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数学小报内容(通用多篇)范文
【编辑】初一上册数学小报内容(通用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数学小报内容2:学好数学的方法 篇一
首先聪明跟敏捷对于数学学习来说固然重要,但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把学习效果提高几倍,这是先天因素不可比拟的。学→www.haoword.com←好数学首先要过的是心理关。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下面郑州捷登教育的老师为大家介绍下学好数学的方法:
一。预习。
不等于浏览。要深入了解知识内容,找出重点,难点,疑点,经过思考,标出不懂的,有益于听课抓住重点,还可以培养自学能力,有时间还可以超前学习。
二。听讲。核心在课堂。
1。以听为主,兼顾记录。
2。注重过程,轻结论。
3、有重点。
4。提高听课效率。
三。复习。
像演电影一样把课堂复习,整理笔记
四。多做练习。
1。晚上吃饭后,坐到书桌时,看数学最适合,
2。做一道数学题,每一步都要多问个别为什么,不能只满足于老师课堂上的灌输式传授跟书本上的简单讲述,要想提高必须要一步一步推,一步一步想,每个过程都必不可少,
3。不要粗心大意,
4。做完每一道题,要想想为什么会想到这样做,大脑建立一种条件发射,关键在于每做一道题要从中得到东西,错在哪,
5。解题都有固定的套路。
6还有大胆的夸奖自己,那是树立信心的关键时刻,
五。总结。
1。要将所学的知识变成知识网,从大主干到分枝,清晰地深存在脑中,新题想到老题,从而一通百通。2。建立错误集,错误多半会错上两次,在有意识改正的情况下,还有可能错下去,最有效的应该是会正确地做这道题,并在下次遇到同样情况时候有注意的意识。3。周末再将一周做的题回头看一番,提出每道题的思路方法。4有问题一定要问。
六。考前复习
1。前2周就要开始复习,做到心中有数,否则会影响发挥,再做一遍以前的错题是十分必要的,据说有一个同学平时只有一百零几,离高考只有一个月,把以前错题从头做一遍,最后他数学居然得了147分。
2。要重视基础,
另外,听老师的话,勤学苦练不可少,成功没有捷径,要乐观,有毅力,要有决心,还要有耐心,学数学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你的努力于回报往往不能那么尽如人意的成正比,甚至会有下坡路的趋势,但只要坚持下去,那条成绩线会抬起头来,一定能看到光明。
数学小报内容1:如何学好初三数学 篇二
一、:基本学习方法。
1、课本要“预、做、复”。每堂新课之前,做到先预习,特别要把难点或不懂之处用彩笔划出,以便上课时更加注意。每节内容后面的练习自己可以先做一做,做到看懂70%的新内容,会做80%的练习题。每节新内容学完后,我们要按照课本内容,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一步一步地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比较复习,对概念、定理、公式做出归纳、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好能把课本上的例题自己做一遍。对课本上的概念、定理、公式推理一遍,以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识。
2、上课要“听、记、练”。把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放在课堂上着重听,必要时还需做好笔记,并通过一些练习题加以巩固。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单把概念、定理、公式背熟,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只有通过练来减少运算中出现的错误。
3、作业要“思、问、集”。作业一定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多从不同的方法、角度入手,多从典型题目中探索多种解题方法,从中得到联想跟启发。同时,还应多树立数学解题思想:如,方程的思想、函数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整体的思想、分类的思想等常用方法;对于难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改变条件、添加条件、结论与条件互换,原结论还成立吗?另外,对于自己作业、试卷中出现的错误,最好能准备一本错题集,以便今后复习中使用。做到绝不出现第二次类似错误。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制定计划。从而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打稳扎,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跟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练学习意志。
(2)课前自学。这是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自学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3)专心上课。“学然后知不足”,这是理解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跟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课前自学过的学生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细听,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盘抄录,顾此失彼。
(4)及时复习。这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效,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5)独立作业。这是掌握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跟对新技能的必要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作业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6)解决疑难。这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解决疑难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做错的作业再做一遍。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跟同学,并经常把容易错的地方拿来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把从老师、同学处获得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长期坚持使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
(7)系统小结。这是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跟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结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与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经常进行多层次小结,能对所学知识由“活”到“悟”。
(8)课外学习。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跟继续,包括阅读课外书籍与报刊,参加学科竞赛与讲座,走访高年级同学或老师交流学习心得等。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加深跟巩固课内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满足跟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独立学习跟工作的能力,激发求知欲与学习热情。
三、:研究学科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跟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只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也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华罗庚先生倡导的“由薄到厚”跟“由厚到薄”的学习过程就是这个道理,方法因人而异,但学习的四个环节(预习、上课、作业、复习)跟一个步骤(归纳总结)是少不了的。
四、:做好当天复习。
复习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书或笔记,而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老师讲的内容,例题: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也可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一写)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的,把它补起来,就使得当天上课内容巩固下来,同时也就检查了当天课堂
五、:做作业的效益。
即做题后有多大收获,这就需要在做题后进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题所用的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想,是否还有别的想法跟解法,本题的`分析方法与解法,在解其它问题时,是否也用到过,把它们联系起来,你就会得到更多的经验跟教训,更重要的是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这将大大有利于你今后的学习。另外,就是无论是作业还是测验,都应把准确性放在第一位,通法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也是学好数学的重要问题。
数学小报内容3:三招助你学好数学 篇三
1、数学的一大特点就是理论的严谨性,所以对教材上的点点滴滴都应熟透,是毫无疑问的。
尤其对于考研来说,把教材搞透还不够,还应当按考研大纲的要求补充一些知识。故最好选择一本好的辅导书很重要!
2、一般数学考题有概念题、计算题、证明题、综合题跟应用题。当然大部分是计算题。因此,特别要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要练到做基本的计算题时,要求又对又快。“凡是会做的题都要不错”。
而证明题在高数中不多,但是考研的最难的题往往会是高数证明题,而在线性代数中,证明与计算是并重的。因此,心理上不要跟证明题“对立”。
但由你的特点,先应把那些简单的证明题,及处理证明题的基本思路、方法弄懂。可以先绕过难的证明题,等计算基本功跟概率统计熟了之后,再回过头去看看证明题,“熟能生巧”,说不定有些不太难的证明题渐渐会了,对“特难”的题就是计算题也可先绕过去。
比如从不少读者的问题中我们看到,有些辅导书上有大量积分的计算难题,几乎是不可能在考研中出现的,可以不理它。
3、看数学书一定要边看边推导,即要动手又动脑才行。尤其动手,不要以为书上的看懂了就行了,要推开书自己推导出了才算初步懂了。
另外要反复,每读完一章要小结,对书上的例题要把它当作习题去做,而不要当例题去看!要做一定的题,但不要认为做得越多越好!而主要是“精”。
一道题不做而已,做就反复练,练熟练透,直到
数学文化小常识:圆的历史 篇四
古代人最早是从太阳,从阴历十五的月亮得到圆的概念的,那么是什么人作出第一个圆的。呢?
18000年前的山顶洞人用一种尖状的石器来钻孔,一面钻不透,再从另一面钻。石器的尖是圆心,它的宽度的一半就是半径,这样以同一个半径和圆心一圈圈地转就可以钻出一个圆的孔。
到了陶器时代,许多陶器都是圆的。圆的陶器是将泥土放在一个转盘上制成的。
6000年前,半坡人就已经会造圆形的房顶了。
古代人还发现圆的木头滚着走比较省劲。后来他们在搬运重物时,就把几段圆木垫在重物的下面滚着走,这样就比扛着走省劲得多。
大约在6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人,做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轮子――圆的木轮。约在4000年前,人们将圆的木轮固定在木架上,这就成了最初的车子。
会作圆并且真正了解圆的性质,却是在2000多年前,是由我国的墨子给出圆的概念的:一中同长也。意思是说,圆有一个圆心,圆心到圆周的长都相等。这个定义比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给团下定义要早100年。
数学趣味问题 篇五
1、今年许鹏比妈妈小30岁。4年后妈妈的年龄是许鹏的3倍。问许鹏和妈妈今年各多少岁?
解答:4年后妈妈的年龄是许鹏的3倍,即妈妈的年龄比许鹏大2倍(3-1=2倍),刚好是他们年龄的差(30岁)。所以4年后许鹏的年龄应该是:今年许鹏的年龄是:15-4=11(岁);今年妈妈的年龄是:11+30=41(岁)。
2、当问某人的年龄时,他说:“我后天22岁,可去年过元旦时,我还不到20岁。”这样的事可能吗?
解释:这是可能的。这个人的生日是元月2日。他说话时是今年12月31日。这样一来。他去年元旦时是19岁,1月2日20岁,今年元月1日还是20岁,元月2日21岁,明年元月2日就是22岁。
数学家格言 篇六
1、数学是无穷的科学。——外尔
2、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哈尔默斯
3、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终止或衰亡。——希尔伯特
4、数学中的一些美丽定理具有这样的特性:它们极易从事实中归纳出来,但证明却隐藏的极深。——高斯
5、数学是科学的皇后,而数论是数学的皇后。——高斯
数学家的故事 篇七
1、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主要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他算出的圆周率为3.1415926<π<3.1415927,这一结果的重要意义在于指出误差的范围,是当时世界最杰出的成就。祖冲之确定了两个形式的π值,约率355/173(≈3.1415926)密率22/7(≈3.14),这两个数都是 π的渐近分数。
2、华罗庚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家,他在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等广泛数学领域中都做出卓越贡献,由于他的贡献,()有许多定理、引理、不等式与方法都用他的名字命名。为了推广优选法,华罗庚亲自带领小分队去二十七个省普及应用数学方法达二十余年之久,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数学小报资料内容:计算课,数学思维不能缺席 篇八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5年版)》指出:“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重视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而且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独立思考或者合作交流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引导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积累基本经验,帮助形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以为,小学阶段的计算教学,在关注学生获得基本计算技能的同时,更应该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与创造,在比较分析中整合并优化算法,体验发现的愉悦与成功,不断地帮助和支持学生积累观察、比较、思考和抽象的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形结合、优化选择等基本的数学思想。赵薇老师和卢琴老师在《两位数减一位数》的教学设计中,都能关注儿童的数学学习起点,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发儿童主动思考的积极性,鼓励儿童利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在操作中尝试,在尝试中比较,在比较中选择,不断积累数学的活动经验,学会有条理地思考、有选择地优化,循序渐进地发展数学素养。具体设计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为理解而教——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激活学生思维的生长点
英国数学家、教育家怀特海说:“就教育而言,填鸭式灌输的知识、呆滞的思想不仅没有什么意义,往往极其有害。”并强调指出,“不能让知识僵化,而要让它生动活泼起来——这是所有教育的核心问题”。儿童的运算能力不仅表现为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能够正确地进行运算,还表现为能根据具体情境主动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和方法来解决问题,不断地积累数学计算的经验。赵老师和卢老师在设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一课的。教学时,非常重视“让计算生动活泼起来”,即让学生感受到思维生长的力量,设计中始终关注:问题由学生发现,算法由学生尝试,算理由学生探究。学生在观察、操作中思考,在比较、优化中选择,在应用、拓展中感悟。
(一)引发自主发现问题的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两位教师呈现了课本主题情境图后,都通过“从图上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和“你能提出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的引导,鼓励学生提出了用减法计算的三个问题,并列出三道算式,即34―30、30―8、34―8,激发了探索退位减法的主动性。
(二)参与主动建构算法的过程
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发现、自主探究的建构过程。例如,在探究30―8和34―8的算法过程中,两位教师都让每一个学生尝试参与,充分调用原有的计算基础和思维经验,想到可以有摆小棒、拨计数器和直接口算等方法来计算。尤其是34―8的算法探究,学生结合直观操作演示,想到了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一是“先算10-8=2,再算24+2=26”;二是“先算14―8=6,再算20+6=26”;三是“先算34―4=30,再算30―4=26”。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了算理,在经历探究中明晰了算法,原本枯燥乏味的计算过程因有了学生的主动建构而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三)关注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数学活动经验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逐步积累的。我们知道,数学活动经验具有很强的迁移性和认同性、主体性和实践性的特征,让学生亲历数学活动,就是帮助学生存储和激活、扩展和完善认知结构,从而不断丰富数学活动经验。例如,在30―8和34―8的教学中,两位教师通过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即在“摆一摆、算一算”“比一比、说一说”“问一问、想一想”中,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操作、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运算的经验不断应用,比较的方法不断丰富,探究的能力不断培育,思考的品质不断提升。这样的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在体验中内化,在感悟中提升的过程。
二、为思维而教——渗透基本数学思想,催生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数学思想蕴含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计算课,学生的数学思维不能缺席。在探究算理、明晰算法的过程中要逐步渗透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触摸数学思想方法的精神内核,完善认知结构,培养思维品质,形成数学观念。
(一)充分思考,触摸思想
“有益的思考方式和应有的思维习惯应放在数学教育的首位。”(波利亚语)数学教学中要赋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在思考中生长数学思想的力量,感受思维脉搏的跳动。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很好地渗透了抽象的思想,引导学生探究退位减法时,经历“直观操作—图式表象—形成算法”的过程,将怎样想的过程用小棒摆出来,将怎样算的在计数器上拨出来,将动手操作的过程说出来。摆小棒、拨算珠和图式、算式融为一个整体,在直观的操作中学生逐渐明晰算理、有序思维,智慧之花在手指尖上自然绽放。
(二)优化整合,催生思维
算法的选择与优化是实际教学中比较难把握的策略。算法优化是指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积累的运算经验、以及学生擅长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强化某种思维方式,从而使学生获得一种基于自身个性的优化算法,它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赵老师呈现了34―8的三种算法以后,通过“同学们想出了几种不同的思考方法”和“这些方法,你喜欢用哪一种”的启发提问,让学生的思维在背景中丰富起来。而卢老师则通过“刚才所有摆小棒的计算过程中都有哪一步?为什么要拆开一捆”“比较30―8和34―8计算过程有什么相同处” 等问题,让学生的思维镶嵌在比较的数学活动中,从而获得更生动而鲜明的理解。
(三)倾听交流,提升品质
学会数学交流,可以启迪数学思考的深刻性。两位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34―8多样化的算法时都为学生的交流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不同观点,倾听他人的想法,理解别人的算法,形成初步的计算策略。不同的算法在师生的追问和倾听中互动交流,学生在交流中慢慢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互相欣赏,个性在交流中得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也一起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样的平等对话,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意味着主体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生命成长的过程。
三、为自由而教——分享个性化地表达,发展学生思维的多样化
德国数学家康托尔说:“数学的本质在于思考的充分自由。” 而“积极、富有创新精神的思维习惯,只有在充分自由的环境下才能产生”。(怀特海语)在数学教学,尤其是计算教学中,这种“充分自由的环境”需要教师首先要为儿童应在营造一种安全、惬意、享受的学习场所,还需要教师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尊重学生的思维状态,让学生充分敞开心灵、放飞思维,富有个性地参与操作与创造、体验与感悟。
(一)尊重选择,倡导自我建构
提倡算法多样化,其实质是尊重学生的自我构建和自我理解,倡导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与思考。两位教师在教学中都能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每个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同伴的想法,感受算法的多样化与灵活性,并比较不同方法的特点。
(二)关注差异,拓宽思维空间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研究表明,由于学生的兴趣、需要、先前经验的不同,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是存在个体差异的,这种差异既有对同一问题在观点上的激烈争论,也有在解决问题方式方法上的不同选择;既有不同学习风格的体现,也有独特优势潜能的挖掘;既有个体认知思维能力的高低不同,也有个体兴趣、情感、态度等体验上的独特性……所有这些差异都构成了课堂教学资源的丰富性,教师和学生利用这种差异资源不断生发新的观点,不断生长新的思维,不断迸发新的问题。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充分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差异,有效整合多元化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充分的探索。尤其是赵老师的设计,在巩固应用部分,通过题组对比练习、变式拓展练习、游戏激趣练习、实际应用练习等,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灵敏性和批判性,学生的思维在多元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生长,多样化思维的策略在比较选择中逐步延展。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老师简单地将“算法的多样化”与“算法的优化”相对立,认为强调多样化就排斥了优化,认同优化就摒弃了多样化。其实,算法的多样化本身包含着优化的过程,优化的过程也是算法多样化的一个持续生成,两者互补共生,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笔者在此有一个建议:我们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时,还可以进一步让学生自由敞开心灵,丰富学生多样化的思维:如关于34-8的计算探索,可以提供更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充分鼓励学生多样化地探求解决的方法,有学生会用倒着数数的方法,即33,32,31,30,29,28,27,26,算出34-8=26。事实上,学生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方法来计算。例如,计算40-1时,倒着数数的方法也是很便捷的计算,而学生能合理选择适当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应该培养的一种素养。
数学奥秘 篇九
时光如梭,转眼间,新年快要来临了。各大商场的衣服越卖越火,为了争夺客人,店家打出了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广告,促销五花八门。价格自然是低了,但如何才能选到称心如意又便宜的衣服呢?这不,我和妈妈在商场里就挑花了眼,不知买什么好。
我俩东挑西选,每家店都有一两件让我们满意的衣服,但怎么能买到最实惠的呢?就要开动我的“数学脑袋”了!
我把4个店分别标为A、B、C、D。B店和A店衣服一样价,都是200,A店打8折200×0。8=160(元);B店是满100减20,200——20×2=160(元),两店价格一模一样。C店衣服是199元,是满50减20;而D店衣服标价是200,满20减7。到底哪个店的衣服比较便宜呢?经过我严密的计算才得出结果:C店是199元,通过它的促销方法,我发现,如果衣服是200元,200是50的倍数,所以打折后是120元,而199元不是50的倍数,除后商3,199——20×3=133(元),自然减的少,这是商家玩的小把戏;而D店的衣服是200元,是20的倍数,200——200÷20×7=130(元),就减的多。所以尽管D店看起来价格和促销金额不如C店看起来诱人,但比C店要便宜。
拿着新买的衣服,我和妈妈对望着,不约而同地笑了。妈妈夸我道:“我儿子真聪明,帮妈妈省了钱呢!”我听了喜上眉梢,又不禁感叹:“生活中的数学真是无处不在,我以后一定要多多应用!”
关于数学的作文 篇十
2个月前的一天晚上7时30分左右,我在漫不经心翻看妈妈手机上的APPLESHOP的时候,偶然看见在动作游戏免费排行榜第5位的位置上,有一款游戏:《钢铁力量》,观看了它的介绍和游戏截图以后,我决定下载这款游戏。
一开始进去,它会给你指引,让你打一场仗,然后让你用4000军费购买一辆名为“水蛇”的坦克,而下一级坦克则需要10000军费才能买到,而我平均一次战斗只能获得约1000军费的奖励,所以10000÷1000=10次,至少要10次战斗才能获得,而我现在使用的名为天龙的美制M4谢尔曼坦克则贵达20钻,而1钻一般要5次战斗才能获得,所以我是经过100次战斗才获得它的。而我的目标—孔雀坦克更是贵到了100钻的价格,100×5=500次,我现在有13钻,13×5=65次,500-65=435次,所以我还要进行435次战斗才能获得它。
你看,数学不仅存在于生活中,游戏中也有它的存在。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初一上册数学小报内容(通用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