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春天”大单元整体备课单元解析范文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春天”大单元整体备课单元解析
冬去春来,春回大地之机,草长莺飞,柳绿桃红,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围绕“春天”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4篇课文。这4篇课文体裁各异,有古诗,有散文,还有童话故事,表现了春天里的美景和人们的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本单元重点是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通过朗读展现春天的美好。
一、一册课程标准:看课标年段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第一学段规定的朗读目标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二、一个学情分析:看学生学习实情。
“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这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本技能之一。学生对“注意语气”并不陌生,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册教材多次训练过。学生能够读好“一”的读音,根据句号、问号、感叹号读出不同的语气,已有读出停顿、读好长句子的训练,本单元的教学是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在朗读中有注意重音的意识,读懂句意。巩固学生在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册教材所学,侧重学习根据不同的角色读出不同的语气。
本单元重在教学生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训练学生有注意重音的意识,把朗读、理解、感悟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语气与重音读出句子表达的内容,并且能够通过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但是,刚开始教学时对于明显可以读重音的字词,只要学生能尝试读出来即可,要求不要过高。对于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三、一条横纵坐标:看教材前后联系
年级、单元 | 课文题目 | 体裁 | 教学重点 |
一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 《秋天》 《小小的船》 《江南》 《四季》 | 散文 诗歌 古诗 | 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重点读好“一”的读音。 |
一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 《影子》 《比尾巴》 《青蛙写诗》 《雨点儿》 | 儿童诗 记叙文 | 指导读好疑问、陈述句,进行针对性朗读训练。 |
一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 《吃水不忘挖井人》 《我多想去看看》 《一个接一个》 《四个太阳》 | 记叙文 儿童诗 散文 | 在朗读上,学习读好词语和句子的节奏,注意不要连读、唱读、读破句。 |
一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 《静夜思》 《夜色》 《端午粽》 《彩虹》 | 古诗 儿童诗 散文 | 读好长句子。 |
一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 《文具的家》 《一分钟》 《动物王国开大会》 《小猴子下山》 | 童话 | 读好疑问句和祈使句的语气。 |
一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 《棉花姑娘》 《咕咚》 《小壁虎借尾巴》 | 童话 民间故事 | 读好祈使句的语气,读好多个角色的对话。 |
二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 《曹冲称象》 《玲玲的画记》 《一封信》 《妈妈睡了》 | 历史故事儿童故事 | 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
二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教授单元) | 《古诗二首》 《找春天》 《开满鲜花的下路》 《邓小平爷爷植树》 | 古诗 散文 童话故事 | 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 |
二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千人糕》 《一匹出色的马》 | 诗歌 散文 | 读句子,想象画面。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二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 《寓言二则》 《画杨桃》 《小马过河》 | 寓言故事 童话故事 | 读好对话的语气。 |
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 《司马光》 《灰雀》 《手术台就是阵地》 《一个粗瓷大碗》 | 文言文 记叙文 | 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
从各个学段对学生朗读的要求来看,最终目标是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及“学会默读”。在朗读中,所谓“正确”,是要求朗读时用普通话读准每个字的字音,吐字清楚,声音响亮,尽可能没有错字、别字、添字、漏字,不重复,不唱读;所谓“流利”,是要求朗读时语气比较连贯,能读出句逗和段落之间的停顿,节奏自然,速度适当;所谓“有感情”,是要求朗读时通过轻重、抑扬、停顿等变化,把所阅读文本的感情传达出来,能读出陈述、感叹、疑问等不同语气,同时有主体的感情参与其中。以上三个要求不能分割,而是一体化的。
从教材编写体系来看,小学阶段对于学生朗读的要求和方法指导呈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用普通话“正确”朗读是一种基础要求,而“流利”和“有感情”则是进一步的要求。教材从重视朗读基本功的训练,从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好语气最后到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看出朗读目标按照年龄特点分级推进,紧密衔接又各有重点。一年级下册学生已掌握了“指导读好疑问、陈述句针对性朗读训练。”“读好祈使句的语气,读好多个角色的对话。”等朗读方法,二年级上册鼓励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让学生根据已学方法,多种阅读形式,结合插图阅读、分角色朗读等方法来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均可看出这一编排特点。
从本单元的内部看,《古诗二首》朗读故事注意节奏和停顿,《找春天》读好疑问句、感叹句、排比句等,能注意语气和重音,《开满鲜花的小路》分角色朗读,读好不同角色的语气,《邓小平爷爷植树》读好描写邓小平爷爷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能注意语气和重音,可见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在教材编排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即联结了一年级和三年级的朗读方法。
四、一个双线组元:看主题与单元要素
(一)单元主题:春天
本单元以“春天”这一人文主题统领,四篇课文文体各异,有古诗、有散文诗、有童话故事、有伟人故事。课文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人们的活动,尽显春天的美好,流露出古往今来人们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古诗两首》中的《村居》是一首田园诗,诗人通过“草长”“莺飞”“杨柳”“儿童”“东风”“纸鸢”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儿童放学归来放纸鸢的乡村春景图,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田园生活的赞美。《咏柳》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赞美柳树,最后两句笔锋一转,通过独特的想象,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两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找春天》展示了早春万物复苏、春意萌动、有声有色的美景,表达了孩子们对春天的热爱之情。《开满鲜花的小路》讲述了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来了一包花籽,花籽漏完,但撒落一地的花籽渐渐开花,最后变成了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春天很美,但长颈鹿大叔送来春天的花籽更美。《邓小平爷爷植树》通过邓爷爷植树过程的描写,展示了一位在小朋友眼中和蔼可亲的老人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邓小平爷爷无比崇敬之情。
梳理统编教材体系,我们发现四季生活是其中的人文主题之一。四季是我们与大自然进行联结的桥梁,是古今中外作家描写的对象,是提升我们精神成长的载体,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智慧经验。四季生活能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同时承载着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等教学功能。因此,本单元应依照文本特点、节气时令、季节生活创设“春天”这个大情境,打通语文学习与生活体验之间的关系。
(二)语文要素
1.纵观整体,精准定位语文要素的单元目标。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剖析语文要素的含义:朗读时,只有把握了情感才能读出恰当的语气,只有把握了句子的意思才能读出恰当的重音。“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这是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本技能之一。学生对“注意语气”并不陌生,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册教材多次训练过。本单元教学,要巩固学生在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册教材中所学,首先落实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侧重学习根据不同的角色读出不同的语气。与人交流时,能注意用恰当的语气说话。“注意重音”是教材对学生的新要求。
2.分层落实,循序凸显语文要素的课文定位。
(1)理清文章联系。
每篇课文后面的习题和口语交际、语文园地中,均对“读出恰当的语气和重音”这一教学重点进行了提示。《古诗二首》“朗读课文”渗透了“注意语气和重音”的要求;《找春天》“读下面的句子,试试怎样读更好”,侧重“注意重音”训练;《开满鲜花的小路》“分角色朗读课文”,《邓小平爷爷植树》“朗读课文”,这些习题都是“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的具体体现;口语交际的“注意说话的语气”,从交际的角度反映了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语文园地的“字词句运用”第二题“根据不同的提问,读读下面的句子”,这是对“注意重音”的小结与运用。
(2)图文结合,读好“语气”。
本单元教学继续巩固根据标点符号读出不同的语气,侧重学习根据不同的角色读出不同的语气。
①根据标点符号,读出恰当的语气。
在以前的训练中,学生能够根据句号、问号、感叹号读出不同的语气。在此基础上,继续训练学生,根据标点符号读懂句意,读出恰当的语气。
《找春天》一课第一自然段,反复出现“春天来了!”并连续用了两个感叹号,表达了孩子们在经历了漫长的寒冬后,切身感受到春天来临的喜悦之情。朗读时,要结合感叹号表达的情感,读出惊喜、赞叹的语气。
《开满鲜花的小路》是一篇童话故事,本课角色较多,每个角色说话时的语气不同,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标点符号读懂内容,读出不同的语气。第七自然段和第九自然段分别写了刺猬太太和狐狸太太看到自家门前的鲜花时的惊讶与疑惑,这里写了两位“太太”的语言。分别是:“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多美啊!”“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真美啊!”这两个角色说的话,句式相同,意思一样。前面写出了刺猬太太和狐狸太太的疑问,教学时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和句子使用的标点符号,读出刺猬太太和狐狸太太的疑惑。朗读的时候,语气要上扬。后面是两个感叹句,“多美啊!”“真美啊!”教学时要让学生读出感叹号所表达出来的刺猬太太和狐狸太太惊喜与赞美的情感。
②结合生活体验理解句意,读出恰当的语气。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朗读课文,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文本的内容,有助于读出恰当的语气。
《找春天》一课,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朗读时,要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体验亲近大自然的乐趣,读出春光的美好。第二自然段,“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引导学生结合生活,设身处地地想象,在初春时节,大地复苏,孩子们脱掉厚厚的棉袄,换上美丽的春装,去大自然中奔跑、跳跃的快乐心情。此时学生的情感一定处于兴奋状态,这时引导学生抓住“脱掉”“冲出”“奔向”体会“我们几个孩子”去寻找春天时无比急切、激动、兴奋的心情,自然水到渠成。
《邓小平爷爷植树》第二自然段,“这一天,碧空如洗,万里无云”描绘了春日里阳光明媚的美好景致,这正是植树的好时光。83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正在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大多数学生没有植树的经历,自然不好体会邓爷爷的心情。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积累,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在家帮助爸爸妈妈劳动时的快乐,特别是有了劳动成果后的喜悦心情,以此帮助学生体会出邓小平爷爷植树时的快乐。这样朗读的节奏可稍快,表现愉悦心情。
③联系课文插图理解句意,读出恰当的语气。
每篇课文都有插图,插图的内容不仅美观,还很好地诠释了教材的内容。所以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以借助插图,读懂图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读出恰当的语气。
《邓小平爷爷植树》一文的插图是邓小平爷爷和一名小学生一起用一个水桶给一个刚种上小树苗的树坑浇水的画面。往远处看天空,可以看到“碧空如洗,万里无云”,朗读时,可以引导学生看着插图想象当时的天气,想象当时的天空,读出晴朗、清爽的天气里,邓爷爷植树的快乐心情。
童话(《开满鲜花的小路》的插图描绘了故事情节。在一片碧绿的草地上,远处有两座房屋,房屋前分别站着刺猬太太和狐狸太太,说明这两座房屋分别是刺猬太太和狐狸太太的家,在她们家前的小路上,可以看到开满了美丽的鲜花。这条小路一直延伸到我们面前的松鼠太太家,松鼠太太家门前同样是繁花似锦,很多小动物都在鲜花丛中快活地玩耍。从图中可以看到每一个小动物都是笑眯眯的,说明小路上这美丽的鲜花给大家带来了好心情。朗读时,结合插图中描绘的画面,体会小动物的内心世界,读出小动物们看到美丽的鲜花后高兴的心情,由于是不经意撒下的花种开出的美丽鲜花,这“美好的礼物”带给大家惊喜,带给大家快乐,所以要读出快乐的语气。
(3)明确要点,读好“重音”。
在前三册读出停顿、读好长句子训练的基础上,二年级下册进行“注意重音”的朗读练习,这是教材对学生的新要求。本单元教学时,学生有注意重音的意识即可,要求不要过高,能尝试读出。注意突出重音的方法多种多样,除了重读外,还有轻读、拖长、快中显慢等。学生通过读出重音读懂每句话,读出每句话表达的内容,知道文本表达的结果。
①突出重点,读出重音。
朗读时,往往要把句子表达的结果突出出来,这样通过读出结果的重音,来读出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春天》第四至第七自然段,共有四句话,这四句话写出了孩子们与春天玩捉迷藏,找到了春天后又惊奇又喜悦的心情。孩子们找啊找,都找到了什么呢?在寻寻觅觅中,孩子们找到了“小草”,找到了“早开的野花”,找到了“树木吐出”的“嫩芽”,找到了“解冻的小溪”。在朗读时,把这些找到的结果突出出来,因此这几个词语要读出重音。
②联系画面,读出重音。
我们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以联系课文的插图,通过图画帮助理解内容,让学生说说图画的意思,再朗读课文,通过读出重音,把图画的意思朗读出来。《邓小平爷爷植树》有一幅邓爷爷植树时和一位小朋友一起浇水的画面,课文只有这一幅插图,而邓爷爷植树不单单是浇水,他有一系列动作,课文也进行了描述。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把这幅图看成有声、能动的动态图,根据课文表达的内容联想邓爷爷植树时的一系列动作,并引导学生借助插图,说说邓爷爷植树的情景,并突出说出他的动作。在朗读第三自然段时,读好这连续的动作,突出强调“精心地挑选”“小心地移人”“挥锹填”“仔细看看”“扶正”这些词语,再现邓爷爷植树时的一丝不苟。
③根据句意,读出重音。
读出重音的前提是理解句子的意思,读出句子表达的结果,就是读出这句话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如语文园地一“根据不同的提问,读读下面的句子”这项练习.要读的句子是“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要想表达“什么睡在松软的泥土里”这个意思,重音要读出“什么”,“种子”要重读。要想表达“种子睡在哪里”这个意思,重音要读出“哪里”,“泥土”要重读。要想表达“种子睡在什么样的泥土里”这个意思,重音要读出“什么样的”,“松软”要重读。这是一道能很好地检验学生是否根据要求读出重音的练习,重音落在哪里,哪里就是结果,这也很好地帮助学生总结了读好重音的方法。
除此外,本册第一次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内容聚焦“注意说话的语气”,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读出恰当的语气与重音”有相通的要求。此次口语交际侧重提升“说”和沟通的能力,在一年级下册使用礼貌用语向他人求助,二年级上册用商量的语气与人沟通交流,把自已的想法说清楚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注意说话的语气”“说话的语气不要太生硬”。如何说才能让听的人感到舒服?小贴士提供了两项提示:一是说话的语气不要太生硬,二是避免使用命令的语气。这既是对学生“使用恰当的语气”方法的具体指导,也是教材对口语交际要求的落实。
3.灵活推进,搭建多样且可操作的学习支架
本单元中,古诗、散文诗、童话故事有伟人故事这几篇文章和语文园地都可以帮助学生体会朗读的语气和重音,引导学生掌握一些朗读基本方法,入情入境地朗读,感受朗读带来的美好享受。
(1)营造情境,激发朗读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范读、借助多媒体等方式营造氛围,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如学习《古诗二首》时,为防止学生唱读,教师可以用手势引导诗句的起伏、节奏,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在反复、多次的朗读中,整体感受古诗的情感意绪。朗读《找春天》一文,播放音乐营造一种童话般的情境,把朗读、理解、感悟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春光的美好,体验亲近大自然的乐趣,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2)进入角色,体会人物心情。
分角色朗读可以让学生进入角色,体会不同角色的心情,理解文章内容。在进行分角色朗读的指导时,注意指导学生通过调整朗读的语调和语速来表现人物心情。《开满鲜花的小路》课角色较多,每个角色说话时的语气不同,特别适合分角色朗读。整个故事角色众多,有黄狗、鼹鼠先生、长颈鹿大叔、松鼠太太、刺猬太太、狐狸太太,让故事显得十分热闹、有趣。故事中,虽然每个人物说的话不多,但从提示语,如“在门口喊”“惊奇地说” “奇怪地问”,以及说话的具体内容中,都能感受到他们说话时的神情、动作和内心想法,每个人物显得生气勃勃,各具特点。
(3)多种形式,感受读法差异。
同一句话,重音部分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往往不同。要根据不同的表意重点读出不同的重音。但是“重音”不能望文生义地认为就是加重声音,加大音量,这样的认识是不全面的,让学生在反复实践中体悟,“注意重音”还可以根据内容进行轻读,拖长,快中显慢等,让听者自然感受到对这部分内容的强调。如《找春天》中“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用温柔绵长的声音把“眉毛”轻读、轻吐出来,“眉”的读音拖长,“毛”读得轻而短,尾音上扬,表现出小草青青浅浅、稀稀疏疏的样子,给人以美好、亲切的感受。
(5)延伸生活,运用提升能力。
在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中,进行多种形式的对比朗读,体会两组句子中两句话的不同语气。第一组第一句语气很生硬,第二句语气比较委婉,用第二种语气道歉,别人更容易接受。第二组第一句语气是命令式的,第二句语气是协商式的。带领学生回顾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口语交际《商量》,加了“好吗”“行吗”这样的词语,语气更委婉,更容易被别人接受。所以,不同的语气会产生不同的交际效果。教师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还原他们平时因不注意说话语气而造成不愉快的场景,让学生明白用恰当语气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性。平时的语文学习或生活中,留意学生与他人的交流方式,将“说话时注意语气" 贯彻到日常生活中, 帮助学生逐渐提升沟通与交往能力。
五、一次深度解读:单元教学内容解读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内容解读 | |||
分类 | 内容 | 课后习题或导读要求 | 意图 |
课文 | 《古诗二首》 | 读一读,记一记:“河堤、堤岸、杨柳、柳条、吹拂、春风拂面 化妆、梳妆打扮”等词语;朗读、背诵古诗,正确补充诗句;想象画面,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 积累词语;背诵并能正确默写古诗;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发展构建语言;产生朗读古诗文的兴趣,体会诗人传递的情感;在朗读中想象,感受古诗的音韵美。 |
《找春天》 |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说说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读“小草从地下探出……”和“春天来了……我们触到了她”两个句子,试试怎样读更好;仿照课文4~7自然段或第8自然段说一说你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 激发朗读兴趣,将朗读、理解、感悟相结合,在读中感悟春光的美好,体验亲近大自然的乐趣,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结合生活,丰富表达,内化语言模式。 | |
《开满鲜花的小路》 |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角色的语气;读句子,注意句子中加点的部分。再看看课文插图,仿照例句说一说;根据泡泡图中的提示,借助插图讲故事;讨论、交流:“美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生活中还有什么也是美好的礼物? | 体现语文学习的系统性和综合性;理清故事的发展脉络;体会人物内心情感,读好角色的语气;观察句子特点,由插图展开想象,拓展说话;懂得童话故事的内在价值,受到情感的熏陶。 | |
《邓小平爷爷植树》 | 读一读,记一记“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引人注目、兴致勃勃”等词语;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默读第3自然段,结合课文内容和插图,说说邓爷爷植树的情景;结合文章内容以及泡泡图中提示语,了解植树绿化的作用。 | 积累词语;朗读课文时注意语气与重音;结合插图了解邓爷爷植树情景,感悟人物精神品质;自主感悟、交流植树造造林、美化环境的意义,进一步感受树木为世界增添一抹新绿。 | |
口语 交际 | 注意说话 的语气 | 创设情境,分组交际:如果遇到这种情景,你会怎么说?试一试,注意说话的语气。 | 能用恰当的语气与别人交流,避免使用命令的语气。 |
习作 | 春天 | 观察春天的景物变化,清楚人们在春天的活动。 | 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一处春景,写清楚人们在春天的活动,表达对春的喜爱之情。 |
语文 园地 | 识字加油站 | 借助公园导览图,多种方式认读“湖心亭、露天广场、管理处、餐厅、咨询处、宝塔”等词语。 | 鼓励学生根据处所的用途、功能理解识记生字;有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注重养成生活中识字的习惯。 |
字词句运用 书写提示 | 补充合适的词语,再说说你在春天里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根据提问正确读句子。 分组出示半包围结构的生字,根据提示,学生观察、比较,交流不同部分的伸展关系。 | 结合语境多角度准确表述自己的发现和感受;根据不同的表意重点读出不同的重音。 进一步提高半包围结构汉字的书写技能,写好左上包围和左下包围的字,注意不同部分的伸展关系。 | |
日积月累 我爱阅读 快乐读书吧 | 借助拼音、插图自读古诗;指导学生边读边想 象;朗读、背诵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自主阅读,展开交流、讨论、想象:围绕笋芽是怎样生长的? 推荐阅读书目《神笔马良》《七色花》《一起长大的玩具》《愿望的实现》;小组分享、交流:目录可以告诉我们什么?你还读过哪些儿童故事?展示“阅读记录卡”或阅读片段精彩展示,设置“阅读展示栏”。 | 了解古诗中的景物;一边朗读,一边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理解内容,展开想象,了解植物的成长过程。 学会看书的目录,了解要读的内容从哪一页开始;能产生阅读儿童故事的兴趣,了解故事内容;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