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新论——无为管理学》读后感(精选多篇)范文
第一篇:《管理新论——无为管理学》读后感
刘玉函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大连学者群的著作《管理新论——无为管理学》,对现代社会管理中的“无为管理”艺术作了详尽的介绍和论述,该书以丰富的理论,生动详实的案例,精辟独到的语言,深深地吸引了读者。尤其是无为管理与素质教育理论结合而产生的“无为教育艺术”,使我深受启迪,如同为我的教育和班级工作点亮了一盏明灯。 一.“无为”管理理论内容
高科技时代、信息时代、改革开放的时代,使人们的社会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发生了广泛、深刻的变化。现代社会管理的发展趋势是:给人以更多的尊重、更大的自主,同时要求人有更高的自觉、更严的自律。“无为管理”这个概念的诞生,具有突破性的意义,它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无为思想体系与现代管理科学体系在一定历史条件与机缘下水到渠成的融合”,是一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崭新的管理学科。[1] (一).“无为”管理的核心理论 现代管理学认为,管理的职能就是控制。因此,现代管理学无法理解什么是无为,它只能主张有为。西方学者翻译《老子》,通常把“无为”译成nonaction(无所作为)或者inactivity(不活动)。他们一直都很奇怪,无所作为怎么能达成管理的绩效呢? 来源于中国古老文化的“无为而治”,属于道家主张的无为管理,推崇“无为而无不为”的管理方式。老子所谓“无为”并不是要求管理者消极观望或无所作为,而是应该效法道在化育万物中的作为:看似无为,实质上无所不为。这就说明管理者的管理行为要以一种无声无息的自然方式展开,其依据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除此之外,无为管理最形象的概括是“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治”,指管理者要积极进行管理,而不是不管理;二是要求管理者尽量减少管理活动,就像烹饪小鱼一样,翻动多了,小鱼就会烂。西汉初年道家思想经过改造应用到社会管理活动中,结果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道家的无为管理实质上是把人的社会性减少到最低限度,通过恢复人的自然属性的方式来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二).“无为”管理的哲学基础“无为”管理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无为”思想与现代管理学中“主导、主体”理论的结合“无”与“有”,“主导”与“主体”各是一对对立的哲学范畴。从哲学基础上来认识“无为”管理艺术,首先要正确认识“无”。老子指明:“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两者同出而异名”。“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显然,老子阐明的“无”,不是什么都没有,“无”是潜在的“有”,“有”是显现的“无”。无和有是事物两种存在表现形式。无、有合二而一,融为一体,相伴相随。如,无更多的限制,则有更多的自主……同出而异名。在文学艺术作品中,有许多“无中生有”的生动写照。如白居易诗中所写“别有幽愁怨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鲁迅诗“万家墨面没篙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与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音乐家说,休止符比任何一个音符的含义都丰富,一首名曲要善于使用休止符。《国歌》的乐曲空半拍起,正是对“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的最有力的呼唤。有人评价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为“无声而有音乐般的轻重疾徐,无色而有图画般的光辉灿烂”。以上所说,不仅是无中生有,甚至是无胜于有了。纵观世上万事万物,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属于有形有象的事物:另一类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甚至听不到的无形无象的事物。前者人们比较熟悉,也研究较多,而对无形无象的事物,则研究难度较大。比如,人体经络是客观存在,但看不见,摸不着。针灸专家祝总骧教授受周恩来总理委托,带领一课题组花了二十多年时间,运用多种科技手段,才验证了人体经络线与古代针灸铜人所标画的一致。又如,“黑暗”一词,黑是一种可观的颜色,而暗则是一种视觉和心理的感觉。汉语中此类结构的词还有许多,象“光明”、“声音”……语言现象反映的是生活现象,表明事物有可以言传的,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或者说,有的靠感知,有的靠感悟。思维学家专门提出“意会思维”进行研究,是很有道理的。汉语成语中“不可思议”、“妙不可言”等指出了常规思维有不能达到的境地,即微妙的境界,故老子日“常有欲以观其徼,常无欲以观其妙”。真正懂得了“无”、“有”之间的关系,才能明白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老子指明万事万物发生发展的规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不是不为,也不是消极无为。“无为”的正意是顺其自然,因势利导,无所不为,没有办不到的事情的意思。在这里,“道”和“无”是同一个意思,是通用的。所以“无为”即是“道为”。道,揭示的是规律。无为,即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最终“无为”要求的是遵循自然规律办事。“顺其自然”、“因势利导”是最高的法则。“无为”,即“无背道之行,顺自然而为”。汉字把“人”“为”合而为“伪”字,不正警示人们背道的人为是虚假的吗?只有“道”、“自然”才是真。要去伪求真,则需“无为”。柳宗元的名文《种树郭橐传》中以种树讲哲理,种树高手“能使树活得长,长得快,不过是按照树生长的自然规律,充分适应它的天性而已”并不是人的能耐。这是“无为”思想的生动说明。 二. “无为”教育艺术的内容
深化教改、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德育的实效,应从无为管理的思想中得到启示,从教育哲学上找到一个新的思考角度。当前的学校和家庭教育中,相当多的空洞、枯燥的说教与青少年不断增长的自主意识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事倍功半、劳而无功甚至事与愿违的事屡见不鲜。体现无为管理思想的“无为”教育艺术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路、新的方式、新的途径和方法。 (一).“无为”教育艺术的教育过程模式 “无为”教育理论认为,以教育意识为核心,教育过程表现为四种模式:第一种,教育者有明显的教育意识,被教育者有明显的被教育意识。在学校和家庭中,这种模式最普遍。有一所学校,成功地组织了“热爱生命”的主题班会。学生到自然博物馆参观“人之由来”展览后写了观后感,请家长到学校来参加班会。班会上,家长纷纷讲述了十月怀胎的艰难,为了保胎不挤公共汽车上班,坚持步行顶风冒雨;为了保胎感冒发烧不敢多吃药……让学生了解了母亲怀胎的生理反应。这一别开生面的班会,强烈震撼了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懂得了孕育生命的艰难,懂得了生命不属于自己的道理,悟到了孝敬父母、珍惜生命的道理。教师、家长、学生都明确参加班会的目的,教育意识贯穿全过程。第二种,教育者有明确的教育意识,但被教育者没有意识到教育者的教育目的,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一位父亲带3岁半的儿子去游玩,遇到了一个土坑,儿子非要下坑里去玩儿。当儿子玩得高兴时,爸爸蹲在不远的地方,不让儿子看见。儿子玩够了,要上来,开始喊爸爸。爸爸一声不吭,装没听见,儿子直呼爸爸的名字,爸爸还是不理他。于是他连哭带骂:“坏爸爸,大坏蛋!呜呜……”叫喊哭骂儿句都不见爸爸露面,儿子只好自己在坑里想办法,终于发现了坑边的土阶梯,便手脚并用地爬上来了。当他发现爸爸就在坑边一棵大树下蹲着时,便惊喜地扑上去,高兴地摸着小拳头不无自豪地说:“是我自己爬上来的!没有爸爸,我自己也能上来!” 爬坑,孩子感悟到“我行!”,收到了父亲预期的效果。这不正是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和战胜困难的意志吗?不正是家长的“无为”创造了孩子的“有为”吗?这不是比空洞的说教高超得多吗?这是“无为”教育艺术的典型事例。教育者用心构思,去创设一种情境,引导一种经历,让学生和孩子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在实践进行自我教育,得到感悟,完成精神的升华。第三种,教育者没有教育意识,但受教育者往往在意外中受到教育。一位母亲发烧躺在床上,对女儿轻声地说:“真想吃口西瓜”。女儿却只是想有一堆数学题还没做,望着阴沉沉快要下雨的天,怕耽误时间不理茬儿。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她表姐急冲冲地闯进来:“姨,姥姥又喘起来了,脸发白,昏过去两次了。”只见她妈妈一愣,立即翻身下床,抄起大衣,拉起表姐就往外走,边走边嘱咐表姐去换氧气,竟没理会女儿递给她的雨伞。妈妈急匆匆地走了,女儿举着雨伞站在雨里,好久好久。她的心怎么能平静呢?妈妈重病在身,可她为了母亲却不顾自己。她想吃一口西瓜,我却不敢接她的话茬儿……。这位中学生在《西瓜代表我的心》的作文中写道:“那雨夜好长好长啊!也就是自那雨夜以后,我惊异地发现我长大了,变成了懂事的大姑娘。在母亲节到来的时候,我要去买一个大 西瓜给妈妈,西瓜代表着女儿一颗爱妈妈的心。”母亲的身教促使孩子开悟,这是成功的无言之教一例。母亲并不是有意示范,女儿也并不认为母亲的行动是用意在教育她。但母亲的行动本身完成了一个教育过程,受教育者在对比中得到心灵的净化。第四种,教育者没有教育意识,但被教育者有明显的受教育意识,能主动接受教育。一名中学生仰慕某语文教师已久,但未分到该老师班里。一次该老师来班里监考,喜出望外。因试卷印刷模糊,老师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了一个“鹤”字。全班同学都停止了答卷,欣赏起优美的书法。这一个字,给学生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取精神。由于敬佩,在学校中学生模仿老师的宇,文如其师,字如其师的现象相当普遍。“一字之师”令学生终生受益,可见“无为”教育艺术的魅力(二).“无为”教育艺术的特征 从对四种教育模式的简要分析中,我们注意到教育意识在“有”“无”之间的转换。最有教育艺术的是,作为被教育主体的学生,在没有意识到被教育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受到教育,这可谓“不教而教”。“不教而教”可称为教育的最高境界。以之为主要特征的“无为”教育艺术,反映了一种特定的教育过程。在结晶中华民族智慧的成语中“不……而……”也反映了这种特有的事物发展规律。《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诸葛亮与周瑜在手上同时写出“火”字,可谓“不谋而合”。诸葛亮在城楼抚琴观景惊退司马懿大军,堪称“不战而胜”……。“不言而喻”、“不期而遇”、“不求而得”、“不翼而飞”、“不寒而栗”诸多成语概括了生活中的这一类经验。 “无为”教育要研究教育者的教育艺术和技巧,研究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即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感悟过程及规律。所以,它具有以下特征:1.教育意图的隐蔽性:“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集中概括了“无为”教育的首要特征。前文中所述一父亲让幼儿自己从坑里爬出来的做法,具有教育意图的隐蔽性。《北京日报》曾以《不教而教的启示》为题刊登了这样一个教育故事:一个女孩初学小提琴,琴声如同锯木头,父母不愿听。孩子一气之下跑到幽静的树林中学练。突然,她听到一位老年女人的赞许,老人说:“我的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感觉你拉得不错!”小女孩受到鼓励,于是每天都到树林里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鼓励说:“谢谢,拉得真不错!”终于,家长惊异地发现了女儿优美的琴声,忙问是什么名师指点。这时,女孩才知道,林中的老人是著名的器乐教授,而且她的耳朵从未聋过。装耳聋,引导孩子走向自信。她认真倾听孩子的琴声,对孩子不断鼓励,虽没有具体施教琴艺,又没任何说教,但却给了孩子动力和智慧。女孩每天为残疾孤寂的老人拉琴,从中悟到艺术的价值和魅力,琴德、琴艺都得到升华。这个传奇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无为”教育的哲理。2.教育手段的间接性:传统教育常用直接的教育手段,如:讲课、报告、参观、访问、表扬、批评、奖励、惩罚、谈话等等。与之对比,“无为”教育鲜明的特征是少运用甚至不运用某些直接的具体手段,而是采用教育者的行为,在有意或无意中去触动受教育者的心灵,促使其觉悟。这种间接手段,有时更有力量。一位母亲怕耽误孩子的学习,风尘仆仆赶了几十里路,把儿子落在家里的书送到学校,然而这本书却是孩子在家里看的一本小说。母亲的行动震撼了孩子的心,使他强烈感受到深沉的母爱。不识字的母亲并没有如常人一样讲刻苦学习的道理,却收到了促使孩子猛醒,从此用功读书的效果。此处无言胜有言。3.教育者身教的示范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示范,崇高的师德是最具魅力的“无为”教育。“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节节皆楷模”,通俗而又深刻地阐明了教师示范作用的重要性。的确,教师无小节。选择了这种职业,就应时时处处为人师表,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深远。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教学,自然,教师的示范作用主要应该体现在教学上。教师示范,不仅要体现在学科的知识结构中,而且要体现出思维品质和哲学高度。应既是学科课,又是哲学课,既要传播知识又要启迪智慧。平常常说的功夫在课外就是这个道理。弦外之音最动听,感受的是乐曲的美和心灵的美。4.受教育者亲身经历的体验性 应该说,没有亲身的体验,就不会有觉悟。“无为”教育是学生作为主体的自我教育。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是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我行!” 北京有一位“十佳少年”,她从美国回来,是自己到学校办的转学手续,没有父母陪同。这位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自然得到了提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获取知识如此,提高觉悟也必须有真切的体验。学生必须通过行为体验,方能感悟人生。所以,让学生体验成功是培植自信心的有效途径,这是很有道理的。体验成功,实施“我行教育”,大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无为”教育艺术的方法 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导”要促进“主体”的发展,其真谛应是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则应开发潜在的积极因素,引导其开悟。“无为”教育的目的,正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悟性。这一过程是因势利导,是教育者的“无为”,促使受教育者的有为。 “无为”教育艺术常用方法有如下几种: 垂范:教育者的示范,无言的身教。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讲的就是垂范的作用。青少年善于模仿,教育者的行为成为楷模,自然会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身教是“不教而教”的首要方法。身教好,教育的任务就完成了一半。学校新教学楼的垃圾道堵了,总务处在道口旁贴了个封条——“禁止倾倒”。在此后的两个月里,学生们扫除后都要穿过操场,将垃圾倒在老楼的垃圾道里。校长手术后上班了,他发现封条后便抄起铁棍通垃圾道。一位看到的老师告诉他:“总务处已贴了告示”。校长说:“你家的下水道堵了,是不是也贴上封条不用了?”教师无言以对。“要把学校也当成自己的日子一样过啊!”校长的这句话深深印在这位教师的心上。后来她也当了校长,时时处处记着要“以校为家”。倾听: 教育者虚心、认真听取教育对象的倾诉,促使对方在宣泄中实现自我心理调节。当人产生心理冲突时,自然的需求就是要找人诉说。教育者要善听,即对教育对象的任何想法(当然不一定正确)要听得进去,表示理解,在倾听中因势利导,让教育对象自己得出正确结论。心理学家认为,认真的倾听就完成了心理咨询任务的一半。 记得一个当医生的朋友曾经讲过的故事:一个被诊断为绝症的病人,常常在拿药的时候到他那儿坐坐。医生由于职业的习惯,常和他聊聊,或者就那么静静地听着。一次,那个病人说了很多很多他的过去、现在、幸福、心酸,他生病后的种种心境和牵挂。朋友听了许久许久。病人说完了,如释重负,轻松多了。后来,听说那位病人去世前的情绪一直很平稳,配合治疗也比过去积极多了,并且把被医生判定为三个月的生命延长了近一年。朋友对我说,他很欣慰那天没有对那位病人进行长篇大论的劝慰与建议,而只是静静地倾听了诉说。他颇有心得地说:“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所起的作用,可我却从这件事中知道了开方、看病医治的只能是躯体,而倾听却能使一个人的精神得到寄托。”激励:教育者通过语言或文字等多种手段,含蓄地、寓意深长地触动教育对象的心灵,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开发潜能。激励源于尊重,源于信任。出乎意料的处理,往往能促使教育对象的心灵震撼。一位小学校长对童年一次考试分数难忘的记忆:由于中途转学,功课落下了不少。一次数学考试后发卷子,我提心吊胆地接过来一看,非常意外,老师没有打分,只写了两个字:“哎呀!”。此刻,我领会了老师的心意,老师不相信我会这样,老师在给我机会,老师在期待着我,老师在用这样一个善意玩笑似的方式等待着我的努力。我决心把落下的功课补上。果然,又一次考试我得了满分。许多年过去了,我又经历了无数次考试,见到过成百上千张试卷,但只有那份没有分数,写着“哎呀!”的试卷,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珍藏。体验: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教育对象在亲身经历中实现情感体验,获得真切的感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没有体验,就没有完成教育过程。体验成功是培植自信的有效途径。在体验中获得了“我行!”自信意识的增强。为战胜胆怯,一位母亲让她五年级的女儿买10张《北京晚报》,再按原价卖出去。半个小时过去了,孩子张不开嘴。经过思想斗争,战胜了虚荣,开始大声吆喝,终于把报纸卖出去了。在闹市区卖报,这是一种情境活动。孩子受到了磨炼,体验了成功,得到了单靠说教不可能有的思想收获。对比:使教育对象在事件或情感对比中,找到差距,心灵受到震撼而猛醒、开悟。没有比较就没有认识,没有比较就没有教育。反差越大,给人的印象越深。在反差中,发现道德境界的高低,自然产生羞愧、自责,从而获得认识的飞跃、精神的升华。有这样一个故事:古代某武士一心想成为世上第一射手,他遍访名师,刻苦训练,终于达到了百发百中的境地,武士自喜。一日,在深山偶遇一高僧,高僧明其箭术,遥指空中的两只飞鹰,武士心领神会,一箭射落了其中的一只,而高僧却说:“取鹰何用弓箭,高手当‘不射而射’”。言罢,高僧抬手一指,虚点向空中的一只飞鹰,只见那鹰好如受重创,径直落至高僧的脚下。武士大为震惊,叹道:“这才是射艺的最高境界啊!” 迂回:对教育对象的问题,不采取就事论事的直接说教,而是通过心理暗示启发联想等手段,使其认识事物的规律、领悟生活的真谛。为了前进而后退,为了走直道而走弯道,这往往是获得成功的策略。一位中学生是生物爱好者,搜集了众多的标本。他妈妈是教师。有一段时间,发现儿子做作业时情绪不高。她没有直接询问,而是对儿子说:“妈妈今天比较累,想去逛公园。你陪妈妈一起去好吗?”逛公园时,面对各式各样的植物,妈妈不断发问,儿子滔滔不断地解答,显示了丰富的知识。晚上妈妈发现,儿子做作业时情绪特别好。 空白:摒弃包办代替,给教育对象留有创造的空间和时间,调动其主动性。为了取得教育的实效,往往需要等待。“耐心是伟大的老师”。杨振宁在西南联大读研究生时,他的导师是王竹溪先生。一天,王先生要他写一篇论文《固体中有序与无序的问题》,并要他参看一本书。杨振宁看不懂这本书,便去向王先生请教。王先生一个字也不讲,却又要他看第二本书。杨振宁第二本也看不懂,又去向王先生请教。王先生还是不讲,又推荐第三本书给他看,并要求他看完第三本书后,再回过头来看第二本和第一本,并说出对第一本书的见解。杨振宁反复读了第三本书后,再读第二本和第一本,果然写出了优秀的论文。宽容:对教育对象错误、过失产生的原因,给以充分的理解,使其在意想不到的宽厚态度、宽松环境中自省。“出奇制胜”的兵法运用在教育领域是教育方法的极致。教育者的宽容使教育对象无地自容,这是真正的教育诗篇。 一位学生的个人愿望没有得到满足,向教师说了一痛尖酸刻薄的话。这位教师没做任何解释,只是给她写了一首小诗: 土地宽容了种子,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海,拥有了浩翰天空宽容了云霞,拥有了神彩人生宽容了遗憾,拥有了未来学生收到后,沉思良久,突然笑了。她觉得生活真美好,自己很幼稚。三. “无为”教育艺术的反思
在班主任的实际工作中,我深深感受到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繁杂而意义重大的工作,处处充满学问与挑战。班主任应不断加强自己的教育理论学习和探索,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学习了“无为”教育理论,结合工作中的感悟,谈谈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一).要“无为”必先“有为” 班主任工作是多方面的。它既要求班主任立足现实,努力搞好实际工作,又要求班主任着眼长远,加强学习、研究与探索。要想做到管理工作的“无为”,班主任必须先脚踏实地地对待工作,同时加强自身教育理论的学习。 班主任工作必须从小事做起,从具体的事务做起,扎扎实实搞好班级管理。深入到学生中,认真了解、研究学生,掌握班级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班主任既要做学生的导师,又要做学生的朋友与助手。学生情绪波动,班主任要找他谈心;学生参加义务劳动,班主任要率先垂范;学生生病住院,班主任要照前料后……班主任的工作是如此具体而细微。只有具有务实精神,班主任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才能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班级管理工作才能取得实效。在务实工作的同时,班级工作需要理论的指导,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不断地提高管理水平,提高自身修养与素质。加强自身理论学习的更高要求在于班主任要有开阔的眼界,长远的眼光,广泛关注教育发展动态,大胆创新,用自身的实践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教而教”,首要的要求是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无为”教育艺术对教师理论修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它提出的课题意义在于倡导学习教育哲学,提高教师理论修养,促进素质教育。“无为”教育时常表现为无言与无形,甚至达到出神人化的境界,有人称其为教育的极致,实属教育艺术的高层次表现。教育者要呕心沥血,从创设情境到引导经历,从教化进入悟化,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新的感觉、新的体验,获得精神的升华,灵魂的净化。这一过程呼唤着教师积极的进取,也指示着教师提高修养的方向。(二).顺势而为 “无为”教育的真谛应是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引导其开悟。“无为”教育的目的,正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悟性。这一过程是因势利导,是教育者的“无为”,促使受教育者的有为。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并运用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知识转化规律等教育规律,充分考虑到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动性,在发展与调整的关系上把握好教育规律与学生自我发展的特点,服务学生发展的需要。所以,用在班级管理上,就是“顺”: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知识转化规律。世间万物都有其固有的规律性,只要你在实践中做有心人,不断摸索,久而久之,掌握规律,顺势而为,熟能生巧,事情就会做得十分漂亮。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班主任采取“堵”的方式较多,如实行“全封闭管理”以避免学生受校外不良影响,制定严厉的惩罚措施以控制学生越轨行为等等。采取“堵”的方式,减小学生犯各种错误的可能性,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是必要的、有利的。它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小气侯”,从而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但仅仅靠“堵”是不行的。过多地应用“堵”的方式,有两点不利:一是容易使学生成为工作的“对立面”,增加教育阻力;二是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增强学生的抵抗力与社会适应能力。少数的班主任以“不出乱子”、“不出事”为目标,采用“盯、吓、压、罚”等方式管理班级,表面上班级“平安无事”,实际上引发的问题却不少。 (三).有所为,有所不为 “无为”管理理论指出,管理者在“小事”上有所不为,在“大事”上有所为,只有在“小事”上有所不为,然后才能在“大事”上有所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成长发展中的学生。实际工作中,班主任要“管”的方面很多,小到学生的坐立行走、穿着打扮,大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前途命运,以及班级的建设与发展。 对待管理内容,如果事必躬亲,早晚跟班,无所不管,甚至充当着“管家”、“警察”或“保姆”的角色,这样的管理方式固然有其利,但弊大于利。管得过多过死,容易造成学生依赖性强,创造性、独立性差,缺乏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也容易使班主任陷于杂务,疲惫不堪,不利其自身的完善与发展。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其思想从根本上说,是要充分挥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做到“管放结合”。具体而言,班主任要管的方面主要包括:制定班级的长期目标,把握班级工作的整体思路;培养一支强而得力的干部队伍,并加以指导监督;做好个别学生及全体学生的思想工作,增强班级凝聚力、向心力;协调多方面关系,形成教育合力。在具体事务上,学生能做的,班主任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做。把一些具体事务分派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分工授权,建立层次分明的立体型管理体系,如公物维修、书刊保管、活动组织、班干部选换、班规制定等等。引导学生参与管理,逐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管大放小,管主放次,授权负责,分层管理,既有利于班级的建设与发展,又有利于学生个性完善、能力的提高。 (四).君无为而臣有为 班主任在识贤、求贤、用贤上决策时有所为,在人才的具体工作执行时则无所为。此处的“贤”,指的是学生中的管理者。班主任尤其要注重培养自己驾驭人才的能力,知人善任,了解什么时候什么样的学生是在班级管理中可以成为助手。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主要管理者,要想真正做到在“大事上有所为,在小事上有所不为”,就必须在使用班干部上实行“君无为而臣有为”的管理方法。在中国古代,人们从历代治国成效经验中,早已认识到“君闲臣忙国必兴,君忙臣闲国必衰”的道理。所以,在管理之道上,黄老学派主张“君无为而臣有为”。在用人上对于贤臣必须高度信任,充分放权,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充分调动与发挥班干部和全体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意识,而不是越俎代庖。 (五).为于前,无为于后 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对待学生容易犯的错误或者班级管理中的疏漏,应该以预防为主。等到错误发生,造成了损失才寻求弥补,有时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应该细心留意学生的思想和言行动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把问题控制于萌芽状态,并加以可行的措施解决问题,消除隐患。 (六).“管”之有为与“放”之无为结合 道家的管理哲学是“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国必须坚持政策的一贯性,政策多变则扰民。这就是老子说的,治理大国好比煎小鱼一样,不能常常去搅动它,而是依据客观规律,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以适当的方式顺其规律促使其变化而已。治大国若烹小鲜,班级管理亦然。在管理中如何做到“治大国若烹小鲜”这样的境界呢? 其一、管得少才是管得好 管理实际上是对人的一种管控活动。控制的最高境界是少控制、不控制。如果管理部下时“天天搅动小鱼”,就不是一种好的管理方法。 其二、管得少不是不管 管理者要抓住管理的关键,透过复杂的表面现象,洞察问题的本质,化繁为简,管理简单化。 其三:管得少又管得好 关键在于建章立制,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简单问题标准化、程序化。减少例外事件,从而做到“闲”而有效。以人管理,总是有漏洞可循的,因为人都是有弱点,有感情的。动物之间哪怕是猫和老鼠相处久了也会有感情也会相安无事。而制度呢?却能起到人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其四:把握好管得严与放得宽的分寸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必须对学生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但“严”不是严厉、严酷。管理过严,容易造成学生个性压抑、自卑感重、自制力差、胆小怕事,甚至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师生关系僵化。这既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班级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因此,班主任要正确把握严格管理的尺度、严中有宽。严格管理班级,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做起。一是要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做到纪律严明,“以法治班”。二是要公正公平,不要感情用事。对违纪违规者,无论是干部还是普通学生,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都要一视同仁。三是要注重“首因效应”,要认真对待、正确处理“第一次”之类的事情。四是要持之以恒,避免犯“冷热病”,时紧时松。同时要狠抓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严还必须与宽有效结合起来,灵活处理。班主任要私下做好被处罚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其正确认识错误,并努力改正。同时,对学生违纪处罚的方式要多样化,要寓教育于处罚之中。魏书生同志对学生犯错误的处罚是:唱一支歌,做一件好事,写一份关于错误的说明。他把处罚变为生动的自我教育的做法,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迪。工作实践中,严和宽是对立统一的。严不是冷面铁心,宽也不是迁就纵容。只有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在现代科技冲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的今天,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的教育工作艺术,要培养自己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就必须回到它原来的文化土壤中。道家无为管理的根本在于抓住人心。无为,不是没有作为,而是大有作为。无为,是“无背道之行,顺自然而为”,即不作违背教育目的、教育规律的事,实施因势利导,功无不成。设想,在一种充满智慧的文化土壤中,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结合自己工作的实践,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将萌发一片欣欣向荣的春色。
第二篇:不对的最新管理学新论
不对的最新管理学新论
在管理圈里,目前涌现出一股崭新的潮流。这股潮流还没有一个名称,所以,我打算称其为“黑即是白”潮流,因为它的特点是,把大家都认为不好的东西说成是好的(或反过来)。
每个人都喜欢这股最新的潮流。它让人耳目一新,出乎意料,解放了思路。并且它很酷。在linkedin和《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网站上,读者们迫不及待地对这股潮流点“赞”。
仅上周一周,我就遇到了四个体现这股潮流的例子。第一个、同时也最受大家欢迎的“黑即是白”的例子是,认为失败不是坏事,而是好事。这个理论首次出现于几年前,鼓吹它的人一直坚称,犯错非常重要,因为可以让人学到东西。这倒不无道理。这个理论接着说,因为不经历失败很难成功,所以我们必须致力于让自己失败——这就有些令人匪夷所思了。
《哈佛商业评论》博客上最近的一篇文章建议,因为失败是如此美妙的一件事情,各类组织都应定期举行“失败欢庆会”,让员工戴上粉色羽毛围巾,庆祝过去的种种失败。这个建议不仅愚蠢、傲慢,还非常危险。诚然,对失败的恐惧可能让人畏手畏脚,但从我自身的经验来看,这种恐惧也可能促人奋起。我最近在准备一个系列广播节目,搞砸的可能性真实存在,令我十分担心,反而让我全神贯注。如果我这样想:反正如果我搞砸,英国广播公司(bbc)会为我举办庆祝活动,给我戴上粉色羽毛围巾,那么我可能根本提不起努力的劲头。
失败是坏事,不值得庆祝。失败也不应受到惩罚,除非是懒惰和马虎引起的。如果员工因为懒惰和马虎导致失败,那么我认为,可以用粉色羽毛围巾做一件更有用的事情:让这些懒惰鬼或马虎鬼吃掉它。
由此自然引出了第二个“黑即是白”理论。这个理论宣称,老板的懒惰可能是件好事。理查德?科克(richard koch)在他上周出版的新书《80/20经理人》(the 80/20 manager)中就宣扬了这个理论。他在书中写道:“懒惰的经理人能够实现卓越的业绩。只有节约精力和注意力,才能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他接着写道,懒惰是一种如此难得的天赋,那些不幸生而没有这项天赋的经理人,必须努力去获得它。
科克说,我们的工作大多是无用功,这话没错。但问题在于,没有这些点滴的“无用功”,就没有后面的“有用功”。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懒惰的老板,因为懒虫往往无法获得晋升。我认识的为数不多的懒虫老板,都是不称职和讨人嫌的,通常过不了多久就会被炒。
第三个“黑即是白”观点,见于咨询顾问乔丹?科恩(jordan cohen)在《哈佛商业评论》网站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该文章鼓吹的是另一股新潮流。科恩认为,给员工下指令(支撑组织运作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不好的,我们不应该这样做。接着,他先用一则有趣的轶事来“证明”这一点,然后又搬出了神经科学。他说,当人们遵循指令行事的时候,“大脑情绪反射中枢事实上会促使人的认知机能下降”。
我对非神经科学家使用神经科学为论据始终表示怀疑,在我看来,这不过是一种虚张声势。他们其实只不过是在说:这里有一个我不懂、你也不懂的理论,但我命令你接受这个理论,因为有一位神经科学家是这样告诉我的。
多谢了,但我还是宁愿坚守我经过多年观察得出的结论:大多数员工需要指令,不过他们确实不需要事无巨细的指导。我还忍不住设想,假如科恩发现自己躺在医院里,他大脑的某个“反射中枢”正在接受手术,而医院员工已得到指示,自己觉得怎么合适就怎么切开他的大脑,那么,科恩大概不会乐意。
最后一个例子是linkedin上疯传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名为:“kbs+说:留住人才的方法就是教他们自立门户”。这篇文章讲述纽约广告代理公司kbs+如何教员工创业。猜猜怎么着?有些员工利用这个机会真的辞职创业去了。但没关系:kbs+坚持认为,这是保持员工积极性的绝佳办法。在我看来,这种留住员工的方法实在莫名其妙。让员工的工作变得更有趣,和小小的一句“多谢”,可能是留住员工更好、也更便宜的方法。
所以,说到底,黑仍然没有变成白。黑就是黑,白就(请帮助宣传好范文 网:www.haowoRd.cOM)是白,而任何在名称中加入数学符号的企业,都在向世人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自己早已摒弃了逻辑。
译者/吴蔚
第三篇:似是而非的管理学新论 2
似是而非的管理学新论 2 多谢了,但我还是宁愿坚守我经过多年观察得出的结论:大多数员工需要指令,不过他们确实不需要事无巨细的指导。我还忍不住设想,假如科恩发现自己躺在医院里,他大脑的某个“反射中枢”正在接受手术,而医院员工已得到指示,自己觉得怎么合适就怎么切开他的大脑,那么,科恩大概不会乐意。
最后一个例子是linkedin上疯传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名为:“kbs+说:留住人才的方法就是教他们自立门户”。这篇文章讲述纽约广告代理公司kbs+如何教员工创业。猜猜怎么着?有些员工利用这个机会真的辞职创业去了。但没关系:kbs+坚持认为,这是保持员工积极性的绝佳办法。在我看来,这种留住员工的方法实在莫名其妙。让员工的工作变得更有趣,和小小的一句“多谢”,可能是留住员工更好、也更便宜的方法。
所以,说到底,黑仍然没有变成白。黑就是黑,白就是白,而任何在名称中加入数学符号的企业,都在向世人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自己早已摒弃了逻辑。
第四篇:德育新论读后感
《德育新论》读后感
德育一直和美育、智育、体育并称,并且排在第一位,可见德育的重要性。然而如今在我国“以分数看人,以成绩评价学生好坏”的现象仍广泛存在,致使在教育上过分注重对学生智育的教育,然而德育的教育却显得异常薄弱。
前不久我阅读了鲁洁,王逢贤教授主编的《德育新论》,很有启发。其中鲁洁教授就提到德育是最具魅力的, 因为它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它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人;它面对的是人心,而不是冷冰冰的理性。德育彰显的是人的向善之心,它展示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丽人生的追求,世间还有什么比这些更有魅力?这也是在告诉我们在教育中德育的重要性,然而几年前的药家鑫案,去年的小悦悦事件无不反映出当今德育教育已刻不容缓。
目前在社会、学校德育也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大量开展过于“形式化”的德育活动,如3·5学雷锋活动,过于追求形式,起到的实质性作用却很少。鲁洁教授就提出了“生活德育论”理论,认为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学校生活的德性决定了学生本身的德性,对学生品德成长来说更重要的是学校生活的质量。因而学校应该让学生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来对学生进行德育,而不要过于追求形式。
作为一名免费师范生的我们,也是未来的准人民教师。因而我想谈谈我对作为一名老师如何加强对学生德育的看法。
首先,我认为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品德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得以全面发展的人。因为教师是学生的榜样,特别是中小学,此时的学生的思想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他们不能独立地对事物的好坏进行判断。老师的行为对他们的影响极其大,因而教师应该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修养,做一个不仅学习上可以为学生答疑解惑的老师,更可以在生活上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其次,教师要以保持一颗“爱心”,以爱心看待学生,以爱心看待工作,以爱心看待生活。只有这样,你才能感染你的学生,让他们向你学习,将来成为一个用爱心看待世界的人,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对他们进行德育。
然后,教师应该平等的看待学生,不应该戴上有色眼镜看待一些同学。目前
还有不少教师存在一差具差的观点,认为学生成绩不好什么都不好。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也学在音乐上富有天赋,也许还是个体育强人。我们老师首先就应该转变这种观念,特别是身为班主任的教师更应该如此。应该同等的看待学生,真正做到不对任何学生存在偏见。
最后,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包含的德育信息,特别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这门课。思想政治的教学承担着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对学生德育的培养作用巨大。在教材背后也隐含了大量德育的信息,如民族自豪感、对国家的热爱等等,这也是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努力给学生们提供的。让学生成为一个社会和个的四有公民也是我们的重要使命。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这也就要求我们要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育者。同时为我们的大学学习生活也提出了一些要求,现在我们应该努力做好知识的积累,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不久的将来做好对学生德育的培养,才能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称号。
第五篇:战略管理新论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都比较偏重讨论竞争和竞争优势,而战略联盟的出现,则使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重点由竞争转向联合,进入90年代中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强,顾客需求日益多样化,创新已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重点,超越竞争也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与发展的一个新热点。
1 边缘竞争战略理论
1998年,布朗和艾森哈特在《边缘竞争》一书中提出了边缘竞争战略理论。该理论基本思想是:企业应通过不断的管理变革以构建企业的竞争优势,并根据一系列不相关的竞争力来彻底地调整和改造企业优势,以保持企业在无序和有序之间的微妙平衡。边缘竞争战略理论将战略目标的制定与实现紧密联系起来,并不断地寻找新的战略目标以及实现战略目标的方法。
2 战略生态理论
1996年,美国学者穆尔在《竞争的衰亡》一书中提出了战略生态理论。穆尔将“商业生态系统”定义为“以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这种经济联合体生产出对消费者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消费者是生态系统的成员。商业生态系统不遵从传统的行业界限,它既可以在常规的行业界限内部不断发展,也可以跨越常规的行业分界线。
3 整合的企业竞争分析理论
1996年著名美籍华裔学者陈明哲教授发表的《竞争者分析与企业竞争:趋向理论的整合》一文,综合了竞争对手分析和企业间竞争这两个核心问题、综合了基于产业与基于资源的企业战略理论的竞争思想、并给出了两个综合性指标,提出了以预测企业间进攻与反击行动为目的的竞争分析框架。
4 战略转折点理论
战略转折点理论的提出者是布格尔曼和葛洛夫。该理论认为:在竞争环境的变化日益加剧的产业中,环境变化的不可预测性会使企业的战略意图和战略行动之间产生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常常会引起组织中出现战略矛盾,这种矛盾将阻碍产业或企业的转型,是组织面临的“战略转折点”(sip)的标志。因此,企业新战略的制定依赖于高层领导者从这种战略矛盾中获得有效的信息。该理论提出了以战略矛盾、战略转折点、战略认知为基础的分析框架,明确了高层管理者在其中的作用及适应性学习型组织在转型式战略变革的重要性。
5 动态能力理论
1997年,提斯、皮萨罗和肖恩在《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一文中提出了动态能力理论。“动态能力”是指企业整合、建立和重新配置内部和外部能力以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的能力。其中:“动态”是指为与环境变化相一致而更新自身能力的能力;“能力”是指企业战略管理在为满足环境变化的要求而整合、重构内外组织技巧、资源与功能性能力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动态企业能力理论框架中包含三个关键性要素:过程、地位和路径,动态能力战略框架的构建正是基于这三个关键要素。
6平衡计分卡
建立一套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是企业战略管理得以有效执行的根本保障。20世纪90年代初,哈佛商学院的卡普兰教授和美国复兴全球公司总裁诺顿设计出了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一种基于企业战略管理的业绩评价新方法,从财务、顾客、企业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全面评价企业绩效,适应了企业发展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平衡计分卡将业绩评价与企业战略联系起来,有助于管理者始终关注整个业务活动的发展过程,并确保企业的实际经营业绩与公司的长期战略保持一致。
7 竞争动力学方法
竞争动力学方法是在竞争力模式理论、企业能力理论和企业资源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内、外部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以解决在动态的竞争环境条件下企业应如何获得超过平均水平的收益和维持竞争优势的问题。竞争动力学方法的研究重点包括:
(1)不同条件下的竞争结果的分析和对比;
(2)影响企业竞争或对竞争进行反应的能力要素;
(3)处于竞争状态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作用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发生的可能性。
8 战略成本管理
在成本管理中导入企业战略管理思想,实现战略意义上的功能扩展,便形成了战略成本管理(scm)。美国会计学者库伯和斯拉莫得将scm定义为:企业运用一系列成本管理方法来同时达到降低成本和加强战略位置之目的。获得成本优势、从竞争中取胜是战略成本管理的核心理念。战略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在不同战略选择下如何组织成本管理”,即将成本信息贯穿于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通过对企业成本结构、成本行为的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寻求持久的竞争优势。
9 蓝海战略与红海战略
2014年由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w.钱.金教授和勒妮.莫博涅教授所着的《蓝海战略》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蓝海战略理论,该理论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为全球的企业界寻求新的战略手段提供了一种新的战略管理范式。当今市场由两种海洋所组成:红色海洋和蓝色海洋,简称红海和蓝海,红海代表当前存在的所有产业,即已知的市场空间;蓝海则代表当今还不存在的产业,即未知的市场空间。
红海战略以竞争为基础,是一种“血腥”的你死我活的战略,属于传统竞争战略理论,是零和博弈,企业和消费者的价值不但没有提高反而降低。其特点包括:竞争于当前市场空间;击败竞争者;挖掘现有需求;在价值与成本之间取其一;根据差异化或低成本的战略选择,把企业运营整合为一个体系。
蓝海战略以价值创新为基础,使得市场博弈成为一个非零和博弈,给企业带来了高回报的可能性。价值创新对“价值”和“创新”同等重视。蓝海战略特点包括:开启无人竞争的市场空间;超越竞争;创造和获取新需求;打破价值与成本之间的权衡取舍;同时追求差异化和低成本,把企业运营整合为一个体系。
10 企业集群战略理论
企业集群战略理论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逐步兴起。该理论认为:在一定地理位置上集中的、相互关联的企业以及相关机构,可以享受集群带来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好处,同时又可以保持自身行动的敏捷性;企业集群还可以减少交易成本,经验、知识、技能也能够很快地在集群内传播开来,从而有利于企业创新机制的培育;集群将是未来产业组织的发展模式,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体现为集群之间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