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情况汇报范文
第一篇: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情况汇报
静观镇幅员面积72.5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297个合作社,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54298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万余人,耕地面积31712亩,农民人均耕地0.65亩,5个村党委,10个党总支,70个党支部。
xx年全镇社会总产值17.09亿元,其中:企业总产值13.9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8.7亿元,完成招商引资1.9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31元,比去年增加1366元。拥有电力11.5千伏安变电站一座,程控电话5000余部,日供水3000吨自来水厂1个,综合农贸市场1个,面积6900平方米,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全镇以花木种植为主导产业,年花木销售收入达2亿元,xx年6月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联合授予“中国花木之乡”的称号。xx年8月被xx市确定为城镇建设中心镇、百强镇、商贸中心镇,xx年2月被国家建设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小城镇。
按照这次调研安排,主要汇报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农业产业化和适度规模经营问题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
超前规划:依据xx市“一圈两翼”的发展战略和xx区的“一极两区”发展战略,借助“一线八点”重点项目的实施,整合花木生态资源,大力实施花木靓镇、旅游活镇、农业稳镇、工业强镇及城镇带动的发展战略,全力打造花卉产业、生态旅游产业、建筑房地产业、加工农业、生态工业五大经济支柱,强力推进重庆农谷、乡村嘉年华、台湾农民创业园、多彩园艺四大重点工作,引导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生产要素按“点—轴—片”模式辐射聚集,培育“一群二带三区”13个产业示范基地。即:“一个产业集群”—绿色产业集群,逐步打造和构建集花卉林木、绿色食品的研究、开发、培育、种植、销售、培训、科学教育、示范、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绿色产品生产与服务为中心的产业集群。“二个特色景观特质轴带”—华莹山绿色生态保护带与江东花木景观带。“三个经济特色区”即:中南部经济结合发展区(包括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发展区和现代农业综合发展区);低山丘陵特色粮经作物与畜禽养殖区;山过林区。13个产业示范基地,即:小米生产基地、苗木基地、台湾农民创业园、城镇发展区、山地生态工业园区、特色腊梅生产基地、花卉苗圃种植基地、“桃源人家”、美丽乡村、重庆农谷、多彩园艺、优质林果生产基地、生态保护与森林休闲探秘旅游区。坚持“一二三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原则,促进城乡产业有机融合,协调发展。
主要模式:也就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力争更多的农民从祖祖辈辈传承的耕作土地中解放出来,放心、安心外出务工经商和就地转移安置,以此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如重庆农谷。业主主导型:也就是政府协调,通过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等,以此突破“传统型农业”束缚,引导农民向现代高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民得实惠,如乡村嘉年华。专家主导型:也就是专家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的栽植示范,带动和影响周边农业结构调整,加快调整步伐,加速农民增收致富,如台湾农民创业园中的专家创业园。农民自发型:如万全村、天星村的新农村建设等。
效果明显:通过采取以上几种模式,镇村干部齐心协力,狠抓落实,截止2014年10月底,农村承包耕地流转进一步提速,主导产业科技含量附加值进一步提高;高新花卉品种不断涌现,园区向周边群众辐射进一步加快;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和就地务工成为园区及周边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他们户均年收入普遍高于全镇平均水平,如素心村、万全村、双塘村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就超过5000元。
(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我镇以江东花木产业带“一线八点”中重庆农谷、乡村嘉年华、台湾农民创业、多彩园艺为重点,强力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着力打造花卉苗圃种植、特色腊梅、优质林果、静观小米生产等四大基地,加快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步伐。到目前为止:花卉苗木种植达3.8万亩,优质林果面积500亩,腊梅花种植面积2200亩,静观小米种植面积达1000亩。
主导产业存在的问题:
1.花卉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程度不够。主要体现在花卉品种结构尚欠合理,花卉生产小而全,其产品没有特色,规格难以统一,数量难以形成规模。据统计,目前全镇花木种植面积中常规绿化苗木占40%,草坪占25%,档次较高的观叶植物、盆花、桩头盆景仅占4%,大树、高规格的少,小、中苗多。
2.没有完整的营销体系。我镇乃至全市没有一个统一的供销网络和一个大型的花卉交易市场,企业之间缺乏信息交流,形成了分散经营的局面,使花卉产业还不能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格局,全镇花木专业户、重点户、示范户虽有1000多户,但这种传统松散型的产业类型处于无序竟争状态,如果花卉销售形势好,花农产品销售就有保证,收入就稳定;若是当年产品滞销,花农就要受压级压价之苦发,利益将受到损害。
3.花卉产业科技投入不足。科技含量不高,绝大多数花农靠老经验、老办法来种植花卉,现代化管理水平不足,由于存在着粗放型的经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镇花木常规品种多,名、优、特品种少,花卉产品的附加值低。
4.政府财政投入不足。我镇花卉产业经营起步较晚,政府每年用于发花卉业的资金分散,不利于专业化、集约化的花卉生产,长此以往,势必严重制约花木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5.龙头企业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经过几年的努力,龙头企业在花卉发展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在花卉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生产中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的引进欠缺,这样极大制约了静观花木产业的产业升级。
6.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随着旅游业发展,生态旅游和农业观光旅游越来越受到广大旅游者的青昧,围绕花木产业的旅游观光发展十分缓慢,严重影响了静观花木产业的发展和静观经济发展。
建议:
第一、扩大花卉规模。按照突出特色、品种分区、布局合理的要求,在种植规模、花木特色、产品档次和布局上下功夫。争取到2014年全镇花木种植面积达到40000亩,产值达3亿元。
第二、优化花木结构。在发展花木生产的同时,在我们传统蟠扎精品上、在花卉产品上、在室内观赏植物等方面作适当调整,使我镇高中低档结构及花卉、苗木结构趋于合理。
第三、注重开拓市场,建立完善的花木市场营销体系。开拓花木营销市场,一要培育花木营销龙头企业,二要大量建立花木营销专业合作社,三要组织对广大花木经纪人队伍引导。目前我镇有花木企业52家,收入超过千万的有12家,有花木营销专业合作社9个,有近380人经纪人活跃在花卉生产和经营中,xx年花卉经纪人队伍实现花卉销售收入15000多万元,为静观的花卉发展经纪人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后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经纪人在花卉营销中作用,大力发展经纪人队伍,并通过行业协会的成立加强经纪人队伍的规范和管理,使花卉经纪人在我镇花卉营销中起到“挑大梁”的作用;要加大力度扶持培育产业龙头企业,一方面让企业找市场、闯市场、占市场,另一方面让市场引导企业搞好花木产业发展,培养、组织一定规模、具有较高素质的花木经纪人。
第四、塑造花木品牌。虽然静观有中国花木之乡这一块金字招牌,但是静观花木的品牌并未真正树立。因此,全镇上下要树立品牌意识,以品牌打天下,要在宣传力度、花木精品、企业形象、产品包装上多下功夫,把静观花木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花木品牌。
第五、增强科技意识,提高花木产品的科技含量。目前全国乃至全世界市政绿化和园林景观绿化正朝着大规格、高档次、“鲜香花”方向发展,静观花卉要做大做强、做出品牌,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依靠科技、提高品质、增加产出附加值,花卉研发中心科研示范基地规模和成果正在显现。
第六、提高花木效益。我镇花木经济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同时也营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发挥花木的观赏、生态旅游等各方面的功能,拉长花卉产业的效益链,提高花木特色产业的综合效益,最大限度地增加花农的经济收入。
二、土地流转及征地撤迁中的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努力缩小城乡差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和适度规模化是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截止2014年10月底,我镇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已达5600亩,占承包耕地面积的20.4%,涉及农户3592户,按流转形式分:转包900亩,出租4700亩;按流转对象分:种养加大户900亩,专业合作组织500亩,农业企业2700亩,一般农户900亩,其他600亩;实行适度规模经营面积4700亩,其中:蔬菜200亩,水果300亩,花木4200亩。征地撤迁907亩,297户,786人。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特别是事关静观发展大局的重点土地流转及征地项目,认识到位,组织到位,宣传到位,落实到位,全力以赴,通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千方百计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基本奠定了本镇目前较好的发展基础
存在的问题:
(一)部份村社干部思想观念尚未转变,认为土地流转是农户自己的事,不能正确引导村民依法、自愿、有偿进行土地有序流转。
(二)部份群众对现阶段土地流转政策理解不够,认为流转就是土地买卖,把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混为一谈,对业主进行的土地规模化经营前景持怀疑态度。
(三)土地流转法律、法规、政策不够完善,在坚持自愿的前提下,因个别满天要价,使之实施难度大。
(四)法律、法规对耕地流转限制紧,上级工作要求、农业产业化发展需求与耕地用途矛盾越来越突出,束缚了基层干部的手脚。
(五)政策机制与社会保障不相适应。一是流转机制不完善;二是流转行为不规范。三是土地成片流转难,适度规模经营等重点项目推进十分困难。四是部分农民恋土情重,生怕土地流转后生活无保障。
(六)涉及占地群众最关心撤迁安置类住房建设难,具体表现在:一是建设和安置成本高,投资者或基层政府压力大;二是选址、规划、设计、审批等手续申办十分繁琐,程序复杂,与急需安置群众迫切要求矛盾突出。
推进土地流转工作建议:
(一)加强监管,搞好服务,随着统筹城乡发展水平的不断深入,不断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迫在眉切。一是要进一步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制度,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日常监管工作,切实做到三个规范:即规范土地流转程序、规范土地流转合同和规范土地流转行为。二是要组建以“两个中心、一个服务站”为运作模式的农村土地流转中介服务体系,即镇成立农村土地流转信息服务中心和合同纠纷调处中心,村级建立土地流转服务站,区、镇、村三级按照各自职责,及时开展土地流转供求登记、信息发布、土地评估、法律政策咨询、提供流转合同文本、建立土地流转档案、调处合同纠纷等服务,逐步摆脱政府负责实施土地流转的局面,实现依靠市场调节完善流转机制,推动土地流转的健康运行,借以提高土地流转交易的成功率,降低流转交易成本。三是要进一步健全区级农村土地纠纷仲裁机构和镇农村土地纠纷调处机构,着力解决各类农村土地纠纷。
(二)加强扶持,提供保障,不断拓展农村土地流转空间。一是要拓宽劳务输出渠道,为农民外出就业创造条件。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术、技能培训,搞好信息服务、政策服务、法律服务和组织管理,为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提供条件,让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能够出得去,挣到钱,留得住,使大量的农村人口离开土地,离开农村,向城市转移,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必要条件和有效空间。二是要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加强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保险、大病救助、子女教育、农民工保护等为主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弱化土地的福利性和社会保障功能,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使农民放心走出去,进而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良好的条件。三是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资源整合,带动农户搞规模经营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有能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探索农户土地入股等流转方式,自创品牌,扩大规模,自主开发经营农业项目。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促进农村土地的流转。四是大力发展花卉、蔬菜、家禽、生猪等优势产业,扩大板块规模,增强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吸引力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特别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始终是镇党委、政府工作的重点,千方百计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工作目标。近几年,在市、区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我镇农村现有基础设施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
乡村公路:全镇有乡村公路133.72公里,纳入xx区交通局维修补助的公路66.06公里,通村率100%,通社率76.77%。已硬化的道路9.275公里(三静路2.16公里、大石至水鸭2.375公里、森禾路0.9公里、秀富路0.3公里、农业园区路3.54公里)。社级整治公路75公里,已动工硬化公路17.955公里。国家投入资金1832.69万元,集体投入资金50万元,个人直接集资20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16000余个。
生产便道、水利情况:整治硬化生产便道118公里;小ⅱ型水库7座,安全蓄水量175万立方米,浇灌面积4500亩;提灌站27处,2190千瓦,灌溉面积3000亩;山坪塘374口,安全蓄水量105万立方米,灌溉面积xx亩;镇级沟渠56公里,村级沟渠150公里;河道83.5公里。
人畜安全饮用水:解决了中华、素心、大坪、塔坪4个村、79个社、农户2500户、8000余人的人畜饮用水,共投入资金380余万元。
土地整治:共2个行政村、14个社(和目村12个社、吉安村2个社),整治面积325.5h㎡。完成田间便道建设0.8m宽的24.24㎞、1.5m宽的0.9㎞,修建蓄水池22口,维修山平塘3口,新修排水沟5.43㎞,惠及814户、2296人。
(二)公共服务
近年来,我镇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小学硬件设施、设备等全面达标,“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贫困家庭子女进入高中、本(专)科学校学习,各类职业教育、经技能培训有序开展。村级图书室、老年文艺宣传队等文化体育事业正在起步。广播电视线路光纤改造全面结束,低音喇叭进村、闭路电视入户等指标大幅度提高。农村清洁能源、新农合等卫生事业开展正常,卫生状况明显改善。新建农村便民超市(店)16个,建垃圾圈(站)522个,其中:垃圾场1个,农村生活垃圾简单化处理率95%,生生活污水简单化处理率51%,畜禽养殖场粪便、废水简单化处理率96%。
(三)经济发展
我们始终坚持以统筹城乡为统领,以发展推动改革,以改革促进发展,坚持五条基本原则,构筑五大支撑体系,创新统筹城乡发展机制,努力实现全镇工农协调发展,城乡互动共进。
坚持五条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城镇与农村、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二是坚持抓发展这一要务,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坚持分类指导,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五是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切实维护城乡社会稳定。
构筑五大支撑体系。一是构筑规模结构合理的镇村支撑体系,协调打造提升“一线八点”中镇内四点功能,聚集生产要素。二是构筑持续快速增长的经济支撑体系,打造以重庆农谷、美丽乡村、台湾农民创业园、多彩园艺为重点“碚金”公路沿线花卉走廊,全力培育花木产业;全力打造规模最大的房地产业、最具发展潜力的生态休闲旅游业、覆盖最广加工农业和生态工业产业。三是构筑综合配套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努力增强能源、水利、小城镇防洪、污水处理、乡村公路、生产便道等方面的保障能力。四是全面落实市、区城乡统筹公共服务额配套政策,不断提升教育、文化、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能力。五是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落实农村土地、财政、社会管理、行政管理等改革政策,有序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我镇现有建筑企业10个,完成产值93876万,收入90776万元,劳动力数量8000人,工资收入12129万元;工业企业30个,产值11250万元,收入10900万元,劳动力1743人,工资收入1517万元。
招商引资:共有23个招商项目,协议投资16.66亿元,累计到位资金2.035亿元,其中:工业4个,到位资金1100万元;基础设施7个,到位资金2800万元;旅游项目6个,到位资金5900万元;农业项目2个,到位资金500万元;房产项目4个,到位资金10050万元。
由于我镇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镇,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落后,近几年,市、区、镇也进行了大量投入,镇级财政在相当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千方百计配套资金,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筹资筹劳,一批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改善。但是由于欠帐太多,在建设速度、规模上仍然与中心镇和统筹城乡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另一方面,缺乏统筹规划,由于资金、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原因,未及时得到落实。因此,希望市、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继续加大对我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力度,镇政府有能力和信心,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把我镇农村基础设施全面改善,造福于人民。
推进全镇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始终是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我们将继续以统筹城乡发展为重点,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竭尽全力实施“花木靓镇、旅游活镇、农业稳镇、工业强镇及城镇带动”发展战略,继续拓展优势,在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早日实现将静观建设成为重庆花都、宜居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先行镇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进展情况
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进展情况
一、重要文件介绍
2014年6月7日国家正式批准重庆市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同年重庆市委出台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印发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意见的通知》。2014年重庆市向国务院上报了“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2014年1月26日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国务院3号文件),2014年4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复函批准了《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最重要的两个指导性文件就是国务院3号文件和改革总体方案。
(一)国务院3号文件
3号文件将加快重庆改革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文件提出了加快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任务和主要目标,对推进重庆改革发展的重点领域提出了努力方向、主要任务、重大项目和支持政策,以及落实文件的具体要求。该文件既是指导重庆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又是加快重庆改革发展的政策汇编。
3号文件共38条,除新给重庆十多项“黄金定位”之外,支持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对重庆市12条政策请求和国家调研组的10条政策建议的肯定、吸纳和完善。
1、“12+10”政策介绍
关于12项政策:一是关于鼓励类产业企业所得税税率等税收优惠政策;二是中央加大对重庆财力性转移支付力度;三是加大重大水利工程资金对三峡库区的投入;四是支持重庆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五是关于“尽快批复土地利用总规,并对重庆土地管理实行弹性审批制度”;六是批准重庆设立“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七是支持重庆建设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八是关于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九是关于批准设立保税港区;十是关于加大对重庆教育的支持力度;十一是关于支持重庆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十二是关于支持重庆继续实施退耕还林。
关于10项政策:一是关于征收三峡电站水资源费;二是关于对主城区1000平方公里范围内绿化用地“只征不转”;三是加大对重庆农村金融创新的支持;四是支持重庆建设现代畜牧业示范区;五是将重庆摩托车纳入全国“家电下乡”补贴品种范围;六是支持重庆建设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七是允许重庆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八是将低收入人口作为长期扶贫对象;九是同意重庆工业企业享受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等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十是提前布局和启动铁路、高速公路、港口、航空等重大交通项目。
2、关于国家给重庆的“黄金定位”
一是建设“七基地”,包括内陆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全国农业机械化综合示范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现代物流基地、东西部合作示范基地等。
二是建设“五中心”,包括建设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商贸会展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商贸会展中心和航运中心等。
三是建设“八区”,即一个“先行区”:扩大对外开放的先行区;两个“试验区”:统筹城乡的科技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和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五个“示范区”:北部新区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等。
四是建设一个“枢纽”、一个“通道”,即长江上游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贸易大通道。五是建设长江上游的“三都”,即“会展之都”、“购物之都”和“美食之都”。
(二)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指导思想: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为支撑,遵循“统筹兼顾、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试验,加快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探索新路子。
基本措施:重点围绕推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推进城乡劳务经济健康发展、推进土地流转和集约利用“三条主线”,探索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12项新机制,做好改革试验的16项重点工作。
12项统筹城乡发展新机制主要有:建立产业合理布局与有序发展的导向机制;建立政府财力向公共服务倾斜投入机制;构建区域对口帮扶、互动发展机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行要求的政府服务机制;推进城乡劳务经济,建立提升劳动力素质、引导其就业创业新机制;建立覆盖城乡、有序转接的社保新机制;建立引导城乡人口合理分布新机制;建立促进和谐的现代社会管理新机制;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和征地补偿新机制;建立农业现代化的新模式、新机制;建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网络加快向乡村延伸的新机制;建立招投标方式配置扶农资源的新机制。
16项重点工作主要有:加快形成市域主题功能区布局;构建城乡统筹公共财政框架;建立城乡经济互动发展机制;构建统筹城乡行政管理体系;健全城乡就业创业培训机制;建立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均衡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深化户籍改革;加强农民工服务与管理;促进农村土地规模集约化经营;建立新型土地利用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统筹城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完善农村综合服务体系;推进建立高效的“三农”投入机制;着力改善市场经济环境;探索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实现目标:到2014年,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框架基本形成,经济实力,人民生活和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到2014年,各项改革全面深化,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在西部领先,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功能形成,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2014-2014年具体实践情况
建立“一圈两翼”对口帮扶机制。一是在市级层面,市财政加大对“两翼”投入,设立了区县(自治县)城市建设上档升级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扶持区县(自治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市级国有投资集团公司投入50亿元帮助完善 “两翼”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二是在区县(自治县)层面,推进“一圈两翼”区县对口帮扶。三是在企业层面,引导各类企业到“两翼”实施特色产业项目。
大力解决农民工问题,建立农民市民化的引导机制。一是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二是加强就业信息平台建设,建立了以重庆市为基地,北京市、山东省等地设有分支机构的“全国劳务电子商务平台”。三是加大农民工安居扶持力度。将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一并考虑,探索农民工腾退宅基地迁入城镇或农村集中居住点的激励措施。四是制定出台了农民工养老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办法。五是落实农民工子女在务工地免费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持续改善农民工留守子女入学条件。六是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主要载体助推有入城定居意愿的农民工整户进城。
加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出台《关于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发展的意见(试行)》,全市农村承包地流转面积达到约580万亩,占承包地总面积的29.5%;土地规模经营比例约23%。二是积极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社。三是整合支农资金,
支持规模经营。四是继续完善农村市场服务体系。“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进入攻坚扫尾阶段,已建成乡镇连锁超市1342个,村级商贸综合服务网点14627个,基本实现县县有配送中心、乡乡有连锁超市、村村有商贸综合服务网点。
以项目的形式推进城市资源下乡。主要形式是全市确定了10个统筹城乡示范项目,作为市级重点建设项目予以支持,以此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土地流转和新农村建设。
推动区县改革试点。选择九龙坡区、垫江县、梁平县作为先行示范区县开展试点。九龙坡区推进了“承包地换社保、宅基地换住房”的试点。垫江县按“小单元、多模式、低风险”逐级推进思路,选择50个村探索改革模式,因地制宜流转土地,同时还实施了“全民创业”计划。梁平县在土地流转和发展专业合作社方面努力探索突破,探索了土地流转的“超市+连锁店”模式。
城乡公共服务领域改革。一是实施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标准化工程,加快农村义务教育、村级基础医疗、乡村文化活动室标准化建设。二是教育改革。切实推进了城乡教育一体化。修订了《重庆市义务教育实施条例》,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意见》。免费义务教育实现城乡学生全覆盖,启动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试点,出台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意见。三是加快推进科技改革。编制统筹城乡科技改革与创新行动纲要、“双十百千”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四是深化城乡社保制度改革。出台实施征地农转非人员和城镇用人单位超龄未参保人员养老保险办法。出台城乡低保条例,确立城乡低保标准联动调整机制。推出“一个平台、两套标准、城乡统筹、均衡服务”的城乡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基本消弥社会保障制度缺口。五是加快推进文化体育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以区县文化馆、区县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基层服务点为主要构成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正加快建设。
财政金融体制改革。一是调整财政投向。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建设,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对中职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资助,提高财政对社会保障事业的支持力度。二是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优化一般性转移支付分配办法,探索建立与主体功能区建设要求相符合的转移支付体系。二是整合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改善宏观调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扶持区县(自治县)园区发展,加大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补助力度,保障城市公交、农村交通、水路客运等畅通。三是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步伐加快。累计开业小额贷款公司57家,放贷45.6亿元,其中对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涉农的贷款占83.4%。大足汇丰、开县泰业、梁平澳新3家村镇银行正式开业营运,2014年8月末存款余额5200万元。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即将启动。四是探索开展新型涉农商业保险,推出了“外出农民工保险”、“新型农村医疗责任保险”、“新农合保险超赔”等新型保险。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是启动新一轮机构改革。推进大部门制改革;推进区县机构改革;深化乡镇机构改革。二是加快规划体制改革。修订村级规划导则,推进城乡规划职能向镇、乡、村延伸;在6个区县开展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四规叠合”试点。三是探索建立新型土地利用机制。启动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改革试点。2014年全年农村土地交易所完成地票交易13500亩,成交金额约12.89亿元。
充分利用了外部资源推进改革试验。截止2014年9月,重庆市与国家各部委和大型中央企业签订协议(备忘录)、形成会议纪要或获得批准文件49项。主要涉及国家近27个部委办局,涉及国家级企业近12家。与英国签署了《英国—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合作备忘录》,加拿大政府与我市合作开展农民工职业卫生与安全项目,世界银行为我市提供贷款实施城镇基础设施改善、农民工就业转移、新农村建设、社区医疗机构能力建设以及农村金融支撑体系等统筹城乡发展与改革项目。
三、2014年改革要点
围绕“求突破、出特色、显亮点、见实效”的目标,着力突破一批体制性障碍,重点开展“万元增收”、“双轨住房保障”、“户籍改革”、“土地科学利用”、“要素流通”、“城乡养老保险”等六项重点改革,加快探索形成重庆特色改革模式。
1.到 2014 年,实现“两翼”农户户均纯收入在 2014年基础上增加 1 万元,95%以上有劳动能力的农户每户增收 1 万元目标。
2.建立市场供给与政府保障并举的“双轨制”城乡住房保障模式。启动公共租赁房建设计划;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建设农村康居农房,建设“巴渝新居”,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实现有条件的区域相对集中居住。
3.全面启动户籍制度改革。坚持“统筹规划、自愿有偿、积极稳妥、综合配套、促进发展,防止损害农民利益、防止农民流离失所、防止出现城市贫民窟”的原则,分类型、分区域、分阶段推进户籍改革,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转户进城,力争两年内集中解决 300 万左右农民工的户籍问题。综合考虑就业年限、住房情况、社保缴费年限等因素,合理设置城市入户门槛,适度放宽主城区、进一步放开区县城、全面放开乡镇落户条件,引导城镇人口合理布局。完善就业、住房、社会保障、子女入学、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等配套政策,确保农村人口进城落户后相关政策一步到位;弹性设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使用权退出机制,切实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探索建立通过市场化手段分担户籍改革成本的体制机制。
4.推进以农村土地交易所为核心的城乡土地利用制度改革。推进新一轮农村土地、房屋的确权颁证工作;完善农村土地交易所运行机制;改革征地制度,开展农村土地征收、农用地转用审批分离改革试点;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试点。
5.完善农村要素市场和流通服务体系。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推进金融机构向农村延伸。创新农村金融品种,开展涉农商业保险业务,推动“两翼”地区扩大农业保险试点品种。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权等质押试点,发展个人信用贷款业务。建立完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长效机制,依托连锁超市、便民店等市场平台,充实邮政、书刊、烟草等服务功能,进一步改善农村商贸服务。加大家电、汽摩下乡力度,实施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启动建材下乡,扩大农村消费。畅通农产品进城通道,完善农畜产品交易所运行机制和配套政策,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直接向城镇超市、农贸市场和便利店配送农副产品。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培育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
6.建设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力争在去年 15 个区县试点的基础上,再增加 10 个试点区县,扩大政策覆盖面。继续推进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开展市外务工农民工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补贴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障跨区域转接工作。巩固提高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参合率;强化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建立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待遇保障机制;结合新农村“千百工程”和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推进村卫生室配置和服务标准化。加快建设城镇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
第三篇:如何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思考
如何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思考
党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作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突出表现在区别城乡居民身份的户籍制度、城乡分割的公共服务制度和不清晰不完整的农民财产权利。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就是要打破体制壁垒,走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的道路,让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进入城镇和二、三产业,同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此,应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
我区各级组织如何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个人意见,供参考。
第一,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搞“一刀切”,鼓励各地按照总体部署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同时,以清晰的逻辑思路推动改革实践逐步深入:首先是完善规划,按“三个集中”、“三次产业互动”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联动发展,也为后续改革创造条件;接着是努力构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同步完善以群众自主、自治为核心的基层
民主制度;然后才是触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这一根本,并在实现城乡福利均衡和产权明晰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必须先做好确权颁证的基础性工作,构建起规范的交易体系和工作制度,才能推动产权有序流转。此外,在各项重大改革部署出台之初,坚持先试点再推广,并对各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引导干部按照正确的观念和方法系统推进改革,同时组织基层干部和群众到试点地区实地考察,汲取经验,从而较好地避免了改革在执行过程中走样的问题。
第二,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对集体所有权据实确权颁证,清晰界定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关系,明确权利义务。同时,积极探索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的有效方式,鼓励农民以产权为纽带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从而实现了在坚持农村集体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既巩固和完善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也使农民经营主体地位更加明确,推动了农民土地权利从身份权向财产权的转变,为实现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创造了条件。
第三,坚持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规划的全域覆盖为土地用途管制提供科学依据,建立耕地保护基金等,又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了土地用途管制,确保了耕地规模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改善。同时,对于各类违反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的行为,坚持
严肃查处、严厉打击,不断加大规划监督、执法力度,树立了区域范围内干部群众自觉按规划办事的良好风气。
第四,坚持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在实践中坚持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建立完善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既为群众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提供了制度保证,也成为改革始终平稳顺利推进最根本的原因。
在城乡发展建设中,漠视群众利益和对群众能力的过分担心是常见的两种倾向。要注意将让群众自主、自治贯穿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始终坚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深入做好群众工作、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在全区农村(涉农社区)构建了党组织领导、议事会决策、村委会执行、其它经济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新型村级治理机制。借助这一平台,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的各类矛盾依靠群众的智慧可一一化解;土地综合整治干不干由群众说了算,集中居住区规划建设、土地流转、收益分配,从头到尾都由群众自主;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的专项资金,怎么用由群众自主决定,用得好不好也由群众来评价。
第四篇: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是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必要条件。当前,浙江省已进入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调整不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是浙江实现科学发展走在前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动力。
近年来,浙江省认真贯彻中央的“三农”政策,通过启动新一轮农村改革试验,在统筹城乡发展上不断拓展范围、加大力度、提升水平,迈出了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步伐。但总的来看,浙江在体制机制方面仍然存在城乡差别和城乡二元分割问题,这是影响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进城农民市民化、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村庄和人口布局优化的主要瓶颈,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躲不开、绕不过的制度性障碍。同时,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改革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触及的矛盾越来越深,推进的难度越来越大。这就需要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利用中农办把浙江省确定为农村综合改革试验联系点的有利条件,进一步明确推进改革试验和制度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持“面上改革创新”与“点上改革试验”两手抓,着力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及制度体系,为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着力构建集约化家庭经营与产业化合作经营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制。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应进一步健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着力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功能、推进组织创新,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联合社成为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普通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农业创业创新、公平分享现代农业发展成果的有效载体和机制。选择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探索开展资金互助、保险互助试点,探索实施拓展农产品加工、农超对接的优惠政策;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在更高平台上开展农资供应、产品营销、技术推广、技能培训、信用合作、保险合作等服务。同时,积极探索土地股份合作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构建普通农民平等参与农业现代化进程、公平分享农业现代化成果的机制。健全现代农业人才培养机制,完善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参与现代农业创业就业的政策措施。
创新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体制,努力形成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格局。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应大力实施科教兴农和人才强农战略,着力促进农科教融合(版权归好范文网www.HaowoRD.coM)发展,让农技研发、推广、教育各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合心合拍合力的农技创新与推广体制。探索组建以涉农高校科研机构为主导,农技推广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科技企业、乡镇科技特派员等共同参与的农科教、产学研联盟,建立分工合理、职责明确、服务高效、运行顺畅的农技创新与推广体制,形成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格局。探索农业公共服务队伍建设机制,在完
善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的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基础上,推进乡镇(区域)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功能拓展、条件改善和能力提升。完善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机制,支持科研机构、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形式创办、合办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深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加快形成总量控制、存量盘活、流转规范、布局优化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格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是村庄撤并和人口集聚的关键。应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有偿退出和跨村置换机制,保障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促进中心村培育、特色文化村开发和农房集聚点建设。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允许转让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允许农民依法参与城镇建设规划区范围外占用农村集体土地建设非公益性项目。规范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加大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整理复垦力度,整理复垦产生的新增建设用地优先用于中心村建设,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机制,加快形成和谐共处的农村社区管理方式。促进社会和谐,必须牢牢抓住农村基层社会和谐稳定这个重点。应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基层党组织工作,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创新农村社区管理主体,完善社区组织设置,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建设社区工作者队伍。创新农村社区管理方式,建立健全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完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机制,强化对社区成员就业、教育、卫生、文化、社保、养老等公共服务。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集体物业经济,拓展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健全基层矛盾排查化解机制,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创新解决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问题的机制,确保农民群众安居乐业。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农村金融体制,解决在“美丽乡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中小企业成长、农民创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金融服务不足问题。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积极组建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服务组织,继续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资金互助社的试点,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拓展资金融通功能的办法,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造。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住房等抵押贷款试验,扩大农村有效抵押物范围和抵押物受让人范围。大力发展农村小额信贷、扶贫小额信贷、创业小额信贷,扩大林权抵押贷款,深化实施“便农支付工程”,扩大“丰收—小额贷款卡”、“金穗惠农卡”的覆盖面。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探索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探索组建农村保险互助社。完善政府主导的新农村建设融资平台,促进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新农村建设。建立农民创业服务体系,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促进农民创业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途径。推进这项改革的重点和关键是建立要素供给机制和完善人才培训机制。应加强农民创业服务,从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
记、信息咨询、技术供给、业务辅导等方面支持农民创业,为农民参与现代农业、来料加工业、家庭工业、休闲旅游业、社区服务业等领域创业提供各类服务。转变农民创业方式,形成农村能人带动下的合作创业机制。大力发展劳务合作社,着力解决农村人口集聚后农村闲散人员、中老年农民的就业增收问题。转变农民培训方式,大力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开展“农村?两创?人才”培养,努力提升农民创业就业的能力。
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形成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着眼于打破城乡分割、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应放在促进已在城镇就业和居住的农民落户城镇上,并切实保障他们在农村的集体经济权利和在城镇的公共服务权益。按照促进人口合理流动、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原则,加快建立以合法稳定住所或合法稳定职业为户口迁移基本条件、以经常居住地为户口登记基本形式的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进一步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取消不合理的落户条件限制。逐步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的户口性质划分,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完善居住证制度,进一步明确和扩大居住证持有人可享有的公共服务等待遇。坚决维护法律赋予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合法财产权利。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形成与户籍相分离、责权利明确的农村产权制度。明晰的产权不仅是产权流动的前提,也是产权人流动的前提。应全面开展农村集体土地、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的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房屋产权登记制度,探索建立农村房屋产权流转、交易和处置机制。健全村级经济合作社组织,严格界定村民委员会与村经济合作社职能。加快开展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造,努力让农民人人持股、户户分红。积极构建市、县、乡(镇)三级联动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引导确权后的土地山林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集体留用地等进行交易流转。
深化公共服务制度改革,促进农村民生加快改善。在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基本建立后,解决“标准上的城高乡低、质量上的城优乡劣、制度上的城乡二元”问题,成为推进公共服务制度改革的重点。应建立城乡公共服务标准差距逐步缩小机制,继续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教育医疗救助等标准,有条件的地方应加快实现城乡低保标准同标,提高中小学校生均经费、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助标准,并探索建立享受标准与物价上涨的联动调整机制。探索逐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质量差距的办法,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教师、医生的培训,继续办好乡村全科医生定向培养,推广城乡学校共同体、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等办法。探索城乡公共服务制度衔接并轨,加快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等制度的衔接,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推进城乡合作医疗制度并轨。
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深入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注重突出顶层设计,加强上下互动、横向沟通。既加快现有改革经验集成推广和体制机制创新,又按照超前探索、先行先试、封闭运行、风险可控的要求,通过设立农村改革试验区开展制度创新改革试验,确保浙江在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三农”科学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
第五篇:关于推进全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建议
关于推进全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建议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和《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历史性机遇,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努力冲出“经济洼地”,奋力实现后发赶超,突出“两加一推”主基调,以打造现代特色都市,建设“五个六盘水”和与全省全国同步实现小康为目标,以推进人口向城镇转移为主线,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带动,以城镇化为载体,以制度为保障,遵循“统筹兼顾、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有效推动城乡融合,促进城乡繁荣,加快全市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努力在全省统筹城乡发展中探索新路子。
(二)基本原则
一是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大力支持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创新和实践,加快形成有利于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二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必须正视现阶段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差异性,兼顾各方面利益,更多地关注和致力于解决农民的利益问题,逐步使城乡居民在就业、居住、教育、社会参与、社会保障、医疗服务和公共设施与福利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坚实的发展保障,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三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准确把握我市城乡二元结构产生的关键症结,坚持加快工业化发展,筑牢统筹发展基础,充分发挥工业和城市的优势,加快促进资金、市场、科技、人才、信息等向农村流动。以城市化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做大城市、做新农村,增加居民、减少农民,促进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
四是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坚持抓重点、带一般,以突破口带动全局。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
(三)主要目标。到2014年,建立起大城市带大农村发展的良性机制,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初步形成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居住人口比例达到5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到达28000元和850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3.25∶1。到2014年,各项改革全面深化,形成完善的统筹城乡发展制度体系,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在全省领先,率先在全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市化率接近70%,城乡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到2.5∶1。
二、基本措施
(一)加快产业发展,提升城乡发展驱动力
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以建设六盘水喀斯特山区特色农业示范区为目标,推进设施农业、有机农业、标准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在稳定提升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重点抓好马铃薯、蔬菜、油茶、茶叶、猕猴桃、核桃、中药材、烤烟、畜牧“九大产业”,到2014年,建成马铃薯种植面积200万亩,优质核桃基地70万亩,茶叶基地50万亩,油茶基地50万亩,商品蔬菜基地30万亩,猕猴桃基地30万亩,中药材基地30万亩,烤烟基地20万亩;出栏肥猪200万头,肉牛10万头,肉羊60万只,家禽1000万羽,重点建设5个大型养猪场,3个万头肉牛基地,10个规模养羊场,5个大型养鸡场,50个畜牧专业村,示范带动全市畜牧产业发展。围绕“九大产业”发展,重点建设郎岱、大用、保田、
米箩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围绕特色农业产业,重点扶持和壮大一批综合实力较强的农业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大型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大力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紧紧抓住国家以乌蒙山片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为扶贫攻坚主战场的契机,创新扶贫开发模式,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把我市建设成为乌蒙山片区扶贫攻坚示范区。
(二)统筹城乡规划建设,优化城乡空间布局
强化区域中心城市核心带动。以“一核两中心”为主骨架,构建“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小城市——特色镇”梯次衔接的城镇体系。以主城区为核心,按照建设攀西——六盘水地区中心城市和现代特色都市的目标,打造特大城市,构建1小时经济圈,到2014年人口达80万,2014年超过120万。按照建设六盘水市融入黔中、贵安新区的节点城市、市域次中心城的目标,推进六枝城区建设,2014年人口达30万,远期超过50万,向区域性中等城市迈进,加快与主城区同城化的步伐;按照建设云贵交界物流、能源和工贸重要节点城市的要求,推进盘县主城区建设,远期形成人口超80万人的特大城市。重点建设一批工矿型、旅游型、农业产业型和交通物流型的重点小城镇。按照城市功能区推进水城、盘南等经济开发区以及水月、中箐、大河等产业集中区建设,使之成为城市主要产业支撑区和居民聚居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方便、快捷、安全的综合交通体系,大力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三个集中”,重点突出中心城市、县城、乡镇、工矿区间的交通网络建设,形成便捷的城乡交通网络。切实加强供排水、供电、通讯、供气管网、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及学校、医院、保障性住房、养老服务等功能性设施建设,健全城镇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城镇管理,全面提高城镇土地、市容市貌、道路交通、社会治安、流动人口、社区服务等管理水平,营造适宜居住、适宜创业、功能齐备、特色彰显的城镇环境。以经济开发区、特色产业园区、城市综合体等为产业支撑,因地制宜推动城乡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着力夯实发展基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大力发展服务业,着力提升城市竞争力;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着力开发就业岗位。
加快改善农村面貌。推进土地整理、移土培肥、土壤改良等工作,加强基本农田建设,稳步提高耕地质量,建成农业人口人均0.5亩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切实加强农村交通、水利、电力、沼气池、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创造条件。积极开展农村集中居住房建设,深入推进村庄整治和农村危房改造,加强以村寨道路硬化、改厕改圈、排水排污、绿化美化为主要内容的村寨建设,用5年左右时间,完成全市60万户新民居建设和改造,全面改善农村面貌。开展重点地区、重点流域和重点产业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突出水污染治理、饮用水源保护。大力推进退耕还林、天保、珠防、石漠化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强化地质灾害治理,加快建设“两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到2014年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5%。
(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城乡发展能力
构建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对外对内通道建设,优化运输衔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切实改善六盘水市城乡之间以及周边外部地区的空间格局,促进六盘水市与周边主要区域及城乡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畅通。积极推进毕水兴铁路、贵阳—安顺—六盘水城际铁路规划研究建设,建设和改造一批客货铁路运输线,形成便捷、高速运输能力的西南铁路枢纽。加快打通主城区与纳雍、赫章、威宁、宣威、兴义、贵阳等周边城市的高速公路,积极推进攀西——六盘水一体化交通网络构建,构建连通成渝、黔中、滇中和北部湾经济区的快速通道。积极推进县乡村公路建设。到2014年,建成杭瑞高速境内段、西都
高速境内段和毕水兴义高速境内段,形成“两横两纵一环线”的高速公路主骨架,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70%以上乡镇通二级路,全市干线公路达到三级以上标准,70%以上行政村通等级公路、通公共交通。推动内河航运建设,统筹规划岸线资源和码头布局,完善北盘江等重点流域航运基础设施。建成六盘水月照机场。加强港口、铁路、公路、机场、城市道路的衔接,构建一体化交通系统。
(四)加强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以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为主线,着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拓展延伸,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将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加强农村师资配置,建立城乡教师挂钩帮扶和交流机制。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规划建设一批普通高中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及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打造贵州西部地区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基地”和“技能型人才输出基地”。依法保障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投入,动员和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对家庭贫困学生开展多形式的资助活动。完善城乡医疗卫生体系。合理配置城乡医疗卫生资源,支持重点市级医院现代化建设,加强县、乡、村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到2014年实现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人员、设备和房屋达标准化配置的标准,建立起功能完备、服务优良、方便快捷的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基本满足农村居民医疗卫生保健需求,村卫生室(所)标准化建设全覆盖,乡镇卫生院建设基本达标,县级骨干医院就医环境全面改善。健全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加强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稳定低生育水平。完善人口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建立快速、科学的人口信息采集和监测机制。
(五)推进人口转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加快人口向城镇、城市转移,引导农民进城就业,扶持农民进城居住,并建立符合转移农民利益的社会保障制度。
促进人口梯度转移。根据资源环境和人口承载能力,优化全国生产力布局,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和与国土规模、资源分布、发展潜力相适应的人口布局。按照人口向城镇集中的思路,通过知识化、产业化、城市化、园区化“四化”联动,积极促进人口由零散向集中转移,由农村、矿区向城镇、县域中心和中心城区流向,引导农民进城就业,扶持农民进城居住。对于土地承载力弱的贫困地区及矿产资源压覆区和重要生态区域实施扶贫搬迁、地灾搬迁和生态移民,促进人口的聚集,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到2014年,全市城镇化率达50%。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我市城乡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取消农业和非农业的户口性质划分,开展以具有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落户条件,按照实际居住地实行一元户口登记试点。以中心城区、县域中心和小城镇为重点,放宽准入条件,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逐步建立起以常住人口为基础的社会管理、财政投入、转移支付和考核评价制度体系,让转移农户安居乐业、幸福生活。配套户籍改革,制定养老、医疗、教育、住房和就业等方面保障政策,增强引导农村居民转户的利益导向,保障转户人群利益。
(六)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农村资源市场化流动
创新农村土地经营管理机制,推进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用市场的方法配置土地资源,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促进土地资源市场价值凸显。
推进农村土地确权。依照《土地管理法》、《物权法》和《土地登记办法》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积极推进我市农村土地的确权工作。重点做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建设用地所有权和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上房屋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在明确权属、勘
界测量、依法公示、登记造册的基础上,由国土、建设、农业、林业等部门分别核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集体土地建设用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证、集体建设用地上房屋所有权证、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到2014年完成全市农村土地确权工作。
开展农村“三权”抵押贷款试点。按照“政府负责推动和做好保障,银行等金融机构公平参与,农户及符合要求的借款人自愿”的原则,启动农村土地、房屋、林权开展抵押融资。由政府建立农村“三权”抵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对经办银行、担保公司因办理农村“三权”抵押融资而产生的损失进行补偿。并由司法部门为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提供司法保障。通过农村“三权”抵押融资,有效盘活农村资源,解决农村资金瓶颈、激发农民创业热情、增加农户财产性收入。
(七)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载体,推动全市重大项目实施。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关系六盘水加快发展奋力后发赶超的全局性工作,对我市打造现代特色都市,建设“五个六盘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实现六盘水综合实力在未来五年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的重要保证。为此,建议尽快超前谋划,做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详细规划,引入相关的一系列重大建设项目,充实全市项目库。争取由省委省政府(或国家发改委)批复规划并实施,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和省在项目、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市委市政府已经成立的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任务,迅速开展相关工作。各县、特区、区也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形成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一场以协调工农、城乡、区域关系为主线的深刻社会变革。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协调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强化服务职能,切实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的工作机制。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选好配强乡镇党委班子。调整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设,把支部建在村民小组、专业合作社和“产业链”上,增强党组织在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中的整合功能、服务功能。加强村党组织书记为重点的“领头雁”建设,按照干部年轻化、知识化要求,加强对村干部的培养、教育和管理。健全完善村干部保障激励机制,多渠道提高村干部待遇,采用财政增加一点、兼职提高一点、误工补贴一点、积累补助一点、考核追加一点等方式,在现有基础上提高村干部月报酬,达到平均500元以上。落实村干部的养老保险,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加大对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的投入,按照村规模大小、集体经济情况和人口规模确定运转经费,确保村级组织能够顺利地开展各项农村工作。探索招考村干部进入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制度,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村干部可参与乡(镇)长选举。大力实施“两培养”工程,把农村致富能人培养成村干部,把村干部培养成农村致富能手。
(三)加强人才支撑。在加快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同时,大力实施农村人才倾斜政策,加大城市人才和智力资源对农村的支持,设置战略性人才流动补助基金,引导、鼓励管理型、技术型人员到农村工作。深入推进机关干部到村任职活动。继续实施选聘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就业,促进其到农村建功立业。引导和鼓励涉农技术人员领办农业产业化企业,技术有偿挂钩入股农业基地服务。大力开发培养农村科技、卫生、生产、经营、教育等方面的实用人才。实施“新型农村实用能人带动工程”,着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带头干的新型农村实用人才。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村发展各种新型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和社团组织,建立农村志愿者队伍。
(四)加强财力投入。依法安排对农业和农村的预算支出,认真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支农政策,严格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
设施项目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支持,不断拓宽支农资金渠道,强化各级支农资金整合使用。建立政府财力向公共服务特别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倾斜的投入机制,构建合理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推进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设,形成金融支农合力。鼓励引导民间社会及城市资本向农村流入,引导已经实现资本积累的经济实体企业转型发展。鼓励建立农工商形成一体化经营合作模式,促成农民、企业利益一体化。
(五)加强宣传。各有关部门及新闻媒体要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宣传动员工作,努力扩大群众的知晓率,重点帮助农民充分认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意义,引导广大农民积极投身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实践,努力营造全市上下共同关心、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