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语文复习资料整理(多篇)范文
【概述】初一上册语文复习资料整理(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七年级上册语文辅导复习资料 篇一
第一单元
一、知识结构
第1课《春》
(一)文学常识
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称谓),的散文有《背影》《荷塘月色》。
(二)文章主题:作者通过描绘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草木花争荣的景象,赞美了春的创造力,激励人们珍惜大好时光、辛勤劳作、奋发向上,抒发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结构:
1、盼春:①段表达方式是抒情,表达作者急切盼望春到来的心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春天人的感情,它好像懂得人们的期盼,使人倍感亲切。奠定了全文清新愉悦的抒情基调。
2、绘春:②段——⑦段
②段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宏观勾勒,绘春的总轮廓。)
③段春草图。④段春花图。⑤段春风图。⑥段春雨图。⑦段迎春图。{描写具体,绘春}
3、⑧段赞春:新(新生)、美(美丽)、力(活力)
(四)多个角度多种手法描绘景物。
春草图——颜色,质地,长势,侧面烘托(人在草地上的活动)
春花图——颜色,味道,虚实(虚:联想到春华秋实)、动静、高低
春风图——触觉,味道,听觉(从触觉写春风的柔和,从嗅觉写春风的芳香,从听觉写春风的悦耳,这就把本来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形有味、有情有感。)
春雨图——从静景写到动景,从物写到人,从近写到远。近景写春雨的滋润,用远景烘托春雨之夜的静谧。其中“静默”:运用拟人的修辞,传达出春雨中安静和平的气氛,着力渲染了春雨沐浴的温馨。
迎春图——侧面烘托
3、课文结尾的三个比喻各自成段,它们的顺序能颠倒吗?如果把这三个比喻合为一段,表达效果会有什么影响?
不能颠倒。从刚刚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再到健壮的青年,形象地点明了春的成长过程。三个比喻各自成段,更能强调春的不同的生长过程,抒发作者强烈地赞美春天的真挚感情。
五、知识延伸
有关“春”的诗句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第2课《济南的冬天》
(一)文学常识
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北京市政府曾授予他“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二)文章思想内容
文章先与北平、伦敦、热带作对比,突出济南天气“温晴”的总特点;然后具体描绘济南的冬天特有的景致,写山景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又绘水色,写了澄清碧绿的水。处处渗透对济南冬天的喜爱、赞美。
(三)重点问题
1、文章标题是“济南的冬天”,文末一句是“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何“济南”与“冬天”位置互换?
答:因为二者的侧重点不同:标题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环境的冬天,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后者则突出在冬天这个特定季节里,济南特有的韵致,这是在具体描绘了冬天里济南山水的绚丽后所做的总结,这样的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文末一句的作用)
2、修辞运用
(1)“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睡着”、“唤醒”运用拟人,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字写村庄,写雪,赋予其生命和情感,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
(3)“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突出水的“绿”’“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况且’’一词不可去掉,“况且’’表示进一步申述,追加新的理由,进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冻上”的原因。
(4)“这一圈小山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本体:一圈小山(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喻体:小摇篮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本体:顶雪的矮松喻体:日本看护妇
一、文学常识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现代作家,人民艺术家。代表作《骆驼祥子》。
二、日积月累
镶(xiānɡ)发髻(jì)安适宽敞空灵济(jǐ)南
水藻(zǎo)澄(chénɡ)清显露(lù)露(lòu)马脚响晴响亮
三、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抓住“温晴”这一文眼构思,角度独特,描绘出济南冬天特有的魅力,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热爱之情。
第1段:济南的天气——温晴
第2-4段:济南的山:鸟瞰全城、济南全景、一城山色、雪后斜阳
第5段:济南的水:城外远山、卧雪眠房、岸边垂柳、绿萍水藻
第6段:总束全文,既点题,又深化题意。
四、重点问题
“济南的冬天”与“冬天的济南”有什么不同?
“冬天的济南”落在“济南”这个地方,重在景象;“济南的冬天”,落在“冬天”这个时令,重在感觉(精神)。文章取题为“济南的冬天”,表明作者是从感觉(精神)的角度去写的,而不是从景物的角度去写的。
五、有关“冬”的诗句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第3课《雨的四季》
(一)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刘湛秋,男,当代诗人,翻译家,评论家,曾被誉为“抒情诗”。
(二)文章思想内容
作者抓住多种景物及特征,调动多种感官,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为我们展现了四幅美丽的画面,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作者对雨深深的喜爱之情。
(三)重点内容
春雨——美丽、温柔、娇媚夏雨——热烈、粗犷
秋雨——沉静、端庄、成熟冬雨(雪)——自然、平静、纯洁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1、文学常识
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
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沛国谯县人。汉献帝时官至丞相,后被封为魏王。曹操是汉末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重要作家。
2、重点内容
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叙事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文学常识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享年61岁,
2、重点内容
(1)表现对远方朋友的慰问,表现挂念友人命运之情无时不在,并有此心明月可以作证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本诗表达悲凉气氛的句子:杨花落尽子规啼
(3)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4)第一句选取了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有什么作用?
答: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的作用是:点明时令,点明主旨,营造基调气氛。杨花象征离别与漂泊,子规啼声悲哀。“杨花”飘飞给人以漂泊之感,“子规”悲啼使人顿生离别之恨,通过特定的景物为全诗渲染了一种愁苦、凄凉的气氛。
(5)第二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二联把明月人格化,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与同情。
(6)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作者。
(7)人们对这首诗后两句尤为赞赏,请你说说其妙处。
答:诗人将月亮人格化,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次北固山下》
1、文学常识
选自《全唐诗》。王湾,洛阳(现在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体裁:五律诗,写景抒情诗。
2、重点内容
(1)重点句子赏析
首联:①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②赏析:写行途所见之美。“客路”“行舟”体现人已在江南,神弛故里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③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画面描述:涨潮时江水漫无际崖,水面变得辽阔无边。晓风徐徐,波涛不惊,一叶白
帆顺风飘荡。
赏析①“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一语,又是为颈联中“江春”一语作铺垫。“阔”写出了涨潮时长江的气势,水面变得辽阔了。“悬”反映了一帆风顺,行船平稳。
②“平”“阔”写出了涨潮时长江的气势,水面变得辽阔了。“悬”反映了一帆风顺,行船平稳。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瀚、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表现出诗人胸襟的开阔和心情的舒坦。
颔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阔”与“失”哪个更好?“风正一帆悬”能否改为“风正数帆悬”?为什么?
(a、“阔”字更好,它给人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也更响亮。_或“失”更好。它生动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b、不能改,诗人意在以“一帆悬”之小景衬“两岸阔”之大景,改了就没有这种效果了)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画面描述: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
赏析:①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匆匆不可待,让“客路”
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把“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用“生”和“入”字使之拟人化,寓情于景,景中含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此句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
②两句抓信海上日出的瞬息变化和江上春气回转的微妙的特征,用“生”“入”把大自然拟人化,显得生动有趣。把“日”和“春”作为新生事物的象征,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同时蕴含哲理:新事物诞生于旧事物,旧事物中蕴含着新事物。
颈联历来为人们所欣赏,请选择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答:A“生”“入”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富有生机。
B“残”“旧”反映了时序的交替,蕴涵自然理趣。
C“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透露出积极、乐观、向上的感情。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赏析: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思。
(2)典故哲理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涵着一种自然理趣的诗句。
(3)诗中情感
诗中诗人借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流露出诗人乡愁乡思的真挚情怀,也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首羁旅行役诗(类型)
(4)写作手法:写景抒情。
《天净沙秋思》
1、文学常识
这是一首小令,作者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2、重点内容
诗中最能表现游子的思乡之情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知识结构】
第5课《秋天的怀念》
一、文学常识
《秋天的怀念》作者是当代作家史铁生,这是一篇叙事散文(体裁)。
二、文章主旨
本文讲述了虽重病缠身,仍体贴入微的照顾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在临终前还在挂念儿女的母亲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
三、内容理解
1、文章反复写“看花”的原因有哪些?
(1)“看花”是本文的中心事件,也是本文的线索。
(母亲央我看花—我答应看花—母亲去世不能陪我看花—我和妹妹看花)
(2)“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
(3)“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
(4)母亲生前爱花,反复写看花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2、叙述方式:插叙
例句: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1)内容:补充交代母亲爱花,爱生活,为了儿子放弃自己的兴趣、放弃对生活的享受,表现出母亲的无私。
(2)结构:为下文母亲央我看花及我用看花的方式缅怀母亲做铺垫。
例句: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1)内容:补充交代母亲病情的严重。
在重病的情况下,她仍无微不至、不厌其烦的关心我,开导我,更表现出母亲的坚强和隐忍。
(2)结构:为下文母亲离世做铺垫。
例句: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1)内容:补充交代无亲临终前仍牵挂自己的儿女,为儿女操劳,表现母爱的无私伟大。
(2)结构:为下文我懂得母亲没说完的话做铺垫。
插叙的作用:
内容:补充交代,使内容更内容充实丰富、中心鲜明。使文章波澜起伏。塑造人物形象
结构:与上文……照应;为下文……铺垫。
3、例句赏析:“每当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1)“悄悄”,“偷偷”,“眼边红红的”等词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情感?
母亲“悄悄地出去”,是因为母亲充分体谅“我”痛苦心情,所以在“我”发脾气时,悄悄地躲出去,给“我”空间,让我尽情发泄心中的痛苦。
“悄悄地进来”是因为母亲仍不放心“我”,看到“我”恢复沉寂后,为了尽可能不惊扰“我”,又悄悄地回来了。
两个“悄悄”突出母亲的细心体贴、善解人意。
“偷偷的”表现了母亲不放心“我”,关注着“我”,表现出母亲的慈爱和细心。
“眼边红红”的表现了母亲为了不让孩子担心,再徒增感伤,强忍着内心的悲伤,表现出母爱的细腻、无私与伟大。
体现了母亲全心全意为“我”着想,悉心呵护“我”。
4、例句赏析: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1)这句中“扑”一字用得好,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扑”字写出动作速度快、幅度的大的特点,想象地表现母亲不顾一切,竭力制止儿子的自虐行为,不忍心孩子再受伤害,表现出母亲的慈爱。
(2)当“我”喊着活着没劲时,母亲“忍住哭声”说出娘儿俩好好儿活的话,此时母亲心里很苦,但她为什么要“忍住哭声”呢?
答:母亲怕自己的哭泣引得儿子更痛苦、绝望,为了安慰、鼓励儿子,所以忍住哭声,体现了伟大的母爱和坚忍的个性。
5、“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句中“挡”写有意的动作还是无意的行为?
答:母亲这是有意的动作,怕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触景伤情,产生伤感痛苦,表现出母亲对时刻为孩子着想,母爱的细腻。
6、为什么母亲对于“跑”、“踩”之类的词语比“我”还敏感?
答:因为母亲不想让双腿瘫痪的“我”听到这些词而回想往事,引来更多的伤心。母亲的敏感足以体现她对“我”细致入微的关爱。
四、景物描写
解析文中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1、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1)点明季节秋天。
(2)落叶渲染出秋天萧瑟的气氛
(3)烘托我孤独、痛苦、绝望的心境。
2、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开得烂漫。
(1)写出菊花蓬勃的生命力。
(2)秋风中绽放的菊花象征着我已从痛苦绝望中走出来,变得了乐观坚强。
3、文中最后写到“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这段描写是否多余?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不多余。作者在结尾浓墨重彩地描写这些菊花,既表现了作者已经懂得了母亲“好好儿活”的嘱托,要活出生命的多姿多彩;也暗示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带着感激与自责。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 篇二
文学常识
第一单元
《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作者:泰戈尔,印度文学家。
《荷叶母亲》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往事》《寄小读者》。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书,属于笔记小说。
第二单元
《我的老师》作者:魏巍。
《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曾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第三单元
《春》作者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济南的冬天》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等。《秋天》何其芳,四川万县人,现代诗人,评论家。
《观沧海》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其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次北固山下》王湾,五言律诗。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代大诗人。七言律诗。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代著名戏曲作家。天净沙为曲牌名。
第四单元
《紫藤萝瀑布》宗璞。
《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美国作家。
《蝉》小思,香港作家。
《贝壳》席慕容,台湾作家。
《虽有嘉肴》节选自《礼记》中的《学记》,《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义论著的选集。
第五单元
《绿色蝈蝈》选自《昆虫的故事》,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著有《昆虫记》。
《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字晓岚,清代文学家。
第六单元
《小圣施威降大圣》节选自《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明代小说家。小圣是指二郞神杨戬。
《皇帝的新装》作者: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代表作:《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
《女娲造人》选自《神话故事新编》作者:袁珂。
《智子疑邻》选自《韩非子说难》,韩非子,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代表作《韩非子》
《塞翁失马》选自《淮南子人间训》,《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由西汉淮南王刘安组织编写。
名著导读
1、《繁星》《春水》:主题是母爱、童真、自然。
作者是冰心,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这两作品是在受到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①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如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能躲到你的怀里。诗中的母爱往往有双重内涵:一是母爱对诗人的浸润,二是诗人对母爱的深情颂赞。
②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
③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称为哲理诗。如: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作品的艺术成就表现在:
①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
②语言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
2、《伊索寓言》:主题是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
《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①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如:《狼和小羊》、《猫和鸡》
②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如:《农夫和蛇》、《狐狸和山羊》
③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如《蚯蚓和狐狸》、《蚂蚁和蝉》
作品的艺术特色是:
①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
②篇幅短小而寓意深刻,广泛采用拟人化手法。
综合性学习
㈠、这就是我
1、自我介绍;2、自我推荐;3、模拟面试
活动目的:
1、通过向大家介绍自己,让同学和老师尽早认识、了解自己。
2、在活动中,充分体现语文学习活学活用的特点,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3、让活动丰富我们的课外生活。
㈡、漫游语文世界
1、调查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现状;
2、编辑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小册子(如:对联集锦、店名集锦、广告集锦、错别字举隅等);
活动资料:小草在成长,请勿打扰(草坪告示牌)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食堂标语)
悄悄的来,悄悄的去(阅览室标语)
㈢、探索月球奥秘
1、月球奥秘知多少;2、观察月亮运行;3、收集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
活动资料:
1、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中国最早载于《山海经》、《楚辞》与《淮南子》
传说和神话故事有:嫦娥奔月、朱元璋抗元起义
2、关于月亮的诗歌: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山居秋暝》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暮江吟》白居易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举头望明月,
《月下独酌》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3、赏月佳对: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
4、月亮的美称与雅号:玉兔、夜光、素峨、玉盘、广寒宫、婵娟、蟾蜍等。
初一上册期末语文复习资料 篇三
1、《论语》十二章
①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②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③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⑤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⑥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⑦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观沧海》•曹操
①《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了作者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次北固山下》•王湾
①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②《次北固山下》中描写长江潮平岸阔,和风吹拂,风帆高悬的诗句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4、《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①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②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诗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5、《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②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初一期末语文复习资料 篇四
一、常识
1、《散步》:作者莫怀戚。
2、《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
3、《羚羊木雕》:作者张之路。
4、《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诗人,诺贝尔文学家奖获得者。
5、《荷叶。母亲》:作者冰心。
6、《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编著。
7、魏巍,散文作家、小说家,代表作有《谁是最可爱的人》。
8、海伦•凯勒,美国盲聋女作家,在十九个月时因一次高烧而导致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9、丘吉尔,英国政治家,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10、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11、《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的散文有《背影》《荷塘月色》等。
12、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北京市政府曾授予他“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13、《观沧海》选自作者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朝代)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14、《次北固山下》作者唐朝诗人王湾。
15、《钱塘湖春行》作者唐朝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16、《天净沙•秋思》作者元朝戏曲作家马致远,“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初一下学期语文复习资料 篇五
【土地的誓言】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炽(chì)痛嗥(háo)鸣谰(lán)语镐(gǎo)头污。(huì)默契(qì)
2、解释下列词语。
(1)炽痛:热烈而深切。
(2)标直:笔直。
(3)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4)亘古:远古。
(5)污。:肮脏的东西。
二、重点句子
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七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 篇六
1、《论语》:①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来表示; 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⑥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⑦ 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辛弃疾的《西江月》诗中,畅谈丰收,欢快之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的诗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7杜牧的《泊秦淮》: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8、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9、曹操的《龟虽寿》:最能体现诗人曹操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情感的诗句(含比喻)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本文的成语:老骥伏枥
10、朱熹的《观书有感》:借景喻理,说明只有思想永远活跃,接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表现作者这种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本文的成语:源头活水
11、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本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见于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2、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两句诗,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生的启示
13、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富有特征的9个景物描绘了一幅秋原黄昏行施图,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14、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在《浣溪沙》中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 交替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5、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6、孟浩然的《过故人庄》:①诗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七年级上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篇七
文言基础知识
一、文言实词
(一)文言实词的特点
(二)古今异义
(三)一词多义
(四)词类活用
二、文言虚词
(一)之
(二)其
(三)以
(四)而
(五)何
(六)于
三、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二)被动句
(三)倒装句
(四)省略句
四、文言固定句式
(一)表陈述语气
(二)表疑问语气
(三)表反问语气
(四)表感叹语气
(五)表揣测语气
五、文言翻译
(一)文言翻译的最高标准: 信、达、雅
(二)文言翻译的一般原则: 逐字对照,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三)文言翻译的常用方法: 留、换、删、补、调等
初一语文期末重点复习篇八
1、字音
汉语拼音规则,及容易读错的字。 掌握带写规则的重点字,这些字的音节拼写对了,就可以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这些字分别是:
(1)维、会、温、驼、优、流的拼写规则
(2)英、呀、烟、叶、晕的拼写规则
(3)公、荣、雄、翁、拥、窘的拼写规则
(4)女、绿、掠、虐、与、机、区、需、鱼的区别。
除此之外,再注意拼写的'隔音符号,皮袄pí ǎo儿化标音花儿huār轻声不标词。
2、叙述方式
1、顺叙——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所作的叙述。顺叙型的结构模式是:总叙+分叙(分叙1+分叙2+分叙3+分叙n)+结尾。作用:条理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重要断面提到文章前面,写完结局或断面,然后才按时间顺序写。作用:这种笔法能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3、插叙(补叙属于插叙一种)——对全文来说,插叙仅是一个片断,插叙完后,文章仍回到原来的事件叙述上来。这种插叙不是叙述的主体部分,一般不发生在主流的时间范围内。若把这种插叙删去,虽会削弱主体的深刻性,但不明显影响主要情节的完整性。作用: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补叙作用: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__某些交代。
有一种不常用的,叫“平叙”,即: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3、语法
应掌握短语、单句、复句这三方面知识 短语:五种基本结构,并列、偏正、动宾、补充、主谓
单句:六种基础成份,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复句:七种基础类型,并列、递进、转折、选择、因果、假设、条件
七年级语文基础知识复习篇九
缩写句子
又叫压缩语段,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
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缩句的对与错,优与劣的标准:
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凶恶的敌人被英勇的红军消灭了”如果缩为“红军消灭了敌人”就不行。
三是不留下多余的枝叶。如把“精彩的表演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缩为“表演在掌声中结束”就多了“在掌声中”这个枝叶。
四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
缩句的要求:
1、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
例如:“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不能缩成“熊猫吃叶”,而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
因为“大熊猫”和“竹叶”是完整的概念,“熊猫”和“大熊猫”的外延并不一致。“叶”在这里是语素而不是词,“竹叶”才是词。
2、保留必要的成分
例如:“我班先进学生经常主动热情地帮助后进学生”。如果缩成:“学生帮助学生”则意思模糊,只能缩成“先进学生帮助后进学生”。
保留了“先进”和“后进”两个附加成分,意思就清楚明确了。
3、“着”、“了”、“过”要保留 “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
如:“同学们上着课”,如果缩成“ 同学们上课”,就没说清楚是现在上课还是以前上课。“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如:“赵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难忘的科学课。”应当缩成“赵老师上了科学课。”若缩成“赵老师上课。”是正在上,还是上完了?不知道。“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
如:“我曾经游览过美丽的桂林。”如果缩成“我游览桂林。”是正在游览,还是曾经游览?没有说清楚。
由此可见,谓语后面的“着”、“了”、“过”不能去掉的。
4、复指成分应完整地保留
例如:“我们应当遵守自己过去许下的诺言。”应当缩成“我们遵守自己的诺言”。若缩成“我们遵守诺言。”意思是不完整的。
5、表示方位的词组应该完整地去掉
例如:“我们在清澈的河水里游泳。”应当缩成“我们游泳。”不能缩成“我们在游泳”,
此外,像“在……下”、“在……里”“在……外”“在……中”等句子中表示方位的词组作状语时,都不能保留“在”字,应该同后面的状语一起完整地去掉。
6、补语的处理
首先,动词谓语后面的补语一般应保留中心词;
其次,形容词后面的补语一般删去。
如“发表作文后的张小南高兴得跳起来”,可缩成“张小南高兴”。
7、不改变句子的语气
句子的语气不能改变,如“莫非他想在这里安安稳稳地睡上半天吗?”应缩成“莫非他想睡吗?”
初一下册语文复习资料 篇十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崎(qí)岖(qū)阻抑(yì)一泻(xiè)万里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
(2)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二、重点句子
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初一上册语文复习资料整理(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