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多篇)党建评论范文
【导读】(2多篇)党建评论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目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收官”不“收场”主题教育永远“在路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第二批主题教育临近收官,要坚持标准不降、劲头不松,把主题教育同各方面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行百里者半九十”,广大党员干部应牢记嘱托,坚持“收官”不“收场”,持续巩固和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始终保持主题教育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以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理论学习“不收场”,做到真学真信、常学常新,确保锤炼党性永远“在路上”。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就是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法宝。理论学习不可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始终保持“进行时”的状态。理想信念犹如精神之“钙”,而加强理论学习则是补足理想信念之“钙”的重要途径。主题教育的收官绝不是理论学习的终点,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静下心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谨防“歇歇脚”“松松劲”的念头,把强化理论学习作为重中之重贯穿主题教育始终,将共产主义信仰融入血脉。更要学以致用,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确保主题教育再走深再走实。
调查研究“不收场”,必须躬身入局、走深走实,确保为民服务永远“在路上”。“根植沃土,其叶方茂;实事求是,其理乃明”,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这次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同志的一贯要求。调查研究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真正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才能深度了解社情民意、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广大党员干部要练好调查研究这项“基本功”,把“调查研究下基层”作为走进群众的日常习惯,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要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扎实做好调查研究“后半篇文章”,切实把调研成果的转化运用与中心大局、典型引领、建章立制结合起来,推动调研成果落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
检视整改“不收场”,坚持刀刃向内、动真碰硬,确保实干笃行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干部群众最担心的是问题反弹、雨过地皮湿、活动一阵风,最盼望的是形成常态化、常抓不懈、保持长效。检视整改要保持“当下治事”与“长久治制”相结合,既要快速缓解症状,又要长久消除病灶,将此次主题教育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长期坚持下去。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深功夫,切实把当下存在的各类问题一一整改落实;要树立长远思维,认真思考机制完善、建章立制等工作,防止“按下葫芦浮起瓢”的问题反弹现象发生,避免“屡改屡犯”,推动“解决一件事”上升为“解决一类事”,以“永久销号”的决心把解决问题和建章立制统筹起来,确保主题教育慎终如始。
把握“三个坚持”推动新疆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建设教育强国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事业作出战略谋划,面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吹响了教育强国的号角。新疆工作事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局。推动新疆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新疆服务国家战略全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具有战略先导和支撑引领作用,是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关键之举,是实现新疆长治久安的基础性工程。推动新疆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从政治上看教育、从民生上抓教育、从规律上办教育,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建设美丽新疆贡献更大力量。
坚持从政治上看教育,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
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品格,是马克思主义认识和分析形势的一个重要方法。1944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政治”的重要论断。邓小平同志也强调“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并明确指出“提高政治能力,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从政治上分析问题才能看清本质,只有从政治上解决问题才能抓住根本”。
学校教育属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办的是社会主义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统领我国各项教育事业的指导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把教育事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特别强调办学方向的特殊重要性,多次指出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坚持从政治上看教育,就是要心怀“国之大者”,着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着眼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审时度势,在把握全局中找准方位,不断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就是要善于从政治的高度来分析教育领域所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注重从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把握政治逻辑,从系统、整体、长远的高度来认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就是要在事关办学方向的问题上站稳立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办学育人的全过程,保证学校始终成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说到底,坚持从政治上看教育,就是要始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全过程各方面。
坚持从民生上抓教育,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教育是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力量;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教育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我们党历来重视教育这一事关人民福祉的事业发展。在1949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新中国教育工作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党的十三大提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六大指出,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坚持把教育摆在事关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位置,全力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实现更高水平普及、更高质量发展,推动全区教育面貌实现历史性转变,各族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不断增强。
坚持从民生上抓教育,就要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科学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就要自觉站在人民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追求人民满意的教育、回应人民对更好更公平教育的期待,满足人民“上好学”的需求;就要看到人民对更好更公平教育的需要与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现实矛盾问题,要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努力答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这张“考卷”,把教育“蛋糕”做大分好,努力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
坚持从规律上办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毛泽东同志强调,“我们做任何工作都必须按规律办事,否则,工作就会搞不好或者走弯路。”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作为培养人的事业,教育不仅仅是帮助人们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长新本领,提高人民综合素质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还对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和人类文明存续具有重要意义。当今,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培养大批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应对好这一重大课题,关键是要提高对规律的认识,按照规律来办事。
对于教育事业而言,最重要的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的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是揭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的规律性认识。我们办的是社会主义教育,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来认识,就要明确我们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的是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教育发展规律揭示的是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教育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事业的发展要不断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不断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的步伐。
人才培养规律揭示的是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强调要通过实施全面教育以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新时代的人才培养就要树立全面发展观念,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坚持从规律上办教育,就要始终强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导向,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就要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紧紧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就要树立全面的人才培养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
把握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历史必然性
深刻把握大党独有难题,需要以历史思维认识其必然性并思考破解之道,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从而永葆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先进本色、生机活力,使党的基业常青。
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拥有9800多万名党员、5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历史久、人数多、规模大,既有集中力量办大事、汇聚力量建伟业的巨大优势,也会面临管党治党的特殊难题。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之下顺应了历史潮流,把握了历史机遇,成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但是,必须看到,我们党穿越百余年的风风雨雨,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历史时期所遇到的困难和考验从来没有间断过。这些困难和考验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肩负的时代重任共同决定的,也是历史环境变迁与时代变局交织的结果。深刻把握大党独有难题,需要以历史思维认识其必然性并思考破解之道,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从而永葆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先进本色、生机活力,使党的基业常青。
近代以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在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主动承担起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进行革命,斗争非常残酷,严峻的革命形势对于革命政党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革命斗争中,我们党实施和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形成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努力建设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外部要面对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集团,内部又面临着落后的生产力、落后的文化水平以及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各种不利影响。我们党充分预见到在全国执政面临的新挑战,在解放战争取得全国胜利前夕就要求全党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新中国成立后,党着重提出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领导,开展整风整党,加强党内教育,整顿基层党组织,提高党员条件,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贪污浪费,坚决惩治腐败。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积累了执政党建设的初步经验,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既要顺应全球化的大潮,以实现快速的现代化,又要抵制和避免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对我们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各种所有制的优势,以快速发展生产力。我们党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开创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制定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健全民主集中制,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整党,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并围绕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得到了进一步的壮大,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进入新时代,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提出和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开展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打出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找到了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引领保障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回顾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历史,可以看到,我们党始终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砥砺前行,在生死斗争和艰苦奋斗中不断发展壮大,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进行彻底的自我革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打仗,新中国的成立已经说明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搞建设搞发展,改革开放的推进也已经说明了;但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住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还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共产党人继续作出回答。”前进路上,我们仍将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要胜利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党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解决这些难题,最终实现我们的目标。
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情感认同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主观感受,当客观事物达到了主体的需求,主体会产生好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进而促进认同。情感认同是理性认同的重要补充,由认知认同向行为认同过渡的关键环节,情感认同会产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促进作用,比理论灌输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情感认同,就是从内心深处真正接受和认可,做到情理交融,从情感上客观、积极地体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等,使之成为情感的寄托。情感认同是最真挚的认同,其影响力也更加坚毅和持久。在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中,情感发挥了极其关键的作用,情感认同有助于整合不同社会群体力量实现集体性的价值认同,建立多元情感体验机制,进一步推进理论学习和践行。
提高话语传播能力,强化情感认同领悟力
话语不仅可以发挥交流信息、传递思想的作用,还可以传递情感、激励人心、增进团结,因此,促进理论术语向大众话语转变十分必要。习近平总书记用深入浅出的言语对干部群众熟知的理念进行诠释,巧妙地运用了生活中的叙事说理,比如“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这些语言源于生活、百姓听得懂、看得明白,通过现实生活中切切实实的情感关怀来增强群众的情感认同。情感认同决不仅仅是情感的表达,更多体现的是对背后历史规律铁的法则的科学阐述。
情感是连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一种重要中介,自觉或不自觉地经过主体情感中介发挥过滤、调节和转换的功能才能顺利完成。情感认同的建构和优化实际上反映了具体的人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使情感等特定心理要素结合于话语,从而不断增强话语对于实践的反作用效能的逻辑。情感认同在价值思想转变为价值自觉的过程中具有积极作用,人民自发进行互动和执政党自上而下地组织相互结合,从而使话语时常带有情感色彩,同时带着思想理论的深邃,做到了生活形象性和理论深刻性的融合。党的创新理论建立在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和认同的基础之上,从而获得积极的政治化的情感支撑,将情感的政治实践功能融入话语之中。
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增进情感认同号召力
德可为师、行可为范。榜样是一面旗帜,引领着时代前进的方向,给人以鼓舞和力量,是一种有形的正能量。榜样常是被人从情感上、心理上认定为值得效仿和学习的个人或群体,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品质会使人不由自主地被感染,使人产生一定的情感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社会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通过党员示范和榜样激励,能够有效激发民众的情感体验、塑造民众的思想观念和引导民众的社会行为,进而使党的创新理论变得更具感染力、说服力和影响力。
除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还要树立身边的先进典型来教育人、感召人、引导人,始终关注并弘扬生活中的真、善、美,真正发挥其榜样示范效应与典型辐射作用,进而影响人民的情感认同。情感对人们的认知行为具有调控作用,饱满的热情、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能够有效调动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充分理解、接受和信仰主流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为大众认同不仅需要理论的真理力量,而且更需要宣传主体的人格力量。党员干部和榜样人物,可以凭借自身的鲜明特点和独特优势,展现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精神面貌,进一步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自信。
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增进情感认同驱动力
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既包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升,也指向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随着人民的精神生活不断现代化、多元化。人民已经从单纯的物质文化需要演变为多样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需要更重视人们的精神诉求和情感需要。人民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目中具有崇高地位,“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新期待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展现出深厚的人民情怀,这种心系人民的深切情感增进了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注重满足人民群众合理多样的情感诉求,通过理中蕴情、情理交融,使思维活动和心灵活动有机结合,并不断引发群体共鸣和塑造价值认同,从而能够筑牢人民群众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情感关联,激发蕴藏于人民心中的创造伟力。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民有着不同的观念主张和愿望要求。意识形态只有尽力满足大多数人的诉求时,才能形成情感上的高度信赖,才能把深厚的感情和思想的伟力转变成内心的强大力量,内化为心性,外化为言行。只有从理性上认识到党的创新理论对于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事业具有不可替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情感上认同,才能实现由“知”到“情”再到“行”的转化。其中,情感认同是纽带,实现理性认同与情感认同的交融中,对党的创新理论形成共识、产生共鸣,最终成为强大精神动力。
通过政治仪式,提高情感认同感染力
对一般民众而言,意识形态的说教和重大理论阐释,都无法与实践的作用相比拟。而仪式化的行动,并辅以象征与形象建构等手段,是最有效的实践方式之一。由于政治仪式可以唤起人民对礼仪所蕴含的价值观念的情感认同,而日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近年来,我国通过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如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国庆阅兵仪式、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庆典,以及先后设立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4日国家宪法日、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等等。这就是利用政治仪式的情感性实现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借助仪式的移情达成新思想的认同,从而形成相应的心灵共振和情感共鸣,也是仪式氛围营造的重要目标。这些政治仪式以情感为核心要素,通过唤醒参与者的情感需要,引发人们的情绪感染,不但对宏观意义上的政治共同体的构建有所助益,而且在渗透与感染的仪式行为中能够建立起日常的话语习惯与生活模式,为增进情感认同提供强有力的情感支点。
防止刚起步就跌倒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渡马镇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原工作人员“90后”龙某,参加工作仅仅3个月,就把手伸向民生资金;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公路事务发展中心原党支部委员“80后”杨某,利用职务便利套取公款53万余元用于家庭支出……近日,媒体相继披露了部分年轻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这些原本被组织寄予厚望的年轻干部,刚起步就跌倒,令人惋惜、发人警醒。
年轻干部处在成长期,要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年轻干部有年轻的优势,学历高、观念新、朝气蓬勃,但党性锤炼、社会阅历、实践历练不够,一些人身上纪法意识还比较淡薄。正确看待“年轻”二字,既要看到优势,更要正视不足,补齐成长的“缺口”,人生之路方能行稳致远。然而现实中,有的年轻干部平时不注重纪法知识的学习,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结果受不良风气影响走上歪路;有的抱有侥幸心理,自恃“高明”,利用数字支付等更为隐蔽的手段“钻空子”,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有的心无敬畏,一步步破纪破法,最后撞得“头破血流”,等等。他们之所以在诱惑腐蚀面前迷失自我,关键还是没有在内心牢固树立纪法观念,最终跌落“深渊”。
心中无“戒尺”,难免行差踏错。从近年来查处的案件看,年轻干部不管是为“玩”诱惑,沉迷网游,用受贿的钱为网络游戏充值;还是为“奢”裹挟,追求所谓的“精致生活”,热衷攀比导致入不敷出,将手伸向财政资金;抑或是为“赌”所困,沾染不良嗜好,挪用公款拆东墙补西墙等,固然与外在诱惑、制度机制不健全等外因有关,但内因是决定性的因素,个人纪法意识淡薄就是一个重要原因。
作为年轻干部,当扣好“风纪扣”,系紧“安全带”,有守又有为。倘若不讲“有守”,理想信念就容易动摇,纪法底线就容易失守;不讲“有为”,搞“躺平”“佛系”等,人生的“诗和远方”就无从谈起。实现“有守”和“有为”的有机统一,才能既廉洁干净又有所作为,既实现“大我”又成就“小我”。廖俊波、郑培民等时代楷模,不仅为政清廉,还苦干实干、造福一方,书写了大爱人生,赢得了百姓口碑。年轻干部要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加强对纪法知识的学习,将纪律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发挥年轻的优势、年轻的干劲,立足岗位实实在在地拼和干,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年轻干部健康成长,不仅要靠自身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更离不开组织的持续教育管理监督。要将纪法教育寓于年轻干部日常教育管理监督,针对年轻干部的特点,丰富纪法教育载体和手段,教育引导年轻干部从起步阶段就牢固树立纪法观念,帮助年轻干部拧紧“廉洁弦”、走稳人生路。
奋力绘就美丽中国精彩画卷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提出未来5年和到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的主要目标、重大任务和重大改革举措。《意见》指出,新征程上,必须把美丽中国建设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意见》作为指导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我们下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行动指引。
深刻认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信心和决心。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1至11月,全国水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地表水优良比例为88.7%,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截至目前,全国共建成国家森林城市219个,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现了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的全覆盖。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身边环境发生的显著变化,人民群众在青山绿水中享受自然之美、生活之美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不断享有成色更足的生态红利。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也为我们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深刻把握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习近平总书记在《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重要文章中,着眼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战略,从“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6个方面,对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了系统部署。
不打折扣落实好这些任务,必须夯实生态治理基础,狠抓重点治理,强化综合施治、精准施策,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同时,持续完善制度、强化法治,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制定长江保护法、黑土地保护法、黄河保护法、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等,修订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近年来,我国已颁布生态环境保护法律30余部、行政法规100多件、地方性法规1000余件,还有其他大量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规定,已经形成并不断完善的相关法律制度体系将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强有力保障。
深刻把握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高质量发展是高水平保护的目标指向,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因此,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始终保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减、标准不降、要求不松。一方面,通过统筹各领域资源,汇聚各方面力量,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大环保工作格局。另一方面,加强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绿色发展中的应用。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利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美丽中国建设是时代的呼声、人民的期盼。我们要时刻牢记“国之大者”,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勇于担当,勠力同心,一步一个脚印,绘就生态文明建设斑斓画卷,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宏伟蓝图逐步变为美好现实。
服务群众不能卡在“最后一公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要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落实好这一重要指示精神,要求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紧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实在在解决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让群众真正从党的好政策中得到真切实惠和获得感。
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推动一系列惠民政策落地落实、一大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得到解决,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但有的地方联系服务群众仍停留在“最后一公里”,使政策始终“走在路上”、服务始终“停在嘴上”、诉求始终“记在纸上”、实惠没有“落在身上”,最终演变为群众心中的“盘山路”,看起来很近,却弯弯绕绕到不了。这种“盘山路”不仅让党的好政策流于形式,更是破坏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损害了群众切身利益、啃食了群众获得感,让群众心里堵得慌。“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这“最后一公里”便是那一“篑”。
“最后一公里”表面看是个距离问题,反映的却是对群众的情感冷暖。它的产生往往是党员干部忽视和放松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没有站稳人民立场,缺乏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耐心、信心和决心,导致政策执行有落差、利益维护有偏差、百姓感受有温差。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关键要打通思想认识上的“最先一公里”,实现服务群众情感上的“零隔阂”。党员干部要树牢宗旨意识、群众观念和正确政绩观,自觉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到群众中去“赶考”,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真正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家门口,让群众及时感受到党的温暖和政策的温度。
“古人惧在末路艰,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一公里”所涉及的常常是些老大难问题,面对的矛盾更加具体尖锐,解决起来更加费时费力。有时候干部心里也觉得委屈,觉得出力不讨好。说到底,还是本领恐慌的问题。自身本领没有跟上群众的需要,内心就会滋生不敢打通的畏难情绪。这要求注重从本领上打通“最后一公里”,不仅要向书本学、向实践学,更要向群众学,实现服务群众能力上的“零差距”。坚持好运用好“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这一根本立场观点方法,自觉拜人民为师,把增强本领植根于服务群众的历练中,从群众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办法,练就服务群众的“铁肩膀”。
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作风问题,是阻碍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顽瘴痼疾,也是横亘在党群干群关系间的“隔心墙”。打通这道墙,就要注重从行动上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服务群众作风上的“零失范”。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特别是坚决清除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作风问题。同时,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能解决而不解决、推诿扯皮不作为的现象,坚决依规依纪严肃处理,确保服务群众之路畅通无阻。
服务群众不是一时一事,而是要有常态化的制度保障。没有制度保障,打通“最后一公里”就会像堵漏洞一样,堵住了这一个,还会冒出另一个。这要求注重从制度上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服务群众机制上的“零空缺”。通过建立健全及时发现和解决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机制,着力补齐制度短板、机制缺项,做到建一个规章堵一个漏洞、立一项制度治一项顽疾。及时把服务群众的好思路好做法好经验以制度形式规范起来、固定下来,把实践成果转化为制度成果,推而广之、广而用之,做到长效常治。
联系服务群众,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我们要坚定不移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坚持把让群众满意作为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多措并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群众更多更公平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以实际行动答好新时代服务群众的新考卷。
腐败的本质是权力滥用
腐败是最致命的“污染源”,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是战斗力的“第一杀手”。遏制腐败,前提是必须认清腐败的本质,关键在找准治理腐败的有力抓手。
习主席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一针见血指出,“腐败的本质是权力滥用”,强调“要抓住定政策、作决策、审批监管等关键权力,聚焦重点领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新兴领域治理机制建设,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进一步堵塞制度漏洞,规范自由裁量权,减少设租寻租机会。”习主席的重要论述,既是思想深刻的认识论,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论,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必将进一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军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全面巩固反腐败斗争取得的压倒性胜利。
行使权力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行为方式。如何行使,方法不同,结果迥异。正确用权,能利国利民利军;滥用权力,则祸国殃民乱军。领导干部手中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只要拥有权力,就有被“围猎”的风险。领导干部能否正确使用权力,既是检验党性强弱的“试金石”,也是考验执政能力的“火焰山”;领导干部坚持正确使用权力,既是驾驭好人生航程的“校正仪”,也是守护住事业基础的“生命线”。
“我是县委书记,是有这个能力,但没有这个权力!”当年,焦裕禄的妻子硬着头皮请他安排能写会算的侄子当大队会计时,焦裕禄同志这样拒绝。杨业功用权时“首先对照规矩”、范匡夫用权时“最先考虑对部队和官兵是不是有利”……回望历史,那些优秀领导干部之所以受人爱戴、怀念和支持,之所以既干事,还干净,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能坚持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从来不滥用权力。
“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依法、高效、透明的原则,规范权力运行流程,明确权力行使条件和边界;抓住治权这个关键,按照决策、执行、监督区分和配置权力,构建严密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立权力清单、实行权责对应,明确有权就有责、失责必问责……一系列法规举措,确保了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对领导干部来说,对权力失去了敬畏之心,就会失去思想的标尺、行为的准则。心有所敬,行有所循;心有所畏,行有所止。对权力只有始终“惴惴如临深渊,矜矜如履薄冰”,心中高悬法律的明镜,手中紧握法律的戒尺,多看“前车之鉴”,多思“失节之患”,才能谨慎用权,做到不偏向、不越轨、不出格。
邓小平同志指出:“好的制度能让坏人干不了坏事;不好的制度,能让好人变坏。”没有健全的制度,权力没有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腐败现象就控制不住。10多年来,我们党在反腐败斗争中总结出许多重要经验,其中一条就是“扎紧防治腐败的制度笼子,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和反腐败法律体系,增强制度刚性”。事实证明,按法规制度行使权力是最有效、最安全、最深得人心的用权方式。防止权力滥用导致腐败,应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反腐败斗争的各领域、全过程,不断完善反腐败制度体系。应不断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形成纵到底、横到边的制度体系,切实发挥制度的强大威力,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军。应增强制度执行力,确保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杜绝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的现象,把权力运行的规矩立起来、严起来、硬起来、守起来。
“当你手中有了权力,权力又在某种程度上失去监督的时候,这时候的权力拥有者,最容易滥用权力。”这是前不久播出的电视专题片《持续发力纵深推进》中一个腐败分子的忏悔。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一条铁律。权力不论大小,只要不受监督,都可能被滥用。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应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加大对掌握定政策、作决策、审批监管等拥有关键权力的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大对管钱管物人员的监督。每名党员领导干部应把监督视为最大的关心、最好的保护、最真诚的帮助,主动开展监督、乐于接受监督,养成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习惯。同时应注重加强自我监督,经常反思查找自身缺点不足并加以克服,做到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
共建“一带一路”促进贸易畅通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贸易投资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10年来,共建国家着力解决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问题,推动建立更加均衡、平等和可持续的贸易体系,发展互利共赢的经贸关系,推动贸易畅通便捷高效,为全球开放合作、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动能。
贸易投资规模稳步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共建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从规模看,2013—2022年,我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达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其中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超过2400亿美元。从结构看,我国与共建国家贸易结构指标总体呈上升态势,与共建国家产业结构更加契合、产业联系更加紧密、贸易合作基础更加稳固。比如,我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拓宽了贸易领域,阿拉伯国家不少特色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进入我国,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等产品也越来越多进入阿拉伯国家。
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共建国家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大幅消除贸易投资壁垒,改善区域内和各国营商环境,努力营造密切彼此间经贸关系的良好制度环境。《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与共建“一带一路”覆盖国家和地区、涵盖领域和内容等方面相互重叠、相互补充。截至2023年8月底,我国与2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21个自贸协定。此外,共建国家在工作制度对接、技术标准协调、检验结果互认、电子证书联网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有力促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
贸易投资平台作用更加凸显。共建“一带一路”促进技术、知识、经验等的传播,契合共建国家推进工业化、提高基础设施水平的迫切需要,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比如,我国连续成功举办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国际采购、扩大投资、人文交流、开放合作提供了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平台,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重点展会的影响不断扩大,有力促进了共建国家之间的经贸投资合作,在助力共建“一带一路”经贸投资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产能合作深入推进。产能合作是拓宽贸易领域、优化贸易结构的重要途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共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深化钢铁、有色金属、建材、汽车、工程机械、资源能源、农业等传统行业合作,探索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核能与核技术、5G等新兴产业合作,与有意愿的国家开展三方、多方市场合作,共同打造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合作格局。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已同40多个国家签署了产能合作文件。我国企业与共建国家政府、企业合作共建的海外产业园超过70个。通过产业产能合作,许多共建国家的产业结构得到有效升级,工业化、数字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赢得了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
讳疾忌医只会越病越重
近日,有媒体曝光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王勇严重违纪违法案,其中提到,面对组织的多次教育挽救,王勇非但不积极配合,反而与组织作对,最终彻底走上了不归路。其实,党员干部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恰恰是像王勇这样拒绝组织挽救,执迷不悟、一错再错。
“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忠诚,是人的立身之本、立业之基。对党忠诚,则是共产党员的首要政治品质。怎么体现对党忠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始终做到心中有党,一心一意、表里如一,始终对组织坦诚,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对于一时糊涂犯了错误的党员干部来说,更需靠忠诚积极改正,向组织如实报告、主动讲清问题,同组织交心,重回正确轨道。
组织是党员干部最坚实的靠山。“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贯穿在监督执纪执法的全过程。比如,日常监督中的谈话提醒,线索处置时的谈话函询,案件查办中对主动交代、主动配合的党员干部给予从轻或减轻处理,案件处理中对党员干部态度的充分考量,等等,这些都是组织给机会、拉一把的体现。笔者在与办案的一线纪检监察干部交流时,他们普遍提到对于犯错的党员干部既看事实又看态度,不少党员干部就是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接受“治疗”,最终放下包袱、轻装前行。
但也要看到,仍有少数党员干部没能体会组织的用心良苦,不能正确认识严与爱、惩与治的关系。于是,他们犯了错误后故意隐瞒事实、作出虚假承诺,对组织的挽救无动于衷,企图耍“心眼儿”掩盖事实真相,对抗组织审查,妄想蒙混过关。就拿王勇来说,202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委监委收到相关线索对其函询时,他不如实报告有关问题。2022年,自治区纪委监委通知其谈话后,他反而就相关问题和妻子“对口型”。无论是心存侥幸以为能瞒天过海,还是讳疾忌医怕断送前程,说到底是没有真正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把自己放在了组织的对立面。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那些犯了错的党员干部,千万不要像“王勇们”,在忠诚上犯糊涂,在大是大非面前拎不清,最终小毛病拖成大问题,落得个追悔莫及。
加强党对网信工作的全面领导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作为事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问题,代表着新的生产力和发展方向,必须以中国共产党为坚强领导核心,在党的领导下统筹全局、稳步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加强党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网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中央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论述,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加强党对网信工作的全面领导,是为网信事业发展举旗定向的政治保证,是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坚强底气,也是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必然要求。
党的领导是确保网信事业
正确方向的政治保证
方向问题是根本性问题,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互联网管理是一项政治性极强的工作,讲政治是对网信部门第一位的要求。”党始终在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中发挥着规划者、领航者、决策者的关键作用。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网信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到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在引领信息革命、建设网络强国的进程中,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切实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最根本就在于始终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党的领导是我国开展网信事业必须坚持的根本遵循。
推动我国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新的突破,网络信息技术成为世界主要大国谋求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方向,“能不能适应和引领互联网发展,成为决定大国兴衰的一个关键”。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互联网工作,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信息化发展的巨大成就,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道,“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当前,我国正处于由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网民规模、国家顶级域名注册量均为全球第一,互联网发展水平居全球第二。但目前我国互联网发展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在网络自主创新、核心技术研发、信息资源共享和产业实力等方面尚存在一定差距,其中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的最大“命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掌握核心技术,网络强国建设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成为沙滩上的城堡,经不起半点风浪”。作为国之重器和信息化发展的基石,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水平决定我国能否掌握互联网主动权、发展权和话语权。因此,必须加强党对网信工作的全面领导,针对当前我国互联网核心技术短板进行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尽快实现互联网核心技术的自立自强,积极抢占网络技术发展制高点,加快推动数字中国建设,支撑我国互联网实现高质量发展。
为民造福共享网信事业发展成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一原则下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信事业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新时代以来,我国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互联网应用成本,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着力发展“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农业”等民生领域的新模式新业态,补齐民生短板,优化公共服务,让亿万人民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正能量、主旋律充盈网络空间。同时,坚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信息化时代,网信工作者需要不断强化互联网思维,不仅要学网、懂网,更要切实提高管网、治网、用网水平,成为符合“讲政治、懂网络、敢担当、善创新”标准的网信铁军。当前,网络空间已成为民情民意的最主要载体,网信队伍通过网络走进群众、深入群众、贴近民心、倾听民意,网络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互动,能及时发现社会治理的盲点、难点和优化起点,有助于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党的领导是打赢网络
意识形态斗争的坚强底气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高度,提出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的重要论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新时代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已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互联网日益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关键,在于占领网上阵地、赢得网上主导权。因此,必须加强党对网信工作的全面领导。
将“最大变量”变成“最大增量”。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局势波谲云诡,全球网络空间中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网络诈骗、隐私侵犯等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猖獗,意识形态领域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加。在对立思维的主导下,西方敌对势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进步视为对西方价值体系和国际话语霸权的威胁,利用互联网进行意识形态输出,用抹黑、丑化、妖魔化中国的手段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颠覆,企图让互联网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的最大变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充分体现了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是一场必须坚决打赢的生死斗争。而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对网信事业的全面领导,我们才能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将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最大增量,从而占领网上阵地,赢得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守护国家主权和政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思想基础。
占领网络舆论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高效、全面占领网络舆论阵地,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是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必然要求,也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的时代之责。当前互联网舆论格局发生颠覆性改变,又恰逢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对提升党对网络舆论的正面引领作用、最大限度凝聚社会思想共识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加强网上正面宣传,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和价值导向,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是党的网信工作的重点和支点。这需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宣传的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的质量和水平,理念上既谈成绩也说问题;内容上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形式上采用融媒体等复合传播方式,丰富报道形式,使网络空间中的公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激发网络舆论阵地释放正能量、凝聚民心的作用,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党的领导是健全网络
综合治理体系的必然要求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全面变革社会生产生活的同时,也为国家治理带来了一系列不容忽视且亟待解决的新课题。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到哪里,互联网治理就要跟进到哪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息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要发挥其在这个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本身就是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信息时代发展潮流,探索我国互联网发展规律,作出全面推进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的重大部署,为网信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为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构建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提供有力支撑。
提供中央顶层部署和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互联网、发展互联网、治理互联网,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以及《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办法》等配套的规范性文件,从顶层设计角度加快我国网络综合治理制度的建设步伐,为网络综合治理提供了高屋建瓴的顶层部署和坚实的制度保障。同时,制定多项国家标准并积极推动发布我国主导和参与的国际标准,细化监管和治理规则,加快推进网络综合治理的法治化进程,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
推动多方协同参与的治理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需要发挥多方参与主体的作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2019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中央、省级、地市级党委均成立网信委员会,搭建全国一体、上下协同的三级网信工作体系,强化党对网络综合治理工作的全面领导。互联网平台企业压实互联网平台的主体责任,强化平台企业的行业自律,规范平台内容审核和算法推荐机制规则,坚持技术向善,探索技术伦理风险的边界,积极承担起平台网络内容安全的责任,助力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网络安全工作要坚持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网民作为网络活动中数量庞大的参与主体,一方面,需要提高自身网络素养,规范个人网络行为,强化对网络不良信息的鉴别能力,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充分发挥广大网民的主体能动性,积极举报网络不良信息和违法活动,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清朗网络空间的良好局面。
肩负起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的历史重任
理论武装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是强党、强国道路上的不竭动力。青年一代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生力军,在放飞青春梦想的赛道上,须臾不能离开理论武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高校最核心的使命,是为党和国家培养高素质的青年人才。新时代新征程上,高校要肩负起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的历史重任,就必须善用“大思政课”资源,为青年学生学习党的科学理论探索新路径、提供新载体,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领会党的科学理论的深刻内涵,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自觉将青春理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不忘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不断提升思政教育的学理性和精准性,为党和国家源源不断地培养、输送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夯实思想基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青年群体的意识形态安全,既是时代新人成长的内在需要,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要求。青年学生思想跳跃、思维敏捷,善于接受各种新鲜事物,活力四射,朝气蓬勃,既是促进社会变革和推动时代发展的关键群体,也是极易被西方敌对势力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对象。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把扰乱青年学生思想观念作为西化、分化中国的重要突破口,企图从意识形态阵地上突破我们的防线。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纵深推进,各种新知识、新观念、新思想层出不穷,青年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如果引导不到位、不及时、不全面,青年学生很容易被形形色色的歪理邪说误导,甚至会导致理想信念缺失、政治信仰动摇。高校作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阵地,争夺青年学生是一场长期的、严峻的斗争,也是坚决不能输、丝毫输不起的斗争。要全面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武装和政治引领,讲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帮助青年学生掌握好、运用好马克思主义这一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以正确的认知、敏锐的嗅觉、精准的判断抵制错误思潮和观点,用党的科学理论为青年学生一生发展奠定稳固的思想基础。
强化科学理论引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新时代新征程为青年学生施展才华打开了广阔的天地。青年学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见证者,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更是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资源。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本领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着强国建设目标能否如期实现。用党的科学理论引领青年学生、鼓舞青年学生、凝聚青年学生,使其从中汲取营养和积蓄力量,进而转化为坚定信仰、淬炼品格、担当有为的力量支撑,切实增强做中国青年的昂扬志气、坚强骨气、深厚底气,是做好青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现实要求。要着力建好思政课程,向青年学生理直气壮讲清楚新时代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用详实具体的实践成就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伟力和实践伟力,进一步加深其对党的科学理论的理解和认同。要建立青年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引导青年学生深入社会,在实践中领会和掌握党的科学理论,至信而深厚、融通而致用、执着而笃行,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把小我融入大我的爱国情怀,增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无私精神和责任担当,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以青春之力、以青春之志,凝聚中华民族加速迈向伟大复兴的蓬勃能量。
坚持立德树人,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事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事关人才培养的目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青年学生、关照青年学生、服务青年学生。教育要回归初心、回归本分、回归梦想,归根结底,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青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树立的关键时期。必须高度关注新时代青年在理想和现实、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等方面存在的思想困惑,以及存在的心浮气躁、耽于空想、怠于实践等现象。要创新理论学习方式,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学习的平台,用好党的理论学习网络平台,探索创新互动式、研究式、体验式、案例式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广泛发动青年建立理论宣讲队,经常性开展学习沙龙、专题宣讲、阅读分享、情景教学等活动,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启智润心、激扬斗志,帮助青年学生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使其深刻体会理论对实践的牵引力与感召力。要最大限度激发青年学生学习理论的热情和运用理论的行动自觉,在学习实践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领会和掌握党的科学理论,锤炼担当作风,练就扎实本领,从而在新征程上书写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的崭新业绩,让青年学生拥有灿烂的人生,国家拥有光明的未来。
警惕“跑考核”
年初岁首,年度考核工作正如火如荼,一些单位出现往上级部门或考核单位奔走“活动”、频繁“汇报”的“跑考核”现象。不下功夫在平时,“考试”时“临时抱佛脚”,挖空心思寻找加分项,想方设法消除扣分项,企图通过跑关系、找门路甚至搞接待、送礼品来“亡羊补牢”,以期在年度考核中取得好成绩、排上好名次。“跑考核”表面上看似是对考核工作的重视,实则是党性修养不足、政绩观存在偏差的体现。
年度考核,考核的是工作,树立的是导向。对“跑考核”现象若不及时叫停,让其“跑”出效果,不仅会让踏实工作、认真履职的基层单位寒心,更会树立“考得好不好,就看跑不跑”的错误导向,形成不争“平时”争“评时”的不良风气。当“考核”异化为“跑核”,当“面子分”“人情分”成为年度考核的参考因素甚至主要标准,就背离了考核的初衷,也失去了考核本身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跑考核”现象不仅破坏公正公平,更是“四风”隐形变异的另一种形式,必须坚决遏止、严管严治。要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教育引导其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工作理念,养成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真正把工作精力放在如何应考赶考上。要健全完善考核工作机制,坚持以工作实绩、群众口碑为考核标准,树立奖优罚劣的鲜明导向,推动形成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的工作局面。要压紧压实考核责任,严格按照考核标准规定进行,防止别有用心之人钻空捡漏,真正考出真业绩、评出真实干。要强化考核全过程监督,严查严打“跑考核”行为,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实干者护航,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才能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激活干部干事创业动力源。
民心相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根基
为系统总结十年来民心相通建设成就,2023年12月15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中联部编制的《共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以数万字的内容翔实阐述了民心相通的发展成效、发展启示和发展展望,从发挥政党交往的政治引领作用、推进文化文明交流互鉴、深化全球卫生健康合作、助力国际减贫事业、强化人才培养交流合作等八个方面来讲述民心相通十年所取得的成绩,并得出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创新发展和汇聚各方力量等三点启示,提出要共同筑牢民心相通的交流基石、务实合作、提升质量。
民心相通是互联互通的重要内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是以基础设施的硬联通为重要支撑,以规则标准的软联通为重要方向,以共建国家人民之间的心联通为重要根基。民心相通不仅体现在理论上,更体现于实践行动中。报告指出,中国同非洲国家合作共建“鲁班工坊”,与一些亚非国家合作建立职业技术学校、培训中心,对数万名湄公河国家来华务工人员进行培训,实现了相关共建国家职业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真正践行了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
智库交流和智库引领是民心相通的重要平台。加强民心相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人才是关键。报告总结了智库在促进国际人才交流合作中的重要作用。随着“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现已形成8个分支网络,吸纳全球269家智库研究机构和高校等加入,联盟还邀请希腊前总理乔治·帕潘德里欧、斯洛文尼亚前总统达尼洛·图尔克等前政要担任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来自海内外的政产学研用领域的政要、智库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等围绕着高质量“一带一路”,陆海新通道的建设等,深入研讨并就如何促进陆海内外联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出谋划策,通过思想的交流与实地调研,不仅分享了加强硬联通和软联通的经验,而且促进了各国专家学者之间思想交流,务实促进了民心相通,为促进深化共识、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提供了智力支撑。
科技合作、创新发展是民心相通的重要方向。“一带一路”通过人才教育与交流来加强民心相通,进而促进规则标准的软联通,支撑基础设施的硬联通。报告指出,截至2022年底,58个共建国家同中国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30余所中国高等学校在近50个共建国家举办了160余个境外办学机构和项目。不仅如此,作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与共建国家分享实用技术,特别是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实用技术问题,不仅提升了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水平,而且通过手把手的教与学,通过传帮带在交流中培养技术人才,在合作中提升友谊,以人才交流来促进民心相通,进而以共同技术、共同目标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民心相通是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力量。“人心齐,泰山移”。“一带一路”建设虽然是中国提出,但属于全世界,国际社会都要积极参与。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郑重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提出中方将同共建“一带一路”各国加强能源、税收、金融、绿色发展、减灾、反腐败、智库、媒体、文化等领域的多边合作平台建设。继续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成立高峰论坛秘书处。这些都是加强民心相通的实际举措,将使民心相通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智慧之源、动力之源、增长之源。
莫让谈心成“空谈”
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单位专题民主(组织)生活会正陆续召开。做好会前谈心谈话工作,既是党的组织生活的重要形式,也是确保专题民主(组织)生活会高质量新气象的关键环节。然而在谈心谈话时,有的领导干部不会谈,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找不到切入点,打不开话匣子,常常陷入“尬聊”之中;有的不真谈,对干部反映的问题困难诉求,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这样的谈心谈话很难让干部打开“心门”,效果大打折扣。
谈心谈话当多些“走下去”,少点“喊过来”。要彰显“力度”,开门见山、一针见血,多讲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套话、空话、客气话,开诚布公、推心置腹地沟通交流,力争做到涤荡思想、直抵内心、触及灵魂。要不失“温度”,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主动深入干部工作和生活中去,用真诚的态度消除干部顾虑,营造轻松愉悦的谈话氛围,让干部在“有滋有味”中越说越想说、越说越敢说,达到以真心换真情、用真情得真言的目的。
同样的一个问题,谈早了条件不成熟,达不到预期目的;谈晚了时过境迁,易造成工作被动。要提前做好功课,聚焦主题教育总要求和目标任务,结合干部的性格特点、心理状态、现实表现、家庭背景等情况,有的放矢确定谈心主题,紧扣问题开展谈心谈话,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把问题摸准查实,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开展谈心谈话,围绕政绩观、担当作为、履职本领、作风建设等方面,结合典型案例剖析既讲收获体会又讲缺点不足,既说工作情况又说下步打算,既谈自身缺点又谈对方问题,设身处地帮助深挖细究问题根源,做到一次两次不行就谈三次四次,真正把问题谈开、把思想谈通、把意见谈实、把改进方向谈明白。
谈心谈话的关键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谈不听、光说不做也会寒了干部的心。做好谈心谈话的“后半篇文章”,就必须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解决眼前问题与解决长远问题结合起来,坚持边谈边查边改,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做好完善机制、建章立制工作,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
让“下基层”成为主动意识和自觉行动
“四下基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四下基层”实现了“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从“声边”到“身边”,“调查研究下基层”化“脚力”为“能力”,“信访接待下基层”变“坐诊”为“出诊”,“现场办公下基层”从“机关会场”到“基层现场”,既让领导干部做到心中有群众、工作有头绪、做事有分寸、协调有办法,也让人民群众做到与党同心、了解政策、理解政府、认同干部。在群众工作对象更加多元、群众诉求更加多样、群众工作环境更加复杂的今天,我们需要进一步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通过心与心沟通、情与情交流,真正做到在一线察实情、在一线解难题、在一线促发展。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四下基层”正是倾听民声、汇聚民意、化解民忧的重要途径,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充分了解老百姓的真实感受、体会老百姓的安危冷暖,进而有的放矢地增进民生福祉,彰显了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四下基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既把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又到群众中去宣传解释,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深耕见效。
“四下基层”架起了领导干部与基层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一方面,基层是党同群众连接的“最后一公里”,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大量决策和工作主要发生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突出的矛盾问题也主要发生在基层,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另一方面,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领导干部带头冲在前、干在先,是我们党走向成功的关键,对全党全社会都具有风向标作用。“四下基层”推动领导干部直面基层、深入基层,把基层作为服务群众的主战场,让“关键少数”牵住基层“牛鼻子”,让“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更加鲜明,势必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推动基层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四下基层”把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作为重大任务,把调查研究作为重要路径,把解决问题作为关键导向,把推动发展作为落脚点,其核心要求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重点措施高度吻合。我们要把“四下基层”作为凝心铸魂的重要举措,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围绕“四下基层”的精神内涵、价值追求、制度方法以及典型案例等进行学习研讨,通过下基层宣讲、上专题党课等方式深入普通党员和基层群众,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活讲透,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讲清楚讲明白。把“四下基层”作为为民造福的基本途径,用好现场调研、现场办公、领导下访、民生热线等方式,倾听群众呼声、摸清社情民意,察民情、出实招,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把“四下基层”作为检视整改的有效方法,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坚持问题导向,真找问题、找真问题,开展下访接访、化解群众信访积案,推动群众合理诉求及时就地解决。把“四下基层”作为推动发展的有力支撑,组织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一线,紧盯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现场研究、现场指导、现场协调,带动形成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局面。把“四下基层”作为强基固本的强大推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四下基层”是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工作的有机统一,是化解矛盾、推动发展的有效办法,是来之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的实践创造。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传承和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的好做法好经验,把握运用“四下基层”工作制度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及时研究解决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让中国式现代化话语走入人民群众心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创新理论越发展、越丰富,理论向实践转化的要求就越迫切,用理论武装群众的工作也就越重要。理论只有被人民群众掌握,才能焕发出巨大的力量。中国式现代化具有自己独特的话语表达和理论内涵。为了让人民群众更好地读懂中国式现代化,就要不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的亲和力,努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话语走入人民群众的心中。
强化广大党员干部宣传阐释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的责任感。宣传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工作,党员干部作为宣传阐释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的重要群体,担负着引领方向、凝聚共识的责任和使命,应自觉把宣传阐释中国式现代化话语摆在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在宣介中国式现代化上多做思考、多花精力、多下功夫,提前梳理群众关切,提前研判传播效果,并把宣传阐释任务贯穿业务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努力提高宣传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能力,确保把党中央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宣传工作本质上是做群众工作,在阐释中国式现代化话语时,要求党员干部站稳人民立场,从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入手,挖掘中国式现代化与这些问题的内在联系,用人民群众乐意听、听得懂的语言,讲通讲透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用常情常理激荡人心、激发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思想共振、凝聚共识、共创伟业的美好局面。
开展分众化的传播。分众传播是指传播主体针对不同的传播对象用不同的方法传递信息的一种传播形式。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是社会的进步,也是信息传播的必然趋势。相对于群体化、同质化传播而言,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能对不同的受众群体产生出更多的亲和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信息的需求。就像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所说:“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置身于中国式现代化浪潮中的人民群众,会因为年龄、性别、区域、职业、知识结构等等的不同而对中国式现代化关注焦点不同。要更好地宣传阐释中国式现代化,使不同的受众都能感受到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的亲和力,就必须具体地分析受众的生活背景、社会经验、认知结构等,精准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容与他们需要之间的关系,对他们开展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加强议题设置、选题策划,通过对中国式现代化话语进行编码、解码与建构,切中不同受众特点,为人民群众揭开理论抽象的面纱,使理论可亲可近、可学可用。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的日常生活化。日常生活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的一大来源,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传播的重要阵地。因此,传播中国式现代化话语要做到话语内容既来源于日常生活又很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真正的英雄,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这也意味着,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中,要始终发挥人民群众主力军的作用。但是,当前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宣传阐释多是深奥的政治性话语,对于一些群众而言,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仍停留在说理层面,不太明白这一理论的内涵和目标,甚至认为这是一种与日常生活和自己切身利益关涉不大的政治话语。一切划时代的理论,都是时代需要的产物。理论的宣传阐释归根到底要落脚在回答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上。不让人民群众弄懂中国式现代化这一话语的深意,就很难让他们在现代化进程中真正发挥主人翁精神,树立主人翁意识。为此,应该加快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活话语体系,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与日常生活的对接。面向群众需要、立足群众困惑,以人民群众听得懂的生活化语言讲透讲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方案,让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嵌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社会生活实践中,让人民群众在亲身实践中感知、领悟和深切认同这一理论,从而凝聚最广泛的社会共识,以广泛共识凝聚起现代化建设的磅礴力量。
增强中国式现代化传播的实践合力。宣传阐释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系统的传播工程,需要整体设计、协同推进、共同发力。总体来说,要求我们以人民为中心为宣传导向,以服务群众为宣传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以精准化、全覆盖的传播格局,做大做强宣传矩阵,形成强大的传播合力。具体来说,要求我们把宣传阐释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作为重点工作之一,通过走访入户、了解社情民意,努力在解决住房、医疗、教育、卫生等具体民生问题的过程中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将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的传播融入各种文化创建活动中,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转化为广大群众的思想财富和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专家学者要深入人民群众生活中实地调研,把对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的阐释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为人民群众深入学习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彩的讲座或通俗的教材;把握好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充分抓住受众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知状况,综合多种手段、创新表达方式,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传播格局,使人民群众在耳濡目染中接受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理论因立足现实而有魅力,因回应现实而生发活力。从人民群众实践中来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只有走入人民群众心里,回到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去,才能转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合力,这也是我们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真正意义。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应急物资储备是突发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置的重要物资支撑,是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应急保障成效,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大国,必须具备同大国地位相符的国家储备实力和应急能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不折不扣、雷厉风行、求真务实、敢作善为抓落实,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加快健全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指引。
一、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和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深刻指出,“国家储备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物质基础,要从体制机制层面加强战略和应急物资储备安全管理,强化战略保障、宏观调控和应对急需功能,增强防范抵御重大风险能力”“防汛救灾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要健全国家储备体系,科学调整储备的品类、规模、结构,提升储备效能”“要大力加强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舍得花钱,舍得下功夫,宁肯十防九空,有些领域要做好应对百年一遇灾害的准备”这些重大论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深刻反映了新时代新征程安全稳定发展对应急物资储备提出的新要求。我们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聚焦国家储备安全核心职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算好“政治账”,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守正创新,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加快构建同大国地位相符的国家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不断夯实储备根基。
二、全面把握“四个落实”内涵要义,找准靶向精准发力
“不折不扣抓落实”。要求我们从政治高度看待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准确全面理解党中央决策部署,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把贯彻党中央精神体现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实践中,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要突出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创造性工作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相关改革指导意见、国家储备中长期发展规划、国家储备“十四五”规划、防灾减灾规划等重要文件,明确应急物资储备当前重点工作和未来方向,我们要以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不折不扣抓好落实、抓出成效。
“雷厉风行抓落实”。要求坚持用行动说话,响应党中央号召、贯彻党中央要求,必须雷厉风行、迅速有力。要善于把握工作的时度效,不流于形式,勇于攻坚克难,出实招、求实效,以“拼”的思想意识、“抢”的精神状态、“实”的工作作风抓落实,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新时代新要求,人民群众对救灾救助需求日益增长,安全稳定的诉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对应急物资保障时效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闻令而动,坚持“马上就办”,早发力、快发力,抢时间、拼实效,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第一时间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求真务实抓落实”。要求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为基层减负,真正把精力用在干实事上,同时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大兴调查研究,创造性开展工作,真正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近年来,中央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与新时期防大灾、抢大险、救大灾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应急物资储备效能、储备仓库安全管理水平和应急调运效率都有待提升,需要我们扑下身子,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抓好落实。
“敢作善为抓落实”。要求坚定信心、开拓奋进、迎难而上,敢作善为抓好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这对我们的素质能力、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大家在困难挑战面前,必须保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面对应急物资储备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敢于“啃硬骨头”,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韧劲,强化责任担当,细化目标任务,拿出解决问题的实招硬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创造性、高质量推动应急物资储备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
三、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以“大落实”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为加快推动应急物资储备高质量发展,按照国家局党组“大学习、大培训、大落实”部署安排,深入开展“破难题、强基础、提能力”攻坚行动,以健全制度抓规范,以培训演练抓能力,以督导检查抓监管,以监管评估抓考核,切实做到应急物资平时备得足、管得住、储得好,关键时刻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
优化规模布局和品种目录,夯实储备保障基础。以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为出发点,着力夯实应对各类重特大突发事件的物质基础。按照科学配置、动态调整原则,结合灾害分布、潜在风险、人口聚集、交通运输等影响因素,动态优化调整储备物资储存区域布局,在实现各省份全覆盖的基础上,重点在交通枢纽城市、人口密集与灾害事故高风险区域优化布局、稳步增加储备规模,并适当向中西部灾害高发频发区倾斜。增加科技含量高、通用性强的品种储备,不断增强应急物资保障的前瞻性、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
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和政策保障,守牢储备安全底线。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应急物资监管机制,加强对储备物资数量、质量以及储备政策落实的监督检查力度。探索建立稳定长效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多渠道综合运用各级预算内投资资金、财政资金,支持应急物资储备管理持续稳定发展。推动应急培训体系的标准化、规范化,加强研究型、科普型和操作型三类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加快推进应急物资储备建设人才储备库建设。
建立应急物资一体化投放快速反应机制,提升保障能力。按照极端情形、应急峰值、快速响应要求,以满足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应急保障需求为出发点,着力构建央地联动、军地联动,协同高效、无缝衔接、保障到位的应急物资一体化投放保障模式。积极与大型物流企业在中央应急物资仓储设施建设、人才智力共享等方面强化合作,进一步提升应对重特大灾害的应急保障能力。
推进智能化管理,建立安全高效、共建共享、协同有力的“数字储备”保障网。用好国家公共安全保障工程建设、应急资源管理平台等资源,构建“一张网”——粮食和物资储备应急保障系统,全面及时掌握应对重特大突发事件可调度的应急物资资源;打造“一平台”——应急指挥调度平台,以信息化为重要抓手,强化大数据分析能力建设,构建横向衔接有序、纵向协同联动的一体化指挥平台,实现灾害预警分析、指令传达、调运决策、配送分发实时在线监控,提升风险监测预警、应急指挥调度、储备在线监管能力。
为什么要坚决摒弃懒汉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懒惰直接影响着行动的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决摒弃一切固守旧思维、旧理念、老套路、老办法的懒汉思想”。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党员干部唯有从思想观念入手,坚决摒弃懒汉思想,才能练就和提高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和实事求是、善作善成的能力本领,才能在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面前挺直脊梁、奋勇前行。
俗话说,思想一懒惰,头脑就贫乏,工作就平庸。思想上的懒惰相较于行动上的懒惰更具有隐蔽性,固守旧的思维理念、老的套路办法正是懒汉思想的典型表现。工作上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只会机械地照搬上级决策指示,不愿动脑筋、不善于思考、不去想问题,缺乏新思路、新点子、新办法,从而对新知识缺乏敏锐性,进一步丧失独立思考能力,遇到矛盾明哲保身,碰到困难不思破解。懒汉思想容易导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造成用会议贯彻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用讲话传达讲话的惯性做法。有懒汉思想的领导干部,群众的满意度自然不会高,更是无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周期大幅缩短,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需要始终保持一颗与时俱进的心,热情接受新事物、吸纳新观点。领导干部既要多读有字之书,也要多读无字之书,克服本领恐慌,锤炼过硬本领。多读“有字之书”,就是从书本上学,广泛获取做好本职工作所需要的各类知识,为提高工作能力、创新工作方法奠定基础;多读“无字之书”,就是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以基层的鲜活经验打开思想空间,以群众的生动实践拓宽工作思路。
善于思考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学习方法。肯动脑筋、肯想问题的人愈多,对我们的事业就愈有利。善于思考就是领导干部在遇到问题时要自己找答案,不要找别人要答案,必须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带着问题去思考,不仅要弄清是什么,还要弄清为什么,更要弄清怎么办,在思考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反过来再巩固学习的效果。善于思考是创新精神存在的基本条件,要用一种全新的、理性的、洞察的角度去发现问题,科学分析矛盾,着力破解难题,善于总结经验,进而更好地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推动事业向前发展。
懒汉思想说到底是领导干部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弱化的表现。责任担当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品格。面对肩负的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作为领导干部,唯有深刻理解责任担当的内涵、砥砺敢为敢当的精神、提升善作善成的本领,才能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领导干部要当工作上的勤快人,当为民服务的急先锋,不管遇到任何困难都能够站出来、顶得上,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本领不够的危机感,及时更新思想观念、补齐素质短板、提高履职能力。
我们应当充分认识懒汉思想的危害,坚决摒弃那些不合时宜的旧思维、旧理念、老套路、老办法,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不为懒惰找借口、不为僵化找理由,以新的目标、新的要求、新的精神面貌从源头上克服思维懒惰,大力提倡开动脑筋、勤奋思考、创新思路、扎实工作的良好作风,不断强化理论素养和创新意识,立足新变化、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工作取得新成效。
以“群众满意度”检验主题教育“收官成绩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展主题教育要“站稳人民立场,强化宗旨意识,坚守初心使命,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主题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当下,主题教育临近尾声,正处在检验收官成效的关键阶段。主题教育收官成效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广大党员干部要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试金石”,摸清群众“满意点”、办妥群众“满意事”、提升群众“满意度”,打好主题教育“收官之战”,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异答卷。
以真挚热心倾听“群众心声”,摸清群众“满意点”,擦亮主题教育“底色”。“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践行宗旨为民造福,是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要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广开言路了解群众所想所盼。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心、“踏破铁鞋还坚韧”的硬功夫,持续发扬好“四下基层”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方法,带着感情、带着问题、带着责任深入基层一线察民情、听民声、体民意,用真挚诚恳的态度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交流,听出群众心里话和言外意,掌握丰富真实的“一手资料”。要把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作为主题教育重要一环,及时收集整理群众的意见建议,精准掌握群众的所思所盼,为检视问题、整改落实找准方向、打下基础,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新视角、新思路和新对策。
以赤诚初心回应“群众呼声”,办妥群众“满意事”,提升主题教育“成色”。“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开展主题教育是今年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但归根结底落脚点是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自开展以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聚焦民生关切,深入“我为群众办实事”“立足岗位作贡献”“学习身边榜样”等实践活动,践行了为民初心,回应了群众期待,密切了鱼水关系。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当下,主题教育即将收官,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实招、见实效,多做一些造福基层、利及长远的民生工程。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以坚定决心赢得“群众笑声”,提升群众“满意度”,增添主题教育“亮色”。“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千评万评不如群众好评。”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满怀深情地说:“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主题教育的效果好不好,老百姓最有发言权。只有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才能赢得群众更多“笑声”,真正得到群众认可。主题教育临近收官,但为民服务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将“群众满意”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标尺,切实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检视整改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和服务百姓的本领,从关乎群众利益的一件件“小事”入手,真正把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履职清单”,确保群众关切“件件有回音、桩桩有着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主题教育圆满收官。
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破解大党独有难题
在新时代十年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中,我们不断深化对党的自我革命的认识,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系统回答了我们党为什么要自我革命、为什么能自我革命、怎样推进自我革命等重大问题。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一条宝贵历史经验,也是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时代答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党外靠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内靠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保证了党长盛不衰、不断发展壮大。”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有机统一,人民监督是外在约束,要求我们党必须时刻保持人民性;自我革命是内在自觉,我们党的性质要求全体党员必须主动践行初心使命、不断适应人民需要。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提出和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持续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提出和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突出政治标准选贤任能,加强政治巡视,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推动全党坚定理想信念、严密组织体系、严明纪律规矩。我们党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在新时代十年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中,我们不断深化对党的自我革命的认识,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系统回答了我们党为什么要自我革命、为什么能自我革命、怎样推进自我革命等重大问题。
面对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崇高使命,面对前进道路上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挑战,面对长期存在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必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实践中需要把握好九个问题,即:以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根本保证,以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为根本目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以跳出历史周期率为战略目标,以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为主攻方向,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为有效途径,以锻造坚强组织、建设过硬队伍为重要着力点,以正风肃纪反腐为重要抓手,以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相结合为强大动力。这“九个以”的实践要求,是新时代新征程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根本遵循。
以伟大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越是形势复杂,越是任务艰巨,越是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党的自我革命不是孤立发生、单独进行的,必须服从服务于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伟大社会革命也不是自然发生、盲目进行的,而是党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意愿引领革命、推动变革的产物。自我革命能够为社会革命提供领导力量和根本保证,不断推进自我革命是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和不容推卸的责任担当,也必将推动新时代党领导下的社会革命取得新的伟大胜利。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更加清醒的自觉、更加坚定的决心和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驰而不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清除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用好述职评议“三面镜”
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作为党建工作的“期末大考”,既是工作成绩的全面总结,也是问题症结的精准解剖,更是对标提升的新起点。要揭丑亮短也要对症施方,述真述实述深,更好地夯实党建基础,服务中心大局。
用好“放大镜”,画实履职的“像”。党建述职是对基层党建工作的自我画像,既是对成效经验的总结,也是对问题不足的查摆。讲成绩不能掺“水分”,要围绕党建责任目标,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经济发展等服务大局情况作为必述职内容,坚持实事求是,切忌评功摆好唱赞歌。查问题不能搞“美颜”,要认真审视履职尽责差距不足、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敢于大方坦荡揭短板、动真碰硬挖痛点,自亮家丑,“素颜”出镜。
用好“显微镜”,溯准问题的“源”。找准问题症结,才能对症下药、刮骨疗伤。在评议过程中,要邀请党员群众当评委,客观公正评实绩,上级考核部门需提前对述职对象以“四不两直”方式调研,听一听群众认可度,看一看工作实际情况,为述职点评提供重要依据。点评要直奔主题、见人见事、保持“辣味”,一针见血点出“病灶”,防止不痛不痒走过场,真正达到红脸出汗、排毒治病的效果,让党组织书记在找准差距、互学互鉴中梳理成效、剖析原因、厘清思路,为下一步工作提供明确方向。
用好“望远镜”,提升赶超的“效”。述职评议考核不是终点,做好“后半篇文章”才是关键。对能立行立改的问题要确保一步到位,针对一时无法解决的疑难杂症,党组织书记要带头领题破题,结合工作实际和群众需求,提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逐项明确任务书、责任人、时间表、路线图,拉单挂账、跟踪督导、一盯到底,让群众“检阅”成效,坚决杜绝“年年述、年年改、年年在”现象。要将问题整改情况与年度考核挂钩、与评先争优结合,让抓党建的实绩显出实效,推动各项工作规范提升。
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年轻干部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年轻干部的成长进步,强调“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一件大事,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是百年大计”,希望“年轻干部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新时代新征程坚持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立身做事、健康成长指明了努力方向。
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百年大计。培养革命事业合格接班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建党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黑天鹅”“灰犀牛”事件时有出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全速推进,风险挑战一路相随。“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如果知识不够、眼界不宽、能力不强,就会耽误事。”而年轻干部“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正处在长本事、长才干的大好时期”,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希望建设好年轻干部队伍,切实发挥好这支生力军的独特优势,肩负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在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上,习近平总书记实事求是分析了目前年轻干部队伍存在的不容忽视的问题,强调“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在不断摸爬滚打中锻造高素质年轻干部队伍。
“忠诚干净担当”彰显新时代年轻干部队伍的可贵品质。以崇高的理想和神圣的事业感召、吸引与锻造优秀骨干分子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把坚持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大计,希望年轻干部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与重托,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年轻干部要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对党忠诚,任何时候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守住拒腐防变防线。面对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形形色色诱惑的考验,年轻干部“要守住守牢拒腐防变防线,不是设一道、两道关口就够了,而是要层层设防、处处设防”,不仅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更要守住政治关、权力关、交往关、生活关、亲情关,做到严格自律,廉洁奉公。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年轻干部要始终不忘初心使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实际问题,将为民造福作为最根本职责和检验政绩的最重要标准。
统筹推进“五大体系”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通过统筹推进干部工作“五大体系”建设,促使年轻干部育选管用各个环节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为坚持造就高素质年轻干部队伍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建立健全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素质培养体系,注重“把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作为年轻干部培养的重要途径”。建立健全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加强对青年干部政治素养、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的锻造。建立健全以德为先、任人为贤、人事相宜的选拔任用体系,严把政治关、廉洁关和素质能力关,及时发现和任用愿干事、真干事、干成事的年轻干部。建立健全管思想、管工作、管作用、管纪律的从严管理体系,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使年轻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建立健全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坚持激励和约束并重,激励和引导广大年轻干部加强理论修养、强化实践锻炼、增强斗争本领,让青春在为实现中国梦接力奋斗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争做有志气骨气底气的新时代好青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新时代新征程,历史发展的接力棒已交接到青年一代手中,新时代青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新时代青年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勇担历史使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筑牢历史记忆、深化历史认知,坚定新时代青年历史自信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历史的联系是不可能割断的,人们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坚定新时代青年历史自信依赖于青年群体形成深刻的历史记忆和建构正确的历史认知。首先,坚定历史自信,筑牢历史记忆。善用“历史变焦镜”,要在纵向的历史时空维度和横向的全球宽阔视野中充分认识“史事”“史实”“史情”“史势”,进而彻底搞清楚弄明白我们党百年来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从哪来往哪去”的基本命题,以此激发炽烈的历史情感和筑牢深刻的历史记忆。其次,加强历史学习,深化历史认知。知之才能信之,信之才会行之。主动加强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等历史的系统学习,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切实提升历史判断力、理解力和领悟力。再次,甄别网络信息,淬炼历史眼光。科学甄别西方敌对势力散播的“移花接木”“断章取义”“屏蔽主题”“乱评历史”等歪曲历史事实的网络信息,主动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中淬炼历史眼光,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透过现象深刻剖析和揭露不实网络信息的本质,巩固壮大网络主流思想舆论引领力。
批驳错误思想、增强历史认同,坚定新时代青年历史自信之要。历史虚无主义妄图借助对历史的否定达到对现实的否定,意在干扰和消解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旗帜鲜明批驳和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增强历史认同是坚定新时代青年历史自信的本质要求。其一,树立唯物史观和正确的党史观。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牢牢树立唯物史观和正确的党史观,深刻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和本质,系统、全面、彻底地批驳和粉碎历史虚无主义的不良图谋,守正创新、固本培元,构筑起防范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意识形态渗透的坚强堡垒。其二,传承红色文化、强化历史认同。红色文化是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通过伟大斗争逐步锻造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文化形态,承载着共产党人的理想信仰、道德规范、价值追求。传承红色文化是提升新时代青年历史认同的强大动力。必须大力发扬红色文化,激发红色文化情感共鸣,传承红色文化基因,赓续红色文化血脉,汲取红色文化中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凝聚起传承红色文化的强大共识和磅礴伟力。
勇立时代潮头、践行历史使命,坚定新时代青年历史自信之核。新时代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也将是创造历史的强国一代,生逢盛世,重任在肩。勇立时代潮头、践行历史使命是坚定新时代青年历史自信的责任担当与行动彰显。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理论自觉和理论认同,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并为之不懈奋斗,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有志气、骨气、底气的新时代好青年。二是锻造过硬本领,提高斗争能力。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道路上绝不可能是一马平川、风平浪静,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只会更为艰巨复杂,斗争考验只会更趋隐蔽尖锐。新时代青年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重大斗争考验中锻造过硬本领,扫清一切阻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拦路虎”和“绊脚石”。三是明晰历史方位,践行历史使命。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东升西降”“中升美降”的历史发展大势奔涌向前。身处“两个大局”时代背景下的新时代青年要明晰所处的历史方位,把握历史主动,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真学实干、艰苦奋斗、矢志创新、攻坚克难,积极践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重视思想上的“基本建设”
陈云同志说过,“领导干部要学点哲学。不要怕人家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过时了,没有过时,永远不会过时”“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思想上的基本建设”。用“基本建设”来形容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极端重要性,体现了陈云同志对学哲学在思想建设中基础性作用的深刻认识和高度重视。
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党员干部思想上的“基本建设”,不仅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整个科学思想体系的基础,更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事实证明,党员干部只有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思想建设才能方向正、基础牢,也才能行稳致远、永不迷航。毛泽东同志说,“马克思主义有几门学问”“但基础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东西没有学通,我们就没有共同的语言,没有共同的方法,扯了许多皮,还扯不清楚。有了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就省得许多事,也少犯许多错误”。正因如此,我们党在加强党员干部思想建设上,一贯高度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了学哲学、用哲学的好传统。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新时代新征程,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就要下功夫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思想上的这一“基本建设”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增强学习钻研的自觉性和紧迫感。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对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着“离得远”“用不上”等模糊认识,学习兴趣不足、钻研劲头不够。应当认识到,学好哲学,思想上才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马克思有言:“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毛泽东同志深刻指出:“我们的眼力不够,应该借助于望远镜和显微镜。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就是政治上军事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针对一些党员干部不重视学哲学,缺乏哲学头脑尤其是辩证思维问题,习主席强调指出,“现在的领导干部不少人受过专业训练,不缺乏专门知识,但其中的很多人不懂哲学,不善于辩证思考,很需要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提高一步”,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这告诫广大党员干部,对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认识到位、行动自觉,将其作为自己思想建设的基础课和必修课,在常学常新、常悟常进中,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切实防止和克服“根底浅”“腹中空”等问题。
注重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习主席指出:“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是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党优良学风的重要体现。理论原著是理论的源头、学科的基石和精华的集萃。恩格斯在谈到如何学习《资本论》时说,“对于那些希望真正理解它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却正好是原著本身。”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号召,“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他带头身体力行、以身示范,仅《共产党宣言》就看了不下100遍。要认识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是一个艰苦且长期的过程,需要党员干部下一番“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功夫,做到久久为功、厚积薄发。
坚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这也是党员干部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抓好思想上的“基本建设”需要把握好的重要一环。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党员干部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应紧密联系自己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正确把握知与行、学与用的关系,把领悟理论观点与改造主观世界、优化思想方法、改进工作指导统一起来,做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学用相长,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中,切实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看家本领学到手、领悟透,在融会贯通中把思想上的“基本建设”抓得扎实牢固,始终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
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之路
近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进会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扎扎实实做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基层党组织就是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有助于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只有将党建作为引领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才能真正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落地生根,才能让“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蓝图变成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现实图景。
以党建促发展,让产业旺起来。“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基层党组织是“产业兴旺”各项政策的执行者。只有切实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才能带动乡村实现“产业兴旺”。必须切实选好配强推进乡村“产业兴旺”的“当家人”,切实把上级的各项要求抓紧落实到基层。要充分利用村级班子的基层发动与组织功能,发挥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其投身乡村“产业兴旺”大业,带动群众创业就业,只有产业兴旺了,农民才能有好的就业、高的收入,农村才有生机和活力,乡村振兴才有强大的物质基础。
以党建促治理,让农村兴起来。基层党建是改进乡村治理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实现乡村有效治理,夯实乡村振兴基层基础,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必须充分发挥党建对乡村治理的引领作用。要以增强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为重点,加强农村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突出政治功能,着力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坚持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拓展“四议两公开”的工作法,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丰富村民议事协商形式,保障村里事情由村民说了算,激发村民参与治理的热情,让村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以党建促人才建设,把队伍带起来。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建立一支能力素质过硬的基层干部队伍,必须注重在党建引领上抓落实。基层干部队伍代表了党在基层的形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必须坚持党建引领,严格按照落实党建要求,坚决做到听党指挥,履职尽责,成为党在基层的定盘星和人民群众的主心骨。要旗帜鲜明地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人往基层去、才往农村聚,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认清形势、响应号召,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实干苦干卖力干,旗帜鲜明地回答好乡村振兴这道“时代考题”。
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我们共产党人干事业、创政绩,为的是造福人民,不是为了个人升迁得失。习近平总书记对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作出深刻论述、提出明确要求,为广大党员干部就“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全面系统掌握,并坚决贯彻落实,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共产党人必须要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政绩为谁而树的根本性问题。政绩为谁而树?为人民而树。党员干部要明确“工作为谁而干、政绩为谁而树”,时刻牢记和回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个重大命题。要厚植为民情怀,站稳人民立场,带着深厚感情想问题、立足群众观点作决策、带着人民期待办事情。坚持以百姓心为心,把群众事当作自己的事,心怀群众安危冷暖,脑中常谋为民之策,经常亲近人民,日常融入群众,听听家长里短,问问急难愁盼,真正做到听民声知民忧,察民情知冷暖。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树政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人民,一切奋斗旨在造福人民,多思民之所得,少计己之所失,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告诉我们,唯有让人民群众幸福的政绩,才是最值得肯定,才是我们要树的政绩。要有“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民有所盼、我有所办”的主动性,始终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政绩的根本尺度,让政绩始终围着群众转、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下大力气做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好事。要坚持功在当下、利在长远,正确处理好显绩和潜绩的关系,既要做好利于当下的“显功”,又要做实惠及长远的“潜功”,既着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要事,又要重视群众身边的民生小事、琐碎事,树立经得起群众检验、实践检验、历史检验的政绩。
靠什么树政绩?靠坚定理想信念,靠提高党性修养,靠永葆优良作风,靠坚持实干担当……树好政绩观,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而是终身课题。需持续加强自我修养,提高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以坚强党性、过硬本领、优良作风创造新业绩、作出新贡献。要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坚持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丰富知识储备,增强专业素质,克服本领恐慌,坚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懂一行,真正成为行家里手。要永葆优良作风,坚持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坚决杜绝口号式、表态式、包装式落实的做法。对当务之急,要立说立行、紧抓快办,不慢慢吞吞、拖拖拉拉。对长期任务,要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锤接着一锤敲,滴水穿石,久久为功,以实效实绩赢得群众满意。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2多篇)党建评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