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几点做法范文
提问的艺术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西方学者德加默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确实,在语文教学中,恰如其分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精妙设疑能“吹皱一池春水”。课堂提问运用得好,不但可以轻松地帮助学生融入课堂教学所创设的氛围之中,还可以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兴趣,激励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应该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循循善诱,让课堂风生水起,真正使学生情有所动,心有所感,神有所悟,从而促进学生对文本深刻地情感体验与积极思维,最终学会质疑问难,形成独特个性它既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组成部分,也是语文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环。那什么样的课堂提问才是有效的,下面谈谈我在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几点做法。
一、抓住兴趣点提问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聪颖,思维活跃,勇于探索事物的根源,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且容易接受,我们在设计问题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因素、知识结构等特点,适当考虑趣味性的必要,而且课堂的生动与活泼,很多时候是由问题的趣味性激发的,这也就是所谓的“四两拨千斤”。学生就像一池水,教师的提问便是投石激水,一些灵感火花往往就在这样的提问中产生。通过提问,学生讨论,寓教于乐,激发兴趣,把有些学生“要我学”的情绪迅速扭转过来,变成“我要学”的认知内驱力,从而消除了学生对学习的内心疲劳,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能紧紧吸引学生注意力。比如我在教学《会走路的树》时,刚板书完课题后,我问学生:“树会走吗?”“不会。”“文中会走路的树指谁呢?为什么称驯鹿是会走路的树呢?赶快打开书自由地读一读吧。”这一问,立马激发起孩子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它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打开书读了起来,不一会儿,如林般的小手举了起来。“老师,会走路的树是指小驯鹿。因为小驯鹿头上的角跟树枝差不多,所以称之为会走路的树!”再比如我在上《狐假虎威》这一课时,我是这样提问的:你们见过老虎吗?它的脾气怎么样?“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在一起,谁怕谁?谁吃掉谁呢?”不用问,当然狐狸怕老虎,老虎吃掉狸。“但是老师今天要讲的故事却是老虎听从狐狸的话,他非但不敢吃狐狸,反而觉得狐狸威风凛凛。你们说怪不怪?想知道是为什么吗?请打开课本《狐假虎威》。此时,教师的提问激起了学生思维内部的矛盾,学生学习的兴趣立即被激发出来,学习情绪高涨,能够主动去学。
二、把握住提问时机
在教学中,只有在最佳时机提问效果才最好。所谓最佳提问时机,就是当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状态的时候,此时,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对教师的提问能入耳入脑。最佳提问时机,既需要教师敏于捕捉、准于把握,也需要教师巧于引发、善于创设。因此要求教师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难点,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洞察学生心理,善于捕捉时机。提问启发,切中要害、循循善诱是关键。哪些地方学生易于产生疑惑?为什么会存有疑惑?如何旁敲侧击令其去疑解惑?比如我在教学《木兰从军》时,抓住朝廷下达了文书,而父亲年老多病,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此时木兰会怎么想?怎么做?让学生通过朗读、想像、表演等各种方式,明白木兰尊老爱幼、热爱祖国。当木兰凯旋归来时,换上心爱的女装时,我又问道,将士们此时会怎么想?怎么说?让学生多读、多想,更加敬佩花木兰,从而明白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再比如教学《詹天佑》一文,抓住课文的中心句是学习全文的关键,教师围绕中心句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全文的中心句是什么?“杰出”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课文围绕中心句写了哪些内容?重点写了什么?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詹天佑是杰出的工程师?詹天佑的爱国思想表现在哪里?以上设计的一系列问题,都是围绕全文的中心句引发的,首先让学生读懂中心句,初步明确课文的中心,然后弄清围绕中心句所写的内容,使学生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逻辑方面的训练,最后抓住关键词语,把握课文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