慧化城市管理综合项目,开发房建和市政工程管理远程视频监控指挥平台等城市管理应用,入选福建省一体化大融合行政执法平台首批创新应用点。“台商台胞金融信用证书贷款风险化解机制”获评全国首创性创新举措。国企改革持续深化,打造“榕易租”电子资产竞价平台,累计成交金额XX亿元,溢价率13.1%,获得省委领导批示肯定。规上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XX亿元,总量居全市第3。新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8家,总量58家、居全市第1,新增科技小巨人企业20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572家、338家,均居全市第3。人才支撑不断增强,优化“南台贤士卡”服务,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439人、培养高技能人才874人。知识产权试点建设深入推进,成立全省首家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驿站,打击侵犯“冰墩墩”标志专有权案件入选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
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工业发展提质增效。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橘园洲C、E地块17.5万平方米高标准厂房基本建成,中能电气提升改造项目竣工,奋安实业等9个自主提升项目开工建设,金山工业园区入选“2023中国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单”。重大项目技改扩产攻坚行动稳步实施,19个亿元以上项目加快推进,全区技改投资增速超20%。推进工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星网锐捷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森源电力获评省级绿色工厂。实施“榕升计划”,完成工业企业小升规12家。数字经济动能不断释放。在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福维新能源福建总部等3个项目上省、市台签约。畅玩网络等21家企业入选省数字经济领域创新企业,入选总数居全市第2。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发展。国际医疗综合实验区建设持续推进,组织参与中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国际会议等重要活动,落地佰孟医学等128个生物医药产业项目,规上、限上生物医药企业达83家。现代服务业持续壮大。沃尔玛山姆全省首家独立法人会员店落地开业,举办“惠聚榕城·畅享福品”“金山约惠节”等促销活动332场,吸引客流超千万。培育左海供应链、财经供应链等物流与供应链平台企业38家,纳统销售额428.38亿元,同比增长25.54%,永辉彩食鲜入选商务部2023年全国商贸物流重点联系企业。开展“庆元旦 迎新春”焰火秀、“海丝奇妙夜”等“闽江之心”系列文旅活动247场,宝宝巴士、和声钢琴等6家企业获评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戏梦蝶园二期、燕山香舍等两家民宿开业运营,全区累计吸引游客827.75万人次,带动消费XX亿元。全年新增提升限上商贸、规上服务业企业244家。特色农业做大做强。绿艺园林等4家企业获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闽瑞茶业获评省级物联网应用基地,优野牌甜玉米获评福建名牌农产品。春伦集团、闽榕茶业等4家企业获得福州茉莉花茶产业发展奖补资金。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亚升总部大楼等137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率超序时12.8个百分点;福顺半导体等53个、总投资XX亿元的项目开工,橘园洲D地块等44个项目竣工。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项目6个,争取资金XX亿元,缓解了项目建设经费短缺问题。招商引资有力有效。坚持“一月一主题”,举办产业空间对接大会、“三江口会客厅”沙龙等招商活动11场;在“投资XX”小程序增设招商驿站功能,搭建招商交流平台;落地福大自动化总部大楼、比亚迪直营片区总部等117个项目,预期投资XX亿元,招商工作综合排名保持全市第一方阵。
三、城区建设提档升级。征迁出让稳步推进。组建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征迁指挥部。实施“征迁交地突破攻坚”、旧改项目“百日攻坚”行动,强力推进高宅、市社会福利院周边地块等42个、共3432.64亩的项目征迁,交地1896.64亩,完成金浦路南侧等11宗、196.06亩土地出让。完成首山丽景一期、祥浦苑等9个、共2.29万平方米商贸楼回购。功能品质加速提升。实施市政、园林、水系等36项、总投资XX亿元的城建项目竞赛,完成金山绿轴道路工程、连坂污水厂三期等6个项目,完成投资XX亿元。推动万乐新村等25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提升,盘活保障性租赁住房5226套。推进温泉之都建设,打造“福泉金汤”品牌,建成九福汤泉二期和首开螺洲温泉小镇等2个项目。建成金山片区、烟台山片区等两个完整街区,完成街巷整治等172项综合提升工作。完成义序公交综合车场等城区交通治堵项目80个,道路拥堵指数下降12%。启动严复公园二期建设;建成口袋公园10处、立体绿化10处、福道5公里。完成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保护修缮5处、活化利用10处,文物建筑保护修缮15处、活化利用2处。市容环境持续改观。开展市容环境品质提升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全区“门前三包”管理、“两车”综合整治等工作,创建精美小街巷39条。新建垃圾分类屋亭20座、提升改造100座。拆除“两违”面积2.34万平方米。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持续推进,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45,空气质量优良率99.1%,城门等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建成开放53条、总长度约120公里河道,胪厦溪一期、浦口河一期整治主体工程基本完成,下洋河整治项目进场施工。“护河爱水、清洁家园”、村庄清洁“六清一改”等行动深入开展,发动群众、志愿者等26.54万余人次参与,整治房前屋后乱堆放4.5万余处,清理生活垃圾2.64万余吨,都市型美丽乡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全面推行林长制、河湖长制,林长制实施成效连续两年全市第1。深入推进全域治水,常态化开展“河长日”活动,全年解决内河问题1228个。片区建设全面提速。三江口片区加快建设,金樾三江等19个、总投资XX亿元的项目开工,江映澜苑等20个项目竣工。“闽江之心”核心区整体提升推动有力,江心公园改造升级为爱情主题公园;完成中洲岛2号楼及补征地项目征迁和地块出让,1、3号楼协商搬迁工作加速推进。
四、民生温度持续提升。就业形势保持总体平稳。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09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6411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638人。组织开展“英才聚仓·幸福满仓”校园招聘和“春风行动”“就业夜市”等系列招聘活动35场,近400家次企业提供岗位2.7万个。教育事业发展成绩喜人。三江口小学、螺洲中学新教学楼等建成投用,新增中小学学位6060个;新增10所公办幼儿园,提供学前教育公办学位3600个。全区95所公办中小学、幼儿园调整成立17个联盟式教育集团,城乡一体化集团办学全覆盖。区属中学“壮腰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一三附”“老九所”录取率创新高。开展“百名博士进校园”活动,养成教育工作在全国中小学党建德育工作会议上作现场汇报。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升,214人次获得市级及以上各类专业竞赛奖项。公共文体服务不断优化。完成区博物馆提升改造。累计开展357场群众性文化活动,惠及群众280万余人次;举办营业性演艺活动178场,观演29.3万人次,营收XX亿元。精心策划花朝节、闽台陈靖姑民俗文化旅游节等非遗活动,配合举办“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烟台山入围第十二届中国旅游投资艾蒂亚奖最佳城市文旅项目。有序推进39处体育设施新建改造工作,承办福州马拉松、2023电竞赛等14项赛事,成功举办五四青年节百团接力赛等16项全民健身赛事。健康养老服务便民惠民。疫情防控平稳转段。推动省立医院金山院区二期等5个省、市优质项目建设,孟超肝胆医院金山院区开诊;区疾病预防控制局挂牌;开展集团化办医,实施“政府组建医疗集团+国投组建健康集团”模式,完成XX区总医院筹建工作,XX区医院项目启动建设,金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升为社区医院。在全市率先制定实施村级医疗卫生机构提升三年行动,提升改造示范化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31家,创建市四星级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家。推动中医药特色文化传承创新,打造“南台小郎中”中医药进校园科普品牌,临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省级精品中医馆。建立“中心+站点+居家”的社区居家养老专业化服务网络,为全区1.35万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区社会福利中心投入运营。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加强燃气、自建房、电动自行车充电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累计排查整改隐患1.17万个;区消防救援大队被评为全国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先进大队。成功抵御台风“杜苏芮”“海葵”超历史极值强降雨。社会治理效能巩固提升。完善落实“三清单、一承诺”制度,全区123家重点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均实现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双配备”。累计化解“治重化积”专项件三个批次共500件,总体办结率97.6%、居全市第1;办结中央信访联席办集中交办重点信访事项21件,办结率100%。深化矛盾纠纷调处,成功调解4009件,调解质效居全市前列;建新派出所创新警地“三联”协力解纷工作法,被中央政法委评为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单位。全面做好社区综合提升,水都社区等8个精品社区通过市级考评验收,数量居全市第1,金洲社区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五、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传承弘扬“四下基层”“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等优良传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严肃查处政府系统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17起24人,实施效能问责12人次。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向区人大常委会作专项报告22次,办复区人大代表建议119件、区政协委员提案159件,满意率均为100%。
同时,民族宗教、台港澳侨、军民融合、国防动员、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民兵预备役、双拥、闽宁协作、山海协作等工作继续加强,广播影视、统计、地方志、档案、老龄、青少年、妇女儿童、残疾人、慈善、红十字等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奋斗、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区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政法干警、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所有关心支持XX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XX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压力仍然较大,项目接续不足,主导产业不够强,产业集群发展不够充分;城市开发建设不均衡,土地连片开发的力度还不够大,市容环卫基础设施薄弱,更新迭代难度高,精细化管理不够;民生补短板压力凸显,义务教育学位结构性短缺比较突出,企业用人难与毕业生、农民工就业难并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会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下更大力气加以解决。
2024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根据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统一部署,2024年区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和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部署,紧扣“四个更大”重要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一张蓝图绘到底,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繁荣美丽开放文明的新时代新XX,奋力打造现代化国际城市先行示范区。
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2024年我区将加大开发建设力度,以城市建设带动产业发展,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初步确定明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完成市下达的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和节能减排降碳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抓改革、谋创新,在释放发展动能中展现新作为
依托地域优势、开放优势、科教优势,最大程度挖掘和释放发展潜能,创造竞争新优势。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稳妥有序开展区级机构改革工作。扎实推进自贸区改革,围绕投资、贸易、金融等领域,推动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创新举措3项以上。纵深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和跨部门、跨领域综合行政执法等集成改革,规范开展赋予乡镇行政执法事项工作,推广福建省一体化大融合行政执法平台。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做强做优区属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推进国际医疗综合实验区建设。加快推动特许药械、真实世界数据研究等27项国家级、省级政策申报。全力推进省华侨医院扩容,加速同春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平台专项课题研究,以高校和优质医疗资源为依托,搭建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实验区医疗健康产业服务生态体系,加快实验区内资源要素集聚,打造现代医疗开放发展先行区。
实施营商环境创新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政务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全力推动负面清单外的政务服务事项全面进驻区政务大厅,加快实现办事只进“一扇门”。推动市场主体住所登记申报承诺制、各类项目“水、电、气、网”公共服务并联审批等事项改革,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深化无人自助办事服务,推动出入境自助签注机等入驻政务服务中心。开展基层政务服务质量提升工作,加快推进镇街、村居便民服务,实现“一门式办理”。
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加快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变革,持续开展双创孵化载体创建和高企培育工作,引进一批独角兽企业、总部企业,力争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5家以上。持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力争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总量保持全市前3。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完成技术合同认定成交额12亿元以上。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依托高校、科研院所,打响“榕博汇”“英才聚仓·幸福满仓”高校引才系列品牌,多渠道引进培养人才。
二、抓产业、优结构,在提高发展质量中创造新优势
坚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XX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提高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坚持“大抓工业、抓大工业”,深入实施“工业提振”三年行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加速新兴产业发展,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深入实施福顺微电子6英寸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改造等24项省、市重点技改项目。深入开展“榕升计划”攻坚行动,力争新增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培育链主企业10家。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力争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家以上。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依托“两园四镇”,加快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区建设,培育锐捷网络、汉特云等智能软硬件创新产品和服务,做大做强智能化设备,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创新,力争入选省数字经济领域创新企业20家以上;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力争新建5G基站300个;建设数字人民币试点示范镇、示范街、示范村,打造人工智能标杆应用场景,争创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推动奋安生物医药产业园等项目开工动建,加快瑞科产业园二期自主提升项目,扶持壮大北京同仁堂等龙头企业,精准招引一批优质项目,力争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XX亿元。
推动现代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会展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商圈经济、文化体育、休闲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升级,提高服务业发展质效。推进帝封江文旅商等重点项目落地,力争新增提升限上商贸、规上服务业企业180家以上。推动电商经济发展,加快福建纵腾网络公司总部大楼项目建设,引进跨境电商上下游产业,打造跨境电商示范园区。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力争全年举办展会规模突破130万平方米。持续壮大商圈经济,加快SM广场地标性商业综合体建设,推动中骏世界城等商业项目开业运营,鼓励各大商圈开展各类主题促消费活动,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提振汽车、家居等大宗消费,推动消费恢复扩大。加快发展文旅经济,积极融入福州市文创走廊建设,推进梁厝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房车露营地创建3C级营地,完成飞凤河等3条内河旅游线路建设。办好烟台山国际文化艺术节、闽台陈靖姑民俗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推动烟台山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助力福州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培优做大产业发展空间。坚持“工业园区姓工”,用好“问天要地”的成功经验,深入实施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支持森达电气、凯华药业等23家企业自主提升,加快万福智能制造产业园等“园中园”建设,推动义序临时工业用地开发建设,力争累计建成高标准厂房60万平方米以上。持续推进工业企业“四个一批”搬迁改造,推动橘园洲片区低效用地及改变功能地块的收储提升。
三、抓项目、稳企业,在增强发展后劲中开创新局面
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拉动作用,实施“项目攻坚突破年”行动,千方百计抓好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益的投资,稳企业稳预期、增信心增动能。
以更高效率建设项目。坚持“项目为王”,实行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推动项目早开工、快建设、快投产、早见效。推进左海控股大楼等142个、总投资超XX亿元的省、市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形成更多有效投资。开工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6个。推动利莱森玛机电园、亿力集团总部生产基地等53个、总投资约XX亿元的项目开工,信和达广场等23个项目竣工。
以更大力度招商引资。全面落实“一把手”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机制,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光电信息、生物医药等9条重点产业链,用好嘉里总部经济港、安腾国际广场等载体,推进华威卉谷、中国邮电器材福建公司等优质项目落地,力争全年招商项目数超150个、预期投资额XX亿元以上,招商工作综合排名保持全市前列。
以更优服务帮扶企业。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大力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强化融资、用工、土地等要素保障,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全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持续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制度,更好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落实区领导挂钩服务企业、“一企一议”等工作机制,加大企业帮扶力度,强化亲清政商关系,扶持企业做大做强。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常态化举办“烟山鹊桥荟”等政金企对接会,打通企业降本融资通道。加强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着力培育行业领军人才。
四、抓城建、提品质,在提升城市能级中彰显新担当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升城区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加大征迁交地力度。进一步做全金山建新片区、做精中部老城区、做强城门盖山片区,加快建设中心城区新的区域中心。推进原天天筷子厂等34个、占地1.16万亩的项目征地拆迁;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采取拆除重建、整治提升、拆整结合等3种模式,重点推进原金山水厂预留地等一批城中村改造项目;力争全年交地3000亩,出让土地27宗、2690亩。开展XX区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形成典型案例5个以上。
提速重点区域开发。加快三江口片区建设,推动福喜新区二期等项目净地交地,谋划实施火车南站“两山两路”区域征迁,开工建设市教育研究院、市第二总医院三江口院区等项目10个,建成开放植物园一期。有序推进“闽江之心”核心区整体提升工作,加快中洲岛改造运营,打造最美滨江会客厅。
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有序推进金山大道改造提升等交通治堵硬件项目23个,完成尤溪洲南立交改造、坂昌路等项目12个。狠抓城市建设项目竞赛,加快推进白湖北园东升片区综合体、金洲社区完整社区试点等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完成源头小区、企事业单位雨污分流改造80%以上、污水集中收集率65%,新建、改造雨污管网各10.5公里。整合提升福道5公里,建设口袋公园5处,绿化覆盖率达45.9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83平方米。
增强城市管理能力。提升城市智慧化管理水平,完善XX区环卫作业智能化平台、远程视频监控指挥平台,提高监管效率和治理效能。创建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区,开工建设城市管理综合体3座,新改建垃圾分类屋40座。强力推进“两违”整治,力争“两违”治理工作保持全市前列。全面启动养犬登记。常态化开展“护河爱水、清洁家园”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不断提升林浦、阳岐等历史文化名村乡村振兴工作水平。加快完成胪厦溪、浦口河、下洋河整治。进一步推动全域治水工作,全面推进河湖长制,严格落实常态化巡河机制。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立整立改工作,积极开展“清水蓝天”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执法行动,持续推进散乱污企业、场所综合整治,推动区域环境质量提升。
五、抓民生、办实事,在改善人民生活中取得新成效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民生事业投入,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织密兜牢民生保障。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实施25项为民办实事项目。推动构建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基本医保全民参保计划,促进城乡居民和被征地农民更加公平享有社会保障权益。继续推进稳就业工作,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开展新型学徒制等职业技能培训,力争新增城镇就业1.9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500人。做好托育服务机构培育,确保每千人托位数达4.0个。做好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工作,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快教育强区建设步伐,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新建冯宅中学等6个项目建设,力争建成投用盘屿中学新教学楼,提供学位3300个。全力推进学前教育提质扩优工作,创建1所省级示范园、2所市级示范园,力争学前教育公办率逐年提升。持续深化中学办学改革,加快推进英才中学转隶区属公办工作,试点“寄宿制”培优措施。坚持“五育”并举,落实“双减”政策,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持续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设立区级名师工作室10个以上,强化教育人才支撑。加强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全面提升师资水平。
推进医疗养老工作。探索推进集团化办医,持续完善区级总医院运行模式,与市第二总医院试点建设“市—县—乡—村”网格化分级诊疗健康管护体系,完善与孟超肝胆医院的“共建病房”运营模式。做优做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加快区医院项目建设,完成三叉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址装修、临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升建设;加大药品监管力度,保障群众用药用械安全;统筹抓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传承创新基层中医药事业,做大做强“许氏伤科”非遗项目,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所“中医阁”建设。深入推进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高标准落实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检工作。持续打造“有福之州幸福老人”品牌建设,大力发展公办和普惠养老服务,加强公办养老机构床位供给。深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推动“长者食堂+”融合比例达80%以上,加快胪峰社区嵌入式家园和雁祥社区养老服务场所建设运营,推动市社会福利院周边等养老用地开发建设。织密拓展镇街、村居两级养老服务网络,推动新建城区、居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100%。
守牢安全稳定底线。开展“一镇一站”“一村一点”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综合应急力量体系。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加大安全生产执法监管力度。提升自然灾害避灾安置点2个,争创一批“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强化信访问题源头治理,深化“园区枫桥”品牌,着力打造“农民工兄弟”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小在早,实现“案结事了”“事心双结”。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一线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加快形成上下贯穿、左右联通、多元共治的协同处置体系。提升社区治理效能,持续优化社区布局,完善场所功能配套,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带动城乡社区服务水平整体提升。全面推进法治建设,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加快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阵地、民法典主题园建设;打造“XX148一线推”特色品牌,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六、抓作风、提效能,打造人民更加满意政府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争优争先争效,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建设忠诚担当的政治机关。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政府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积极担当作为,认真履职尽责,以实际行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建设依法行政的法治政府。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用权履职,提高基层综合行政执法能力,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推动政府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加强审计监督和统计监督,坚决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
建设务实高效的服务政府。大力传承弘扬“四下基层”“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等优良作风,持续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强化政府执行力,确保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强化新时代机关效能建设,做到雷厉风行、紧抓快办,推动各项工作提速增效。
建设清正为民的廉洁政府。始终牢记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树立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的意识,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坚决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脚踏实地为群众办事,让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各位代表,使命重在担当,实干铸就辉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奋进、勇毅前行,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繁荣美丽开放文明的新时代新XX,奋力打造现代化国际城市先行示范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州实践作出更大贡献!
2024年XX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即将过去的一年,是XX区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极不寻常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面对“疫”后持续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市场环境,面对结构调整阵痛、矛盾风险凸显、经济恢复乏力等多重挑战,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锚定目标、保持定力,真抓实干、攻坚克难,较好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全面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北方水城取得新的成效。
一年来,我们千方百计聚动能、稳增长,经济运行回升向好。
经济增长筑底企稳。集中精力抓经济谋发展,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XX亿元、同比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XX亿元、同比增长12.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亿元、同比增长36.2%,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XX亿元、同比增长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XX亿元、同比增长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XX元、同比增长5%。主要经济指标全部逆势转正。
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超前、靠前服务,总投资XX亿元三力中科MMA新材料(一期)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全年开复工项目74个、开复工率105.7%。保持“走出去、请进来”力度不减、标准不降,总投资XX亿元鲁华泓锦环烯烃共聚物(二期)等36个优质项目签约落地,实际到位内资XX亿元、同比增长14.5%,引进外资实现零的突破。下大力气盘活建设禧玥礼宴·左岸婚礼艺术中心等闲置项目7个、总面积达6万平方米。
市场主体培育壮大。全面落实国务院、省、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举措,累计为14626户次民营中小微企业留抵退税、减免税费XX万元。统筹用好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工具,积极帮助各类市场主体渡过难关、健康发展。预计全年市场主体达到2.85万户、同比增长8.2%。
一年来,我们坚持不懈调结构、促转型,三次产业协同发展。
工业发展步伐稳健。实施工业增长三年行动,“三新”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00%。格林凯默等4家企业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易立凯泰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瑞升聚晶金刚石微粉等5个产品列入辽宁省工业企业创新产品目录。新秀新材料等7家企业“小升规”,鑫安源等5家企业技改升级,孚音生物等3家企业投产达效。其中,鹏鹞生物二代生物柴油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竣工、当年投产。聚力开发区承载能级提升,“南扩东拓”有序推进,“智慧园区”综合管控平台(一期)建成运行。
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康养医养项目——辽河康养服务中心开业运营,盘锦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园区、辽河康养辅具文化街区入驻企业22家,康复辅具进社区“1中心5站点”完成布局。数字产业创新示范街区健康发展,思爱普(SAP)双碳创新中心与东北大学软件学院联合建立“双碳”数字化联合研究中心,中检(辽宁)跨境电商溯源公共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全国首个跨境电商香料制造园正式挂牌。成功举办2023第四届辽河湿地国际灯会暨第二届草雕艺术节,累计接待游客20万人次。“礼贤美食街”“川贵小吃一条街”获评“辽宁美食街”。
乡村振兴提质增效。积极构建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以友谊村朝鲜族民俗风情旅游村寨、后腰村白羽肉鸡养殖、统一村包装礼盒定制、常家村香菇生产、上稍子村直播带货等为代表的村集体经济培育壮大。与中化现代农业(辽宁)有限公司合作建立0.5万亩全程品控溯源农场。会友继刚荣获省级生态农场称号。稻蟹综合种养面积达到2.1万亩。“蟹田稻海”获评辽宁省知名农产品品牌。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非粮化”,牢牢守住6.29万亩耕地保护红线。
一年来,我们矢志不移抓改革、重创新,区域活力不断释放。
创新动能加快汇聚。承办科学技术部高技术中心“催化新赛道塑造新动能”助力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与北京国化新材料技术研究院联合举办2023第四届甲甲酯产业链创新发展论坛。积极争创国家级精细化工中试基地,全力推进中试基地D区建设,实施苯二酚催化加氢等中试项目6个。实施质量强区战略,亿源塑胶等11户企业获得首席质量官证书。新组建实质性“产学研”创新联盟2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雏鹰瞪羚企业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2家。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1项。格林凯默揭榜挂帅省科技厅“光刻胶初始原料绿色生产工艺研发项目”。引进高端人才团队3个、高技能产业人才612人。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突破3.5%,创历史新高。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把抓好省委营商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作为政治任务,不打折扣、立行立改,巡视反馈24项问题,完成整改18项,整改率75%。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等一批遗留问题得到系统性解决,累计清欠XX亿元。省“万件清理”监督行动4批次转办84件案件全部办结。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依法废止违反公平竞争文件35个,企业开办等16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婚姻登记等5个政务窗口获评首批“清风辽宁政务窗口”,医师执业注册等1228项政务服务及便民服务事项纳入《办事不找关系指南》。
改革攻坚走向深入。实施国有企业赋能专项行动,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国有资产一体化、智能化管理。加强与央企、国企对接合作,中检集团辽宁化学检测中心项目实现落户。加快推动国有资本多元化布局,区属国有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完成“一街一所”基数划定。制定《XX区机关事业单位劳务派遣人员管理办法(试行)》《政府投资类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等多个领域规范性文件,政府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效能不断增强。
一年来,我们齐抓共管补短板、提品质,城乡环境稳步提升。
城市更新稳步实施。推进团结等7个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庆平等2个老旧小区改造。实施兴农街西段等5条街路及雨排管网改造。完成魏家泵站等3座泵站及管网提升改造,城市低洼易涝路段全市率先完成整改。大力开展清洁能源取暖改造工程,改造面积47.76万平方米,惠及城乡居民6887户。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常态化开展“三禁”管控,全市唯一零火点。PM2.5平均浓度25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88%,空气综合指数全市第一。全面落实河长制,双绕河等4条河流考核断面水质均值达标。农用地、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深入推进生态整治修复,辽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全面完工。新建“向阳”等3个口袋公园,栽植乔木9008株。积极创建“无废城市”,“四类单位”垃圾分类覆盖率92.5%。
城乡管理更加精细。以开展“擦亮、扮靓、点亮盘锦”提升城市环境系列行动为载体加强城市治理,科学施划机动车泊位3742个、非机动车泊位1227个。着力解决“流动商贩、占道经营”顽疾,设置临时便民服务点19个。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开发基层社会治理数字平台,招聘社区村专职网格员161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通过国家验收。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维修村屯边沟63.1公里,新建及维修改造农村公路8.43公里。
一年来,我们用心用情办实事、解民忧,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民生保障坚实有力。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新增城镇就业3894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199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8%。全市率先完成恒大“保交楼”任务,滨河世家小区759户居民全部顺利入住。分批分步解决已售房地产小区不能办证问题,学府园等8个小区首登问题得到破解。高家立交桥小区2、3、4号危楼改造历史遗留问题实现销号。加快“临代正”治理,万合新城等4个小区居民用上正式电。全年回迁安置居民333户。全力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与全市一道迈入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行列。
公共服务更加均衡。始终坚持教育优先,投入4000万元完成实验中学、长征小学、文教幼儿园等11所中小学幼儿园教学楼、操场及消防设施维修改造。新增普惠托位400个、普惠学位270个,学前教育普惠率达到90%。引进全区首家心理医院——安济心理医院。胜利街道团结社区等6个社区获批省级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市中医医院新院区投入使用、康养服务中心门诊实现开诊。获评全国第一批医养结合示范区。完成1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占全市58.8%。铁东街道新府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文体事业繁荣发展。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组织开展活动1200场,受益群众5万余人次。深化区域文化对接,创新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 盘和友谊似海深”交往交流交融活动。深入实施文体惠民工程,成功举办“5·19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暨辽河湿地万人徒步大会。深挖区域特色文化资源,“浮雕芦苇纤维画传统技艺”等3个项目获得非遗认证。双盛街道常家村农家书屋获评全国最美农家书屋。
一年来,我们竭尽全力防风险、守底线,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安全发展筑牢底线。高质高效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累计整改风险隐患4316个。居民燃气用户“两件套”安装率98%,非居民燃气用户“三件套”安装率100%。深入开展消防宣传“五进”活动。扎实推进自建房排查整治。圆满完成国务院安委会、应急管理部及省、市各级各类督导检查。安全生产重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全区安全生产大局持续保持稳定。
平安建设纵深推进。深入推进“平安XX”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刑事立案和治安受案同比双下降。成功破获“2·23”“6·08”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案件,得到公安部等国家七部门贺信表扬。省“万件化访”行动3批次交办案件化解179件。创新“三个一回访”“驻村辅警参加村例会”工作制度,充分发挥“1+8+49”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作用,推动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陆家镇任家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债务化解务实高效。日调度、周统筹、月研判,详细制定还款计划,不遗余力向上争取。积极沟通省市发改、财政等部门及金融机构,全年获批清洁取暖、优质粮食工程等各类资金XX亿元。全力争取到二次化债试点政策,获得化解隐性债务系统内金融债务资金等各类债券资金XX亿元。在财政保障能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有力确保全年刚性支出和到期债务风险平稳化解,坚决守住“三保”和不发生债务违约风险底线。
一年来,我们持之以恒转作风、提效能,自身建设有力增强。
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48件人大代表建议、52件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复。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全部经过合法性审查。依法开展17个审计项目并积极推动审计整改。全区工作亮点185次在人民网、学习强国等中央级媒体平台发表,44次在辽宁日报、北斗融媒等省级媒体刊播。
国防武装、民族宗教、侨务、档案、残疾人、青少年、退役军人等各项事业均实现健康发展。
各位代表,以上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力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奋斗实干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表示诚挚的感谢!向所有驻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关心支持帮助XX区发展的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有:部分经济指标增速未达预期,经济恢复增长的基础还不够牢固;项目储备不多,优质项目、大项目占比较少,有效投资增长乏力;产业结构不够优化,“高精尖”人才匮乏,创新动能不够强劲;政府性债务负担仍然较重,实际争取到位资金与预期目标还有较大差距;棚户区改造和老城区基础设施更新进展缓慢,一些群众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部分干部作风、能力建设、工作标准还有不小差距等等。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深入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是冲刺“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盘锦建市40周年,用攻坚之举做好全年工作至关重要。2024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市委八届七次全会、区委九届七次全会暨市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维护国家“五大安全”重要使命,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锻长板和补短板相结合,坚持加大支持力度和激发内生动力相结合,认真落实“六项重点工作”和“五项重要任务”,深度融入“一圈一带两区”和“一带双创”发展战略,以“六个高质量”为引领,全力推动“五大产业功能区”集群发展,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辽宁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盘锦建设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先行区征程中奋勇争先、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实际工作中,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要力争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一)持续深化改革,在全力打造良好发展生态上奋勇争先
聚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实施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大力开展政务服务综合窗口改革,加快推进“区、街镇、社区村”三级便民服务中心综合窗口设置,建立“一窗收件、分类办理、统一出件”服务新模式。稳步推动“清风辽宁政务窗口”提标扩面,积极培育“办事不找关系、用权不图好处”的“清风XX”品牌。持续深化“助企先锋服务振兴新突破”专项行动,全面、精准、优质、高效,真心实意为各类市场主体排忧解难。做好省委营商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后半篇文章。加强诚信政府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12345”便民服务热线办理质效。实现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意度的显著提升。
全面落实助企惠企政策。旗帜鲜明、理直气壮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接续落实国家、省、市一揽子政策及有关措施,全力推动各项涉企税收优惠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不断优化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常态化开展政金企对接,发挥好“一带双创”产业发展扶持资金作用,统筹好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工具,使用好普惠小微贷款、科技创新等结构性金融工具,精准解决市场主体资金需求。支持佳合晟世等3户企业挂牌上市。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培育计划,建立大中小企业梯队培育体系,抓大育小、外引内育,全年市场主体同比增长5%。
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平台公司提档升级。提升国资监管效能,持续优化国资国企布局和结构调整,加快多元化发展,全年区属国企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创新区属国企与各类央企、国企、优质民企、上市公司合作模式,推动在资本、项目、产业链供应链等多领域开展合作,努力促成一批合作成果落实落地。建立完善大抓镇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鼓励镇街走特色化经济发展道路,有效提升内生发展活力。继续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完成“一街一所”设立,构建协税护税新格局。
(二)强化项目支撑,在有效汇聚发展强大动能上奋勇争先
招商引资要开新篇。聚焦全省打造“二十二个产业集群”目标,丰富完善“1+3+3”现代化产业体系内涵,重新制定产业链图谱和招商地图。对标京津冀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等产业,长三角生物医药、新材料、信息技术、康养医养等产业,粤港澳文旅、地产、生产性服务业等产业,精准对接世界500强、中国100强、央企国企、“头部企业”以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全力招引一批国内领先、填补空白、延链补链型项目。全年签约落地项目36个,到位内资不低于XX亿元,引进外资XX万美元。创新招商理念及招商方式,突出招引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培育更多新质生产力。加大保险、金融、医疗、体育、文娱、亲子教育等行业业态引进。各部门、各街镇要各尽其能、各展所长。
项目建设要提速度。围绕“早落地、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早达效”,严格落实“一班、一法、五率、四清单”工作要求。全力推动XX热力清洁智慧供热等签约项目落地开工、精细化工中试基地等续建项目加快建设、鲁华泓锦环烯烃共聚物(一期)等竣工项目按时投产、研峰科技新材料等投产项目全面达效。全年新开工项目33个、续建项目42个、竣工项目25个、投产项目13个以上。一企一策推进广吉顺食品添加剂烷烃等“僵尸项目”有效盘活、佰达佰利等低效企业提质增效,定期调度、全力突破。
向上争取要再加力。坚持“以支定争、应争尽争、应争必争”,抢抓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等政策措施密集出台重大历史机遇,进一步聚焦辽宁省“15项重大工程”“沿海经济带发展”系列文件,坚持吃透精神、抢占先机,科学开展谋划,动态储备项目,做实前期准备。积极推动强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大项目、好项目源源不断纳入国家、省、市大盘子,全年谋划申报项目100个以上、入库总额XX亿元以上、争取资金XX亿元以上。
(三)聚力实体经济,在科学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奋勇争先
千方百计稳工业。坚持依靠华锦、服务华锦、融合华锦,积极应对华锦大修,全程参与、专班服务,助力优化方案、缩短工期,推动下游企业科学排产、降低影响。强化45户规上工业企业运行调度,全力以赴稳产增产。持续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推动科莱恩、杰润等重点企业改工艺、扩产能,研峰科技、中泓等重点企业开发新产品。力争规上石化和精细化工营业收入达到XX亿元。大力发展“三新”产业,全力推动蓝壳MOFs材料、清华大学Janus材料等“隐形冠军”“单项冠军”项目落实落地。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专精特新”企业2家、雏鹰瞪羚企业3家。实现科技成果转化8项。完成“小升规”企业3家以上、技改升级企业2家以上。
全力建设国家级精细化工中试基地。持续升级精细化工中试基地功能品质和基础设施配套。科学健全项目招引、服务、运营、利益分配等全流程工作机制。深化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等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对接合作,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强前沿科技探索,协同突破一批“卡脖子”难题。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试点改革,加快中试成果转化落地,全力争创全国重点实验室。全年储备中试项目10个、实施中试项目5个、产业化转化中试项目2个。
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提升工程。盘活大润发XX店。办好“辽河夜市”“双台城夜市”。提升“汽车电商博览会”“中外商品博览会”等会展品牌价值。持续开展“全民乐购·约会盘锦”系列促消费活动,扩大批零住餐服务消费。分批次发放300万元消费券,提振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多措并举培育壮大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大力发展研发设计、电子商务、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不断向专业化、规模化转型。促进医疗康养、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向品质化、多样化延伸。全年新增限上企业5家。
做优做大特色产业。加快辽河养老产业示范区建设,盘锦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园区、辽河康养辅具文化街区入驻企业突破30家。高标准筹备2024首届辽宁(盘锦)辽河养老产业推介会,进一步叫响辽河养老品牌。持续丰富“辽河+”旅游内涵,开展2024第五届辽河湿地国际灯会等特色主题活动,全区域、全季节规划设计,全力打造辽宁、东北文创旅游及“微度假”目的地。深度开发“碑林书法”系列文创产品,大力开展书法研学、书画展览等各类文化交流活动,持续放大辽河碑林影响力。充分发挥思爱普(SAP)双碳创新中心等企业品牌及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引进数字信息、平台经济等企业,做大盘锦数字经济产业创新示范区规模。深入落实“双碳”战略,稳步推动化工、建筑等行业节能降碳,进一步扩大“盘锦指数”影响力。
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坚持“一村一品”,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和乡村产业,做大做活养殖、直播、认养、民宿、包装等特色产业。优化常家香菇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完成高标准农田提升改造2万亩,规模化种植“红海滩1号”优质水稻1万亩,推动稻蟹综合种养面积达到2.2万亩。支持龙人农业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开展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工作,打造省级美丽宜居村1个,持续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
(四)增强前沿意识,在不断提升开放合作水平上奋勇争先
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深度融入盘锦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高标准打造跨境电商香料制造园和跨境电商产业园。鼓励企业建设布局海外仓和海外独立站。稳定催化剂、生物柴油、丁苯橡胶等出口规模,扩大高端化学品等进口品类,巩固外贸基本盘。全年新增外贸企业5家、跨境电商企业10家。有序组织企业参加进博会、广交会等展会,持续开拓国际市场。
打造更高层级开放通道和开放平台。坚持做好“高铁+”文章,精准对接中交建筑、二十二冶等央企、国企,全力推动辽河新城高端商旅产业集聚区等项目落地开工,努力把盘锦高铁站通道优势转化为开放优势。聚焦“六个一体化”,高标准推进开发区“南扩东拓”,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产业园规划建设,切实以高能级平台支撑高水平开放。完成“智慧园区”(二期)项目建设,实施孵化基地A、B区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开发区承载能力。
更大力度开展交流合作。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一圈一带两区”等国家和省重大战略,努力在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对接、产业转移等方面取得更多成效。深化与无锡市新吴区对口合作,力争在招商引资、城市治理等领域复制一批制度性成果。全面落实沿海六市协同发展机制,与全市一道携手锦州、营口共建辽河三角洲高质量发展试验区。
(五)对标绿色低碳,在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环境上奋勇争先
不断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打好蓝天保卫战,强化“四源”管控,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协同减排,确保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保持全市第一。打好碧水保卫战,全面落实河(湖)长制,规范开展巡河工作,严格进行水质监测,确保河流水质持续稳定达标。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土地面源污染防控和土壤污染治理,不断提升黑土地保护水平。高标准完成“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全力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果。
持续提升城乡功能品质。启动长征二号等地块开发。完成辽河干流滩区居民迁建等2个项目征收、惠民等4个棚改小区竣工交付,全年回迁安置居民300户以上。推进冬季清洁取暖项目(二期)及路灯智慧化节能改造。实施辽河中路等2个泵站、国土资源等7个老旧小区改造。实现绿地世纪城等5个历史遗留问题小区居民用电“临转正”。打通延堤北街断头路。维修改造农村公路8公里以上。完善停车配套功能,科学设置单行线,加大公共充电桩布局。巩固“多城联创”成果,促进城市活力、魅力、竞争力全面提升。
优化美化生产生活环境。统筹布局“城市绿心、小微湿地、口袋公园”三级公园体系。新建辽河湿地体育公园和“正大”等3个口袋公园。科学调整、优化方案,推动谷家湿地生态修复项目建设。实现辽河口国家公园博物馆选址落地。加强主次街路行道树补植和各类小微湿地保护。做好企业厂区、党政机关等闲置空间绿化美化。
(六)提高人口素质,在持续夯实人力资源支撑上奋勇争先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试点开展“强校工程”。持续实施“三名”培育引领计划。深化教学改革,开展沉浸式、跨校教研服务教育教学,遴选100节“精品课”推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全面实施教育教学环境提升工程,完成全部中小学教学照明设施以及建设小学等4所学校操场提档升级。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实现“惠民”等3所公办幼儿园开园,学前教育普惠率达到90%以上。
做好一老一小服务。实施第二批14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新增建设街道育红社区等3个社区便民食堂。抓好辽河康养服务中心运营,健全旅居养老、老年大学等板块功能,开发养生保健、健康管理、康复医疗等特色健康消费产品。进一步构建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康养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打造更高水平医养结合示范区。强化积极生育支持措施,落实生育休假等制度,完善生育津贴等政策,实现生育保险保障人群全覆盖。
建设人才发展高地。完善“引育用留”人才工作体系,深入落实“兴辽英才计划”“百万学子留辽来辽”行动,着重招引战略科技人才、产业高端人才、行业领域专门人才等急需人才,全面兑现医疗保障、子女教育、安居住房等高层次人才政策,加快“高精尖”人才聚集。全年引进高端人才团队2个、高技能产业人才650人。引导孵化机构和众创空间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升级,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良好要素保障。
(七)坚持人民至上,在更好推动发展成果共享上奋勇争先
稳住就业基本盘。构建完善“区、街镇、社区村”三级就业服务体系,精准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以及困难家庭就业援助,确保城镇调查失业率始终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加强灵活就业和劳动者权益保障,健全预防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长效机制,全力守护好农民工兄弟“钱袋子”。
深化健康XX建设。推动盘锦骨科医院分院落地开工。完成区妇幼保健院、辽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移址扩建。依托市中医医院,实施网格化布局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共建工作。持续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好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加大医保扩面力度,提高全民健康保障能力。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重点做好中小微企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业转移人口、城乡居民等群体参保工作。扩大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覆盖面。提升长护险服务质量。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稳步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标准。
完善公共文化供给。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持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各类宣讲活动。加强“小红楼”“新世纪交通救援中心”等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办好辽河湿地万人徒步大会等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需求。
(八)守住底线红线,在精准构筑安全发展堤坝上奋勇争先
全力抓好安全生产。持续巩固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成果,健全完善隐患排查、整治、清零和“回头看”闭环管理机制,抓好危化品、消防、城镇燃气等“九大领域”安全监管。妥善解决顺地城商场、高家旧货市场等历史遗留问题。加强应急管理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压紧压实“四方责任”,坚决防范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大力推进平安建设。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建立健全“区、街镇、社区村、网格”四级联动机制,排查矛盾纠纷,加强源头预防,推动一批重点积案化解清零,争创全国信访法治化示范区。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加快推动“三大智慧管理平台”数据整合,积极探索“网格+X”融合新模式,实现基层治理“多网合一、一网统揽”。保持打击电信诈骗、黄赌毒、盗抢骗等违法犯罪行为高压态势,全力建设“平安XX”。
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用好用足二次化债试点政策,确保按时足额还本付息,严防债务偿还风险。制定《政府投资类工程项目审核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对所有新开工项目一律按程序做好资金来源计划和收益分析预案,严禁非民生类、非发展刚需类项目“上马”,坚决遏制债务增量。严肃财经纪律,严格落实《辽宁省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若干措施》要求,严控“三公”经费,压减一般性支出,坚决守住“三保”底线。
此外,进一步加强国防动员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桥梁纽带作用,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红十字会等工作。
各位代表,打好打赢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之年攻坚之战,必须要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更严的作风,全面提升政府自身建设水平,努力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奋力打造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模范政府。
我们要打造忠诚政府。坚持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不断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落实“六项重点工作”和“五项重要任务”,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
我们要打造有为政府。以实干为荣、实绩立身,大力发扬“拼抢争实”的工作作风。大兴调查研究,身入基层、心到基层,绝不让决策停留在纸面上、绝不让工作落实在口号上、绝不让“躺平式”干部有立足之地。创新工作方法、提升破局能力,提高标准、拉高标杆,以超常规思维、超常规举措打开工作新局面。
我们要打造法治政府。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一岗双责”“意识形态责任制”等制度。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纪委专责监督和群众社会监督,加强审计监督、统计监督,依法行政、依法用权,确保各项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运行。
我们要打造廉洁政府。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正风肃纪,驰而不息纠治“四风”。紧紧聚焦重点领域、核心部门、关键岗位,强化权力运行制约监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真正让勤政廉政成为每一名政府系统工作人员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我们要打造为民政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坚决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努力让“幸福XX”深入人心。
各位代表,加快全面振兴,其时已至、其势已成。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咬定目标不放松、敢闯敢干加实干,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奋力开创现代化北方水城建设新局面,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和实际成效,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进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年XX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在市委、市政府和工委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实施“十三大创新突破行动”,以“创”开路、以“新”应变,谱写了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引领区的新篇章。
这一年,我们高效统筹稳增长、扩内需,经济运行量质齐升。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复杂、内部需求不足等多重压力,推出“金融八条”等一揽子稳增长政策,建成潍柴智慧重工等一大批支撑性项目,开展“西海岸100”等一连串促消费活动,培育濠洼步行街、悦和花街等一系列夜经济场景,举办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一系列高层次会展,全区经济稳中向好、进中提质。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可达预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6%、还原增值税留抵退税后总量超过XX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10%。综合实力稳居国家级新区前三强,连续四年上榜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区。
这一年,我们高效统筹强科技、兴园区,发展动能强势迸发。加速集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级科创平台11家,“仲华”热物理试验装置总控数据中心主体封顶。新认定国家“小巨人”企业7家、省瞪羚企业28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00家。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绿色低碳新材料、氢能等4个市级专业园区集聚重点项目120个、投产73个,青岛影视基地新入驻影视企业150家、备案拍摄作品147部。科技创新注入新质生产力,专业园区构筑前沿新空间,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夯基蓄能。
这一年,我们高效统筹促更新、融产城,城市空间有机拓展。以更新建设联动产业升级、完善城市功能、集聚人才人口,东部打造自贸区航贸金科创高地,西部升级古镇口海洋科学城,南部建设董家口一流新港城,北部崛起芯屏产业新城,一批重点片区实现内涵式提升。地铁13号线二期北段、青岛西海岸中学等重要保障项目建成投用,京沪二线青岛连接线、董梁高速等重大枢纽项目实现开工,青岛大学医学医疗中心、千亩风河生态运动公园等重点民生项目启动建设,越来越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在大家身边发生。
这一年,我们高效统筹勇攻坚、守底线,难题破解有力有效。坚持人民至上,顶格推进保交楼,21个项目1.6万套房屋完成交付,有效阻断了房地产风险外溢。集中攻坚办证难,打通30个历史遗留问题小区办证通道,惠及6100个家庭。重拳出击拆违治乱,拆除违建112万平方米,一批影响城市环境的“硬钉子”被拔除。系统突破土地瓶颈,处置批而未供、闲置低效土地2.5万亩,获批创建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区。凡事皆有解、遇事敢担当,在攻坚克难中提振了干部群众直面挑战的精气神,塑强了社会各界对新区发展的正预期。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为国担当践行国家战略,特色特质充分彰显。经略海洋走在前列。中国科学院海洋所整体迁入,中船集团民船中心总部落户,潍柴海洋装备制造中心一期竣工,全球首例一体化建造LNG工厂等大国重器交付,全国首个免疫抗肿瘤海洋药物进入临床试验,海洋生产总值超过XX亿元、增长8%。联合国“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启用,助力提升我国在全球海洋治理中的引领力、话语权,为建设海洋命运共同体贡献西海岸力量。融合创新示范引领。高水平举办军民两用新材料大会、全国标准化年会等重大活动。“三海”融合机制纳入全国融合创新培训教材,物流集装化体系建设获评全国标准化优秀案例。轻型涡轮动力等4个国防重点实验室落户,全国首艘数字孪生智能科研试验船交付首航,“两机”专项基础研究条件保障项目试运行。自贸试验区建设创新提升。新增制度创新成果87项,动产质押融资业务模式等5项成果全国推广。创新推行商事登记个性化定制服务,设立首个自贸区海事法院审判区,建成东北亚国际船舶交易中心、国际冷链物流交易中心。体制机制创新成果丰硕。省委定调西海岸新区发展方向,省政府制定推进西海岸新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省市联席会议机制施行,为新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承办第八次国家级新区工作经验交流会,促进新区间高水平合作。新增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等市级以上试点16项、累计153项,70多项改革举措获省级以上推广。
(二)坚定不移发展实体经济,产业升级厚积薄发。先进制造业提质攀高。高端化工新材料、智能家电等五大优势产业产值突破3600亿元。先进高分子材料入列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扎实推进“强芯扩屏”,开投芯屏产业园一期、电子信息产业园配套项目建成,擎方科技光掩膜版投产,京东方产能快速爬坡,“芯屏”产业产值突破400亿元。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华大医疗健康产业园主体封顶,蔚蓝空间飞行器、寰宇航天装备投产,空天信息、基因技术等未来产业重点企业数量占全市43%。数字经济提速赋能。全省首个超大型A级标准数据中心启用,中国电信云计算基地获评4A级省级新型数据中心,无锋科技总部整体迁入,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收入突破XX亿元、增长15%,获评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试点区。金融服务提效扩面。实施“春雨行动”,新增贷款突破XX亿元、增长30%,其中制造业贷款增长35%、小微企业贷款增长20%、绿色信贷增长40%。文旅产业提档突破。引进缦合缦高端国际文旅项目,东方文化贝壳博览园主体完工,“山东手造”青岛国际展示体验中心揭牌。藏马山获评省生态旅游区,啤酒城晋级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明月海藻世界成功创建4A级景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全区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56%、41%,入选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四张国际名片”提优升级。数字影都引领中国电影工业化,影视虚拟制作技术全国领先。青岛国际啤酒节纳客617万人次,刷新历史纪录。高水平举办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中国网络视听精品创作峰会、凤凰音乐节等重大展会180多场,获评中国最具创新活力会展名区。
(三)蹄疾步稳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持续增强。营商环境全面优化。扎实开展“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305项攻坚任务全部完成。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通过国家验收,新区获批省级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我与企业一起成长”“企业服务日”“耦合汇”畅通政企常态化交流渠道。创新政策全生命周期管理,“免申即享”兑现资金1.2亿元。新设市场主体5.7万户、总量超过44万。项目引建成效明显。构建“1+5”大招商体系,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00个、总投资超过XX亿元,其中过XX亿元大项目15个。开工建设万马高端装备、致真存储等重点项目1551个,技改、高技术产业、民间投资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创新人才加速集聚。在全省率先布局国际都市圈“人才窗口”,组建“双一流+”高校青岛校友会联盟,启用山工艺产教融合青岛基地,驻区高校大学生增至21.2万人,人才总量突破84万人,全区人口平均年龄37岁。开放枢纽能级跃升。建立黄河流域“9+1”城市陆海联动高质量发展合作机制,发起黄河流域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发展合作倡议,成功举办第二届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博览会,建成西安—青岛跨境电商产业联动创新示范基地。董家口港4个泊位、前湾港自动化码头三期正式启用,新增航线20条、内陆港7个,货物、集装箱吞吐量超过6.8亿吨、2800万标箱,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设取得新成效。
(四)聚力推动大功能区升级,因地制宜竞相发展。前湾综合保税区,引进注册资本过千万美元外资企业11个,启运港退税政策突破首单。青岛开发区,翰博光电等17个项目开工,万达光电等30个项目投产,获评国家级开发区绿色营商环境最佳实践园区。董家口经济区,海湾化学环氧树脂等34个项目开工,渤海粮油等37个项目投产,化工产业园扩区获批、跻身全国智慧化工园区。中德生态园(国际经济合作区),荏原环境等20个项目开工,倍世净水设备等30个项目投产,入选国家级环评联动试点。古镇口核心区,天启卫星物联网等35个项目开工,融发戍海新材料等20个项目投产,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通过验收。灵山湾文化区,阿里帧享数字影棚等30个项目落地,瑞馨德龙智能制造等7个项目开工,获全国影视基地突出贡献奖。唐岛湾金融科创区(国际旅游度假区),京铭资本等35个金融科创项目运营,入选省创业投资集聚区。海洋高新区,圣元国际蛋白饮等20个项目开工,海容智能冷链等7个项目投产。现代农业示范区,健力源中央厨房等6个项目开工,清原种业总部一期建成,国际种都建设初见成效。交通商务区,腾讯云科技谷等25个项目开工,中农批保税仓等11个项目投产,青岛西站加速融入全国高铁大循环。
(五)全域统筹提升城市品质,美丽家园出新出彩。交通网络更加完善。明董高速建成通车,珠江路隧道、凤凰山路跨风河大桥投入使用,凰蹲山路等12条道路贯通,胶州湾二隧施工至最深点,地铁6号线一期空载试运行。人居环境更加靓丽。完成村庄改造23个,全市规模最大的搬迁改造项目幸福小镇顺利回迁,改造提升老旧小区46个,1.5万户家庭住有新居、住有宜居。实施200处“微更新”,建成口袋公园、绿道廊道21处,新增绿地10万平方米,更好满足市民就近休闲需求。生态治理更加有力。完成南辛安河上游、西冯河河道整治,修复海岸带24万平方米,近岸海域水质保持优良。小珠山新增绿化1.3万亩。灵山岛“负碳海岛”成为全国绿色低碳典型案例。新区入选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减污降碳经验在COP28主题边会推介。城市管理更加系统。聚焦13项重点领域开展整治攻坚,疏通交通堵点11处,新建停车场17处,开放泊位2.6万个,整治建设工地548个、背街小巷42条,入地空中缆线170公里,市容环境更加整洁。全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在新区召开。乡村振兴更加出彩。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21个、“四好农村路”54公里,完成61个行政村污水治理、5.2万户清洁取暖改造,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区。创新“党组织+专业合作社+强村共富公司”模式,成立新型经营主体131家,党组织领办共富田园合作社入围全国前十强。张家楼街道桃源山村、铁山街道杨家山里一村分别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宝山镇获评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新区创成省乡村振兴示范区。
(六)用心用情增进民生福祉,美好生活共创共享。17件民生实事全部高质量完成,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超80%。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出台“大学生留区就业创业15条”,“零工之家”“智找活”架起供需对接桥梁,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8100个,扶持创业1.2万人,城镇新增就业8万人。将最好的资源留给教育。启用星海湾路小学、第九中学等中小学幼儿园17所、增加学位1.3万个,有效保障了入学高峰年就学需求。学前教育优质园占比提高10个百分点。高中学位扩容4200个,高考“三率”再创佳绩。学科奥赛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实现历史突破。实施家庭教育“种子计划”,建成30处家庭教育服务阵地。把医疗资源扩容摆在突出位置。加紧建设肿瘤医院等9个重大医疗项目,清华青岛医院全面复工,青岛妇儿医院西海岸院区竣工。CT等115项检查检验结果实现二级以上医院互认共享,医保工作站点全域覆盖,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构建全龄友好型社会。新建养老服务驿站15处,增设普惠性婴幼儿托位2160个,入选国家医养结合示范区。建筹保障性租赁住房9000多套,方便更多新市民、青年人安居西海岸。养老金、低保等保障标准稳步提高,获评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实验区。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开展文化进万家、“村村有好戏”等文化活动6600多场,入选美德山东和信用山东试点、省全环境立德树人试点。中国羽协青岛训练基地开工,古镇口大学城体育中心启用。举办马拉松、沙滩跑等全民体育赛事,承办亚洲海岸赛艇大师赛等高级别赛事,西海岸足球队冲超、西海岸女足冲甲成功。
(七)居安思危筑牢安全底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深化社会治理创新,优化提升“诉速办”、市民“一家亲”,实施群众诉求和信访积案集中攻坚,为群众排忧解难47万件次,基层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扎实开展危化品、城镇燃气、建筑施工等领域专项整治,推进“食安西海岸”建设,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实现五连降。常态化扫黑除恶,重拳打击电信诈骗,刑事治安警情持续下降。牢牢守住了粮食、能源、金融、网络、意识形态等一排底线。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得到加强,人民防空、双拥和退役军人工作持续强化,保密、档案、史志、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等工作扎实推进,消防、人防、气象、水文、防震减灾等工作不断巩固,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老年体育、残疾人、红十字、慈善等事业全面发展。
一年来,我们坚持转变作风、提升能力,政府自身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始终把政治建设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全面做好省委巡视、生态环保督察等反馈问题整改。自觉在法治轨道上用权,依法接受区人大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职业教育议案办理取得阶段性成果,438件代表建议和449件政协提案全部高水平办结。审计监督和统计监督纵深拓展。组织开展政府系统大调研,“四下基层”察实情、解难题、促发展。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三公”经费减少3%。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务实清廉的政治生态持续巩固。
各位代表!这一年,工作稳中求进、难中求成,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工委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263万市民奋斗实干的结果,饱含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界的智慧力量,凝结着各功能区、部门、镇街和国企的拼搏付出。全区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奋勇争先的昂扬姿态,冲在最前线、干在最实处,奏响了“走在前、开新局”的最强音。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向中央和省市驻区单位,向驻区部队和武警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向所有支持新区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部分经营主体订单不足、效益下降、融资困难,市场信心还需提振;科技创新对产业体系支撑引领作用不强;城乡区域发展尚不均衡,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不高,优质教育、医疗、文体资源供给还不充分;基层治理基础不够扎实,安全生产、金融、房地产等领域本质安全有待提升;党风廉政建设仍有薄弱环节,规范权力运行方面仍需提升;一些干部视野格局、能力素养与新使命、新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对此,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4年重点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青岛西海岸新区获国务院批准设立十周年。新区获批以来,广大干部群众勇担国家战略使命,激情干事创业,持续推动大投入、大开发、大建设,经济总量翻番增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绘就了波澜壮阔的蝶变画卷。十年厚积成势,国家寄予厚望,省市提级赋能,新区迎来新一轮战略发展机遇。站在新起点,政府工作必须强化国家级新区意识,突出走在前列、示范引领的争先导向,以为国担当的力度、唯旗是夺的豪情,标定新区发展新高度;必须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突出量质并举、以质取胜的发展导向,精准发力、固本兴新,谱写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必须答好人民至上时代考卷,突出全民共建、人人共享的价值导向,政策向民生倾斜、财力向民生集中,共创新时代幸福美好生活态;必须塑强开放包容创新环境,突出改革破题、攻坚为上的实干导向,以系统性变革激发敢作善为活力、凝聚同频共振力量,在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引领区的生动实践中勇毅前行。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围绕“一四四六”总体思路,强化精准思维、创新突破实干,推动西海岸全面提质、向更高水平迈进,以优异成绩迎接获批国家级新区十周年。
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全面完成年度节能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一)精准落实国家战略,奋力实现示范引领新突破。找准四大战略结合点、发力点、支撑点,在践行“国之大者”中展现更强担当。
建设海洋经济发展引领区。提升海洋产业竞争力,清单化抓好60个重点产业项目,实施生物医药倍增计划,培育海洋新材料产业,壮大深远海养殖和冷链产业,海洋生产总值增长8%。提升海洋科技竞争力,做实“8+N”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规划建设海洋物联网未来产业科技园,增强船舶海工研发设计能力。提升海洋港口竞争力,建好董家口港7项重点工程,申报董家口综合保税区,大力发展航运服务总部经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提升海洋国际合作竞争力,积极参与联合国“海洋十年”项目,增强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集聚转化能力,招引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项目。
打造全国融合创新样板。突出古镇口一核引领,聚焦核心需求,突出靠前保障,为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贡献力量。集聚国家战略科技资源,高水平建设海洋科教创新中心,打造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集群。竣工投产航天盛铠科研基地等15个项目,做大无人装备产业,打造百亿级航空航天产业集群。高质量办好国际海事装备展览会等重大活动。
争创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深化首创性、差异化、集成式改革,形成不少于30项高质量制度创新成果。做大离岸贸易、易货贸易等新业态,建设国际贸易总部,“航贸金”基地一期主体封顶。谋划建设国际能源自贸港,打造产业新地标。壮大集成电路、智能制造、基因科技等产业规模,加快建设清原基因编辑产业园等50个重点项目。争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自由贸易账户试点实现突破。
塑造体制机制创新品牌。发挥省市推进西海岸新区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作用,项目化落实“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聚焦更好匹配城市发展战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推进国企产业化转型。深化省级综合改革试点。建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区,争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深化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探索乡村振兴集成改革路径。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全国试点。争创省级以上改革试点10项,在全国全省推广经验做法50项以上。
(二)精准振兴实体经济,奋力建设现代化产业新高地。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科技强区、人才强区、制造强区、数字强区。
增强科技创新引领力。全方位服务保障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推动海洋智能模拟生态系统等高能级平台落地。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三大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20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4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65%。聚焦重点产业需求,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5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0%。深化校城融合,加速建设石油大学青岛软件学院等5个高校项目,强化科研成果本地转化,发展校友经济,推动环高校人才创新圈成形起势。统筹建设黄河流域人才协同创新中心、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创建“琅琊荟”人才合作交流联盟、“四链”融合示范园,壮大“琅琊工匠”队伍,人才总量突破90万人。
增强优势产业支撑力。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发挥链主企业拉动作用,提升海洋装备、高端化工、智能家电、汽车等产业竞争力,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深化“两业融合”试点,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培育省级以上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2家,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突破40%。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和产品,优化融资环境,存贷款余额突破XX亿元,力争2家企业上市及过会。
增强专业园区承载力。深化“五个一”工作机制,提高园区专业化运营水平,塑造集约高品质产业空间。集成电路产业园,着力推进半导体先进装备研发生产中心等5个项目,形成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集聚新高地。新型显示产业园,提速建设新型显示功率器件制造等13个项目,光电产业园一期投产,产业规模突破XX亿元,塑造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新增长极。绿色低碳新材料产业园,加快建设国橡中心等22个项目,金能聚丙烯新材料等项目投产,产值突破XX亿元,打造一流绿色低碳高端石化产业基地。氢能产业园,提升美锦氢能源汽车产能,带动集聚一批上下游配套项目,建设氢能创新发展试验示范区。青岛影视基地,完善影视文化、高新视频、智慧科技产业链条,引进企业100家,规上影视企业营收增长10%。新布局启动建设生物医药、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专业园区。
增强数字经济驱动力。实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突破行动,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人工智能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增长15%。促进制造业“上云用数赋智”,新认定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10个。高水平发展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和虚拟现实产业园,引进生态企业50家。国星宇航、抖音数字广场等实现运营。系统化夯实城市数字底座,扩容中国联通智算中心,标准机架总量突破2.4万个。
增强绿色低碳转型牵引力。开展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试点,实施碳达峰“十大工程”,抓好21个省高质量发展项目,新认定省级以上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家。做好灵山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可再生能源制氢,推动工业副产氢利用,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深化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强化碳基金、碳资产质押贷款、碳保险等金融创新,举办国际性气候治理与低碳创新大会。
(三)精准扩大有效需求,奋力打开经济增长新空间。坚持扩消费、促投资、稳外贸,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大力提振消费市场。以高质量供给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改造升级西部城区商圈,建设利群商业综合体等新消费载体,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夜间经济、直播经济,打造高品质消费集聚区。办好“悦享十年·乐购起航”系列惠民活动,常态化推出促消费举措。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促进住宿餐饮、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家政健康等服务消费,支持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让消费火起来、旺起来。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以重大项目牵引投资增长,强力推进700多个亿元以上项目,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绕项目转,重大项目实施穿透提级管理。滚动推进200个工业技改项目,技改投资增长8%。用好专项债、专项贷,稳妥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项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切实激发投资活力。
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实施外贸主体培育行动,新增AEO认证企业10家、进出口实绩企业300家。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RCEP成员国经贸合作,扩大智能家电、轮胎等出口规模。加快建设中日(青岛)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做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绘制产业链全景图,对照“三张清单”开展精准招商,引进过亿元产业项目210个、过50亿元项目16个。
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更好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支持发展个体经济,梯次培育中小企业,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新增专精特新企业100家、“小巨人”企业5家,“四上”企业突破4800家。精准助力存量企业发展,加大金融、土地等要素供给,规划建设千亩中小企业产业园。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让企业家敢闯、敢干、敢投。
(四)精准放大比较优势,奋力开创高水平开放新局面。在开放中创造机遇、在改革中破解难题,进一步提升优质资源集聚配置能力。
打造“沿河向海”发展桥头堡。加强与沿黄流域城市协作,探索建设科创大走廊,打造“9+2”区域跨境电商进出口商品供应链产业集群。主动对接长三角、京津冀,加快建设京沪二线青岛连接线、青兰高速改扩建等大通道工程。强化与青岛都市圈、胶东经济圈城市协同,推动与诸城市、日照东港区联动发展。拓展“一带一路”及RCEP航线组群,打造东北亚中转枢纽港。发挥港城联席会议作用,促进港产城战略、平台、产业、基础设施、生态“五个融合”。完善临港集疏运体系,推进董家口铁路物流园、LNG三期等重点项目,提升依港出海、依陆出境能力。
建设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发起优化营商环境6.0版攻坚行动,清单式推进200项创新举措,争创省级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打造“投资西海岸”品牌。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实行“扫码入企、联合执法”,切实做到“无事不扰”。在民生、税务等领域公布一批“免申即享”惠企政策。推进中小微企业劳动关系托管,用好共享员工模式,降低企业经营、用工成本。深化“我与企业一起成长”,依托营商环境小站等平台,优化多层次、多维度政企沟通生态。
做强功能区开放主阵地。坚持全区“一盘棋”,构建全域统筹、错位发展、协同联动新格局。前湾综合保税区,推进与西海岸综合保税区优化整合,争取全自动化码头三期及配套物流园区划入综保区。青岛开发区,引进过亿元项目30个,开工超薄模组及IC芯片等20个项目,加快建设新型显示模组与高新材料等14个项目,投产海信抗光屏幕等20个项目,打造全国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新标杆。董家口经济区,规划建设高端石化新材料产业基地,开工轻量化新材料等18个项目,加快建设化工产业园中试基地等43个项目,投产海湾环氧氯丙烷等20个项目,建设支撑青岛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中德生态园(国际经济合作区),开工施特劳斯家用净水设备等15个项目,加快建设芯片分析检测园等25个项目,申建省未来产业集群,打造国际一流生态园区。古镇口核心区,加快建设中国科学院高端轴承示范基地等40个项目,启动空天动力等重大科研装置申报,建设科技创新高地和高端装备引领示范区,打造魅力大学城、海洋科学城、山海生态城和特色海军城。灵山湾文化区,聚焦影视文化、数字经济、生命健康,开工国药生命港等5个项目,加快建设海创中心等8个项目,打造新经济发展高地。唐岛湾金融科创区(国际旅游度假区),引进金融科创项目30个,运营丽濠酒店、中兴保险等项目,建好省级创业投资集聚区,营造全国一流金融生态。海洋高新区,开工修正医药等15个项目,加快建设俊源海洋新材料等20个项目,运营山东能源金融贸易总部等4个总部项目,创建省级海洋高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建设青岛国际种都,引进国家级种业科研平台,运营幸福村生态文化博览园等7个项目,办好青岛首届种业博览会,构建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交通商务区,签约落地国电投绿色储能等16个项目,加快建设数字地理信息科创园等12个项目,打造青岛新门户、城市新家园、产业新高地。
(五)精准推进更新建设,奋力打造美丽宜居城市新典范。坚持城乡融合、东西互济、南北协同,加快形成多点支撑、多极发力、均衡发展的城市格局,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全域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强化规划引领和刚性管控,践行以人为核心的规划理念,加强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有机衔接。提升东部城区品质,精心做好九顶山等重点区域更新改造,完善西部城区教育、医疗、文体、商业功能,实施300处“微更新”。继续在王台、灵山湾、古镇口、董家口、交通商务区导入新城市功能,打造产城融合发展标杆。实施镇街驻地改造提升,增强产业、人口集聚力承载力。推动地铁6号线一期通车运营、二期加快施工,建成黄山隧道、淮河路高架,开工风河快速路东延等9条市政道路,构筑高效城市路网体系。
精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聚焦群众关心关切,深化重点领域专项攻坚。持续开展交通拥堵治理,打通3条未贯通道路,改造6处堵点路口,统筹疏解重点道路、重点节会期间拥堵问题。建设4处大型停车场,新增泊位7400个、充电桩3000个,缓解停车难、充电难问题。提高城乡供水供热能力,建成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网联通、大唐热力二期出线工程。规范农贸市场、集市及周边秩序,整治提升背街小巷,全面消除卫生死角。实行物业服务“红黑榜”评价退出机制,培育新区物业服务品牌,全面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坚决打击新生违建,有序整治存量违建。加强“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应急保障能力。拓展“城市云脑”服务场景,城市智慧社区覆盖率达到100%。
系统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污染物溯源管理,完成空气质量优良率控制性目标;紧抓白马河治理等重点工程,保持国控断面水质年均值达标;抓实土壤分级分类管理,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精细化落实湾长制、河长制,加强灵山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前海湾区整体打造美丽海湾。全面建设公园城市,新建口袋公园、绿道廊道等24处,新增修复绿化面积45万平方米,让绿色成为城市发展的最鲜明底色。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优化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强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集中资源提升梁祝新语等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持续升级产业振兴集聚区,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强区。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善农村出行条件,农村清洁取暖应改尽改,建成21个美丽乡村示范村,争创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区。全域推广“三社一司”模式,实施承包地延包、宅基地、“德育乡村2.0”等集成改革,调动农民积极性、创造性,推动村强民富、景美人和,让乡村全面振兴可感可触、成色更足。
(六)精准厚植文化软实力,奋力塑造人文时尚新气质。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统筹推进文化与旅游、体育、会展、影视等融合发展,彰显西海岸开放包容、时尚大气的独特魅力。
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组织庆祝西海岸新区获批十周年系列活动,增强市民归属感、自豪感。启用并免费开放新区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举办文化活动2万场以上。传承城市文脉,搞好第四次文物普查,申建琅琊台考古遗址公园,促进“非遗”产业化品牌化。深入推进文化“两创”,打造“山东手造·西海岸优礼”文化品牌。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树立大文旅理念,实施“八大攻坚行动”,全域打造国际滨海旅游度假目的地。凤凰岛片区争创5A级景区。突破海上旅游,加强竹岔岛、灵山岛等海岛旅游开发,投用琅琊港、斋堂岛陆岛交通码头,构建“山海岛”旅游圈。建成唐岛湾文化艺术中心,推出大型实景演艺,打造沉浸式文旅综合体。探索成立区域旅游联盟,实现资源共享、市场互动。
扩大国际会展名区影响力。树立大会展理念,升级“四张国际名片”,打造最美会展海岸带。高水平举办国际制药机械博览会等活动,年展览面积突破120万平方米。提档升级青岛影视博览会,举办青岛数字文化应用发展大会,建设全国性数字文化产品交易平台。放大凤凰音乐节效应,丰富凤凰之声和星光岛大剧院演艺活动,加快发展音乐制作、数字音乐等产业。办好第34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提升啤酒文化主题园区。
打响体育强区新名片。实施体育强区建设三年行动,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繁荣群众体育、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激活城市运动基因、时尚基因、健康基因。深化省体育消费试点,促进体育与文旅融合发展。丰富全民健身供给,加快建设千亩风河生态运动公园、永保国际文体公园,建成灵山湾奥体中心,新增健身场地和设施15处。承办中国足协超级联赛等高级别体育赛事,办好半程马拉松等自主品牌赛事,打造国内一流体育赛事集聚区。
(七)精准增进民生福祉,奋力满足美好生活新期待。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打造新时代幸福美好生活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提升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就享家”乐业服务站网络,开展滴灌式职业技能培训,城镇新增就业7.5万人。拓宽重点群体就业渠道,驻区高校大学生留区就业创业1.4万人。优化“微创业”生态圈,扶持创业3000人。关心关爱劳动者,建成区级职工服务中心,提升68处户外劳动者服务驿站。推进社会保险参保扩面提质,推广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和补充工伤保险。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慈善补充救助等多维救助模式。高度关切“一老一小一青年”需求,新建养老服务驿站40处,实现老年助餐服务基本覆盖,新增婴幼儿托位500个,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
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持续推进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计划,新建中小学幼儿园12所,建成10所,新增学位2.2万个,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启用中德智能制造技师学院,打造省级高水平职业学校和特色专业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学生劳动和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家庭教育“十个一”工程,引导市民建设好家庭、涵养好家教、传承好家风。严控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进校园。统筹社区教育、继续教育、老年教育、特殊教育,全民共建学习型城市。
加快建设高水平健康西海岸。持续推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倍增行动,提速青岛大学医学医疗中心等重大项目,区中医医院主体封顶,肿瘤医院、第二中医医院竣工,区立医院改造提升完成。完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省级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强疫病防控救治体系和能力建设。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提高职工门诊年度医保支付限额和报销比例。推动“三高一慢”健康管理全覆盖。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健全住房保障体系。优化住宅供应管理,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实施“保交楼”“保回迁”攻坚行动,推动暂停项目早复工、延期项目早交付,完成5个村庄、1937户居民回迁。实施72个老旧小区改造,同步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建立从开发建设到维护使用的房屋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统筹保障性租赁住房建筹运营,精准供给、租购并举,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阶段性住房问题。
筑牢高水平安全屏障。树牢大安全理念,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提升重点行业领域本质安全水平。严格食品药品监管,强化网络数据安全,完善应急处置体系,切实维护好公共安全。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深化新市民服务改革,实施党建引领“微网实格”治理,锤炼实战型网格员队伍。实行首问首办负责,优化诉求解决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基层信访、综治、法院、司法、公安联动机制,建实用好“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全力化解信访突出问题和积案,织密社会治安防控网络,依法严打突出违法犯罪。扎实推进“五经普”。更大力度排查化解金融、政府债务等风险,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各位代表!为政之道,以顺民心、厚民生为本。按照“群众提、大家定、政府办”的理念,经过公开征集和反复论证,我们提交了26件拟选民生实事,请各位代表审议并票决。下一步,我们将全力组织实施,以实际行动兑现惠民承诺。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迈上新征程,政府工作要有新状态新作为新成效。我们将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以政治建设引领前行航向。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做好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高质量推进上级和工委区委决策部署落地生根、结出硕果。
以敬畏之心坚定法治信仰。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全国守法普法示范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和舆论监督,高质量办好议案、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力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XX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实行目录清单管理。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提升行政复议与应诉质效,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以务实作风回应人民期待。始终牢记人民政府为人民,更加注重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更加注重稳定公平、透明可期环境塑造,扎扎实实为企业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完善调查研究长效机制,不断提高破解难题能力和为民服务水平。落细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机关运转、政企沟通、数字政府建设提速提效。坚决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创造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
以坚定决心建设廉洁政府。深化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习惯过“紧日子”,保障改善民生和促进高质量发展当花不省,政府一般性支出当省不花,“三公”支出只减不增。深化财政资金、国资国企、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强化审计监督和统计监督,永葆为民务实清廉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越十年勠力同心共奋进,新征程勇挑重担再出发。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工委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强烈的担当精神和事争一流的奋斗姿态抓好各项任务落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引领区,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西海岸实践的新篇章!
2024年XX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XX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也是全区上下争先进位抓经济、提振作风促发展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及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五子联动”精准发力,奋发有为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较好完成了区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为率先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平原新城奠定坚实基础。
一年来,我们努力克服区域经济爬坡过坎的新挑战,坚决扛起稳定经济增长的硬任务,交上了一份殊为不易的发展答卷。
我们从群众身边有感的“关键小事”入手,加大城乡环境整治提升力度,城市生活更加整洁宜居。
我们强化责任意识,担责于身、履责于行,谋实招、务实功、求实效,着力营造敢于担当、真抓实干的良好风气。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发展环境、积蓄创新动能,区域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高频高效调度,稳固经济运行良好态势。始终以压线冲刺的精神状态,锚定目标任务,强化四级调度,推动“经济大脑”投入使用,用足用好各类政策工具,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好于预期,全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同比增长7%左右。扎实开展财源建设,新增税源1.87万户,全年完成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XX亿元、同比增长3.5%。坚持扩大有效投资,推动106个重点工程开工,亿元以上项目储备率提升至307%,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1亿元、同比增长10.3%,获得市级投资奖励资金XX亿元、排名全市第1。推动6个重点商业项目开业,新增首店30家,引入小鹏汽车、长安深蓝2家新能源汽车交付中心,促进“保税+消费升级”政策落地,开展200余场促消费活动,全年预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X亿元、同比增长9%左右。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推进区属国企改革。
强化重点产业链培育,加快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持续夯实制造业发展基础,全年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XX亿元、同比增长10%。成立区级专班、完善统筹机制,扎实推进北京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XX)建设。推动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理想汽车旗舰工厂建成投产,毫末智行、继峰座椅等产业链上下游项目落地实施。培育壮大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成功入选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启动标准化厂房二期建设,引进漠石科技等5个重点项目,国联万众实现投产。全力推动航空航天产业发展,中航发叶片示范线项目竣工,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项目开工建设。引进优质金融机构35家,新增上市挂牌企业7家、累计达132家,与北交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更好服务企业融资发展。推动新国展二期工程主体结构完工,出台全市首个会展产业专项扶持政策。统筹推进数字经济发展,设立数据要素服务中心,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正式投用,智能制造三年行动圆满收官、累计完成100个项目智能化转型升级。
提升制度创新能级,高标准推进“两区”建设。新增“两区”入库项目1224个,其中落地项目1024个、排名全市第1。全区实际利用外资XX亿美元,进出口总额XX亿元,均排名平原新城第1。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开通进口生物制品检验绿色通道,天竺综保区绩效评估位列A类、排名首次进入全国前十。北京中德产业园建设取得新进展,园区三年行动计划获得市级批复,全年引进20个中德合作项目,园区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
丰富要素供给,着力完善创新创业生态。扎实推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任务落实。出台支持重点产业发展“1+N”系列政策。深化中关村XX园改革,园区企业营收同比增长20%以上。高标准承办第四届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以赛为媒引进优质项目103个,国际青年创新人才集聚区等平台落地“海创城”。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达1770家。推动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XX分中心落地,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XX亿元、同比增长53.2%。进一步完善“三城一区”对接机制,承接科技成果119项、同比增长61%。全面推进重点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打造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发展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探索“北京服务”XX实践。持续完善“服务包”工作机制,累计走访服务企业4700余家次,解决企业诉求2800余项,考核成绩排名平原新城第1。设立全市首家经济功能区互联网“法官工作站”。全面落实市级营商环境6.0版改革任务,打造“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的综合监管新常态。积极承办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等重大活动,充分借力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等交流平台,增强XX元素活跃度,全年吸引注册资金XX万元及以上项目578个、同比增长48.2%。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85个事项实现16地跨省通办,区级全程网办事项全市最多,持续加强业务培训,窗口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二)坚定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完善城市功能、强化精细治理,持续提升区域综合承载能力
聚焦重点领域,全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抓好重点任务落实,与天津港保税区签署合作备忘录,聚焦汽车进口贸易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全面落实京蒙东西部协作要求。全力支持门头沟区灾后恢复重建。纵深推进“疏整促”专项行动,6项重点任务完成率排名全市第1。顺利实现“基本无违法建设区”创建目标,拆违销账293万平方米、腾退土地328公顷,完成102处“拔钉子”任务、释放土地资源91公顷。
坚持规划引领,优化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不断完善规划体系,10个镇域国土空间规划上报市级审查,完成120公顷城乡建设用地减量任务。有序推进土地供应,完成23公顷产业用地、22公顷住宅用地上市交易。全力推进交通设施建设,通怀路一期工程建成通车,R4线一期项目纳入全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并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仓上南街等11项市政重点工程顺利完工,胡各庄、张喜庄等输变电工程实现投用,21公里老旧燃气管网改造完成,生活垃圾焚烧三期投入运行。优化调整公交线路20条,新增备案停车位3156个,建设电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2145个,城市生活便利度进一步提升。
突出科学精细,不断提高城市治理水平。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常态长效抓好城市精细化治理。优化提升背街小巷66条,创建“门前三包”示范街25条,维修破损路面13.5万平方米,首都环境建设考核排名平原新城第1。完成双拥社区、南竺园小区等老旧小区改造,老楼加装电梯完工80部、新开工81部。创建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村)48个,全面落实物业管理条例。
推动治污增绿,加速改善城乡生态环境。高标准推进中央和市级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PM2.5平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连续三年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加强水环境治理,市级以上考核断面全部达标,污水处理率达96.9%,地下水水位连续6年回升。受污染耕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稳定保持100%。全区绿化覆盖率达56.57%、排名全市第2。
(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夯实“三农”基础、促进城乡融合,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立足资源禀赋,提速农村产业发展。坚决扛起农产品稳产保供责任,完成7037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和蔬菜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7%、6%。启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成功举办第九届国际樱桃大会。多措并举推动农民增收,出台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施方案,建设市级示范性集体林场5个、发展林下经济2.5万亩,农村集体经济资产总额突破XX亿元,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XX元、排名全市第2,同比增长7.6%。
加强长效管护,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累计完成349个村治污工程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新建修缮农村街坊路200万平方米,大修乡村公路90公里,所有村庄通过市级美丽乡村验收,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完成仁和镇河南村“煤改电”项目,清洁能源取暖实现全区覆盖。
坚持党建引领,促进乡村文明不断提升。制定出台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方案。推动河北村等3个村获评全市首批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村。强化村级后备人才储备。发挥村规民约引导约束作用,不断优化基层治理模式。深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大力培育文明乡风。持续丰富“四季村晚”等群众文化活动,在全市创新打造“百场村晚倡新风”品牌。
强化项目带动,加快河东地区发展步伐。继续加大向河东地区资源倾斜力度,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杨镇水厂等重点项目投入使用,张镇中学、南彩卫生院改扩建工程实现开工,木林和李遂卫生院主体工程完工。落地亿讯科技等重点产业项目,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区XX基地加快建设。
(四)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问题导向、优化公共服务,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聚焦群众关切,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组建区级专班,统筹推进建设教育强区实施意见任务落实。与东城区教委、首都师范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XX学校、南彩一小等项目投用,全年新增中小学学位5970个、学前学位1080个。友谊医院XX院区项目顺利完工,222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跨省异地就医,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平均反应时间缩短至12分钟以内、排名全市前列。新增养老床位1717张,养老服务驿站实现镇街全覆盖。新增体育场地面积1.3万平方米。成功创建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举办各类文化活动1770场,着力优化文化服务载体功能,更加便利群众走进博物馆、文化馆和图书馆。
持续精准发力,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民生领域支出占全年财政支出比例达85%以上。扎实做好就业公共服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农村劳动力就业参保率均位列全市第1。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900套,竣工政策性住房7838套,重点人群公租房保障率等3项“住有所居”指标排名全市前列。维尼纶厂、西泗上村棚改安置房项目开工建设,临河、夏县营、马头庄、小左各庄等4个村9000余人完成回迁安置。6471套东城区棚改定向安置房实现资源盘活。办理澜西园等小区不动产权证3.6万件。向困难群众拨付救助资金XX亿元。
完善工作机制,提高服务群众能力。充实社区工作者队伍,调整优化17个社区居委会。进一步健全基层网格管理机制,推进网格民意与市民热线诉求同派单、同督办、同考核,累计受理群众诉求41.7万件,“三率”综合成绩排名全市第2。办结信访积案59件。推动完成36项民生实事。积极支持群团组织开展工作,推动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档案、保密、民防、慈善、残疾人、红十字、退役军人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五)牢记“首都安全无小事”的工作要求,坚持底线思维、认真履职尽责,着力营造安全稳定的区域环境
层层压实责任,全面加强风险防范化解。圆满完成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巡查迎检任务。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和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扎实推进燃气、建筑施工、仓储库房、违规电动三四轮车等领域专项整治,严防森林火灾,狠抓交通综合治理,全区突发事件、火灾和交通事故起数均实现同比下降。
夯实工作基础,不断提升应急处突能力。推动实施韧性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持续抓好应急队伍建设,规范和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建成4个多种形式消防实训基地。有力应对“23·7”特大暴雨洪涝灾害,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区域气象预报预警服务能力和地震预警水平进一步提升。
坚持首善标准,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高标准完成“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大活动服务保障任务。扎实开展互联网金融和非法集资风险整治,网贷平台风险化解顺利收尾。推动完成国防动员体制改革。深入开展平安XX建设,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区域安全性排名全市第1。
过去一年,我们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力推动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深入贯彻中央、市委及区委部署,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形成更多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共办理区人大代表建议88件、区政协提案150件,主动公开政务信息2.4万余条。狠抓政府系统效率提升,加强督查督办,全力推动工作落实落地。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持续加强财政绩效管理,“三公”经费只减不增,一般性支出压减5%。坚决抓好市委巡视等反馈问题整改,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廉政风险防控,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过去的2023年,是充满艰辛、令人难忘的一年,取得的成绩难能可贵、催人奋进。我们不仅连续四个季度完成市级下达的经济增长任务,同时也在城市治理、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领域的40余项指标中排名全市前列,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展现了“平原新城看XX”的政治担当。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注重统筹兼顾,不忘民生为本、服务为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城市影响力、便利性、美誉度不断增强。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导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委带领全区人民攻坚克难、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位离退休老同志和各界人士,向驻区中央、市属单位、部队和企业,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XX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经济恢复仍处在关键阶段,XX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尚不牢固,区域创新生态还不完善,主导产业集群效应仍不明显,产业园区配套设施水平亟待提升。二是城市治理还需更加科学精细,环境、能耗等资源要素制约愈发突出,回迁安置等领域历史遗留问题需要更大力度推进解决。三是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短板弱项,优质教育、医疗、养老等资源与群众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对外交通联络水平需要加快谋划提升。四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均衡,农村特色产业规模还需培育壮大。五是重点领域改革需要深入推进,市场化、专业化招商体制改革成效还不明显,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力度还需加大。六是政府系统部分干部的专业素质与新形势、新要求还不相适应。对此,我们要直面问题,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推动解决。
二、2024年工作任务
2024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之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作为首都重点发展的平原新城,我们要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始终站在首都发展大局中谋划推进XX工作。我们要把推动“十四五”规划实施与谋划“十五五”发展有效衔接,着眼发展需要、立足现实可能、突出远近结合,把握好阶段性特征,一茬接着一茬干,不断开创XX发展的新局面。我们要按照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和区委六届七次全会部署,全力抓好各项任务落实,以实干践行初心使命,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区人民!
202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增进民生福祉,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谱写新时代首都发展的XX篇章!
按照上述要求,综合考虑“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目标,结合当前发展形势,我们提出2024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左右,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完成XX亿元以上,居民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进一步推动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梯度布局产业发展,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不断增创发展新优势。
持续激发内生增长动力。进一步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加快织补产业链,推动构建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坚持稳增长四级调度机制,用好“经济大脑”,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安排政府投资项目130个、投资总额202亿元,进一步带动社会投资。着力抓好前期工作,推动京东“亚洲一号”物流园等项目开工,加快温榆河公园XX二期等工程建设。重大项目储备率达到300%以上。强化用地保障,推动6宗住宅用地上市交易。抓好龙湖临河等商业项目建设,新增首店30家以上,建设提升5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着力扩大文旅、体育等服务消费规模,丰富国际消费供给,激发有潜能的消费。
不断巩固首都高精尖产业主阵地。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抓好北京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XX)建设,落实中关村XX园改革发展提升方案,以链主企业为支撑,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成链发展。健全整车制造企业服务保障体系,推动理想汽车旗舰工厂达产,促进北京奔驰XX工厂、北汽越野车产线利用率提升,服务北京现代拓展出口业务,吸引更多新能源智能汽车核心零部件项目,不断提高汽车产业本地化配套率。深化拓展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完成标准化厂房二期、泰科天润总部基地等项目建设。提升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能级,确保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XX园区开工,推动卫星应用智能装备和信息技术产业基地等项目投产。全面提速重点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确保取得实质性进展。进一步扩大产业金融规模,新增优质金融机构30家以上。持续推进区属国企改革,强化产业促进和科技创新支撑作用。
布局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持续加强区级统筹,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产业提级提速发展。聚焦材料、制造等领域,谋划布局区内未来产业发展。完成265平方公里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3.0扩区建设,高水平办好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把握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围绕生命科学、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加快布局若干主题特色产业园区。
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坚持以智能制造为牵引,扎实推动全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助力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不断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底座,加强数据中心优化提升和算力中心统筹布局,全年新增5G基站230个以上。不断提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服务能级,充分发挥数据要素服务中心功能作用,大力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
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级。不断健全创新发展机制,抓好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任务和项目落实。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着力完善科技型企业全周期服务体系,培育专精特新企业50家,打造科技企业孵化器10家,推出应用场景3个,新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家以上,推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800家。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扎实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建设,承接130个“三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力争引进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切实发挥科技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二)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有效激发区域发展活力
充分发挥首都机场所在地优势,完善国际化发展环境,更好统筹各类开放平台建设,最大限度释放制度创新活力。
着力打造“两区”建设XX样板。深入落实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2.0方案。依托天竺综保区政策功能平台,试点推出3项以上创新政策,加快打造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立足发展枢纽经济,推动航空服务、国际贸易物流等临空产业提质增量,加快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转型升级。坚持国际化标准,全面推进北京中德产业园建设,落地重点项目20个以上,提升对德对欧经济技术双向合作平台能级。用足用好“两区”政策,加大项目引进力度,确保新增入库项目数量保持全市前列。全年实际利用外资不低于8亿美元。
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意见和市级方案。不断优化民营经济等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服务包”机制,加强重点企业走访,全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积极搭建政府与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平台,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大力推进“一业一证”改革,推出更多“一件事”集成服务场景,着力推动一体化综合监管落地见效。加强镇街、村居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实现高频事项“就近办”。进一步提高市场化、专业化招商水平,主动“走出去”宣传推介,全年至少引进注册资金3000万元及以上项目600个。
持续丰富国际化要素供给。高标准推进“海创城”和国际人才社区建设,进一步增强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品牌影响力,确保引进35个以上优质参赛项目。加大区域国际化学校和医疗资源统筹服务力度,提高外国人出入境便利化水平,积极开展多样化对外交流活动。加快建设龙道河-罗马湖国际交往活力水岸,实现新国展二期会展项目竣工,提升首都机场周边国际化要素聚集度,不断完善区域国际化发展环境。
(三)持续提升区域综合承载能力,着力打造宜居宜业新城
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加快转变城市治理方式,着力提升精治、共治、法治水平。
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国土空间规划与用途管控,加快街区控规和镇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报审,完成年度城乡建设用地减量任务。进一步提升对外交通联络水平,实现京密路(机场南线-六环路)、六环路(XX城)出入口改造工程开工,推动R4线一期前期审批,全力抓好京平高速、铁东路、昌金路等重点道路改扩建工程建设。加强交通综合治理,优化公交线网布局,新增300个有偿错时共享车位,在公共区域新建60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积极推进城市更新,完成燕京社区等4个老旧小区改造,盘活闲置资源5万平方米,老楼加装电梯新开工80部、完工60部。
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全力抓好两个“关键小事”,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开展物业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加大破损路面修缮力度,完成59条背街小巷精细化治理,持续改善城乡环境面貌。不断巩固和拓展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成果,努力打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市容环境。进一步深化接诉即办改革,持续推进主动治理、未诉先办。不断健全完善多元纠纷调解机制。注重倾听群众意见,认真办好民生实事。
推动节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从严控制能源消耗增长,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持续深化“一微克”行动,加强扬尘精细化管控,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源头替代,进一步巩固空气质量改善成效。深入落实“河长制”,实现城南新河建设工程等项目开工,加强入河排污口管控,保持劣Ⅴ类水体动态清零,推动考核断面稳定达标。抓好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完成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任务,新增平原造林1700亩、小微绿地34万平方米。
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积极承接中心城区适宜功能和产业,实现友谊医院XX院区开诊,启动北医三院XX院区征地拆迁,加快推进北京城市学院XX校区三期建设。严格执行新增产业禁限目录,疏解提质一般制造业项目10个以上,拆违销账280万平方米、保持新生违建动态清零。抓好腾退空间统筹利用,完成揭网见绿9.9公顷,精心织补城市功能。围绕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加强与津冀两地对接合作,深化天竺综保区与天津港保税区联动发展。加大对门头沟区斋堂镇、大台街道帮扶力度,抓好与昌平区结对合作。高质量完成东西部支援协作任务。
(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发挥比较优势,着力推进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持续提升,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推动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建成3.48万亩高标准农田,强化粮食、蔬菜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推动龙塘路沿线蔬菜产业带建设,延伸拓展花卉产业链,壮大“顺农”品牌。加快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2万亩林下经济,进一步拓宽农民就业增收致富渠道。持续探索集体建设用地经营模式,引入优质产业项目,不断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规模。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抓好“百千工程”任务落实,创建赵全营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实施30个产业升级和风貌提升项目。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在全市走前列、作示范,进一步优化考核体系,出台农村厕所革命区级实施方案,新建修缮乡村公路80公里。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切实用好村规民约,不断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进一步支持河东地区发展。紧扣河东地区发展需求,优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加快通怀路二期等项目实施,推动东部发展带联络线高速前期工作,强化基层公共文体设施标准化建设。坚持以产业集聚带动河东地区发展,推进木林汽车零部件基地等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实现南彩瑞麟湾商业二期项目开工。
(五)紧扣“七有”“五性”,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品质
结合区域人口特点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综合施策、协同攻坚,在保障改善民生、推进共同富裕上展现更大作为。
加快推进教育强区建设。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落实建设教育强区实施意见,推进20项改革举措,提振教育发展信心,擦亮XX教育品牌。扎实推进“区管校聘”改革,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实施名师培养计划,培育储备优秀骨干教师1800名、特级教师10名。优化教育设施规划布局,推动张庄中学、小左各庄小学等项目开工,实现张镇中学、XX二中改扩建工程结构封顶。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扎实推进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促进青年成长成才。
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鼓励开展多元化办医和技术合作,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设3个多学科联合诊疗团队,满足多层次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抓好医疗设施规划建设,推动区域医疗中心工程实现项目入库,确保南彩和板桥卫生院等项目完工。开展医德医风教育实践活动,培训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员2000人以上,加强医疗质控管理,着力提升群众就医满意度。做好重大传染病监测预警。深化爱国卫生运动。
加强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筹集建设政策性住房2000套,竣工保障性租赁住房3700套。推动杨镇中心区A片区、东石槽村、幸福西街等棚改安置房项目开工,完成机场西侧4个村棚改安置房项目竣工验收,实现樱花园小区房屋产权置换项目回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落实,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力争欠薪隐患动态清零。推动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国誉府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等项目建设,新增养老床位300张以上。强化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做好困难群众救助服务。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合,建设无障碍设施110处。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加强国防教育、人防和双拥工作,深入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快马坡、后沙峪等区级综合文化中心规划建设,合理延长公共文化设施开放时间。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支持实体书店多业态发展。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精心组织体育赛事,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提升至4.58平方米。强化典型引领,大力营造“XX好风气”。
(六)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维护区域和谐稳定
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扎实推进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以高水平安全保障区域高质量发展。
持续强化安全隐患治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责任,进一步完善预防控制机制,提升区域本质安全水平。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紧盯燃气、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村民自建房、电动自行车等重点领域,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全面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健全闭环管理机制,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全链条安全监管。广泛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切实提升全社会安全素养。
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健全各级应急预案,抓好物资储备和应急队伍建设,加强实战化应急演练。合理布局“平急两用”设施,加快推进应急避难场所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升预报预警水平,做好信息报送,持续增强极端天气、地质灾害等应急管理能力。推进37项韧性城市重点任务落实。统筹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完成11处防汛风险隐患治理,抓好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整治。
全力保障社会面安全稳定。持续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用好平安社区建设成果,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健全金融稳定长效机制。坚决做好重大活动服务保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依法严惩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XX。
(七)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提升政府工作效能
牢记“三个务必”,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务实高效规范,着力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持续深化政治建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认真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始终坚持依法行政。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把法治理念贯穿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和司法监督,发挥统计监督和审计监督职能作用,主动做好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加强决策风险和效果评估。统筹服务与监管,增强行政执法效能,在微观执法过程中避免简单化。积极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深入开展“八五普法”,进一步提升全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不断加强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强化廉政风险防控。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思想,继续严控一般性支出及非刚性、非必要支出,加强成本控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永葆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
保持务实高效作风。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进一步提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化解风险的本领。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系统思维,大兴调查研究,坚持“四下基层”,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注重优化工作机制,聚焦重点任务,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狠抓工作落实,统筹把握时度效。持续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让干在实处、争先进位成为政府系统的鲜明特质。
各位代表!笃行而致远,惟实而励新。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及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开拓奋进,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和成效,加快建设首都重点平原新城,为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XX力量!
2024年XX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XX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全区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以“战略赋能区、数创新高地、幸福温暖家”为着力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枢纽门户”,经济提质增效,社会和谐稳定,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
一年来,面对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全力以赴推动重大战略任务落地见效,服务保障第六届进博会成功举办,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示范区建设予以充分肯定并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经济发展向上向好,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主要指标增速总体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体现产业创新的重要指标研发经费占比从3.56%大幅提升至4.41%,呈现出强大韧性和充沛活力。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主动作为增势能,重大战略显示度更加凸显。优化“双线引领、一城两翼”战略布局,城市发展空间持续打开,枢纽门户功能不断增强。
示范区先行启动区积厚成势。制度创新和项目建设“双向发力”,首创性制度成果增至136项,方厅水院作为首个跨省域联合审批项目率先建设,创智引擎拿地即开工,元荡三期、蓝色珠链一期、“蓝环”XX段建成,生态优势加快转化为发展优势。华为研发中心土建完工,西岑科创中心“城中村”启动征收、先导组团地块出让,东西联动、科创增能,世界级创新湖区呼之欲出。成功举办示范区推进会、开发者大会等重大活动,高质量一体化探索纵深推进。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赋能增势。虹桥中近期国土空间规划有序实施,美的全球创新总部结构封顶,中核科创园竣工启用,西虹桥商务楼宇矩阵形成声势。新增波司登、三棵树等12家总部、总量达92家,虹桥XX片区税收规模突破120亿,长三角民营总部集聚区势头强劲。会展联动国际贸易功能持续增强,国家会展中心展会数量较2021年增长68%、其中国际性展会超80%,虹桥海外贸易分中心、联合国亚洲采购平台等溢出带动,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建设迈出新步伐。
XX新城建设发力全面起势。新城单元规划、未来城市样板区控规落地,示范区线新城站率先开工、联动综合交通枢纽全面推进,绿环先行段启动建设,环城水系三期、上达城市公园南园进度过半,集中力量推进中央商务区征收、签约已超七成,高品质新城建设本底进一步夯实。铆牢产城融合目标,高起点开发外青松沿线产业组团,中铁四局、优亚集团等总部落地,爱仕达、云立方等开园运营,复旦创新中心地块完成签约收储,中科协海智基地落成,上海联交所产权综合服务平台加快建设,产业汇聚和功能导入全面提速。
城市功能不断优化焕新聚势。“城中村”两批10个项目全面实施,全市规模最大的“城中村”华新凤溪项目动迁签约超95%,全区唯一的成片旧改老城厢全面启动意愿征询和规划实施,不成套职工住宅和小梁薄板房改造加快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拉开阵势,示范区线全线开工,G15抬升扩容开建,创成“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紧扣城市功能强化土地保障,收储270公顷、出让164公顷,规范有序征收补偿、数量创历史新高,为城市未来发展开拓空间。
二、铆足干劲强增长,经济发展加速度更加凸显。坚持稳中求进、快中提质,全力以赴提振发展信心,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经济增长量质齐升。出台提信心扩需求惠企政策,发放扶持资金36.5亿,减免税费37.4亿,与各类市场主体共度难关。经济发展按下“快进键”,规上服务业营收总量郊区第1,社零增长19.6%全市第2,规上工业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全面加大招商投资促进,成功举办全球数字大会,大力实施项目双月签、域外招商、展商落地,新设企业数、新增有效纳税户数分别增长23%、32.5%。抓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支撑作用,产值增速9%、规上占比提高3.5个百分点。
三驾马车协同发力。全程紧盯“四个一批”产业项目,出让29个、开工21个、竣工18个、投产15个,特别是工业固投逆转多年徘徊增长15%,以今天的加大投资为未来的经济发展蓄势蓄力。全方位拓展商圈购、夜经济、乡村游等消费场景,蟠龙天地作为全市第一个完成更新的城中村,一开业迅速成为沪上消费新热点、日均客流7.6万人次,全区游客人数较2021年翻一番。越是国际经贸形势严峻复杂,越下力气加强外资外贸工作,新认定跨国公司总部3家、外资研发中心2家,数量创新高,XX综保区率先打通跨境电商“1210出口”模式,全区出口增长14.2%、居全市首位。
创新发展活力澎湃。以一流营商环境助力产业生态构建,新设企业全程网办率95.3%,发布全国首个跨区域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标准,让企业办事更便捷、创新更提速。新增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家、市“专精特新”企业103家、高新技术企业356家,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66亿、增长29.4%,获市技术发明特等奖1个、科技进步二等奖2个。打响长三角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人才落户增长79%,创新创业强磁场效应持续凸显。
三、坚定不移促升级,产业发展集聚度更加凸显。铆定现代化产业体系,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主导产业聚流勇进。长三角数字干线各节点“全面开花”,网易国际文创园一期建成,市西软件园“大数字”创新实验室启动推进,全国算力枢纽优刻得项目启用、中国电信云湖数据中心开工,规上软信业连续两年大幅增长、产业规模达480亿,从郊区后位跻身全市前列。“大健康”蔚然成势,新绿色药业、暨大美塑等一批项目落地,康桥生命科学园结构封顶,携手临港集团推动建设东方生命湾·XX新城园、虹桥园,一期45万方标准厂房开建。新材料产业不断壮大,新落地项目11个、金发创新研发中心等重点项目开工,产值增速领先规上2个百分点。快递物流提质升级,申通二期投产,圆通航空装备项目土地出让,交运业营收超2700亿、增长12.3%。
细分赛道精准发力。集成电路聚焦芯片设计、封装测试和设备制造聚链延链,成立“链40”产业联盟,海思、精测、晶盟硅等重点企业强势带动,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北斗导航作为全市唯一国家空间地理信息重要载体蓬勃发展,集聚企业700余家、税收增长43%,北斗时空赵巷园加快建设,华测智能产业园竣工投产。长三角金融产业园基金管理规模突破2000亿,青发创投基金撬动社会资本近200亿,国有资产存量盘活等功能性基金落户XX,数字人力资源产业园入驻企业139家、留创园孵化项目62个,会计法律、数字广告、影视科技等新兴领域加快布局,现代服务业为实体经济发展浇灌“源头活水”。
转型升级加速推进。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评估诊断企业近600家,打造智能工厂16家,智能制造产业规模突破600亿。把工业用地“二转二”作为强化制造业资源保障的重要抓手,分别制订工业用地产业更新、厂库房管理实施办法,产业结构调整1100亩。向空间要资源,15个“工业上楼”项目获评市“智造空间”,联东U谷、鹤望智谷等园区更新项目产出显著提升。主动应对经济压力下商务楼宇出租难问题,优化楼宇生态、集中招商推介,重点商圈楼宇去化15万方、入驻率上升6.6个百分点。
四、竭尽所能办实事,民生保障满意度更加凸显。贯彻人民城市理念,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民生保障兜牢底线稳中有升。把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高效完成18个实事项目和13项民心工程。突出强化就业“稳定器”作用,发放稳岗和培训补贴8500余万,实现困难人员就业1600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用心托举群众“安居梦”,区属动迁安置房开工15.7万方、竣工9.4万方,大力推进逾期过渡消化,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9150套,改造“美丽家园”51万方。累计建成幸福社区268家,系统集成“政务云”线上平台,为基层减负赋能。关爱“一老一小”重点人群,新建各类社区为老服务设施16家,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3%。
社会事业优化布局做强品质。实施第四轮社会事业三年行动计划,投资总量翻番,红房子医院、东湖中学新校区等一批项目正式启用。加快“家门口”优质学校建设,新增市示范性幼儿园、一级幼儿园6所,XX一中成功创建市特色高中。持续优化医疗资源供给,中山医院国家医学中心新城院区开工,白鹤社区卫生中心、金泽商榻分中心启用,分三年全面实施居村卫生服务站室标准化建设、今年完成53家。文体新空间持续拓展,鹤龙美术馆、江南书局旗舰店加快推进,建成社区市民健身中心2个、健身点69个,环意自行车赛、中国帆板大师赛等重大赛事让XX更具潮流风、国际范。国防动员体制改革稳步实施,全力以赴争创双拥模范城,军政军民团结优势更加彰显。启动第三轮区志修编。对口合作交流、工青妇、民族宗教、港澳台侨、外事、红十字会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乡村振兴强化产业整体提升。高效落实粮食蔬菜种植任务,中储粮XX建仓项目开工,优化粮食安全职责清单等系列制度,全流程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强化科技型农业引领支撑,建设绿叶菜核心基地9700亩、粮食无人农场3000亩,大力发展都市绿色现代农业。加大农业招商力度,虹桥花谷等总投资80亿的74个项目签约落地。全面推动乡村建设行动,高质量建成第五批回龙村、方夏村、东厍村3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和睦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叙中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全区700个集体经济组织净资产增长42.5%,119家经济合作社实现分红1.5亿、增长超50%。五、精益求精提品质,社会治理精细度更加凸显。加强安全韧性城市建设,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的和谐环境。
安全体系全面强化。紧盯薄弱环节集中开展厂库房、自建房“两房”整治,5400余栋厂库房常态化巡查纳管,完成经营性自建房整治151处、群租整治3730处。聚焦重点领域全覆盖排查,大力整治公共安全地块24个,整改各类隐患2.9万处,282处重大隐患逐一销号并举一反三,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全覆盖设立“三所联动”人民调解室20家,矛盾化解率达91.6%,报警类110警情数、刑事立案数同比2021年分别下降27%、19.6%。
生态优势持续彰显。打好蓝天净土碧水保卫战,AQI优良率保持稳定,重点建设用地和耕地安全利用100%,河湖水质优良率提升至100%,夏阳湖、徐泾河等13个河湖获评上海市美丽河湖,创成全市首个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做好垃圾分类这一“关键小事”,生物资源化利用中心项目开工,创建市级精品示范点29个,垃圾分类全民参与氛围日益浓厚。大力实施降碳扩绿行动,新改建各类公园14个,新增森林资源7600亩,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至10.7平方,更多开放的绿色新空间成为百姓乐享的生态新福利。
治理效能不断提升。“一网通办”累计上线“好办快办智能办”事项140个,新增免申即享5项,高频事项网上办结率提高6个百分点,让更多优质服务“零距离”。完成城运二期和367个村居“一网统管”平台建设,开发城市数字体征等8个应用场景,XX新城首期37平方公里和26个村居数字孪生建模,“一网协同”平台应用等4项指标位列全市第一。强化法治政府建设,成功入围第三批全国示范创建地区,区政府行政复议被纠错率首次降至零。
过去一年,我们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抓好巡视整改,持续推进效能政府、廉洁政府建设。我们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格外珍惜代表委员意见建议,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55件、解决采纳114件,政协提案141件、解决或采纳128件,在广泛汇聚民智中更好推动政府工作。
尽管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但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还面临许多困难挑战,经济增长基础还不稳固,中小微企业面临现实困难,增强产业集聚效应还需付出更大努力;城市建设面临空间“紧约束”,园区二次开发、减量化还要下更大力气;城乡差异还没有从根本上破解,城市治理、安全生产等领域的短板仍需加快补齐,公共服务均衡布局、量质提升还有不少优化空间。对此,我们将千方百计解决问题,以实干实效回报全区人民的重托!
各位代表,一年比学赶进,一路攻坚克难,过程历历在目,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和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委总揽全局、科学指挥的结果,同时凝聚着130万XX市民的敢闯敢干、敬业敬职和辛勤辛劳。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在各个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全区人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全体离退休老同志,向驻青部队和单位,向关心支持XX发展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二、2024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决策部署,锚定全市“五个中心”建设重要使命,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枢纽门户”,奋力一跳、奋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XX实践。
综合各方面因素,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0亿,合同外资、实到外资分别为8亿、6亿美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城乡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市下达范围内,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确保完成市下达目标。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推动功能“蝶变”,持续塑造战略空间新格局。坚持规划引领、项目驱动和要素保障,以战略牵引深化拓展“一城两翼”建设新版图。
高质推进示范区新三年创新升级。以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新三年行动计划为“蓝图”,加强规划、土地、项目建设的跨区域协同和有机衔接,探索混合用地灵活管理机制,全面提升规划建设品质和土地利用效率。加快“一厅一片”焕然新生,方厅水院上海馆高标准建成、创智引擎二期开工、江南圩田建成启用,西岑科创中心“城中村”和先导组团开工建设、滚动实施创研组团地块供地,打造世界级绿色创新“水乡智岛”。华为全球最大研发中心即将结束历时三年的建设历程,年中正式全面启用,要高效衔接配套道路、公服设施,紧抓芯片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基础软件等领域,全方位打造数字经济强劲增长极和创新突破核爆点。加快推进跨省域高新区建设,共建示范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孵化器联盟等平台,推动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弯道超车”。
高位推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辐射带动。全力服务保障第七届进博会,持续放大全球数字大会永久IP流量价值,畅通进口商品集散链路,推动更多新产品、新技术落地。紧抓“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和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契机,打造“丝路云品”展示中心,做强虹桥海外贸易分中心、联合国采购中心贸易撮合功能,更好链接国际市场。制订实施虹桥片区三年计划,打造国展周边功能强核,铆定“数智科创”和“丝路电商”方向,推动徐泾104区块发展,以用地转型促进产业升级。开展总部“虹聚”行动,推进德国爱德夏和众安科技、义达国际等项目落地,总部企业增至100家,持续做强核心功能。深谋细划放大虹桥效应,以产业为纽带做实青东联动发展,研究推动华新、赵巷等区域纳入“虹桥创新协同区”,在新一轮发展中更广泛地抢抓战略腹地优势。
高效推进XX新城建设聚势发力。全面完成中央商务区土地收储,立足打造数创赋能、智领未来的创新型中央活动区,聚焦外青松沿线4个组团,瞄准高能级总部、高成长企业强化招商推介,加快爱特云翔、中电产业园等项目落地,研究推动XX创芯岛开发建设,构建低密度、复合型、智能化商务社区。聚焦数字智造、生物医药、时尚消费三大赛道,推动东方生命湾、东久新宜、中国移动5G生态谷等项目建设,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复旦国际融合创新中心,谋划打造环复旦创新圈。建成环城水系三期、上达中央公园南园,新城绿环先行启动段14公里贯通,启动推进绿环二期等项目,绘就“城在绿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城市新画卷。
高标推进城镇建设持续焕新。紧扣城市开发建设需求加强科学调规、空间支撑,围绕站点开发高标准编制示范区线华青路站、徐乐北路站等周边控规,更好释放“双线引领”效应。充分发挥沪苏湖高铁通车、XX有了首座高铁站的赋能聚流作用,全面推进配套道路和交通枢纽建设,高起点策划练塘站周边2公里区域开发,有效带动练塘镇域和镇工业园区并辐射青西发展。今年是交通设施大规模建设的一年,轨交2号线动车调试、13号线主体结构封顶、17号线西延伸试运营,G15抬升扩容主体工程开建,G50扩容西岑节点先行开工并规划建设XX大道出入口,G318改扩建中西段开工,实现XX与中心城区连通更快捷、与周边区域联系更紧密。强化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减量化立项、验收各170公顷,同时从机制上严控工业用地征收成本,深化落实土地资源绩效评估机制,让资源有更高价值、发展有更多空间。
二、全力推动经济“聚变”,持续提升稳中快进新成效。以“奋力一跳”巩固经济向上向好势头,推动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经济增长开足马力。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四个一批”产业项目完成出让31个、开工21个、竣工17个、投产14个,学习对标“莫德纳”速度,全社会固投力争增长5%。加快培育数字消费、服务消费、绿色消费等新热点,推动博万蓝韵启用、长三角绿洲汇建成,支持蟠龙天地、百联奥莱、天空之城等热门商圈品牌升级、人气聚集,推动首位、永业、东渡等商圈业态转型、活力再造。以高水平开放激活外资外贸新动能,全力争创“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样板区,依托9家6+365平台和30多家国际贸易机构,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在全市率先推进跨境电商1210包裹出口模式落地,业务量和交易额力争增长20%。
招商引资全线加力。坚持引育并举,制订并发挥先进制造业、楼宇经济、跨境电商、高新技术企业等7大政策撬动效应,量身定制目标企业、储备项目和政策支持清单,集中打造主导产业、细分赛道和未来集群,工业固投力争增长10%。全力引进外资企业和国内领军企业总部、制造业产值大户、具有突破性技术和引领性能力的专精特新企业,完成引大引强引实205户。尊重善待并积极培育在青的各类优质企业,全力支持百强、规上等重点企业做大做强,特别关注初创期成长期的潜力型企业,畅通“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成长链,让更多企业与XX同发展、共进步。充分把握区域税源结构转型的客观需要,更加强化工商业税基评估、税收稳定、税源扩大,全面激发经济小区积极性,以产业之“强”壮发展之“势”。
科技和产业创新协同发力。深化全链条科创服务,支持北斗西虹桥基地、移动智地等打造市级高质量孵化器,制定张江XX园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行动方案,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科技企业与科研院所同频共振、双向赋能。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新增国家和市级孵化器3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突破50家、市“专精特新”企业达到580家,科技服务业力争增长30%。着眼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实施新一轮“青峰”人才政策,丰富拓展博士后、技能人才、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等9大领域,扩大优秀青年人才安居补贴覆盖面,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力争增长20%,让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充分涌流。
三、全力推动产业“智变”,持续拓宽制胜未来新赛道。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着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启动长三角数字干线新一轮建设,网易国际文创园、长三角绿洲智谷二期建成投用,聚焦人工智能、工业软件等核心赛道推动市西软件园扩区升级,规上软信业突破500亿。全力打造“上海AI+生物医药创新先导区”,开工建设东方生命湾二期67万方标准厂房,依托国家医学中心促进产医融合,以创新药械国际化带动生物医药突破发展。鼓励“三通一达一兔”等快递头部企业整合贸易货源和物流网络,深化海外仓、配送中心布局,拓展专业化、国际化供应链管理服务,规上交运业营收突破3000亿。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以产线牵引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发展,推动国产集成电路设计、芯片和半导体封装领域技术创新,加快川土微电子等与上汽集团开展汽车芯片产业化应用合作,产业规模力争增长10%。深化国家级新型工业化新材料示范基地建设,瞄准无机非金属、高性能纤维、生物医用等战略前沿材料,在先进高分子、新一代信息材料领域形成更多“拳头”产品。放大国家地理信息服务出口基地效应,在高分遥感、智能终端等领域深化应用拓展,集聚企业力争突破800家。聚焦健康、智能、能源等新兴领域,探索推进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让新质生产力源源不断。
持续推动传统产业更新迭代。把握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趋势,加强产业互联网和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坚决打赢“二转二”转型攻坚战,完成产业结构调整1000亩以上,推进东承霖瑞、福赛特等117万方优质项目“工业上楼”,推动土地开发向存量要增量、向空间要效益。促进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紧盯彼友、联美等19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一楼一策”抓好经营策划,再去化存量楼宇15万方,让楼宇经济“向新向上”拔节生长。
四、全力推动民生“跃变”,持续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用情用力建好“民心工程”。打好“两旧一村”改造整体战,加快第一轮“城中村”项目收官,第二轮凤溪、西岑项目完成征收并开工,赵巷318国道沿线、徐盈路东侧、徐泾海日湾3个项目完成招选并启动。全面启动剩余1.45万方小梁薄板房改造,推动更多民居旧貌换新颜。加快盈浦老城厢改造,有序推进签约和征收补偿,动迁安置基地主体施工,打造满载江南记忆的“城市会客厅”。聚焦群众关注的民生实事,新增50个公办托班1000个托位、公办托幼一体化占比提升至85%,新改建各类健身设施项目不少于66个,新增早餐网点24个,围绕大居和轨交站点优化调整公交线路不少于10条,新增公共、错峰停车位375个,让更多“小确幸”可感可及。
强化就业服务和民生保障。加快构建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体系,完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优化稳岗帮扶救助政策,提升劳动者就业技能,以就业之稳筑牢民生之基。织密社区养老服务网,新增各类社区为老服务设施24家,推进居村养老试点,增强养老机构服务质效,床位利用率提升10个百分点以上。启动新一批“美丽家园”建设,完成老旧小区改造41万方、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50台,居家适老化、残疾人家庭设施改造各100户。不断夯实“四位一体”住房保障,动迁基地开竣工4个、安置1027户,筹措和供应保障性租赁住房各6000套、城市建设管理者之家床位1500张,全面构建“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层次供给体系,让新市民与“温暖家”双向奔赴。
促进社会事业优质均衡。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全力争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积极回应部分区域公办小学就学需求,推进虹桥商务区小学等8所学校建设,徐泾南部九年一贯制学校、世外高中等10所学校投入使用,启动新建XX开放大学,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持续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公共卫生中心建成启用,推进朱家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项目,开展第二轮5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室标准化建设,促进更多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让群众健康更有“医”靠。
五、全力推动融合“迭变”,持续打造生态转化新地标。加快农文旅体融合发展,聚力打造高品质休闲体验目的地。
不断夯实绿色生态基底。高质量完成第八轮环保三年行动,紧盯市环保督察5方面21项问题逐一销项整改,制定新一轮清洁空气行动任务清单,落实建筑垃圾全过程闭环管理,推进2500余公里3460个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和分类整改,整治中小河道67公里,新增森林资源4000亩、陆域森林覆盖率达20%,让“蓝绿相依”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制定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聚焦文明施工、扬尘管控、智慧赋能,推动“进博样板”向“XX全域”延伸,建设第三轮“美丽街区”3个,新改建各类公园12个,加快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全覆盖投放、全天候管理,用治理“绣花针”穿起城市“千条线”。
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稳定粮食生产和规模化菜田种植任务,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完成绿叶菜生产核心基地、绿色防控基地各9000亩,高标准农田达11.7万亩,以绿色科技引领打造白鹤赵屯、现代农业园区两大现代设施农业片区,带动茭白、草莓、花卉等特色品牌高附加值化。围绕“三片一区一镇”持续深化乡村产业植入,推进第六批赵巷崧泽村、华新杨家庄村、金泽双祥村、夏阳塘郁村4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聚力打造“五好两宜”和美乡村片区。拓展农民劳动增收渠道,强化农村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和全域土地整治,通过乡村土地资源优化整合撬动乡村产业升级,不断厚实集体经济“家底”。学习“千万工程”成功经验,深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完成“美丽庭院”1万户、农村架空杆线序化61公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改造20公里,以环境“小切口”提升乡村“高价值”。
持续擦亮文旅休闲品牌。加强“三十里水路看六千年文化”研究策划,实施工业遗产活化计划,让城市记住历史、让人们记住乡愁。深化朱家角古镇国家5A级景区创建,金泽古镇创成国家4A级景区,推动课植园、王昶纪念馆业态升级,青西郊野公园二期开园运营,积极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放大夜经济“长尾效应”,导入灯光秀、实景演出等新业态,拓展曲水雅集、绿波廊等夜间场景,丰富江南文化沉浸式体验。做优“微度假”品牌,放大7家市五星级民宿品牌效应,实施景区景点景色“串链计划”,实现“网红”变“长红”、“流量”变“留量”。加快百老汇演艺中心、安踏体育公园、体文中心二期等设施建设,引进优质市场主体整体运营,推动环意、五大新城自行车赛等品牌赛事吸粉引流、扩围出圈。
六、全力推动治理“睿变”,持续绘就宜居宜业新图景。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提升宜商XX服务效能。以世行营商环境评估为牵引,整合“容缺办理”“一照多址”“跨镇域集中登记”等政策工具箱,深化“一网通办”改革,“一业一证”拓展至40个行业,高频事项“首办成功率”提升至90%。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优化实施免于处罚和减轻处罚清单,升级“企业服务包”,推进资金补贴、税收优惠等更多服务“免申即享”,让市场主体预期更稳、信心更足、活力更强。
筑牢平安XX安全屏障。以高效率隐患排查整治,筑牢高水平安全底座,加快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极端条件下城市运行保障和应急管理体系。聚焦“两房”、消防、危化等重点领域和高空作业、违规动火等关键环节强化闭环管理,全面启动198个居住区燃气“瓶改管”工程,整治公共安全地块20个,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全力做好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实地迎检,紧盯扫黑除恶、反诈、信访、人口管理等治理重点,发挥“三所联动”等平台作用,构建“一站式”矛盾调解服务体系,让社会更安定、人民更安宁。
厚植善治XX支撑力量。健全以群众满意度为导向的社区工作评价机制,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力量下放,持续为基层减负增能。做好民族宗教和港澳台侨等工作,深化双拥共建,支持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深入实施数字孪生、“图网码”等治理攻坚行动,完善城市运行数字体征系统,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高标准建设全域“无废城市”,全面推行“光盘行动”,让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成为时尚生活主旋律。
各位代表,新征程标注新方位,新起点迎接新挑战。新的一年,我们将起而行之、驰而不息,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完成政府机构改革任务,以更加昂扬之姿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我们将奋力一跳勇担当。新一年经济社会发展既有着重大机遇,也面临一些不确定性,更要找准发力点、抢抓突破口,把工作谋在前、把行动赶在前,真正在全力以赴中抓出机遇机会、拼出力度速度、干出实绩实效。我们将上下一心抓落实。按照中央要求,把四个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基准线,不仅抓好一般性任务分解和责任闭环,更要紧盯堵点找准问题,打开来、深下去,以机制完善打通裉节,以制度优化畅通循环,在狠抓落实中争先进位。我们将直插一线解民忧。越是发展任务艰巨,越要关注这座城市真正的主体,我们的百姓、我们的企业,挤出时间走进生产生活最一线,了解困难、掌握实情,对困扰当前的“急难愁盼”下大力气解决,对事关长远的民生改善、公共服务、营商环境全面谋划、系统布局,让企业和群众少一点担心烦心,多一点信心放心。我们将知行一体守廉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毫不松懈纠治“四风”,坚持依法行政、节用裕民,以政府的“紧日子”保障市场主体的“稳日子”、市民群众的“好日子”。
各位代表,风正劲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攻坚克难、善作善成,努力把蓝图变为“施工图”、把愿景变为“实景画”,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XX精彩篇章!
2024年XX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也是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第一年。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浙江考察指导,为我们扛起新使命、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了根本遵循。一年来,我们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下,克服困难、奋勇前行,较好完成了区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XX亿元,同比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XX亿元;预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XX万元、XX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进一步缩小,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好于省市平均水平,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年来,主要做了八方面工作。
(一)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招商惠商安商”攻坚行动。全面落实降本减负一揽子政策措施,出台提信心扩需求增动能40条及配套细则,全年预计办理留抵退税、减税降费XX亿元,兑现涉企政策资金XX亿元。新增制造业贷款XX亿元、普惠小微贷款XX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9%和27.8%,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成效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实施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全市率先建成企业“一站式”服务专区,“一网通办”率达99.85%,“项目码上智办”应用入选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市场主体总量突破6万户。落实“1245”重大项目统筹推进工作机制,预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XX亿元,同比增长17.8%,增速居全市前列,其中产业投资占比57%。XX炼化150万吨乙烯项目顺利开工,英力士ABS项目投产。实施“招大引强”专项行动,强化集成电路、绿色石化、制造服务业等产业项目招引,落地亿元以上项目28个,引进市外内资XX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4亿美元。开展“镇潮购”促消费系列活动101场,发放消费券XX万元,撬动消费XX亿元。
(二)着力夯实产业基础。以先进制造业集群为主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取得新进展,预计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899亿元,同比增长7.7%左右,捧回首批“浙江制造天工鼎”,“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获省考核激励。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省政府质量奖和创新奖企业2家。深化省新智造区域试点建设,新增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18个,总量全市第1。加快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石化区入选全国智慧化工园区、省制造业五星级园区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浦成智新产业园投用,创维双智双创产业园竣工。深化“凤凰行动”,新增上市企业2家。服务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预计实现服务业增加值XX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制造服务业增加值253亿元。甬江科技港获评省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市率先出台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专项政策,集成电路产业园正式开园。打造“招宝氢谷”,推动氢能示范场景应用,7家产业链企业顺利落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2万亩,粮食总产量实现“九连增”,南岚湾水果番茄园一期顺利投产。全市唯一入选省级创意农业试点区。
(三)不断激发创新活力。甬江科创区XX片区建设加快推进。甬江实验室形成“十中心、五平台”科研布局,主持承担国家级项目7个。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核心区块开工建设,签约教学兼科研负责人58名,其中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3名。国科大宁波材料工程学院全面启用,甬华创芯中心正式成立,宁波数字孪生(东方理工)研究院启动运营。新增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27家、科技小巨人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120余家,各级企业研发机构84家。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3.4%,位列全市第3。常态化举办“科技金桥”成果转化对接活动,技术交易额超70亿元。落地全国首家磁性材料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新增专利授权2958件。创新指数进步排名全省第1,其中科技投入指数、科技产出指数排名均居全省第3位。新入选国家级人才35人、省顶尖人才7人。建成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2家、省级博士后工作站8家。优化提升创新生态,投放人才安居专用房1046套。预计发放科技贷近X亿元,贷款规模居全市前列。
(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高标准推进47项重点改革任务,加速形成一批阶段性改革成果。完成5家区属国企优化重组,盘活存量资产XX亿元。以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为牵引,盘活低效建设用地2680亩,提前完成蛟川示范片21个整治项目。“亩均论英雄”改革连续四年获省市督查激励,规上工业亩均税收、全员劳动生产率均居全省前列。“两库两机制”不断深化,出让工业用地19宗、面积2791亩。持续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区综合行政执法指挥中心实体化运作,“一支队伍管危运”模式获评省级优秀案例,危化品数字化监管平台项目通过交通运输部试点验收。明确新领域新业态职责分工,加强对电竞酒店、直播平台等25类行业的监管服务。深化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超额完成省市“消薄”任务,预计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增速全市前列,入选全省首批深化农村“三位一体”改革实施区。积极推进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联动创新区XX区块建设,试点液体保税仓库数字化监管模式,紧固件产业基地获评省级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鼓励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组织155家企业参与广交会、中东欧博览会、进博会等重大国际展会。高标准推进东西部协作、山海协作、对口支援、对口合作。与匈牙利韦伦采市、丹麦瓦埃勒市建立友好交流关系。
(五)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推进国家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全面实施绿色制造“521”工程,整治高耗低效、低散乱污企业277家,淘汰落后产能项目48个,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5家,石化区入选首批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产业园区。实施“1246”提级治气行动,启动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防治绩效评级,差异化落实企业应急减排措施,全省率先开展石化企业废气全流程管控,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3.4%,较上年度提升6.5个百分点。实施28个“镇有碧水”重点项目,市控及以上地表水断面优良率100%。建成“无废城市细胞”60个,入选省三星级“无废城市”。高标准开展生态修复,完成森林抚育和改造提升872亩,复绿废弃矿山9.6万平方米,新增绿地450亩。清水浦泵站、海塘安澜一期等重点水利工程顺利完工。
(六)加快提升城乡面貌。有序推进区、镇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方案编制,完成甬江科创启动区、泥螺山围垦区、临俞片区等重点区块控规编制。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承办全市城市更新现场会,入选全省首批城市更新试点。系统优化人居环境,建成省级现代社区4个、未来社区11个、未来乡村2个,改造城中村85万平方米、老旧小区79万平方米,全年竣工安置房7400套。老旧小区改造成效获省优秀等次。建成精品线4条、特色街区4个、亮点工程20个。获评全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优秀区、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建设工作优胜区,“江海门户·书香智城”传统风貌样板区获评省级样板,九龙湖·十七房县域风貌样板区入选全省“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全力攻坚征迁清零,完成清零项目52个、征迁面积140万平方米。加快构建综合交通网,杭甬复线澥浦、威海互通连接线如期完工,杭甬复线宁波段一期、世纪大道快速路北延建成通车,明海大道一期、宁慈市域铁路顺利开工,镇浦路一期、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7号线等项目扎实推进。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新增停车位2000个、充电桩1157个,实施路灯节能改造2512盏。
(七)切实增进民生福祉。深入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按时保质完成年度民生实事项目,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以上。新增城镇就业1.3万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62%。全面开通定点医药机构异地直接结算服务,医保报销模式获全国医保经办优秀奖。新建和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913套(间)。支出专项救助资金2480万元。迭代升级退役军人“轮值站长”应用建设,实现“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镇街全覆盖。建成投用教育项目6个,新增学位5070个,普惠幼儿园覆盖率96.4%,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创建通过省级验收;初高中段教学质量继续保持全市前列,普高录取率居全市首位。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出台心理健康“双十二条”。XX职教中心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3金2银。加快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扎实推进人民医院三级乙等医院创建,启动龙赛医院三级康复医院建设,中医医院成功创建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庄市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成省“社区医院”。中医医院扩建工程顺利完工,龙赛医院新住院大楼建成投用。九龙康养中心项目启动建设,贵驷街道敬老院改造工程顺利完成,每万名老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全市第1。全面启动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打造十大儿童友好示范圈,建成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完成11家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建设,新增托位690个,每千人口托位数全市第2。开展“宁波帮”文化节系列活动,成功举办龙赛中学建校30周年庆典。深化“微笑XX”建设,21人获评“浙江好人”“宁波好人”等荣誉称号。启动科技文创中心等文化设施建设,区非遗馆建成开馆,西大河公园一期开园,新增“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24个。成功举办中国音乐小金钟全国琵琶展演,原创越剧《君子成忠》获省级金奖。加快“一场两馆”等重大体育设施规划建设,富邦篮球俱乐部入驻XX,成功举办九龙湖(宁波)半程马拉松赛,XX运动员在蹦床世锦赛上再获女团冠军,在亚运会上获得3金2银。
(八)纵深推进平安建设。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圆满完成平安护航亚运各项任务。扎实推进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同比前三年平均下降20%以上,道路交通亡人事故起数实现三年连降。更换燃气用户金属软管4.8万户。中石化安工院项目注册落地。石化区获评全省首批较低风险化工园区。平稳承接直辖港区监管职能下放。稳妥有序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实现停工项目全复工,完成“保交楼”2455户。完善防汛防台联合指挥体系,成功防御台风“杜苏芮”“卡努”。高标准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省市试点,动态清零信访积案,群众信访件同比下降33.8%。获评省人民调解工作先进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刑事案件立案数、治安案件受理数同比分别下降13.2%、4.8%,招宝山派出所获评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省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通过市级验收。
一年来,我们高标准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压实全面从严治党和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切实抓好省委巡视反馈问题和“七张问题清单”的整改落实。深入推进法治建设,严格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监督,高质量办理区人大代表议案与建议170件、政协提案175件。不断强化作风建设,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靶向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效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招投标、征迁安置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管持续强化。完成“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扎实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同时,我们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军民融合扎实推进,民族宗教、审计、对台、保密、档案、地方志、外事侨务等工作有效加强,工青妇、工商联、残联、老龄、慈善、红十字会、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取得了新进步。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为XX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镇部队官兵、部省属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XX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体现在:稳增长的基础尚不牢固,实体经济发展承压,部分企业效益下滑,个别指标完成不及预期。产业链韧性有待提升,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服务业发展支撑不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率不高,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需下更大功夫。生态环境质量仍有波动,节能减排、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民生领域仍有不少薄弱环节,公共服务配套仍需加强。规划统筹还不够全面,城乡品质仍需提升。安全基础尚需稳固,风险源头防控、快速响应与闭环处置机制还不够健全。“四风”问题隐形变异仍需警惕,个别干部在践行正确政绩观上还有差距。对此,我们将正视问题、直面挑战,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再出发之年。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的时期,面对深刻变化的形势,我们要保持“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战略定力,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统一部署,聚精会神做好自己的事,努力把“稳”的基础夯得更实,把“进”的步子迈得更大,把“立”的方向树得更牢,把“破”的时机把得更准,奋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市委、区委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更加突出创新引领、改革破难、开放兴局,更加突出稳定持续、群众有感、安全韧性,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深入推进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科创强区、品质之城建设,在“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征程中作示范当标兵。
综合考虑,建议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城乡居民收入倍差持续缩小;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节能减排指标完成上级下达目标。
新的一年,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我们要增强信心和底气,但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马平川,巩固提升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还需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为此,我们必须坚持把握重点、连续攻坚,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全力以赴拼经济、稳增长,以XX的“稳”和“进”为全国和省市大局多作贡献。必须坚持创新引领、项目为王,将创新理念贯穿各领域各环节,积创新之势,抢占新赛道;将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主引擎,聚项目之能,开辟新空间。必须坚持扩大优势、争创一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发挥先发优势,放大比较优势,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奋力在更大发展格局中担当作为。必须坚持战略眼光、久久为功,准确把握大势,始终保持定力,既做让百姓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决不急功近利,让高质量发展的底盘更稳、百姓的幸福指数更高。
围绕以上要求,重点做好十方面工作。
(一)坚持稳中求进,更高质量推动经济运行总体向好
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强化项目的谋划论证和统筹协调,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全年安排亿元以上项目325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XX亿元以上。推进XX炼化150万吨乙烯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加快甬江实验室九年一贯制学校、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等民生项目建设。凝聚全社会招商合力,发挥驻外招商机构作用,创新产业链招商、资本招商等模式,实际利用外资XX亿美元以上、市外内资XX亿元以上。聚焦绿色石化、集成电路、制造服务业等重点领域,推动更多民间资本、社会资本“想投、敢投、放心投”。强化重点项目建设和重要区块发展的财力保障,做好中央资金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申报,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规划和省市重大项目盘子。
着力激发消费潜能。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增长。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持续擦亮“镇潮购”促消费品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活跃提升商圈经济,推动商业综合体设施改造、业态互补、良性发展,加快蛟北商业邻里中心等商业综合体建设。打造陈倪路等4个特色商业街区,建设2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促进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日常大宗消费。点燃城市“烟火气”,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安排各类商贸节庆活动100场以上。
拓展开放广度深度。高质量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依托大工业、大港口发展大贸易,支持企业稳住传统市场份额,开拓中亚、中东欧、南美等新兴市场,稳步提高进出口总额全国占比份额。加快搭建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推动传统工贸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培育省级公共海外仓1个。发展特色品种大宗商品配置中心,做强保税B型物流中心,推动大宗商品贸易提面扩量。主动参与宁波舟山江海联运中心建设,拓展长航线外贸运输,国际海运货运量占比20%以上。高质量推进东西部协作、山海协作、对口支援、对口合作。
(二)坚持强链提质,更快速度提升产业体系竞争力
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高水平推进制造业“122”产业集群建设,加快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90亿元。倾力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基地,贯通以有机原料为主体、高端精细化学品为特色的上下游产业链,确保1100万吨炼油项目投产、高端合成新材料项目建成中交。做强先进制造装备产业,推进液压、紧固件、轴承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扩张提能。强化优质企业梯队培育,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8家,“小升规”企业20家,动态培育“浙江制造”团体标准6项。加强企业发展要素保障,探索“工业上楼”等新模式。深入实施“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行动,新建2个小微园区,改造提升工业区块400亩以上。高质量推进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服务业集聚发展,打造甬江科创区XX片区、新城核心商务片区、老城后海塘片区、九龙湖生态旅游片区等4个特色服务业发展集聚区。加快制造服务业发展,推动石化区两业深度融合,谋划打造蛟川检验检测特色产业园。推动厚恒物资城等专业市场特色化、平台化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鼓励实体企业分离设立研发设计等科技服务业企业。加快建立服务业总部经济体系,吸引更多头部企业落户XX,阶梯孵化亿元楼宇1座、XX万元以上楼宇2座、XX万元以上楼宇3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5%,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35%以上。
推动数字经济创新提质。实施智能制造“125 +”工程,推动产业数字化“三个全覆盖”,新增数字化车间10个、智能工厂2个,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新增亿元以上数字经济重点企业2家。加快布局集成电路、电子信息材料、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全面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半导体涂层、智能传感器等项目落地开工,集成电路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0亿元。持续打造化工产业大脑,完成石化行业数改项目20个。
(三)坚持一体推进,更大力度构建协同创新格局
加快创新能力提升。深度融入甬江科创区开发建设,服务保障甬江实验室、宁波东方理工大学、中石化宁波新材料高端创新平台等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支持宁波东方理工大学与中国环科院合作共建全国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申报全省重点实验室。争创省石墨烯未来产业先导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新增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0家、省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众创空间2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0家、企业研发机构50家,发放科技贷4亿元以上。推动营收X亿元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同比增长5%以上。探索科技成果“先用后转”模式,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900件,同比增长9%。
推动产教融合发展。加快打造科教产共同体,支持甬江实验室联合高校院所、龙头企业开展重大科学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实体化运行宁波东方理工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甬江芯谷”建设,发挥创维双智双创产业园、启迪科技园等平台作用,积极承接高端人才项目。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围绕省市重大战略和发展需求,主动对接宁波大学、宁波工程学院等高校,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更加匹配,新增合作项目10个以上。深化中高职一体化发展,创新职技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公共实训体系,加快区技工学校建设。
打造人才集聚高地。高质量构建人才引育新格局,新引育顶尖人才5名以上,建成省级博士后工作站5家、市级及以上院士工作站1家。健全重点项目“投拨联动”机制,集成电路、新材料等领域高端人才项目占比超70%。开展人才生态提优行动,提升甬江科创人才服务专区、宁波人才之家等服务载体效能,健全子女就学、人才安居等“关键小事”协调解决机制,新增人才安居专用房300套以上。
(四)坚持改革赋能,更深层次破解体制机制障碍
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发挥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作用,加快涉企政务服务事项集成进驻,推动企业需求“一个口子”受理,打造特色“一类事”服务场景,加快政务服务向“增值服务”“集成服务”“精准服务”转变。构建三级贯通政务服务体系,实现标准型镇街便民服务中心100%全覆盖。整合为企服务高频应用,进一步集成政策、项目、人才等10大领域增值服务。健全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加快一体化审批进程。推进基层交易平台建设,实现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线上全覆盖。强化企业上市辅导,加快推动企业上市。
激发民营经济内生动力。扎实推进省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示范区建设,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按照“非禁即入”要求,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建立市场准入壁垒投诉和处理回应机制。支持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加大面向中小微民营企业的政府采购力度。推动政策直达快享、无感兑换,安排区级惠企资金8.2亿元。加大民间投资项目用地保障力度,支持产业用地“带押过户”。落实“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机制,推行“信用+执法”等监管服务新模式。优化个体工商户转企业变更手续,降低转换成本。完善“亲清直通车”等政企沟通协商制度,全力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面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推动国有资本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要城市区块开发、重点民生服务保障等关键领域集中。强化部门、镇街、国企三方联动,加大国有资产清点和盘活力度,新增AA+信用评级企业1家以上,区属国企营收超125亿元。稳步推进基金运行机制改革,基金群撬动社会资本100亿元以上。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整治高耗低效、低散乱污企业200家以上,淘汰落后产能项目30个,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7%。纵深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完善区镇两级执法指挥体系,推广应用“简案快办”执法模式。
(五)坚持绿色低碳,更严标准保护生态环境
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大气环境系统治理,深入实施“1246”提级治气行动,强化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90%以上。持续推进“镇有碧水”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截污纳管改造,新改建污水管网5公里,建成一体化智慧排水系统,建设“污水零直排”住宅小区30个,市控及以上断面水功能区达标率、水质优良率保持“双百”。开工建设集成电路产业园工业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持续完善石化区三级水污染防控体系。创建省四星级“无废城市”,建成“无废城市细胞”50个以上,推动石化区创建国家级“无废石化基地”。
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深入实施绿色制造“521”工程,建立减污降碳评价指标体系,创建三星级以上绿色工厂40家、绿色低碳园区1个。实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程,推进减排项目23个。发展低碳能源产业,加快建设“招宝氢谷”,新增氢能车100辆、光伏装机2.5万千瓦。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利用,统筹推动碳排放权、排污权等环境权益市场化交易。
高效协同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动态更新“三线一单”,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有机衔接。完善生态环境数字化监管体系,打造一体化指挥中心,强化污染源自动监控,实现重点点位计量检定全覆盖。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生物种类本底调查。统筹实施废弃矿山、海洋岸线、湿地的生态修复,开工建设石化区防洪排涝工程,全力推进万弓塘河贯通与生态化综合整治工程,基本建成明海闸站。深入实施“森林XX”、幸福河湖建设,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5万平方米。
(六)坚持规划引领,更优品质推动城市建设
强化规划统筹实施。加快融入宁波新型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空间资源配置,深化“多规合一”改革,完成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报批,开展近期实施规划编制,做深做实甬江科创区XX片区等重点区域的规划研究。分级分类做好重大片区、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完善澥浦、九龙湖镇级总体规划方案,加快推进钟包围合地块、光明东片、尚志片区等重点区块控规修编,探索“一村一图一清单”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体系,基本实现城镇开发边界内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强化与贵驷片区的规划统筹、联动发展。
提升城市品质风貌。加大基础设施更新,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扎实推进11个片区改造提升。创建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1个、现代化美丽城镇1个、未来社区5个以上。深入实施征迁清零攻坚行动,加快重点区块征迁进度,完成征迁面积40万平方米以上,七村搬迁工作基本清零扫尾。推进公园绿地建设,建成投用西大河公园二期。开展设施微改造、区域微整治,完成中大河等沿线景观改造提升,打造2个精细化治理示范区。
完善综合交通体系。优化对外交通网络,加快杭甬复线宁波段三期、轨道交通7号线、10号线建设,3号线二期建成通车,推进镇浦路、逸夫路等过江通道前期工作,力争世纪大道快速路常洪大桥及接线段开工。不断完善区内骨干路网,开工建设镇浦路庄俞公路-望海南路段、沿江大道、康桥北路等项目。深化城乡公交一体化,谋划“轨道+公交”体系融合方案,优化公交线路14条,新改建公交候车亭30个。探索停车信用离场机制。
(七)坚持富民强村,更高水平推进乡村振兴
提升农业产业综合效益。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有序实施“多田套合”,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8000亩。保障重点农产品稳产增产,完成粮食播种4.6万亩、粮食产量3840万斤,蔬菜产量9.2万吨,出栏生猪3万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5%以上。加快建设南岚湾现代农业园区、蛟川都市农业公园等农业平台,开工建设市级蔬菜保供基地、现代农业服务中心等农业产业项目。深化农业“双强”行动,实施涉农科技项目6个以上,创成省级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区。加快新“三品一标”建设,开展新型农业主体提升行动,培育和新增省市级农产品基地3个、农业龙头企业2家。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点带面塑造“都市田园、和美乡村”新风貌,打造省级和美乡村示范区,新增省级未来乡村2个、特色精品村2个、和美乡村达标村8个,新建美丽庭院500户。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巩固农村“三大革命”成果,常态化推进环境无死角治理,创建省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镇1个、高标准示范村2个,新增省级星级农村公厕10座。推动“四好农村路”从建设增量型向管养质量型转变。完善“四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打造高水平农村社工队伍,建设平安乡村。
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开展“改革富农”行动,深化“三地一权”集成改革,南岚湾农业标准地改革争创省级试点,盘活利用闲置农房50宗以上。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持续提升强村公司带农致富能力,推进片区组团、“飞地”抱团等发展模式;鼓励村集体用好闲置资源,因地制宜开展特色街区、蓝领公寓等项目建设,发展农家乐、民宿、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增速高于5%。建立农民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实施产业精准帮扶,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
(八)坚持守正创新,更实举措推动文化繁荣
赓续历史文化根脉。发挥区域历史文化当代价值,加强海丝、海防、商帮等文化研究提炼,编纂一批有XX味的文化研究系列丛书。扶持主题文艺精品创作,擦亮蛟川走书、澥浦船鼓等非遗金名片,全力推动文化传承赋新。促进文物保护和城市发展有机融合,抓好庄市老街等保护性开发,打造郑氏十七房非遗活态传承文化新空间。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修缮文保单位(点)6处,加强不可移动文物和鱼山、乌龟山等文化遗址保护利用。
丰富优质文体供给。完善三级公共文化设施,新增百姓健身房、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体育基础设施10个,建成城市书房、文化驿站、乡村博物馆等文化新空间40家,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5250平方米。高标准推进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等文化地标项目建设。做强“宁波帮”文化节、品质文化周等品牌活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200余场、文化惠民演出500余场,居民综合阅读率达93%以上,国民体质合格率稳定在94.3%,打造中国琵琶之乡、蹦床之城、连环画之都。
发展壮大文旅产业。实施“文化+”战略,做强数字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演艺街区、沉浸夜游等文旅新业态,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比重8.5%以上。打造“运河出海·海丝启碇港”等文旅品牌,全面融入翠屏山中央公园建设,启动九龙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开展文旅“四十百千”工程,投用南苑国际大酒店,加快植物园展览温室等一批文旅项目建设,培育壮大“湖山九龙”“悦享花开”等文旅集市,旅游总收入增长5%以上。
(九)坚持共富导向,更优服务保障改善民生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扩中”“提低”行动,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加大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支持力度,拓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渠道,打造创业全生命周期扶持链条,开展招聘活动100场以上,新增就业1.3万人。维护和谐劳动关系,完善欠薪治理长效机制,加快构建新型职业伤害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稳妥推进门诊共济改革,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继续深化长护险试点。筑牢社会救助底线,提升“助联体”服务能级。扎实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
优化教育医疗供给。扎实推进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创建。开工建设蛟川规划初中、贵驷中小学校等教育项目,设计学位1万余个。坚持“五育”并举,持续深化“双减”改革,优化家校社协同育人生态;不断完善校园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打造“科学家之乡”教育品牌,着力培养中小学生科学素质,办好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关注特殊教育,推进景和学校迁建。深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制定医疗重点人才和团队引育政策。人民医院创成三乙医院,中医医院加强特色专科、重点学科建设,龙赛医院提升康复专科水平,危化医疗急救中心竣工投用。进一步提升基层和县域就诊率,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服务“一老一小一新”。打造全龄友好型城区,全面建设“15分钟公共服务圈”。擦亮“乐养XX”品牌,新增认知障碍照护床位60张以上。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加快九龙康养中心建设,建成3个嵌入式养老小微机构。构建高水平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全力打造儿童友好型城市,实施婴幼儿“家门口入托”工程,普惠性托位占比65%以上。推动幼儿园托幼一体化服务发展,托育学位达到680个。启动新一轮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构建“配租+配售”住房保障供应体系。加快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难,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2400套;聚焦住房困难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工薪收入群体和城市引进人才,新增配售型保障性住房400套。拓宽新市民量化积分政策在交通出行等领域的应用范围,助力新市民更好融入XX。
(十)坚持底线思维,更强决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紧绷安全生产之弦。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强化危化品、城镇燃气、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迭代升级道路运输监控平台,实现道路运输安全事故起数和亡人数“双降”。持续扩大燃气“瓶改管”范围,更新改造城市燃气老旧管网3公里,实现燃气用户金属软管应换尽换。开展石化区安全生产提标行动,推进园区全封闭管理,加快实施化工产业发展控制线外化工企业的分类整治;加快中石化安工院建设。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率达到60%以上。
筑牢平安稳定根基。深化“平安XX”建设,构建风险闭环管控大平安机制,推动风险隐患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加强洪涝、台风、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强化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建设。防范金融、欠薪等领域风险,做好房地产“三保”工作。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新增星级农村食品经营示范店7家。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等犯罪活动。加强国防动员,深化全民国防教育,持续提高双拥工作水平。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迭代升级“141”基层治理体系,提升网格管理服务质效,减轻基层工作负担。开展政府购买服务绩效评估,全面规范第三方服务行为。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试点,完善领导下访接访机制,推动信访积案化解。持续深化“八五”普法。强化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设,加快实现数据贯通、资源集成,切实提升城市运行安全保障能力。
各位代表,为民造福是最大的政绩。我们经过公开征集和反复征求意见,提出10项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大会票决确定后,我们将全力抓好落实,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使命新征程对政府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以捍卫者的绝对忠诚,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奋进者的昂扬姿态,走好赶考路、干出新气象,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一是永葆为民之心。树牢正确的政绩观,以“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高效办好群众关心事。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确保各项决策和各方面工作符合实际情况、符合人民意愿。强化“功成不必在我”的信念,涵养“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甘于做铺垫性的工作,甘于抓未成之事,用心用力疏通解决一批阻碍发展、影响民生的问题,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坚决杜绝无效“内卷”,营造勤勉敬业、勤奋实干的好风尚。
二是锻造担当之能。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点,以高效率赢得高速度、以快节奏实现快发展。完善激励担当、容错纠错等机制,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坚决防止办事拖沓、推诿扯皮行为。发挥战略咨询委员会作用,加快学习新知识、掌握新信息,不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的本领。
三是夯实法治之基。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管理,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程序,提高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水平。依法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纪检监察、司法、社会和舆论监督,加强执法监督和审计监督。持续深化政务公开。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
四是弘扬清廉之风。始终以严的主基调强化正风肃纪,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重点领域、重要部门、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坚持勤俭节约,把政府“过紧日子”作为常态化纪律要求,切实做好财政产业政策清理、整合,进一步提高政策体系的系统性和财政资源配置的精准性,把政策的“好钢”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刀刃”上。时刻保持高度警醒,严守准则条例、严明公私界限,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实干书写精彩,奋斗开创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XX区委坚强领导下,以更加坚定的政治自觉、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举措,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先行示范区而努力奋斗!
2024年XX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聚焦实现“三高四新”[1]美好蓝图,深入践行八个“走在前、作示范”[2]要求,全力打好“发展六仗”[3],扎实开展“十大专项行动”[4],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合格答卷。
——这一年,我们上下同心,在服务省市重大战略中体现了亮点纷呈的XX元素:全力推动“三个高地”和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耐盐碱水稻全国首个万亩示范片亩产、第三代杂交水稻单季亩产刷新全国最高纪录;省“四大实验室”[5]之一的岳麓山实验室集聚区进入实体化运行。自贸区块5项制度创新成果入选《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2023年)》,排名全省首位。马拉维共和国驻长总领事馆成功落户,为新时代中非经贸合作注入强劲动能。
——这一年,我们真抓实干,在提升城市综合实力中呈现了争先进位的发展势头: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投资竞争力百强区、创新百强区、幸福百强区、市辖区旅游竞争力百强区排名持续进位,单位面积地区生产总值稳居全省第一。中国黄金电商全国总部成功引进。湖南投资大厦全口径税收超5亿元,佳兆业广场、三湘南湖大厦进入税收亿元楼宇行列,湖南5G应用生态产业园获评全省首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隆平高科荣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成为全市首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这一年,我们枕戈待旦,在守护城市运行安全中彰显了较真碰硬的斗争精神:深入推进智能安全应用场景试点,持续优化五一商圈智能人流监测系统、自动消防设备监测系统,对安全隐患开展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五一商圈、扬帆夜市、湖南米粉街等人员密集场所率先全市完成“瓶改管”“气改电”。网格化社会治理平台上线运行。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违章建筑、危房、城市内涝、仓储物流等重点领域隐患整改纵深推进,电信大楼等一批重大安全隐患提前销号,本质安全水平有效提升。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致力于量质并重,发展能级实现新跨越
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主要经济指标逐月向好、稳中有进、进中提质,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实现两年平均增长4.5%,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7万元大关。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占比排名中心城区第一。第三产业多点发力,金融业增加值达320亿元;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29%、17%。
发展增量有效扩大。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强力推进,招商落地项目210个,湖南爱非利加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种植农业开发项目、湖南普利斯实验室等重大项目以及家乐福商贸销售结算中心等4个“三类500强”[6]项目落地,国任保险、源乘私募基金等12家金融机构成功引进。长沙国金中心T2栋建成运营,玛珂酒店全球首店正式开业;敬天广场西塔竣工交付。举办新能源汽车消费节5场,新能源汽车销售额超50亿元,同比增长23%。隆平片区首个大型商业综合体龙湖长沙XX天街盛大开业。“智赋万企”加快推进,企业上云达3780家。全年新增市场主体2.35万户、规模以上企业16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9家、高新技术企业49家,税收百万企业总数达788家,湘猪科技、惠瑞生物等14家企业进入上市后备资源库,凯德技术完成上市辅导备案,英氏控股完成上市辅导验收,隆平高科、徐记海鲜、颐而康获评首届“湖南名品”称号,惠农科技获评“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发展存量持续盘活。存量资源挖潜增效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实施县级领导联系重点存量项目机制,朗盛大厦、融通长城宾馆成功盘活。土地招商有序推进,东屯城改一期地块、隆平公园社区两安用地完成出让。低效用地和存量厂房加快处置,盘活低效用地150亩,去化存量厂房3.6万平方米,工业厂房出租率超85%。存量商务楼宇加快去化,重点商务楼宇净去化面积超9.8万平方米。建立国有经营性资产租赁价格动态调整、收益分成等机制,资产出租率达95%以上。
二、致力于三区联动,跨河东进打开新局面
全方位推进片区建设。隆平片区控规修编加速推进。抢抓岳麓山实验室建设契机,深化与湖南农业大学等驻区院校融合发展,盘活农大农科院片区经营性用地780余亩。西龙片区城市更新加快实施,长沙产业服务中心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远大路片区城市更新一期完成征收签约。自贸大厦、浩天财智中心等重大项目有序推进。西龙路、望龙路浏阳河大桥完成建设,远大三路拓改等道路建设加快实施,隆平片区与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高铁新城片区、长沙经开区路网体系持续优化。东湖路、红湖路、长农路等道路建设稳步推进,自贸区块路网更加完善。东湖公园建设进入扫尾阶段。重磅发布隆平片区教育配套规划,湘郡培粹实验中学“一校两址”实现落地。
差异化提升产业能级。现代种业及食品产业链蓄势发展,全新编制“一图四库一清单”[7],北大荒工贸、新五丰等产业链龙头企业成功落户,引进上下游产业链企业65家,现代种业及食品产业链产值同比增长23.8%。植物提取物产业国际话语权持续提升,2项特别贸易关注议题入选WTO/SPS[8]双磋会议,发布《植物提取物类饲料添加剂申报指南》《中国植物提取物产业白皮书》重大课题成果,省、市植物提取物协会完成入驻。标准化产业外向度持续扩大,与肯尼亚、津巴布韦、马来西亚等3个国家达成标准合作,获得国际电工委员会、英国皇家认可委员会等10项国际认证授权。
高水平实施科技创新。“世界级种业创新高地”建设蹄疾步稳,岳麓山实验室第一届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会正式成立,26个水稻新品种、3个油菜新品种完成省级报审程序。隆平高科技园与农业农村部创新实施央地合作模式,率先全省开展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获批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隆平生物种业产业园一期、隆平创新中心完成建设,隆平高科“南方水稻品种创制重点实验室”、华智生物“生物育种基因型鉴定及应用重点实验室”入选农业农村部企业重点实验室。举办全省科技创新成果路演种业专场活动,7个项目实现落地转化,全区有效发明专利达3006件,同比增长18.2%,技术贸易合同成交额超55亿元,同比增长56%。
三、致力于全域统筹,城市品质展现新风貌
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实施118个老旧小区、21个农安小区、56处危旧房屋改造,惠及群众1.6万户,燕山街、五一东村、荷花园社区成为绿色完整居住社区省级示范。新增停车泊位超8000个,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397台。双杨路、古曲中路电力埋管项目加快推进,蔡锷中路电力杆迁、育英街电力设施升级改造、远大路电力埋管等项目圆满完成。数字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加快推进,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全市第一。营盘东路排水管网改造、蓉园小区排水改造有序实施,小西门汇水区管网修复和改造、杨家湾撇洪渠溢流污染治理、红旗水库外源治理和生态修复项目全面完成。
城市管理更趋精细。扎实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实施重点区域市容环境“找问题抓整改”,开展重点夜市市容环境精管严管专项整治,强化户外广告招牌设置审查把关,五一大道等主干道路沿线广告招牌实现联动整治;完成背街小巷提质25条、人行道清障11.6公里、立面整改7.2万平方米,“飞线”整治面积4.5万平方米,新建和提质公共站厕19座。持续开展隆平片区市容环境整治“一点一策”行动,违规菜地全面清退,佳亨钢厂等一批重点违章建筑完成拆除。
城市生态持续改善。新增绿地面积10.1万平方米,打造群众家门口的街角口袋公园3个。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信访交办问题全部办结销号,省级夏季攻势项目、市级污染防治项目全面完成。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9个空气质量街镇标准站基本建成,火车新站、马坡岭两个国控站点空气优良天数分别为325天、317天,较上一年度分别增加21天、24天,优良率创历史最佳成绩。深入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浏阳河黑石渡断面水质连续五年优良率达到100%。
四、致力于共建共享,民生事业取得新成效
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省市区重点民生实事18件、31项指标圆满完成。接续支持麻阳县、龙山县靛房镇乡村振兴。聚焦高校毕业生、特殊困难群体等开展精准就业服务,新增城镇就业1.7万人。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累计帮扶困难群众23.2万人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有序推进回迁安置,完成火炬地块四号和三号安置点二期安置房建设,落实安置指标1139个。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完成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93户,新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13家,西湖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社区。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双减”成果持续巩固,学科类机构压减率达89.2%,工作经验获教育部推介;全省首批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两项评价”[9]名列全省前茅;长沙市一中XX中学正式挂牌,改扩建工作有序实施;建设公办幼儿园3所、普特融合学校2所,38所学校安全隐患实现销号。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政策全面落实;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急诊医技综合大楼、湘雅二医院门急诊医技楼加快建设,湘雅二医院新院区建设正式获批;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完成改造。长沙戏剧街建成开街;隆平水稻博物馆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白果园历史文化街区成功创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湘江评论编写处获评湖南省党史教育基地,湖南和平解放史事陈列馆授牌为首批湖南统一战线教育基地。
治理能力有效提升。城市运行安全常态隐患查整机制全面运行。排查经营性自建房5797栋、非经营性自建房2360栋,安全隐患动态销号。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严格落实。隐性债务化解工作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市定“保交楼”任务全面完成。市级以上信访总量、重复信访件数同比实现“双下降”,第三批中央信访联席交办重点信访事项基本办结。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成果持续巩固。常态化扫黑除恶、全民禁毒、反电诈等专项斗争持续深化,连续保持全省平安区县称号。
这一年,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扎实开展“走找想促”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708个。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十二条”,常态推进“三送三解三优”[10]“万名干部进万企”“书记区长直通车”,收集企业问题诉求1157个、帮助解决1142个,退减降缓税费XX亿元;连续五年举办“520企业服务日”系列活动;率先全省成立区县级商事法律服务中心,知识产权保护案例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深化,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行政执法监督体系持续健全。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满意率均达100%。持之以恒推动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体系建设,获评全省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全面加强审计监督,完成审计项目20个,节约财政资金XX万元。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完成市级试点和清查任务。县域共青团改革工作经验获团中央推介。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工会、妇联、工商联、残联、侨联、红十字会、科协、关工委、老干、外事、台办、档案、地方志、机关事务等工作都取得了新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关心支持参与XX发展的广大干部群众、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经济复苏基础尚不牢固,部分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不少困难;产业集聚度不高;社会事业发展、城市运行安全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一定差距;政府行政效能还需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可行措施,积极妥善解决。
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区委六届九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践行八个“走在前、作示范”和七个“坚定不移”[11]要求,以“十大专项行动”[12]为抓手,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奋力打造现代化新长沙建设标杆区。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6%;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创新引领、科教融合,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坚定不移把科技创新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引擎,大力集聚各类创新资源,全面助力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持续壮大创新主体。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科创企业梯次培育,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骨干企业为支撑、中小企业快速成长的“企业发展矩阵”。引导龙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推动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XX工作站实体化运行,加快湘茶集团、华智生物、绿叶生物等重点骨干企业上市进程,扩能升级农业农村部生物育种基因型鉴定及应用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大力培育专精特新、科创型中小企业,鼓励企业承担国家、省、市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专项,力争全区有效高企数达480家,技术贸易合同成交额超60亿元。
持续引育创新人才。落实人才政策“升级版45条”“研发人才政策十条”。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依托“两院”院士及其项目团队优势,大力吸引海内外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新增市级高层次人才10名、第二批XX高层次人才20名、自贸骨干人才10名。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创新创业大厦、人才交流中心、人才服务中心、新青年人才驿站、青年友好街区等平台,完善青年人才全链条培养机制,促进青年科技人才加速集聚。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园区、自贸区等主阵地,鼓励学校和企业开展高技能人才“订单式”培训,培育更多卓越工程师和能工巧匠。全面完善人才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机制,突出房价比较优势和教育、医疗、养老等资源优势,让各类人才舒心生活、安心工作、专心发展。
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深化湖南省知识产权综合服务隆平高科技园分中心和长沙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基地建设。用好“大院、大所、大校、大企业、大实验室”聚集优势,深化区校战略合作,聚焦植物提取物、稀土材料等产业方向,探索“企业出题、高校答题”的协同创新机制,加快培育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一批开放共享的中试基地,构建“政产学研金”协同体系,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实现“墙内开花墙内香”。
二、坚持做大平台、做强实体,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
立足全省“4×4”[13]和全市“4433”[14]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开展“产业质效倍增年”[15]活动,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把现代化产业体系做精、做深、做透。
楼宇经济更加聚焦高端化发展。深入开展楼宇经济提升专项行动,加快亿元楼宇梯次培育,推进长沙国金中心、佳兆业广场、敬天广场、旺德府万象时代等高端楼宇招商,打造湖南文化广场二期、三湘南湖大厦、长房国际大厦等特色楼宇,新培育亿元楼宇1栋。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紧盯央企对接、湘商回归重点方向,做好知名校友、驻区单位、资本市场三篇文章,突出产业链、供应链、生态链招商,力争引进“三类500强”项目5个,湘商回归重点项目12个。以XX中路金融集聚带为重点,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力争引进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及金融服务类机构5家以上,金融业增加值340亿元以上。以湖南5G应用生态产业园为核心,主动融入浏阳河数谷建设,鼓励链主企业开展集成应用创新。建设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振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推动新能源汽车交付中心投入使用;繁荣发展首店、首牌、首秀、首展经济,鼓励国际品牌扩店经营,推动柏悦酒店如期开业,将长沙国金中心打造成“内地的海港城”。
隆平园区更加注重集约化发展。深入开展园区创新发展专项行动,对标“五好”园区[16],紧盯投资强度、经济密度、亩均税收三个主要指标,优化项目选择、强化投入产出、集约土地利用,走特色发展、创新发展路子。推进隆平生物种业产业园二期、银通科技二期、山润茶油等产业项目建设,完成3宗以上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二次开发,完成3.8万平方米工业厂房和楼宇二次招商。完善“一图四库一清单”,推进现代种业及食品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加快长沙现代食品创新研究院建设,力争引进龙头企业2家,上下游关联企业70家,食品产业产值突破40亿元,促进“两链”融合发展。深化园区管理体制、绩效考核、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全员招商”“全员联企”机制,探索建立以经济效益“论功行赏”的分配激励机制,持续提升园区发展内生动力。
自贸区块更加突出差异化发展。牢牢抓住制度创新这一核心任务,在种业发展、中非合作等领域形成3项在省级层面具有首创性、突破性制度创新成果。突出错位发展,扎实推进植物提取物产品技术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建设,提高植物提取物企业产品出口抗风险能力,形成提交海关的评议关注12项以上。加快标准化产业集聚区建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探索在RCEP[17]成员国和中东、非洲等地区复制推广产品出口“认证、检验、加速通关”一站式服务合作新模式,服务国内食品药品、化妆品、工程机械等产品出口,力争引进优质检验检测企业和标准化组织10家。强化“五外”[18]联动,吸引更多国际商务商事机构进驻。
三、坚持协调发展、韧性安全,彰显高质量发展的城市形象
树立“精明紧凑”理念,推进“一河两城”协调发展,建设韧性安全城市。
隆平片区建设要大气精美宜居。深入开展隆平片区建设专项行动,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更大力度跨河东进。持续优化控规修编。加快西龙片区、远大路沿线片区二期城市更新。完成张公岭城中村改造用地、东湖一期等土地出让,加快杉木五期商业地块、东屯一期商业地块、社保融资3号地块等招商项目落地,盘活农科院科研用地500亩。启动长榔路南段建设,建成长白路北段、王家垄路西段等道路,持续优化片区交通路网;高品质完成人民东路、远大二路、营盘东路道路品质提升项目,形成一体化城市街景空间。启动湘雅二医院新院区建设,完成自贸大厦主体工程,确保东湖公园如期建成。
中心城区市容要常态整洁清爽。落实“目之所及无垃圾、无斑点、无乱象”要求,深入开展城市品质提升专项行动,突出五一商圈、袁家岭、长沙火车站等重点区域和人民路、东二环等主干道路环境提质,确保市容环境时刻保持整洁清爽。有序推进56个老旧小区改造,实现功能完善、服务升级。统筹抓好城市绿化、生态建设、景观打造,新增城市绿地10万平方米以上。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强化生活垃圾源头治理。配合做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持续深化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开展“守护蓝天”攻坚行动,确保空气优良天数比率不低于85.3%。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确保浏阳河黑石渡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Ⅲ类标准。
市域社会治理要智慧精明长效。强化智慧赋能,深化社会网格综合治理平台建设,推进智能安全应用场景试点扩面提质。探索“物业城市”建设路径,引入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市域治理,以定王台、马王堆、东岸为试点,对“无物业管理、无维修基金”的商务楼宇、开放式小区创新国有企业托底、社会资本参与的治理模式;鼓励、引导有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组建业主委员会。深入开展风险防范专项行动,建立健全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体系,有序化存量、严格控增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践行“四下基层”[19]工作制度,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扎实推进“保交楼”,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黄赌毒、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XX。
城市运行安全要常态隐患查整。深入开展城市运行安全专项行动,完善常态隐患查整机制。从严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整治,紧盯高层建筑、老旧小区、群租房、仓储物流、学校、医院、养老院等重点场所,严防火灾事故发生。加强燃气安全治理,完成人民新村、曙光等5个小区“瓶改管”。推进“两违”[20]清查和城市建筑风险隐患排查,确保C、D级非经营性自建房隐患动态清零。统筹抓好城市内涝、重点商区、旅游景区、特种设备、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和隐患查整,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和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事故发生。
四、坚持顺应期待、可感可及,擦亮高质量发展的温暖底色
以“重点民生实事”为牵引,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精准发力,优化公共服务供给,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启动湘郡培粹实验中学建设,加快长沙市一中XX中学、中雅培粹楚怡小学、大同实验小学、育才白竹坡小学等学校新(改扩)建,完成东郡二小扩建,确保育英滨河小学和4所幼儿园秋季开学。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巩固“双减”成果,做好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省级评估。
加快健康XX建设。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全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湘雅二医院门急诊医技楼建成交付,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特色中医专科,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落实医保惠民政策,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和经办服务保障,为居民提供更为安全、优质的健康服务。
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完善公共文体惠民设施。高品质建设袁家岭中央文化区和浏阳河文旅产业带,鼓励地方性传统戏曲运用数字化技术、智能化手段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活化传承。加强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依托中国黄金街、湖南米粉街、长沙戏剧街等特色街区创建文旅消费新场景,支持白果园历史文化街区申报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办好第二届旅游发展大会。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就业服务水平,确保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以上,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坚决遏制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兜底救助体系。优化养老服务供给,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统筹保障性住房建设筹集,确保旭日东城、东方云都、东宜新园等安置小区建成交付,落实安置指标1600个。统筹和规范运营公租房。支持红十字会、慈善、社会福利、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等公益事业,关心青年、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群体发展,深化青年发展型城市、全龄友好型城市、残疾人友好型城市建设。
各位代表!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必须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做善为抓落实。我们将深入开展“担当善为落实年”活动,看准了就加快干、能多干就多干,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加强政治建设。持之以恒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深化理论学习“第一议题”制度,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和区委决策部署,始终把XX工作置于全国、全省、全市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和推动,奋力谱写“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XX篇章。
强化真抓实干。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行使权力。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监察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统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深入落实省委、市委、区委关于基层减负工作要求,会议精简高效、发文只减不增、调研轻车简从、督查“四不两直”[21],让干部腾出手脚、集中精力投身改革发展主战场、攻坚克难最前沿、服务群众第一线。
优化营商环境。高质量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22]“三个没有变”[23],树牢“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青山,党委政府是企业的靠山”理念,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系列政策措施,常态开展“三送三解三优”,加强惠企政策“颗粒化”精准推送,健全涉企案件联席会议制度、破产处置府院联动机制,坚决整治企业办事过程中干部“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事难办”和“索拿卡要”等破坏营商环境行为,打响“永远可以相信XX”的营商环境品牌。
坚持廉洁奉公。严肃财经纪律,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加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带头过紧日子、习惯过紧日子,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要问责”。切实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织密扎牢权力制度笼子,让勤政廉政成为每一名政府工作人员的自觉遵循。
各位代表!XX是你我的XX,你我是XX的你我。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勇毅前行、锐意进取,为打造现代化新长沙建设标杆区努力奋斗!
2024年XX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三年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第一年,提振经济保障民生的任务极其繁重,推进改革化解矛盾的压力尤为艰巨。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决策部署,坚持强党建、守底线、谋发展工作总要求,加快推进科技城、文旅城、空港城建设,区域经济总体回升向好,社会事业协调推进。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2%,连续三年总量保持全市前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6%,全市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9%,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7%,全市第四;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居全市第一,主要经济指标领跑全市。
三大项目成效显著。争资立项再创佳绩。全年向上争取项目398个,资金XX亿元,同比增长13.55%,连续四年超额完成目标任务。S207南湖段顺利建成,燕矶长江大桥及连接线加快推进,G347陶巴段在全市率先建成通车。招商引资取得实效。新签约项目39个,协议投资额XX亿元。新开工XX万元以上重大项目57个,新入库XX万元以上项目111个,三利谱偏光片、伊利三期等一批百亿级、十亿级重大项目顺利开工,新签约、新开工、新入库项目个数、协议投资额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服务项目扎实有力。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累计减免税费XX亿元。全年新增“四上”企业144家,净增量位居全市第一。新增市场主体8341户,同比增长29.74%,总量突破6万户。全年累计拆违面积49.8万平方米,完成房屋征迁710户,退地4387.9亩,开展了建区以来最大的拆违行动,一批多年想拆未拆的历史违建得以清除。
城市和产业“双集中”发展。在城市集中发展上,实施“四区联动”城市更新,高标准完成了96个老旧小区改造、10个完整社区试点、208个社区微改造项目、26条背街小巷整治,488个“三无”小区物业实现全覆盖。重点推进城区“四路一环”综合整治和重点街区、小区改造提升,学生街点亮“国际青年文化”、坡仙路再现“东坡夜游”、关上北路重拾“民国记忆”,铝业、安居、三清、万福、青砖湖、南湖七队、望月巷等试点社区亮点纷呈,赤壁街道安居社区、四海社区荣获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共同缔造示范社区称号,禹王街道万福社区完整社区创建获中央主题教育指导组高度肯定,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市民生活更有品位。在产业集中发展上,围绕科技城、文旅城、空港城战略,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大文旅、光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生物医药等产业,全年光电子信息和农产品加工产值分别实现XX亿元、XX亿元,市区服务业发展连续三年进入全省县市区前30名,三大产业产值均居全市第一。XX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园顺利开工。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75家,再次荣获全省科技创新县市区20强。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大力推进106国道、XX大道北、沿江大道等三条出城主干道提档升级,拓宽了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增加了绿化安防和交通驿站;“四好农村路”整区刷黑三年行动圆满收官,三年累计投资XX亿元刷黑农村道路178公里,堵城镇荣获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至此“三镇一乡”实现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全覆盖,宽敞通畅的道路一路风景一路歌。陈策楼镇、陶店乡、路口镇、堵城镇四个“擦亮小城镇”整区全面完成,长岭村、幸福村、石头湾村、双潭村、马衖村等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全省“扫干净、码整齐、清通透”百日攻坚行动现场会在XX召开,圆满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工作,方兴未艾的新农村建设一方春色一方天。五大乡村振兴示范片同步推进,叶路洲研学基地初见成效,新建大棚蔬菜3000亩,总量突破1万亩,幸福水库片区村庄整治全面启动,范家岗千亩月季花基地加快建设,XX区荣获全省第二批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称号,蓬勃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一花引来百花妍。
改革创新力度空前。教育、医疗、住房“三大改革”打破历史,组建11个融合型教联体,区级公立医院整体上划市级管理,落实公服人员租购并举商品房240套。市区一体体制取得“三大新突破”,市城管综合执法大队整体移交XX区,实现市区“一支队伍管执法”;火车站经济开发区经济职能移交黄冈高新区;高新区公安分局15个社区治安管理权和2个派出所整体划转XX区。农村改革成立“四大农业公司”,供销社改革加速推进,91个村级综合服务站全覆盖,黄商集团荣获第四届湖北改革奖,XX好山、好水、好文化、好物产资源要素加速整合、对外开放。营商环境改革呈现出强基础、放事权、优服务“三大特点”,赤壁、南湖、西湖、陈策楼和东湖、陶店建成或正在推进500平米便民服务大厅建设,207个政务服务高频事项应下尽下,146项优化法治环境重点任务取得成效,8个项目纳入省级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试点,在全省率先推行医保云“视频办”、“义务教育阶段入学联办”、搭建区级政务服务信用监管平台、推进“立审执”一体化,“冈好办”品牌进一步擦亮。
民生保障有力有效。“东坡庙会”唱响全年,季季有主题、月月有展会,拉动市区消费40亿元。正月初五龙灯节,舞出了精气神,登上了央视台。建区以来最大的民生项目、总投资44亿元的黄冈第二中学顺利开工,初中部今年秋季招生,引爆桥头新片区建设。市中医院新院区全面完工。区全民健身中心如期封顶,预计春节前后投入使用。光荣院顺利建成,南湖福利院改造升级。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767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485人,困难人员再就业2880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保险水平居全市第一。全省率先成立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畅通了农民工维权渠道。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顺利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持续开展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完成楚江码头、下洋湖、汤家湖等突出环保问题整改,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78.6%,市区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和森林火灾,金融、房地产等领域风险总体可控。成功创建全省食品安全区和全省基层治理创新实验区,纵深开展治安打击整治和剿毒攻坚行动,东湖街道“五社联动”基层治理项目被评为全国优秀等次,赤壁街道建新社区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称号,平安XX、法治XX迈向更高水平。
政府自身建设持续增强。抓学习能力不断提升。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定不移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抓经济能力不断提升。成立九大行业发展专班,紧紧抓住招商引资、进规入限、营商环境、乡村振兴等工作重点,坚持一月一调度、一月一结账,不断提高全区党员干部抓经济工作成效。抓落实能力不断提升。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坚决推动党中央和省市区决策部署落实落地。深入推进“八五”普法,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8件、政协委员提案44件,代表和委员满意率均为100%。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强化审计监督,驰而不息纠“四风”、改作风、树新风,“三公”经费支出持续下降。
国防动员、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外事、机关事务、公共资源交易、档案史志、保密、融媒体、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文联、科协、残联、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工业块头小、创新能力弱,大项目、好项目依然不多,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经济持续增长压力大;城市能级不高,城建和民生领域短板多,对人口和产业聚集功能不强;区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国有平台融资能力不强,推动发展的组织协调能力有限;金融、房地产、拆迁还建等领域矛盾多,化工园、消防、老旧危房等领域安全隐患突出。这些问题都要拿出更实举措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工作,我们收获了发展,总结了经验,锤炼了干部。我们深切感受到做好政府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团结一切力量干大事。面对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只有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四大家”团结一心、同向发力,我们才能统一思想干事创业,才能创新举措迎难而上,实践证明,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把讲政治顾大局讲团结放在首位。必须坚持谋发展找项目,突出发展干实事。首位度不高是XX最大的区情,唯有发展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区委把“三大项目”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这是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全体党员干部务必把主要精力放在争资立项招商引资上,放在服务项目优化环境上,在发展中培养干部,在发展中检验干部,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活力干硬事。当前经济业态和社会管理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不是变不变的问题而是怎么变的问题。全区党员干部要做学习型干部、做改革的明星,思想永葆先进,工作勇立潮头,努力在土地规划、资金筹措、产业发展、城市管理、农村改革等影响XX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大胆改革,在改革中找到发展的办法。必须坚持狠抓落实,担当作为干成事。发展不是喊出来的。我们一定不能满足于开会部署、发文安排,一定要抓细抓实、督办落实,尤其要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决不能求稳怕乱,心怀私利,影响大局。
各位代表,做成事何其艰难,尤其是XX区船小浪高、基础薄弱。在这样一个基础上,特别是过去一年经济下行困难明显增多的情况下,全区高质量发展连续三年位居全市前列,重点领域改革取得历史突破,城市建设实现从“门外汉”到“主人翁”的华丽转身。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区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驻黄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XX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2024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推动“十四五”规划任务全面落地的关键之年,也是三城建设各项举措落地见效的关键一年。我们要发扬“说了就干、定了就办”的作风,保持定力狠抓落实,强化担当攻坚克难。
202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市委六届七次全会、区委六届七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为主攻方向,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的四化同步发展,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三城”建设、加速主城崛起,为全省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全市建设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重要功能区作出XX贡献。
2024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以上;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确定GDP7.5%的预期增速,高于全市0.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2.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市2个百分点,社零增速与全市持平。上述发展目标,有利于稳定预期、提振信心,又给主城崛起夯实基础,主要基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国家宏观政策环境利好。今年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新增发1万亿国债提前下达,支持地方政府合理扩大专项债券,支持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融资规模,推动经济恢复增长的宏观政策环境越来越好。二是主城崛起有良好基础。市区经济总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市前三,连续两年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中实现进位,加上今年在建和即将开工的200多个重大项目,持续举办各类节会活动,按照能快则快的发展思路,我们要自加压力,确保跳一跳摘桃子,巩固经济持续向好态势。三是改革红利逐步释放。省市促进改革开放的战略举措进一步具体,市区一体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教育、医疗、养老、土地、规划、执法等事项改革深入推进,多项改革带来的红利加速释放,进一步激发了主城崛起的活力和动力。
实现今年目标,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持之以恒抓好三大项目建设
更大力度争资立项。要提高政策运用水平,把握政策窗口期,做实项目目录库、储备库、实施库,发挥重大项目的压舱石作用。要聚焦“三城”建设、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小流域治理等中心工作谋划项目,集中财力办大事。坚持重大项目专班包保服务制,完善项目调度、督办、考核机制,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力争全年新开工入库项目120个。服务晨鸣二期、广化制药等83个市区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服务推进京九高铁阜阳至黄冈段、武汉至黄冈市域铁路、武汉至黄梅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推进鄂东南应急救援基地、幸福港河流域综合治理等17个重大项目开工,推进165个在库重大项目建成达产,推进已谋划的107个中央预算内和债券资金项目尽快实施。
狠抓招商引资。聚焦主导产业和产业链主攻方向,突出链式招商、以商招商、招大引强、专精特新,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个以上,首期协议投资额50亿元以上,完成农产品加工招商任务30亿元以上。坚持招商与安商协同,新老企业一视同仁,现有企业增加投资享受招商引资同等待遇,对签约项目全过程跟踪服务。完善人才服务体系,推行政聘企用,让各类人才在XX安心创业。
促进消费提级。全面落实中央、省、市促消费政策,提振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消费,扩大住宿餐饮、土特产等传统消费,挖掘电子商务、会展经济、文化娱乐、体育赛事等新兴消费,多方联动激发消费活力。持续办好东坡庙会系列活动,提升东坡文创活动水平,鼓励镇处举办油菜花节、月季花节、荷花节、捕鱼节、紫云英花节、龙灯节、东坡美食节等地方特色节会,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享受节日乐趣、买到放心产品。加快推进城市商圈建设,提升黄商、万达、居然之家、东坡外滩、学生街等热门商圈,培育坡仙路、关上北路等在建商圈,谋划拓展临空经济区和城北商圈,一体打造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城市商圈网络。支持集镇商贸市场改造,支持黄商提升镇村网点、采购地方农特产品进商超,支持区内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完善社区“15分钟”便民消费圈,营造最热“烟火气”。
(二)持之以恒促进城市集中发展
加快推进科技城建设。深化与东湖高新产业同链、科技同创、园区共建,聚力打造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服务推进黄冈化工园高标准建设和扩区调区,加快“光谷第九园”二期建设,大力发展光电子材料和湿电子化学品集群。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鼓励各类在外人士返乡创业就业,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和科技副总15名以上。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推动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数字化赋能,注重数字产业引进和培育。大力实施“技改赋能、制造焕新”专项行动,申报科技创新项目30项,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
加快推进文旅城建设。坚持以共同缔造理念实施“四区联动”,启动理工中专片区、沿江路片区改造,推进沿江路、胜利街、西湖二三四路改造提升,推进18个完整社区建设,继续深化安居社区、三清社区、铝业社区等试点社区创建,逐步实现完整社区创建全覆盖。加快推进环叶路洲、环幸福水库和106国道、XX大道北、沿江路“两环三路”多彩旅游路建设,巩固提升“四好农村路”50公里。服务推进东坡文化旅游区首开区建设,加快陈潭秋故居4A级景区创建,推进城区37处绿化节点公园打造。加快推进72个老旧小区改造,对488个“三无”小区逐步推行“四保一服”物业管理,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推进智慧小区建设,让市民真正感受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加快推进空港城建设。服务推进燕矶长江大桥及其连接线、顺丰“三大中心”建设,推进鄂黄第三过江通道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融入武汉都市圈核心区。服务推进李时珍中医药博物馆等“两馆四中心”项目,加快推进黄冈第二中学建设,发挥市区基础教育品牌优势,全力建设武汉都市圈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加快推进江北一级公路、G347陶店至团风段建设,加快黄团浠区域空间有机融合,建设都市圈核心区黄冈主城组团,全力打造全市高质量发展核心区、大别山人流物流集散地和农产品“出海口”。
(三)持之以恒推进产业集中发展
进一步集中产业方向。要立足XX现有优势产业和资源条件,明确农产品加工、大文旅和现代服务业、绿色智能船舶制造“2+2”产业定位,与市级园区产业错位发展,握指成拳、集中突破。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推进奶制品、粮油、智能家居、肉食品加工四大传统产业延链补链,服务推进伊利三期、中粮粮油二期、中粮家佳康二期等项目建设,力争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200亿元。加快发展大文旅产业。依托叶路洲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堵城研学基地,打造堵城研学小镇;依托袁家铺水果基地和陶店莲子产业,打造袁家铺荷花小镇;依托幸福水库和幸福鱼苗基地,打造幸福水库鱼苗小镇;依托陈潭秋故居和范家岗月季花基地,打造陈策楼月季花小镇。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引进培育金融、供应链物流、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力争服务业规上企业达69家。支持融商供应链日用品下行、农产品上行、快递、农资“四业”融合发展,实现村、社区综合服务社全覆盖。建成鄂东(黄冈)邮件处理中心、XX城配中心。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支持黄商乐购、“村村兴”拓展业务。完善社区养老、托育、家政、物业等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绿色智能船舶制造产业。抢抓长江内河船舶制造发展机遇,支持合创重工、江润造船等企业发展,建设XX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园,力争用三年时间产值达150亿元。
进一步集中产业空间布局。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定位、人口集聚等资源要素,推进产业集中发展。赤壁街道、西湖街道侧重现代服务业、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南湖街道、东湖街道侧重商贸物流、空港经济发展,禹王街道侧重电子信息、农产品加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加快推进陈策楼红色旅游、路口市场总部、堵城蔬菜研学、陶店鱼苗孵化产业发展。
进一步集中产业要素保障。围绕主导产业,建设专业园区、出台专项政策、完善专项配套,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找准XX工业园产业定位,推进XX工业园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建设。要围绕“2+2”主导产业分类研究,每个产业都要出台扶持政策,整合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做强主阵地,打造增长极。
(四)持之以恒推进乡村振兴
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小流域治理为单元,以生态治理为切入点,“一河一策、一湖一策”落实保护与发展。加快巴河干流防洪三期、叶路洲支江综合治理、长河系统治理项目建设,改造高标准农田1.8万亩。抓住新一轮水利补短板机遇,继续深化叶路洲小流域治理,启动“五湖”片区、幸福港河、朱道士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统筹生态修复、水系连通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生产、生活、生态大改善,绘就XX水美乡村新画卷。
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依托幸福鱼苗金字招牌,加快推进鱼苗孵化研究院、淡水鱼科普馆、鱼苗电商中心建设,建成天马鳗鱼养殖基地,有序扩大多品种成鱼养殖,引进1至2家鱼类深加工企业,打造鱼类全产业链。牵头组建全市蔬菜产业协会,继续扩大叶路洲蔬菜种植规模,举办XX蔬菜展销节,扩大蔬菜招商,支持黄商中央大厨房、齐农生态、禾熙农业等企业发展,打造延伸全市的蔬菜产业链。继续推进叶路洲现代农业示范园、袁家铺水果观光园、环幸福水库和美乡村示范片、陈策楼乡村振兴示范片、两潭生态环境治理示范片等5大乡村振兴示范片建设。开展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推进质量强区建设,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达到32个以上。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发展联农带农富农产业,让全区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更上一层楼。
加快建设和美乡村。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城乡基础设施同步规划、一体建设,系统谋划推进“四好农村路”、农村污水集中处理、危房改造、居民养老、行政服务中心、寄递物流等工作,提升乡村建设整体水平。推进1.8万亩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建设绿色XX。完成27个村(社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15个。加快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推广农民建房通用图集,有序推进行政村区划调整,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加快推进环幸福水库和美乡村示范片建设,建成全省和美乡村示范样板。
(五)持之以恒推进改革开放
优化营商环境。擦亮“冈好办”品牌,推进“六办”改革,能优化的流程全部优化、能精简的环节坚决精简、能压缩的时限压缩到底,实现“最多跑一次、最好不要跑、最长一百天”。加强区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启动XX区政务服务中心项目,有序推动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到村(社区),力争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率达到95%以上,项目落地到开工100天。推广医保云服务“视频办”模式,全面推进公共服务事项掌上办、自助办。打好政策组合拳,该免的免到位、该减的减到位、能缓的缓到位,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持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扎实推进五经普工作,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力争全年新增“四上”企业150家。各级领导干部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服务企业,建立“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发扬“店小二”精神,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让更多的企业家在XX成就梦想、人生出彩。
推进重点改革。继续做好扩权赋能强县改革,巩固深化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推进下放事权高效运转。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加强黄商、国融、银达等国有企业绩效管理,发挥国有企业在主城崛起中的领军作用。深入推进供销社改革,完善农资配送体系“一张网”。继续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经营制度、小田变大田改革,大力推进土地流转,推动农村资源要素融资,彻底打通农村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的通道,实现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下的行政村“清零”。
(六)持之以恒增进民生福祉
加强民生服务保障。围绕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重点民生实事,推动市区公共服务提档升级,加快城市人口集聚。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持续办好系列招聘活动,促进企业与大专院校合作开展订单培养,加大对口培训和对口就业力度,确保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000人,失业再就业1200人。做好“教联体”改革后半篇文章,全面推进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城乡教师交流任教达3%以上。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开展“六大保护”行动,切实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加快建设区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健全区乡村(社区)三级养老服务体系,支持国融公司全面参与养老产业。持续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落实退役军人就业安置、优抚帮扶政策,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以小区、塆组为治理单元,加强村(社区)共同缔造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建设,有效组织群众参与“五共”新实践,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支持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倡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志愿服务。推进“八五”普法,做好公共法律服务。持续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电诈、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广“XX好邻居”工作法和“三查四警五调”矛盾纠纷调解制度,健全信访矛盾共治机制,把矛盾风险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坚决守住安全底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秸秆禁烧、餐饮油烟、工业扬尘、食药气瓶等专项治理行动,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以上。扎实推进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持续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余下8个问题整改,做好两潭地区退塘还湖工作,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持续推进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完成土地卫片执法整改17.84亩。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有效化解房地产、金融等领域风险,持续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推动棚户区遗留问题、老旧危房问题加快解决。成立镇处专业应急队伍,统筹做好防汛抗旱、生产安全、食品药品安全、消防安全、道路安全、公共安全等各项工作,确保全区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三、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新形势、新征程、新任务,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始终坚持“说了就干、定了就办”的工作作风,努力打造党委放心、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强化政治引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持续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强化履职尽责。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把全部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全部精力用在狠抓落实上,保持敢打敢拼敢闯敢试的劲头,提振敢干实干会干快干的精气神,扎根经济发展主战场、为民服务第一线、攻坚克难最前沿。强化法治建设。自觉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不断提升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创建第三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纪委监委专责监督,诚恳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消除权力监督的真空地带,压缩权力行使的任性空间。强化作风建设。政府及其组成部门要秉承“说了就干,定了就办”的效率观,坚决反对“老好人”“局外人”;坚决反对“找借口”“等靠要”;坚决反对“凭经验”“差不多”;坚决反对“不尽责”“讲条件”;坚决反对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开大会、开长会、讲空话等文山会海;坚决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和审计机关依法履职,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风险防控和审计监督,切实维护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办好民生实事是政府向全区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言必行、行必果。连续两年来,我们每年承诺重点为群众办好7件民生实事,都一一兑现。特别是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政府带头勒紧裤带过紧日子,全力做好“三保”,前年全额保障全区在编非财政供给人员工资,去年率先在全市落实事业单位和退休人员待遇,今年全额保障全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公积金和医疗补助。政府就是通过这种方式,集中财力办成了一批民生实事,化解了一批久拖不决的矛盾问题。去年承诺的市中医院新院区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人员住房保障、农村水利设施补短板工程、四好农村路整区刷黑、镇处政务服务大厅达标建设、擦亮小城镇等事项基本完成,东坡文旅区建设、106国道XX大道北沿江大道改造提升、五大乡村振兴示范片建设正在持续推进。今年,我们继续谋划了7件实事,请大家持续关注。一是加快推进黄冈第二中学建设,确保初中部秋季招生;二是启动建设区政务服务中心,确保年底前建成使用;三是建成区城配中心;四是加快推进“两环三路”多彩旅游路建设;五是加快推进幸福港河小流域治理;六是加快推进城区智慧小区建设,实现“三无”小区“四保一服”全覆盖;七是完成27个村(社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处理率达80%。
各位代表,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拼搏、勇于担当,扎实工作、奋勇争先,为加快谱写主城崛起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2024年XX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XX区第五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第四次到内蒙古考察,特别是亲临中环产业园作出重要指示,给我们寄予殷切期望,再次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这是XX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意见》和自治区支持XX市高质量发展《意见》,为我们服务战略全局、实现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带来了宝贵机遇。全区上下深受鼓舞、感恩奋进,坚定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最根本的工作遵循,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齐头并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
一年来,我们锚定做大经济总量,奋力扛起全市经济“压舱石”的重要责任,培优提质,主要经济指标再攀新高,综合实力提级跃升。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达到XX亿元,同比增长10%,成为全市首个“千亿城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XX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实施重点项目198个,固定资产投资完成XX亿元,同比增长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XX亿元,同比增长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XX亿元,同比增长14.2%;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XX元,同比增长6%。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项指标继续保持全市第一。完成重点项目土地整理出让1108亩。新签约项目落地开工76个,完成投资XX亿元。连续三年招商引资签约落地项目数和完成投资额实现递增。
一年来,我们聚焦“金山”主赛道、“航开”新赛道,实打实推进工业强区、商业旺区、农业兴区,破圈突围,产业优势加速放大,经济能级持续提升。
工业支撑强劲有力。金山高新区在自治区排名由第7位跃升至第5位,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XX亿元。鑫环10万吨颗粒硅、鑫华1万吨电子级高纯多晶硅实现一年内开工投产,合盛硅业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时21天。硅材料产业链条越来越有韧性,市场竞争力明显加强。中石油呼石化原油加工量扩能到455.2万吨,为历年来最高,新增产值XX亿元。成立中石油(内蒙古)新材料公司,中石油年产5万吨丙烷脱氢项目、蒙联年产30万吨液化气深加工扩能项目竣工投产,现代化工产业集群“能化一体”发展格局持续优化。航天经济开发区获批自治区级一类开发区,启动建设园区道路、标准化厂房等14个基建项目,防务总装、商业航天等19个产业项目陆续落地,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0亿元,首府新的经济增长极蓄势待发。
第三产业扩优提质。全区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实现600亿元,同比增长9.9%。市场经营主体加快恢复,总量达到10.2万户。“五经普”顺利完成了清查工作。金桥“双创”园获批“自治区科技企业加速器”称号,创业空间增至10万平方米,直播经济、跨境电商等新业态交易额突破60亿元。XX国际陆港沙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正式启动,开行中欧班列38列,成为中欧班列发运新枢纽;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XX亿元。马鬃山滑雪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滑雪专列、专线相继开通,推出“冰雪+文旅教体”等特色项目,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万达广场、大学城商圈升级改造,中商世界里购物中心隆重开业。大黑河两岸云羡森友会、花海之约、机车公园、湖湾林舍等商业业态火爆“出圈”。高品质实施街景亮化提升工程,小草公园灯展画面登上央视。举办主题促销活动240余场,开放早夜集市22处,市场消费信心持续提振。
现代农业增产增效。坚决整治违法用地,守牢耕地保护红线。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种植等技术,粮食总产量达到27万吨。实施总投资XX亿元的蒙游记、嘉仕、润泽、健芯等21个高标准设施农业项目,全部实现当年建成当年投产;改造提升废旧温室大棚1700余栋,地产菜产量稳定在全市一半以上。持续做好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帮扶项目34个,带动1.2万余人增收。新认证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12家、市级示范家庭农牧场5家。新增“二品一标”、名特优新农产品4个。成功承办2023年XX市“中国农民丰收节”。
一年来,我们坚持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更加注重依靠改革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科技创新活力迸发。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审批流程,材料要件压减21%、办理环节压减24.6%、办理时限压减57.1%。认真落实优惠政策,留抵退税、减税降费XX亿元。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在自治区率先实现政务网“多网融合”集约改造。科技创新动能不断增强。全年争取科技经费XX万元,完成技术交易额XX万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4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全区科技创新主体和平台载体新增51家,累计达到193个,增量和总量均居全市首位。
一年来,我们坚持统筹城乡联动发展,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城市能级和品质不断提升。不断完善路网体系,三环快速路建成通车,打通满洲里路等“断头路”7条,完成背街小巷提升40条,街面整治6条。新扩建停车场31处、新增泊位6673个,新建智能充电站161处、充电桩2935个,群众出行更加通畅便捷。完成改造老旧小区57个、雨污管网3.4公里、老旧燃气管网60公里、居民室内燃气立管1.56万户,实施3个棚户区改造、13个村节能改造,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00套,居住条件持续改善;新建口袋公园75个、城市绿道50公里、街景花坛节点200处,建成大黑河郊野公园,打造格桑花海等4处千亩花田,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9.3平方米。新建省道102至格此老村等农村公路5条。争取衔接资金XX万元,实施产业帮扶项目34个,7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22个村超过XX万元。创建自治区绿化美化示范村2个。
一年来,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更大力度推进生态建设和系统治理,美丽XX底色更加亮丽。实施大黑河上游6.9公里流域、八拜湖生态修复等工程;实施“三北”防护林六期工程6500亩,全区林草覆盖率达到37.2%。完成燃煤散烧综合整治1万户。金桥工业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常态化开展河湖“四乱”清理,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取得实效。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下降,地膜回收、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持续提升。成功创建自治区第一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区防火办获评“全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先进单位”、区河长办获评自治区“河长制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守初心,同心同向增进民生福祉,共建共享,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社会保障兜底有力。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0%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达到32.9万人,特殊群体参保率达到100%。积极落实惠民助企就业创业政策,建成“丁香扎根”大学生创业就业示范基地,举办“区长喊你来就业”等系列招聘会23场,吸引大学生留呼就业创业1.08万人,新增城镇就业1.9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1万人,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500人。累计建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试点107个,增加医养康养床位459张,为老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金隅社区获评“全国示范型老年友好社区”。
教育发展更加普惠均衡。全年新续建教育项目16个、新增学位14640个,双台什学校等6所学校主体完工,金桥小学扩建等6个教育项目投入使用。招聘优秀教师565名,组织校长、教师、班主任、教研员培训1万余人次。校地共建取得新突破,7所农区小学加入教育集团,集团化办学取得新成效。
健康服务更加优质惠民。引进北京知名医疗团队,与通用技术集团合作打造的内蒙古首家心脑血管医院开诊运营。2家区级医院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组建城市医疗集团。大学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建设基层医保服务站点223个,实现医保站点建设全覆盖。建设特色临床专科3个,创建社区医院2家。XX区第二医院通过二级乙等医院评审,区卫健委创建成为“全国生育友好先进单位”。
基层治理更加精细高效。迁址提升兴安南路、呼伦贝尔南路2个区域服务中心,新成立12个社区正式运行,优化网格1378个;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薪酬待遇全面落实。全区941个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实现全覆盖,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接诉即办平台累计办结诉求近50万件,群众满意率持续提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积极推进信访代办制,化解遗留信访事项226件。金河镇成功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电力腾飞社区获评“自治区级文明社区”,桃园、仕奇、大台什社区入选自治区“北疆示范社区”。
社会大局更加安定有序。多措并举完成“保交楼”年度施工和交付任务,盘活“半拉子”工程3个,债务化解完成XX亿元。常态化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未发生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有效保护了群众的“钱袋子”,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锡小永泰分校等4家单位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称号。成功创建自治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平安XX建设迈上新台阶。各级巡视巡察、环保、审计等各项督导督察指出问题整改销号等任务全部完成。
一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干部工作作风明显转变。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复。军民融合、国防动员、双拥优抚等工作都有了新进步,外事侨务、统计调查、档案史志、地震气象、供销流通等事业都有了新提升,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文联、残联、红会等组织都作出了新贡献。
各位代表,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2023年我区可谓硕果累累,这是市委、市政府、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勠力同心、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奋战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的建设者、奉献者,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XX区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思危方能居安,知忧方能克难。在发展的道路上,我们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存在不少短板和不足:一是中心城区区位优势和贡献发挥不够充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耦合联动还有差距;二是园区承载力有待加强,用地供给保障不足,主导产业结构不优,产业链不够完整,全区经济对支柱产业依赖性较大,产业布局还需进一步优化;三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政府债务、资金保障对发展的约束比较明显,还需要在开疆拓源、挖潜增效上精准发力、积极作为;四是干部的系统思维、争先意识、创新能力还不够强,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履职本领方面还需持续加力。
二、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紧扣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这两件大事,牢牢把握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意见》的历史机遇,把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锚定“区内再进位,国内争百强”,做大“金山高新区、航天开发区”经济体量,推动城区、农区、园区三区联动,产业发展、城建文旅、民生服务协同发展,经济、文化、治理、生态、人口五个能级全面提升,立新图强,创新赋能,实现总量、数量、体量、份量、贡献量五个突破,着力打造“四个千亿”“五个第一”的现代化首府中心城区。
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以上,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左右。单位GDP能耗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从八个方面努力。
(一)扛实扛牢在全市高质量发展中肩负的重要责任,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聚焦项目干”,上争外引,以项目建设强引擎,推进高质量发展加速跑。
乘势而上把握历史机遇。高效落实国务院出台的支持内蒙古发展的《意见》、自治区政府出台的“强首府”1号文件,最大限度争取政策红利。力争获得更多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基金支持,纳入自治区和市级重点项目134个以上。坚持城区、园区用地联动开发,加快城区土地整理、提速组件报批,出让土地3530亩,争取全额土地收益用于保障工业项目用地,工业用地实现“标准地”供应。
千方百计稳定投资底盘。充分发挥投资“压舱石”作用,聚焦先进制造、新兴产业、城市更新、生态环保等领域,谋划实施重点项目215个,总投资XX亿元,其中产业项目84个,总投资XX亿元。开展全员、全年、全领域、全链条精准招商,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0个,到位资金XX亿元以上。完善投融资机制,探索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
坚定不移做强园区经济。聚焦新型工业化,坚持“链园结合”,推动园区集约集聚、智慧高效、绿色低碳发展。金山高新区建设“一区六园”,在全市率先迈入千亿级园区,争创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航天经济开发区建设“一区五园”,工业总产值达到XX亿元以上,申报国家级开发区。实施总投资XX亿元的20个基础设施项目。完成商砼站搬迁,推动天平营村、南地村征拆工作,整理工业净地10580亩,通过应用“管委会+公司”企业化模式、优化“开发区+属地”一体化运行机制,提高园区运营质效。金桥“双创”园充分发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国家“众创空间”效能,加速腾笼换鸟、培优增效,围绕服务“两个园区”,培育引进更多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数字信息、工业软件开发等生产性服务业“入园”,提升自主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能力。
(二)保持抓二产、园区、实体经济,生产性服务业、高端服务业和增加城市“烟火气”的决心不动摇,抢抓未来产业布局,以实干为先发展优势产业,不断做大经济总量。
增强先进制造业支撑力。抢抓国家“全面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政策机遇,争创硅材料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推动硅材料生产向光伏电站、芯片制造全链条延伸,现代化工“蒙油蒙炼”扩量增产、“能化一体”结构调整,防务总装、军民融合、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壮大。推动总投资XX亿元的鑫环颗粒硅、鑫华电子级高纯多晶硅4个项目放量达效;加快总投资XX亿元的合盛硅业碳化硅等5个项目建设进程(碳化硅、160GWN型单晶方棒、工业硅、有机硅、10万吨制氢液氨项目);推动总投资XX亿元的中环七期、中环20GW叠瓦组件、中环领先碳化硅外延片产业化、旭阳光伏全产业链、中芯富晟半导体产业园、苏州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硅碳负极材料等16个项目落地开工;推动呼石化掺炼扩量、油浆制碳黑、9万吨聚甲醛装置及二期项目等5个项目开工建设;扩建总投资XX亿元的金桥热电厂二期项目;保障航天开发区总投资XX亿元的F12芳纶纤维产业化扩能、高性能储氢、复合材料研发、碳碳热场、航天六院环保装备制造、高精矾材料制造、邯郸极驰新能源汽车等12个项目建成投产。工业投资增长23.5%以上。
增强现代服务业竞争力。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枢纽经济、流量经济、楼宇经济。加快三峡、合盛、协鑫等头部企业区域总部入驻。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发展首店经济,积极引进北京华联精品店、盒马鲜生、山姆等高端商超8家以上,新增品牌连锁便利店和智慧商店300家。积极打造高品质商圈,加快运营摩尔城B区、永泰城等商业综合体,升级改造万达步行街、东影南街、附中东巷等特色街区。打造中商世界里、购觅(GOMEET)、文化客厅消费新商圈。发展银发经济、夜间经济、假日经济等新业态,策划筹备好节假日促销、冰雪文体旅游等活动,提升城市“烟火气”。
增强未来产业牵引力。超前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金山高新区建设智慧园区、智能工厂,加快发展引进新一代半导体材料及人工智能、类脑科学、区块链、元宇宙等产业入驻未来产业园。航天经济开发区建设北斗大厦,发展商业航天、低空经济、航空装备制造等产业,引进入驻中科星图、盛和芯、天玑北斗等北斗应用企业,打造国家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内蒙古商业航天产业基地。
(三)坚持提级赋能创新、改革、开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
更高质量实施创新驱动。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双提升”、规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三清零全覆盖”,在金山高新区建设国家半导体硅材料技术创新中心、中石油科创研发中心——两个国家级创新中心;在航开区打造航天科创中心、北斗产业科创总部——两个科技孵化中心。落实好科技投入刚性增长机制,实施创新主体梯度培育行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3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0家,不断发展壮大科技领军企业。依托“蒙科聚”科技创新驱动平台,推动“政产学研推用银”协同创新,加强“政校企”创新创业联动,培育引进高科技人才50人以上。
更大力度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国有企业综合改革,提高“盈利点”、增强竞争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增强“一网通办”能力,扩大延时和帮代办服务范围;实施“政务服务进园区”工程,推动审批驻园主动服务。优化项目联审联批、快审快办机制,开展帮助企业“四找”行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围绕首府创建自贸核心区建设,推动发展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国际物流枢纽经济等业态。加快引进跨境电商、离岸贸易、数字贸易等外贸企业,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XX亿元,增强外贸新动能。
更实举措提升服务效能。持续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摸清经济“家底”。优化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深化政企对接沟通机制,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强化“一企一策”全过程服务,切实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建设诚信政府,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创新创业,推进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等方面落实新举措,全力培育上市企业2家,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1万户。创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让顶天立地的民营企业发展更好,让铺天盖地的小店小铺活力更强。
(四)坚持抓城市建设、抓人口增长和抓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精心构建城市格局,提升功能品质,强化建管并重,做宜居环境的示范者。
以系统思维优化城市布局。统筹推动城区、农区、园区三区联动,优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布局,完善镇街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推动机场搬迁后100多平方公里区块释放活力,引进企业总部、科研机构、高端产业、现代生活落户,谋划建设300万平方米综合性超大青年社区,更好满足大学生、新市民、产业工人等群体住房需求。推动保全庄区块建设“XX新区”,建设复合型、服务型综合城区,打造高品质的教育、医疗、消费区域生活中心。
以工匠精神推进城市更新。完成老旧小区改造45个,解决“吃水难”问题小区185个。完成改造老旧燃气管网22.34公里、污水管网6公里、室内燃气立管1.34万户。打通“断头路”11条,推进城市“边死角”改造10处,提升背街小巷40条。推动S29呼凉高速建成通车,改造南二环至昭乌达立交、南丰路跨大黑河桥等路网重要节点5处。通过建设立体停车楼3处、新扩建停车场34处等措施,新增1.1万个泊车位。实施扮靓街区行动,提升改造鄂尔多斯东街等街面11条;新建口袋公园40处、绿道55公里,提升绿化节点200处、绿化道路17条;高品质提升大黑河生态廊道,营造“城在绿中、人在园中”的城市美景。
以绣花功夫抓好城市治理。推进大城细管,定期开展“城市体检”,推广“一支队伍管执法”经验,做实物业服务标准化。新建改建生活垃圾分拣中心1座、“两网融合”垃圾转运站5座,打造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1个、示范社区7个、样板小区(村)40个。加快基层治理智慧化建设,强化数字赋能“一网统管”,提升“蒙速办”和“12345”一线通达能力,倡导共建共管共享,让智慧城市更有质感。
(五)保持抓生态保护、污染防治和美丽XX建设的定力和决心,围绕争创自治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加快发展提级转型,夯实生态绿色底蕴。
久久为功“扩绿”。实施3.5万亩“三北”防护林六期等工程。实施大黑河全流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6个,完成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204公顷。建设42公里森林草原防火通道、二级水源保护区等项目,持续提升生态系统防护能力。创建自治区森林城市、自治区绿化美化示范区和2个森林乡镇。
扎实有力“减污”。实施燃煤散烧综合整治4500户。加强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推进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加强工业园区污水处置再利用,新建金山高新区、航开区3个再生水厂,推动续建喇嘛营污水处理厂。实施好建筑垃圾固废回收再利用项目,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稳步有序“降碳”。推进XX亿度新增负荷绿电替代、源网荷储,打造绿电消纳示范园区。推动金山高新区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开工建设中能建氢能装备制造等5个项目,争取自治区级碳汇交易中心、绿电交易中心、绿证交易中心落户我区。建设新能源充电站51处、充电桩2000个以上。实施建筑节能改造58万平方米,推进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等创建行动,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六)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坚持用“工业化”思维推动农业链式发展,构建“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夯基筑本推动“三农”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持续加大“非农化”“非粮化”整治力度。坚持产业兴农,实施“6项提升行动”,建设高标准农田4.5万亩,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27万吨以上。启动设施农业全域提标工程,建设蒙游记二期、嘉仕数智农场三期等项目,引进凯盛浩丰智慧农业园、维实综合型农场等项目,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新增改造1000亩蔬菜大棚,新建平价菜便民市场5处,供应更多地产菜,保障好城市“菜篮子”;加快建设现代都市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一期等项目,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水平建设丰州驿、白塔等3个都市田园综合体,发展直播带货、民宿经济、共享农庄等新业态。实施农牧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行动,培育“二品一标”、名特优新农产品2个以上。
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和治理。提升完善区域路网,改扩建金航路(格尔图—沙良物流园段)、县道009(合林—添密湾段)、县道017(G209—四间房段)32公里,新建郜独利—五路等8条农村公路12公里,争创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打造优美洁净的村容环境,启动哈拉更沟全域景观提升工程,实施生活污水处理项目9个,农村安全饮水提升项目6个。全面推行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全区20%行政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打造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6个。每个镇打造1个乡村振兴特色村。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提高产业和就业帮扶实效,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提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质效,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实施总投资XX亿元的乡村振兴衔接项目36个,新增新型经营主体4家、合作社50家。健全乡村产业联农带农益农机制,培育高素质农民累计达到1000人,更有效地带动农民就业,增收致富,带动全区20%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达到XX万元。
(七)保持抓民生福祉、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的决心不动摇,在集聚人口上下功夫,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持续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的基础上,用心用情保障改善民生,统筹发展社会事业。
多措并举促进就业创业。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20场以上,新建零工驿站10个以上,围绕“两个园区”重点企业用工需求,继续实施三年“十万大学生留呼工程”和“五万产业工人留呼工程”,吸引大学生就业创业和产业工人留呼就业各1万人以上。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脱贫人口等就业服务。年内新增城镇就业2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万人以上。
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全民参保,加大特殊群体关爱保障力度。持续推动解决“一老一小”问题,新建养老公寓1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3个以上;建成托育机构5家。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00套,交付“保交楼”房屋6133套,推动双树、保全庄、西古楼、天平营、南地、徐家沙梁、喇嘛营7个棚户区改造,建成回迁房6301套。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全面实施温暖工程。做实做细国防动员和拥军优属工作,争创自治区“双拥模范城”十连冠。
持续推进教育优质发展。全面落实好《XX市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10条措施》,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新建续建中小学幼儿园22所、新增学位2.24万个,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8所。加强“校地共建”,借助京蒙协作“教育倍增计划”,积极争取引进北大金秋、北二外、首都师大、华东师大等合作办学项目,打造高质量共建校4所。招聘各类教师700名,继续推动“同工同酬”,提高教师待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高水平、专业化、创新型“校长、教师、班主任、教研员”四支队伍;开展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提升办学教学水平。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持续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质量。
加快建设健康XX。充分发挥辖区三级公立医院资源集中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深化城市医疗集团和医联体建设,实施“名医工作室”提档升级工程,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推动北京友谊医院内蒙古分院开工建设,创建内蒙古心脑血管医院为三级医院,打造国内一流心脑血管诊疗中心。启动建设XX区人民医院医养结合中心、XX区第二医院、昭乌达社区医院项目。打造覆盖镇街的区域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创建全国基层中蒙医示范区、3个国家级卫生镇、自治区级“无结核社区”。发展全民健身,建设全民健身路径30处,举办承办XX马拉松等群众性赛事活动12场。
聚力打造文旅大区。围绕擦亮北疆文化品牌,开工建设大黑河欢乐小镇、美岱休闲康养度假区、机车公园二期、浩翔草原城等文旅项目。创建马鬃山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打造白塔村、陶卜齐村为“网红”打卡村。依托“两个园区”,发展工业旅游。推动国际雕塑园二期工程建设、国际雕塑艺术馆创建为国家A级景区。扎实做好文物“四普”工作。提升改造XX区民俗文化馆和非遗传习馆3处以上。推动内蒙古自然博物馆等申报国家级馆3家。办好“石人湾乡村旅游节”、“消夏文化节”、非遗文创展等群众性文旅活动,举办文化惠民演出200场以上。
(八)坚定不移筑牢安全稳定底线,不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在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和提高防控风险能力上下功夫,扎实开展平安XX建设。
坚持民族团结凝心聚力。站在旗帜鲜明讲政治的高度,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活动,打造“赛出石榴红·融”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品牌;着力营造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设红石榴家园社区(村)10家,打造互嵌式示范社区5家、互嵌式示范企业2家;有形有感有效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打造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服务站、主题公园和教育实践基地。深入实施“三项计划”,全力创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不断完善社会治理。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创城带动城市品质和群众满意度提升。新建党群服务中心2个、新增社区6个。每个街道至少打造1个亮点示范社区。推进自治区基层“一表通”试点建设,常态化抓好网格化主动服务和接诉即办热线处办工作。全力推进信访代办制走深走实。做好人民调解工作,推动源头预防,就地化解纠纷。深入推进“八五”普法,争创全国行政复议先进单位。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归零心态”狠抓安全生产,持续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严防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全力推动开源节流,严格预算执行,坚决兜牢“三保必保”底线。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千方百计完成化债任务,严格控制新增债务。压实村级债务化解主体责任,确保分类处理、逐步化解到位。推动高风险金融机构清零。
三、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做好新一年政府工作,我们必须深入巩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记“国之大者”,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任务要求和区委工作安排,切实改进和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守正创新,奋勇争先。
(一)坚持为民便民。站稳人民立场、顺应人民期盼,把政府工作的出发点放到造福群众、推动发展上,紧扣群众需求,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坚持问题导向、清单销号、调度问效、闭环管理、一线落实,面对面、实打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更大力度办好一批民生实事,让美好生活可感可及。
(二)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推动发展。落实好“三重一大”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强化涉府案件源头治理,重视诉前调解、应诉出庭、行政执法培训等工作,做到依法行政,切实减少涉府诉讼。完善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体系,让行政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
(三)坚持实干担当。不折不扣抓落实,坚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不断破难点、争试点、创亮点。雷厉风行抓落实,增强“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危机感和紧迫感,疾步快跑,出彩出新。求真务实抓落实,树牢机遇意识、市场理念、有解思维,确保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要敢做善为抓落实,突破瓶颈制约,注重前瞻布局,推动各项工作争先进位、走在前列。
(四)永葆清正廉洁本色。以自我革命精神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着力解决“三多、三少、三慢”问题,持续推进“规范、精简、提速”。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一般性支出,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廉洁政府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强化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切实做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
各位代表!奋斗路正长,行者方致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不惧风雨、守望相助,直面挑战、攻坚克难,努力在首府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XX新篇章!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多篇)2024年区政府工作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