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范文
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
在双减政策前,家长受应试教育的思想影响下,过分追求成绩。孩子学习压力大,不仅在学校学习一天,放学后还要奔赴不同的补习机构进行学习,连周末也是被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填满。孩子的童年似乎就是在补课中度过。造成部分孩子心理压力过大出现极端行为。家长看重成绩不看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当孩子出现不健康的心理问题行为时,大部分家长把原因归咎于孩子不懂事,孩子处于叛逆期,孩子任性,孩子还小等原因上。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下面就学生身心不健康带来的影响和对学生进行身心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浅谈一下。
一、当前学生心理出现不健康行为的表现
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他们的表现会有很多种:
(一)情绪极端:不愿意与人交往,喜欢独处,在与人交往时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容易与人发生争吵,甚至可能出现攻击性行为,严重时出现自残行为;
(二)注意力缺陷:对任何事物均无法集中注意力,即使是自己最感兴趣的游戏,或者看电视也不能集中注意力,超过0.5个小时即会进行下一个项目;
(三)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可能会对未发生的事情产生莫名恐惧,如突然间害怕某一件事情发生,总是觉得有东西要掉下来砸到自己,或觉得能够听到意外声响等。经常处于紧张害怕的状态,睡觉时可能频繁做噩梦;
(四)抑郁情绪:过于紧张、焦虑、抑郁,从而导致孩子总是咬手指甲,或总是出现抠手指头等不良行为,通过不良行为缓解自己紧张焦虑的心理。
这些均证明孩子心理方面可能存在不健康的因素,家长需要及时发现,及时与其谈心,必要时需要找心理医生进行咨询。
二、学生出现心理不健康的行为的原因
(一)父母的溺爱
随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以及国民的素质越来越高,很多家庭都选择优生和少生,因此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在生活独生子女都比较娇气。因为在家中,独生子女都是被宠爱长大的,不需要做家务,不需要承担家庭重担,想要得到什么家长基本都会满足,导致孩子比较自我。有些家长又是一直实行鼓励式教育,导致有些孩子心灵比较脆弱,承受不了打击,经受不了挫折。一失败就想放弃,一经受打击就想有极端行为。班级有些孩子就是被溺爱长大,当他们被批评时会嚎啕大哭会觉得老师针对他,会失望从而产生不想学习的消极心理。
(二)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有这样的一个家庭,家长们从来不会将自己孩子仅仅当成孩子是社会和他们自身中平等存在的那一员,认为自己孩子也只是在逆来而顺受,唯父命子是从。他们会对这些孩子变得过分的严苛、粗暴和专制。另外的独生子女家属中,父母常常深陷"爱的误解",对孩子超高需求,过于期待,过于照顾,过于溺爱。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儿女的专业需求超高,琴棋绘画样样学,英文电脑门门通,会考名列前茅如果专业好就言听计从,有求必应。而一经失败,就挖苦讥讽,棍棒相加。父母这样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和单纯粗犷的教育方法,使孩子的自尊心遭到伤害,自主性遭到抑制,加之彼此间生活观,价值理念等存在差异,很极易引起家长和儿童间人际关系紧绷,隔阂加深,使儿女产生抗拒、疑惧、胆小等消极心理品格,诱发问题。例如有些父母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他们用棍棒教育孩子,一不听话就打,孩子被打怕了。逐渐与父母拉开距离。长大之后就会变得陌生。
(三)家庭气氛不和谐
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给越来越多的孩子带来了不幸,严重破坏了儿童正常的生活环境,给他们造成的心灵伤害无法愈合,容易产生问题。离婚的父母,有的没人要孩子,有的随人民法院决定,没有哪种情况,都极易使孩子任凭自流,养成不好的习惯和个人心态,更有甚至,在学年龄就仇视社区,妒忌别人,走上非法刑事犯罪的路途。还有在常常发生冲突的家人中,有问题的孩子比例特别大,科学研究证实,家人矛盾不但会引起小孩的心灵伤害,还会引起小孩在神经系统和心理方面的某种病态。以前班就有学生因为父母离婚,不能接受而出现叛逆的行为,希望通过打架,逃学等叛逆的行为吸引家长的注意,让家长重新关爱自己。希望家庭恢复如初。
从上面的原因和表现来看了,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交运刻不容缓。为了下一代的成长,作为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学习还要关心孩子的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的健康,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学校也要做好心理教育工作,定期给孩子做心理健康测试。社会也要给孩子多点宽容,做到家校社三位一体,一起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