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历史故事多篇新版经典【通用多篇】范文
概述:古代的历史故事多篇新版经典【通用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古代的历史故事大全5篇精选荟萃 篇一
戚继光赶走倭寇
明朝的时候,从日本过来的海盗不断从海上入侵我国的东南海疆,杀人放火,抢夺财物,甚至把大批男女抓走当奴隶。人们痛恨这些日本海盗,叫他们是“倭寇”。明朝派了许多优秀将领到沿海平倭,戚继光是最杰出的一个。
戚继光17岁就继承父业,成为一个能文能武的青年将领,立志为保卫祖国献身。刚到前线的时候,有一次他率军去迎击倭寇,有些士兵竟不敢迎敌,见倭寇来了,回头就跑。戚继光大喝一声:“站住!”随后跳上一块大石头,连发三箭,射倒了三个倭寇头目,又带头冲上去杀敌,终于取得了胜利。从此,他的声威大振,倭寇都叫他“戚老虎”。为了扭转被动局面,他重新组建了由矿工和贫苦农民组成的能征善战的新军,严格训练、严明军纪,人称戚家军。戚家军连战连胜,把入侵浙江的倭寇消灭了。
戚继光又率军到了福建。他决定先拔除倭寇在海上的最大据点横屿岛。为了接近横屿岛,戚家军将士冒着巨大的危险,赤膊匍匐前进在海滩上。戚继光亲自擂响战鼓。经过一场激烈的厮杀,盘踞在岛上的大批倭寇被歼灭。戚家军又乘胜前进,把福建沿海的倭寇一一扫平。在戚继光和其他将领的共同努力下,危害我国沿海达300年之久的倭寇被彻底平定了。伟大的统帅、民族英雄戚继光和他的戚家军为祖国立下了不朽功勋。
古代历史故事精选 篇二
隋炀帝杨广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人。他上马可挥刀杀敌,下马可赋诗作文,具有安邦定国之才。但是,隋炀帝有一个小小的缺点,那就是爱面子。这个小小的缺点不仅拖垮了大隋王朝,而且还要了自己的小命儿。
公元609年,隋炀帝决定西巡。那时候,西域有27个小国。这些小国虽然名誉上隶属大隋王朝,实际上是相对独立的。隋炀帝带着一个巨大的访问团,自长安到甘肃陇西,经青海横穿祁连山,最终到达河西走廊的张掖郡。由于自然条件恶劣,这次西巡历时半年之久,士兵冻死大半,官员大都失散,隋炀帝也差一点被暴风雪掩埋。但是,这次西巡让甘肃、青海、新疆等大西北地区真正成为中国的国土,隋炀帝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到达西部最远、巡视地方最多的皇帝。从这一点来看,隋炀帝确实是一位好皇帝。
隋炀帝西巡后的第二年,西域商人大量涌入洛阳做生意,27个小国的国君也相约到东都洛阳朝拜隋炀帝。这时候,隋炀帝的虚荣心开始急剧膨胀。在西巡的时候,隋炀帝一再吹嘘大隋帝国的富饶。可是,真正的大隋王朝并没有自己说得那么好。隋炀帝是一个爱面子的人。现在,27个小国的国君同时来访,这可不是小事儿。于是,隋炀帝决定弄虚作假,在西域各国面前大秀帝国的富有、人民的幸福。
先说文艺演出。白天,隋炀帝在东都洛阳的端门街安排了100场大戏,连续演出一个月。夜晚,隋炀帝在戏场周围5000步以内,布置了一支18000人的乐队,一支30000人的歌舞队。白天唱大戏,夜晚唱歌跳舞。歌声和音乐声数十里外都能够听到,烛光把整个洛阳城都照得如同白昼。这样折腾了整整一个月,把大隋王朝库存的所有蜡烛都用完了,更不用说其他的经费开支了。
再说招待。隋炀帝亲自举行豪华国宴,在皇宫招待各国国君和随行人员。同时,隋炀帝还下了一道命令,要求东都洛阳城内的酒店重新装饰,热情待客。并且要求,所有外国来宾在东都城内吃饭,费用全部挂单,由政府统一结账,违令者一律斩首示众。一位西域商人在一家酒店吃了饭,喝了酒,要付钱。店家急忙拦住了,店家说:“大隋王朝非常富有,酒店一律免费!”开始,一些西域人认为这是在作秀,故意跑到另外一条街吃饭。可是,结果一样,只管白吃白喝,没有人向他收费。
最后,说说服饰。为了显示大隋王朝的富有,隋炀帝下令,政府给东都洛阳的人每人做一件丝绸衣服。外来进京人员,衣帽不整者不准进入洛阳城。这样一来,就连卖菜的小贩也穿着丝绸衣服,用龙须席铺地而坐。不仅如此,就连洛阳大街上的树也被披上了丝绸飘带。据说,当时东都和西都的丝绸一夜间全部被政府买空了。
西域诸国国君和商人无论走到哪里,看到的都是身穿丝绸衣服的行人,听到的都是美妙的音乐,吃到的全是免费的美食美酒。西域人感叹道:大隋王朝真的是很富有呀。其实,这些都是隋炀帝做的面子工程,是用来做给西域诸国国君看的。这次面子工程几乎耗尽了隋朝国库的所有钱财,但是却极大地满足了隋炀帝的虚荣心。
隋炀帝讲面子讲上了瘾,他接着又进行了南巡、北巡,耗资一次比一次大,面子一次比一次足,但是农民的负担却一天比一天加重。隋炀帝南巡时,单说仪仗队用的鸟羽毛,就耗费10多万个工时,这还不包括捕鸟的人工。最终,老百姓不堪忍受苛刻的赋税,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公元618年3月17日,禁军将领宇文化及发动兵变,杀死了隋炀帝。
古代的历史故事5篇精选荟萃 篇三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是一句老话,虽不至于妇孺皆知,但知道的人还是不少的。只是,如果问这句话的出处,知道的人就不多了。为此,我们得从头说起,先了解一下廉颇乃何许人也。司马迁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里一开头就写道: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施注:公元前283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这说明廉颇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员虎将。可惜好景不长,公元前265年,赵惠文王死了,儿子赵孝成王接班。赵孝成王偏听偏信秦之间的鬼话,任命赵国另一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为将,取代廉颇。这个赵括就是那个产生成语“纸上谈兵”的草包,致使赵军被秦将白起率领的秦军打得大败:“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阬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
此战过后,司马迁在《史记》里继续写道:“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遂奔魏之大梁。”
说的是,赵孝成王死后,他的儿子赵悼襄王仍然不重用廉颇。气得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的大梁去了。
“廉 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 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楚闻廉颇在 魏,阴使人迎之。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廉颇卒死以寿春。”
这段史实读来仍然令人替廉颇抱不平。本来久受秦军围困的赵悼襄王想重新起用老将廉颇的,偏偏廉颇的仇人郭开以重金贿赂使者,让使者违背老年廉颇身体健壮的 事实,污蔑廉颇吃一顿饭立马拉稀三次,从而让赵悼襄王打消了重新起用廉颇的念头。可见“窝里斗”是多么可怕的事情。而这一“窝里斗”,最终导致赵国的灭亡 和一代良将廉颇老死异地他乡——今安徽省寿县和湖北省江陵县一带的悲剧。
据此,时隔1400年后,南宋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著名词人辛弃疾有感而发,写下了著名的《永遇乐o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雅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创作《永遇乐o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时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南宋时,作为主战派的代表,山东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却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江西乡下赋 闲,不得重用。后来,宰相韩侂胄重新起用辛弃疾,急于利用辛弃疾率兵北伐,以期通过打败金兵而捞取政治资本。而精通兵法的辛弃疾派人去北方侦察后,认为战 机尚未成熟,主张暂时不要出兵。辛弃疾为此被贬为镇江知府。而北固亭作为京口(镇江)的一座名楼,登楼即可望见眼前已属金国的长江以北广大地区——包括辛弃疾的历城老家(今济南)。不难想像辛弃疾在京口任职期间,有多少感慨汹涌心中,蓄积起来,便有了《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
全词表达了辛弃疾坚决主张抗金的豪情壮志,抒发了对北方沦陷区人民的同情,揭露了南宋政治的腐败。尤其最后一句则流露出65岁的辛弃疾报国无门的苦闷。他曾向朝廷建议,应当把用兵大计委托给元老重臣,并准备以垂暮之年,挑起这副重担。然而事与愿违,于是发出了仰天长叹:“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也就是标题的出处。
南宋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在发出仰天长叹的两年之后,心有不甘的辛弃疾病逝历城老家,享年67岁——好歹比客死异乡的老将廉颇差强人意。
至于廉颇与让和氏璧完璧归赵的蔺相如的关系,廉颇从对蔺相如误会交恶到负荆请罪的过程则是众所周知的故事了。后来两人成了铁哥们:“卒相与驩,为刎颈之交。”驩,音huān,马名,亦同“欢”。
古代的历史故事5篇精选荟萃 篇四
卧冰求鲤
王祥十九岁丧母,父亲再娶。后母处处找王祥的麻烦,对王祥恶言恶语。
“嘿,这个笨孩子,为什么又开着门呢?”
“哎哟!我的天呐,他自己早起就好了,为什么要吵醒我呢!”
每逢我叫他做什么,他老是笨手笨脚的,干么老是惹我生气呢?“
后母经常对着丈夫数说王祥的不是,最初丈夫老王还听不进去,因他深知王祥是个好孩子。
后母没有办法,只好试用其他方法。她说:”孩子的爸,你儿子给你倒茶了吗?“
爸爸说:”倒了呀,这不是吗?“
她走过去摸摸茶杯,”哦,呸!我叫他给你倒杯热茶,怎么冰凉的呢?来,你自己试试。“
”可不是冷的吗,哦,这孩子怎变得这么粗心大意了呢。“慢慢地,连爸爸对王祥的信心也动摇了。
王祥只能私下落泪。他知道是后母特意等茶冷了再指出他的过错,可是他从不反驳。
另一次,爸爸叫王祥到市场去买肉,后母却给他一个空的钱袋,所以王祥买了肉没有钱付,只好空手回来。这一次爸爸可真的生气了,以为王祥不小心遗失了金钱。
由于后母屡次为难与陷害,爸爸终于对王祥完全失去了信任与爱心。
王祥与父母之间,变得越来越难相处;可是王祥还是照样儿,不但更爱父母,也更小心照顾父母。
一个冬天的早晨,后母突然想吃活鱼。她说:”阿祥,你去钓一、两条活鲤鱼回来,我很想吃。真的,我一定得吃到活鲤鱼。“
王祥很听话,拿了钓竿就出去了。他走啊,走啊,并没觉得北风呼呼,乌云重重。可是,他走到平日钓鱼的地方,才发现整条河全结冰了。
”哦, 我的老天。“他想, ”我怎么能钓到妈妈要的鲤鱼啊?我不能再到更远的地方去找了,因为妈妈今天就要,我非得钓到鲤鱼不可。“他四下望望,只看到雪片已开始纷纷落下,白茫茫地,连小麻雀都不见一只。 ”哦,我怎样钓得着鱼呢?但我又不能不钓,她是妈妈,我是儿子,儿子的责任,就是不管在任何情形下也得使妈妈开心。可是现在风雪交加,我怎么办呢?我能止住雪不落吗?我能让冰融化吗?“
他苦思了很久,忽然心中一动,想道:不如我卧在冰上,也许我体温会使冰块融化,那么我就可以抓到鱼了。于是他脱下厚实的衣服,赤裸着上身,卧在冰上。 ”啊!老天!好冷,好冷……“他的牙齿上下打颤, ”得得,得得“一直抖个不停,但他紧闭嘴唇,咬紧牙关,下了最大决心,卧在冰上不肯起来。当他的背部冻得麻木时,就转过身,用肚皮卧在冰上。像这样来回转换了多次,忽然他听到冰在他身体下发出进裂的声音。
奇迹真的出现了,王祥躺卧的地方,居然破了一个洞口,从洞口跃出了两尾鲤鱼。王祥看傻了。他不相信他的眼睛,大喊: ”鱼,鱼,活鱼,从水里跳出来?是真的吗?我不是作梦吧?“他站起来,连打了几个喷嚏,慌忙穿上衣服,看着那两条在冰上蹦跳的鲤鱼,说道: ”哦!谢谢老天,老天真是万慈万恩!我母亲可真有福气!“
到家之后,王祥把两条鲜鱼交给妈妈说:”我很高兴钓到了鱼,没有让您失望。“可是,他刚说完这句话,就昏倒在地。
后母看到王祥脸色灰白,肤色转青,整个身体冻得像根冰柱一样,可吓坏了。这时她才良心发现地说:”哦!看我害得他多苦。我为什么要差遣他去钓鱼呢?他会不会死啊?“
她赶快生起火来给他取暖,又用力搓揉他的全身。过了好久,他才醒了过来。
王祥把捉到鲜鱼的经过,一一说给后母听。后母被他的至诚孝念感动得痛哭不止,她说:”阿祥啊,好孩子,我实在羞愧死了!我居然这么自私,差一点就把你的小命送掉了。“
她一边弄了杯热茶给王祥喝,一边羞愧交加地说:”阿祥啊,你怎么容忍我这么久呢?为了我想吃鱼,你竟然作这么大的牺牲。我跟你说,冰裂开,鱼跳了出来,这并不是什么运气,这是你的孝心感动了天地,得到神助!哦,我配有你这样的儿子吗?我对不起你,从今后,我要把你当作我的亲儿子看待。“
王祥从那时开始,得到了一个好妈妈。
据说:每年冬天河水结冰时,在王祥卧冰求鲤的地方,还可以清清楚楚看到一个躺卧着的人体印痕。
古代历史故事精选 篇五
唐朝初年,长安城里有一个剃头匠,叫杨三,祖传的剃头手艺,一把精钢打造的剃头刀拿在他手中既像书法家手中的毛笔,又像将军手中的兵器,刷刷刷刷,龙飞凤舞,几下子就剃光一个头,刮完一个脸,那感觉,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再加上收费低廉,长安城里的百姓都愿意找杨三理发。
这天,杨三的剃头铺刚开门,就来了两个人,其中一个身高七尺,相貌堂堂,但是满脸都是红红的青春痘,另外一个身高九尺,身体魁梧,一脸的络腮胡子,瞪着一双牛眼。
长青春痘的青年人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说:”听说,杨师傅的剃头手艺了得,我这个脸可以刮吗?“这要是一般的剃头匠,谁也不敢揽这样的活,因为这样的脸一上刀,就要刮破青春痘,流血。杨三却说:”这有何难!“说罢,他先将一块热毛巾搭在了青年人脸上,然后拿起自己的宝贝刀子,在一块水牛皮上蹭了起来。
片刻后,杨三的刀子被水牛皮蹭得光亮照人,吹毛即断,他将青年人脸上的那块毛巾取下,突然将刀子凑了上去。旁边的那个”络腮胡“一见,机警地上前抓住他的手,一瞪眼睛:”你要干什么?“杨三说:”你说我要干什么?自然是给客人刮胡子!“
青年人对”络腮胡“说:”不可无礼,且一边等候!“”络腮胡“应了一声,站到一边去了,但是那一双牛眼还是一眨不眨地瞪着杨三。
杨三深吸一口气,将剃刀凑近青年人脸部,突然开始发力。青年人只觉得脸上就像有一只温柔的小手在抚摩着,又像是春风拂过面颊,那感觉太舒服,太奇妙 了,他惬意地闭上了双眼。”客官,好了,请起身!“杨三的声音把青年人唤醒,他起身照了照铜镜,果然,自己脸上的胡须一根不剩,而青春痘竟然没有割破一个。”杨师傅的手艺真是太绝了!“青年人竖起了大拇指,旁边的”络腮胡“也敬佩得连连称奇。
青年人打了一个手势,”络腮胡“忙从身边掏出10两银子递给杨三,杨三却不接。”络腮胡“问:”你是嫌多还是嫌少?“杨三回答:”对于一般的老百姓剃头,一次五文钱也多了,可是对于天子之家,10两银子却少了!“
青年人来了兴趣,问:”你怎么断定我来自于天子之家?“
杨三说:”我看公子爷气宇轩昂,风度翩翩,眉宇之间透着一股英气,此不是一般百姓和官宦人家所能拥有,再说,我刚才给公子爷刮脸,发现公子爷的后脖颈处有一处深深的刀伤,我想,这应该是公子爷在冲锋陷阵时,披乱军所伤。“
青年人说:”分析的透彻,那你说我是谁?“
杨三说:”我虽粗鄙,但是每天在这里剃头,能接触到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听到很多的事情,我想,皇宫中如此英气勃发而且武艺超群者,唯有秦王方能如此!“杨三接着一指”络腮胡“:”如果我没猜错,这一位是勇猛无敌的秦琼秦大将军!“
青年人再一次竖起了大拇指:”杨师傅简直神人也!“
原来,气度不凡的青年人真的是当今皇上李渊的二儿子秦王李世民,他身边的”络腮胡“是大将军秦琼秦叔宝。李世民因为青春年少,精力过剩,所以脸上长出了一脸青春痘,宫廷里边的剃头匠稍一动刀,就血流如注,吓得都不敢给他刮脸。
后来,李世民打听到杨三的手艺超群,就抱着试试看的念头前来,不想,一下子就被杨三的手艺折服了,所以他就想请杨三前去皇宫,担任他个人的剃头师傅。杨三听完,那脑袋摇得像拨浪鼓,说自己习惯了市井的自在生活,要是把他招进皇宫,那就像一只鸟关进笼子,会憋屈死的,圣人说过: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他还是愿意给平头百姓理发。
李世民说:”我可以给你很高的俸禄,还可以给你封个五品的官职!“杨三却不为所动。
秦叔宝大喝一声:”你小小一个剃头匠,秦王给了你那么大的面子,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李世民说:”既然杨师傅不愿意进宫,我也就不勉强你,不过我公事繁忙,不能经常出宫,我想能不能这样,今后我需要剃头刮须,我就召你进宫,之后你还回你的剃头铺,为老百姓剃头,你看怎么样?“杨三答应了,李世民回宫之前,再三叮嘱杨三千万不要将此事宣扬出去。
从那之后,每当李世民的头发胡子长了,就会秘密召杨三进宫为他服务,之后又秘密送出宫,因为事情做得严实,很少有人知道这件事。
这天,杨三正在剃头铺给一个百姓刮脸,忽然五六个人簇拥着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走进来,一进门,那个年轻人把手一挥,那些人就把铺里其他的人赶走了。
年轻人这才靠近杨三,说:”我也不跟你废话了,我是当今皇上的四儿子齐王李元吉,听说我二哥李世民常召你进宫给他剃头刮脸,有这回事吗!“杨三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只是怔怔地看着李元吉。李元吉接着说:”你也知道,当今太子乃是我大哥建成,但是我二哥李世民却一直对这个位子虎视眈眈,且他手握兵权,随时要取而代之,如此,势必要乱朝纲,伤手足。“杨三这才插上一句:”那公子爷要我做些什么?“
李元吉从身边掏出一个小纸包:”此乃秘制毒药,见血封喉,你只要将此药浸入水中,然后将剃刀泡于水中,到时给我二哥刮脸时,只需割一个小小的口子,那毒药就会侵入他体内,不消一个时辰,他就会暴毙而亡!“
杨三一听,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这可是诛灭九族的大罪,小的万万不敢!“李元吉冷笑一声:”你要是不照我说的做,我现在就诛灭你的九族,但是如果你听我的话,我就赏赐你万亩良田,千两黄金,如何?“
在李元吉如狼似虎地逼迫下,杨三只得答应下来,为了他不至于泄漏口风,李元吉将杨三的妻子和孩子都抓走了。
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还有民间的评价,杨三知道李世民为人谦和,爱民如子,且有经天纬地之才,如果他做皇帝,肯定能成就一番伟业,而太子李建成为人小肚鸡肠,猜疑心重,杨三自然不愿意让这样的人当皇帝坑害百姓。经过深思熟虑,在下一次入宫给李世民剃头时,他将太子的计谋一五一十地都告诉了李世民。
李世民大惊,急忙与手下商议此事,大家一致认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发制人,于是李世民就带着杨三面见父皇李渊,将太子的阴谋说与他听。李渊是个仁厚的君主,听后却不信,就传旨下去,第二天要太子李建成、四子李元吉进宫说清楚。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第二天,李建成与李元吉进宫,当走到玄武门时,被李世民等人射杀,此后,李渊退位,李世民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成就了一番帝业。
至于剃头匠杨三,帮助李世民成就了帝业,但是被李元吉扣留的妻儿却被杀害了,杨三心灰意冷,最后用那把剃头刀给自己刮了一个光头,入白马寺做了和尚,但是因为护国有功,被李世民赏赐了两块金字牌匾,一个是”护国禅师",另一个是上书:天下第一剃头匠。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古代的历史故事多篇新版经典【通用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