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故事案例【精品多篇】范文

(作者:klsndf8sd时间:2023-07-02 08:25:42)

导读:创业故事案例【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创业故事案例【精品多篇】

创业故事案例童装店精选 篇一

如今做什么生意赚钱?9平米小店,开始创业路!

一个人成功后,当初选择的起点往往会被追溯为具有远见卓识或胸怀大志,即使这可能是人们一厢情愿的美丽误解。被称为中国“美容经济女掌门”的张晓梅就坦白地说,自己最初之所以选择美容业,是因为当时只有几万元钱,刚好够得着这个行业的门槛。

张晓梅是个“有野心、好胜、执着”的人,但她又从不为自己的野心所困。在给自己确立一个创业方向之后,她便低着头朝前走去。如今做什么生意赚钱,张晓梅的履历表里有着一个又一个光环———十届全国政协委员、、20中国十大经济女性人物、全国三八红旗手、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这一切都源于她对中国美容业的贡献。

创业从9平方米小店开始

如果按照正常的轨道,张晓梅将继续在部队里工作生活下去,并一步一步走向更高的位置。但张晓梅不愿过这种毫无波澜的生活,她期望能开创一份自己的事业。如今做什么生意赚钱,在今年全国两会举行期间,一则新闻吸引了记者———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梅为两会代表委员们讲授着装打扮之道。照片上张晓梅笑意盈盈,柔弱文静。真正见到她本人时,记者才发现在她身上,利落干练其实表现得更为鲜明。

张晓梅的父母都在山区部队工作,很自然地,1977年不到15岁的张晓梅也入了伍,并在部队里一待就是。在此之前,张晓梅几乎没有和外界接触过。如果按照正常的轨道,张晓梅将继续在部队里工作生活下去,并一步一步走向更高的位置。但张晓梅不愿过这种毫无波澜的生活,她期望能开创一份自己的事业。

1989年,张晓梅开始创业时只有几万元,这离很多梦想都有太远的距离,所以,张晓梅选择了接近现实的一个方向———在成都最热闹的商业街开了一家9平方米的小美容店。在当时,这还是一个被人们用有色眼镜看待的行业,朋友们对她的选择非常不理解。“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只是希望能自己出来创业。美容业那时是比较容易进入的一个行业,资金门槛比较低,技术含量也不太高,加上自己又有文化,我想:我总会做得比别人好些吧”。

率先提出“美容经济”

在不断摸索中,张晓梅开辟了美容与化妆品相结合的经营模式,美容店很快就火了起来。现在,全国加盟店已经达到几百家。1990年,张晓梅创办了西南美容学校,如今做什么生意赚钱,发展至今共培养超过3.6万美容专业人才,成为具有开办大专学历教育资格的民办教育机构,并先后被劳动部门批准为“中国知名美容院校”、“国家美容师职业技术等级考级单位”、“国家美容职业技能鉴定所”。

3月,全国政协第十届会议召开。张晓梅提交了一份题为《尽快建立健全国家标准和规范1200万从业者亟待政府支持》的提案,首次对中国美容行业的整体面貌进行了客观、全面的呈现。作为全国政协中唯一的美容界代表,张晓梅提出,“美容经济”正成为房地产、汽车、电子通信、旅游之后的第五大消费热点,它的意义已不仅仅表现在消费层面,它实质上是一种典型的以人为本的“人本经济”。如今做什么生意赚钱,这一提案迅速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张晓梅随后被称为“美容经济女掌门”。

张晓梅喜欢以这样一个例子说明自己不喜欢在一些无谓的小事上花心思。多年前在成都的一家小餐馆吃面,张晓梅听见两个妇女与老板激烈争辩,指责店里的碗边沿上有几个小缺口。张晓梅下意识地看了看自己的碗,发现比她们的更破。但在重要的事情上,张晓梅有着超乎寻常的敏锐,比如对危机来临前的识别,对人才的判断,相比一般人,她也更懂得适当地表达自己。如今做什么生意赚钱,在记者前往采访之前,张晓梅已经准备好了一叠资料,方便记者更全面地了解自己。

张晓梅的成功绝非偶然,她对整体经营的把控、对细节的把握能力让记者很难相信。实际上,任何项目都有发展的空间,成败的关键往往在于投资者对该项目的用心程度

创业故事案例童装店精选 篇二

今年35岁的崔明强在两年前经历了事业上的重大转变,从一个行政文员摇身一变成为了创业的小老板。经过前期的市场调研,崔明强辞去了收入稳定的工作,于底开始在童装市场进行创业。

记者了解到,大学毕业后,崔明强就进入了一家民营企业做行政,工资稳定,而且工作的各个方面也都进展顺利,家人对他的工作也都很满意。20,崔明强在小区里收到了一份创业扶持政策的宣传材料,一下子对创业动了心。“上班族工作不自由,而且在单位工作时间长了,各方面没什么挑战性了,觉得比较枯燥无味。但当时家人觉得这个工作收入不错,都认为辞去工作的话非常可惜。”崔明强说,自己当时已经有了两个孩子,从自己的经历来说他认为童装市场潜力很大,所以他毅然辞去了工作,带着10万元的积蓄以及向城阳人社局申请的5000元创业扶持金,开起了自己的第一个童装店。

难题 断了流动资金陷窘境

“因为没有经验,一开始我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经营情况也仅仅能够维持正常的运转。后来,随着经营经验的积累,业绩也越来越好,所以在我又投入四五万元开了一家童鞋店创业故事案例童装店创业故事案例童装店。”崔明强说,同时开着两家店,对于流动资金的要求更高了,就在过年的时候,店铺的经营陷入了窘境。

“我们因为是在商场里开店,结款一般都要拖一两个月。所以往往我们的货品卖完了,但是钱却没有回到账上。平时还好,但是过年那段时间由于出货又多又快,资金链一下子就断了。”崔明强告诉记者,当时一下子卖出了10万元的货品,可是由于商场的结款时间还要拖上一个半月,所以当时他不仅没有资金再次进货,也没有钱给工人发工资。当时没办法,崔明强一方面只能先借钱渡过难关,保证工人的工资和正常的经营,另一方面他又向城阳区人社局求助,申请了10万元的无息贷款。“上个月这10万元的贷款终于申请下来了,这个月就能发放,这对我们来说真是及时雨,不仅解决了流动资金的问题,而且2年的还款期限对于我们来说压力不大。如果能够按期还款,今后还能再次进行贷款,对于我们这些刚刚起步的创业者来说,真的是雪中送炭。”

经验 创业培训课,一堂都不落

“其实开第一个店的时候,我的内心非常忐忑,不知道能不能赚钱。什么市场营销、进货、陈列全都不会,还要跟商场 、厂家、员工沟通到位,各方面的操作都要亲力亲为。所以,当时人社局组织的创业培训我一堂都不落地参加了,创业指导人员还为我出谋划策,帮忙找到了创业的门路。”崔明强告诉记者 ,创业对他来说是个新领域,通过参加培训和自学,他渐渐摸到了门道创业故事案例童装店投资创业。

崔明强说,对于销售行业来说,避免压货和保证流动资金最为重要。“我们退货的话都有一定比例,所以货品卖不掉一般只能等到来年才能处理。这样就会压一部分资金,导致流转困难。”崔明强介绍,为此他经常要跟客户沟通,熟知消费者喜欢的款式和面料,而且每次都叫上妻子跟他一起进货,在选择款式方面积累经验。同时,他也抽出更多时间学习人事管理 、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经常为员工进行培训,为今后事业的扩展做好准备。

创业励志故事 篇三

马云的人生创业故事

很多人都想创业,但他们似乎有一个同样不创业的理由:我没有钱,我要是有钱的话,怎么怎么样······似乎只要有钱,他就一定能创业成功。

可是马云的创业经历告诉我们,没钱,同样可以创业,同样可以创出一番伟大的事业。

马云有过三次创业经历,创业开始都没什么钱。

第一次:创办海博翻译社

马云之所以要办翻译社,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1.当时杭州很多的外贸公司,需要大量专职或兼职的外语翻译人才;2.他自己这方面的订单太多,实在忙不过来;3.当时杭州还没有一家专业的翻译机构。

很多人光有想法,从来都不会有行动。但是马云一有想法,却是马上行动。当时是1992年,马云是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的青年教师,28岁,工作4年,每个月的工资还不到100元。但没钱,不是问题,他找了几个合作伙伴一起创业,风风火火地把杭州第一家专业的翻译机构成立起来了。

创业开始,也是举步维艰,第一个月,翻译社的全部收入才700元,而当时每个月的房租就是2400元。于是好心的同事朋友就劝马云别瞎折腾了,就连几个合作伙伴的信心都发生了动摇。但是马云没有想过放弃,为了维持翻译社的生存,马云开始贩卖内衣、礼品、医药等等小商品,跟许许多多的业务员一样四处推销,受尽了屈辱,受尽了白眼。

整整三年,翻译社就靠着马云推销这些杂货来维持生存。1995年,翻译社开始实现赢利。现在,海博翻译社已经成为杭州最大的专业翻译机构。虽然不能跟如今的阿里巴巴相提并论,但是海博翻译社在马云的创业经历中也划下了重重的一笔。

海博翻译社给马云最大的启示就是:永不放弃。

没有钱,只要你永不放弃,你就可以取得成功。

第二次:创办中国黄页 中国黄页是中国第一家网站,虽然是极其粗糙的一个网站。网站的建立缘于马云到美国的一次经历。1995年初,马云参观了西雅图一个朋友的网络公司,亲眼见识了互联网的神奇,他马上意识到互联网在未来的巨大发展前景,马上决定回国做互联网。

创业开始,马云仍然没有什么钱,所有的家当也只有6000元。于是又变卖了海博翻译社的办公家具,跟亲戚朋友四处借钱,这才凑够了80000元。再加上两个朋友的投资,一共才10万元。对于一家网络公司来说,区区10万元,实在是太寒酸了。

很多人都说,做网络公司,没个几百万上千万是玩不转的。又有人说,如今的环境跟马云创办中国黄页的时候截然不同了,那时10万可以,现在肯定不行。我说,这全都是借口。说这样的话的人,这辈子也不可能有什么大的成就,因为他们眼里看到的都是困难。

对于中国黄页来说,创办初期,资金也的确是最大的问题。由于开支大,业务又少,最凄惨的时候,公司银行帐户上只有200元现金。但是马云以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把营业额从0做到了几百万。

当然,后来中国黄页被杭州电信收购了。但是我以为,中国黄页在马云手里,依然是成功的。

第三次:创办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无疑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的一次奇迹,这次奇迹是由马云和他的团队创造的。

但是阿里巴巴创业开始,钱也不多,50万,是18个人东拼西凑凑起来的。50万,是他们全部的家底。然而,就是这50万,马云却喊出了这样的宣言: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

那是1999年。1999年,中国的互联网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状态,国外风险投资商疯狂给中国网络公司投钱,网络公司也是疯狂地烧钱。50万,只不过是像新浪、搜狐、网易这样大型的门户网站一笔小小的广告费而已。阿里巴巴创业开始是相当艰难,每个人工资只有500元,公司的开支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来用。外出办事,发扬“出门基本靠走”的精神,很少打车。据说有一次,大伙出去买东西,东西很多,实在没办法了,只好打的。大家在马路上向的士招手,来了一辆桑塔纳,他们就摆手不坐,一直等到来了一辆夏利,他们才坐上去,因为夏利每公里的费用比桑塔纳便宜2元钱。

阿里巴巴曾经因为资金的问题,到了几乎维持不下去的地步。

8年过去了。

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市值200亿美金,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马云和他的创业团队,由此缔造了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奇迹。

中国大部分想创业的人都是一样,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他们比马云聪明多了,能想出非常多的创业好点子来,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去执行过。因为他们有着太多的借口和理由。

“我没有钱。”他们都这样想。

于是,他们继续过他们平庸的生活。

今天看到了俞敏洪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的发言,俞敏洪在发言的最后说了这样一段话,让我特别感动,他说: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那未来你一辈子的日子堆积起来将永远是一堆琐碎。

看完之后,你还会对自己创业没有资金或没有其他什么的找借口吗?你要做的是:想到了,马上就去做! 像马云那样,只要你努力了,世界上,其实没有你做不到的事情!

成功创业故事大全5 篇四

五星控股汪建国

汪建国,五星控股集团董事长。

从创办五星电器,到孵化出孩子王、汇通达、好享家等3只独角兽,汪建国所走的的每一步都是“放弃与学习”并行,缔造了总估值超500亿的商业传奇。

一、创办五星电器

汪建国出生于江苏苏州,1981年进入江苏省商业厅工作,端上令人羡慕的“铁饭碗”,但是这种清闲的生活并不是他想要的。

1991年,第二次创业浪潮风起云涌,汪建国决定弃官从商,进入江苏省五交化公司。7年后,他成为江苏省五交化公司总经理,并将其改名为“五星电器”。

刚上任,汪建国就“快刀斩乱麻”,大胆舍弃五金、电动工具、化工产品等业务,集中火力做家电连锁。他认为,家电行业市场潜力巨大,而且产品迭代速度快,值得投入。

1999年,汪建国开设了第一家五星电器连锁店,一个半年时间,连锁店就达到20家。对于门店,他实行精细化管理,了原材料价格过高这一行业痛点。

从采购到物流,再到管理体系,汪建国在每个环节都合理把控成本,并且多方面开源节流。同时,对于员工,既规范管理,又适度放权,让整个连锁卖场高效运转。

2009年,五星电器发展遭遇瓶颈,希望渺茫。汪建国深思熟虑之后,将五星电器出售给了百思买,“只有放弃才能获得更好的机会。”

离开了五星电器,汪建国迅速转变赛道,创立五星控股集团,开始了二次创业。

二、造3家独角兽

经过市场调研,汪建国确定了三个创业方向:一是小孩的生意,二是农民的生意,三是有钱人的生意,由此分别诞生了“孩子王”、“汇通达”、“好享家”这三家公司。

2009年,汪建国发现婴幼儿用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于是创办了“孩子王”,形成“电子商务+连锁门店+直购手册”的经营模式。

为了给年轻妈妈提供全方位增值服务,他要求每位上岗员工必须考取育婴师证,并且邀请专业医生来做育儿知识培训。而且,他规定每年举办一千场活动,每月开展一次妈妈座谈会,和用户建立长期联系。

2010年,随着电子商务蓬勃发展,汪建国成立农村生态电商“汇通达”。

他以农村的“夫妻老婆店”为突破口,研发了“超级老板”APP,让夫妻店实现全经营流程的信息化管理;推出了“汇掌柜”APP,帮助夫妻店建立网上商城,实现转型升级。

此外,汪建国还创办了智能家居集成服务商“好享家”,并且通过城市合伙人的模式实现快速扩张。

根据五星控股集团公布的数据,孩子王、汇通达、好享家等3只独角兽总估值已经突破500亿。

“作为这一代企业家,尤其这个年龄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自身要学习。”

巨人网络CEO史玉柱的故事: 篇五

史玉柱在脑黄金产品成功之后,整个团队上下的人全部头脑发热,一口气又推出了12种保健品,但最后彻头彻尾以失败告终,再加上巨人大厦的营销失策,使得史玉柱一手搭建的巨人帝国面临危机。一夜之间,史玉柱负债2.5亿,跌入人生谷底。在这段时间里,史玉柱并没有因此倒下,他一直在反思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为了了解自己究竟错在哪里,他让人将当时报纸上关于他的负面文章一篇篇接着读,看看别人对他失败的“诊断”。文章骂得越狠,他读的次数越多,甚至专门组织“内部批斗会”,让身边的人一起向他“开火”。正是凭借着反思、务实、信心,史玉柱在全国县域市场撒下的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脑白金让他重新回到了一线商人的俱乐部, 史玉柱创造了一个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史上绝无仅有的传奇故事。

温商创业故事2:7000元起家皮衣作坊到年赚4亿 篇六

1999年,是陈旺生创业10年的一个结点,也是他人生中最灰暗的岁月。那年,皮衣行业遭遇系统性风险,出现迅速滑坡。一时间,所有皮衣生产企业都像漂泊大海的扁舟,被打入浪底。眼看着产品销售遇阻,企业迅速陷入亏损,陈旺生急得发起了高烧。毕竟年关将至,彼时的员工工资是年结方式,这意味着要支出很大一笔费用。可钱从哪来?要么借钱堵窟窿咬牙度过,要么遣散员工关门转行。

一番纠结、痛苦、挣扎过后,陈旺生选择勇往直前。他找老家拆借到了一笔钱,总算解决了工资问题。2000年春节,200多名员工欢喜过年,只有陈旺生黯然伤神。他深知,若不能尽快转型东山再起,一切将无法挽回。情势紧迫下,陈旺生不等出正月,就急急约见了一个人。而恰是此人,成为他二次创业的 “助推器”。

转型皮草质量至上再创辉煌

香港的春节,处处张灯结彩。长途跋涉的陈旺生在一家咖啡馆找到了这位他最想见的人全世界皮草行业华人“第一把手”。那天,那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借给陈旺生2600万元,甚至连借条都没有打。因为10年的接触,彼此已建立了充分的信任。老人除了在资金上的支持外,还建议他放弃皮衣转做皮草,不仅利润空间更大,且市场更容易拓展。

只要心不死,再造企业并不难。春节后,老人亲自带着陈旺生去丹麦、芬兰、美国的皮草批发中心,耐心教授他原材料的甄别技巧,嘱咐他不论何时都不要放松对质量的要求。这一切,陈旺生都牢记在心。回国后,他即刻召集员工开会,并组织学习皮草的制作工艺,强调质量意识和品质把关,即在面料上刻意求精,在设计上标新立异,在利润上力求合理,在服装上争创一流。所有的皮毛原料均从国际四大毛皮供应商直接购进,不选其他渠道。因为他深知,质量才是企业的生命线。

二次创业的陈旺生投入了200%的精力,因为他始终告诫自己:只能比第一次更成功。为此,他设立了品质调查制度,即在每件服装出厂时都附一张“意见卡”,以及时了解消费者的意见和市场动态,为公司抓生产和品质管理提供第一手依据。区别于那些利益至上的商人,陈旺生最大的不同是,无论亏赚都要先把产品做好。在他眼中,签订的任何一份合同都是责任,一定履行至最后。绝不会以牺牲品质降低价格来赢得市场份额,相反,近乎吹毛求疵的他对每一个生产线上的员工提出了更高要求“精貂细作”、“裁剪激情”。只要从他手里送出去的服装,就是品质绝对上乘的一等品,一针一线都精益求精。

如此认真负责的态度,让公司不出一年便再度赢得广大客户的信赖,同时也在企业内部逐步形成一种信用文化,继而使公司逐渐在国内众多服装生产企业中脱颖而出。时至今日,陈旺生的服装集团已服务国内外70多个知名品牌。未来几年,他计划对企业进行更为系统化的管理,不仅要建立一支由专家型经营者组成的团队,还要构建出实力主义评价制度与业绩挂钩的工资体系,并整理归纳为一套完整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怀揣着对未来的期待,陈旺生依旧如刚创业般激情四射,阔步向前。

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的故事: 篇七

在“唯出身论”的年代,宗庆后“旧官僚后代”的出身让他尝尽了人生的艰辛。16岁那年,宗庆后便被“安排”到浙江舟山去填海滩,一呆就是15年。1987年,42岁的宗庆后拉着“黄鱼车”奔走在杭州的街头推销冰棒,他发现做儿童营养液有很大的市场。然而此时的他早已错过了创业的最佳年龄,面对众多朋友善意的劝说,宗庆后显得异常固执:你能理解一位40多岁的中年人面对他一生中最后一次机遇的心情吗? 十多年之后,由他一手缔造的娃哈哈集团成为了中国最大的饮料企业。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创业故事案例【精品多篇】范文。

word该篇创业故事案例【精品多篇】范文,全文共有7736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创业故事案例【精品多篇】.doc》
创业故事案例【精品多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