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中学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精品多篇范文
导读:新版中学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会 篇一
更新时间:2017-3-21 11:13:00 [摘要]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教师要寻找学生最近发展区,选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升核心素养;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学
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等,这是每一位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达到的教学目标。本文试探讨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求教于方家。
一、寻找学生最近发展区,选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课程有着非常明显的学科特征,所以可以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不同的核心素养。比如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求学生能够明晰初中历史的时空观念,要求学生将每个时空中的重大事件以特有的方式贯穿起来,放到时空中进行观察分析,让学生懂得在时空中理解历史事件,并将各事件进行关联,体会不同时空中历史变化的延续性,体会历史事件中的局部和整体。这个教学目标,就是对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这样的教学目标与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起来,与学生最近发展区进行整合,选择最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又比如,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就要选取合适的史料对学生进行训练。比如在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下同)八年级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内容、深圳等经济特区腾飞及历史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搜集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后的面貌、深圳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前后的面貌等相关的图片、文字、音视频资料,并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由每个小组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从而让学生通过史料进行实证,证明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值得一提的是,学习小组可采用同组异质的原则,每组四至六人,自由组合,不同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在同一小组中交流,既培养了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史论结合进行分析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升核心素养
自主探究是新课改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课堂的主人。初中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就是要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如在七年级上册《南方经济的发展》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研究中,真正去探索南方经济的发展。首先,教师要向学生展示研究目标,组织学生成立学习小组,让学习小组搜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处理。其次,让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交流学习心得。再次,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地理图表,让学生通过阅读图表,指出南北地理分界线,区分南方、江南的地理范围,找出南北方的两条大河。学生在小组内部的交流过程,就是历史理解这个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通过交流,学生真正理解了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过程,理解了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最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研究成果,并进行全班交流。这样,学生在多环节学习中通过主动参与探究,逐步形成了历史观念和历史价值观,切实提升了核心素养。
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精讲多练,使学生在能力训练中提升核心素养。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仅凭一张嘴一支粉笔就完成了整节课的教学,但在新课改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所以,教师要调动学生参与历史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如九年级《“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一课,在导读中提出了让学生思考“巴黎公社”这个政权有什么特点,又是怎样失败的。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个导读引导学生在课前自主思考这个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课本上展示的史实进行论证,引导学生在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多角度、多层面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比如课本上为学生展示了拿破仑三世被俘的过程,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资料,对这个问题进行佐证,从而让学生了解拿破仑三世被俘前后的历史。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查找巴黎公社形成的特点以及“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的条件,并在课堂上进行小组研讨及全班展示交流、辩论。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不断学会如何主动进行历史的学习,这对其历史时空观念、历史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教师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展教学。
[参考文献]
[1]朱汉国。浅议21世纪以来历史课程目标的变化[j].历史教学月刊,2015(10).[2]曹祺,姚锦祥。关注史料证据价值的试题设计和教学要求——以上海卷“丝绸之路”题为例[j].历史教学月刊,2015(10).[3]吴伟。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2(11).
中学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篇二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我们认识历史、解释历史,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新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唯物史观作为核心素养之一,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包括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辨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主要作用等,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新版课程标准在此实际上从两个层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认识层面,通过历史课程学习,要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二是运用层面上的要求,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就认识层面,应了解唯物史观哪些理论与方法呢?唯物史观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揭示了社会结构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唯物史观既重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的反作用。唯物史观还论述了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唯物史观还强调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这样的思想认识,是以往的历史学家和哲学家所未曾达到的,使人们认识历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历史学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应当说明的是,我们不会苛求高中生必须全面系统地去掌握唯物史观这样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我们只是要求高中学生应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至少应了解以下观点和方法:
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四,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法;第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第六,人类社会形态经历了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
诚然,我们在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并不是让学生去背诵这些观点和方法,而是要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识和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并能够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为何要培养时空观念?应该说这是最具历史学科特征的观念之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历史事件,其构成都有三个基本要素:人、时间、空间。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新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时空观念作为核心素养之一,并提出了五点具体要求:“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新版课程标准的上述五点要求,既有认识层面要求,要求学生如何认识历史;又有运用层面要求,要求学生能够做什么。
从认识层面上讲,时空观念,包括两个基本观念:
一是时序观念,就是要将历史事物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进行观察和认识,观察和认识历史发展的全过程,辨明它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有什么新特点,寻找前一过程转变为后一过程的原因。史学产生之后,人们就把时间脉络认同为历史的基本特征。人类社会在时间长河中由于各个阶段的特征不同,也呈现出一些具有特定时间内涵的时代指称,如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辽宋金元史、明清史、民国史等,如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等,这种划分由此也具有特定的时间内涵和历史意义。我们所说的历史上的发展、变化、延续、曲折、倒退等,可以说都是在历史的时序观念下对历史的认识。
二是空间观念,就是要了解历史所发生的地点、区域、范围等,这涉及到历史上人类活动的场所和舞台。通过具体的空间定位,进而观察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总的特点。随着人们视野的拓展,日益发展历史的演进存在着空间上的多样性和多维性。这种多样性又随着人类的各种制度建构而表现不同的形式,比如国家、区域和世界等空间概念。从历史地理的角度进行认识,还可以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本身存在的横向或纵向的联系,以及个别与整体、局部与全局的联系。
从运用层面上讲,时空观念要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历史,还要能运用时空观念来分析和解释历史。通过历史学习,要使学生能够运用各种时间术语描述过去,能够按照历史时间顺序和地理因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性,理解历史上的变迁、延续、发展、进步等的意义,并对史事作出合理的解释,进而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和分析。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史料实证,拿史料说话,这是对历史叙述或历史解释一种最朴实的描述。因此,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
新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史料实证作为核心素养之一,并提出了以下具体要求:“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
新版课程标准在此实际提出了三层要求:一是要认识史料的重要性,并知道什么是史料?二是能收集并辨析史料;三是能运用史料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
如何认识史料?史料指的是能够记录或反映过去发生、存在过的事情的文字记载和一切物品,或者说,过去遗留下来的所有文字记载和物品都可以作为了解、认识历史的资料。史料的类型划分有多种,我们常见的史料主要有以下几类:文献史料,包括史书、档案与文书、文集、笔记、书信与日记、地方史志、报刊、碑铭与简牍、族谱、契约、账簿等;实物史料,包括器物、历史建筑物、遗址遗迹;口述史料,包括回忆录与其他口述史记录、神话、传说等。图像史料,包括绘画、雕刻、照片、古地图等;音像史料,主要包括能反映不同历史内容的录音、录像及纪实性影视作品等。
如何收集并辨析史料?学习收集资料和辨析史料,是研究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学习收集资料,就是要尽可能全面地搜集有关的历史史料。搜集史料的途径很多,可从图书馆、档案馆去找;可从田野中去找;可从网络中去找。对搜集到的史料还需进行整理和辨析。以往的史料,特别是文字史料往往有记录失实的地方,还有很多史料在不同的时代被改变史料的“原生态”,流传过程中佚失、零散了,都需要对其进行整理和辨析。对史料的整理和辨析工作,是历史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种专门技艺和方法。
史料实证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收集和辨析史料的能力,更在于培养学生运用史料的能力。史料实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运用史料进行解释历史的过程。史料实证的一些原则,实际上也是解释历史的原则:如(1)论从史出。所谓论从史出,指的是理论、概念、对历史的阐释、评价等都应该是从史料中总结出来的。(2)孤证不立,坚持多种类型史料互证。(3)摆事实,讲道理。不仅要通过史料讲述“是什么”,还要在此基础上讲述“为什么”。(4)注意挖掘史料背后的社会背景含义和特定情景,切忌望文生义、断章取义。
总之,史料实证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也反映了史学的品格。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这一核心素养,就是要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基本方法,养成求真、求实的史学品格。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新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历史解释作为核心素养之一,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辨析和价值判断;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能够客观评判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新版课程标准关于历史解释的要求,归结起来,实际上是两点:一是认识历史与历史解释;二是学会历史解释。
认识历史和历史解释,涉及两个关键词: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历史解释?
什么是历史?历史究竟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应该说,历史具有二重性。它既是客观的,也有主观性。一切过去的事情,或已发生的事情,都已成为历史。如辛亥革命,如五四运动。它是客观存在的,谁也改变不了。但把这些发生的事情下来,或叙述出来,也是历史。如金冲及的《辛亥革命史》,如彭明的《五四运动史》。但无论是金先生的辛亥革命史,还是彭先生的五四运动史,他们在叙述历史事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自己的主观认识。所以,我们今天所说的历史,大多是人们所记述的历史,包括历史教科书。这样的历史,即具有客观和主观的两重性。
什么是历史解释?一般地说,一切历史叙述都是历史解释。金冲及先生的《辛亥革命史》,就是金先生对辛亥革命的解释。章开沅先生也写过一本辛亥革命史。张先生的书就是他对辛亥革命的解释。这样的事例,告诉我们两个认识:第一,所有的历史叙述都包含史实和解释两部分;第二,对同一历史事物的叙述会有不同的解释。人们在解释历史时,由于个人所处的历史条件、社会经济地位、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差异,以及史料的局限等因素,对历史的认识往往各不相同,会得出各种各样,甚至截然相左的结论。史家的主观认识和客观的历史之间,即历史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本质内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即使同一史观的历史学家,也会因时代不同、条件不同,写出内容不同的历史作品。这两点非常重要,也是我们来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所在。
学会历史解释,是历史学习的一个较高要求,是检验学生有否具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表现。历史学科诸素养中关于运用的要求,都可视为历史解释。唯物史观中要求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是历史解释。时空观念素养中要求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是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素养中关于实证过程的要求,实际上就是历史解释的过程。历史解释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要有时空观念,要有实证精神。所以历史解释是我们历史学习的一个较高要求,也是历史学科要培养的关键能力所在。
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这一核心素养,其重要意义在于使学生能够将对史事的记忆提升到历史认识的高度,更好地感悟、体验、明了历史上发生的各类情况,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动机与效果、内因与外因、偶然与必然、局部与全局等方面的关联;能够用归纳、概括、比较等思维方法分析历史事物;能够科学地解释历史事物,认识事物本质;能够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历史现象;能够发现和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自己的观点。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家国情怀一般说来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持有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对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持久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前途和命运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即是家国情怀的一种反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思想,也都体现了家国情怀的境界。可以说,家国情怀体现了我们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与社会责任。
新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家国情怀作为核心素养之一,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树立正确历史观的上,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正确的民族观,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文化观;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能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8]
从新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家国情怀素养要求来看,对学生的要求可概括为五个方面: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第一,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养成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第二,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第三,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第四,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应当指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是一个整体,诸素养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有其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是历史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途径;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家国情怀体现了诸素养中的价值目标。普通高中历史教育旨在通过诸素养的培育,以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达致立德树人的要求。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会 篇三
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篇1:教师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教师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岑中 陈利民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教师核心素养综合培训。通过几天的学习收获非常大,结合多年的教学工作:我认为教师有爱心是师德之本,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肩负着神圣而伟大的责任,所以教师要热爱学生同时思想品质,学识,能力要不断提高。
一、教师要热爱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们在教学中,必然会产生师生关系,不同的师生关系往往在教学中出现不同结果,师生关系的建立必须是“民主型”的,因为民主的师生关系中,由于师生间的沟通,关系比较和谐,学生的情绪就会轻松愉快,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心境,在学习目标的指导下,主动积极的去学习,大大地提高学习效果。反之,若师生关系是“专制型”。教师不考虑学生的心情,对学生说“一”不“二”。特别的歧视差生,这样让学生始终是一种烦躁、恐惧的心情,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大大下降。在教学工作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进行多方面的互动,会产生很多问题,若教师没有尊重、关心和热爱学生,可能会产生学生对教师好心的误解,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做到的。
二、教师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
新时代的教师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我国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教师首先要以德育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正确的教育观念可以造就人才,错误的教育思想会摧残人才,教师的政治取向,道德素养,教育观,世界观,人生观起着直接影响作用。大多数教师政治立场坚定,但也有少数教师腐败堕落,甚至误人子弟,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各种正确的观念教育学生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新型人才。三、教师要有专业知识。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我们从小就接受教育,学校教育使我们获得知识无疑会让我们终生受益。但不能完全适应于现代化教育的需要。人在大学获得的知识只是人生所需知识很少部分,很多知识要在学校后的教育中获得。我们不能固守原有的知识希望它能管用一生。当今社会,科学突飞猛进,信息与日俱增,知识不断地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新时代的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习,迎接知识挑战,不懂就学,没有就补,学习是由当代教师补充,更新专业知识的最好途径。
二十一世纪呼唤着高素质,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多
层次人才培养呼唤着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也呼唤着高尚的师德修养。教师担当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唯有高尚的师德修养,业务能力强的老师才能振兴教育,也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爱是教育美丽的语言,我们教师应有那颗与学生沟通的法宝—博爱之心。用爱去对待学生,影响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
培训结束了,留给我的思考还没结束。我知道要学的东西有很多很多,所以我还要不断学习、不断进取。
【篇2: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解与体会】
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解与体会
数学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学生学习数学应当达成的有特定意义的综合性能力,核心素养不是指具体的知识与技能,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数学能力。核心素养基于数学知识技能,又高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核心素养反映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持久性。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直接相关,对于理解数学学科本质,设计数学教学,以及开展数学评价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一般认为,“素养与知识(或认知)、能力(或技能)、态度(或情意)等概念的不同在于,它强调知识、能力、态度的统整,超越了长期以来知识与能力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强调了人的反省思考及行动与学习。”“数学素养是指当前或未来的生活中为满 足个人成为一个会关心、会思考的公民的需要而具备的认识,并理解数学在自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能力,作出数学判断的能力,以及参与数学活动的能力。”可见,数学素养是人们通过数学的学习建立起来的认识、理解和处理周围事物时所具备的品质,通常是在人们与周围环境产生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人们所遇到的问题可以 是数学问题,也可能不是明显的和直接的数学问题,而具备数学素养可以从数学的角度看待问题,可以用数学的思维方法思考问题,可以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篇3:“关注课堂教学,提高核心素养”学习心得】
“关注课堂教学,提高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中信小学 孙丽菊
自11月以来,清华附小1+x教育随着暖暖秋风吹到了红河州大地。我们学校也在张主任的亲自部署下,如火如荼地开展探索适合于我校的1+x教育课堂,我有幸作为今年刚调入南沙镇中信小学的教师,和中心校的教师们开始了学习的探索之路。说实话,初遇1+x课堂教育,我只是简单的从字面上理解----以学生为本。这样的教育理念我并不陌生,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本教育理论,也强调了不仅要关注教学中认知的发展,更关注教学中学生情感、兴趣、动机的发展规律,注重对学生内在心理世界的了解,以顺应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以及个性差异,达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起其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重视创造能力、认知、动机、情感等心理方面对行为的制约作用。但为什么郭思乐教授要提出他的生本教育理论呢?季国栋专家的课改创新教育是什么样的,清华附小开展的1+x课改创新成果教育实践,他们的方法和路子是否正确?带着这些一连串的问号,带着学校领导的期望,我诚惶诚恐地开始了美丽建水古城的教育学习实践之路。
11月11日,当我来到建水古城后,就看到了为期两天满满的学习安排表:进校听课、理论讲座、课堂模拟、借班上课等等。但我不在乎这些形式,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专门在这些形式中“挑刺”,看看生本教育是否真有那么神奇,从这点说,我不是个好学生。但经过两天的学习,我内心经历了由开始的怀疑----半信半疑----坚信不移的心路历程。可以说,这次学习是对我以前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的重构,特别是许淑一教授的一些经典警句,对我简直就是醍醐灌顶。今夜在回顾翻看学习笔记,更是内心激动澎湃,现把两天来的学习心得加以整理,吸取精华,去之糟粕。
在我校两天的学习的1+x课堂教学中,我发现,我们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有时,我们过于的放手,以至于学生讨论的主题发生偏离;有时,我们放手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以至于上出的课堂缺乏深度;有时,我们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以至于学生出现问题时,我们却茫然不知。
那么,在1+x教学的课堂中,我们老师的作用还是不可替代的,生本老师的作用主要是:组织作用(使课堂有序进行,确定小组及学生的发言顺序);导向作用(使学生的小组交流展示都要围绕本课的核心问题,抓住重点交流展示);慎重干预作用(当学生交流讨论的主题发生偏离时,我们要慎重干预,变“有为”为“无为”)。1+x课堂的四个核心环节。其实,我认为,如果从学习效度上分析,1+x课堂实则是三大核心环节,即:个体学----小组学----全班学。而教师的帮学作用应贯穿在这三个环节之中。学生通过这要的三个环节的学习,相当于对同一内容学生学习了多次,每次的学习都是在前次学习效果上的叠加。试想:通过学习,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对学习内容及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起到了积极作用。如果还有老师要问:我们学习1+x课堂教育的什么呢?那么我想告诉大家:我们研究学习1+x课堂教育,并不在于我们一定要构建新的教育模式或课堂模式,而是我们要学习生本教育中“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1+x课堂教育理念及教育思想。
“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乘着这次建水古城学习的翅膀,在教学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创新,努力沿着1+x课堂教育足迹,开创属于自己的幸福教育之路!
中学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篇四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基本原理:
①人类社会及其历史是客观存在的;
②人类社会历史按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规律向前发展;
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⑥阶级分析方法;
⑦人类社会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
⑧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科学实验(指自然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承认杰出个人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等
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审视社会现象
唯物史观认为对历史的评价应该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历史不具有重复性,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具体的和唯一的,不应以现在的标准苛求古人。
2、一分为二辩证看待——评判人物事件
在能力要求上,无论是新课程标准还是高考试题都要求学生运用辩证法分析历史事件,学会一分为二地分析历史问题,掌握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3、基本观点灵活运用——阐释历史进程
(1)唯物史观在多年来的高考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渗透在高考命题之中。要注意以下几种基本的唯物史观,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辩证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问题,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反映的问题。
(2)政治、经济状况与文化的关系: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如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没有占据统治地位是因为它不符合当时诸侯国争霸战争,富国强兵的需要;而经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就迎合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成为正统思想。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能力。
呈现形式:历史纪年、历史时序、年代尺、阶段特征、历史大事年表、历史地图等。
“时空观念”是中学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培养学生对事物与特定时间、空间之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古人“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的读史方法,大致就是对早期时空观念的理解。
1、培养时空观念的必要性
目前,部编版历史新教材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新教材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实践能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时空观,以更好地帮助学习历史课程,使学生的历史成绩得到提升,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较好的基础。
时空观的培养不仅可以从时间层面出发,也可以从地理位置和空间的角度来培养。学生在许多历史事件中都能明显地感受到空间跨度,尤其是重要的历史变革中必然会伴随着相应的空间位置变化。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知道特定的史实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在认识现实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时空观念的培养,对于学生视野的拓宽、体系的构建、能力的提高、中考复习等都有积极的作用。
2、培养时空观念的方法
第一,可以利用历史地图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地图是对人类历史时期政治、经济、自然、文化等加以反映的地图,与人类有关的空间和地域差异等,都能够通过历史地图体现出来。
比如,人教版七年级教材“纷乱的东周”章节里的《春秋争霸形势图》《战国形势图》,“秦汉时期”章节里的《秦朝疆域图》《三国鼎立形势图》,“古代对外交往”里的《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古代交通”里的《隋朝大运河》《元朝的运河和海运路线》,“民族政权并立”里的《辽、北宋、西夏形势》《金、南宋对峙形势》,八年级《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九年级《新航路的开辟》《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等等。学习历史地图是培养时空观念的主要方法。相较于传统教材文字内容更有趣味性,内容更丰富、直观、准确。但要使用历史地图将教材内容完整地呈现给学生,达到以图述史的效果,则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历史、地理、文学、信息技术等知识储备。
第二,教师可以使用时间轴、年代尺以判断重大历史事件的时序问题。如梳理中国近代屈辱历史、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新中国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挫折等等,简明扼要,直观有效。
第三是历史纪年表、历史大事年表、历代王朝表。此方法适用于中国的朝代更替。配合朝代歌,记忆会更加深刻:“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第四是思维导图。此方法适用于总结或复习。思维导图的制作,不仅需要学生学会构思层次、把握主次,还要求学生能精练准确地表述内容,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有极大的锻炼。如果能在七八年级就加强学生思维导图的训练,对于最基本的知识点,掌握得会更加牢固。
第五是纵横对比(古今中外)。如复习“中国历史上的对外关系”课,需要从两个维度去梳理线索一个维度是纵向的中国历史“古代开放—闭关锁国—现代开放”,另一个维度是横向的世界历史。古代中国开放繁荣时,西方中世纪黑暗压迫;中国闭关锁国时,西方发展大航海运动,进行工业革命。既有纵向的时间线索,又有横向的中外对比。此方法有助于将历史内容还原到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搭建完整的历史时空体系。最后是参观名胜古迹、考古现场。学生们可以在游览历史遗迹的同时,亲身体会历史的真实感,感受时空的变迁。如学习“秦王扫六合”一课,教师可以带学生参观秦陵兵马俑,感受秦始皇一统天下的豪情;学习“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可以带着学生“重走红军路”,参观遵义会议旧址,游览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等等。
3、时空观念培养的意义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五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
时空观念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正是践行新课程改革目标的有效方式。时空观念的培养,旨在提高学生在特定时空下对历史进行详细审视的能力,进一步完善学生对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空间、地点、人物等要素的了解,培养学生独立的发散性思维,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
与此同时,当下的应试教育体制也在不断要求对学生进行时空观念的培养。以笔者所在的深圳市为例,近年来深圳市的中考题加强了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考查,大量的时空资料出现在选择题和材料题中,因此,时空观念的培养也是应对深圳中考题型变化,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必要途径。
综上所述,时空观念的培养不仅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应对中考和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更是对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呈现形式:史料分类、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图像史料、史论结合、观点论证等。
一、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校文科班的学生进行了关于中学历史证据意识培养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史料的态度与运用、对史学的态度、对历史证据概念的理解及其历史学习方法的养成状况都存在明显问题,学生的证据意识很薄弱。学生普遍存在读不懂史料,理解史料困难的困惑,这说明当前历史课程实施中对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有所忽视,学生“史料实证”的素养亟待提高。
二、如何理解史料实证素养
史料实证从内涵上说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的认识过程是通过史料证据的发掘来做出历史解释,这一过程必然要求“史料实证”素养的存在,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强调学生要了解历史呈现的多种方式,提高历史的阅读、观察能力,学会从多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同时,学生要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并尝试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通过搜集资料、掌握证据和独立思考,初步形成学会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和评价。这就要求历史教育要重视“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三、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方法
历史所讲述的都是过去已经发生的事实,求真在其中最为重要,为了考证历史事实的真相,历史学家往往穷经皓首。作为高中历史教学,求真是一个重要的情感价值目标。一言蔽之,历史学是一门实学,以史料为依据,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将符合史实的材料作为证据,进而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获得史料并让学生学会分析史料,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搜集历史材料
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历史材料的不同类型,包括文献、图片、实物、遗址及历史文学作品等。同时,引导学生掌握搜集历史材料的主要途径,如书籍、网络、博物馆等。如在学习《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课前,教师可让学生通过网络、图书等方式自主收集整理美国1787年宪法的具体条文,并结合教材对其中关键性内容进行筛选。这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史料搜集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证由史来的意识。
2.从高考真题中分析获取
2010年到2019年高考全国大纲卷和新课标卷历史主观题选择的27套题169则材料,可见史料在高考试题中的重要地位。目前,大部分历史教师都认识到史料在培养学生实证素养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要发挥这种地位和作用,材料选择的科学性、有效性、权威性是关键环节。而研究全国卷历史主观题材料的选择,为我们在历史教育教学中对运用典型的材料,提高所选材料的价值,培养“史料实证”素养提供了选择材料的范例。
3.重视历史教科书的作用
历史教科书是学生学习历史、教师教授历史的主要工具,也是“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重要载体。历史教科书在内容选择和编排上都有明显的针对性。它选入的许多有价值的一手和二手材料不仅提高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也可作为学生理解和解释历史的“证据”。因此,历史教学要重视历史教科书的作用,充分发掘其对“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价值。例如:十月革命、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知识点,在教材中有详细的阐述,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也是学生必须了解的常识。历史的学习和掌握就在于对于史实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和评价,若连基本的史实都搞不清楚,就会出现张冠李戴或者关公战秦琼的笑话,如此谈不上尊重历史事实,更谈不上史料实证了。因此,历史教学要重视历史教科书的作用,充分发掘其对“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价值。
“史料实证”素养是学生学习历史之后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历史课程的进一步改革应与此相适应。总之,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要靠历史教师在观念上更新,在专业上提升,在教学中渗透,在日常中积累,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与创新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呈现形式:历史叙述、历史评价、历史理解、因果关系等。
作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历史解释”绝不是简单的给学生讲解几个历史概念和历史事件。它指的是教师在授课时,通过一些“诱导”“启发”等教学方法,以史料和教材为依据,把整个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发展的前因后果,历史事物的本质、历史观点的局限,对同类历史事件的比较、概括与综合,传授给学生。因此,有学者说“历史解释能力是历史学科诸多能力中最高层次的能力”。
高中生所接触的历史教材并不是历史客观的本体,绝大多数知识只是教材编辑者对过往历史的主观认识和看法,只是其对过去历史的一种解释而已。学生往往误以为教材的内容就是全面真实的客观存在,而教材当中的结论性叙述更是不容置疑。老师应当通过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该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呈现形式: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科技文明、科学精神、民主法治、联系现实等。
历史核心素养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其中,“家国情怀”伴随着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而走到今天,以“人”为核心、以追求人的积极向上发展为终极目标。当今我国形势复杂多变,追求“家国情怀”的道路坎坷。因此,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家国情怀”显得十分迫切。以此为背景,深入探讨“家国情怀”的有效培养途径。
一、“家国情怀”的含义
所谓“有家而有国,次亦是人文化成……化家而成国,家国一体”,所以“家国一体”就是“家国情怀”的集中体现。从先秦时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当代的“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可以说,“家国情怀”始终是我国民族永远追求的目标。家国情怀”的出现绝非偶然,它始终是人民歌颂的主旋律,它是人民对自己国家和同胞所表现的博深大爱,是对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康幸福的不断追求。作为一种无比高尚的情怀,“家国情怀”既是对祖国的一种高度爱戴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又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文化底蕴,它是人们不断奋斗、不断攀登、不断努力的精神支柱。因此,“家国情怀”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长久、最珍贵的精神宝藏。
二、“家国情怀”的培养途径
1.丰富“家国情怀”的内容
一方面,教育者要突破传统教育形式的桎梏,拓宽思想教育的内容,提高“家国情怀”的影响力。在全球化的形势之下,有关“家国情怀”的教育以国际局面为基础,将热爱祖国与热爱世界、铭记历史与展望未来统一起来;另一方面,不仅要把握好“家国情怀”中的民族意识,还要探索出常被人们忽视的“家国情怀”,分析被社会发展淘汰的内因,不得回避有些经典的“家国情怀”内容。在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时,又要结合当代发展状况增添新的元素,以丰富我国“家国情怀”的实质内容。
2.创新“家国情怀”的教育方法
为了增强“家国情怀” 教育的影响力,教育者在教育形式上要懂得突破创新,改变陈旧的理论“灌输式”,寻求多种符合人们思想状况的活跃方式,让人们真正认可“家国情怀”精神。一方面,教育者可以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当今人们对“家国情怀”的态度及他们所希望的宣传模式,调查实际情况,倾听他们的真实想法,尊重他们的意见,营造出平等民主教育气氛;另一方面,教育者善于利用科技媒介,灵活生动地进行教育活动。在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在培养“家国情怀”素养时教育者要懂得应用网络媒介,以活跃自然的形式来进行该素养的培育。
3.改变“家国情怀”的培养理念
当人们在大力宣传“家国情怀”素养的时候,教育者应当适时转变“家国情怀”的教育理念,既要注重个体的实际发展,又要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念及方式武装自己的头脑。只有这样,“家国情怀”才能真正走入人们心中,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是一项复杂工程。在进行“家国情怀”的培养时,人们不管想得多仔细,做得多到位,总会有些不到位的地方。但是,我们应当始终坚持“家国情怀”培养教育,深入探讨培育的有效途径,以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新版中学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精品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