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发展建设情况汇报范文
农家书屋发展建设情况汇报
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部署,我局从2006年开始在全区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到2010年实现了农家书屋在全区121个行政村的全覆盖,切实解决民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在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促进新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基本情况
我区辖10个乡镇,121个行政村,“十一五”期间国家实施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计划,我区从2007年开始书屋工程建设,严格执行《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要求,认真落实《办法》中选址规划、建设标准、出版物选配、书屋管理等方面要求,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2006年我区 镇村是全省第一个授牌的农家书屋,2007年建成农家书屋13个,2008年建成农家书屋34个,2009建成农家书屋51个,2010年建成农家书屋36个,实现了农家书屋在全区121个行政村的全覆盖。121个农家书屋均按照省统一门牌式样布置门面,门店规范,书屋面积均达30平方米以上,书架、书柜、书桌椅齐备,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二、运行情况
书屋建成后,我区按照《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中的书屋管理规定,一是区上组织统一培训书屋管理员,悬挂统一标牌,公开管理制度、借阅制度、书屋开放时间,建立健全了出版物借阅登记、财产管理、书屋意见薄等制度。二是建立了农家书屋考核机制,加强日常巡查和定期检查考核,将书屋管理运行情况纳入对乡镇的年终考核。三是严格执行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要求,每年根据村民的阅读需要,广泛征集意见,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中选取制定出多套出版物补充更新目录,确保所补充更新出版物的实用性。四是依托农家书屋平台,长效开展全民读书活动。每年寒暑假和春节期间,借外出农民工和放假学生集中返乡之机,适当延长农家书屋的开放时间,方便群众来书屋借书、看书的需求。例如,镇社区农家书屋春节期间实行全天8小时免费开放,时间从9:00-18:00,书屋管理员克服困难,每天坚守岗位,做好书屋的各项服务,方便群众阅读。同时,以农家书屋为载体,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文化站在 村组织开展的以“我的书屋我的家、手写春联新春送福”为主题的农家书屋读书心得讲演及手写春联活动,通过阅读、讲演、手写等表现形式,讲述农民读书用书写字的经历、体会、感受,展现农家书屋给农村带来的变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
三、存在的问题
通过农家书屋的设立和免费开放,为广大群众的学习提供了方便,为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知识保障。但是因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农家书屋作用发挥不够,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建设水平较低。建设时只配置了书架和图书,没有配套建设专门用房,场地都是依托村办公活动阵地,不少行政村使用房屋不达标,建成后随着村委会职能的增加,少数村的农家书屋用房得不到保证,只能与会议室等共用。
二是运行管理滞后。“农家书屋”建成后,都由村干部兼任“农家书屋”的管理员,“农家书屋”没有相应的管理经费,管理员管理图书都是义务的,因本身承担的日常工作繁琐、涉及面广,有时无暇顾及书屋的管理,致使正常开展图书借阅活动难以保证。
三是农村借阅量小。“农家书屋”虽然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看书难的问题,但由于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农民对读书的兴趣、爱好也不高,加之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在家中的都是老人和小孩,对图书借阅需求相对较小,加之近年来电子图书对纸质图书的冲击力日趋明显,大部分图书处于闲置状态,很难起到学习、推广的作用。
四、工作打算和建议
(一)明确管理职责。进一步明确各村的农家书屋由相关的镇文化站和村两委会负责领导与管理,业务上受区图书馆指导,乡镇文化站加强监督检查,促进农家书屋管理、应用出成果。把农家书屋作用发挥好坏纳入乡镇对村综合目标考核、纳入文化部门对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作考核并与免开经费的拨付挂钩;建议区政府将农家书屋作用发挥列入乡镇年终考核目标。
(二)加强资源整合。整合各村农家书屋,集中设在在闲置校舍、村口文化中心户、综合商店等合适的场所,选择热心公益事业的退休干部、教师、农村残疾青年等守得住的文化人担任书屋管理人员,不仅方便群众开展文化活动,还可为留守儿童进行文化知识与心理健康辅导。
(三)创新服务模式。按照“按需制单、百姓点单”的模式,不断创新农家书屋服务形式和内容,更加突出对农村贫困人口和农村青少年的精准服务。有针对性的定期开展各类读书活动、文化广场活动,农技部门把各村书屋当作普及农技知识、开展科普培训的基地,让农民对图书感兴趣,并且图书中的技术和知识能够用得上。
(四)充实文化队伍。按照《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用于购买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的公益岗位”相关规定,由政府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招募村文化志愿者,配备到各行政村,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同时,充分发挥老体协等民间组织的作用和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德高望重的老前辈等的余热,动员他们积极参与文化阵地的管理工作,促进基层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效能的进一步提升,有效保障农村群众文化权益。
2018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