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建设情况汇报范文
宿城区农业现代化建设紧紧围绕“美丽宜居”新宿城为总目标定位,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落脚点,突出深化农村领域改革,强化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现代农业“接二连三”等,全区现代农业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现汇报如下:
一、工作总体情况
(一)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方面
1.粮食生产不断提高。2020年,我区按照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原则,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全区粮食种植面积78.3万亩,增加粮食生产面积0.5万亩,超额完成市下达的78万亩任务。全区专用小麦、优质水稻订单生产面积不断扩大。据测算,去年全区粮食总产量实现35.73万吨,比上年增产0.15万吨,全区粮食产值达到8.4亿元,同比增长1.2%。
2.生猪供应稳中向好。去年受新冠疫情冲击和非洲猪瘟疫情等因素影响,我区生猪产能呈下降趋势。为加快恢复生猪生产,提请出台《宿城区生猪稳产保供实施方案》,通过任务分解、宣传指导、政策激励和疫情管控,2020年底,全区存栏生猪17.1万头,完成当年目标任务的213.75%。今年4月底存栏生猪18.48万头,完成全年任务的154%,1-4月份累计生猪出栏13.79万头,市场供应充足。
3.设施园艺业亮点突出。重点打造“标准化果蔬、生态种养、花木园艺”三大产业片区和沿古黄河特色农业产业带,打造10个市级农业产业示范园,“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加速形成,蔬菜瓜果、花卉苗木、多肉等园艺产业基地规模不断壮大。截止目前,全区设施园艺项目总个数达453个,总投资额超过10.3亿元,种植面积达14.2万亩,年产值达15.5亿元。其中耿车多肉已成为全区设施园艺龙头产业,参与多肉培育企业35个,带动用工1200人,年产值达3.3亿元。
4.农产品加工业平稳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体经济运行情况较好,总量规模不断扩大,支撑能力日益增强,优势产业主导地位日渐突出。围绕区域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特点,重点围绕粮食蔬菜加工、畜禽养殖加工、饲料加工等多种产业,大力扶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努力形成产业集群,并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宿城区现已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2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34家,区级龙头企业13家。2020年,我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3.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2%。
5.农业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全力推进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着力招引新型农旅项目,当前在我区宿邳路沿线全域规划建设国家农业公园,规划面积17.3万亩,突出“都市农业、乡村旅游、休闲康养”三大特色,打造“现代农业样板区、美丽乡村示范区、乡村旅游引领区、生态富民先行区”,已落户产业项目和文旅项目8个,总投资超过30亿元。强化农业园区建设,已落户宿城农业产业园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35家,连续两年在省级示范园建设监测评价中位列第一。
(二)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方面
1.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推进。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为中心,加快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集中力量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近年来累计投资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6.5亿元,建成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园及500亩示范基地个,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3.44万亩,占比达68%。
2.稳步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快速发展。2020年我区成功创建完成国家和省级主要农作物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区,薄弱环节机具增加明显,农机作业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截止目前,我区农机作业总动力达到45.8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2652台,联合收割机1568台,高效植保机346台,高速水稻插秧机413台,秸秆还田机924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植保、烘干、秸秆处理等六大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3.推广农业农村新技术新模式。积极推广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新技术,开展高效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推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减少农业污染。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精准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600户;组织107名基层农技人员脱产培训,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业务水平;围绕我区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建设3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协同开展示范推广。以创成数字乡村示范区为契机,推动农业新技术落地,在宿邳路沿线、省级农业产业园区推广遥感监测、水肥精准施用、无人机植保等现代前沿技术。
4.农业良种使用率进一步提高。我区从事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的持证企业3家,分别为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宿迁中江种业有限公司和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年产值超10亿元。通过项目实施,建设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引进优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筛选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质高产主导品种,不断提升我区良种生产与供应能力,良种繁育面积逐年扩大,我区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均达97%以上。
(三)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方面
1.适度规模经营快速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区农民合作总数达到548个;家庭农场总数达到655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总数达到39家,全区农村土地流转面积2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6%,比上年增加2.6个百分点。
2.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取得较好成效。落实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政策,依据农业形势变化,不断调整优化课程,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作提供人才保障。2020年以“创新培训模式,打造工作亮点” 为工作目标,以“培育现代农民,助力乡村振兴”为工作口号,全年培训高素质农民3066人,较好完成各级培训任务,群众满意度较高。
3.农产品品牌创建取得实效。持续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累计培育有效“两品一标”63个,“洋北西瓜”“花园酥梨”“罗圩香茄”“陈集葡萄”“埠子蚕茧”等5个产品获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充分发挥江苏绿港、中江种业、瑞华农业等种子企业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累计研发推广粮食和果蔬作物品种42个。推动“耿车多肉” “陈集葡萄”“屠园红大米”等本土农产品触网销售,获批“宿有千香”品牌授权企业8家,“一村一品一店”达标率75%以上,农产品电商交易额13.8亿元。
4.农村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回头看”、检查验收工作已经完成,集体组织成员身份确认、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工作全面完成。全区163个行政村居全面完成清产核资工作,共计清查经济合同3311份,清查账面资产11.47亿元,清查集体土地面积73.4万亩;全面完成村级股份经济合作制改革村居158个,规范农村产权交易,完成产权交易5771笔12.44亿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科学高效,“村务卡”非现金结算工作实现全覆盖。公共空间治理全部完成,新收回集体土地2.1万亩,固定资产5.68万平方米,通过公共空间治理新增收3465.5万元,村均增收24万元,位居全市首位。
二、年度重点工作安排
一是做大做强产业功能板块。以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国家农业公园为龙头,全力打造埠子、罗圩、龙河、陈集等乡镇“菜篮子”、“果篮子”示范区。重点推进省级现代设施蔬菜栽培产业研究院建设,加快蔬菜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实验、作物栽培水肥及品质分析实验、智慧农业管理云平台实验等重点实验室建设。在国家农业公园创建中,重点发展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形成休闲农业项目集聚区。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园区1个、省级休闲观光农业精品村2个、主题创意农园3个。以成子湖片区为核心,推广发展稻虾、藕虾立体综合种养模式,年内新增藕虾种养面积1万亩以上、稻虾立体种养面积5000亩以上,百亩以上连片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面积3000亩。
二是大力发展重点产业项目。推进四季采摘智慧农业园、梁鸿牧业等一批农业重大项目建设。加大基地类、设施类、农产品加工类和冷链物流项目招引力度,年内开展农业招商推介活动3场以上,新签约项目30个以上,2000万元以上重大农业产业项目10个。新建成省级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2个,创成省级粮食作物高产高效示范区。提高生猪产能,实现存栏18万头,出栏超20万头。加强“菜篮子”供应,稳定果蔬复种面积16万亩以上。
三是持续加强特色品牌创建。持续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创建,加强新品种引进、新技术运用、新产品开发,形成一批“宿”字头农业创新成果,新培育获证“两品一标”10个以上。充分发挥农产品品牌效应,大力推广“耿车多肉” “陈集葡萄”等特色农产品,“一村一品一店”达标率75%以上。继续开展国家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创建活动。创建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2家,创建省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15家,生态健康养殖比重85%以上。开展陈集镇王庄村“省级生态循环农业试点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