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总结范文
仁怀市后山民山民族小学现有学生971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470人,寄宿学生814人。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教育是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的传承和弘扬好民族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进一步做好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教育,我校历届领导都非常的重视此项工作。从2007年以来,已实施完成了四个阶段的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成果汇报。现在前四个阶段顺利完成的基础上,实施了第五个阶段的相关工作。现对我校自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取得的重要成果做以下汇报。
一、编写了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校本教学资源。
我校组织教师深入到苗寨,围绕本地区民风民俗、苗族语言,民族民间歌舞、器乐、工艺美术、传统体育、苗族挑花刺绣、蜡染进行挖掘整理,然后组织人员搜集整理归类,从2008年以来,校本教材《芦竹魂》上、中、下共三册。2015年改编校本教材《芦竹魂》第二辑共3册,新编《苗语启蒙》、《苗歌曲集》各一册,共五册,发到师生手中作为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的校本教材。将苗汉双语引进校园,进课堂教学,将苗汉双语教学纳入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每周每班上一堂“苗汉双语”课(含民族常识课),以此做的有规律,有章法,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进行民族特色文化传承教学。要求苗族学生必须学会自己的民族语言,其他民族的学生至少能掌握简单的苗语常用语和礼貌用语。不断的增强了民族地区孩子的自信和自豪感。2018年又将《苗语启蒙》改版升级,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结合苗语的自身特点,将苗语教材《苗汉双语》分年级编写共6册,改版升级后的苗语教材更切合教学规律,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习内容螺旋上升,教材现已呈报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核,审核通过后便可以印刷使用。
二、在学校开设了民族艺术特长班。
结合当地民族民间文化的实际和学校的实际特不间断的开设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培训班。有芦笙吹奏培训班、苗歌演唱培训班、芦笙舞蹈培训班、长腰鼓舞培训班、挑花刺绣培训班、蜡染及扎染培训班。学校聘请了民间艺人王文志老师教授芦笙吹奏、芦笙舞蹈等课程;聘请遵义市苗族刺绣传承人李朝芬老师到校教授苗族刺绣、苗族蜡染和扎染课程,带领学生从种麻打麻、纺线织布到刺绣蜡染作品成形,让学生在学习生中体验成功、体会生活、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苗族刺绣、蜡染社团还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创新教育基地合作,将学生作品与玩具、生活用品有机结合进行装饰后上柜出售,师生看到自己的作品有了回报后更加自信。
三、民族体育进课堂。
学校将民族体育传统项目融入到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去,根据体育教学水平能力将板鞋竞速、高跷竞速、射箭、滚铁环、大象拔河等项目列入各年段体育教学内容开展教学工作。另外,由学校民间文化传承教师自创编了一套民族韵律操《我的名字叫苗族》韵律操的动作优美,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阶段和特点,动作具有西部苗族舞蹈元素,形成了校园独具特色的民族操。
四、校内增添民族民间文化元素。
1.文化氛围方面:校园处处散发民族文化元素,每层楼道民族元素,每个教室有民族特色,教学楼的外墙也描上了苗族裙边,墙上挂上民族文化的图片和我校少数民族师生的书画,刺绣和簸箕画,围墙上民族教师画的民族文化墙,校门进校通道设立专门的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宣传专栏,
2.学校对民族文化特色硬件建设方面:建设了民族体艺活动园。园里有甩甩秋,磨磨秋、传统体育《爬花杆》立体标志,民族文化特色的立体标志《启明》,设立专门的民族舞蹈排练厅,蒙彩厅,民族服饰保管室,芦笙保管室,长腰鼓保管室,蜡染室,挑花刺绣室。
3.器材彩购方面:逐年采购有民族服装300多套,有教师民族服装30套,芦笙120把,口弦10把,长腰鼓3个,大中小太阳鼓15个,蜡染工具10套,织布机两台,纺车两架,红纸三30把,
五、建设了学校民族文化陈列室。
后山民族小学民族文化陈列室创建于2013年,面积55平方米,是由仁怀市市委统战部下拨专项经费4万元,通过后山民族小学全体教职工和文化传承教师两年多的努力,共收集了近百年来民族民间文化作品一百多件,是后山乡最早的民族文化陈列室。
陈列室内分西部苗族迁徙史、苗族服饰文化、农耕文化、巫术文化、狩猎文化、咂酒文化、芦笙工艺制作流程、民族民间文化成果集中展示,将即将消失的民族文化得以保存,保留了文化印记,展示了民族文化的精髓。
陈列室的建成,对加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促进地方民族文化特色开发建设,推进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等,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陈列室是学校对学生开展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德育基地,极大地激发和提升了民族学生的文化自信,对于促进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六、获奖情况。
我校自2007年被评为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项目学校以来,不断的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取得了不少成绩。曾代表仁怀市,遵义市参加省内外的文艺活动展演,比赛,学校获得国家级、省级、地区级的荣誉老师和学生也参加了许多民族文化活动获得不少的奖项。
2013年选送的原生态苗歌合唱《公鸡喊太阳》在“欢动北京”国际青少年交流活动中获金奖;学校荣获全国艺术教育特色单位;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学校;贵州省民族进步模范集体。
2014年学校荣获第三届贵州省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校园文化活动”三等奖。
2015年民族舞蹈《摇钱树之恋》获贵州省“贵青杯”舞蹈类一等奖,遵义地区中小学生艺术节,仁怀市中小学生艺术节金奖。芦笙合奏获贵州省“贵青杯”器乐类二等奖;学校获“贵州省”贵青杯“国际青少年教育系列活动获优秀组织奖,遵义市先进学校。
2016年芦笙舞蹈《节节高》代表遵义市红色革命圣地扑北京参加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印象彩虹桥”工程汇报演出,获全国最活力团队称号;获遵义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仁怀市民族文化艺术教育先进集体。
2016年苗歌合唱获仁怀市一等奖,遵义市二等奖,遵义市安全文明示范学校,第四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
2017年原生态合唱《阳雀声声》获仁怀市中小学生合唱艺术节金奖;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获全国“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仁怀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2018年贵州省“十佳”乡村学校少年宫。
2019年获贵州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仁怀市教育三年创优先进集体,贵州省绿色学校,贵州省诗教先进单位。
2021年获仁怀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七、下一步工作设想。
(一)苗语教学工作: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对校本资源《苗汉双语》审核同意后,印刷一至六年级教材各600册,利用校本课开展苗语教学工作,倡议师生在校可用苗语进行交流,创设苗语应用场景。
(二)苗绣蜡染教学工作:改建染房,增加刺绣蜡染教室面积,在三至六年级开展教学,每年开展刺绣蜡染活动月,激发学生学习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兴趣,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三)民族体育教学工作:建设射箭场地一块,设置标靶十个,在一至六年级体育课中开设射箭课程;在一二年级体育课中开设滚铁环课程;在三至六年级体育课中开设高跷竞速、板鞋竞速课程。
(四)修缮校园内民族装饰物,更新校园内民族文化长廊内容,营造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
仁怀市后山民族小学
2022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