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事迹材料扶贫多篇范文

(作者:[db:zuozhe]时间:2023-06-18 08:26:20)

[说明]个人事迹材料扶贫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个人事迹材料扶贫多篇

个人事迹材料扶贫篇1

___同志有着长期的农村工作经验,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深知农民的疾苦,多年来始终坚持为农村服务。担任___市交通局党委书记、局长以来,他认真贯彻省、市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安排部署,他不断强化帮扶意识、健全工作机制、拓宽帮扶思路、落实帮扶项目、解决农村实际困难,坚持以解决广大贫困村群众行路难问题为重点,不断加大交通扶贫开发工作力度,积极实施交通扶贫开发工程,通乡路、通村路、农村乡镇客运站、停靠站、江南乡等一批交通扶贫工作均取得一定成效,为全市扶贫开发整体工作做出积极贡献。一、深入调查研究,谋划扶贫开发工作思路

为了准确把握目前农村交通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交通扶贫开发工作,他经常轻车简出,深入县市、乡镇、村屯调查研究,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摸底,农村广阔的土地留下了他的足迹,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他对县乡基本情况、经济发展现状、全市农村公路状况、群众脱贫愿望和扶贫开发规划等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在他良好的工作作风,务实的工作态度的带动和感染下,我局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全体同志动真情、动真格,真扶贫、扶真贫,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进一步确立了扶贫开发工作思路,找出问题症节,找准致贫原因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制定出台了___市农村公路10年远景规划和___市农村公路发展五年规划,科学合理的确定了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的目标、规模、重点、技术标准及实施程序。全面改善农村的交通条件,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二、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帮扶工作稳步推进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确立了我局总体帮扶工作思路、推进策略、工作重点和工作机制,贯彻统筹协调、发挥优势、形成合力的工作方针,并较好地坚持了定期走访调研、定期分析情况、定期讲评工作、定期通报情况的四定制度。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自分工,发挥了部门和行业优势,形成了工作合力,落实了责任,层层抓好落实,一级抓一级,措施有力,狠抓落实,使扶贫工作越来越深入,措施越来越有力。做到了思路一起谋、工作一起做、成果一起出。几年来,在他的带领下,我局有多人次深入各乡镇、村屯调查研究、落实帮扶项目,开展送温暖活动,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他的表率作用,我局对交通扶贫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并制定最优惠的政策,创造最好的施工环境。确立了以提升市、县、乡、村公路通行条件,促进与外界沟通为重点,积极申报项目,经过他和工作人员多次跑省进京,争取建设计划,落实工程建设资金,争取资金,加快公路建设步伐。

三、谋划发展思路,构筑交通先行发展战略

个人事迹材料扶贫篇2

成纯光先生,不忘故土,情系家乡,心系教育,他扶贫助教的先进事迹主要表现在:

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2006年至2007年为洪塘营瑶族乡中心小学捐资70万元兴建了一栋综合性大礼堂和硬化了1300平方米的操场;同时还捐赠了价值20万元的电脑和图书,用于改善洪塘营瑶族乡中心小学办学条件。

设立助教助学基金

2010年为洪塘营瑶族乡设立了助教助学奖,以后每年注入3—5万元资金,用于奖励扶助在本乡从教的贫困优秀教师;用于奖励扶助在本乡就读的贫困优秀学生和进步学生;用于奖励扶助在本乡就读后考入县重点中学和重点本科的学生。他设的这个奖推动了瑶乡教育的发展。2011年又加注入4万多元。

建设校园绿化工程

2011年4月份成纯光先生及家人荣归故里,莅临洪塘营中心小学和洪塘营中学指导工作,又捐给洪塘营中心小学1万元用于校园绿化。现种的桂花树已成活。我想再过几年,洪塘营中心小学将是一个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美丽校园。

改善农村教师住宿条件

情系瑶乡教育,让老师安居乐业。2011年5月份。成纯光先生在电话中又问到了老师住宿情况。当得知有些教师在校无住房,又恰逢政府投资兴建教师周转房,于是,他又提出捐资近35万元用于建教师周转房。让老师在瑶乡能安心工作,愉快的工作。

成纯光先生以上此举志在育才兴德,倡导先进的教育方法,以期家乡名贤辈出,其行功不可没,需以示弘扬。立作榜样。

个人事迹材料扶贫篇3

xxx,男,生于1989年6月,满族,中共党员,2012年10月到凌海市扶贫统计监测中心工作,主要负责数据统计监测工作。由于人员少,他还参与扶贫办其他业务工作和日常管理等项工作。在工作中,他服从领导,听从指挥,认真钻研业务,克服人员少,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等困难,在他的带领下,他所负责的数据业务,没有出现纰漏,是全地区业务尖子。为扶贫办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

接地气摸实情,科学制定脱贫计划

在风华正茂的年纪,他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农村扶贫工作当中;在青葱正盛的岁月,他无怨无悔地地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到扶贫工作岗位八年来,他送走了一个又一个同事、战友,成为了一名业务骨干、老同志。他始终认为,扶贫办是脱贫攻坚的“参谋部”,是全市工作的“排头兵”,必须苦练本领,吃透弄懂“精准”二字的含义。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他克服扶贫办工作量大人员较少的现状,不怕苦、不叫累,在扶贫办领导的带领下,作为负责数据业务的骨干,他始终坚持“下乡风雨无阻,见面不落一人”的原则,进村入户、嘘寒问暖,每天一身土、一脚泥已成为常态,入户了解情况,核查贫困户“三上墙”、档案,对乡村扶贫工作进行耐心指导,已经成为乡镇扶贫干部心目中的业务大拿。在掌握全市贫困人口基本情况的同时,为扶贫办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扶贫策略和切实可行的脱贫计划出谋划策。

勤沟通多协调,为脱贫攻坚提供科学依据

2017年,根据省委、省政府“精准脱贫,不落一人”的精神,严格按照“六个精准”和“两不愁、三保障”的总体要求,结合《辽宁省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内容,在村和乡镇初步上报扶贫对象的基础上,该同志与公安局、住建局、编委办、市场局、社保局等多家部门反复沟通,对车辆、房产、工作、工商注册、城镇养老保险等方方面面信息进行筛查比对,确保精准扶贫对象严格符合建档立卡贫困户要求,经过他们耐心细致大量地工作,最终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并指导乡镇进行系统录入,将贫困户名单进行长期公示,并将市扶贫办监督举报电话进行公布,接受群众监督。通过紧紧抓住精准识别第一关,所有程序环环相扣,为扶贫单位提供了基础信息,同时也为贫困户脱贫提供了科学依据。

办实事解民忧,赢得干部群众一致认可

为了使贫困对象识别更加全面精准,结对帮扶更加细致周到,通过周密调研,市里建立了脱贫攻坚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这是一项庞大的组织人力和业务工作的总动员。他经常加班加点,对乡村进行业务指导,到基层进行手把手培训,时间来不及,就用电话、手机联系,那段时间,他自己的手机变成了办公电话,在他和同志们的辛苦努力下,全市创新发挥“网格化+微信群”作用,建立网格群277个,建立脱贫攻坚网格单元3097个,1143名网格员对所有贫困户全方位、全覆盖无缝对接。让动态掌控更加直观具体,日常管理更加规范有序,进一步推动脱贫攻坚管理关口前移。贫困群众对各项扶贫政策更加直观明白,各项扶贫工作落实和帮扶实实在在,简单直观。他还带领同志们经常开展调度、督促,实现了网格员按要求入户,报送有效信息162余条,帮助贫困户解决困难187项。当贫困户住上明亮舒适的新房、增加收入摆脱贫困,面对记者喜极而泣,感谢党和政府之情溢于言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各项检查验收,推进政策、项目和资金落实,哪里都有他的身影。在督导督查工作中冲锋在前,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检查,得到了市里领导和贫困群众的一致好评。

立足岗位职责,无悔奉献,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抒写了一名年轻的基层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先锋本色!

个人事迹材料扶贫篇4

2020年8月25日,成了水塘寨村驻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队长杨逢春永远也忘不了的日子,他怎么也想不到,刚刚在镇上脱贫攻坚百日提升行动会议散会时“下雨,骑车小心,村委会见”的招呼,竟是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章保靖说的最后一句话。刚到村委会还没坐下,就接到通知,有村民报警,看见保靖的摩托车倒在了路中间,人叫不应。再看见,已是在医院急诊室门外,刚做完手术,昏迷中。4天后,保靖永远地离开了他脱贫攻坚的战友,离开了他当家一样爱、一样付出的水塘寨。

章保靖,2019年3月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选派到青龙镇水塘寨村任驻村扶贫工作队员,70年出生、性格谦和的他,一到村上就把水塘寨当成了自己的家。

水塘寨是2020年出列的贫困村,为了精准推进工作,高质量完成决战脱贫攻坚任务,经村“两委”和驻村扶贫工作队会议研究,将“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员编组,每组包保一个自然村,保靖分到了保山寨村。保山寨村离村委会不远,他习惯早起,起来后步行去保山寨转转,一到村中,他总要先到村长孔庆荣家里坐坐,一来唠唠家常,二来商量商量村里要干的活计。聊起保靖在村里做的事,孔庆荣说:“那就多了,都不容易,不过最让我难忘的就是饮水管网入户。”

保山寨村和整个水塘寨村委会一样,缺水,大家饮用的是雨天采集的水窖水,还要看天脸色,干旱时,还得去拉水,最高的时候达到65元/立方米。2020年村脱贫出列带来了项目,投资1200多万元,从业组村委会机井提水,经11.2千米到达水塘寨,全村586户2439人将全部受益。党恩深重,但我们更要自强,经村两委、村小组干部研究,水塘寨不能只等帮扶,自己的事,自己也要出力,要发动群众,自筹入户管网的费用。一预算,每户600元,含水管、水表、施工、维修基金几部分。

自筹任务落到了每一个包保自然村的人员。领到任务,保靖像往常一样一入村就到孔庆荣家里商量,两人一碰头,觉得这是大家盼了多少代人的事,是大好事,大家应该会支持,先在广播里通知,等晚上大家干活儿回来开个户代表会,大家同意了就去实施。然而,让两人想不到的是,等开会一宣布,几分钟的沉默后,大家就议论开了,有的说:“要得呢。”有的说:“收得有点儿高,等等看。”有的说:“暂时喝着水窖水。”……你一句,我一句,统一不了意见。

看到这个情况,孔庆荣回忆,当时保靖对他说:“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先让大家回去,党员、村代表留下来商量怎么办。”人散了,保靖动员大家,他说:“自来水,是我们水塘寨盼了多少辈人的事,不是脱贫攻坚我们还不知道还要盼到什么时候,1200多万,如果是我们村民自己筹,那得筹到什么年月,党和国家帮了我们那么多,我们自己克服一下困难,力所能及出一点,那不是应该的吗?”然后他动员留下来的带头筹款,并指定了具体负责的人,告诉大家要收一户装一户,让群众看得见,群众看见了,就会跟着来了,不要钱收了,长时间不装,群众就不会相信我们了。从第二天起,他便带着负责的人一户一户去宣传,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如今,保山寨村的入户管网已完成安装,洌洌的清水哗哗地流到了每一家的院子里,流到了每一个人的心田,滋润着幸福的日子。

当问孔庆荣,“在你看来,保靖是不是尽到了一个驻村队员的责任”时,他说得断断续续,零零散散,但大致想说的是:他来后,我们一起努力,一起战斗,路硬化了,水通了,村子打扫干净了,困难的群众得到照顾了……他就是我们村的人,责任不够形容他为保山寨的付出。

听到章保靖走了的消息,坐在床上,刚吃完饭,正把碗递给照顾自己的老母亲的普士珍,眼泪刷地流了下来,哽咽着说:“他经常来看我,遇到什么事都帮我处理,看到我的房子不好,他告诉我说:‘不要担心,我会去帮你协调改造的’……以后我想见他的时候到哪里去看呢?”

普士珍是章保靖包保的保山寨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下肢一级残疾,瘫痪在床,一年365天,不是躺着就是坐着,生活自理困难,80多岁的老母亲常年照顾着她。第一次到村走访时,普士珍住在30多年前建的土房里,正间二楼封墙的木板已年久失修,掉了几块,风雨一来,呼呼地直入家里,一楼的堂屋,走近一看,室内空无一物;右边的耳房早已弃用,二楼空荡荡的,他和老母亲挤着住在左边的耳房内,除了简单的生活用品,屋内没有多余的物什。虽然普士珍已享受着a档低保,但现实的境况深深刺痛了章保靖。村长孔庆荣回忆说:“第一次我陪保靖大哥走访完普士珍后,他告诉我:‘一定要想办法解决她的问题呀,家里实在是太困难了,房子的问题要解决,收入的问题也要解决。具体怎么办,我们先到村上商议,提出我们的意见,一起想办法。’”他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决定实施危房改造,为普士珍新建安全住房;将普士珍从低保户申请为特困供养对象,提高综合保障水平。

办法有了,他亲自跑腿办理,在建设新的房屋时,他发现普士珍不能下床,生活垃圾等不方便处理,就让施工方在后墙也开了一扇门,在门下墙脚建一个小垃圾池,供她临时投放垃圾。建好后,他把普士珍的床铺在门边,垃圾只要装在袋子里,开门就能“送”出去,然后由村里的保洁员每天定时来清运。为了办理好特困供养手续,他亲自跑县民政部门,送申请材料,和办理人员解释普士珍的具体情况,将普士珍纳入特困供养人员,进一步提高了她的住房、医疗、养老等保障条件,真正实现了兜住、兜牢;他深知普士珍生活的不易,此后每次入村走访,都会去看看她,帮她解决生活中临时遇到的困难。

“他经常来看我,这么好的人,以后见不到了……”,走访了解结束,离开时,在门外又隐隐听到普士珍对自己的母亲说。

同帮助普士珍一样,把群众当家人的保靖,多次做工作,让区石村李永林拆除了阻挡李永发出行的简易房,关系闹僵的兄弟又坐到了一起;多次调解,让区石村的李金禄承担了李金顺女儿的住院医疗费用,化解了民事纠纷,让纠缠在两家心头上的烦心事彻底消失;多次入户,鼓励保山寨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孔凡春多种烤烟、蔬菜等经济作物,让他家里的收入一天天多起来,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翻看保靖身前的工作资料,他经手的村集体13个铺面承包合同整齐地夹在档案夹中;他负责的厕所革命的进出物品登记簿、改造名册等,清楚地记录着他为水塘寨这个大家庭所有的付出和倾注的心血。

一起看着户厕改造的资料,和他共同负责这项工作的村委会副书记普福金话就多了:“这是在湾子寨村公示时的照片,这是在李建斌家做工作时的照片,这是接收和发放物资的记录……”

队长杨逢春说:“厕所革命这项工作分给保靖大哥负责,其实他困难也很大,我们要改造的户厕共342座,分布在9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面广、缺水、工作量大,完成厕所革命任务,客观制约的因素很多;加上要改变群众习惯,更是难上加难。”就连一同负责的普福金也认为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他们担心的难事,被保靖解决了,他的办法很简单,也极难——入户。

简单,是因为这是每个人都做得到;难,是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尤其面对的是千家百户。为了做通群众工作,用了两个多月,他和普福金一起,一户一户走访宣传,动员实施;一户一户实地勘察,确定建设方案和预算,甚至化粪池建在哪儿、建多大都和农户一起商量,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342户全部同意了改造。白天入户回来,晚上,他还要把材料录成电子文档,和他一起住在村委会一楼的杨逢春说:“厕所革命那段时间,几次深夜2点多起来,看见他在电脑前工作,劝他休息,他口上应着,却硬是要把当天的工作弄好。”公示那天,看着用电脑录成的公示表,上面不止标注了户主,每一户的预算、补助金额、收费等都写得清清楚楚,杨逢春心里不禁感叹保靖大哥的用心和认真,自己也被深深地折服。

凭着这份用心和认真,他认真抓好“小手拉大手”活动和卫生管护制度的落实,让乡亲们的院子整洁了,村子干净了,习惯改变了;凭着这份用心和认真,他充分发挥特长,到水塘寨各小组指导和规范农村宴席,让大家革除陋习、改掉大操大办的习惯;凭着这份用心和认真,他主动提出负责村集贸市场商业化的前期工作,一个商户一个商户协商、签订协议,把13个铺面、摊位租赁出去,水塘寨村集体经济达到6万余元……

保靖大哥,你说自来水要通了,保山寨村的水表改造还有几户没完成;

你说户厕改造的工作还没有做完,污水的排放要抓紧宣传,排污设施要争取项目建设;

你说全村虽然脱贫了,要巩固脱贫成效,在谈产业项目的公司要赶快敲定了

保靖大哥,水,每户都通了,你惦记的家里其余的活儿,战友兄弟们会干了,沿着你的脚步,我们一定不让水塘寨在脱贫振兴的征程中掉队。

祭牛山顶,青松巍巍,初心不改,日夜奔跑着你对水塘寨、对“家”、对乡亲们的坚守。

个人事迹材料扶贫篇5

平坦整洁的通村通组公路、正在加紧施工的安全饮水工程、成片连块的蔬菜和烟叶基地……寒冬时节,走在__县__镇__村,处处是欣欣向荣的和谐景象。

“以前村里路没得、水不通,如今公路硬化了,环境变美了,信息灵通了,生产生活条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都离不开田书记的辛劳付出!”村民王世坤一句话道出了群众的心声。

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__,是一名朴实的农民代表。2002年,在全村人民的期盼中,他开始担任__村村主任,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006年又当选为县人大代表。他把对农民和农村的深厚感情,与人大代表的使命和职责融合在一起,为群众办实事、谋福利。

在人大代表和村书记的双重身份中,__始终把信任和重托记在心中,认真履职尽责,贴近群众,多年如一日,用实际行动让__村彻底改头换面,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__村曾是__镇典型的后进村,全村除一条仅2.8公里的通村公路外,7个组有6个组不通公路。村内水源少,80%的村民靠挑水和集雨维持饮用。

要想发展,打牢基础是当务之急。上任伊始,__积极奔走,向县、镇主要领导和各级相关部门汇报情况、争取支持,落实资金和项目。同时,带领村组干部和群众,打响水利、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期间,他凡事身先士卒,抬电线杆,他第一个上;缺材料,他自掏腰包购买……在修水库的过程中,他甚至三天三夜没怎么合眼。

在__的带领下,全村共新修村组公路28公里,改造升级15公里,使全村公路通组率达到100%,通户率达到98%;修建大小水库9座,铺设管网12000多米,新增变压台区3个,更换水泥电杆100根,架设输电线路9800米,所有电网全部进行标准化改造。

村里的变化,村民们看在眼里;__的付出,村民们记在心里。“能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付诸行动,是我们的好书记!”村民们对__的赞扬毫不吝啬。2006年起,__连续三届当选县人大代表。

打好了基础,如何带动村民脱贫致富?这个问题成了__心里的一块大石头。通过走访调研,征求专家意见,__结合当地实际,明确大力发展烟叶、蔬菜产业,增加村民收入的思路。为增强村民信心,这次__再当“排头兵”,带头种植烟叶10亩,当年就获得了很好的收益,极大调动了村民种植的积极性。同时,引导村民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高产富硒田1200亩。

“大家选举我当人大代表,我来自基层,就应该更好地代表基层群众。”__说。在关注全村经济发展的同时,__积极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着力当好群众“代言人”。针对群众反映__集镇的供水质量差问题,__提交了《关于改善__集镇供水质量的建议》。仅半年时间,一个投资近200万元的供水改造工程便竣工投入使用。

多年以来,__走遍选区的山山水水,在群众中搜集意见,先后单独或与其他代表一道向县人代会提出了《关于加大普九债务偿还力度,维护社会稳定》、《关于进一步改善农村畜牧兽医人员待遇》等议案和建议10多件,都被县人民政府及主管部门采纳办理。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感受到的是沉甸甸的责任,只有把群众的利益怀揣心间,才能更好地履职尽责,才能成为一名称职的代表。”__就是这样,在为民履职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而又坚定。

个人事迹材料扶贫篇6

“刚哥躬耕百十天,野生散养君莫嫌,瓜熟蒂落巴土香,皮脆肉沙味甘甜……即可游步亲采摘,__来相见。”8月5日,一首打油诗在朋友圈传开,不到一周,__村富隆富硒农庄6亩西瓜第一批成熟瓜全部销售。这是驻__县__镇__村第一书记__支持农庄发展、带动贫困户发展水果、提供务工岗位助力贫困户脱贫的一件小事。

__村位于长江巫峡口北岸,8个村民小组,村民316户110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1户537人。2015年县委、县政府把__村纳入精准脱贫整村推进村,当年12月,县交通运输局推荐、县委组织部选派__到__村任第一书记。近两年来,这个第一书记鲜为人知的故事在村里广为流传。

__村的“公务车”

“家住八组的__、四组的向家孝均已七十高龄,行动不便,每次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为了让两位老人参加活动,他总是提前开车把他们接到村党员活动室。”该村副主任李大兵说。

这样,调解纠纷、发展产业、开屋场会、道路施工,__总是开着“公务车”,毫无怨言地服务村民。

一次,村里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会议结束后,六组李远成、向传西、张贵成走回去太远。__看到他们正在发愁,连忙开车将他们送回家。__接送六组李远成好几次了,他心想:“徐书记送我这么多次了,我得给他squo;油钱squo;”。便顺手从兜里掏出20元钱塞给他,__婉言拒绝。

500多天,每天行程数十公里,先后几次更换轮胎。在扶贫路上,__的私家车成了名符其实的__村“公务车”。

__村的“亲戚”多

作为第一书记,__在村里的联系户有九户。现在九户贫困户都成了他的“亲戚”,最有缘分的要数__老人家。

__介绍说:“之所以和老人家很有缘分,是因为刘老今年69岁了,到农历7月19日就是他七十大寿,比我父亲大两岁。我参军三年,刘老的儿子还正在服兵役,我应该替远在部队服役的刘先才照看着老人。” “过年了,他儿子不能回家尽孝,我就去送几瓶酒。八一建军节他儿子要为国尽忠,我就送点生活用品慰问一下,让做父亲的多一份自豪。每天路过门口就钻进屋要口水喝,从两老的眼中我能感受那份对儿子的溺爱,也让我对这里有一份家的依恋”。

“徐书记把__家当成了自己家。”村支书周明如是说。

__把__老人当作家人,其余的八户贫困户成了他的亲戚。通过走访,__了解到有一位联系户今年家庭变故较大,本身患有眼疾,与妻离婚,儿子出外务工,对妻子、儿子的怨气非常深。刚开始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因懒至贫”的联系户。__加了这个农户的手机号和微信,最多一次就聊了62条短信。“这一次squo;热恋squo;般的短信聊天,增添了他生活的勇气,对妻子、儿子的怨气得到一定的化解。”__告诉记者。

通过走访,原来称__为“徐书记”的九个联系户慢慢叫他“小徐”了。从书记到群主,通过网联外出的务工村民,他的“亲戚”从9个一下了上升到1000多个,让全村人不论在家还是在外,时刻都能保持联络,时刻都能掌握了解到村里的情况。

__村的众期盼

如何让161户537人摆脱贫困,__没少操心。

__村整村地域成漏斗状,七八组位于斗底,一至六组环绕斗顶,海拔自底部600米到顶部1200米落差较大,导致全村绝大多数地方都是大于30度的坡地,且土质属于红沙坡,肥性低、保水性差,基本不适于农耕。一至六组位于斗顶无水源,人、畜、农作物全靠天河水,七、八组处于斗底水质较好,但因地质原因水土流失严重。__源于流沙成坪。

唯一的地利条件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水果生长。__了解到七、八组的空心李子有悠久的种植历史。他同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员数次拿脉问诊,最终确定种植桃树,打造“桃李__”成为该村产业脱贫的目标,承载着所有贫困户的脱贫梦想。

今年,__和村支两委干部经多次研究,选择春桃、蟠桃、夏至桃、白银桃、冬桃等多种品种,实现“四个月有果可摘,八个月有花可赏”。配套桃树种植产业,该村又筹建了加工包装厂房、果蔬储藏冻库、8公里组级产业路。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个人事迹材料扶贫多篇范文。

word该篇个人事迹材料扶贫多篇范文,全文共有9577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个人事迹材料扶贫多篇.doc》
个人事迹材料扶贫多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