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新版多篇】范文

(作者:吉电男舒时间:2023-07-12 12:59:47)

[导语]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新版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新版多篇】

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 篇一

1. 张飞剁肉馅 —— 大材小用

2. 张飞翻脸 —— 吹胡子瞪眼

3. 张飞贩私盐 —— 谁敢检查

4. 张飞哈气 —— 自我吹虚(须)

5. 张飞看地老鼠 —— 大眼瞪小眼

6. 张飞嗑瓜子 —— 不够塞牙缝;不够嚼

7. 张飞妈妈姓吴 —— 无事(吴氏)生非(飞)

8. 张飞卖秤锤 —— 人强货硬

9. 张飞卖刺猥 —— 人强货扎手

10. 张飞卖豆腐 —— 人强货不硬;黑白分明

11. 张飞卖肉 —— 一刀切

12. 张飞卖铁锤 —— 人硬货了当

13. 张飞卖针 —— 人强货扎手

14. 张飞拿耗子 —— 大眼瞪小眼

15. 张飞骑老虎 —— 人强马壮

16. 张飞纫针(ren zhen引线穿过针鼻儿) —— 大眼瞪小眼;粗中有细

17. 张飞扔鸡毛 —— 有劲难使

18. 张飞上阵 —— 横冲直撞

19. 张飞使计谋 —— 粗中有细

20. 张飞耍扛子 —— 轻而易举

21. 张飞讨债 —— 气势汹汹

22. 张飞绣花 —— 粗中有细;力不从心;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对劲

23. 张飞遇李逵 —— 黑对黑;黑上加黑

24. 张飞战关公 —— 忘了旧情;不念旧情

25. 张飞战马超 —— 不分胜负

26. 东吴招亲 —— 上当一回;弄假成真

27. 董卓进京 —— 来者不善

28. 董卓戏貂蝉 —— 死在花下

29. 对着张飞骂刘备 —— 寻着惹气

30. 对着赵云摔阿斗 —— 收买人心

31. 黄忠出阵 —— 不服老

32. 黄忠交朋友 —— 人老心不老

33. 黄忠叫阵 —— 不服老;不甘示弱;老当益壮

34. 黄忠抡大锤 —— 老当益壮;不服老

35. 黄忠射箭 —— 百发百中

36. 蒋干盗书 —— 上了大当

37. 看《三国》掉泪 —— 替古人担忧

38. 孔明大摆空城计 —— 化险为夷

39. 孔明的计谋 —— 神机妙算

40. 孔明会李逵 —— 有敢想的,有敢干的`

41. 孔明加子龙 —— 智勇双全

42. 孔明借东风 —— 巧用天时

43. 孔明夸诸葛 —— 自夸

44. 孔明练琴 —— 老生常谈(弹)

45. 孔明用计 —— 神机妙算

46. 刘阿斗的江山 —— 白送

47. 刘备的江山 —— 哭出来的

48. 刘备对孔明 —— 言听计从

49. 刘备借荆州 —— 有借无还

50. 刘备三顾茅庐 —— 尽找明白人

51. 刘备三请诸葛亮 —— 诚心诚意

52. 刘备上了黄鹤楼 —— 胆战心惊;战战兢兢

53. 刘备摔阿斗 —— 收买人心

54. 刘备遇孔明 —— 如鱼得水

55. 鲁肃服孔明 —— 五体投地

56. 鲁肃上了孔明船 —— 尽办糊涂事

57. 吕布戏貂蝉 —— 英雄难过美人关;上当受骗

58. 盲人看三国(《三国演义》) —— 装模作样;装样子

59. 门角里藏着诸葛亮 —— 暗中盘算

60. 猛张飞舞刀 —— 杀气腾腾

61. 骑着驴看《三国》 —— 走着瞧:

62. 气死周瑜去吊孝 —— 假仁假义;虚情假意

63. 让张飞绣花 —— 滥用人才

64. 三个臭皮匠 —— 顶个诸葛亮

65. 孙权杀关公 —— 嫁祸于人

66. 徐庶进曹营 —— 一言不发

67. 张飞摆屠案 —— 凶神恶熬(杀)

68. 张飞唱曲子 —— 粗声粗气

69. 张飞撤退长坂坡 —— 过河拆桥

70. 张飞吃秤砣 —— 铁了心

71. 张飞吃豆芽 —— 小菜一碟;小菜儿

72. 张飞穿针 —— 粗中有细;大眼瞪小眼;有劲无处使

73. 张飞打岳飞 —— 乱了朝代

74. 张 haoword.com 飞当县官 —— 能文能武;文武双全

75. 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76.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77.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78.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79.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80.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三国演义》里的歇后语 篇二

1、孔明会李逵——有敢想的,有敢干的

2、张飞扮姑娘——咋搞咋不像

3、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4、张飞穿线——大眼瞪小眼

5、蒋干访周瑜——自找麻烦;窥察动静

6、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7、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8、东吴杀人——嫁祸于人

9、黄忠出阵——不服老

10、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11、张飞打铁——人也硬,活也硬;卖硬货

12、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13、关公放屁——不知脸红

14、周瑜病倒在芦花荡——气煞人;气煞

15、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16、诸葛亮吊孝——假仁假义

17、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18、诸葛亮拜斗——自知要死

19、孔明斩魏延——借刀杀人

20、属周瑜的——一激就上阵

21、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煞

22、周瑜谋荆州——赔了夫人又折兵

23、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24、靶场上的老黄忠——百发百中

25、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

26、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27、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鹅毛扇

28、张飞睡觉——不闭眼

29、孔明拜北斗——自知要死

30、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31、刘备有舅子——孙权

32、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33、张飞认针——大眼瞪小眼

34、张飞捉刺猬——强手遇刺手

35、诸葛亮征孟获——收收诸放放

成语:窃符救赵 篇三

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奔赴邯郸,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国演义的歇后语 篇四

1、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

2、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3、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4、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5、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

6、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

7、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

8、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9、张飞睡觉——不闭眼

10、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11、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12、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13、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煞

14、曹操转胎——疑心重

15、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16、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17、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19、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20、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21、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22、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23、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24、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25、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26、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27、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28、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29、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30、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31、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32、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33、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34、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35、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36、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37、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38、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39、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40、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41、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42、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43、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44、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45、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46、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47、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48、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49、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50、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51、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52、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53、关帝庙夫人——慌了神

54、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55、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56、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57、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58、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三国演义》的艺术特色 篇五

罗贯中将来自雅、俗两个不同层面的文化融为一体,并按自己的主体认识、价值观念和艺术好恶加以扭合,从而使作品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蕴涵。在《三国演义》中,既有上层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折光,又沉淀着广大、深沉的民间思想。它是一部形象化的三国兴亡史,同时也是一部民众眼中的政治、军事史。

因为素材大部分来源自民间,固然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也为写定者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当它们进入小说文本时,伴随着不同思想及不同审美趣味的渗入。而民间情感与良史精神并不总是一致的,甚至可能互相冲突,这就对写定者的创作构成了严峻的考验。罗贯中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妥善地处理了民间情感与良史精神的关系,并独出机杼,创造出了一个具有巨大包容力的艺术世界。

三国史事的历史著作不仅为《三国演义》提供了基本的素材和史事框架,同时历史意识和官史所代表的史学意识也直接影响了小说的创作模式和基本倾向。求实传真精神与经世意识是史官文化的基本特征,体现在史书编撰中要求编撰者必须采取客观的态度,同时又重视对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探求,以达到“资治”、教化等目的。这些特征在《三国演义》中都得到了比较好的体现。

《三国演义》在创作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依史以演义,作者的创作目的是描绘一部形象化的三国兴亡史,其间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意图十分鲜明。小说的叙事起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终于晋太康元年(280),比较完整地叙述了汉、魏、吴三国兴起、发展及灭亡的历史。小说借鉴了编年体史书的编著模式,以三国纷争的历史进程为主线,以王业兴废为焦点,把近百年的历史故事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主要写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斗争,而作者的兴趣则在于揭示这个时期的各个军事集团如何兴、如何亡。如前33回的主要内容是汉末的群雄争霸,矛盾的焦点是曹操和袁绍两大集团的斗争,作者对二人作了多方面对比,重点则是对兴亡教训的总结,顺民心、得人才、有谋略者得天下,这是作者表达的主要思想。后十五回写三国的覆灭,主要展现的是三国各自的内部矛盾,尤其是对司马篡魏、后主信谗、孙皓暴政等作了深刻的描写,情节虽然简略,但着眼点仍在如何兴、如何亡。作者以写实的态度,比较客观、完整地展现了这百余年的历史过程,其中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启示,因此具有极大的魅力。

在创作上,《三国演义》继承了传统史学的实录精神,“七实三虚”可以说是该书取材的基本原则,小说中虽有不少虚构成分,但大的历史事件皆取之于史册,主要人物的性格、经历也基本符合史实。面对丰富、复杂的史料和民间故事,作者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以史实为依据,剔除来自民间文化中过于荒诞、鄙俗的成分以及不符合人物性格的情节。《三国志平话》是民间三国故事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三国演义》创作时最为重要的参考资料之一,该书的情节大多撷自民间传闻,其中有不少荒诞无稽的情节,如以司马仲相断狱的故事开头,以刘渊灭晋兴汉收尾,使全书带有明显的因果报应色彩。这样的安排代表了下层民众的一种愿望,但放在历史小说中不仅不协调,而且显得十分荒诞。罗贯中删去了这一头一尾,不仅避免了枝蔓,而且淡化了因果报应色彩,使小说成为蕴涵更为丰富的历史悲剧。此外,《平话》中的一些与史实不符或与人物性格不符的情节,如刘、关、张杀督邮后上太行、刘备从黄鹤楼私遁等,都被作者舍去了。

其次,精心提炼情节,增强小说的文学性。《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史著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作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这些杂乱、原始的材料进行重新组合和工,《三国演义》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在尊重历史,使情节框架合乎史实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想象,将这些来自史书、民间的各种素材整理、提炼成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故事情节,从而使小说的艺术性大大提高,其中最成功的例子就是关于“赤壁大战”的“重写”。对来自民间的各种传说以及过于荒诞、不符合史实的情节,作者做了大量删削,但是对其中的一些虽违背史实却不背离情理、不背离人物性格的故事如“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连环计”、“千里独行”等却予以保留,并使它们成为小说中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

总的来看,《三国演义》虽然保留了许多虚构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注重故事的生动有趣,但同时又尽可能地靠拢历史,而在处理两方面不可避免的矛盾冲突时,它基本遵守的是史实优先的原则。章学诚称《三国演义》的特点是“七实三虚”,不论这个说法是否准确,但道出了《三国演义》成功的一个秘诀——“实”是史官文化的成分,“虚”则多与民间文化有瓜葛,只有融纳各种文化,才能丰富小说的内容。但也只有经过精心整合,才能使各种异质文化水乳交融,才能提升小说的艺术品位。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新版多篇】范文。

word该篇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新版多篇】范文,全文共有5085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新版多篇】.doc》
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新版多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