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缺失通用多篇范文
【引言】道德缺失通用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关于道德缺失问题的原因分析 篇一
关键词:道德缺失;资源配置方式;市场化机制
一、关于道德缺失问题的现状陈述与初步分析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通过30年来不断的探索,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伴随着经济日益繁荣发展,和不道德现象的屡出不穷,如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成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议题。
1、现状陈述
近几年来,在我国各行各业中"缺德事"屡见不鲜,愈演愈烈。在各大媒体相继曝光后,有关部门随即严加管治,可是这种"缺德事"依然屡禁不止。例如,毒豆芽,地沟油,蛆虫牛奶,黑心煤老板,药家鑫事件等等,每一次都是骇人听闻,更有网友将历年的缺德事件总结到一起,让人看了真是心惊胆寒。就连某网站关于公交车上是否应该让座的问题都足以引起正反两方不小的争执。很多人不禁会感慨我们的社会究竟怎么了?细数近年来我国出现的道德缺失现象,其势力已然如洪水猛兽遍布于各大领域中,如经济竞争、食品安全、文化领域等等,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引起了政府,媒体的关注,学者们也对其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2、初步分析
很多学者对中国道德危机频发的状况进行了解释,有的学者把原因归咎于机会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泛滥。更有的学者认为是人理性设计的有限性限制了道德规范的建立和发展。
谋求利益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古训在资源分配并不均等的今天仍然是许多人秉持的生存法则,在这个意义上古代人不见得就比现代人高尚多少,为了求得生存仅靠消极自保远远不够,因此而付出的代价往往更大,关于"性本善"和"性本恶"的讨论也从来没有什么定论,或许人自始至终都是二者的结合体,只不过是由于条件不同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的相异,然而脱离社会发展条件,把道德抽象成一种观念,仅凭一己想象建构道德理论从来都不符合社会学实证研究所遵循的方法。道德是社会事实的观点无需赘述,使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首先要想从根本上寻找道德缺失现象的原因,须厘清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二、关于道德缺失问题的原因分析
1、资源配置方式的非法治化
提到道德,法律一词往往就像它的孪生兄妹不能让人们对它置之不理。自古以来关于道德的探讨都不会将它和法律分开,压制法也是起源于对集体意识的维护,惩罚对它的不恭和侵犯。而在道德规范无法约束人的行为时,法律似乎总是那么合适宜的出现,利用其不可抗性将出轨者做出裁决和惩罚。虽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但并不是每个历史时期的法律都不是天衣无缝的,我们的社会还处于不断的完善之中,总有那么一丝变化让我们固有的法律显得那么的措手不及,因此,但凡是道德问题丛生的领域总是缺少法制的,因为并不是每个不道德行为都是违反法律的。尽管当某一行为触燃了集体的愤怒,舆论的压力不容小觑,但是在很多时候道德的约束力量看起来是那么的微弱,否则也就不会有那么多钻了法律的空子同时却也将道德视为无物的不道德行为的产生。而与道德相比,有着同样广泛性的法律似乎占有明显的优势,法律是有普遍约束力、有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法的尊严是绝不容许侵犯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任何一个道德如果没有法的保证,道德是不会稳定和延续的。
这样从表面看来,任何道德无法约束的不道德行为的产生都是由于立法者的疏忽,任何道德缺失问题都是立法问题,但是如果事无巨细的成立法律,且不说能否行之有效,恐怕随之而来的是法律体系和实施环节的混乱不堪。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力量,由于市场的自由竞争,每个人都会最大化的谋求资源,每个企业为了发展也会不择手段,所以,从客观上讲由市场来配置资源就会存在着一些不足,有可能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如果在这个时候国家和法律缺位,那么不道德的现象定会萌生。因此,从宏观视角来看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变革的发生机制,也就是资源配置方式没有法制化。
2、市场机制下的利益多元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但是很多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从表面上看仿佛这些问题是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难道市场经济在带给人们众多实惠的时候真的又给人们留下了众多的恶果?这样简单的得出论断显然是不科学的,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仅要动态的分析我国的市场化的发生、发展,还要必须从市场化的发生、发展的机制中找出问题的根源。
那么我国的市场化是怎样发生的呢?我国社会学家刘平认为,"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在政治体制连续的同时,传统计划经济的社会机制和市场经济的社会体制并存和互动,共同塑造了新的社会关系类型。而在市场和非市场机制相互交换与渗透过程中,由于二者不同强弱组合造成的区域发展差别和群体间和群体内部的分化",社会利益必然发生剧烈冲撞,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的约束力是针对体制内的,凡是与市场相联系的领域国家都是无能为力的。由此可知,市场和非市场这两种运作模式交互运行发展无疑使得社会发生了分裂,利益趋于多元化,很难形成共同的道德规范与监督,人们的价值观也趋于多元化了。由于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多样性,很多侵犯集体利益行为,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对于个人,家庭及企业的利益都是合情合理的,使得情理与规范混淆,所谓的"潜规则"操纵着各种事务,导致不道德现象在很多领域中遍布从生。
三、总结与建议
近期,道德缺失现象的发生仍然有如火如荼之势,尤其是在与人们密切相关的食品行业,危害人体健康的事件频发,这是对肉体和精神的双重侵蚀,所以道德缺失问题不仅成为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迫在眉睫解决的要务,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指数的阻碍。而建立社会主义道德体系须与当下社会体制相适应,在事实的基础上把握住深层原因,在顾全整体的同时也要对症下药。
究其根本原因一是市场在进行资源配置时存在的不足导致了市场秩序的混乱,这就需要在允许自由竞争的同时,在国家力量缺位的领域建立相应法制,以规范市场行为,使得资源配置方式法制化。另一原因则是在市场化进程中计划经济机制和市场化机制共同作用,导致利益多元化和道德规范的多元化。
从宏观看来,也许道德问题并没那么可怕,也许是小题大作了,因为在分化的社会中,没有形成统一的阶级意识,局部的问题似乎并不会带来社会整体的动荡不安,然而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把社会的分化导致集体意识的弱化视而不见,因为道德问题在亘古的讨论中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因为它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兴旺,也正是由于它的小,它的细才会丝丝渗入肌理,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建立一套与当下社会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刻不容缓,而在这个过程中国家是最强有力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平。新二元社会与中国社会转型研究,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07.4
[2]刘平。王汉生,张笑会,变动的单位制与体制的分化--以限制介入性大型国有企业为例,社会学研究,2008.3
[3]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三联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刘洋(1987.5-),女,汉族,内蒙古赤峰人,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2009级社会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发展社会学。
道德教育缺失 篇二
一、产生原因
首先,从社会方面看,个人本位和金钱万能等观念和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对学生崇高信仰、真挚的诚信和勇于担当的责任心的形成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其次,家庭教育的误导也是造成学生信仰、诚信、责任等道德危机的重要因素。有的父母则从小给子女灌输一些功利主义、个人本位的思想,学习就是为了将来升官发财,明哲保身等等,这些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子女,并变本加厉的继承下来。再次,学校的教育体制、教育管理还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学生崇高信仰、真挚的诚信和勇于担当的责任心等道德品质培养的因素。学校的教育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就连一些高校中部分学生盲目的专科升本科、本科升研究生、研究生又考博士。大部分中学甚至高校还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或实践能力,忽视学生的人格塑造和个性发展,道德教育的不足或方法不当是学生出现信仰不明确、诚信不成熟、责任不敬业的重要因素。最后,学生自身心理发展的矛盾是形成其信仰不明确、诚信不成熟、责任不敬业危机的关键因素。学生的人格结构尚未完成整合,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对问题缺乏自己的判断力,容易出现偏差,易受环境的影响,面对价值观念上的困惑和矛盾优柔寡断,在物欲与外加因素的干扰下难以构筑起坚固的道德城墙,心态浮躁而脆弱,缺乏自信,容易自暴自弃。
二、对学生人格的影响
目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由商品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经济与社会基础的变更必然影响到处于转型期人们的心理,受中西文化冲突交融影响最深最广的当代教育工作者也开始出现种种心理问题。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出现无序竞争、官吏腐败以及社会分配不公,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这些突出问题日益成为民众的巨大负担,人们普遍感到焦虑、失望、无奈。
受这种社会潮流的影响,在校生也感觉前途很茫然。信仰缺失就会产生精神疲软,对社会、对自己缺乏希望。在部分学生中其突出表现为“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的精神疲软现象。这些学生没有理想,没有追求,稀里糊涂;对一切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虚无主义态度,家庭、集体、社会在他们眼里都无足轻重;把社会和别人都看的过于灰暗,忽视主观努力的重要性。诚信缺失大量地表现为不讲真话、不守信用、没有信誉、弄虚作假等。缺少责任心的具体表现是该遵守的规范不遵守,该承担的的责任不承担,该履行的义务不履行,没有自觉态度;不计后果,一旦产生不良后果,没有勇气承担责任,一走了之。
三、具体解决策略
道德教育缺失 篇三
一、学生道德失范,传递教育危机信号
最近,药家鑫恶性案件,虽说极其个别,却令我们对学校德育进行反思。一名正在受着高等艺术教育的大学生,为了金钱却无视别人的生命,剥夺他人的生命。在检察院的公诉意见中写到:“一个乐者不仅应该诠释优美的旋律和曲调,更应该演绎高尚的素养和善良的灵魂。而这些在药身上荡然无存。”特别要注意是,药家鑫恶性案件在审判过程中,有的大学生表示对药家鑫的同情和理解,更有甚者在微博中扬言,“我要是他(药家鑫)我也捅,……怎么没想着受害人当时不要脸来着?记车牌。”这传递着道德教育危险的信号,反映了有的学生极端扭曲的价值观。
在药家鑫案件审理中,辩护律师辩护材料中提到:药家鑫成长道路没有污点,钢琴十级,学习成绩优秀,得过各种奖励等。也使笔者联想到:前不久,网络上“摸乳门”、“脱裤门”等事件引起了社会的普遍议论,而且,“门事件”的主人公竟然都是中学生。
“你什么时候找到靓女别忘了通知一声”、“以后赚大钱、住豪宅、娶靓女”、“将来泡'小蜜'、包'二奶'”、“位子、票子、妻子一个也不能少”、“找个有钱老公”、“生一窝漂亮宝宝”……有谁能想到这些语言是小学生毕业赠言。如此的追求另类,极尽戏谑和玩世不恭。
我们的基础教育虽在不断地改良,教育行政部门也越来越强调学生的综合素
质考评,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个性。但实际情况还是不尽人意、事与愿违。笔者认为当下道德教育中忽略学生主体评价问题值得关注。
二、道德教育评价中学生主体缺失
无论是升学、分数还是统一标准,这些评价指标中都缺少了被评价对象的主体性参与。学生在涉及到对自己的评价时几乎没有发言权,无论他们如何看待自我,都不能影响家长和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因为评价的标准不是来自他们自身的理想、感受和自我判断,而是来自整个社会所推崇的那些因素。
学生评价中主体性缺失首先是因为他们承受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巨大压力,老师和家长的期望让他们很难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自己的选择。高考、升学、分数,特长热、择校热、办班热,未来的就业压力、文凭的含金量,所有这些因素形成一股巨大的外在评价的力量,大部分学生只能在这个漩涡中拼命往上爬,试图成为被别人认可的人。导致主体性缺失的另一个原因是整个教育体制对学生的自主教育、自主学习和自主评价能力的系统性漠视。我们的传统文化倾向于把未成年人看成没有独立人格、独立判断能力和独立行为能力的人,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学生的自我感受常常被看成幼稚、不成熟的表现。相应地,在对学生的评价模式过程中,我们就更重视老师的印象、家长的印象、其他人的印象,唯独不会重视学生自己的印象。
这种主体缺失的学生道德评价,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着严重的弊端,阻碍了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的深入,与新课改的方向背道而驰。
学生评价模式是否科学、是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对于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个性健全的、具有良好的道德意识的学生尤其重要。
三、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
突出自我教育、自主评价
第一,自主评价是学生自己自觉的道德反思和完善,是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在评价阶段的再现。
学生自主评价能力的核心就是学生能正确评价和反思自己。学生自主评价能力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按照皮亚杰等的研究,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就要经历从他律到自律、从情境性的道德评价到原则性的道德评价、从评价他人到评价自己的过程。这一过程中,离不开学生的自主、能动与创造。
传统的教育教学存在着单一和被动的问题,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教师总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学生,过于追求外在的价值取向,把学生看成是实现成人愿望的工具。学生缺少自主,地位上是受动的客体,活动中是被动的适应。在评价上,学生没有评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是被评价的群体。因而容易导致学生的厌倦与逆反甚至是对抗。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都有自己的心理选择,他们需要理解,需要关注,需要主体地位的凸显。
学生自主评价应该是主体性德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心理,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通过自身的努力重构主体的健康人格,让学生成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等等的一个具体的切入点。以人为本,追求科学发展观的今天,自主评价体现的是:学生是自己的主人,自己主宰自己。什么是尊重学生?就是让学生成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
第二,突出责任教育,培养责任主体。
突出责任教育,“责任教育”是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对人文精神的弘扬。学校德育工作要注重实施自我教育,自主管理。教师大胆“放权”,该放手时就放手,该学生干的,学生能干的,就放手让学生干;该学生干,学生干不好的,教给学生干;不该学生干,对学生成长有利的,让学生知道怎么干。将学生推上舞台,使其由听众变成演员,由配角变成主角。在学生中倡导“自主”管理,它真正的意义在于它首先面向了全体学生,它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内在的潜能;它焕发出学生主体的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行的是“我能行”的教育。它使学生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判断,增强了敢于管理,敢于负责的意愿与能力,激发学生团结向上的进取精神。教学上实行主体性教学,转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变课堂为学堂,学生是自己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倡和要求学生自学自研,学会学习,对自己的发展负责,同时对自己作为实验的主体负责。无论是教育和教学,学校都充分尊重学生主体人格,发扬教育民主。同时,强调秩序和规则,培养学生在追求自我利益和个人发展时,学会考虑他人,对他人负责任。
第三,营造道德模范区,注重传统美德教育。
学校对学生进行诚信、善良、尊师、孝亲等传统美德教育是时代与现实社会发展的要求。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诚信、善良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百善孝为先,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结合时代特点让传统同美德焕发出培育新人的实效。学校要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的发展,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注重对学生价值观引导,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营造爱国、文明、健康道德的模范区。我们要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深入细致地了解中学生对诚信、善良、责任问题的看法,有针对引导。尤其强调在传统美德教育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贴近学生的实际。避免过于政治化和抽象化,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也就难以融入到学生们的思想之中。
道德教育缺失 篇四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教学;职业道德;教学改革
在高职会计教学过程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提升会计专业人才的职业道德水平,是时展的需要,也是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的必然选择。
一、高职会计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缺失的表现
在高职会计教学的实践中,普遍存在重实务技能而轻职业道德、重理论传授而轻职业修养、重内容灌输而轻方法创新等问题。具体来讲,高职会计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的缺失,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
(一)重实务技能而轻职业道德
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操作技能,更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注重按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我。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无论是开办会计专业的职业院校,还是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都特别重视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教师授课的重点也是围绕会计记账方法、电算化操作技能等问题而展开。与职业院校自上而下重视实务技能相比,对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重视明显欠缺。表现在课程设置方面,目前的课程主要由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等三部分构成,文化基础课和道德素质课被纳入公共课的范畴。但在教学实践中,无论是学校还是任课教师,都对职业道德课程缺乏必要的重视,甚至出现文化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的课时挤占道德素质课课时的现象。
(二)重理论传授而轻职业修养
职业道德教育是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范畴,包括基础职业道德教育和待业职业道德教育两个方面。在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道德教育中,基础职业道德教育和行业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职业院校应该合理分配两者的教学时间。但对于大多数职业院校而言,基础职业道德教育所占比重偏高,而与会计专业、行业密切相关的职业操守教育不足,职业道德教育缺乏专业特色。从对学生的考评机制来看,企业在招聘会计人员时,首先看重的是学生的会计专业技能,而较少关注学生的职业素质和道德素养,无形中也影响了学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导致学校在学生、教师考核中,也完全以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考核为主,而缺乏对学生职业道德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法、考核手段,也无法将学生在职业道德方面的表现进行量化,最终导致会计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流于形式,而学生也因为职业道德教育与考试成绩挂钩,更加忽视对职业道德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三)重内容灌输而轻方法创新
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在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应该把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养、转变学生职业道德理念列为重要目标,这就需要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学习现状,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创新课程教学方法。然而,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实践来看,不仅教学内容陈旧,而且缺乏与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结合。即使是某些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紧密联系的课程,如《财经法规》等,作为会计专业的必修课,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如果过于重视法律知识的传授,不能采用形象、生动的案例,就可能陷入灌输式教学的怪圈,课程内容就会显得枯燥无味,必然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育和形成。
二、高职会计教学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一)重塑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理念
主要是树立从学校领导层、学院管理层、专业教师、高职学生对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重新认知,形成自上而下重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思想和文化氛围。要充分认识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不仅要侧重专业技术教育,强化对学生专业技能、工作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并将职业道德准则、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品质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体系之中,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不忘职业道德教育的责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不忘职业道德培养的重要性,最终成长为能够满足市场和社会需要的、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素养的会计专业技能型人才。
(二)优化职业道德教育教学内容
会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较多,“课时总量不足”也就成为制约高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从优化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全局角度出发,做好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课程改革工作,加大职业道德教育在整个课程体系、课时分配中的比重。首先,要针对当前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结构性缺陷,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独立的课程内容纳入教学体系之中,以保障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实施。要动用学校资源,鼓励教师在借鉴已有德育教材的基础上,结合会计专业特色、会计工作案例等,编制既能契合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又能体现职业道德建设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德育教材;再次,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要严格遵循教学规律,在深入剖析会计职业道德内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展开讲解,尤其要把“坚持原则、诚实守信”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作为高职会计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来施教。
(三)创新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方法
高职会计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必须改变过去填鸭式的灌输教育模式。可以考虑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大量加入案例教学,通过开放、互动的方式,将会计职业道德理念融入课堂教学实践,将抽象、生硬的文字,通过声像和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地展现给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记忆、消化和创新。要把讲座教学列为高职会计职业道德教学的重要方式,学校要定期邀请行业专业、实务界代表、法律界人士给学生举办讲座,通过将真实的事迹展开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吸引会计专业学生的注意力和关注度,最终帮助学生达到自省、自警的目的。此外,学校还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校外实习、实训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既能了解会计职能、明确会计流程,又能领会职业道德的真实内涵,真正明确会计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担当。
(四)健全职业道德教育考核机制
浅析当今社会道德缺失现象分析 篇五
关键词:道德;道德缺失;表现;对策
一、道德缺失现象的几点表现
1、诚信缺失
诚信是一个古老的道德命题,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体现。由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较短,受千百年来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人们对经济学本身的内涵还不了解,导致中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诚信缺失现象。在经济领域,存在着企业信用缺失、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缺失。在其他社会生活领域,假东西充斥如假文凭、假政绩、假鉴定等,不一而足。以企业信用缺失为例,据有关资料统计,企业逾期应收的贷款额占贸易总额的指标在完善的市场经济国家中仅占0.25%一0.5%;而我国目前超过5%,其水平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10倍到20倍。
2.职业道德缺失
道德是一定群体认同的、调节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集团之间行为关系的规范、原则的总和。一个群体所遵循的规范和原则是以某种职业的道德体系来体现的,职业领域中的道德素质滑坡,主要是和从事职业的主体奉行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权利本位的价值观密不可分的。医生“药品回扣”、“收受红包”、“漠视生命”;警察“知法犯法”、“警匪勾绪”、“随意扩张权力范围”;公务员“行贿受贿”、“公款私用”、“行政不作为”。可见,职业领域中存在的道德缺失和失范现象确实令人担优。
3.社会责任感缺失
中国现代化的宏伟理想能否早日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社会各阶层社会责任感的强弱。这里所说的社会责任感,不仅指对自己的家庭和国家承担责任,而且是指对全社会、全人类的共同责任的担负,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二、解决道德缺失问题的对策
1.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文化
有人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当代人而言已经过时了。众所周知,在人类历史上存在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五、六千年,而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却早已不复存在。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过时,她贯穿古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是在当今社会日益凸显其较大的社会利益。世界需要中国古老文化理念,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复兴会带来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的长治久安。西方发达国家竞相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而我国自己的传统文化在百年来却遭遇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原因在于,现代文明的标志被许多人误解为仅仅是科学技术的发达,科学技术强,文化就先进的错误观念已经深人人心,因此造成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当代缺失了。
2.健全道德建设中的制度机制
唤醒人们的良知,养成人们的善恶道德理性,形成正确评价善恶是非的标准,仅靠道德说教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加强包括法制在内的制度建设,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中国社会中的道德缺失现象。因为只有提供一套公正、健全的制度机制系统,并将基础的道德规范和要求经法定程序予以权威化,这样才能为人们划出行为的界限,使之明确道德行为选择的合理空间,促使个体在进行行为选择时充分考虑可能招致的利害得失,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道德行为的发生。
3.完善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一方面,我国法制不健全。由于执法不严、执法不公,造成对违法违纪的败德者惩处力度不够。例如,对制假售假,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责令停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以(包括已经售出和未售出的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从上述规定可知:对于大多数假冒伪劣的生产者而言,处罚主要以罚款为主。在稽查力度有限和规定不够详细的现实约束下,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销售者只要10次中有5次,甚至只要有3次能逃脱处罚,就有利可图。
4.淡化行为主体的功利性思想
行为主体的功利性思想浓重是导致当今中国社会道德缺失的又一重要因素。缺失诚信,无社会责任感,拒斥传统这些都可归因于人们受功利、实用性原则的支配。就连教育这块领地也早已不是什么“世外桃源”了,一方面: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已经随着应试指挥棒而迷失了方向。“当今教育的最大弊病是受功利原则支配,其中包括家庭教育,急功近利的心态极其普遍,以马上能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为教育和受教育的惟一目标。”从而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获得,忽视道德教育(即使进行道德教育也流于形式),导致了教育迷失了自我,人文主义精神失落,人们丢失了道德真诚,丧失了人之为人的根本。另一方面表现为教育者在工具理性主导、效率至上的社会背景下,他们追求名利,迷失在聚敛钱财、追求物质享受的实利主义的欲求里。少数教育者的价值观与精神被铜臭所熏染,他们的价值以金钱的多少来衡量,不惜将人格、尊严当作商品来出卖。在当今社会的现行体制下,学问、学术不再是单纯的本体,做官成为最体面最有价值的职业,也是最光耀门楣且最能为家庭和地方带来利益的事情。这就不难理解当今中国社会出现了“职业道德全面滑坡”的现实了。因此,淡化行为主体的功利性思想对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栾茂峰。社会阶层结构变迁背景下道德教育的困惑及其解脱[J].大连大学学报, 2009,(05) .
[2] 李琼芳。“建设和谐世界”的哲学思考[J].才智, 2009,(02) .
对当下人们社会公德缺失的剖析 篇六
关键词:社会公德 道德缺失 表现 原因 解决
一、解析“社会公德”
1、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公德”的阐说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没有类似于“社会公德”的提法,但有大量关于公共生活准则的论述。公共生活准则即是我们所说的社会公德。公共生活规则是维持社会秩序的最基本、最简单的道德要求,如礼貌待人、遵守纪律、爱护公物等。它是人们公共生活实践的产物,社会共同体存在的道德基石。
马克思在《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中就曾说过,“加入协会的一切团体和个人,承认真理、正义和道德是他们彼此间和对一切人的关系的基础,而不分肤色、信仰或民族”。马克思还指出,要“努力做到使私人关系间应该遵循的那种简单的道德和正义的准则,成为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中的至高无上的准则”。马克思所理解的公共生活准则,就是不同民族和不同阶级道德中的共同因素,这些因素成为工人阶级实现合作的良好基础。
公共生活准则是人们公共交往的基本要求,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从列宁的一系列文章中可以发现,公共生活准则主要包括讲礼貌、守纪律、珍惜时间等道德要求。遵守公共生活准则被看作是文明生活的根本。因此,公共生活准则是全社会最低限度的道德共识。公共生活准则是人类公共生活发展的道德反映。
2、当下中国对“社会公德”的界定
一般认为,社会公德是指一个社会的全体公民为了维护公共生活秩序,调整人们之间关系,为人们所公认并共同遵守的公共生活的行为准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规定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一)文明礼貌:文明礼貌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相互交往的基本准则,是人们之间道德关系的外部表现,是指待人接物方面人们必须遵循的礼节。文明礼貌的内容和要求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变化和更新。
(二)助人为乐:当一个人身处困境时需要大家的帮助,当我们帮助别人时我们会有一种满足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助人为乐。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不可能孤立地生存,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需要别人的帮助。不管是为了别人还是为了自己,我们都应该帮助别人。
(三)爱护公物:公共财物包括一切公共场所的设施,是人民创造的财富,同时也是为人民服务的,是用来爱护的,不是用来侵占损害破坏的。每一个公民都应遵守社会公德,爱
护公共财物,爱护公共财物利人利己。
(四)保护环境:环境问题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保护环境不仅是我国
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社会公德的一项基本要求。
(五)遵纪守法: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纪律规章制度是保护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法律则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最后一道防线。纪律规章制度是社会公德的要求,是法
律的基本要求,而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现代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遵纪守法是遵守社会公德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
二、“社会公德”的缺失
1、“社会公德”缺失的表现
社会公德缺失并不是说每一个人都缺乏社会公德,而是指一部分人。有人谈到当前公德状况时忧心地说:“现在有些人,不缺吃不缺穿就缺德。”这里所说的缺德就是缺少社会公德。目前,我国社会公德缺失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人与人交往中不讲文明礼貌的现象,如一些人常常出言不逊、恶语伤人,失礼不道歉,无理凶三分,骑车撞人后扬长而去,乘车争先恐后等等。
(二)对陌生人过分警惕冷漠有余的现象,如对处于危难之中的陌生人缺乏应有的同情心,哪怕是举手之劳也不愿相助;与陌生人接触保持相当距离等。
(三)随意侵占损害破坏公共财物的现象,如私自侵占公共财物将其非法占为己有,并认为“公家的东西不拿白不拿,拿了也白拿。”
(四)过分追求经济效益污染环境的现象,如随处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任其流入河流造成水污染;随意排放废气造成大气污染;乱倒垃圾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等。
(五)不遵守公共生活中规章制度的现象,如盗窃他人专利或商标权、制造假冒伪劣商品等。这些企业和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以身试法诋毁损害对手的名誉甚至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最终使自己陷入困境甚至受到法律的严惩。
2、“社会公德”缺失的解决
(一) 制度安排应该公正、合理。
人们的公德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为此做的制度安排。在一个社会中如何使那些人愿意帮助别人、愿意遵守社会公德、愿意见义勇为,这需要社会中的制度安排能够保障最起码的公平与正义。缺乏公平和公正的秩序,往往使得缺德者“沾光”,有德者“吃亏”。而屡次“吃亏”的教训就会使许多人在选择中趋利而背德,从而导致公德水平下降。这种下降了的公德水平又会反过来成为影响别人的环境从而形成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因此,必须通过社会中的制度安排来确保人们践行社会公德的行为。
(二)正确理解国外所宣传的思想
我们在继承本国传统的优秀文化之外,还在不断吸取他国的优秀文化思想。但国外传到中国的思想里也存在着糟粕的东西,对此,我们要摒弃它。同时我们也要正确全面理解国外所宣传的文化思想,不能作出片面的理解,否则会误导自己的判断,会出现错误的行为。
(三)要有宣传教育、道德劝诫、榜样示范等软约束,积极营造“遵从公德光荣,违反公德可耻”的舆论氛围,加强人们的道德意识。
三、结论
在当今中国社会,我们时常能看到关于“社会公德”缺失的新闻报道,我们每次都是针对具体的现象、案例进行分析,但这并不利于解决这些问题和提高整个民族的道德水平。正所谓,理论指导实践,因而,我们需要对这些“社会公德”缺失的现象进行联系性的分析,先寻找到理论上的解决方案,继而从理论出发,制定具体的解决措施,避免再有类似的“社会公德”缺失的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代蓉蓉。论提高社会公德水准[J].人文论坛。
[2]程立涛。“社会公德”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保定学院学报,2009,22(2).
[3]刘海容。当前社会公德失范的博弈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8,16.
道德教育缺失 篇七
[关键词] 会计人员 职业道德 缺失 教育 途径
当前, 我国的会计制度已与市场经济和国际会计接轨。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在会计实践中还存在着与会计职业要求相违背的现象。笔者认为,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内涵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爱岗敬业。即会计人员应当热爱本职工作, 努力钻研业务, 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所从事工作的要求。爱岗敬业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2)依法理财。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做到自己在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时知法依法、知章循章, 依法把关守口, 同时还要进行法规的宣传,提高法制观念。(3)依法办事。一方面, 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会计工作, 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另一方面, 依法办事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树立自己职业的形象和人格的尊严, 敢于抵制歪风邪气, 同一切违法乱纪的行为作斗争。(4) 客观公正。会计信息的正确与否, 不仅关系到微观决策, 而且关系到宏观决策。做好会计工作, 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本领, 也同样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观公正的态度。否则, 就会把知识和技能用错了地方, 甚至参与弄虚作假或者通同作弊。(5)热情服务。会计人员应当积极运用所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 为改善单位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6)保守秘密。会计工作性质决定了会计人员有机会了解本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情况, 有可能了解或者掌握重要商业机密。
二、当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问题
⒈会计职业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 出现违法乱纪行为。一是有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缺乏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 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 在处理会计业务时, 不能公平地对待利益各方, 经常以牺牲国家利益换取局部利益乃至个人利益;二是会计人员遵纪守法的意识日益淡薄, 不能做到熟悉法规、依法办事, 不能做到知情报告和保守秘密, 这是现实中会计职业道德思想基础的严重扭曲;三是有些财会人员法制观念淡薄, 在会计实践中根据企业经营者的授意, 或钻政策空子, 或知法犯法, 铤而走险, 为经营者出歪点子、馊主意, 伙同经营者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2.违背原则、参与造假。主要表现:会计人员在工作中不能坚持原则,让“权大于法”。会计人员往往按照一些别有用心的领导的要求, 进行会计事项处理。会计人员缺乏会计职业道德、职业教育,造成了道德水平不高, 是发生会计信息失真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3.财务人员监督弱化, 职能作用发挥不够。由于在管理体制上的隶属关系, 财会人员因为受单位领导和管理, 导致财会人员不能很好地进行会计监督。在客观上,经营管理者要求会计人员按他们的意志行事, 而不管具体政策规定;在主观上,会计人员由于切身利益, 迫于压力, 不能大胆执法, 对违法事件不抵制, 按照领导人的意图做假账。这在客观上使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上无所作为, 不能很好地发挥监督职能作用。
4.自身的素质和道德因素。在会计队伍中, 有一些专业知识缺乏、技术水平低的人员, 无法按照新规定开展工作。他们日常不学习、对会计知识知之甚少, 要其遵纪守法更是无从谈起。
三、当前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当前,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应做好下面几项工作:
⒈当前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职业基本教育。是指对会计人员从事会计职业应当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进行的教育, 包括敬业、爱业、乐业、勤业、精业教育。二是服务宗旨教育。是指对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服务宗旨进行的教育。包括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对象, 端正为人民服务的态度,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熟知为人民服务的内容,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三是职业精神教育。会计工作不仅关系到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 也关系到社会经济秩序的健康运行。会计人员肩负特殊的使命, 其行为关系重大,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精神教育非常重要。包括依法理财、廉洁奉公、实事求是、正确反映、一丝不苟、严谨细致、忠于事业、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四是遵法守法教育。会计人员整天在与钱物打交道的同时, 也在同法律法规打交道, 因此, 遵法守法是会计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遵法守法教育应从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工作实际, 联系正反实例、案例教育, 总结经验和教训;强化会计人员的法制政策教育和反腐败斗争的教育, 重视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的教育, 提高其处世不惊、遇事沉稳的心理素质, 加强会计人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和素质的教育。
⒉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具体方法:一是建立一套可操作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根据我国实际情况, 制定一套可操作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这样使广大会计人员在从业中有一个统一的职业道德标准去遵守, 使“诚信为本, 操守为重, 坚持原则, 不做假账”的职业要求成为广大会计人员的自觉行动, 在各自岗位上恪守职责, 诚信为上, 共同构筑会计业诚信“长城”。二是加强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是指社会和他人对会计人员及其工作活动过程中遵循职业道德所作的价值判断。在实际工作中, 会计职业道德评价可以采取由会计职业道德委员会组织进行考核评定。具体是由会计职业道德委员会在个人自我评价、单位集体考核和社会行业机构评价的基础上, 进行总结评比;并运用奖惩手段、示范榜样和大众传媒等方式表扬先进、鞭策落后, 显现“道德法庭”的威力, 促进会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形成。三是采用切实可行的方式。如: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个人示范与集体影响相结合的方式;正确引导和舆论扬抑相统一的方式;灵活多样与生动活泼的方式等。
参考文献:
道德缺失范文 篇八
出版于1989年的《现代性与大屠杀》是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后现代主义”大师齐格蒙?鲍曼从社会学角度反思二战中纳粹大屠杀的经典之作。这本书中作者从社会学的视角深刻剖析了大屠杀产生的原因,作者认为二战中纳粹对于犹太人的大屠杀绝非是一个民族对一个民族的种族灭绝行为,其背后是现代性因素在发挥作用。?纳缁嵫Ы嵌壤唇玻?不应该忽视大屠杀的意义,而是要从现代性的角度去重新审视这一问题,避免此类悲剧重现。
一、大屠杀何以产生
在文章开篇,作者就提出在社会学领域对于大屠杀的研究远远不够,“和大多数同事一样,大屠杀在我看来充其量是可以被我们这些社会学家所解释的某种事物,而绝不是可以解释我们目前所关心的目标的某种事物”[1]2,但是所幸的是作者随后意识到“大屠杀在现性社会、在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阶段和人类文化成就的最高峰中酝酿和执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屠杀是这一社会、文明和文化的一个问题”[1]5。鉴于此,作者开始关注现代性在大屠杀中扮演的角色,试图“从现代性和文明化进程及其后果的主流理论中吸取大屠杀的教训”[1]10,这也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在整本书中作者一直围绕着对于大屠杀发生原因进行剖析,以此来揭示现代性在大屠杀中所扮演的角色。
1.种族主义并非肇因
传统来看,反犹主义是造成德国纳粹党对于犹太人大肆屠杀的主要原因,正是因为纳粹党人没有人性的杀戮造成了人类历史上的这一惨剧,鲍曼也提出“其中最普通的方式是将大屠杀说成是欧洲基督徒反犹主义的顶点――反犹主义在本质上是一个独特的现象,在庞大而繁杂的种族或者宗教歧视与敌对的目录当中,没有什么可与之相提并论的”[1]1,这种看法将大屠杀看成历史发展中的一个特例,忽视了大屠杀发生背后的社会因素和历史传统,这样的观点无疑是孤立片面的。鲍曼系统地对其进行修正,认为笼统地把反犹太暴力,尤其是把独一无二的大屠杀事件说成是“反犹太公众仇恨的爆发”是苍白无力的,也缺乏坚实的历史或现实的事实基础。反犹太主义数千年来一直是个普遍现象,但是大屠杀却先例难寻。据此作者提出“我打算将大屠杀看成是对现代社会具有潜在可能性进行的一次罕见而又重要并且可靠的检验”[1]16,这也成为作者分析的一个基础。
种族主义是大屠杀爆发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仅仅是有种族主义是不会出现大屠杀这样的惨剧的。大屠杀的发生需要一系列现代性的手段,如严密的组织管理体系、高超的科学技术、细致可行的规划、操控一切的领导者和基层的执行者,甚至还需要被屠杀者的配合,而这些在鲍曼看来都是现代性发展的后果,反犹太主义作为一个前提在现代性要素的配合下逐渐开启了大屠杀的序幕。
2.科层制与园艺文化的管理体制
科层制是现代官僚体系的基本形式,这种高度程序化、组织化的体制为大屠杀的发生提供了制度性的保障。科层制忽视了最初的行动目标,只求达到简单的表面化的行动的结果,对行为对象进行非人格化处理,摒弃行为结果的道德评价。这个过程通过两种方式形成,一种是劳动分工,另一种则是技术责任代替道德责任。而后者的影响会更为深刻,在书中作者以兵工厂工人举例,当他们看到那些被武器伤害的人会有同情之心,但是却没有认识到造成伤害的武器正是出于他们的手中。他们不会因为生产而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评价,在这种科层制下,每个人都是生产线上的一个工具,所有的人都在进行工具化的操作,他们的技术责任代替了道德责任,每个人关心的是在这个系统中都被分解开来,任何人都不会对最后的产品具有道德责任,这种与最后结果相分离的状态最终造成他们要么对道德的考验掉以轻心,要么会忽视道德的要求。
而园艺文化是作者在书中的一个比喻,“现代文化是一种园艺文化。它把自己定义为是对理想生活和人类生存环境完美安排的设计。它由对自然的怀疑而建立自己的特性”[1]124,“从设计的观点看,所有行为都是工具性的,行为的所有目标不是为了得到便利,就是为了去阻碍”[1]124,由此可以看出,“现代的种族灭绝总的来说就像现代文化一样,是园丁的工作。对把社会看作是一个花园的人而言,种族灭绝只是他所处理的诸多杂务中的一个……清除是一种创造,而不是一种破坏活动”[1]124,鲍曼对于园艺文化有清楚而深刻的阐述,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之下,大屠杀不再是一项罪恶的行动,而是为了维护社会纯洁度而进行的一项工作,从事这项工作不是一种罪恶的行为,而是对社会的贡献。
当园艺文化与科层制相结合的时候就会产生巨大的破坏力,他们会通过一系列理性的行动去除社会中被认为不重要的那一群体,而且这种行动没有了道德的约束,同时会具有严密规范的操作步骤,其结果就是类似于大屠杀这样的惨剧。大屠杀的背后是相互分离的现代性因素的集合,设计赋予了大屠杀以合法性;国家官僚体系赋予其工具;园艺文化提供了方法论;社会瘫痪(残酷的战争)则贡献出“道路畅通”的信号[2]。
3.受害者的“理性选择”
纳粹通过科层制的制度手段和园艺文化的管理模式以及通过种族主义的宣传设立种族间的隔离为大屠杀创造了条件,这些都符合人们常识性的理解,但是受害者们配合进入被屠杀的境地却不反抗无疑会引发我们的疑惑。鲍曼将这种现象的原因归为受害者的“理性选择”。
纳粹首先建立了犹太管理委员会,将犹太人中的领袖人物控制住,因为“希望身份群体一旦被剥夺了领袖和核心权威,就会成为一团散沙,不能坚守其自我认同,并最终丧失防御的权力”[1]157,就是这种“拯救你能拯救者”的策略,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直到被送到毒气室为止。在这一过程中,犹太人之所以配合,是因为他们具有理性,“犹太人因此能够在其压迫者的控制下活动,更快地完成自己的任务,把自己的死亡拽得更近,然而引导他们行为的却是经过理性解释的目标,那就是:继续活下去”[1]161。看起来这是一个悖论,犹太人为了活下去却将自己推向离死亡更近的一步,但是这种现象确确实实存在,之所以会这样,一方面是犹太人已经被卷入整个权力结构当中,他们没有办法逃脱或者说理性选择后逃脱的代价太大,另一方面则是道德让位于理性选择,对于犹太人来讲牺牲别人性命来保全自己无疑是最具有理性的选择,而恰恰这种选择使他们丧失了盟友,最后只能束手就擒。
对于这种现象,鲍曼总结道:“大屠杀经历在其所有恶果中展示出来的是行动者之心理(一种心理现象)与行动之理性(对行动者而言依其客观的后果来衡量)之间的区别。只有当这两种理性共鸣和重叠的时候,理性才是个人行为的好的指导。否则,它变成了一件自杀的武器。它破坏了它自己的目的,几乎摧毁了道德自抑――它唯一的束缚和潜在的救世主[1]197”。
正是行动之理性与行动者之理性的不调和并且在最后放弃了道德这一重要的力量,才造成犹太人最终自己配合进入被屠杀的境地。
4.社会生产中的道德盲视
在社会中,社会接近意味着道德责任,人们对于与自己遥远而不联系的人是没有强烈的道德责任的,而纳粹正是利用这一点,将旁观者与犹太人进行隔离,甚至产生对于犹太人的异类恐惧症,使旁观者不能觉察到或者不关心犹太人遭受的痛苦的命运,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社会距离,而远距离的社会距离意味着道德的消解与虚化。而这正是现代性的手段才造成社会距离的产生。
在大屠杀过程中,操作毒气室的人与被屠杀的人并没有直接的接触,对于操作者来讲,他只是在面对着一台机器,其目的是为了操作顺利,而他根本没有意识到他的手下掌控着多少人的性命,这一方面是科层制的后果,更主要的是他与犹太人的隔离使得他不能体会到对面的状况,这种隔离造成了道德责任的消解。而米格拉姆的顺从权威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如此大量的正常的德国人会成为如此令人闻风丧胆的刽子手。
种族主义为大屠杀提供了背景,科层制与园艺文化的管理体制为行动者创造了制度保障,受害者的“理性选择”放弃了抵抗,而社会生产中的道德盲视则拒绝了他者伸出的援手。仔细思考,每一个原因背后都有着现代性的影子,都意味着道德的缺失,而这些缺少任意一个都不会使大屠杀如此顺利地进行,正是这四个原因的共同作用,才使得大屠杀这一事件在现代性中发生。正如前文总结到的现代性是大屠?⒎⑸?的原因,而同样可以发现道德的缺位也是这一事件的重要原因,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二、理性如何战胜道德
在整本书中,鲍曼并没有对现代性赋予一个准确的概念,综合来讲,他对现代性的理解主要包含两部分:其一,权力/知识共生是现代性的最显著的特征;其二,建立秩序是现代性的不懈追求[3]。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无论是权力与知识的共生还是建立秩序其背后都是理性的观念作为支撑,可以说理性是现代性的内涵。同时这一观点在韦伯那里就已经提到,对韦伯而言,现代文明受到资本主义洗礼后,展现在个人面前的生活世界,是一个除魅的、世俗功利主义笼罩一切的世界。理性的计算、科技工具的运用,以及计划性的社会变迁无一不扩大了官僚化的影响范围,乃至现代的经济、政治、社会组织无不趋向于形式理性的运作原则[4]。
纵观历史,理性观念在很早之前就存在。在古希腊哲学中,就有先贤对理性问题进行了阐述,但是古希腊文化最终断裂,欧洲随之走入“黑暗的中世纪”。“黑暗的中世纪”是后来人对五至十五世纪这一段欧洲历史的称呼,之所以称之为“黑暗”,是因为这一段时期内理性观念泯灭,科学不被重视,宗教掌控着社会基本生活。而宗教对社会的控制则是凭着基于基本教义建立起来的社会道德,可以说道德在这一时期内扮演着社会规范的作用。对于理性的重新发现开始于文艺复兴运动,并在启蒙运动中达到高潮。在此之后与理性这一概念相伴往往是科学、效益最大化、秩序等等,通过将当时取得的一切成就归纳为科学、秩序的功能从而建立理性的绝对优势地位,而道德则是和宗教等联系起来,被认为是无助于甚至是延迟社会进步的因素而受到排斥,理性从而战胜道德,成为构建社会行动的主要因素。
理性的胜利有着必然性,同时也受到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的影响。首先,理性确实在一定维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无论是科学技术的进步还是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在理性思维中社会处于一个进步的状态,也正是这些标志着现代性社会的来临。理性观念的盛行确实创造了丰富的文明成果,也在塑造着人类历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此外,理性的盛行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对理性的迷恋始于法国的启蒙运动中,并且通过法国大革命影响到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在启蒙运动中,理性仅仅是作为一种工具,这个工具是为了反对以往的观念,建立一套符合鼓吹者自己利益的思想体系。在启蒙运动以及后来的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理性观念逐步扩散开来,成为支撑现代性的思想基础,但是同样也造成了对于理性的过度迷恋。理性的观念并非是无懈可击的,在法国大革命中正是一群受到理性思想熏陶的人才出现了一系列的暴政,在当时对于理性的过度推崇的负面效应开始显现,当下社会中人情冷漠、对于效益的过度追求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唯理性主义泛滥的结果。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理性观念在1000余年后重新受到了思想界的提倡和重视,并且逐步战胜以道德为主的评判标准,成为主导性的思想理念,从而开始了现代性的历程。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对于理性的过分推崇尤其是唯理性主义的泛滥以及道德观念的缺失造成了一系列的现代性问题,尤其以大屠杀为代表,那么理性的兴起有其背景,道德缺失又是如何造成这种结果的呢?
三、道德缺失的思考
在整本书中,鲍曼将大屠杀发生的原因归结为现代性因素的泛滥以及道德缺失的后果,这二者是相伴发生的。道德缺失表现在工具理性代替了道德责任、社会生产中的道德盲视以及犹太人在“理性选择”中的对道德的忽视。
在文章当中,鲍曼着重批判了工具理性。在韦伯的相关论述中,理性被分为目的理性和价值理性,而鲍曼着重批判的工具理性在这里几乎可以等同于韦伯提出的目的理性,相对于价值理性,目的理性追求为功利的目的所驱使,会使人漠视人的情感、精神价值这样的实质性的东西,把功利目标视为唯一的目的,导致行为方式常规化(routinization),使社会生活丧失多元价值的创造性[4],在这个意义上来讲鲍曼对于理性的批判相对于韦伯会比较狭隘,他关注的只是韦伯所提出的理性概念的一部分。但是鉴于鲍曼将道德自抑作为应对理性不良后果的“唯一救世主”,就不难理解鲍曼只是单纯地批判工具理性了。而工具理性的泛滥正如韦伯提出的那样,会使人漠视人的情感、精神价值这样的实质性东西。
而鲍曼将道德重新拉回到社会学的研究视野当中,他认为现代社会组织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道德驱力的约束力,可以使不道德行为变得更合理[3](王建民,2009),从而提出了通过重新发现道德解决现代性问题的思路。但是这种对于道德的判断却与社会学领域的先驱之一涂尔干的论述相矛盾。在涂尔干看来,法国大革命之后整个社会处于失范状态,一系列现代性问题出现,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路径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一种切实的中介环节,让孤独的个体重新获得群体的依恋感和道德上的自足,同时让现代民主政治落实在一种既能够有效地组织经济生活,也能够充分地代表公共政治诉求的环节上。相似的是涂尔干同样寻求通过道德的手段去作为解决现代性问题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解决方式是建立在现代性体制之下的道德上的自足,基本途径是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相结合,在涂尔干看来,法团以及职业伦理并不必然排斥现代科层组织的存在与扩张,现代科层组织也不必然产生道德盲视,反而可能是建构深度自我的结构性前提[3](王建民,2009),这是鲍曼与涂尔干的分歧所在。
通过与两位先驱的对话,不难发现鲍曼对于现代性与道德的看法确实存在偏颇之处,将大屠杀完全归因于现代性似乎也不太合适,毕竟当时进入现代社会的国家并非只有德国一个,而现代程度比它高的美国甚至成为大批犹太人的收留地。纵然现代社会中唯理性主义泛滥是一部分原因,但是德国独特的社会结构同样要为大屠杀承担责任。要扭转道德盲视就要破解唯理性主义和极权主义社会秩序的单一性和单向性支配,并使足够的社会自主性机制与能力与之相抗衡,即使社会自主性机制不能生产出道德的观念与规则,但可以抗拒权力和暴力对道德的扭曲与压制[3]。
道德缺失范文 篇九
>>缺失公共道德的深层原因 青少年公共道德素养缺失的网络溯源 社区居民公共道德问题及对策探析 网络公共道德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网络社会公共道德建设探讨 公共道德危机的传统探源 浅析商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其对策 会计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当今社会的道德缺失及相应对策 记者的职业需求与人的公共道德 礼仪修身与公共道德水平的提升 浅析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在华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精神障碍患者社会权利保障缺失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浅析媒体的职业道德缺失及对策 浅析中小学道德教育中文化自觉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网络媒体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媒介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社会治理缺失原因及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②http:///theory/2011-02/21/c_121103795.htm
③黄江燕,李家鹏,乔刘伟。当前中国公民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由“小悦悦”事件引发的公民道德建设的思考[J], 学理论(下), 2012(10).
④当今社会公德缺失的成因与对策[N].中国青年报,2005-12-11.
【参考文献】
[1]当今社会公德缺失的成因与对策[N].中国青年报, 2005-12-11.
[2]谢忠良。当下中国社会道德失范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9.
[3]吴潜涛。当代中国公民道德状况调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冯俊,龚群。东西方公民道德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道德缺失范文 篇十
关健词:大学生;道德缺失;心理分析
当代社会,人们在普遍注重物质利益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和共同遵守行为准则及道德理念,从而来规范和调节公共场合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既反映了人们公共生活的共同需要,也提供了个体发展的基本保证。毋庸置疑,道德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更为明显和重要。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周围,甚至连文化层次较高的大学里,不遵守社会道德的人和事也屡见不鲜。有人对道德视而不见,我行我素;有人对道德嗤之以鼻,弃如敝屣,以至于道德失范成了我们今天社会的一大顽疾。那么这些不讲道德的人究意是怎么想的?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呢?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不同层次的样本进行道德缺失行为者的心理动机的调查、分析并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加强相关方面的教育建议。
一、道德缺失行为的主要心理因素
为了解大学生中道德缺失的心理情况,笔者在某地区三所高校中随机抽取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200名在校大学生,对其进行了有关道德缺失问题问卷调查,其中一半题目前为道德缺失表现,如选后则对其缺失心理进行分析,即“当你坐公交车的时候,你占坐了“老、弱、病、残、孕”专坐后,一个怀孕只有二个月的上车,请问你会让坐吗?如果不让造成这一原因是因为――”。从所有回答者的答案中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果:
(1)无知心理:“不知道其怀孕”。有126人将其列为第一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63%。
(2)从众心理:“大家都不让,所以我也不让”。有48人首选该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24%。
(3)侥幸心理:“坐老、弱、病、残、孕”专坐没什么不好意思”。有22人首选该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11%。
(4)反叛心理:“对社会和周围的人有反叛心理”。反叛心理中应包含过去我们常说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常常是莫名的,而反叛心理却通常是有原因的。大学生们不太愿意选择该项,只有4个人首选该项,仅占2%。
以上分析仅代表了一个小小的侧面,但这些数据可以高校的素质教育和心理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二、形成道德缺失行为的心理分析
一个正常的人,他的一言一行都受心理因素的支配,哪怕“言不由衷”、“身不由己”也是一种心理状态。因此,做道德缺失的事,必然有其心理基础。由上述对高校大学生进行道德缺失行为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从心理角度对这些道德缺失行为的同学进行一下简要的分析。
1.无知心理
无知心理主要是道德教育问题,道德作为人的基本理性,并非与生俱来。道德同人类其他的知识有相同的一面,都需要通过教育或其他渠道进行传授;又有不同的一面,即道德不仅要求每个人都知道,而且要求每个人都将道德作为自己发展自内心的理念,认识到作为社会上的人必须这样做,不这样做不行,哪怕这样做眼前可能要吃亏受损。道德教育往往需要贯穿人的一生,从稍一懂事的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以至社会教育。道德教育环境需要使社会成员如同置身于按摩式浴缸里,不断流动的水从四面八方溢出随时按摩着你的全身,道德教育需要这样的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我国是一个注重道德教育传统的国家,每个小学生都能讲出类似“孔融让梨”的动人故事。但目前道德教育尚存在很多“盲区”,道德知识传授不足是道德滑坡的因素之一。就大学生来说,小到城里来的独生子女不懂得谦让,农村来的孩子不太讲卫生;大到竞争的需要往往使得道德尴尬地退居二线,科学的发展又出现一些新的道德问题等等。大学生对于道德的无知心理,不仅说明了大学前道德教育的欠缺,也说明了大学期间道德教育的艰巨。道德教育“盲区”的存在,使得学生成长各阶段的道德教育面临着诸多的新课题,值得引起道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道德缺失通用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