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精选9篇)范文

(作者:时间:2022-11-17 17:08:44)

好范文网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9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到更多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相关的范文。

篇1: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

教学要求:

1、让学生知道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作者的作文的,从中体会叶老修改《一张画像》对作者的影响。

2、初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一件什么时候的事。

3、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同学们,还记得叶圣陶先生有篇文章叫《爬山虎的脚》吗?叶老对爬山虎进行了这样的描写:那些叶子绿得那样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朝下,在墙上铺的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漾起波纹,好看的很。这美妙的景象同学们一定留有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学生齐读课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课文我们已经预习过了,这是一篇状物的文章吗?(不是)

对,这是一篇写事的文章,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3、范读课文,学生思考刚才的问题。

文章主要讲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帮作者修改作文,以及在这一年暑假请作者去他家做客的事。

板书:改作文 做客

4、课文哪几个小节写的是叶老帮作者修改作文?(引导学生分段)

1――5写叶老帮“我”修改作文。

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我”的作文的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3、4自然段。把叶圣陶先生修改“我”的作文的句子划下来,认真读一读。

指名读!

5、请大家翻到130面,我们来看看修改稿的部分,看了叶老的修改你有什么感想?(学生各抒己见)

6、作者当初刚看到这份修改稿时,有什么反应呢?(指名读)

为什么会一下子愣住了呢?

因惊讶和激动,自以为写得很好的作文,没想到叶老竟改了那么多地方;更没想到叶老会如此认真细致地修改一个中学生的作文。那么叶老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叶圣陶(1894~1988)作家,教育家,出版家,政治活动家。原名叶绍钧,笔名叶、圣陶、斯提等。江苏苏州人。1923年起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主编或编辑过《文学周报》、《小说月报》、《中学生》、《国文月刊》、《笔阵》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投入抗日救亡活动。1946年后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1949年后历任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著有小说《隔膜》、《线下》、《倪焕之》,散文集《脚步集》、《西川集》,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并编辑过几十种课本,写过十几本语文教育论著。

7、那么叶老为作者改了哪些地方呢?你能举例来说说呢?

学生说!老师板书:

① 把用得不准确的词改准确。

② 把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

③ 把长句断成短句。

④ 删去重复��唆的词句。

⑤ 增添一些词句,使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完整。

⑥ 改正错别字和用错的标点。

的确,文章中类似这样的修改很多,叶老都一丝不苟地进行了修改。我们的感受和作者的相比,谁的感受更多更深些呢?

8、“我”到底得到了哪些启示呢?

这不仅仅使我看到自己作文的种种毛病,也使我认识到文学事业的艰巨: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看到了作家对待写作一丝不苟的态度,明白自己以后写作文要认真对待,多修改。所以作者说:“我们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拂”,轻轻擦过,“春风拂面”指像春风一样从脸上轻轻擦过,形容使人感到非常愉快、舒服。作者运用这个比喻,更形象地表达出自己对叶老的感受。指导朗读这句话。

9、叶老不仅为“我”改了作文,还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请同学画出叶老的评语,读一读,请全班一起朗读。

如果说叶老认真细致的修改令“我”叹服,让“我”受益匪浅。那么,这则短短的评语,则――(学生接读:“树立起我写作的信心。”)

10、你可以想象一下,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会想写什么?

“我”根本没有想到叶老会如此认真地对“我”的作文进行指导,并给予很高的评价。“我”十分地惊喜,十分地感动,并受到了巨大的鼓舞,或许由此产生了当作家的梦想。

1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学习的这么多内容和爬山虎一点关系都没有,是不是文章的内容和题目不相符合呢?

做客的时候看见了爬山虎。

12、小作者到叶圣陶先生家做客时,课文中几次写到“我”注意到叶老先生家院子里满墙的爬山虎?把相关的描写爬山虎的句子找出来,画一画,读一读。

读读作者两次描写爬山虎的句子,体会“我”当时的心情?

分析第一句写爬山虎的句子:

把“阳光”照在绿叶上“闪烁着迷离的光点”比作“小精灵”,表面上写有了阳光,爬山虎才能生机勃勃,熠熠生辉,实际上表现出“我”受到叶老鼓励,充满了从事文学事业的信心――已“拥有”那份“心思”。

分析第二次描写爬山虎的句子:

“那片爬山虎”初见时“绿葱葱”,再望则变得“沉郁”,要指导学生理解时间的推移,懂得叶老“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容的期待”,“融化了”“我小小的心”。“我”开始意识到:“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预示“我”将在叶老认真、一丝不苟的品质影响下积极从事文学事业。

13、爬山虎因阳光照耀而绿,“我”因叶老的教导而深受鼓舞,作者每当想起叶老的教导和期望,就像那片爬山虎一样,总是充满生气和活力,所以说“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是的,从这件事中我好象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样写的。

修改作文──────作品就是这么写的一丝不苟

邀请作客──────作家就是这样做的平易近人

14、为什么说“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通过这件事知道了,做一个作家应该有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品,像他那样真诚质朴、平易近人。写文章也应该像叶圣陶先生那样,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情,因为当时肖复兴才15岁,还是个孩子,他对问题的认识还不可能很清楚,所以课文中说是“好像知道了”“模模糊糊懂得了”这样讲是恰如其分的。

最后说:“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意思就是15岁那个夏天的事情一直留在自己的脑海中,叶圣陶先生的音容笑貌、亲切教诲一直激励着自己前进。最后的这句话点明了题目。

叶圣陶先生为肖复兴修改作文这件事,对肖复兴的成长影响很大,齐读11小节。后来肖复兴发奋学习,充实做人,勤奋写作,终于成长为当代有名的作家,至今为止,已出版了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的文学大奖。(出示书《日子的回忆》,他主编的杂志《人民文学》,<<文汇报.笔会>>,<< 今夜无法入睡>>。

篇2: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

第一教时

一、教学目标:

⒈理解生字新词。

⒉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⒊引导学生初步思考“预习”与“思考.练习”,使孩子对本篇文章的学习重点做到心中有数。

⒋读通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能在较短时间内以一定的速度读通课文。

三、教学准备:

⒈投影片A、B

⒉投影片(课文插图)

四、教学过程:

㈠自读:(第一轮)

⒈明确自学要求:[出示投影(小黑板)A]

⑴默读:①标出小节;②用横线划出生字新词,并通过查字典将解释注在课文相应的词条旁。

⑵轻读:①读时能听见自己的发音;②先通读,读不顺的地方再反复读,直到通顺(达到“三不”)为止。

⒉学生自学。

㈡交流:

⒈校对小节数:计11小节。

⒉读写生字词。(试读与范读结合;板演、书空与范写结合。)

⒊解释词语:(以思考.练习4的词语为主)

步骤:⑴读出词语所在的句子。

⑵解释(能联系上下文最好,但绝不强求。)

推荐:推举,介绍。

秘诀:秘密的窍门、办法。

删掉:(演示)

颠倒:(举例)

典雅:优美不粗俗。

融洽:彼此感情好。(谈得投机)

和蔼: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蕴含:包含。

受益匪浅:匪,不、非。受益不浅。

平易近人:态度和气,使人容易接近。

身临其境:自己亲身经历。

堪称楷模:堪,可以,值得。楷模,榜样,模范。可以称为模范,是值得学习的榜样。

隔岸观火:形容和自己关系不大,采取旁观的态度。

⒋通读:

每生读一小节,师适当点拨。达到不添、不漏、不错。

㈢自读:(第二轮)[出示投影(小黑板)B]

⒈明确自学要求:

⑴审题质疑(自问自答与自问他答结合)

⑵初步思考解答“预习”题:

①在文中划出作者的姓名;

②划出作者描写爬山虎的句子,读一读。

③结尾句说明了什么?

⑶思考.练习:

①完成第一题。

②在文中划出第二题的句子,并读一读。

⒉学生自学。

㈣交流。

⒈补充:文中哪句话点明了题目?

(同时,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⒉引导分段:爬山虎的主人是谁?写了主人的几件事?

⑴简介叶圣陶(1894─1988),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我们曾学过叶老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爬山虎的脚》。

⑵第一段(1─4)修改作文;第二段(5─10)应邀作客;第三段(11 )我的印象。

⑶课文讲了1963年“我”的一篇作文获奖,叶圣陶先生帮他修改作文并邀请作者到他家作客的事。

㈤作业:

⒈抄写生字新词。

⒉对文末句质疑并解答。

⒊附:试改《一张画像》第四小节。[投影片(小黑板)C]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叶老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和平易近人的人品。

2、从叶先生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3、会用“受益匪浅”“堪称楷模”造句。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目标1,2。

2、难点:目标2。

教学准备:

投影片c、d、e、f、g。

肖复兴的书<<日子的回忆>>,主编的杂志<<人民文学>>,发表文章的报纸<<文汇报.笔会>>。

模式运作图示:

第三轮自读,读懂,理解课文

第四轮自读,读出,拓展延伸

一、自读:(第三轮)

1、复习引入:

(1)读题,课文中哪句话点明了题目?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同时,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这句话点明了题目。说明了叶圣陶先生帮我修改作文并邀请我去他家作客的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过渡:是的,从这件事中我好象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样写的。

(3)连线:(大黑板)

修改作文──────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邀请作客──────作家就是这样做的。

2、自读:

(1)要求:作品是怎么写的?请在“修改作文”这部分找个成语概括。作家是怎样做的?请在“邀请作客”这部分找个成语概括。(竞赛形式)

(2)交流:(作品:一丝不苟;作家:平易近人)造句:堪称楷模

(3)引入:“修改作文”这部分是怎样具体表现叶圣陶先生一丝不苟的修改作风的?

邀请作客这部分又是怎样具体表现叶圣陶先生平易近人的人品?(示投影)

3、自读“修改作文”部分:

(1)大字报出示:<<一张画像>>1,2小节修改稿。

(2)同学们看了有什么感受?肖复兴呢?引读:“我翻到的那片作文,一下子愣住了:......曲线。”

(3)看大字报引读第三节。(突出:准确,干净,规范,确切)(填空:修改后的作文做到用字──、──,句子──,──)

(4)比较自改与叶圣陶修改的<<一张画像>>的第三小节,进一步体会“一丝不苟”的修改作风(出示投影修改稿)

(5)引读54页<<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第二节:(读──改──读)

(6)看了叶圣陶先生的修改,你有什么感想?肖复兴呢?他收获很大,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一丝不苟:做事认真,一点儿不马虎。大气候:大成就。两大收获:一、是看到了自己作文的毛病;二、是认识到了文学事业的艰巨。)

(7)为什么肖复兴会受益匪浅?比我们收获大?(我们是”隔岸观火“肖是“身临其境”。

(8)齐读“我真的从中受益匪浅......如春风拂面。”引入学“邀请作客”部分。

4、自读“邀请作客”部分:

(1)课文中那些词语表现了叶老先生平易近人的人品?若能谈谈理由就更棒了。(1、意外;2、叶小沫在门口迎接了我;握了握手;4、交谈融洽。)

(2)交流:这次谈话使“我”─────。(投影片)

二、自读:(第四轮)

1、叶圣陶先生为肖复兴修改作文这件事,对肖复兴的成长影响很大,齐读11小节。后来肖复兴发奋学习,充实做人,勤奋.写作,终于成长为当代有名的作家,至今为止,已出版了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的文学大奖。(出示书《日子的回忆》,他主编的杂志《人民文学》,<<文汇报.笔会>>,<< 今夜无法入睡>>。)

三、作业:

1、造句:受益匪浅堪称楷模

2、修改<<一张画像>>第5小节,再次同叶先生赛一赛。(出示投影片)

附:板书设计

作品

修改作文────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一丝不苟

那绿绿的爬山虎

人品

邀请作客────作家就是这样做的平易近人

篇3: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段落的自主感悟和个性解读,了解叶老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和平易近人的人品。

2、通过比较诵读,感受课文通过爬山虎的描写所反映的作者不同的心情,初步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3、链接作者的文学之路,品味重点句子和课题的深刻内涵,感受课文表达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4、补充阅读,初步学习读懂借景抒情的段落。

【教学理念】

学生的阅读是一种自主的个性化行为。在阅读对话活动中,提供必要的语言依托和补充材料,给学生搭建起自主阅读的脚手架,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多层解读文本,完成对学习内容的意义建构,获得语言的发展和精神成长的营养。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诵读,初读课文

1、四十多年前,著名作家叶圣陶曾在《爬山虎的脚》中描写过自家院落里那一墙绿绿的爬山虎(本册课文第6课),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向大家背诵几句。

2、揭题,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些什么。

3、交流初读感受,梳理课文中的人与事。

二、多层解读,深悟课文

叶老帮我修改作文以及那天下午的谈话,使我对叶老的做事与为人有了一些了解。

1、自主读悟,表层解读:

默读课文,联系课文中语句具体说说你的感受。

(引导学生联系文中几处具体描写读懂认真、平和、质朴等。)

2、资料帮助,个性解读:

一个初中生,习作得到了大作家的修改,并受邀到作家家做客,请你也像作者一样从这修改中、交谈中去感受一番,你从中有什么感受与收获。

出示文后补充的资料袋材料──被修改的作文稿子,补充阅读原文中对谈话内容的记叙。

(附:那一下午,叶老先生没谈我那篇获奖的作文,也没谈写作。他没有向我传授什么文学创作的秘诀、要素之类。相反,他几次问我各科学习成绩怎么样。我说我连续几年获得优良奖章,文科理科学习成绩都还不错。他说道:这样好!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他又让我背背中国历史朝代,我没有背全,有的朝代顺序还背颠倒了。他又说: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楚我们的历史更不行。)

3、难点感悟,诗意解读:

⑴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他的批改却如春风拂面;我受邀做客,他的话语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看着这两个词语,让你想起了哪些诗句,哪些景象?

(交流点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风拂面是一种怎样的感觉?看着这样的修改,仅仅是脸上的感觉吗?冬天的冰融化后,和以前大不一样了,变成淙淙的春水。那么,我小小的心融化了,让你想到了什么?)

⑵指导有感情朗读,引读课文中直接抒发作者感受的句子。

4、比较阅读,写法解读:

课文在第二件事的记叙中两次描写了院中那一墙爬山虎,我们能从中感受到什么呢?

⑴找出描写爬山虎的句子读一读。去掉这些描写是否通顺?有何不同?

⑵联系作者两次看到爬山虎时的心情,想想两次对爬山虎的描写有什么不一样?

⑶作者借景抒情,那一片绿里跳跃着、闪烁着他的那份高兴,那份激动,一份沉甸甸的收获,一种难以表达的憧憬。让我们用心去体会,去诵读。

(师生合作,有感情配乐诵读。)

三、悟读课题,升华情感

1、补充阅读,感受非凡:

叶老的批改,如春风拂面,叶老的话语,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心里充满无限的憧憬与期待。那15岁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那个夏天以后会发生什么事?让我们看看肖复兴的文学之路吧。你对这意义非凡是否有更多的理解。(附:肖复兴,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论集80余部。近著有《音乐笔记》、《日子的回忆》、《纸的生命》、《父亲手记》、《总有一处让你感动》等。曾获全国及北京上海优秀文学奖多种,《音乐笔记》获首届冰心散文奖。《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向往奥运》、《荔枝》、《银色的心愿》、《寻找贝多芬》等篇入选大中小学课本。)

2、深情回忆,诵读课题:

⑴课文结尾写道,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你现在知道为什么总是那么绿着?是仅仅在眼前吗?

⑵1988年,著名作家叶圣陶逝世。1992年,时年45岁的肖复兴提笔写下这篇文章,回忆发生于30年前少年时代的故事。同学们,在肖复兴心里,忘不了的是什么?

⑶师恩难忘这是所有学生的心声。多年过去了,肖复兴没有忘记叶圣陶先生对他的教诲,没有忘记叶老曾经写过的爬山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绿在他的生命中。那一份情浓缩成一声深情的感激,浓缩成一份永远抹不去的回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带着感情读课题)。

四、读物推荐,课外拓展

同学们,有许多作家都写过感激、怀念老师的作品,著名诗人舒婷也用相似的命题描写发生在中学时代的故事,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片深情。这里呈现的只是文章的结尾,如果有兴趣,就请同学们课外去阅读这一篇《在那颗星子下》。

还是那条林荫道,老师纤细的手沉甸甸地搁在我瘦小的肩上。她送我到公园那个拐弯处,我不禁回头深深望了她一眼。星子正从她的身后川流成为夜空。最后她自己也成为一颗最亮的星星,在我记忆的银河中,我的老师。

篇4: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黄城根小学 苏民

教学总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莫名其妙”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叶老先生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和平易近人的人品,堪称楷模。

4、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并从叶老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叶老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和平易近人的人品。 2、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3、从叶先生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从叶先生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了解修改作文的方法,懂得学作文

应先学做人。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叶老先生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和平易近人的人品,堪称楷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6课,齐读课题。

2、首先,我们复习一下生字新词:

3、出示课前同学们的问题:

二、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3――5自然段,思考:叶老为“我”修改的作文,我看到了什么,用“――”画出来;我有什么感受,用“�n�n”画出来。

2、讨论:集体交流。

(1)“翻到我的那篇作文,一下子愣住了:…...曲线。”

(2)交流“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认为是书的封面。” 引导学生看资料袋。

(3)看了叶老先生的修改,作者有什么感受?谁来读读你所画的句子。 两大收获:一、是看到了自己作文的`毛病;二、树立了写作的信心。 由此,肖复兴走上了文学之路

师出示作者资料:肖复兴,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地区优秀文学奖。作品主要有系列长篇小说《中学生三部曲》、长篇报告文学《与当代中学生对话》、《和当代中学生通信录》等。

3、学习“邀请做客”部分

(1)师:刚才同学提到作者为什么用这个题目,下面请大家再来快速读读

6-10自然段,看看文中几次写到绿绿的爬山虎呢?请你用直线画下来。

(2)学生读自己所划的句子,全班订正。(投影顺势出示)

(3)品读句子:同学们,你们看,同是写爬山虎,又同是写爬山虎的绿,所表现出来的爬山虎的特点一样吗?

(4)启迪感悟:作者向我们描述了一种美的景色,展现了一幅美的画面,难道作者在这儿仅仅是向我们描述爬山虎那绿绿的美吗?(师指课题)

(5)想一想:作者在每一次看到爬山虎时,心情是怎样的,又会想些什么呢?

(6)在肖复兴心里,忘不了的是什么?(说话练习)

在肖复兴的的心中,他永远忘不了 ,忘不了 ,忘不了 ,忘不了 。

总结:

师恩难忘是每个学生的心声,肖复兴没有忘记叶圣陶先生对他的教诲,没有忘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绿在他的生命中,那一份情浓缩成一声深情的感激,浓缩成一份永远抹不去的回忆,所以课文题目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让我们饱含深情的再来齐声朗读题目)

布置作业:

1、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完成本课的探诊

板书设计:

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修改作文 一丝不苟

堪称楷模 邀请做客

平易真诚

篇5: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推荐、愣住、春风拂面”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研读课文第一至第五自然段,初步体会叶老对文的认真负责,对人的平和真诚,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感激之情。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初步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出示多媒体画面(一墙绿绿的爬山虎)

2、引导学生欣赏叶圣陶先生的《爬山虎的脚》(片断)

3、根据课题,猜测内容,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出示读课文的要求:(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能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内容。

2、检查词语的学习效果。

(1)出示词语(一)

(一篇、推荐、眼帘、删掉、动词、规范、燥热、握手、融洽、黄昏、客厅、余晖、

楷模、模模糊糊、)

指名学生朗读并重点理解“推荐”。

3、理清层次。

课文主要写了叶圣陶先生为我修改作文并邀请我到他家做客这样两件事。

(三)学习第一部分,体会作文修改之道,感受叶圣陶先生的人品。

1、默读课文1——5自然段。思考:从叶老先生的批改中,作者肖复兴的感受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认真、平和、温暖

2、从课文中找一找,哪些地方让“我”感受到了叶老先生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呢?

理解“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感受叶老先生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

3、讨论:从哪两个词中特别让我们感受到叶老批改的认真?我为什么一下子愣住了?

4、再找一找,叶老把我的作文具体做了哪些改动,让“我”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呢?

(1)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叶老帮我的作文做具体改动的句子。

(2)叶老帮肖复兴的作文修改了题目,还修改了词句。你能不能从中也学到一些关于文章写作的知识呢?(板书:1、用词要准确,2、简洁,不啰嗦,3、长句改短)

(3)出示经过叶老修改的肖复兴的作文,以证实叶老对作文修改的精细,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慑。

(4)叶老是怎样评价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评语并谈感受

读着这样的评语会给人一种怎样的感受?(春风拂面)

(5)理解“春风拂面”

春风拂面是什么样的感觉?(舒适、柔和、暖洋洋、温暖)这种感觉仅仅是拂在脸上吗?

(6)练习写话,肖复兴拿着叶老修改的作文,回家看了一遍又一遍,看着,看着,他仿佛看到了——;看着,看着,他又仿佛听到了叶老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说,他看到了什么?他又听到了什么?在横线上各写一个句子。

(四)质疑课题,小结激趣

为什么这篇写人的文章却用爬山虎来作为课题?肖复兴与叶老的交往中到底学到了什么呢?咱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读背学过的含义深刻的句子。

篇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

一、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 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还记得本学期第六课学的是什么?

生:《爬山虎的脚》。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爬山虎有关的文章,名字叫做――《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板书课题,稍强调“绿”的写法。

齐读课题。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充满了无限生机,再来齐读课题。

2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同学们打开课本126页,听本课的录音,大家可以跟读,要求字音读准确,语句读通顺,一会老师要检查哦!

播放录音。

出示生字词“我会读”:

推荐 删掉 动词 融洽 黄昏 余晖 楷模

指生读,开火车读。指导识记“删”字(古时候,在纸发明之前,人们在兽骨、龟甲上写字,后来,在竹片上写,写完用绳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那写错了怎么办呢?用小刀刮下来,这种办法就是“删”。)

3 再读课文,概括大意。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提示:用老师教过的“谁,在什么时候,做了一件什么事。”

生:叶圣陶帮肖复兴修改作文和请他做客两件事。

师:本文的主人公是――叶圣陶和肖复兴。叶圣陶大家熟悉吗?我们学过他的哪些文章?

生:《荷花》、《爬山虎的脚》,童话作家。

师:那谁来介绍一下肖复兴。

生读课前收集的资料。

师:本文写了两件事,那下面同学们用分隔符把文章分成两部分,应该如何划分呢?

生:1-5自然段是第一部分,6-10自然段是第二部分。

二、品读重点,读中悟写

1 学习“修改作文”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件事。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两个问题:

拿到叶老为我修改的作文,我看到了什么?

看了叶老为我批改的作文,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感受的?

用笔画出来,同桌之间进行交流。

(1)出示: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都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师:叶老修改的怎么样?

生:很认真。

师:从哪儿感受到的?

生:红色的修改符号,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师:密密麻麻,想象是什么样?

生:写的很满,没有空格。

引导同学们看课后的“资料袋”,体会“密密麻麻”。

师:同学们快速浏览第四段,看从修改的文稿中能学到哪些修改作文的方法?

生:用字注意准确;

生:长句断成短句;

生:删掉多余词语。

师:我们今天学习了修改作文的方法,以后写完作文后也用这种方法,好吗?

(2)出示: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师:同学们知道吗?肖复兴的这篇文章共有1500多字,叶老给修改了100多处,而且叶老当时年仅70岁,还担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总编辑。你想,叶老这么个大作家,并且工作这么忙,能为一个初中生如此仔细的修改作文,作者有何感受呢?

生:如春风拂面。

师: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很温暖、很舒服。

师:这真是以为温暖、慈祥、关爱的老人哪!同学们能用三个词语来概括叶老先生的品格吗?

生:认真、平和以及温暖。

(3)叶老不仅认真批改作文,还在文后打了简短的批语。

指名读,齐读。

体会写作文不仅要写具体事实,还要有真情实感。

从第一件事中,我们不仅学到了修改作文的方法,还一起感受了叶老先生的平和与认真。

2 学习“邀请做客”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可我们课文学习了一半了,怎么还没看到写爬山虎的句子呢?接下来,同学快速读第二部分,找一找写爬山虎的句子,并用波浪线画下来。读一读,并想想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学生自读课文,同桌交流。

(1)出示第一处:刚进里院,一墙绿绿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指生读第一处描写爬山虎的句子。

师: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生:“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这是一句比喻句。(把阳光比喻成小精灵)

师:从“小精灵”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很美,生机勃勃,蓬勃的生命力。

师:这是一种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作者借生机勃勃的爬山虎,表现出我受到叶老鼓励后兴奋、激动的心情,充满了从事文学事业的信心。

(2)出示第二处: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的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师:这一句你发现了什么?

生:“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的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也是比喻句。(把一墙的爬山虎比喻成一片湖水)

师:这次写爬山虎和之前有什么不同?用一个词来说?

生:绿的沉郁。

师:为什么会有不同?

生:心情不一样了。

师:我们往前看,找一下答案(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是叶老对他深深的期待。你觉得叶老会说些什么?

生自由发挥。

师:这次做客,让作者对叶老有了怎么样的了解?

生:叶老先生是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3)出示第三处: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体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表面上忘不了那一片绿绿的爬山虎,实际上忘不了人品和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叶老先生。)

三 读写迁移,以写促读

1正是因为叶圣陶先生为肖复兴修改作文这件事,对肖复兴的成长影响很大,后来他发奋学习,勤奋写作,终于成为当代又名的作家。对此,你有什么想法呢?写一些。

2 肖复兴没有忘记叶圣陶先生对他的教诲,没有忘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那一份情浓缩成一声深情的感激,和一份永远抹不去的回忆。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 课外拓展,形成能力

用本课学到的修改作文的方法修改自己的小作文。

相关文章推荐:

1.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2.四年级语文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3.《爬山虎的脚》课堂实录

4.《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5.公开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及教材解读

7.《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公开课教案

8.《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人教版)

9.小学四年级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篇7: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语文教案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推荐、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曲线春风拂面、映入眼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4、理解课文题目和内容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1、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题目和内容之间的联系。

一、复习巩固,听写词语

二、回忆内容,深入理解

(一)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谁和谁之间的哪两件事?

2、叶老为“我”修改作文这件事,让“我”感受到了什么?

3、叶老邀请“我”到他家做客,又给“我”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

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

“我”应邀做客,叶老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第8自然段

通过看文中插图、想象、朗读感受叶老平易近人,和蔼亲切。

3、第9自然段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通过朗读、补充课外资料──叶老和“我”谈话的内容,感受叶老的亲切、质朴。

4、第10自然段

(1)理解词语:楷模──榜样,模范。

叶老的人品──平易近人、真诚宽厚;作品──一丝不苟,写作极为认真。

5、在叶老家,还有什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爬山虎)

(1)画出文中具体描写爬山虎的句子,再读一读。

(2)全班交流:

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通过朗读、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知道爬山虎因作者心情不同、时间的变化、光线的变化,前后描写不同。

6、叶老的谈话不仅给了“我”信心,还带给“我”怎样的收获呢?

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联系课文内容填空:

作家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家的作品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整合课文,解决问题。

篇8: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优秀教案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优秀教案

【教学要求】

1、从叶圣陶先生修改中学生作文这件事中受到启发,培养一丝不苟地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2、从叶圣陶先生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词句,练习用“受益匪浅”“堪称楷模”造句。

【教学重点】

1、从本文作者的切身感受中体会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2、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课

二、检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预习情况

1、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从课文中能看出来吗?

2、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事?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提出自学要求:

在上一组,我们学习了“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篇课文比较长,同学们用五分钟时间,把课文很快地看一遍,想一想,怎样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再现再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出来。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交流:

⑴ 讨论:

课文可以分为哪两个部分?

⑵ 交流:

你画出了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1、提出自学要求:

认真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想一想,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一张画像》这篇作文的。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

课文中是怎样讲叶圣陶先生修改作文的?

五、布置作业

看看这一课的生字,想想怎样记住这些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开火车读课文第一部分,每个人读一个自然段。要求读得准确、流利。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是怎样修改作文的。

二、学习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作文的

1、谈话,激发兴趣:

在课文中,作者举了几个例子,说明叶圣陶先生是怎样改肖复兴的作文的,我们看了已经很受启发。

2、小结修改作文的几点方法。

三、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一丝不苟、受益不浅、隔岸观火、身临其境。

2、用“受益匪浅”“身临其境”造句。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1、听写词语:

一丝不苟、受益不浅、隔岸观火、身临其境。

2、指名读用“受益匪浅”造的句子,读后适当评议。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开火车朗读第二部分,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2、出示词语,让学生读一读,再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词语的意思。

3、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⑴ 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⑵ “在我的眼前,那片绿绿总是那么绿着。”

三、简单小结,深化认识

叶圣陶先生为肖复兴修改作文这件事,对肖复兴的成长影响很大,后来肖复兴成了比较的名的作家,写了许多好文章。《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写于1992年,离1963年有30年了,还写得那么具体形象,就像刚刚发生的一样,这说明这件事情给作者留下的印象太深了。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学习巩固生字词

六、布置作业

篇9:《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教案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段落的自主感悟和个性解读,了解叶老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和平易近人的人品。

2、通过比较诵读,感受课文通过爬山虎的描写所反映的作者不同的心情,初步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3、链接作者的文学之路,品味重点句子和课题的深刻内涵,感受课文表达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4、补充阅读,初步学习读懂借景抒情的段落。

【教学理念】

学生的阅读是一种自主的个性化行为。在阅读对话活动中,提供必要的语言依托和补充材料,给学生搭建起自主阅读的脚手架,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多层解读文本,完成对学习内容的意义建构,获得语言的发展和精神成长的营养。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诵读,初读课文

1、四十多年前,著名作家叶圣陶曾在《爬山虎的脚》中描写过自家院落里那一墙绿绿的爬山虎(本册课文第6课),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向大家背诵几句。

2、揭题,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些什么。

3、交流初读感受,梳理课文中的人与事。

二、多层解读,深悟课文

叶老帮我修改作文以及那天下午的谈话,使我对叶老的做事与为人有了一些了解。

1、自主读悟,表层解读:

默读课文,联系课文中语句具体说说你的感受。

出示: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 )。他跟我的谈话,让我( )。

(引导学生联系文中几处具体描写读懂认真、平和、质朴等。)

2、资料帮助,个性解读:

一个初中生,习作得到了大作家的修改,并受邀到作家家做客,请你也像作者一样从这修改中、交谈中去感受一番,你从中有什么感受与收获。

出示文后补充的资料袋材料──被修改的作文稿子,补充阅读原文中对谈话内容的记叙。

(附:那一下午,叶老先生没谈我那篇获奖的作文,也没谈写作。他没有向我传授什么文学创作的秘诀、要素之类。相反,他几次问我各科学习成绩怎么样。我说我连续几年获得优良奖章,文科理科学习成绩都还不错。他说道:这样好!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他又让我背背中国历史朝代,我没有背全,有的朝代顺序还背颠倒了。他又说: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楚我们的历史更不行。)

3、难点感悟,诗意解读:

⑴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他的.批改却如春风拂面;我受邀做客,他的话语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看着这两个词语,让你想起了哪些诗句,哪些景象?

(交流点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风拂面是一种怎样的感觉?看着这样的修改,仅仅是脸上的感觉吗?冬天的冰融化后,和以前大不一样了,变成淙淙的春水。那么,我小小的心融化了,让你想到了什么?)

⑵ 指导有感情朗读,引读课文中直接抒发作者感受的句子。

4、比较阅读,写法解读:

课文在第二件事的记叙中两次描写了院中那一墙爬山虎,我们能从中感受到什么呢?

⑴ 找出描写爬山虎的句子读一读。去掉这些描写是否通顺?有何不同?

⑵ 联系作者两次看到爬山虎时的心情,想想两次对爬山虎的描写有什么不一样?

⑶ 作者借景抒情,那一片绿里跳跃着、闪烁着他的那份高兴,那份激动,一份沉甸甸的收获,一种难以表达的憧憬。让我们用心去体会,去诵读。

(师生合作,有感情配乐诵读。)

三、悟读课题,升华情感

1、补充阅读,感受非凡:

叶老的批改,如春风拂面,叶老的话语,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心里充满无限的憧憬与期待。那15岁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那个夏天以后会发生什么事?让我们看看肖复兴的文学之路吧。你对这意义非凡是否有更多的理解。(附:肖复兴,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论集80余部。近著有《音乐笔记》、《日子的回忆》、《纸的生命》、《父亲手记》、《总有一处让你感动》等。曾获全国及北京上海优秀文学奖多种,《音乐笔记》获首届冰心散文奖。《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向往奥运》、《荔枝》、《银色的心愿》、《寻找贝多芬》等篇入选大中小学课本。)

2、深情回忆,诵读课题:

⑴ 课文结尾写道,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你现在知道为什么总是那么绿着?是仅仅在眼前吗?

⑵ 1988年,著名作家叶圣陶逝世。1992年,时年45岁的肖复兴提笔写下这篇文章,回忆发生于30年前少年时代的故事。同学们,在肖复兴心里,忘不了的是什么?

(联系全文抒发情感。)

忘不了( ),忘不了( ),忘不了( )!

⑶ 师恩难忘这是所有学生的心声。多年过去了,肖复兴没有忘记叶圣陶先生对他的教诲,没有忘记叶老曾经写过的爬山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绿在他的生命中。那一份情浓缩成一声深情的感激,浓缩成一份永远抹不去的回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带着感情读课题)。

四、读物推荐,课外拓展

同学们,有许多作家都写过感激、怀念老师的作品,著名诗人舒婷也用相似的命题描写发生在中学时代的故事,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片深情。这里呈现的只是文章的结尾,如果有兴趣,就请同学们课外去阅读这一篇《在那颗星子下》。

还是那条林荫道,老师纤细的手沉甸甸地搁在我瘦小的肩上。她送我到公园那个拐弯处,我不禁回头深深望了她一眼。星子正从她的身后川流成为夜空。最后她自己也成为一颗最亮的星星,在我记忆的银河中,我的老师。

word该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精选9篇)范文,全文共有16169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精选9篇).doc》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精选9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