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作文预习,积累写作素材范文
重视作文预习积累写作素材
在小学阶段,作文不仅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也是学生精神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心理学角度看,小学阶段,学生善于模仿,乐于表达,记忆力好,想象力最为丰富,是培养良好习惯、积累知识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提升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学会积累作文素材,培养他们的作文热情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尽管老师指导时在审题、定中心、选材料等方面花了相当功夫,但是许多学生还是写得空洞、单调,干瘪乏味。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作文素材匮乏,就如同无源之水,即使拓展再大的空间,提供再多的自由,其结果依然是无从下笔,而只能照搬照垒,堆砌成文。
只要有素材,就能书写文章。自从实行小学语文课堂“三环节”改革以后,我深切体会到作文教学也应重视预习,搜集写作素材,为学生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那么怎样为学生设计习作前的预习作业呢?
一、设计“观察”作业
学生写作文言之无物,是因为学生不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针对这一点,我认为教师进行作文指导应以引导学生观察为主,那么习作前设计一些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作业就是尤为必要了。有了作业的指导,学生就会积极地搜集信息,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待作文时就不至于没什么可写了。如s版第五册有一篇习作是介绍自己喜爱的一
种小动物。在开学初我便设计了新鲜有趣的观察作业,巧妙地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并制作成资料卡片,观察了一段时间后,我又让学生去找资料了解这种动物的有关知识,也制作成资料卡片。做好了大量的预习作业后,再来写作文,发现他们大都是一气呵成。
二、设计“动力”作业
学生的言语总是与行动联系在一起的。一个人光有感性知识是不行的,还必须有动手能力才能写出情感丰富的作文。如在指导学生写《我学会了??》。针对题目,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作业:每个同学回家学习做一种家务劳动,如洗碗、拖地、洗衣服、叠被子等。为了能更好地完成习作,我还请家长对学生进行家务考核,适当地还进行走访考核。学生对于这样有趣的家庭作业也乐于去做,并对掌握一项家务劳动很感兴趣。因此,他们活动时十分认真,获得的劳动体验也很深,写起作文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三、 设计“献计”作业
小学生处于长身体的旺盛阶段,见识多,点子也多,针对这一点,我想到了为作文献计这一预习题。正好s版第七册有这样一篇习作:帮助老人或残疾人做一件事。我设计了这样的预习题:根据自己身边的具体情况说说可以帮哪些人做些什么事,请献上一计,并试试可行度。很多同学兴趣高涨,针对自己周围的实际情况,做了不少好人好事。最后不论是做了好事的,还是没做好事的,都从这次活动中得到了教育,要主动帮助老人和残疾人,并在今后的生活中化作自己的实
际行动,主动参与帮助他人。这样,学生习作有内容可写,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思想教育,真正打破了写作文提笔不知写什么的局面。
总之,如果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养成勤于观察,善于记录的习惯,时间久了,就会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这样既为作文积累了素材,又培养了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 这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的一点点体会,其实还有很多习作前的预习作业类型,还有待于继续探索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