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范文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标要求
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教学内容分析
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它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为我国封建经济和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隋朝的统一,结束了南北朝对立的局面,实现了统一。隋朝经济发展迅速,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中国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又是加快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为了加强君权、巩固统治,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科举制正式诞生。短暂而繁荣是隋王朝历史的特点,从581年杨坚建隋至618年李渊建唐,隋朝仅存在三十七年。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逐渐熟悉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但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分析能力较弱,需要教师给予充分的引导。大部分学生主要靠课本获取历史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注意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教学潜力。给学生更多的历史背景资料,通过图片、史料等创设历史情景,使学生产生亲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科举制的产生及其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 “隋朝统一全国的意义”、“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科举制度的确立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隋朝速亡”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前人对大运河的不同评价,探究大运河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通过研习《隋朝大运河示意图》,提高从地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国家统一和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认识大运河的开通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结晶,认识科举制的产生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认识隋朝的暴政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难点:对开通大运河、对开创科举取士制度进行具体、客观的评价
方法与媒体
讲解法、谈话法;多媒体教学
设计理念与思路
体现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运用问题探究式等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尤其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辅助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识图、分析、比较、想象、语言表达等能力,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 活动 | 学生 活动 | 设计 意图 |
导 入 新 课
讲 授 新 课
讲 授 新 课
讲 授 新 课
讲 授 新 课
讲 授 新 课
讲 授 新 课
巩 固 小 结
|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是盛唐诗人皮日休的诗《汴河怀古》,诗中论及的是隋朝大运河和隋炀帝。那么,隋朝是如何统一全国的?有哪些建树?它为什么仅存在37年就灭亡了? 一、隋朝的统一 1.隋朝的建立 思考:隋朝建立的背景、时间、建立者、都城 补充:介绍隋文帝: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长上短下,沉深严重。 ——《隋书》 2.隋朝的统一 出示材料:当江南陈叔宝先生沉迷于《后庭花》的时候,大隋晋王杨广的铁骑已经席卷过来,征尘蔽天,也将陈家的花花世界消融于无形,寰宇一统的世界性大帝国终于再次崛起于世界东方。——宋文庆《隋朝那些花花事儿序》 补充介绍:“胭脂井” 思考:隋朝统一的背景、过程、及意义。 思考:隋唐以前中国历史上有哪三次大统一? 3.隋文帝改革(开皇之治) 出示材料: 材料一:隋朝人口、垦田、粮仓比较表 材料二: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材料三:含嘉仓图片 材料四:西晋灭亡后,中国发生了大分裂,形成了“东晋十六国”的局面……隋文帝杨坚因其锐意改革、为君节俭而创建了一个政治稳固、社会安定、百姓富足、文化繁荣的盛世,史称“开皇之治”。——《三鉴斋——隋的统一与开皇之治》 思考:隋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的措施?有何意义? 二、开通大运河 1. 目的 出示材料: 图片:隋炀帝乘龙舟游江都 民谣:运河水,荡悠悠, 隋炀皇帝下扬州。 一心只把琼花看, 万里江山一旦丢。 图片:琼花 判断:隋炀帝真的为了看到绮丽的琼花而开凿长达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吗? 思考:开通大运河的目的? 2.概况 出示: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思考:隋朝开通大运河的条件、时间、中心、南北起止点、四段、五河、六省、地位? 简单演示以上各要素。 3.作用(评价) 出示材料 材料一 北通涿郡之鱼商,南通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唐朝诗人皮日休《汴河铭》 材料二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胡曾《汴水》 材料三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材料四 隋炀帝开运河,适应了新形势的需要,固然隋炀帝的初意是在游玩享乐,但时代的需要纵无隋炀帝,也要有人开辟出一条能沟通南北的河道的。——史学家白寿彝论述隋唐与东南财富 材料五 运河沿岸风光图片 思考:(1)皮日休和胡曾对隋朝开通大运河分别有何看法? (2)你认为隋朝开通大运河有何作用? 拓展延伸: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由我院任申遗文本和管理规划编制单位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中国大运河”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2处世界文化遗产和第46处世界遗产。 出示图片:卡塔尔多哈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 思考:中国大运河申遗的重要条件有哪些?中国大运河遗产整体申报世界遗产有何现实意义?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背景 出示材料: 材料一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晋初刘毅《请罢中正除九品疏》 思考: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员的根据是什么?隋文帝时期如何改变的? 2.诞生 3.影响 出示材料: 材料一 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 ——余秋雨《十万进士》 材料二 科第之设,草泽(普通百姓)望之起家,簪绂(世家大族)望之继世。——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三 他(隋文帝)成功地统一了经历数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他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实行通过科举考试选拔政府官吏的制度,为中国提供一批批非常得力的行政官员。——美国学者迈克尔·哈特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思考:隋朝开创科举取士制度的意义和目的? 四、隋朝的灭亡 1. 原因 出示材料 材料一 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政灭亡。 ——唐太宗 材料二 相传,隋朝扬州出现了一种绮丽的花,名叫琼花。隋炀帝知道后,急切地要到扬州去观赏。长安、洛阳到扬州路途遥远,那时陆路交通很不方便,他就发动了数百万民工开通了一条运河。隋炀帝乘着龙舟从洛阳直通扬州。龙舟有四层楼高,一百多个房间,还有宽敞的大殿。但到扬州后,他并没有看到琼花。通人性的琼花讨厌这个暴虐的君主,自行败落了,不让他看。隋炀帝大失所望。 材料三 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明确提出:“游玩是隋朝崩溃的重要原因。” 材料四 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 ——《旧唐书•李密传》 思考:隋朝灭亡的原因? 2.隋末农民起义 算一算:隋朝存在多长时间? 拓展延伸 出示材料 隋朝消灭了其前人的过时的和无效率的制度,创造了一个中央集权帝国的结构……人们在研究其后的伟大的中华帝国的结构和生活的任何方面时,不能不在各个方面看到隋朝的成就,它的成就肯定是中国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一一《剑桥中国隋唐史》 思考:隋朝和秦朝的相似之处?
本节课你学习和掌握了哪些知识?
|
观看课件,思考问题。
背景:北朝的最后一个王朝事北周。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 时间:581年 建立者:杨坚(隋文帝) 都城:长安(陕西西安)
背景:在南方的割据政权是陈朝,陈后主不问政事,沉迷享乐。 过程: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意义:隋朝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打趋势。开创了隋唐时期的“大一统”局面,为隋唐时期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秦朝、西晋、隋朝。
内容:发展经济,编订户籍; 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意义: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直接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 根本目的:为了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条件:(1)隋朝迅速增强的经济实力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 (2)隋朝安定统一的局面又为其提供了必要的政治和社会条件。 时间:隋朝;隋炀帝;从605年起到610年 运河的中心:洛阳 南北端点: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浙江杭州); 从北到南的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连接的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经六个省──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 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从历史上的“南粮北运”到现在的“北煤南运”以及防洪灌溉干流,这条古老的运河至今仍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胡曾认为,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他对大运河的开凿持否定态度。 皮日休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利大于弊,以至数百年后南北往来仍然依赖它,他对大运河的开凿基本持肯定态度。 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巩固了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条件: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且目前仍在使用的人工运河。 意义:关系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它体现的不仅仅是中国文化遗产事业的水平,更是整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是全民素质、执政能力的体现。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 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科举制正式诞生。
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为了打破选拔官吏的不公平性,选拔出真正的国家栋梁之才;为了把选拔官吏的权利由地方集中到中央。根本目的加强君权、巩固统治(为巩固统治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需要真正的人才)。
(1)隋炀帝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每年都要征发大批的劳动力,动辄数百万,驱使他们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 (2)隋炀帝多次巡游,乘坐高大、华丽的龙舟,随行的船只浩浩荡荡,沿途护卫的士兵和拉纤的民工多达数十万,耗费了大量人力和财力。 (3)隋炀帝屡次发动战争,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当民夫,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起义首先爆发在山东地区,随即蔓延到全国。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统治面临瓦解。 标志: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存在618年-581年=37年 (1)都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朝代。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纷争的局面;隋朝记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 (2)都建立了一些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重要制度。如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隋朝的科举制度。 (3)都有伟大工程建设。如秦朝万里长城的修建;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4)都是短命王朝;都由于暴政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而被农民起义所推翻,之后都出现了强盛的朝代,如西汉和唐朝。 隋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短暂而繁荣是隋王朝历史的特点。隋朝经济发展迅速,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为了加强君权巩固统治,科举制正式诞生。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引发了隋末农民起义,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统治瓦解。 |
引入新课
帮助学生掌握朝代建立的三要素 拓展知识面
激发兴趣
系统总结
史料实证
培养学生阅读归纳能力。
激发兴趣
培养学生思维判断能力
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及时巩固
史料实证
培养学生探究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拓展知识
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论从史出
史料实证
培养学生探究分析能力
史料实证
培养学生探究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时空观念
培养学生分析总结能力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
板书设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朝的统一
1.隋朝的建立 2.隋朝的统一 3.隋文帝改革(开皇之治)
二、开通大运河
1. 目的 2.概况 3.意义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背景 2.诞生 3.影响
四、隋朝的灭亡
1. 原因 2.隋末农民起义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