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总结范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总结
一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建设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为目标,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为重点,团结奋进,开拓进取,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强化科研兴院理念,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法治院,切实加强内部治理,推进学院文化建设,凝心聚力,马克思主义学院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全面落实从严治党
2019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做好主题教育工作,全面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为抓手,有效地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突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1、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以及学校党委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要求,始终把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作为学院党建的基础性工作进行部署和落实。聘请校外知名专家进行辅导,本年度聘请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院长陈占安教授、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世海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张瑞涛教授、南开大学阎孟伟和杨谦教授、北京大学郭卫东教授、齐齐哈尔大学张静教授进行讲座辅导。这些高水平的辅导讲座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和指导性,有力提升了师生的理论素养、开阔了视野。
强调学理论与强党性并重,实践研修与提升能力并重。安排教师参加校内外教育培训和实践研修,帮助思政课教师更好地夯实理论基础。2019年暑期,学院举办暑期专题研修班,30余名教师赴云南文山研修老山精神、黑龙江大庆研修铁人精神。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研修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多人次参加各级各类组织的培训活动。
学院专家学者主动到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王菁华教授、陈国庆教授、任颖卮教授、华章琳教授、李龙强副教授、李建勇副教授、王玉喜博士多次应邀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2、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落实“两个维护”。
(二)突出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落实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
1、加强党支部建设,提升“两个覆盖”质量。
(1)丰富支部组织生活,增强基层支部凝聚力。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通过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增强支部的凝聚力。
(2)加强基层党支部作风建设,树立良好形象。将作风建设与落实业务工作融为一体,引导党员强化服务意识。
(3)加强党支部能力建设,增强创造力。积极发挥党支部联系群众的政治优势、团结和凝聚群众力量的能力,保证和促进工作健康发展;注重师德、师风、师能、师魂建设,努力培养教师的严谨、务实的治学作风和营造包容、合作的工作氛围。
2、党员管理情况
(1)所有党员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
(2) 党员按期足额交纳党费。
(3)党员转移组织关系。2019年转入教师组织关系4人,转出学生组织关系3人。按照规定及时在灯塔党建系统中做好数据更新工作。
(4)严格坚持标准,按程序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吸收预备党员和做好预备党员转正工作。2019年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吸收丁宁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李平同志按期转正。做好2019级研究生思想教育和引领工作,全部递交入党申请书
3、党组织引领情况
(1)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 “四新、五马”,夯实理论基础,“研究、服务” 建设坚强战斗堡垒,教工一支部获批学校重点党日活动立项、研究生党支部获批学校一般党日活动立项。
(2)教工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程。教学副院长华章琳教授任教工一支部书记,2019年获得以下荣誉和称号:山东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最美”教师候选人、入选学校榜样的力量、山东省高校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团成员。
(三)突出强化政治功能,完成重大任务情况,统筹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学习、宣传党的思想路线方针为己任,党员干部多次深入到全校基层党支部以及各种讲堂、论坛、会议开展宣讲。一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员始终紧扣中央精神和时政热点,结合师生思想实际和学校中心工作,从十九大报告及十九大报告精神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到主动承担全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党课授课任务等活动。一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员干部已面向校内外讲授各类党课30余次,覆盖人数数千人次,突出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政治建设功能。
(四)创新党建工作思路,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
创新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建工作思路,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这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发挥理论优势,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的一个重大工作举措。
1、构建课堂内和课堂外大思政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自今年初鼓励广大教师积极融入到学校“三全育人”的相关工作当中去,参与土木学院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为土木学院教工党员讲授党课;深入课堂听土木学院教师讲授《工程伦理》课;在党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学院党建研究中心与土木学院党总支共同举办了学校首次“三全育人”征文活动,已结集出版。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与校团委合作,选派优秀青年党员教师作为学校思政类社团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从暑期社会实践方案选题,到活动中的指导,再到活动成果考核,全程参与,开辟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渠道,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受理论的魅力。让思政课实践教学逐步走出了一条全员覆盖、渠道多元、形式多样的新路子。
2、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
大学的思政课作为螺旋上升课程的最顶端,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承担起历史使命,切实做好思政课教学的顶层设计。青岛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一体化联盟终于在9月19日在青岛理工大学正式宣告成立。联盟成员包括青岛市大中小学9所学校。联盟的成立得到了全国媒体的大力报道,学习强国、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报、青岛日报等一大批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报道。
3、与国企合作成立新时代国企党建协同创新研究中心
10月22日,青岛理工大学与城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新时代国企党建协同创新中心”在西海岸新区城发大厦正式成立。这是山东首家高校马院与国有企业党建协同创新中心,是校企双方深入探索党建共建多元化合作发展新模式的创新举措,旨在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打造富有特色的“大党建”工作格局,对提升国有企业党建理论水平和高校国企党建理论研究水平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五)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和实施方案组织进行,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党的政治建设、理想信念、全面从严治党、宗旨性质、担当作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性修养、廉洁自律等专题,分别召开党总支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学习会议等集中学习研讨、学院班子成员作交流发言。
围绕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围绕落实“十大工程”的措施举措,围绕贯彻“基础管理规范年”各项工作部署要求,围绕学校党委行政2019年度工作要点,围绕制约学院发展的瓶颈问题等确定调研课题。通过主动向职能部门汇报沟通,向同行取经学习,广泛听取对当前学院工作的意见,通过开展学院班子成员与教职工、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充分收集师生的意见,每个领导班子成员针对专门问题形成了调研报告
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和支部书记讲好专题党课。学院班子成员要注重运用学习成效和调研成果,到联系支部讲党课。专题党课突出了针对性,讲清楚了自己的学习体会,讲清楚了对初心使命的感悟,讲清楚了存在的差距不足,讲清楚了改进工作的思路措施。
学院领导班子召开了组织生活会,每个领导班子成员都从思想政治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认真的自我检视和剖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领导班子提出了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在理论学习、优化制度、提升能力三方面重点开展工作。
二、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改善师资队伍结构
2019年初,学院召开党总支会、党政联席会和学术委员会,对本年度的人才引进工作进行了研究和论证,重点满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需要,向学校人事处提交了7名人才引进计划,其中青年博士6人、学科带头人1名。学校同意了学院的2019年度人才引进计划。
学院在3月初召开的全院教师大会上,对本年度的人才引进工作进行了动员和布置,要求各位教师利用各种途径广招人才。学院领导分赴省内外高校宣讲学校和学院的政策与情况。同时,在学院网站的显要位置悬挂招聘启事。截止到2019年11月30日,学院一共组织16人的试讲活动,其中符合第四层次的2人,符合第五层次A的4人。到目前为止,3人来校报到。
截止到目前,学院已完成2019年度人才引进计划的42.86%。未完成计划的主要原因是:近两年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大规模招聘人才,以达到1:350的师生比标准,而每年国内高校毕业的博士生不足1000人,造成了严重的供不应求的状况,这是制约人才引进工作的最大困难。
三、学科建设方面工作
(一)凝练学科方向
学院明年将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招收研究生,今年即着手凝练学科方向,主要集中了以华章琳教授、李龙强副教授为带头人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向,以陈国庆教授、李建勇副教授为带头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向,以王菁华教授、任颖卮教授为带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学科方向更加明确具体,打造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与规律研究两个稳定成熟的研究视角,为明年的招生做好了充分准备。
(二)壮大学术队伍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7人,其中博士17人。2019年,加大人才招聘力度,通过人才招聘,学院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不断得到改善。
(三)鼓励科学研究
学院通过政策引导、经费鼓励等举措,大力支持教科研成果的发表和出版,针对学院教师发表高水平教科研论文给予丰厚的科研奖励,同等条件下,在职称评聘、评优等环节予以优先。
(四)营造学术氛围
2019年度,学院大力营造学术氛围,成功主办“驻青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盟第五届工作论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探索与创新高端学术论坛”。学院还邀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多位知名学者来学院作学术报告。此外,陈国庆、任颖卮、李子亮、刘金德、于洁等教师多次外出参加各类学术会议。
(五)社会服务成效显著
2019年9月,经青岛市委教育工委同意,由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发起的青岛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在青岛理工大学正式成立。10月,学院与城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达成党建战略合作协议,并成立“新时代国企党建协同创新中心”。12月,新时代国企党建协同创新中心“红色1+1”导师行动在城发大厦启动。此外,学院教师多次外出宣讲党的理论知识,在学校积极分子培训和重点发展对象培训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四、打造教学质量工程,切实提高教育教学实效
(一)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工作
对标青岛理工大学教学评估计划与要求、青岛理工大学教学质量管理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进一步完善了相关教学管理工作,制定与完善了相关教学规章制度文件,进一步落实与细化了集体备课制度、学院教学督导制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工作、学院日常教学管理制度、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学院关于加强期末考试工作实施方案等。
(二)组织了青岛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调研活动
为了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及时掌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与建议,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从而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工作,学院进行了全校性的“青岛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的调查问卷活动”。调查问卷面向大一大二的全校本科生进行,以无记名的形式,深入课堂、深入宿舍、深入辅导员群体,真实客观地反映大学生对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与评价。根据学生的意见与要求,学院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改革。
(三)实施了第一届学院教学能手培育工程
为了发挥教学能手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工作的改革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学院制定了《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届教学能手培育工程实施方案》,举行第一届教学能手现场教学选拔活动,组成了教务处领导、学校督导和学院督导参加的专家评审团,通过现场讲课、现场打分,洪岩、王玉喜、于洁、李婧成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届教学能手。
(四)邀请省内外地教学名师进行教学示范活动
为了提升学院整体教学水平,更快帮助教学能手成长,学院邀请了山东省思政课教学比赛“纲要”组第一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崔军伟老师、教育部全国教学比赛思政组第一名清华大学李蕉老师分别于4月份和6月份来学院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示范活动。
(五)制定促推学院教学工作的四个实施方案
制定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进一步提高教学技能的实施方案》、《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选择性必修课的实施方案》、《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网络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案》、《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推进“我心中的思政课”的实施方案》四个文件。
(六)组织学院“三进工作”集体研讨活动
为了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工作落实在实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了全院性的“三进工作”集体研讨活动,制定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三进工作”集体备课细则》,集体备课采用教研室主任汇报、教研室老师补充、学院领导和其它教研室老师提问的方式进行。
(七)组织相关的教学研究与竞赛活动
选拔王玉喜、刘金德两位年轻老师参加学校中青年教学大赛,邀请山东省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刘龙老师进行大赛前的教学技能培训。王玉喜老师获三等奖,刘金德老师获优秀奖。
组织青岛理工大学与山东省在线课程的申报与完善工作,任颖卮教授进一步完善《中华文明史》山东省高校在线示范课程,田东老师申报两门课的省在线课程。
组织学院教师参加2019年度青岛理工大学教研教改课题的申报工作,学院一共填写七份申报书,获批四项,其中一项为重点课题。
组织2017年教研教改课题的结题工作,学院结题三项。
五、科研强院工程: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
(一)坚持实施“科研兴院”战略,学院科研氛围日渐浓厚,教师科研水平不断提升
1、年初学院召开了“2019年学院科研工作专题会议”,全面部署学院科研工作,将科研任务落实到人。
2、成功举办了“新中国成立70年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端论坛”,还邀请了郭卫东、张士海、张瑞涛等6位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学院校作学术专题讲座,营造了浓厚的科研氛围。
3、精心组织各级科研课题申报。本年度学院教师获批各级纵向科研课题7项。其中,青岛市社科规划课题3项,青岛双百课题2项,山东省反邪教协会2项。横向课题经费到账35.7万元(其中杨欣虎教授15万元)。同时,组织论证了6项教育部社科课题、2项山东省社科项目。
4、学院制订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出版或发表高质量学术论著。为鼓励教师出版高质量学术著作,制订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高水平学术著作奖励规定》。本年度刘金德老师著作入选社科文献文库。另外,本年度教师发表论文17篇,其中C类报纸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
5、学院高度重视理论宣讲。依托“山东省社科普及基地”“青岛市社科宣讲基地”等平台,组织青年教师深入国企、社区,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院被为青岛市“理论宣讲”优秀单位。
(二)坚持“质量立院”战略,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推进
1、年初召开了“研究生教学改革研讨会”,总结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按照学校要求,顺利完成了2017级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预答辩、答辩工作和2018级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开题工作。
3、圆满完成了2017级研究生到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交流学习的计划,完成了硕士研究生各类奖学金的评定工作。
4、成功举办了8场研究生“求实论坛”。
六、学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马克思主义学院总体发展状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1、师资队伍缺口较大,离1:350师生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学科带头人短缺,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不合理。
2、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滞后,学科规划不明确,学科方向不统一,学科队伍尚待整合,学术成果不突出。
3、学院整体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各级教学大赛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与创新力度不够。
4、教师科研成果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明显欠缺,尤其是国家层面的大课题和省部级社科成果奖亟待突破。
5、研究生学习动力不足,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升,尤其在省优秀硕士论文、考博率方面力争实现零的突破。