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系列励志故事【精品多篇】范文

(作者:qinguoqin时间:2023-07-07 11:49:53)

【寄语】女性系列励志故事【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女性系列励志故事【精品多篇】

当代女性励志故事 篇一

知道吗?25岁的哥伦比亚姑娘苏丽·桑吉诺因患有先天性四肢切断综合症,生来四肢不全,虽因身体缺陷曾遭受欺凌,甚至险些自杀了断,但她还是以坚强的意志面对残缺人生。可是如今,苏丽已成为哥伦比亚国内一位众人皆知的励志演说家,她正在以自己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鼓起勇气战胜困难。

出生于贫穷家庭的苏丽,因身体缺陷,成长之路充满了常人无法忍受的艰辛——一苏丽在出生就被医生判处“死刑”,宣布她的一生都必须在床上度过。虽然苏丽的三个哥哥和两个妹妹都没有患上这种罕见病症,但是还是给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留下极大阴影。雪上加霜的是,苏丽两岁时,她的父亲自杀身亡。

失去了父亲的保护,苏丽在少女时期又遭遇强暴,导致她一度对生命绝望——15岁时,她爬上四层楼的楼顶,想一死了之,所幸她的母亲吉列米娜及时发现并阻止了她。

苏丽坦承,其实自己在六岁时就意识到自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对生活有许多绝望的想法,包括为什么我生来是这样?为什么我的父亲会自杀?为什么我身体残缺?”然而,母亲吉列米娜给了她无微不至的呵护和鼓励,还支持她学习油画,鼓励她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

苏丽也以实际行动证明就算没手没脚也可以无所不能。从铺床、刷牙、穿衣等对平常人来说最简单不过的小事学起,现在,她不但能打理好自己的生活,还在18岁时考上了艺术学院,学会了用嘴叼着笔作画。

此外,苏丽还走出了幼年的阴影,甚至还在19岁时有了男朋友,“他并没有任何残疾,但是他却接受了我。我们在一起有一年多,之后我们分手了,因为他对未来没有什么想法。在23岁时,我又谈了另外一个男朋友,我希望结婚,也希望能有孩子,”苏丽说,“曾经有医生告诉我,我这辈子不可能成为妈妈,但是现在我很享受生活。”

更让人敬佩的是,苏丽从来没有接受过政府的任何经济援助。如今,她经常出现在电视或电台的节目中,作为一位励志演说家,致力于用自己的经历,为帮助哥伦比亚国内的残疾人而四处演讲,筹集善款。

作为一个肢体健康的你,在困难面前倒下时,请想想四肢不健全的姑娘苏丽·桑吉诺,想想一个不健全的人的成功,想想成功都是经过磨练,而且坚持不放弃的意志。

当代女性励志故事 篇二

80后”北京美女李雅岚师从五星级酒店大厨的外公,厨艺好得没得说。但她不满足,走南闯北先后去新疆古城喀什、四川弄堂小店等地偷师学艺。十几年的苦心学艺,她已练就一手烹饪绝活。

满以为艺高一筹就能招揽生意,哪知道在东城区李家巷开的小餐馆,由于小巷深人流少等内在原因,生意却异常冷清。

小餐馆取名为“私房菜馆”。经营的菜品都是些拿手绝活,也是别家小吃店里难以见到的很有风格的菜品。按理说,定位准了,手艺又超人,生意会红红火火的,为什么揽不来顾客呢?

李雅岚也想到过挪窝,但闹市区的门面贵得惊人。刚刚起步做生意的她,一时拿不出那么多资金,有好想法只能“闷”在肚里。想将餐馆甩手包给别人,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合适人选。就这样,私房菜馆还得半死不活地开下去。

除了挪窝,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救活私房菜馆了吗?绞尽脑汁一心想寻找到突破口的李雅岚,眼睛盯上了微博。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李雅岚决计在微博上搏一搏。

为了做足功课,李雅岚把最拿手的“鳜鱼豆腐羹”的制作流程拍成照片发到微博上。照片上,雪白的豆腐里面包藏着鳜鱼块,金黄色的咸鸭蛋铺陈得满盘流油,十分诱人。博友们看了,好评如潮。随后的日子里,每做一道菜,李雅岚都将拍好的照片发到论坛或微博里,以此博取博友们的“欢心”。

图片漂亮,文字清新,李雅岚“微博私房菜”不仅得到了大家的夸奖,还有良好的互动,以至后来有了数千名粉丝,而且每条微博的转发和评论都有几百条。

数千名粉丝就是一笔难得的人脉财富,不能让粉丝们只停留在夸赞和欣赏上,应利用他们的智慧和手艺来“揽活”私房菜馆。

于是,在博客里,李雅岚与北京的一家美食论坛合作,组织美食爱好者聚会,要求每人准备一道拿手菜,来私房菜馆现场切磋。食材由私房菜馆负责购买,美食爱好者不用掏腰包,只须提前在博客上提供一份详细的食材配购单子。做成的拿手菜,由各自独享,李雅岚作为奖赏,也不收一个子儿。李雅岚把这一活动,称为“舌尖上的休闲”。

博友们一来展示了才艺,二来也见识了李雅岚的绝活。由于这些行家的口口相传,很快,私房菜馆在京城小有名气了。

李雅岚也是现学现卖,把博友来菜馆切磋时学到的拿手菜,转眼又“卖”给其他顾客。这样,私房菜馆的菜品几乎天天可以推出新花样。这种不断翻新的方式,也给菜馆带来了活力和源源不断的生意。

2012年,私房菜馆被《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在京城美食圈里引起了很大轰动。总导演陈晓卿说,如果不把李雅岚的私房菜馆搬上银屏,不光是种缺失,更是一大遗憾!

2013年,私房菜馆已无法容纳大批慕名而来的食客,李雅岚不惜花160万元又在北京东城开了几家分店。

“一道菜”揽活了生意!“一道菜”提供的不仅仅是数量上的累积,还带来了人脉。人脉就是财富,这便是李雅岚推出“一道菜”的真正绝活。

当代女性励志故事 篇三

2006年,某栏日对何泽慧做了40分钟的电视访淡,定格在一个碎皮缝制的钱包上的镜头足足有四分钟。92岁的何泽慧用已经不太灵活的手指翻动钱包.拉开又拉上。钱包是她亲手为钱三强缝制的。

实际上:即使不是出于传统,作为一个实验物理学家,心灵手巧也是应有之义。

她在“两弹一星”的光环下过了一生。2011年6月20日,何泽慧去世,一家媒体的讣闻副标题说:“享年97岁,系钱三强夫人。”

何泽慧祖籍山西。出生于苏州。何家是大家,父亲何澄是文物鉴赏家,日本陆军士官学堂毕业,曾加入同盟会。外祖母谢长达是当时著名的教育家和妇女活动家.创办了振华女子学校。因重视英语与理科教育,振华女校一度被视为当时的江南清华预备学校。何泽慧在此就读,与杨绛是校友。

该校校训是“诚朴仁勇”,不花哨也不华美,只是告诉女孩,要活得独立、乐观,要坚韧,热爱那些应该热爱的东西。

高中毕业投考清华大学,受学物理的表哥王守竞的影响,何泽慧想读物理系。物理和军工关系最为密切。那年的清华大学物理系共招收了28个学生,女生10人。物理系教授认为女生学物理难有所成,纷纷劝她们转系。何泽慧因此把系主任叶企孙称作“老封建”。谈起当年险些被劝退的经历,直到白发苍苍的年纪,何泽慧依然愤愤不平。

何泽慧是坚决不转系的3名女生之一,毕业时拿到毕业论文的全班最高分。同班的钱三强也是90分的高分,那届学生中,两人是著名的“天生一对”。

毕业后找工作,男生可以去南京军工署,女生却没人管。何泽慧选择了继续读书,利用山西省资助的3年共3000大洋的奖学金去了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学校,原因是“德国最便宜”。

何泽慧是该校第一个选修弹道学专业的外国人,也是第一个选修弹道学专业的女人——出国前,她打听到技术物理系的系主任曾在南京军工署做过顾问,便直接找到他,说:你可以到我们中国来当军公署的顾问,帮我们打日本鬼子,我为了打日本鬼子,到这个地方来学习这个专业,你为什么不收我?

这一招还真奏效了。1939年,25岁的何泽慧成功拿到了博士学位。

何泽慧在德国研究弹道时,钱三强考到了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跟随居里夫人学习镭学——博士毕业后的一次大学同学聚会中。何泽慧得知了这个消息。1943年,两人恢复了联系,由于战时限制,只能利用25字以内的信件交流。

经过两年的通信,1945年,32岁的钱三强向31岁的何泽慧发出了求婚信:“经过长期通信,我向你提出结婚的请求,如能同意,请回信,我将等你一同回国。”何泽慧回道:“感谢你的爱情,我将对你永远忠诚。等我们见面后一同回国。”

之后,何泽慧去了钱三强的实验室,与钱一起发现了铀核的三分裂,又独自发现了铀核的四分裂。三分裂出现的概率是三百分之一,四分裂出现的概率是万分之一。

1947年,夫妇俩宣布,他们发现了铀核的三分裂和四分裂,这是战后物理学上很有意义的一项成就,不少西方国家的报刊刊登了此事,称赞他们“发现了原子核新分裂法”。当年,法国科学院把亨利·德巴维奖颁给两人。

1948年夏,在法国的事业处于巅峰之际,钱三强和何泽慧决定回国。新中国成立后,钱三强投入“两弹一星”的研究。在筹建“两弹一星”团队时,人选名单里原本有何泽慧,却因为她是钱三强的家人,又是女性,最终与研究团队擦肩而过。何泽慧以自已的方式参与了“两弹一星”工程。氢弹研发时,一个重要的数据,便是何泽慧带人在实验室完成了验证。

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1968年,何泽慧和钱三强被下放到陕西的一个干校。何泽慧负责敲钟,敲得很精准,时间甚至可以用来对表。钱三强认为在干校是浪费时间,很焦躁,何泽慧却很豁达:“着什么急,听天由命吧。”

同事马宇蓓说:何先生的童心是出名的,她想做的事,很是执著;她不愿做的事,八抬大轿也请不动。

她曾说:国家是这样一种东西,不管对得起对不起你,对国家有益的,我就做。

92岁时,记者去采访她,谈到“两弹一星”,她说:没什么,都是抄别人的。她的兴趣是做出点自己的东西。她不看小说,四大名著全没翻过,理由是“小说都不实在,都是编的”。

当代女性励志故事 篇四

在宜春,一位残疾人一手创办起了一所自闭症康复教育中心,为许多自闭症的儿童开创了一片温馨的天地。近日,记者走进其中,看到校长黄宜萍正带着数十名自闭症儿童在这里生活,践行着“为特殊孩子搭起幸福桥梁”的承诺。

记者面前的黄宜萍,开朗、干练而又健谈。当记者问及这一路的历程时,黄宜萍娓娓地向我们讲起她曲折的创业故事。

下岗前,她曾任下浦粮管所助理会计。舒适的工作、稳定的收入虽给予了她安稳的生活,但始终按捺不住她那想出去闯一闯的决心,只因为她比别人更清楚自己内心的想法:安逸的生活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相反,时间长了反而会磨灭自己的创业激情。虽然一个残疾人创业要付出比平常人更多的艰辛,但她相信,只要永不言弃,成功就在前方。黄宜萍于是怀揣着梦想,坚定地踏上了创业之路,用不屈不挠的姿态向世人证明残疾人也能在创业上取得成功。她用坚实的脚印踏平了崎岖坎坷,用勇敢的心劈开了重重荆棘,终让创业之花沿着脚印悄然绽放。

初次创业:打消顾虑开办私立幼儿园

1992年,黄宜萍从单位下岗。刚下岗的时候,她觉得自己的生活一下失去了方向,很迷茫,不知做什么好。那时,在南昌工作的同学梅珍回家,建议她去开家幼儿园。听到这个建议,黄宜萍很吃惊,原来她认为幼儿园只有政府才能开,难道私人也能开?带着顾虑,黄宜萍来到南昌参观了梅珍介绍的一所幼儿园。参观完之后,她感触很深,觉得办幼儿园是个很有前景的事业,并特别感激梅珍给她提供了这么好的创业信息

1994年8月,黄宜萍决定利用父母在东浦建的一栋三层楼房开办一所幼儿园。但她丈夫坚决反对这个决定,毕竟开幼儿园安全责任大太,孩子太小,万一有个闪失可不得了。黄宜萍的父母也反对她的这个决定。正愁没有启动资金,大伯的支持让黄宜萍备受鼓舞,看到女儿的决心,黄宜萍父母最终也转而表示支持。

那时东浦是刚开发的小区,到处在建房,路也不好走,为不影响招生,她便挨家挨户去调查,到开学时,幼儿园招终于收到了16名孩子,并请了一个能吃苦又好学的女孩当老师。刚开始,因为残疾人的缘故,黄宜萍受到很多冷言冷语,但这些冷言冷语没有挫伤她的积极性,反而激励着她继续前进。16个孩子被分成了两个班,黄宜萍带的班上有个男孩叫毕辉,其爷爷是一名退休老师,每次放学,毕辉都由爷爷来接。有一天,毕老师对黄宜萍说:“黄老师,我这两天都很早来接人,但我都站在门外听你讲课,你确实不错,以后一定会是个出色的老师。”毕老师的话让黄宜萍备受鼓舞,于是她暗下决定:一定要做得更好。

经过一年〔haoword.com〕努力后,幼儿园有了60多名幼儿。为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黄宜萍虚心向幼教老前辈学习,还参加了市里举办的第一届幼师培训班,于是在那个七月,她天天顶着炎炎烈日,骑着自行车从东浦赶到二中,单趟便是五公里路,外加四十个台阶。对于黄宜萍而言,那还是个灾难的七月:父亲突发脑溢血住进了医院,她每天上课前都要去看望一下;母亲要同时照顾老伴和外孙女,为了让母亲多休息一会,她和弟弟晚上轮流看护父亲。但在这种情况下,黄宜萍还是没有放弃学习,并顺利拿到了幼师合格证、园长合格证。

遭遇变故:家长孩子的支持成精神安慰

幼儿园在黄宜萍的精心管理下,逐渐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入园幼儿达到300名,她于是又租了一栋楼。但成功的喜悦并没维持多久,黄宜萍便感到事业不光要做大,还要做优,她决定减少生源,退掉租的一栋楼,把自家房重新装修一下;每个班按国家标准的人数招生,以求精致。

不久,黄宜萍又经历了人生中的一次打击——和丈夫离婚。虽然当时事业还不是很成功,但她仍然争取到女儿的抚养权,并背负上了几万元的债务。当时的她想法变得很简单,好好经营幼儿园、抚养女儿长大成人并还清债务。

在这段最痛苦、最绝望的日子里,黄宜萍总是看一些励志方面的文章,听听音乐,家人和朋友的鼓励也给予了她很大的精神安慰。“幼儿园发展很稳定,很多孩子毕业了还和我们保持着联系。”这一点让她感到很欣慰。

当时,幼儿园有一名叫笑笑的小朋友,因为父母工作忙便想把她送到奶奶家附近的幼儿园就读,可是笑笑在奶奶家天天哭闹,吵着说非要上黄老师的幼儿园不可。奶奶年龄大,身体也不好,不能接送,笑笑父母便找到黄宜萍商量对策,黄宜萍当即决定接送笑笑上学。“那时我刚买了一辆女式小摩托车,有一天,在去接笑笑上学的路上,天下起了倾盆大雨。为了不淋湿笑笑,我把雨衣给了她。当时5岁的笑笑说,‘老师,长大了我要送架飞机给你。飞机快,雨没下你就到家了!’”那一刹那,黄宜萍感受到,付出再多也值得。

学习充电:一语言障碍孩子的康复让她充满信心

后来的一件事情让黄宜萍感悟更深。一天上午,一个阿姨领着一名5岁的男孩来找她,“你是园长吗?”话还没说完,阿姨的眼泪就掉下来了,黄宜萍赶紧扶对方坐下,“阿姨,有什么事你慢慢说,别急。”原来这位阿姨的孙子叫刘聪安,5岁了还不会说话,大家都怀疑他是聋哑人,送了几个幼儿园都不收。听人说黄宜萍人好,幼儿园也好,阿姨便来求她收下这可怜的孩子。“阿姨,你放心,我一定收下你的孙子。”黄宜萍斩钉截铁的回答让阿姨瞬间热泪盈眶。随即,黄宜萍向阿姨详细了解了刘聪安的情况,并把他安排到已在幼儿园工作了四年的何老师班上。可刘聪安刚入园,就有两名家长提出要让孩子转学,因为他们怕刘聪安会影响到自己孩子的成长。黄宜萍于是找到两名家长,与他们沟通,晓之有理,动之以情,打消顾虑,并坚决表示,即使他们的孩子转了学,也不会放弃这个孩子。最终,家长们也表示了支持。

为此,黄宜萍和何老师特别为刘聪安制订了一套教学方案。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后,刘聪安开口讲话了,只是语言还缺乏连贯性。这样的进步让他们对刘聪安的康复都更有信心,在园里每年的“六一”汇报演出上,老师们让刘聪安参加了两个节目,一个舞蹈,一个唱歌。全园的家长对这孩子一年来的变化都备感惊讶,刘聪安的奶奶在台下边看边抹着开心的泪水。

刘聪安的事让黄宜萍感到要不断充电,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当她得知父母好友的女儿杨老师在上海从事智障孩子的学前教育,并做得很成功时,当即决定趁暑假去上海拜师学艺。来到上海,黄宜萍第一次看到了一群特殊的孩子,这些孩子全是由大人带领,因为患了自闭症学习有障碍。“自闭症”这个词黄宜萍以前从没听过,治疗自闭症采用的ABA教学、TEACCH教学方法也让她大开眼界,受益匪浅。更让她感动的是带着孩子来上课的家长:有些孩子的母亲事业做得很好,为了陪同孩子来机构上课放下了事业;有一个孩子的奶奶是大学教授,为带着孩子来上课要转几次车,在路上要花一个小时……

再次创业:开一家自闭症康复教育中心

从上海回来,黄宜萍的心情久久未能平静,她决定开一家自闭症康复教育中心。刚好在上海从事了六年特殊教育工作的邓老师此时回到宜春,在她那,黄宜萍接触并了解了一些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并免费给孩子上课。让她感到难过的是,有些家长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孩子是自闭症的事实,而错过了孩子最佳康复期。

筹备了半年,这家康复教育发展中心终于成立了,招收3—12岁以下自闭症、智力残疾、肢体残疾儿童,经过康复教育和智能教育,使大部分智残儿童进入普通小学或特教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确实无法进入小学或特教学校的,中心将对他们继续进行职业康复教育,使他们掌握一门辅助就业的技能,让孩子更好地触入社会;在老师教育、家长的监护下辅助就业,使他们有基本的生活来源,解决特殊孩子家庭的后顾之忧,为孩子搭起幸福桥梁。中心从正式上课以来,深受家长欢迎。

黄宜萍告诉记者,其实,每一个自闭症孩子的父母后面都有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小阳阳在他3岁的时候被发现得了自闭症,他母亲接受不了这个残酷的事实,离开了阳阳,阳阳的奶奶不顾自己年老多病,含辛茹苦地把阳阳带到了6岁,期间,亲朋好友都劝她放弃阳阳,但每次她都说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坚持,这是一条生命。每次看到这位坚强的奶奶送孙子来上课,大家都从心里敬重她。有几个12岁孩子的家长看到中心的老师很辛苦,主动提出先让3—5岁的孩子接受认知、感统训练,不能让这些孩子错过最佳康复教育期,这让黄宜萍深深感动。一位父亲为了方便儿子上课,特意在中心租了一套房子。

激情成就梦想,梦想点亮永恒,我们有理由相信黄宜萍的创业之路会愈拓愈宽,终成康庄之道。也希望有越来越多身残志坚之士涌现出来,投身于创业的天地,为这个世界添上一抹色彩,添上一份爱。

当代女性励志故事 篇五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是家里几代人的“皇帝”和“公主”,基于此,商家们都说小孩子的钱最好赚。在市场上,卖小孩吃的、玩的、穿的比比皆是,可有谁知道,当职业女性在职场上扛起半边天时,给孩子断奶也是一个家庭的大事。一个偶然的机会,未婚女孩马金琴竟然发现了这个商机,开办起专门为孩子断奶的生意……

愤而离职

应聘保姆为孩子断奶

山东女孩马金琴高考落榜后就来到上海一家服装厂打工,服装厂实行的是计件工资制,为了多拿工资,马金琴常常加班加点,一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但个体老板为人却极为刁钻刻薄,常常吹毛求疵地找衣服的缺陷,然后名正言顺地克扣工资。有一个月,马金琴按计件可以拿到近2000元的工资,可老板一番克扣下来,最终她只拿了不到600元的工资,扣掉了一大半,马金琴伤心得大哭起来,擦干眼泪后,她干脆炒了老板的“鱿鱼”,一气之下离开了服装厂。

此后,马金琴不停地在上海各大劳务市场转悠,但找来找去,始终没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就在马金琴为生计犯愁时,转机出现了。2011年8月,她正在闸北区的劳务市场找工作,一位中年妇女迎上来问她:“姑娘,我看你在劳务市场转了好多天了,现在工作可不好找啊。”

马金琴无奈地点点头道:“是啊,来上海打工的人太多了,能有的岗位都有人了。”中年妇女围着马金琴转了一圈,然后高兴地说:“姑娘,我姓陈,你就叫我陈姨好了,我看你长得有点像我媳妇,这样吧,我家里正好要雇个保姆,只要你答应,工资好商量。”

马金琴听后大喜过望,一口就应承了下来。但她高兴得太早了,到了陈姨家,原来要她做的并不是保姆干的活,而是陈姨的孙子牛牛正断奶,哭得慌,陈姨的儿媳妇看着牛牛哭,不忍心,就又悄悄地给他喂奶,这样断了几回都断不掉。眼看牛牛都快过周岁了,如果再不断,就会影响牛牛的成长,陈姨为此急得日夜睡不着觉,最后,她不得不把儿媳狠心地“赶”回娘家,让她们母子不能见面,想彻底断了孩子的奶。但牛牛看不到妈妈后,哭得十分厉害,对伸到嘴边的奶瓶根本不要,那一段时间,心烦意乱的陈姨急得要打电话让媳妇回来,可转念一想,媳妇一回来,牛牛的奶就断不成了,这天碰巧在逛街的时候遇到了和她媳妇长得差不多的马金琴,心想,孩子兴许看到她会亲切些,能顺利地给孩子断奶。

牛牛刚见到马金琴,还以为是妈妈回来了,立即停止了哭声,一双小手兴奋得直扑腾,马金琴抱起他后,他就急急地把嘴张开,在马金琴胸部乱拱,像寻食的小鸡似的,把还是大姑娘的马金琴羞得满脸通红,赶紧把牛牛又放进了摇篮,这一下,牛牛可恼了,又张开嘴巴大哭起来,一阵紧似一阵,把马金琴急得在摇篮前转来转去干着急。转着转着,马金琴急中生智,忽然有了主意,牛牛还小,辨别能力还不强,如果自己把她抱在胸前,然后李代桃僵地将奶粉瓶喂给他吃,岂不能起到以假乱真的效果?至于灵不灵,马金琴也来不及多想了。

说来真怪,牛牛真被这出假戏迷住了,在马金琴怀里吸吮着她预先泡制好的奶粉,再也不哭闹了。马金琴深受启发,开始的几天,她都是把牛牛紧紧地抱在怀里,把奶瓶放在乳房附近让他喝,后来,她慢慢地把奶瓶移远,牛牛潜移默化中已认知了奶瓶,奶瓶一拿远,他就追着奶瓶喝,半个月后,马金琴几乎不要抱着牛牛喂奶粉了,而是直接将奶瓶送到了摇篮里让他喝,他还是喝得津津有味。

突发奇想

未婚女孩要办断奶吧

断奶的第一步成功了,紧接着,马金琴又实施了第二步,让已经长出乳牙的牛牛吃些鸡蛋与牛奶泡制在一起的宝宝营养套餐,逐渐培养他的咀嚼能力。为了让牛牛得到更好的的营养补充,马金琴专门到新华书店买来了《宝宝营养餐》《婴儿护理指南》等书籍,一有时间就看书“充电”,从书本中她知道孩子一般都容易缺钙,于是她就指导陈姨买来高钙奶粉与鸡蛋等配制,使孩子吃得既营养又好吃。

一个月后,牛牛的母亲回来了,当她看到养得又白又胖的牛牛后,心中的担忧全被涤荡得一干二净。陈姨为答谢马金琴,在原来说好的1000元工资的基础又额外给她加了500元。而且马金琴给牛牛成功断奶的消息经过陈姨及她媳妇在小区里一宣扬,立刻引来了一些有断奶小孩的家庭关注。她在陈姨家还未干满两个月,就被同一幢楼的一个家庭接去,答应她只要孩子断奶成功就给她2000元的工资。在这一家刚刚做完,下一家又来请她了。几个月下来,马金琴这个“断奶家政”的名声也从北苑小区扩展出去,争着请她上门指导孩子断奶的家庭络驿不绝,马金琴几乎应付不过来了。

2012年4月,马金琴的一个昔日同学从老家来看她,并请她帮助介绍工作。当她得知马金琴的“断奶生意”越做越大时,就建议道:“马姐,你这样跑东家走西家多辛苦呀,不如自己租个场地,办个‘断奶吧’,凡要断奶的孩子都送到‘断奶吧’来,统一管理,这样也免得整日东跑西走的,赚的钱也会翻番呀。”

同学的话提醒了马金琴,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工作,她也赚够了租店面的钱,于是她欣然采纳了同学的建议,在阳光花园里租了一个门面房,到工商局注册了“琴琴断奶吧”的工商执照,并将同学留下来给她当帮手,2012年6月18日,琴琴断奶吧正式挂牌运营了。

提高档次

安全断奶打出品牌

但开业初期,却没多少家长将孩子送来“断奶”,马金琴觉得奇怪,自己当“断奶家政”时家家争着请,但开了“断奶吧”怎么反而没生意了。第七天,当又一位家长来转了一圈后,正准备一言不发地离开,马金琴赶紧上前拦住她打听:“这位大姐,你有孩子要断奶吗?送到我们这儿好了,我们保证帮你的孩子成功断奶……”

话还没说完,进来的家长就脸色一沉说:“现在谁家的孩子不当作宝贝,本身送过来就牵肠挂肚的,而且你这儿这么简陋,我们怎舍得让孩子来吃苦,出了问题你承担得起吗?”说完拂袖而去。

一语惊醒梦中人,自己只顾急着开张迎客,但店里却乱七八糟,难怪没有生意上门。“症状”找准了,马金琴立即筹钱买来了几张高档的婴儿床,同时将门店隔成几个小格子间,一个格子间里放一张婴儿床,并按照宾馆的标准进行布置装修,在墙上贴上了宝宝的画面,并买了大量的玩具放在格子间里,同时还执行严格的卫生制度,买来了消毒工具,还安装了电话,便于及时同家长勾通。一切妥当后,她又聘请了专职的营养师来给宝宝们配餐。

这一番布置下来,尽管花了不少钱,但却为“断奶吧”引来了生意,不几天,“断奶吧”里的5张婴儿床就住满了,马金琴与她的同学尽心尽力地照顾着他们,一开始,几个孩子哭成一片,哭声震天,引得了周围居民的不满,马金琴就用厚隔音板进行了隔音处理,消除了矛盾。在护理中,她为每个进吧的宝宝都建立了档案,实行定时查房制,每几分钟就巡视一遍,并按照她原先积累下来的断奶经验给宝宝们断奶。

10多天后,首批宝宝成功断奶,她约定家长们来迎接宝宝。为扩大“断奶吧”的影响,她还特意搞了个隆重的交接仪式,电视台与报社的记者也被这个新鲜的行业所吸引,对交接仪式进行了专题报道,等于给“断奶吧”做了免费广告,一些家长蜂拥而至,此后,她的“断奶吧”里一天也未出现过断档。不管生意如何红火,但她“断奶”一个收费1000元(含餐费)的标准并不提高,并承诺一次“断奶”不成功的,可以接着免费“断奶”,先前所收的钱全部退还,从而在家长中赢得了良好的信誉。

到2012年11月,马金琴一盘账,“断奶吧”开业不到半年时间,就净赚了10多万元。下一步,马金琴准备扩大规模,打算开出“断奶吧”的连锁店。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女性系列励志故事【精品多篇】范文。

word该篇女性系列励志故事【精品多篇】范文,全文共有10095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女性系列励志故事【精品多篇】.doc》
女性系列励志故事【精品多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