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蓝天下,共享一片爱——中心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范文

(作者:aqhkll时间:2018-09-02 08:16:21)

同在蓝天下    共享一片爱

——安庆市大观区海口中心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

 

 留守儿童由于多数处在广大农村的生活边缘,长期的亲情缺失、有效监护的严重缺位,使得他们个体在身体素能、情感心理以及道德行为上出现了诸多问题,呈现出社会性、群体性特点。据国家民政部统计,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为1726.29万人,其中,小学1190.07万人,占小学在校生数的12.01%。而这一比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学校显得更高,仅就海口中心学校而言,这一比例高达46%。

关注这一特殊群体,关心每一生命个体,不仅是对国家、民族、社会负责的体现,也是学校“人文关怀、育人为本”教育理念内在需求。让每一个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快乐学习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多年来,我校以“同在蓝天下,共享一片爱”为主题,具体落实“九个一”关爱机制,渐趋形成“一一四四”关爱工作模式,为农村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天空。正因如此,海口中心学校于2013年被安徽省教育厅授予安徽省示范留守儿童之家称号,被《安庆日报》褒誉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观察样本”。

一、强化领导,健全组织

为了强化我校“留守儿童”工作,学校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校长担任副组长,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少先队全面配合,健全组织,完善机构,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实到位。 

学校制定了系统的管理制度。明确的工作职责,科学的工作计划,使关爱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我们把班级、团队作为关爱“留守儿童”主阵地,让责任心成为教师关爱工作的爱心起点。为此,我们定期召开班主任和少先队辅导员专题会议,开展关爱工作专题培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学习工作理论,交流工作方法,总结工作经验,让所有老师自觉成为理念先进、方法科学、行动到位的爱心使者。在市区团委、妇联的关怀指导下,我们健全了关爱工作组织机构,形成了“以中心学校为关爱工作中心、以儿童之家为关爱工作基地、政府主导、企业帮扶、高校结对、家庭配合”的立体关爱工作网络。

二、全面掌握留守现状

海口镇是农业大镇,外出务工人口众多,留守儿童成为当地农村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在海口中心学校所辖7所完小、1所初小的1801名在校学生中,“留守儿童”有828人,高达45.97%。其中中心本部在校学生968人,留守儿童达361人。这些留守儿童大体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隔代监护型,即父母均不在身边,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护抚养;二是寄居监护型,即由亲朋长辈代理监护;三是无监护型,即独自自理。他们的生活不稳定,缺失父爱母爱,心理状态堪忧。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成为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三、健全档案,规范管理

为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镇各校认真开展对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结合学生学籍管理,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详实的八项档案。基本内容包括:留守儿童信息汇总、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登记、留守儿童成长记录卡、三特儿童(特困生、特长生、特殊学生)登记、留守儿童活动登记、班级关爱活动记录、留守儿童成长特殊事迹和案例分析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动态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有关内容。通过留守儿童档案资料的建立,让教师掌握了每位留守儿童详细信息和生存现状,使关爱工作更加有的放矢,从而促进我校留守儿童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建设,全面提升我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成效。

四、加大投入,构筑爱巢

我镇各校教学用房不足,硬件设施较差,但各校都力争创造条件,为留守学生开辟各种活动场所、添置活动器材,竭力为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提供物质保障。2008年9月,在共青团安庆市委的关怀下,海口中心学校本部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安庆市立医院捐资6000元,为“留守儿童之家”添置了电子琴、乒乓球台等器材,学校为“留守儿童之家”购置了图书。海口中心学校从最初的“一家”开始建设,逐步建立艺术室、体育室、心理咨询室、亲情联通室、图书室、阅览室、多功能室等活动室,形成“七室一厅” 的大家格局。2016年学校创建“乡村少年宫”,又将新建的科学实验室和电脑室纳入“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序列,进一步完善“家”的建设,使它成为我校留守儿童日常读书学习、心理辅导、娱乐活动的主要空间。

民生工程东风劲吹,留守儿童之家在海口乡村各个角落相继建立。以中心学校现在的“乡村少年宫”为关爱教育研究活动中心,先后建立了皖江、海口、镇江、培文、保婴、义湖、引河7所村小校内留守儿童之家,“1+7”辐射状关爱活动平台既是学校开展日常活动的教育空间,又成为了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丰富农村社区文化的有效着力点。学校充分发挥团队组织管理功效,发挥教育人力资源长项,凭借“1+7”关爱活动平台空间优势,着力渗透“家文化”,学校负责做好在校留守学生的关爱工作,同时协助政府,主动抓好学前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从而在全镇形成分工明确、相互协作、齐抓共管的有效机制。我校留守儿童或离学校较远,或无人接送,往返不便,中午学生在校外胡乱吃一顿,既吃不饱,也不卫生,成为留守儿童家长十分担忧的大问题。2009年以来,各校纷纷拆除了陈旧的烟土灶台,购置了液化气灶,相继成立留守学生食堂,为留守儿童提供午餐。2009年9月,中心本部积极筹措资金30余万,兴建留守儿童餐厅并投入使用,配备一位专职的管理人员和三位持健康证的专职炊事员,组织全校教师轮流值日,为300余名留守学生提供安全营养的午餐和细心体贴的服务,让个个孩子既吃得饱又吃的好,家长在外务工更加放心了。近三年学校全面启动各村小留守儿童餐厅改造计划,进一步优化了留守儿童的就餐问题。

以前我镇私立托幼机构混乱、学前教育缺失,外出务工的家长对留在家中的幼儿极不放心,他们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像城里孩子一样进入规范的幼儿园,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

2009年9月,我校在公用经费相当紧张的情况下,投资近30万元,将原西中小学改建成一所标准化的幼儿园,海口中心学校幼儿园成立。2012年3月镇江小学幼儿园改扩建项目落实,家长纷纷将孩子送到幼儿园接受教育,目前两园入园儿童达365人,其中留守儿童达200余人。同时,全镇其它各校也根据自身实际,创办学前班,致力将留守关爱工作向学前延伸。学校积极鼓励扶持民办幼儿园,规范民办园的办园行为,提高民办园保育水平。2015年9月,为了优化学校学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的办园机制,学校大刀阔斧对中心学校幼儿园进行改革。在区委、区政府和区教育局的批准、帮助下,率先启用了“公建民营”的办园模式,进一步改善了中心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形成一个以公办幼儿园为示范,村小学前班、民办幼儿园为补充的幼儿教育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全镇近700名学龄前留守儿童享受学前教育,公办幼儿园的创立、《行动计划》的落实迎来了我镇幼儿教育发展的春天,为我镇留守幼儿的保育、成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五、注重常规,呵护成长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生活上缺少照顾,心灵上缺少抚爱,对他们的关爱工作,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校将这项工作纳入常规管理,抓实抓细。班级中,老师们对他们总是高看一眼、厚爱一分。“留守儿童”由于缺少与父母的交流,心理存在一定的障碍,老师总是关注他们的变化,经常与他们促膝谈心,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使他们享受到父母般的师爱,像其他学生一样快乐的学习。班级还开展特殊学生关爱活动,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在看似简单的“问一问”、“拉一拉”中营造了浓浓的爱的氛围,每个班集体都成为“留守儿童”享受爱的家园。

家访是走向留守儿童世界的通道。为此,我校还制定了具体的“留守儿童”家访制度,教师实行定期不定期的家访,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增进了解,寻求互助,并对农村的老年监护人(如学生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给予一定的家教指导,帮助他们科学地教育留守儿童。学校每学年举行家长会、家教经验交流会,让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了解孩子在校的生活、学习情况,普及家教知识,使他们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给孩子少一些责罚多一点爱。

“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是学校、家长的共同心声。由于“留守儿童”没有家长接送,为了学生路途中的安全,学校实施路队护送制度,每天安排教师将他们护送到安全路段。对放学乘车回家的孩子,我们将乘车学生人数、乘车方向、司机姓名、司机联系方式、车牌号码等都详细登记。为了避免学生挤车抢位等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我们将所有乘车的学生按方向、乘车车牌进行了分组,并设立正副小组长,每天对自己小组的同学进行管理,确保孩子们平安无事,也让他们在外务工的父母放心。学校适时召开学校、司机、“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专题座谈会,要求司机严禁超载、安全驾驶、及时接送学生,请“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时刻关注孩子的安全,配合学校进行安全教育。每学期,学校还邀请交警部门到学校开展交通安全知识讲座,不断增强留守学生的安全意识,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教师还通过电话、网络视频等方式与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直接对话,介绍孩子的点滴进步,共同探讨孩子存在的问题。“留守儿童之家”里,留守学生不仅可以与在千里之外的父母亲情对话,还可以通过网络视频与他们面对面的心心交流,现代网络让母爱亲情超越了时空的阻隔。

这些常规工作扎实细致地开展,让每一个留守儿童在学校都能享受到家一般的温暖,享受到父母一样的爱护,满足了孩子们的情感需要,促进了孩子们的心理成长,也使我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六、五老精神,关爱后代

顾秀莲在2010年中国关工委成立20周年纪念表彰大会上将“五老”精神概括提炼为: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五老”精神的提出,彰显了退休老同志崇高的精神风貌和关爱后代的责任担当,体现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要求。为此,学校与区关工委、区教育局关工委、镇关工委合作,挖掘“五老”资源,充分发挥“五老”作用,建立了一整套的“五老”关爱机制。首先,通过区关工委聘请德育报告团的老干部们来校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德育教育等宣讲,多年来,有数位老干部、老红军到校开展了德育报告会。其次,学校还与镇关工委合作,走访各村“五老”并与他们进行了深入交流,确定了一批有奉献精神的“五老”名单,充分考虑“五老”的年龄层次、区域范围,就近与身边的留守儿童进行配对,更便于他们开展帮扶活动。目前,经过努力,学校已经联合近20位“五老”与50多名留守儿童结对,并不定期的开展了帮扶活动,进一步解决了留守儿童节假日开展活动的空白。

七、丰富活动,丰盈生命

留守儿童虽然缺失了家的温暖和父母的关心,成为特殊的群体,但学校就是他们温暖的“家”,老师就是他们最知心的“父母”。

首先,学校借助乡村少年宫,以“留守儿童之家”为基本活动场所,每天中午,少先队组织留守学生到“留守儿童之家”开展活动,爱好音乐的可以弹琴,喜欢体育的可以打球,小书迷可以尽情地在书海中遨游,还有专门的老师指导他们练书法、习丹青。“留守儿童之家”时刻充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留守儿童不再寂寞、不再孤单。学校每年都针对“留守儿童”特点,设计丰富多彩的专项特色活动,组织孩子们积极参与,让留守孩子与同学们共同体验、感受成长。为弘扬社会主义正气,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结合“明德教育项目”,每年,少先队都开展学生诚信、励志、厚德、爱国等主题作文比赛。每期,我校都有二百多名留守学生作品参加比赛,在活动中,留守学生表达同学情,感受父母恩,发现社会美,净化了留守学生幼小的心灵。

在局团委组织的大观区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演讲比赛中,我校的留守儿童秦婷婷同学,以一个“留守儿童”的视角描绘了家乡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巨大变化,赞颂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她那热情洋溢的演讲,赢得了阵阵掌声,最终力挫群雄,勇夺冠军。每逢清明节,学校都会组织留守儿童参与祭扫渡江烈士墓,让他们了解革命烈士的光荣事迹,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感悟今天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立志将来为祖国多做贡献。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都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每学期,少先队都会组织留守学生到敬老院慰问老人,他们给老人买去水果糕点,帮老人打扫卫生,为老人表演精彩的节目。让留守学生从小接受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教育,懂得自己不仅收获爱,更要用爱去回报社会。

2009年4月,海口中心学校组织留守学生到安庆市民广场、莲湖公园春游、踏青。2010年4月,少先队组织留守学生春游龙山,聆听龙山风水。2011年4月组织学生参观独秀园,瞻仰伟人追慕先贤。2012年4月,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安庆飞机场,感受祖国航天事业的突飞猛进,增进留守学生祖国荣誉感和时代使命感。这种实践活动让从未走出家门的“留守儿童”认识了外面的世界,拓宽了知识的视野,丰富了生命,提升了境界。在每年的阳光体育活动中,留守学生积极锻炼、坚忍不拔,学校运动场上,他们是英姿飒爽,佳绩频传。2009年镇江小学阳光体育活动获安徽省三等奖,他们收获的是健康和快乐,更有坚毅和顽强!2015年学校组织开展了美术学科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孩子们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画出美丽家乡。为此,《安庆日报》和《人民日报》分别以“画春天 赞家乡”和“走出校园画春天”为题进行了报道。

在2009区教师节诗歌朗诵会上,由我校教师和留守孩子同台演出的《大爱无边》,展现了海口教师全心全意爱护留守儿童、无私奉献于关爱工作的感人事迹,表达了留守孩子对老师和学校的无限感激和眷恋之情,被评为区优秀作品。由留守儿童表演的大型舞蹈《祖国你好》,成为大观区第三届校园艺术节的压轴戏,舞台上,我校的留守儿童精彩表演,一点都不比城里孩子逊色,他们以恢宏的气势、优美的舞姿和灿烂的笑容,向观众展示:“留守儿童”同样阳光。2015年学校自编自导的情景剧《老师去哪啦?》在安庆市校园文化艺术展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并在同年的安庆市“春满桃园”小春晚节目中亮相。2016至2018年三年间,我校学生积极参加安庆市青少年黄梅戏电视大赛,留守儿童胡优雅同学在连续三年的比赛中都脱颖而出,顺利进入决赛,获得优异成绩,数次接受电视台采访。

“我活动,我快乐,我健康!”丰富的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品格的有效载体,在活动中,留守孩子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知道自己被别人关爱,懂得去关心别人,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学会克服生活中困难,从而养成健康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2010年5月30日,我校在安庆市体育馆举办了《让留守儿童沐浴雨露阳光》专场演出,演出展示了留守儿童的才艺,体现了关爱留守儿童的素质教育成果,市、区、镇和各单位的领导以及学生家长亲临观看,交口称赞,取得巨大的社会反响。

“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是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有效载体,多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认真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工作方案,积极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随着大课间活动的不断开展,全校学生体质得到不断的提高。2015年9月,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新建了塑胶运动场,为此,于2016年5月学校成功举行了海口中心学校全镇首届小学生田径运动会。2018年5月成功举办第二届全镇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获得全国足球实验学校和全国啦啦操实验学校称号。结合学校特色并借助少年宫的平台,积极开展足球、啦啦操等运动项目并取得优异成绩。2016年,在第一届中小学生足球联赛中,我校足球队取得小学组女子冠军;2017年,在第二届中小学生足球联赛中,我校足球队取得小学组女子季军;2018年,在第三届中小学生足球联赛中,我校足球队取得小学组女子亚军;在2017年的中小学生啦啦操比赛中,我校啦啦操队取得小学乙组季军。在发展科技运动方面,学校也高度重视,多年来学校一直都安排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航模训练,每届的锦标赛中,学校航模队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2015年的第十三届航模锦标赛中,虽然没有获得团体奖项,但是学校航模队是所有参赛队中运动员最少,取得名次比率最高的代表队。2016年的第十四届航模锦标赛中,全体师生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刻苦训练,积极参赛,获得团体总分第三名的佳绩。

八、志愿行动,帮扶结对

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使农村留守孩子享受同等的优质教育,大观区自2005年区划调整以来即启动教育帮扶工程,实施城乡学校结对、学生结对、城区教师支教、大学生顶岗支教等帮扶举措。数年来,有近百名大学生志愿者来校顶岗支教。同时,海口镇在局域内正稳健推行教师志愿轮岗制度,鼓励中00青年教师赴边远学校支教,让边远学校孩子享受同等资源,为边远学校留守儿童奉献一片爱。在中心校团支部的倡议下,先后有数十位中青年志愿者走进支教行列。

2011年9月团市委再次热心组织安庆师范学院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来我校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外语系十位大学生志愿者与海口中心学校张杉杉等十位留守儿童结为帮扶对子,高校志愿者对留守儿童从课业到心理进行全方位辅导,在大哥哥、大姐姐的陪伴下孩子们一定会乐观自信、健康快乐的成长。

九、社会关怀,沐浴阳光

社会各界也没有忘记留守儿童。安庆石油公司的干部职工,来到我们学校,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跟留守儿童“手拉手”。他们带留守儿童游安庆、逛公园、吃麦当劳、买学习用品,使留守儿童感受到爱就在身边。2009年10月由市侨联牵手上海德正化工有限公司捐赠价值20万元1700套课桌椅项目得以落实,解决了我镇学生尤其是边远地区留守儿童自带课桌椅的问题。2011年4月安庆市委组织部已故老干部捐款10万元援建杏芬图书馆,为留守儿童再添一块精神绿地。2012年初春,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对贫困留守儿童进行资助和帮扶。安庆民建20多名委员为留守儿童捐赠一大批学习文化体育用品;民进胡桂友委员为贫困留守儿童捐助现金4000余元;民进委员陶鸣为留守儿童义务送教,免费开设电子琴班;兴利达集团叶复兴先生帮扶结对两名留守儿童,捐资 10000元,大爱助学。 “绿地关爱每一天春蕾行动”、“安庆电视台看点800暖冬行动”、“春蕾计划春蕾桥”等爱心资助、爱心帮扶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孩子们的心田。

2010年5月28日,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俊率省政府八个厅的领导来我校视察留守儿童工作。张主任一行带来了党和政府的浓浓关爱,领导们视察了留守儿童之家,与留守儿童谈心,与留守儿童家长通话,对我校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2010年9月29日,省政协教育界别30多名委员到我校进行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专题调研,杨玉华副秘书长为我校“留守儿童之家”欣然命笔:快乐家园。2011年3月15日团中央志工部廖恳副部长、团省委副书记周密等领导来校就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进行调研。2011年5月31日安庆市委书记朱读稳来校慰问少年儿童并对留守儿童工作进行指导,跟留守儿童度过一个愉快的儿童节。2014年6月17日团市委书记郑志来校慰问留守儿童并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进行了调研。市教育局、团市委以及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考察、检查学校教育民生工作,对学校留守儿童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社会关爱、领导关怀,留守孩子沐浴在党和社会的阳光雨露中。

十、正视问题,展望未来

我校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了使留守儿童接受优质同等教育,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我们从制度到实施,从实践到理论都做了些有益的探索。《安徽青年报》2011年8月3日刊文《送给留守的孩子一个快乐的家》,2012年1月11日《安庆日报》以整版篇幅《留守儿童的另一个家》,2014年5月22日《安徽日报》通讯《让留守儿童共享一片爱》分别对我校留守儿童工作予以专题报道。2011年12月4日,由安庆市委组织部和安庆电视台联合拍摄的我校留守儿童关爱主题宣传片《同在蓝天下 共享一片爱》在安庆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党的建设”栏目播出。2012年1月17日,安庆电视台看点800栏目对我校留守儿童进行采访并节目播出。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是一个新鲜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我校留守儿童工作实际来说,很多方面都有待提高和发展。

由于海口镇地广人多,留守儿童居住分散,难以集中管理、开展关爱工作。在硬件设施上,到目前为止,中心本部现有的“留守儿童之家”已扩展建设成“乡村少年宫”,如体育活动室、艺术活动室、亲情联通室、图书阅览室等,并且添置了相应设备器材。但海口镇其它村小“留守儿童之家”缺乏基本的活动场所,所以需要加大创建力度,争取全镇各完小 “留守儿童之家”拓空间、上规模,使关爱立体化,凸显关爱“家文化”。

在工作理论上,还要坚持我校的“九个一”制度,组织全体教师加强探讨。首先要通过报刊、书籍、电视、网络等途径加强工作理论和工作方法的学习,及时总结学习收获,结合我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实际,加以运用,进而完善我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理论。其次,要组织教师对日常工作进行反思,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总结经验,形成我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一整套的工作方法和模式。最后,还要大力开展工作理论的研究,通过工作论文评比、关爱研讨交流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

总之,我校的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在多方协作、群策群力下,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要使这项工作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大力支援和切实关心。学校将会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让他们都能快快乐乐学习、健健康康成长。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留守儿童一定与其他孩子一样“同在蓝天下 ,共享一片爱”。

word该篇同在蓝天下,共享一片爱——中心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范文,全文共有8806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同在蓝天下,共享一片爱——中心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doc》
同在蓝天下,共享一片爱——中心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