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校园的温度范文
触摸校园的温度
2017年11月,北京红黄蓝幼儿园发生了令人震惊的虐童事件,一时间,举国上下,群情激愤。原本以为的孩子乐园里,竟潜藏着这样令人发指的行为!原本应该暖意融融的天地,竟成为那么多孩子的梦魇!虽属个案,思之悚然。校园,难道应该是这么冰冷的么?不!当然不是!我们每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至少有二十年的时间会在校园里度过,如果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都处于一个没有温度的地方,那何尝不是孩子的悲哀,家长的遗憾,教师的失职,乃至教育的失败!作为家长,我们呼唤教育的温度,作为教师,我们更向往有温度的校园。
有温度的校园,处处景语皆情语
有温度的校园,一草一木,一墙一景,均自带发热源。青青草地,郁郁花坛,凝聚班级养护的汗水;幅幅字画,件件作品,透射师生集体的智慧。还有那些展板雕塑、标识标牌,活动专区……无一不是散发理念的光芒,凝练人文的力量!当往来师生驻足凝思、指点欣赏的时候,背后的故事想必一一浮现,胸中的暖意想必冉冉回旋。
有温度的校园,人人有位乐参与
有温度的校园,校长首先是一个发热体。他们怀揣教育热情,视野开阔且襟怀坦荡。他们深谙蔡元培先生“教育者,非为以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的道理,带领全校师生确立清晰的办学目标和发展方向;他们赞同“学生第一”“教师第一”“家长共进”的理念,为每位教师的发展搭建平台,为每个孩子的进步创设机会。他们时而像治水的大禹,冲在解决问题的第一线;时而像远行的舵手,引领航船全速向前。他们是铁面无私的制度执行者,他们更是并肩作战的温暖贴心人。面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他们当机立断,将“送出去”与“请进来”结合,内外协作,共破发展瓶颈;面对学校的大小事务,他们坦诚公开,民主管理,共谋发展良策;面对师生的意见建议,他们认真倾听,积极采纳,共绘发展蓝图。在他们心里,校园里每个人都是主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
有温度的校园,教师甘当传感器。他们认同学校的发展理念,树立“学校衰荣,匹夫有责”的使命感;他们明确努力方向,找到“学高为师”的立足点;他们调整心态,享受“甘为人梯”的幸福感。课堂上,他们精准引领,挥洒自如;活动中,他们精巧设计,启发得宜。面对思想懈怠的孩子,面对习惯偏颇的孩子,面对学习滞后的孩子,面对身体欠佳的孩子,他们深入调研,结对帮扶,一人一方,以爱生如子的温情,以持之以恒的勇气,静待每一朵花开。他们深深懂得,孩子来学校,是来学习,更是来成长,每个孩子,都不应该被放弃。
有温度的校园,孩子争当“小棉袄”。他们是学校最鲜活的群体,他们是学校最有力的见证。每天,迎着晨风,他们扬起灿烂的笑脸,轻轻走进校园,送上温暖的问候。教室里,他们徜徉学海,手脑协作,激情探索;操场上,他们高声谈笑,自由奔跑,放飞心灵;活动中,他们出谋划策,踊跃尝试,尽显潜力。他们知道学习不是轻松的事,但他们积极面对挑战;他们遇到多种挫折,但他们合力克服难关;他们偶尔也会犯错,但他们勇于改正缺憾。他们像一群快乐的小鸟,活跃在校园的每个角度,温暖校园的每一寸地方。
有温度的校园,家长乐当传热棒。他们是校园生活最有力的支持者和后备力量,他们是校园建设义务的参谋员和宣传员。他们关注孩子校园生活,虚心加入培训学习,热心参与家校互动。家校共育中,他们了解孩子的优势与不足,他们懂得老师的用心与不易,他们投入自己的智慧与合力。他们知道,一个家长的想法或许狭隘,但众多家长的力量汇聚一起,就可能形成强大的教育暖流。
爱因斯坦说:“学校应当成为学生和老师最向往的地方”。它不该是冷冰冰硬邦邦、没有情感的场所,更不该是充满压力与焦躁的代名词!触摸校园温度,营造校园温情,是我们所有教育人的不懈追求和美好向往!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伴随教育举措的不断跟进,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我们致力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建设有温度有质量的校园。相信不久的将来,身处校园的每个孩子,都能沐浴新时代的阳光,在漫长的求学旅途中温暖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