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研究所党支部事迹材料范文
诚须跋涉何辞远 志在攀登莫问高
——机关党委高等教育研究所党支部事迹
1987年在全国较早成立高等教育研究室,2000年成立高等教育研究所,2001年在《高等教育研究》(内刊)办刊20年的基础上创刊《**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公开出版,2004年经教育厅批准成为校直属独立建制的处级单位,2005年成功申报高等教育学硕士点(1998年开始与重点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2007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认为我校高教所“在地方高校中很突出,达到了重点高校高教所的水平”,2005、2007年连续两届以**省第一的综合实力荣获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已跨入全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前100强,建设国内一流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目标基本实现……这一组数字记录了高等教育研究所跨越式发展的历程。(转载请注明来自:好范文网http://www.haoword.com/)
近五年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等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学科系列学术著作30余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省社科基金等课题60余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省(部)级政府奖励等50余项,仅2008年就荣获**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全校共8项),**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2010年荣获**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4项(省级政府奖);2004年至2008年,《**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影响因子(CNKI)由0.117提高到0.329,提高了179%,位列**省高校学报第5;刊文被《**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索引率由55.8%提升至74% ;先后荣获“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省优秀社科学报”、“**省版权先进单位”……这一组数字见证了高等教育研究所的辉煌业绩。
是什么力量让高教所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辉煌的业绩?成绩的背后她们付出了怎样的艰辛?近日,笔者走访了2009年度校级优秀党支部——高等教育研究所党支部。
一流的研究所必须要有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支撑
“一流的研究所必须要有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支撑,要以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夯实发展的基地!”这是高教所所长、党支部书记刘赞英研究员为自己设定的奋斗目标,她已为此辛勤付出了30余年,在她的带动和影响下,目前这个目标已成为高教所全体成员的共识,促使高教所科研不断迈向新台阶。
刘老师所从事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是研究与探索高等教育自身特有矛盾与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沿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轨迹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 198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才将其列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学科创立初期,由于缺乏理论支撑,很多研究成果停留在经验总结层面,周围人对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性还没有足够的认识,但是刘老师始终对于自己所从事的研究充满信心,她认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诸多问题与矛盾需要高等教育理论予以揭示,作为研究大学(高等教育)自身独有的学科,高等教育学肩负着**神圣的超越使命。三十年来,她用自己执着努力奋斗和丰厚的科研成果向人民证实了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性,三十年来,她的研究成果对于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为学术带头人,刘老师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全国较早开始而且持续至今的对“加强素质教育”、“理工科大学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大学人文精神的建构”、 “人文教育 · 人的和谐 · 和谐社会”等研究,已成为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不仅在高等教育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有力地推进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 “七五”至“十一五”期间,她主持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教育科研重点课题等40 多项;在《光明日报》(理论版)、《中国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研究》等核心期刊、公开刊物发表论文80 余篇,出版著作、编著近20部,多项成果被《**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有的被国家、省部级政府采用;系列成果连续获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近20项(省级政府奖)。
作为学术带头人,刘老师始终保持着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和不断自我超越的学术研究品格,科研水平不断上台阶,结合国家、**省及我校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不断开拓研究领域,拿大项目、科研出高水平成果,取得了显著成绩。如,2008年主持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一般课题“大学研究性教学研究”系列成果先后在我校社科学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高教》发表,并被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全文转载1万多字,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引起教育部的肯定和关注,教育部部刊《中国高等教育》向她约稿,约稿成果发表在《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13-14期合刊上;课题系列成果《本科研究性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荣获**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省级政府奖),对指导全国高校实施研究性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2009年主持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哲学视野中的大学理念:反思与展望”发表在高等教育学科顶极学术大刊《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第9期(封面重点提要、内文均为开篇之作),并被《**文摘》2010年第3期转载;系列成果“改革开放30年我国大学理念的转变与发展”入选2009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并应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系列成果还荣获**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省级政府奖),进一步扩大了我校高教所在高等教育学术界的影响力。
强化高等教育学学科内涵建设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2005年,我校高等教育研究所获得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予权,该硕士点填补了我省理工类高校的空白,也使我校的学科由七大门类拓展到八大门类——教育。2010年又组织申报了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佐证材料已通过省专家组审核(待省学位委员会评审)。高教所十分珍惜连续奋斗八年得来的高等教育学硕士点,从研究生入学就抓的很紧,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扎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2007年,首届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在专业基础设施相对不足、缺乏研究生培养经验的情况下,如何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高教所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基于当时的形势,所长刘赞英研究员明确提出,“研究生也是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尊重研究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参与学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这种思想观念的转变对推进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起到了关键作用,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和学习者,而是成为学科建设主动的创造者,他们积极参与学科基础设施建设、参与导师课题,在享受自身创造成果的同时,能力也得到巨大提升。
制定特色的培养方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把视野放宽,要站在全国的高度看**,把国内一流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我们奋斗的目标!”刘老师言出必行,为适应研究生培养的新形势,体现**科技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特色,制定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方案,高教所专门调研了学科力量强的华中科技大学、**大学、**大学等十几所研究生培养经验丰富、人才培养质量高的高校,多次组织导师召开专门研讨会,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数易其稿,确定了我校高等教育学硕士点学科建设目标与特色,完成了研究生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制定。三年多的教学实践证明,高教所研究生培养方案特色鲜明,符合学生实际,为提高高等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
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载体。课堂是知识传播的主阵地,课程体系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载体,“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必须要体现‘研究’特色,不能局限于某一本教材”!高等教育学硕士点申报成功以后,刘老师便立即对所开设的研究生专业课程进行了逐一落实,并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到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等高等教育学硕士生课程讲稿30余门,整理成100余万字的资料供导师参考。理论研究永无止境,在备课过程中,导师们逐渐认识到现有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已不能满足研究生的学习需要,亟需对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梳理、凝练,构建新的课程体系。高教所导师身体力行,站位新的历史起点,在讲授研究生专业课程的基础上,经过3年的反复修改、充实、完善、提升,三个学科方向公开出版了4部学科系列学术专著:《高等教育学新论》、《深层次思考:入世后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大学德育新论》、《高等教育哲学概论》,构建了全新的高等教育学科课程体系,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翻开了新的一页。
建设一支实力雄厚的导师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建设一支结构优化、影响力强的导师队伍,刘老师不辞辛苦地登门拜访名师“出山”。经过近几年不懈的努力,高教所现有硕士生导师8人,其中研究员、教授7人,各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均为资深二级教授、研究员、学校在任党政领导,有着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党政管理经验,在国内同行中有较大学术影响,确保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是人才培养的目的。高教所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非常注重对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强调高层次人才要有高文化修养,千方百计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学科前沿,先后组织研究生参加了由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全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生暑期培训、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国际学术会议),开拓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同时还广泛收集了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等重点大学的高等教育方面的学术报告音频资料,定期举办素质教育讲座(如杨叔子院士、杨福家院士讲座等),拓展了学生的视野,研究生综合素质显著提升。首届5名毕业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著作5部,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省社科基金等课题10余项;康圆圆同学的硕士论文荣获“**科技大学2010届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并荣获“十佳研究生”称号;王平同学荣获“优秀硕士毕业生”称号,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成绩只属于昨天!为进一步拓展学科平台,高教所抓住一级学科点申报机遇,积极组织申报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目前已完成了申报材料资料收集、整理、论证及填报工作,并已通过省专家组资格审查。高教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决心与信心,使我们有理由相信高教所的学科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狠抓学术阵地建设 刊物影响因子迅速提升
2001年,在《高等教育研究》办刊20年的基础上,创刊《**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公开出版,编辑部始终遵循主编、校党委书记计卫舸教授提出的“质量是刊物生命”的办刊指导思想,坚持站位学科前沿和研究热点,及时刊登国家级重大课题最新研究成果;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刊登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和前瞻性的优秀论文;坚持高质量、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不惜一切代价保证质量,继续保持与凸显“高等教育研究”、“法律”、“文史哲”等栏目的学术优势与特色,办刊质量与学术地位不断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与社会效益。
创刊两年就荣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成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200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省优秀社科学报”、荣获**省版权先进单位,2009年再次荣获**省教育系统优秀期刊,2010年再次荣获“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省新闻出版局2008年第3期审读报告对我校社科学报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注重刊登学科前沿和研究热点论文,打造品牌效应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能够做到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关注动态国情、省情,聚焦于重大现实问题,精心策划选题,认真租约文章,刊登了一批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和前瞻性的好文章,如 2007年第3期刊发的“曹妃甸工业区人才保障的优劣势分析与人才需求预测”,对曹妃甸工业区未来人才需求进行了科学预测,文章关于人才战略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观点,关于曹妃甸工业区未来人才需求结构分析,都具有实践意义。
社科学报学术地位不断提升,学术影响不断扩大。中国学术期刊网统计结果显示,我校社科学报在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索引率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影响因子由2007年的0.193上升为2008年的0.329,提高了70﹪;2008年,社科学报还被**图书馆认定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被收录在《全国报刊索引》2006—2008年印刷版中,这是对我校社科学报办刊质量的充分肯定。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根据信息资源中心与万方数据库数据)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校社科学报影响因子为0.427,位于**省高校学报第四名;在2008年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统计中,高教所编辑出版的《**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在参评的10 477种社科综合类期刊中位居第431位,影响因子达到0.0368,社科类刊物影响因子普遍较高,相当于自然综合类期刊的第130~150位左右。
目前,我校社科学报在“中国知网”的发行达24个国家和地区,高、中、低端期刊机构用户增至2421个。经过多年的科研与学术力量的凝聚,社科学报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阵地,不仅起到了宣传、展示与推动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与繁荣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吸引了一大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博导、硕导、教授、研究员、博士关注我校社科学报,刊物的学术影响逐步扩大。
除圆满完成每期出版任务外,社科学报还结合不同时期学校重点工作出版专辑14部总结提炼我校教改经验,向全国展示,有力推动了我校人文社科及教育科研的繁荣发展。已编辑出版“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研讨会专辑、“优秀教学成果奖”专辑、“思想政治工作”专辑、 “科研促教学”专辑、“学生工作理论与实践”专辑等14部,充分展示和记录了我校每个时期教育教学及教育管理方面的重要改革成果。
积极为学校改革发展实践服务
高教所始终以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服务为核心,强化各项职能,全程参与学校改革发展实践过程中的各项重要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中,高教所作为评估办公室成员之一,全程参与我校以评促建工作,如提炼整理我校办学思想与办学特色,编写评估宣传手册,编辑整理《评建简报》、《评建快报》,为校报撰写评估外宣材料、特色项目的提炼,为校领导提供有关高校评估类的资料信息等工作;2008年派专人参与了学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工作,参与撰写了科学发展观各阶段材料,出科学发展观知识测试题,审阅处级领导的心得体会、围绕学科建设撰写宣传材料、编辑整理汇总学习信息等;每个时期学校发展规划的论证,本科培养计划的修订等;广泛浏览大量报刊资料的基础上,编辑发行《高教信息》,及时向全校师生提供国内外高教改革动态信息,为校领导及省教育厅相关领导提供参考……
“关注实际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关照理论建设的实际问题的研究相互交叉和融合”是高等教育研究的显著特征,高教所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使两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高教所的工作我非常肯定,非常好,尤其是在工作量大,人手少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很不容易,在地方高校中很突出,达到了重点高校高教所的水平。”这是2007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时评估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