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分数除法教学设计(共8篇)范文

(作者:时间:2022-09-29 15:53:08)

好范文网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8篇《人教版分数除法教学设计》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到更多与《人教版分数除法教学设计》相关的范文。

篇一:分数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3.理解分数的两种意义。

教具准备:圆片。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表求什么意思?它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 7个是( ) 是( )个

3个是( ) 是( )个

3. 把6块饼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多少块?师:怎样列式?

板书:每份数=总数总份数

二、教学实施

1 .学习教材第65 页的例1 。

把练习3改成把1块饼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多少块?就成课本的例1。

(l)请学生读题。列式。

师:为什么用除法?结果是多少?

(2)分组操作、讨论、汇报

生1:就是把1 个蛋糕看成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三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1 块的就是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3 = )

师:从图中可以看出13 和都表示阴影部分这一块,所以13=

2.学习例2 。

(1)板书例题:把3块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得多少块?

(2)指名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板书:34

师:34 的计算结果用分数表示是多少?

请同学们用圆片分一分。

师:根据题意,我们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 (把3 块月饼看作单位1 。)把它平均分成4 份,每份是多少,你想怎样分?

请同学到演示分的过程。

学生有两种分法。

方法一:可以1 个1 个地分,先把1 块月饼平均分成4 份,得到4 个,3 块月饼共得到,12个,平均分给4 个学生。每个学生分得3个,合在一起是块月饼。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块月饼的就是块。

方法二:可以把3 块月饼叠在一起,再平均分成4 份,拿出其中的一份,拼在一起就得到块月饼,所以两人分得块。

师相应板书:1块月饼的就是块。

(3)理解。

师:块饼表示什么意思?

(4)练习。

说说下面分数的两种意义。

3. 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l)观察讨论。

请学生观察 :13 = 34 =

讨论除法和分数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充分讨论后,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出:

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除号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线。

用文字表示是:被除数除数=

师讲述:分数是一种数,除法是一种运算。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反思(2)思考。

在被除数除数= 这个算式中,要注意什么问题?(除数不能是零,分数的分母也不能是零。)

(3)用字母表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师:如果用字母a 、b 分别表示被除数和除数,那么除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怎样表示呢?

师依据学生的总结板书:ab = (b0)

明确:两个整数相除,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反过来,分数能不能看作两个整数相除?(可以,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法,分母相当于除数。)

三、总结提高。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你理解了什么?

四、巩固练习。

1. 78= 37= 145=

=( )( ) = ( )( )

2.米表示( )米的,也可以表示5米的( )。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本组在第8周进行了同课异构活动,收获多多。

这一内容,不是简单的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仔细研读教材与教师用书,例1是根据除法的含义,列出除法算式,根据分数的意义,直接说出结果,把除法意义与分数联系起来。例2例出算式很容易,但得出计算结果,理解不容易,因此教材安排了一组图,让学生通过动手,通过操作、分一分、剪一剪、拼一拼,理解计算结果。

前几天学习的分数都表示谁占谁的几分之几(即分率),可今天求的却是具体数量。教学例2时,虽然运用学具让所有学生参与到知识的探索,但仍旧感觉推进艰难。学生困惑点主要在以下两方面:

1、为什么把3块月饼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1份不是?

2、通过操作,结果明明是将单位1平均分成12块,取出其中的3块,为什么不能用 块表示呢?

针对上述两个问题,我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策略:

1.复习环节巧铺垫。

在复习导入中增加一道填空的练习。3个是( ), 是( )个。

2.审题过程藏玄机。

在教学例2请学生读题后,首先请学生思考3块月饼4人平均分,每人能得到一整块月饼吗?然后用语言暗示每人分不到一块月饼,那到底能分得一块月饼的几分之几呢?请同学们用圆形纸片代替月饼,实际动手分一分,看看分得多少块?有了每人分不到一块月饼的提示,又有了到底能分得一块月饼的几分之几的暗示,学生探索的落脚点定位到了以一块月饼为单位1,且初步理解了问题是求数量块而非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通过上述改进措施,学生理解相对容易一些。

教学3块的和1块的时。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要求学生通过画一画、涂一涂,拼一拼,让学生充分感悟到实际都是1块的。

1.分数除法二的教学设计

2.小学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3.《小数除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4.口算除法例1教学设计

5.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6.《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7.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8.分数认识教学设计

9.小学四年级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10.二年级除法的教学设计

篇二:《分数除法》教学设计

《分数除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2、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3、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4、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1、本单元内容的结构及其地位作用。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学习分数除法和比的初步知识。主要内容包括:分数除法的意义与计算;解决问题;比的意义与基本性质,求比值与化简比,及其比的应用。

本单元的内容和学生前面学习的很多知识具有比较直接的联系。如分数除法,除了与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及其应用有联系外,还与整数除法的意义,以及解方程的技能有关。而比的初步知识,则要用到分数和除法的一些基础知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一方面基本上完成了分数加、减、乘、除的学习任务,比较系统地掌握了分数的四则运算;另一方面又开始了比的初步知识的系统学习,为后面学习百分数和比例提供了基础。两方面的收获,都将在进一步的学习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单元由三小节组成,各小节内容的编排体系及其内在联系如下图所示。

从上面的图示,不难看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就学习分数除法而言,首先要明确分数除法的运算意义,在此基础上探究并掌握它的计算方法,然后学习分数混合运算。

关于分数除法中的解决问题,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问题情境的数量关系与整数除法的实际问题相同,区别只是数据由整数变成了分数。教材安排在第1节里学习。另一种是问题情境的数量关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表现为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要求这个数。这样的实际问题,与上一单元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即数量关系相同,区别在于已知数与未知数交换了位置。

类似地,比的初步知识,也大体上显现出由概念到性质、方法,再到应用的递进学习过程。

把“比”安排在本单元中教学,主要有两点好处:第一,比和分数有密切的联系,如两个数的比可以用分数形式来表示。加强比和分数的联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和对比的认识,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提早教学比的概念,可以为后面教学圆周率、百分数、统计图表等做好准备。例如,学生有了比的概念,就容易理解百分数为什么又叫做百分比。在这一节教材中,有关比的应用,只讲按比例分配的计算问题。

2、本单元教材的编排特点。

与原教材相比,本单元教材的编写有不少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关注相关知识的类比,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本单元的教材,根据有关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提供了一系列类比思维的素材,引导学生由此及彼,利用已有的知识,理解新学内容。例如,在讨论分数除法意义时,由整数除法的实际问题引入,通过将整数(单位:克)改写成分数(单位:千克),导出分数除法,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意义与整数除法相同。又如,引导学生联系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研究并得出比的基本性质。再如,教学比的应用时,呈现了整数问题的解法和分数解法,帮助学生理解两种解法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应用知识的灵活性。

(2)借助操作与图示,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索与理解,历来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教材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采用手脑并用、数形结合的策略,加以突破。

在教学分数除以整数时,例题设计了一个折纸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计算结果,并理解算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一。

在教学整数除以分数时,教材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凭借图示,将新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的问题,进而得出计算方法。

(3)部分内容作了适当的精简或加强处理。

根据《标准》,本单元分数除法的计算不包括带分数,但注意在练习中适当穿插一些假分数。这样既保证了《标准》改革意图的落实,又能满足以后进一步学习时的计算需要。

此外,本单元教材专门设置了一道例题,以实际问题为载体,引出分数混合运算。同时也能使学生初步看到分数除法在解决一般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从而突破了原来只讨论分数除法典型应用题的局限,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4)调整了分数除法应用问题的编排,鼓励学生用方程解决问题。

本单元的第二节“解决问题”,专门讨论比较典型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同时还将原来安排在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单元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移来一并学习。在解题方法的处理上,教材提倡抓住等量关系用方程解决问题。这样,由列出形如(a/b)x=c的方程,到列出形如x±(a/b)x=c的方程,思路统一,便于理解。而且衔接紧密,较为有效地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便于学生拾阶而上。

(三)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教材,促进学习迁移。

如前介绍,本单元教材在揭示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提供类比思维的材料方面,作了不少努力。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他们展开类比思维,以促进学习的正向迁移。实际上,这也是本单元的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途径。

2、加强直观教学,结合操作和图形语言,探索、理解计算方法。

为了引导学生参与探索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教材设计了折纸与画图的教学活动。教学时,教师要用好这些直观手段,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和较充分的时间,让更多的学生真正在操作、观察的过程中,凭借直观,发现算法,感悟算理。而要提高这些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还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数形结合,边操作、边观察、边思考,并通过讨论、交流,在理解的基础上得出算法,进而掌握算法。

3、抓住学习的关键,组织针对性练习。

我们知道,计算分数除法的关键步骤,是把除转化为乘;列方程解答分数除法问题的关键,则在于理解问题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因此,抓住这两个关键,组织开展针对性的专项练习,是提高学习成效的重要措施。教材中已经配备了一些这样的练习。教师还可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酌情加以增补,力求当堂巩固。

4、本单元内容可用13课时进行教学。

篇三:《分数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理解、掌握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用方程或除法正确列式解答。

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掌握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用方程或除法正确列式解答。

教学准备:

电教媒体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

1.说下列各句中单位“1”的量及想到的数量关系式。

(1)我的身高是爸爸的

(2)小华的邮票张数比小芳多

(3)十月份的电费比九月份减少

(4)小瓶里的果汁是大瓶的

小结: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对应量

2.请学生由(4)编题:编一道一步计算的分数乘法题。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一大瓶果汁有900毫升,一小瓶里的

果汁是大瓶的 ,一小瓶里果汁有多少毫升?

问:你认为编得对不对?为什么能确认?

(1)学生列式解答(口答)。

(2)为什么用900× ?

(3)小结:(板书)一大瓶果汁数量× =一小瓶果汁数量

二、新授

1.改编成例5:一小瓶里的果汁是大瓶的 ,一小瓶果汁有

600毫升,一大瓶里果汁有多少毫升?

(1)读题,比较异同:

变:条件、问题的位置变了

不变:单位“1”的量没变,数量关系式没变。

(2)怎么解答?生试做,汇报

方程:解设一大瓶x毫升

x=600

算式:600÷

x=600× =600×

x=900=900(毫升)

(1)说想法

(2)怎么检验?

900× =600(毫升) 或600÷900=

(3)再次比较二题的异同

小结解题步骤:

①找单位“1”的量,想数量关系式

②看问题

③列式解答

④检验

2.按照解题步骤完成“试一试”

①读题

②说单位“1”的量及数量关系式

③解答

④汇报

3.按步骤解答练习十二第1题

4.总结、揭题:

(1)总结:求单位“1”的量是多少,可以列方程解答,也可以用对应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

(2)揭题:这就是今天学习的“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板书)

三、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二第3题

小结:为什么都用除法计算?(都是求单位“1”的量。)

2.课作:练一练、练习十二第2题

练习十二第2题改乘法题

3.看关键句,分别编一道乘法题,一道除法题

“黑兔只数是白兔的3/5。”

篇四:《分数除法》教学设计

内容:

本册教科书第28页例2和练习八第1~4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一个数除以分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出下列各分数的分数单位,每个分数中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并说出每个分数的倒数。

1/5、3/4、7/16、9/9

2、口算下面各题。

1/6÷3、4/5÷2、3/8÷6、6/7÷2

提问:怎样计算分数除以整数的题目?(用分数乘以整数的倒数。)

3、解答应用题。

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90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第28页的准备题。)

提问:这道题要求的是哪个数量?(求速度。)根据已学的数量关系怎样求速度?(板书:速度=路程÷时间)

指定一名学生列式解答。

二、新课

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学过分数除以整数,如果除数是分数,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1、出示例题。

一辆汽车小时行驶18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提问:这道题要求哪一个数量?根据已学过的数量关系,这道题应该怎样列式?

指名列出算式,教师板书:18÷。

2、教学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然后提问:在图上怎样表示“小时行驶18千米”这个已知条件?(引导学生回答,教师画出。)先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每份表示小时行的;在这样的两份下面注明“小时行驶18千米”。

提问:“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在图上怎样表示?”(指名回答,教师画。)因为1小时是5个小时,在这条线段的5份上面注明“1小时行驶?千米”。

提问:要求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根据线段图该怎样推想呢?可以先求什么?(启发学生说出,可以先求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提问:图上哪一段表示小时行驶的路程?(教师在图上左边的一份上面注明“小时行驶?千米”。)

提问:怎样求出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启发学生说出小时里有2个小时,2个小时行驶18千米,用18÷2就可以求出小时行驶的千米数。)

提问:18÷2也就是求18的几分之几?可以怎样写?(学生回答后教师写出“18”。)

提问:现在已经求出小时行驶的千米数,怎样求出1小时行驶的千米数?(启发学生说出,1小时里有5个小时,要用小时行驶的千米数乘上5。)然后教师在“18”后面再写“5”。

提问:想一想,根据乘法结合律,185还可以怎样写?(启发学生说出,先把和5相乘。)教师板书:18(5)=185=18。

提问:“由上面的推想过程,18÷转化成什么样的计算了?”学生回答后,教师边重复学生的回答,边写出下面的计算过程:

18÷==45(千米)

写出答案“答:汽车1小时行驶45千米。”

3、引导学生小结。

“整数除以分数,等于整数乘上除数的倒数。”

三、看教科书中新课内容后试算

全体学生独立计算“做一做”中的练习题:

12÷24÷

集体订正计算过程及结果,并提问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法则。

四、课堂练习

在练习本上计算练习八第1、2题,然后订正计算结果。

五、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计算整数除以分数应注意什么?

六、布置作业

1、阅读教科书第28~29页的内容。

2、在练习本上做练习八第3、4题。

篇五:《分数除法》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乘法应用题以及用方程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文字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逆解题,从而认识到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也突出了分数除法的意义,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数量关系的分析,判断哪个量是单位“1”,难点是用解方程的方法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点,能根据应用题的特点理解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学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点及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复习辅垫

1.师生交流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体内含量最好多的物质是什么吗?(水)

对,水是我们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它对我们人体是至关重要的,是构成我们人体组织的主要成分。那么你们了解体内水分占体重的几分之几吗?

师:老师查到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出示)

2.复习旧知

师:现在你们知道了吧!同学们如果告诉你们,我的体重是50千克,你们能很快算出我体内水分的质量吗?

学生回答后说明理由。

师:算一算你们自己体内水分的质量吧!

生答

师:一儿童的体重是35千克,你们能帮他算出他体内水分的质量吗?你们都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生回答后出示:儿童的体重×5(4)=儿童体内水分的重量

35×5(4)=28(千克)

师:谁还能根据另一个信息写出等量关系式?

成人的体重×3(2)=成人体内的水分的重量

2.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以前的知识学得可真好,如果老师告诉你们小朋友们体内有28千克水分,你们能算出他的体重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研究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例题。

2.合作探究

师:同桌互相商量一下,要解决这个问题,数量关系是怎样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它表示出来并解答出来。

3.学生汇报

生1:根据数量关系式:儿童的体重×5(4)=儿童体内水分的重量,再根据关系式列出方程进行解答。(师随着学生的发言随机出示课件)

生2:直接用算术方法解决的,知道体重的5(4)是28千克,就可以直接用除法来做。

28÷5(4)=35(千克)

4.比较算法

比较算术做法与方程做法的优缺点?

(让学生进行何去讨论,通过比较使学生看到列方程解,思路统一,便于理解。)

5.对比小结

和前面复习题进行比较一下,看看这题和复习题有什么异同?

(1)看作单位“1”的数量相同,数量关系式相同。

(2)复习题单位“1”的量已知,用乘法计算;

例1单位“1”的量未知,可以用方程解答。

(3)因为它们的数量关系式相同,所以这两种题目的解题思路是一致的,都是先找出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根据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再确定是用乘法解还是方程解。

6.试一试:一条裤子的价格是75元,是一件上衣的3(2)。一件上衣多少元?

问: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谁和谁在比?哪个量是单位“1”?

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的?

根据学生回答画线段图。

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学生列出等量关系式。

学生根据等量关系式列方程解答(找学习板演,其它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师:这道题你还能用其它方法解答吗?

(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只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为用除法计算。)

三、联系实际,巩固提高

1.(投影)看图口头列式,并用一句话概括题中的等量关系。

(1)

(2)

2.练一练:

(1)、小明体重24千克,是爸爸体重的3/8,爸爸体重是多少千克?

(2)、一个修路队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5(2),正好是160米,这条路全长是多少米?

3.对比练习

(1)一条路50千米,修了5(2),修了多少千米?

(2)一条路修了50千米,修了5(2),这条路全长是多少千米?

(3)一条路50千米,修了5(2)千米,还剩多少千米?

四、全课小结畅谈收获

①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②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③单位“1”是已知的用什么方法解答?单位“1”是未知的可以用什么方法解答。

教师强调:分析应用题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因此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要注意借助线段图来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解答后要注意检验。

篇六:《分数除法》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操作、观察、归纳概括能力,有了以前学习分数乘法、倒数的基础,让学生通过涂一涂、算一算、想一想、填一填的活动来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

教学内容分析:

《分数除法(一)》是第三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认识了倒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呈现了两个问题,就是把4/7分别平均分成2份、3份,目的是让学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借助图形语言,利用已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从中总结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1、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导学教学法

创新理念: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基于以上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导学教学法”,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去探索新知,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教具准备:

长方形纸、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设计意图:创设分长方形纸这一情境,旨在一上课就把学生带入思考的空间,抓住他们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自主探究小组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尝试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同桌之间交流想法)

自主学习提示

1.利用手中的的学习纸,涂一涂,算一算,尝试解决这两个问题。

2.同桌之间说一说彼此的想法。

3.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课本第25页的提示,完成这两个问题。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探究主体性,对于多数学生而言教师不要过多提示,主要指导学困生完成探究任务。】

三交流释疑

1、初步感知分数除法

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请同学们拿出图(一)来涂一涂。

交流:为什么要这样涂,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呢?

还有不同的涂法吗?

能根据这个过程列出一个除法算式吗?

这个除法算式和以前学的除法有什么不同?

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分数除法。(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涂一涂的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列出除法算式,使学生初步感知分数除法的意义。】

2、初探算法

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请大家在图(二)的上面涂一涂。

交流:(展示学生不同的涂法)

同学们是把长方形纸的七分之四平均分成了三份,再把其中一份涂上颜色。谁能根据这一过程列出一个算式。

怎样才能算出得数呢?

(师提问:计算时为什么要用×1/3?)

观察3和1/3有什么关系,由除以3变成乘3的倒数,是不是除以一个整数就可以乘它的倒数呢?我们来验证一下。

(教师出示三组算式)

1/3÷54/5÷31/3÷5

指生口算。

让学生观察每一组算式,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根据这三组算式再结合上一道题,你认为分数除以整数可以怎样计算?

(学生口述算法后)

【设计意图: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在本节课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这部分知识,我先让学生通过涂一涂,进一步感知分数除法的意义,初步感知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然后提出是不是除以一个整数就可以乘它的倒数呢?通过三组算式来验证提出的假设,这样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亲身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四、实践应用

1、算一算

9/10÷3015/16÷2014/15÷218/9÷65/6÷15

2、填一填

师:学会了知识就要灵活的运用,这道题你们能填上吗?

学生独立在书上第26页填一填,想一想。

集体订正。

3、解决问题。

师:为了使我们的校园更整洁,学校给我们各班划分了卫生区,这一周轮到第一组负责卫生区的卫生,老师想卫生区的四分之三平均分给四个人来负责,你们能算出每个人负责整个卫生区的几分之几吗?

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

指生汇报完成情况。

运用分数除法能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呢,谁能像老师这样来说一说生活中的问题,让大家解决。

(指生口头编题,其他学生解决)

【设计意图:通过形式多样、难易程度适当的习题,让学生在有层次的练习中巩固本节课的知识,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五、课堂总结

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过的快乐吗?学习本来就是一件快乐的事,老师希望今后你们能快乐的学习,快乐的成长。

六、布置作业:

22页练一练

篇七:分数除法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两个除法算式与一个乘法算式,比较已知数和得数,理解并概括出分数除法的意义。

2、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4、使学生明确知识间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

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例1。

2、改编条件和问题,用除法计算。

二、教学实施

1、初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师问:如果将一盒重八分之五千克的水果平均分成5份,求其中一份是多少千克,该怎样计算?

学生试着列出算式。

引导观察:这几道算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分数除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它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是否相同?

2、归纳概括分数除法的意义。

3、分数除以整数。

(1)例1引导学生分析并用图表示数量关系。

师问:求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

(2)列式计算。

师问:从图上看,结果是多少?这个结果是怎样得到的?

学生折一折,算一算。

(3)理清思路。

思路一:把五分之四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个五分之一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五分之一,也就是五分之二。

思路二:把五分之四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就是求五分之四的二分之一是多少。

(4)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这个数的倒数。

5、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30页“做一做”。

三、课堂作业设计

1、填空。

(1)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 ? ),都是已知( ? ?)与( ? ?),求( ? ? )的运算。

(2)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 ? ?)这个整数的( ? ?)。

2、计算并验算。

篇八:分数除法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5~56页

教学目标:

1.体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计算。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操作的欢乐。

教学重点:体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教学难点: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长方形纸片、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

1、师:同学们我们学过整数除以整数以及小数除法,今天我们将来学习数除法。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几个小朋友有关分饼的问题,请你们列出算式并计算,看谁算的又快又好!

(1)每人吃1/2块饼,4个人共吃多少块饼?

(2)把2块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吃了多少块饼?

(3)有2块饼,分给每人1/2块,可分给几个人?

2、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三个算式,观察一下这三个算式的已知数和得数,说一说它们都是已知什么,求什么的运算?这就是分数除法的意义。

师:讨论: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一样吗?

总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探究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引导参与,探究新知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分数除法的意义,那么如何来计算呢?请同学们看黑板。

出示问题1。

请大家拿出一张操作纸,涂色表示出这张纸的4/7。

师: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4/7÷2

请同学们通过涂一涂,算一算的方式来研究4/7÷2怎样计算。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方法一:把4/7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份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1/7,也就是2/7。展示折纸和计算过程。4/7÷2=4÷2/7=2/7

方法二: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就是求4/7的1/2是多少,可以用乘法来做。展示折纸和计算过程。4/7÷2=4/7×1/2=2/7

师:对这种做法大家有什么疑问吗?

生:这儿是除法怎么变成了乘法?

师:老师也有这个疑问,你能讲讲吗?

师:谁能结合图来讲一讲呢?

师:很好!把除法转化成乘法,问题迎刃而解,你真棒!……

(2)质疑问难,理解新知

师小结:有的是用分子除以整数,分母不变的方法算出结果2/7,有的是转化成分数乘法来做……那么在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

接下来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先列式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通过计算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用第一种方法就不能做了。因为:上一题的时候,分子4是2的倍数,4÷2能得到整数商。而 4÷3时,分子4不是3的整倍数,得不到整数商。所以不能用分子除以整数这种方法了。

生2:把除法转化成乘法来做……4/7÷3=4/7×1/3=4/21

能再讲讲这样做的道理吗?

师:“4/7÷3”表示把4/7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一份。

请同学们拿出第二张操作纸,你能把图中的4/7平均分成3份,并表示出其中的一份吗?

展示学生的分法

师(指着涂色部分):你所表示的这一部分是4/7的多少?

通过直观图理解4/7的1/3是4/21

(3)比较归纳,发现规律。

师:在计算这两道题时同学们想到了不同的算法,计算左边这道题你比较喜欢那种方法?右边呢?

在两道题的计算中同学们都想到了把除法转化成乘法来做,请观察一下,左边这道算式,在转化的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怎么变的?

师:同学们观察真仔细!那像这样的分数除以整数的题目一般可以怎么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小组活动,说算法。

师:通过研讨我们知道了分数除以整数,可以用分子除以整数,但有时不能得到整数商,所以通常转化为乘这个整数的倒数的方法来计算。

出示: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生:有,除数不能为0。

师:谁能把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完善算法: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那象这样的分数除以整数的题目在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生:要约分!结果最简。除号要变成乘号!

三、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是什么?(学生总结)

word该篇人教版分数除法教学设计(共8篇)范文,全文共有13053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人教版分数除法教学设计(共8篇).doc》
人教版分数除法教学设计(共8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